医疗安全教育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1. 前言本文档旨在为医疗机构制定一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以确保医疗机构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制度旨在提高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从而降低事故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医疗机构的运营安全。
2. 教育和培训内容2.1 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通过宣传教育,让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了解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明确安全意识对于医疗工作的影响。
- 安全意识培养方法:引导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建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认识,提高主动发现和预防安全隐患的能力。
2.2 安全操作培训- 工作规程和操作规范:培训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遵守相关工作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 安全设备和器材使用培训:培训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各类安全设备和器材,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2.3 应急处理培训- 应急处理流程:培训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掌握应急处理流程,包括报警、疏散、急救等应急措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应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3. 教育和培训方式3.1 线下培训- 讲座和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安全生产讲座和培训班,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
-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亲身体验应急处理过程,提高应对能力。
3.2 线上培训- 在线课程:开设安全生产在线课程,提供方便灵活的研究方式,让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能够根据自身时间安排进行研究。
- 网络测试:组织网络测试,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考核,促使其加深对安全生产的理解。
4. 教育和培训评估4.1 效果评估- 定期进行效果评估,收集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反馈意见,了解教育和培训的实际效果。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2 绩效评估- 通过绩效评估,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表现进行考核,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安全教育和培训活动。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及培训记录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为了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我们制定了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
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育内容:包括医疗质量管理概念、医疗安全基本知识、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方法、患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教育方式: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如培训班、讲座、在线教育等,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3.教育对象:包括医院所有医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其他相关人员。
4.教育频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培训,针对新员工还要实施入职培训。
5.教育效果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绩效考核等方式,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
二、培训记录为了掌握教育计划的实施情况和培训效果,我们建立了培训记录系统。
每次培训活动都会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以下内容:1.培训时间和地点:记录培训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便后续查询和统计。
2.培训内容:详细记录每次培训活动的具体内容和主题。
3.培训对象:记录参加培训的人员名单,包括所属部门和职务。
4.培训方式:记录培训活动采用的具体方式,如讲座、研讨会、实操培训等。
5.培训讲师:记录培训活动的讲师姓名和所属部门。
6.培训评估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记录培训效果的评估结果。
通过这些培训记录,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同时,也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后续的培训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
