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原文阅读及翻译

《岳阳楼记》原文阅读及翻译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岳阳楼记》被收入进多种古代散文选本和中学语文教材。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岳阳楼记,以供大家阅读。
《岳阳楼记》原文阅读及翻译篇1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9.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政治家、文学家(人名)。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前人之述备矣()(3)薄暮冥冥()(4)至若春和景明()11.本文第二段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描写了“岳阳楼之大观”,请找出相应语句并准确地抄录下来。
(2分)12.文章三、四两段文字都是先写景,后写迁客骚人触景而生的情。
作者写迁客骚人悲喜之情的目的是什么?(2分)13.《岳阳楼记》千古传唱,主要源于文中闪耀的思想光芒。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3分)参考答案9.宋或北宋范仲淹10.(1)特指官吏降职,外调(2)完全(3)迫近(4)日光1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你对这篇?岳阳楼记?理解多少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fānyì)〞,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岳阳楼记(yuè yánɡ lóu jì)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bǎi fèi jù xīng)。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那么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那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qiān kè sāo rén),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假设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shānglǚ)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那么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假设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那么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处江湖之远那么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翻译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欣赏那岳州的美妙风光,都在洞庭湖之中。
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黄昏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
《岳阳楼记》古诗全文

《岳阳楼记》古诗全文岳阳楼坐落于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楼阳江畔,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这首诗以娓娓道出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令人心驰神往的历史传说,成为了古人对岳阳楼的美好赞颂和后世游人的向往之情。
《岳阳楼记》古诗全文如下:亢长洲之游,烟霞烝之有。
楼观岁时,钟鸣于其上;临风讲堂,钟鸣于其间;云水吾爱,钟鸣于其下。
自非前哲所能知者,其唯圣人耶?予之南游,每寄于此;播越恒山,欣然自得也。
应盖取诸濯龙井之波,入于穷泬。
米肥于陈蔗之渍,必有县水之源;冽然寒泉皆驰于西江之流,浩荡乎游人之船。
是天东莱之游,扅隆冯之守。
而予在湘之辰,又得清宴之赏。
天下地理山川相离以经绝者,无过于此矣。
以至欲贻诸萧曹,乃用为綵;以至欲佐苍生之躯,乃必夜戒而藏躯也,将以胠箧要之。
凡此列车,以锢之固;磅礴湘流,以道之阻;大有山岳,以屏之护;西南绝壁,以封之卫;湘南奇观,以怀之佑。
前则婺女之词,犹褒川之谣;后则岙山之作,犹涣水之宴。
且观止于此,则一日晴明,之其有也;远近怡于辞表,心之所喜母。
银杯重泛,之蒸阳酒也;宇痕昏窈,之披空衣服而游者。
而高蹈之乐不可为也,石锁鏊矣!扬流沙而风劲牒,抚湖波而饰明京。
宇荡而石壁深,近南而水潜。
湖人有言:之可以苗救类者,嗟乎桑乔之栋;之可以致辞者,哀哉杜儿之笔。
黄雀有窠稿;阮籍辽辞。
黄金潟泛兮;曲则全制;巨石坚若禁,而冽若泉。
玉绳缰馀套,芳音乍起来;松筠之箫兮,其吹矣芦管。
诗中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诗篇开篇即以亢长洲之游、烟霞烝之有,形容了岳阳楼壮丽的景色和烟雾缭绕的氛围。
诗人在楼上倾听钟声,于楼间讲学,钟声随云水而鸣,展现出岳阳楼的雄伟气势。
诗人范仲淹更是对岳阳楼的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他将岳阳楼比作濯龙井、陈蔗之渍,将湘江比作清宴,将西江比作冽然寒泉。
他认为岳阳楼所处的地理位置无与伦比,山川相离以经绝,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奇观。
范仲淹《岳阳楼记》原文、译文与注释(朗读)

(22)阴风怒号(háo),浊浪排空:阴,阴冷。号,呼啸。浊,浑浊。排空,冲向天空。
(23)日星隐耀(yào):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不为耀,古文中以此曜做日光),光辉;日光。
(24)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岳,高大的山。潜,隐没。形,形迹。
(25)商旅不行:行,走,此指前行。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四部丛刊》本《范文正公集》
【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级到巴陵当郡守。到了第二年,便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是他就重修岳阳楼,扩充其旧有的规模,又把唐代诗人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叫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在那阴雨绵绵、连月不晴的日子里,阴风发着怒吼,浊浪腾空而来,太阳和星星隐没了光芒,高山峻岭掩藏了雄姿。商人和旅客不敢上路,帆樯被吹倒,船桨被折断。傍晚时节,一片幽暗,虎在咆哮,猿在哀鸣。此刻登上这座楼啊,便有离开故国、怀念家乡、担心讒言、害怕攻讦的情绪涌上心头。举目一片萧条冷落,不禁感到无限悲凉了。
(55)时六年:庆历六年(1046年)。
【全文朗读】
(36)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37)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或:有时。长:大片。一,全。空:消散。
(38)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照耀千里。[4]
(39)浮光跃金:湖水波动时,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
(40)静影沉璧: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这里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沉璧,像沉入水中的璧玉。
《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注释

《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注释《岳阳楼记》这篇课文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岳阳楼记》原文及译文注释,希望能帮到大家!岳阳楼记宋代: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经典诗句】《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赏析岳阳楼记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zhǔ)予(yú)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tīng)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级到巴陵当郡守。
到了第二年,便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于是他就重修岳阳楼,扩充其旧有的规模,又把唐代诗人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叫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最美的景致,都集中在洞庭湖上。
它口中象是含着远山,腹内好似吞吐着长江,浩浩汤汤,无边无岸。
清晨阳光灿烂,傍晚暮霭沉沉,气象真是千变万化。
这些都是岳阳楼的宏伟壮观啊!前人已经说得很详细了。
那么,我想说的是,它向北可以沟通巫峡,往南可以到达潇水和湘江,贬谪到边远地区的官吏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风光的心情,能不因各自的遭遇而有所不同吗?在那阴雨绵绵、连月不晴的日子里,阴风发着怒吼,浊浪腾空而来,太阳和星星隐没了光芒,高山峻岭掩藏了雄姿。
《岳阳楼记》原文加翻译