以培训记录的方式指导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计划的执行,既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又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可靠的医疗服务。
医院安全教育培训--医院安全生产

医院安全教育培训--医院安全生产引言概述:医院作为一个重要的医疗机构,必须保证安全生产,以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为了提高医院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医院安全教育培训显得尤其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
一、医院安全意识培养1.1 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通过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向员工普及医院内常见的安全隐患和事故案例,增强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1.2 安全责任落实:明确医院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建立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履行安全责任,做到安全生产无小事。
1.3 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定期组织安全巡查,发现并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医院安全生产。
二、应急处理能力培训2.1 火灾应急处理:培训医务人员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疏散逃生等火灾应急处理知识,提高应对火灾事故的能力。
2.2 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组织摹拟演练,培训医务人员如何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迅速组织疏散和救援工作,保障患者和员工的安全。
2.3 感染病例应急处理:培训医务人员如何在感染病例浮现时,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三、设备安全使用培训3.1 医疗设备操作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设备的正确操作培训,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减少操作失误引起的事故。
3.2 电气安全使用培训:教育医务人员正确使用电气设备,防止电气事故的发生,提高电气安全意识。
3.3 化学品使用培训:培训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和储存化学品,防止化学品泄漏和事故发生,保障医院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四、个人防护知识培训4.1 感染病例的个人防护:教育医务人员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防止感染病例传播疾病。
4.2 职业暴露的个人防护:培训医务人员在处理职业暴露风险时,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和采取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风险。
4.3 身体姿式的正确保护:教育医务人员正确的身体姿式和劳动保护,减少因长期工作引起的职业病。
五、安全培训成效评估5.1 考核评估机制:建立医院安全教育培训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医务人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医疗安全教育

医疗安全教育概述医疗安全教育是为提高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安全性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向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相关的安全教育,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目的医疗安全教育的目的是:1. 增强患者的意识:患者需要了解自身的权益、责任和风险,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和应对突发情况。
2. 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医护人员需要不断研究和提升自身的能力,以确保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内容医疗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基本知识:患者需要了解医疗流程、常见医疗术语和常识,确保对医疗事务的理解和沟通顺畅。
2. 患者权益和责任:患者有权获得安全、合理和有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也需要履行必要的配合和合作。
3. 预防医疗事故: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共同关注和预防可能的医疗事故,如感染控制、用药安全等。
4. 应对突发情况: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掌握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5. 沟通与互动: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良好互动对于医疗安全至关重要。
方法医疗安全教育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1.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画册、宣传视频等形式向患者普及相关的医疗安全知识。
2. 网上教育: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医疗安全教育课程,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研究和交流。
3. 视频演示:制作医疗操作的视频演示,向医护人员展示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互动讨论:组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互动讨论,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经验。
5.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医疗操作的安全性和质量。
结论医疗安全教育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患者和医护人员应共同关注医疗安全教育,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记录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记录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与患者生命健康密切相关。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相应培训计划,并记录培训的内容和效果。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医疗机构的职责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安全保障。
因此,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必须得到重视。
通过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医疗机构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标准化操作流程,以及了解并遵循医疗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这可以帮助提高医疗质量并确保患者的安全。
同时,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也可以提高患者的医疗素质。
通过教育患者如何正确地使用药物和接受治疗,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结果的准确性和质量。
这对于医疗机构和患者都有很大的益处。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的内容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1.医疗标准化操作流程:培训医护人员使用标准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2.医疗安全管理:培训医护人员遵循医疗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和处理意外事件;3.医疗文化建设:培训医护人员如何与患者沟通和维护患者权益;4.患者安全教育:向患者介绍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和接受治疗,以及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以上是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不同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的培训方法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的培训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医疗机构可以定期开展集中培训,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知识;2.现场教学:医疗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邀请专家现场讲解相关知识;3.在线教育:借助互联网技术,医疗机构可以开设在线教育平台,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医疗质量和安全知识;4.经验分享:医疗机构可以邀请其他医疗机构的成功经验分享,以便对自己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进行优化。
以上是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的常见培训方法,不同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
医疗安全教育制度(5篇)

医疗安全教育制度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增强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改善医疗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快速科学发展,结合医院具体实际,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每季度举办一次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讲座,健全法律法规培训考核机制,做到依法行医。
培训内容主要为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
二、依据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关键流程(主要指危重病人管理、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诊疗操作等)的培训教育。
三、落实全院医务人员“三基三严”的培训考核,做到相关档案完备、真实,记录详细。
四、强化心肺复苏等基本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要求全员掌握操作要领。
五、定期____《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方面培训工作,强化病历规范书写,不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六、定期____临床合理、规范用药知识讲座,加强对新进人员的用药督导工作,避免乱用药及大处方。
七、强化护理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培训工作,确保护理服务优质、规范、温馨、安全。
八、搞好无菌操作技术培训及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加强院感管理工作。
九、制定医患沟通制度,定期____开展医患沟通经验、技巧交流活动,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十、加强医护人员文明用语教育宣传工作,做到文明行医。
十一、____开展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学习,加强医护人员行风建设。
十二、规范医疗风险告知义务,尊重及保护患者合法权益。
十三、规范医疗纠纷防范措施和处理流程,避免纠纷矛盾升级。
十四、做好健康教育、病房安全管理等宣传教育工作,争取患者理解与配合。
第二篇:医疗安全教育制度定此制度。
医疗安全教育制度为了使医务人员在思想认识上、职业道德上、应变能力上和保证医疗安全的心理状态及技能上,排除各种主观障碍,制一、医疗安全意识教育:(1)树立正确、积极的医疗风险意识;(2)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感,增强医疗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3)克服自身及周围有关方面存在不安全因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医疗安全教育图文

医疗安全教育图文前言医疗安全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保护医疗服务对象、医务工作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免受或减轻医疗活动可能引起的损害或伤害的过程。
医疗安全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医疗安全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医疗安全知识1.医疗事故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的技术、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错误行为或不当操作导致病人的人身损害或死亡。
一旦医疗事故发生,医务人员应该立刻向上级医院汇报,并为病患提供理赔服务。
2.消毒与隔离消毒和隔离是医疗工作中必备的安全防范措施。
医务工作者应该遵守相关消毒措施和隔离标准,避免病原体的传播。
此外,医务人员应该定期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3.用药安全用药安全是医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工作者应该掌握药品的基本信息、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等。
应该对患者的病情及用药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和了解,避免错误用药导致不必要的损害或事故。
二、医疗安全注意事项1.了解医疗流程医疗流程是指医疗服务对象接受医疗服务的具体过程。
医务工作者应该掌握医疗流程,并按照医疗流程执行工作。
此外,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该避免疲劳驾驶和操作失误。
2.保护个人隐私在医疗活动中,医生与护士常常接触到病患的私人信息,为了保护病患的个人隐私权,应该保证病患个人信息的保密性,并且不随意转包或泄露病人隐私。
3.操作前洗手医务工作者应该随时保持清洁、干净的工作环境,操作前进行清洗和消毒和改革,并穿戴相应的防护服和装备。
三、医务工作者应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注意医疗安全防范,增强自身医疗技能,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为病人提供更优秀的医疗服务。
希望本文所述的内容能够给大家在医疗安全方面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医疗安全警示教育内容

医疗安全警示教育内容1. 你知道吗,医疗安全就像一座坚固的大厦,任何一个小漏洞都可能导致崩塌!就说用药吧,要是医生不小心开错了药,那后果得多严重啊!比如把退烧药开成了止泻药,病人原本等着退烧,结果却越吃越不对劲,这多吓人呀!大家可得把医疗安全时刻放在心上啊!2. 医疗安全可太重要啦!想象一下,如果护士在输液时弄错了点滴的速度,那不就像跑车突然失控一样危险嘛!曾经就发生过这样的事,病人因为点滴速度过快感到很不舒服。
所以咱们不能小瞧任何一个环节呀,都要认真对待啊!3. 哎呀呀,医疗设备的维护也不能马虎呀!这就好比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不然随时会抛锚。
要是仪器出故障了却没发现,那在关键时刻不能正常工作,岂不是要误大事!像那次手术中电刀突然出问题,多让人揪心啊!可一定要做好医疗安全的保障工作啊!4. 医疗安全真不是开玩笑的!就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
比如医生在手术中不小心遗留了物品在病人体内,这多可怕啊!那病人得多遭罪呀。
大家都要警醒起来,守护好医疗安全这根线啊!5. 你们想想啊,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多关键呀!这就如同航海中的地图,错一点儿就可能迷失方向。
有个例子就是记录出错,导致后续治疗都受到影响,这麻烦可大了呀!我们绝对不能轻视这些细节啊!6. 医生和患者的沟通那也是医疗安全的一部分呀!就跟搭积木一样,少了一块都不行。
要是医生没向患者解释清楚治疗方案,患者稀里糊涂的,能放心吗?就像那次病人对治疗一头雾水,多影响治疗效果呀!一定要重视沟通呀!7. 医疗安全中的无菌操作至关重要啊!简直就像战士上战场要带好武器。
如果没做好无菌,那感染的风险可就大增了,病人得多痛苦。
比如那次手术后因为无菌操作没到位导致感染,真是太不应该了呀!咱们可得把这关把好啊!8. 医院的环境安全也不能忽视呀!类似走路要看好脚下,不然会摔跤。
火灾隐患、地面湿滑等都可能引发大问题。
像有医院因为火灾警报没做好导致危险出现,多吓人啊!一定要打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啊!9. 医疗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呀!不管是医生、护士还是其他工作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引起医疗纠纷诉讼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五方面:一、医护人员医德素养差,其表现有:(1)在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对病员不负责任,态度生硬,缺乏同情心。
例如,病人来看急诊,有的当班护士不问病情,不作预检,贪图自己工作方便借口推托说急诊“很忙”,叫病人挂号去看门诊。
病人出于无奈只好去看门诊。
但是病人因病痛苦,心里嘀咕,指责医务人员对他(她)缺乏同情心。
事后病情表明,如果病者确因求诊时间上被耽误而造成不良后果,这便构成医疗纠纷的原因。
再如病人患急性阑尾炎并发穿孔,术后出现肠粘连,此时有的病家就会指控医务人员不能随便拒绝急诊和夜间出诊。
(2)病人或家属在诉说病情时,总希望医生全神贯注,细心倾听病情,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但是有的医生即表现为漫不经心,似听非听,或边看病边与旁人闲聊,甚至开玩笑,工作很不认真。
如果病人有病而医生没有及时发现(如主诉头痛,医生看作为一般性头痛,但后来经检查确诊为颅内肿瘤);或将重症看成轻病(如流行性脊髓膜炎早期、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误诊断为感冒,心肌梗塞误诊为一般性胸痛等);或危重病人的预后事先没有向家属说清楚等,一旦病人发生了死亡或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家属自然会指控医生不负责任,是医生当初不重视病人的主诉而引起的后果。
曾见报导因未听家属主诉,出现妊娠子宫当作肌瘤切除、糖尿病被手术后引起创面不愈合等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知识的需求也提高了,病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其中有病人会对诊断工作提出各种意见与要求。
如上了年纪的人,因经常性腹疼,原因不明;或患有慢性肝炎的人因长期间歇性肝区隐痛会提出查癌的要求。
如果医生对此意见不屑一顾,甚至不耐烦地反问:“有这么多的癌吗?”“你提这个检查,那个检查,是你作医生,还是我作医生?”甚至讽刺挖苦病人,病人听了当然很反感,气愤抑在心里。
在医疗诉讼案件中有时确有巧合的意外例子。
有的病人因患慢性肝炎后来果真并发了肝癌。
原因不明的腹痛后来发现为内脏癌。
诸如此类,病家就会指控医生不理会病人的提醒,自命不凡而造成误诊,要求医生承担责任。
其心情应该理解。
从医疗上分析,实际上病人生癌与医生的服务态度无因果关系,但是因医生服务态度不好,说话不留余地,以致使医生陷于受谴责的被动地位。
(3)有的医生作风很拖拉。
病家要求迅速住院,及时抢救,而有的医生表现得磨磨蹭蹭,正是“急惊风”遇上了“慢郎中”。
如果病情恶化,或在用药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反应,抢救不及时或抢救中主师不在场,或者没赶上抢救的最佳时机,病人发生了死亡,家属因出于对死者的挽救、希望、遗憾等各种心理因素,也会因此而反目谴责医生。
医德差的情况,尽管医务界、社会上有所揭露与批评,但是目前在医、护工作中仍普遍存在,它是构成医疗纠纷最常见的原因。
因此,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是预防和控制差错事故发生的关键。
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主要从医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培养两方面着手。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关键在于不断学习理论业务和练好基本功。
医德要求医务人员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医疗工作,严格遵守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服对病员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使医务人员懂得亲切、耐心、体贴、翔、救死扶伤精神的重要性,还要懂得病家的心理、意愿,在同情和做好解释工作的基础上,接受病人某些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它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事故和纠纷的发生。
反之,就很难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德虽然是无形的,但是每一个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都能体会和感知得到。
患者刘某,男,22岁,工人。
在本厂医院被确认患有乙型肝炎后,他请医生不要将诊断结果告诉别人。
因为,他惧怕隔离治疗后同事们的疏远和歧视,更担心相识不久的妇女朋友因此而与他中断恋爱关系。
这位医生考虑再三,答应患者暂时不向他人透露,但要求患者抓紧治疗,注意休养,否则后果自负。
从《希波克拉底誓言》“凡我所见所闻,无论有无业务关系,我认为应守秘密者,我愿保守秘密”的信条,到现代《医学伦理学日内瓦协议法》“凡是信托于我的均予以尊重”的规定,都把为病人保密视为一条重要的医德规范。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它是维护病人利益和尊重病人隐权和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必要条件。
然而,医疗活动中的道德关系不限于此,还有医者与人群的关系、医学与社会的关系等其它医疗人际道德关系。
所以,医务人员在为病人的隐私或诊疗信息进行保密时,应全面考虑各种医德关系,尤其是病人需要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更应周密考虑,谨慎从事。
我们认为,当病人需要合理时,即病人的隐私不涉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时,医务人员应无条件地坚持为病人保密的原则;当病人需要不合理时,即满足了病人需要将必然危及他人和社会的健康利益时,医务人员应以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为前提。
否则,一味地强调为病人保密原则,将可能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依据社会健康利益是为病人保密的最高判定标准,对于上述案例中刘某提出的保密要求医生是不应给予满足的。
因为在这种医患交往中,对于患者来说,其个人隐私已不属纯粹的个人隐私,其个人需要已不属合理的病人健康需要,其所谓“忧虑”并无确切根据,仅是主观臆想。
所以,无论是从患者健康利益出发,还是着眼于社会人群利益,医生都应将诊断结果告诉患者单位和家庭,争取他们的配合,采取隔离治疗措施,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二、工作中的失职工作中的失职系指工作上的玩忽职守,或疏忽大意所造成的渎职情况。
例如:用错药、打错针、输错血、开错刀、或在手术后体腔内遗留纱布及其他异物等。
女性、59岁,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一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三度,呼吸衰竭。
实施光量子治疗,考虑病人不能搬动,采取床边抽血再回输的方式进行。
当穿刺抽血仅仅10ml左右,病人突然出现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情分析:该患者慢性疾病多次住治疗,此次病情很重,因条件所限,不能进行呼吸机治疗。
经治医生经过数日斟酌,为能改善病人的缺氧情况,决定上光量子一试。
分析该病历死亡原因,应为心源性猝死。
引发纠纷的原因在于:进行此项治疗前的半个小时才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治疗的意义,突发的事件使家属不能予以理解。
一种治疗的选择,要看是否是必须采取的还是两可之间的;是病人积极争取或乐于接受的还是医生的主观选择,要结合病人的全身状况及其耐受程度全面地进行分析,做出决断。
对于重要的检查、治疗、药物的使用要向病人或家属进行交待,征得同意方可实行,正像某些医疗活动必须履行监护人签字手续一样,这是医疗管理的规程。
这不仅在于保护医生的合法权益,也保证了医疗的正常秩序。
此案例给予我们的教训是:应早一点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治疗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个已经濒临死亡的病人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如何更慎重一些。
女性、38岁、已婚,诊断早孕做人工流产刮宫术。
术者未能找到明确的绒膜组织,请上级医生再刮仍未能肯定。
约第二天B超检查,报告为宫腔内异常回声:①积血;②残留物不除外。
后给中药“清宫逐瘀汤”口服治疗。
服药后第三天,以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急诊入院手术,术中证实为输卵管狭部妊娠破裂出血,腹腔积血达2000余毫升。
案情分析:该病人妊娠诊断无疑,选择终止妊娠刮宫术也无错误,因为宫内妊娠与宫外妊娠早期的临床表现和体症是没有区别的。
现代B超诊断技术对于没有出现并发症的宫外妊娠诊断率也是很低.问题在于,上下级两位医生的操作均未找到绒膜组织的时候,应该如何认识病情,分析病情,并如实地将病情分析向病人做一交待。
通常情况下,输卵管妊娠在并发症出现之前做出诊断的机遇很小,但这种并发症的发生对病人而言危险性又极大,这不能不提醒我们的医生交待病情的分析及下步治疗中可能会出的问题具有何等的重要性。
该病倒的教训也正是如此。
在处理这类纠纷中,我们常常听到医生这样的自诉:这些问题我们想到了,也做了必要的检查和证实。
但无论从科学的严谨性还是法律的严肃性角度上讲,它们追求的都是最终的结论和依据,至于你脑子里是怎样想的它们并不关心。
医疗作为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都可能成为最终的法律依据,我们许多医生恰恰对此没有足够重视。
三、技术上的原因有些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典型、医生在诊断时疏忽了;或者对某些罕见的疾病缺乏认识,尚不知其诊断方法以致于误诊;或对某些疾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而未预见到病情会突然变化与死亡,因此未事先向家属作说明,家属缺乏思想上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病人突然死亡会引起医疗纠纷,应判为技术原因。
农民朱某某,男性,27岁。
于1988年5月28日因右腹痛24小时到村卫生室就诊。
乡村医生程某接诊:T37.8℃,心肺(一),腹肌紧张,右下腹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未作其他项目检查,诊断为阑尾炎,决定就地手术治疗。
是日下午1时,程某自行麻腰执刀,由一名临时工化验员做助手。
历时2小时,未找到阑尾,关腹腔,而后作保守疗法,第7天拆线,创口一期愈合出院。
次日,病人因腹痛高烧又到卫生室接受观察,对症治疗30小时,腹痛不止,出现中毒症状,及转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因病情危重,经家属要求又转市人民医院,住院近两个月。
出院诊断为腹膜炎、肠粘连。
化费3000多元。
家属多次上访,认为乡村医生处置不当,延误病情,导致身心痛苦,巨额化费,要求追究其责任,赔偿损失。
外科病人发病急,大多病情危重,多数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还要分秒必争。
轻率选择手术方案,不顾条件贸然动刀违反操作规范,焉能保证安全有效?据调查:本安全病人就诊时医生轻描淡写地问了几句,随便摸了几下,就断定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
至于这一切是否最佳选择,近期疗效会怎样,远期效果如何,据程医生说他根本没有想到那么多,他更多地考虑的是通过开刀可以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增加收入。
从个人利益出发,他不顾农村小小卫生室药品、器械、技术等条件,把没有外科基础的临时工拉上台当助手,两人捣鼓了两个小时连阑尾都没有找到;不顾病人安危,把救人活命当儿戏,手术冒险而上,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这些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应当受到谴责并追究其应负的责任。
本案例病人留下后遗症肠粘连,如果这位乡村医生当初尊重客观条件,不如此不自量力,轻举妄动,完全可以避免这一不良后果。
因此,最佳手术方案的选择、决定,是崇高医德的体现。
手术方案可能有多种,选择哪种方案,自己能否胜任,意外情况如何处理,都应考虑其中,而最主要的还是要一切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以解除病痛,救人活命,恢复健康,保持机体功能为目的。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增加病人及社会的负担,既应重视病人心理、手术效果,也不应忽视经济负担。
只有这样审慎、周密、细致的考虑,病人才会真正受益,医生才算尽到了道德责任。
这里还需指出的是,外科手术一般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当前农村卫生室大多不具备条件,施行外科手术显然不妥。
我国有关政策规定乡村医生的职责只是初级医疗服务(医治小伤小病)如做预防保健工作,况且其所受的训练根本不足以进行手术,因此,乡村医生不能给病人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