《岳阳楼记》原文加翻译《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
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具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淫雨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及作品赏析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岳阳楼记》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原文翻译 庆历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了。
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段: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 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这是为什么呢?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 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 就为平民百姓而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 主而担忧。这是做官也担忧,引退也担忧。 这样说来,那什么时候才是快乐的呢?这些 人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 人乐之后才乐”吧。啊!没有这样的人,我 将和谁一道呢? 第六段:时间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中期杰出 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年时 代家境贫寒,在母亲教育下,发愤读 书并怀有大志。公元1015年考取进 士。后来曾经镇守西北边疆,抵抗西 夏,使西夏不敢进犯,屡立战功,当 时边境上流传歌谣:“军中有一范, 西贼闻之惊破胆。”1043年任参知政 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一 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 斥被贬到邓州任太守。《岳阳楼记》 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膝子京所请 而作。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 正公集》里。本文选自《范文正公文 集》。
形容香气很浓。 41、郁郁: 茂盛的样子。 42、青青: 43、而或: 有时。 一:全。空:消失。 44、长烟一空: 45、皓月:皎洁。 46、浮光跃金: 跃:跳跃。 璧:像玉璧一样。 47、静影沉璧: 极:穷尽。何极:哪有穷尽。 48、何极: 49、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 50、宠辱偕忘: 宠辱:荣耀屈辱。偕:共同,一 起。
握,持。 51、把酒: 52、尝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53、古仁人之心: 心:思想感情。 54、或异二者之为: 或:或许。为:这里指心情。 因为。 55、不以物喜: 5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里做官。 忧:为……担忧。
57、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处江湖之远:隐处在偏远的江湖间,指不在朝 廷做官。 进:到朝廷去。退:退 58、进亦忧,退亦忧: 职,引退。
第三段:像那连绵不断的雨下得细密的 时候,整月不放晴,阴冷的风呼啸着, 浑浊的水浪升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没 了光辉,山峦隐藏了形体;商贾和旅客 不能赶路,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 天色昏暗,猛虎吼叫猿猴哀啼。登上这 座楼来,就会有离开京城怀念家乡之意, 担心遭到诽谤害怕别人嘲讽,满目萧条 景象,感慨尽生而十分悲伤了。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而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发愤苦读,惫甚,辄(zhé )以 凉水沃面;食不给,啖(dà n)粥 而读,人不堪其忧,仲淹不改 其乐也。既任(做官),每慷 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以力 主革除弊(bì )政,被谗受贬,庆 历五年由参知政事(副宰相) 谪守邓州。勤政爱民,有政声,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
光辉。 31、隐耀: 32、潜形:隐藏了形体。 倾:倒下。摧:折断。 33、樯倾楫摧: 薄:迫近。冥冥:昏暗。 34、薄暮冥冥: 离开京城。国:国都。 35、去国: 36、忧谗畏讥: 谗:遭到诽谤。讥:遭到讥讽。 凄凉冷落的样子。 37、萧然: 日光。 38、春和景明: 39、不惊: 平静。 集:栖止,群鸟停歇在树上。 40、翔集:
古今异义: 制 增其旧制 古义 :规模 今义 :制度 备 前人之述备矣 古义 :详尽 今义 :准备 景 春和景明 古义 :日光 今义 :景物
尝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义: 曾经 今义: 品尝 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义 :没有 今义 :微小
通假字: 具,同“俱”,全,都百废具兴。 属,同“嘱”,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_ ___崔颢《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一段: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 调任巴陵郡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 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 了起来。于是重修岳阳楼,扩建它原有 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 它的上面。嘱托我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 事。
第二段:我看那巴陵的美好的景色,都在这 洞庭湖上。连接着远山,吞吐着长江之水, 水势浩大,宽阔无边;早晨阳光照耀,傍晚 天色昏暗,气象变化多端。这就是岳阳楼的 雄伟景象啊,前人的记述够详尽的了。(既 然)这样,那么北边直通巫峡,南边直到潇 水,谪迁者和诗人们,大多在这里会聚,看 了自然景色而触发的感情,能够没有不同吗?
嗟(jiē)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 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 /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滕(téng )2、赋( fù )3、衔( xián) shāng 4、汤汤( )5、晖( huī )6、潇湘 n )8、霏霏 (xiāo xiāng)7、淫( yí ( fēi )9、樯(qiáng)10、楫( jí )11、 ng)12、萧( xiāo) 冥冥(mí 13、澜( lán )14、芷( zhǐ )15、汀 (tīng )16、青青( jīng )17、皓( hào ) 18、璧( bì )19、怡( yí )20、偕 ( xié )21、嗟( jiē )22、噫( yī )23、 浊( zhuó )24、潜(qián )
第四段:又如春意融融日光明丽的时候,波 浪平静,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 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光十色的 鱼游来游去;岸边的小草和小洲上的兰花, 香气浓郁青绿葱茏。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失, 明月朗照千里,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 月影像下沉在水中的玉璧,渔歌对唱,这样 的乐趣哪有穷尽呢!登上这座楼啊,就有心 胸开阔精神愉悦,荣辱全忘的感觉,端酒迎 风,那真是高兴极了。
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一方 面重申自己的抱负,另一方面借此勉 励、规劝老朋友。 “记”,古代文体,散文的 一种。本文借用“托物言志”的 写作手法,表现主题。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有感情地熟读并背诵默写全文。 3、识记文言实词并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4、能疏通文意,翻译重点语句。 5、学习文章层层深入的结构(由事入景,由景生情, 由情化理)。 6、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7、理解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8、体会骈句的表达效果和骈散结合的好处,品味精 炼生动的语言。 9、领悟千百年来志士仁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10、培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品质。
范仲淹自幼丧父,随母亲改 嫁到长山朱家,就读于长白山寺。 他在生活十分困顿的情况下发奋 苦读,常于寺中熬一锅粥,划为 成语 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取山韭野 菜,切成数段,用盐腌一腌就着 故事: 吃。这样度过三年,终于考中进 断齑 士。(《续资治通鉴》《湘山野 划粥 录》《幼学琼林》等书对此都有 记载) 齑(jī):酱菜或腌菜之类。
被贬。 1、谪: 做……太守。 2、守: 3、越:到了。 顺利。 4、通: 和乐。 5、和: 荒废的事业。 6、废: 通“俱”,全。 7、具: 8、兴:兴办。 于是。 9、乃: 扩建。 10、增:
制:规模。原来的规模。 11、旧制: 通“嘱”,嘱托。 12、属: 13、胜状:胜:美好的。美好的景色。 连接。 14、衔: 吞噬。 15、吞: 水势浩大的样子。 16、浩浩汤汤: 17、横无际涯: 涯:边际。宽阔无边。 18、朝晖夕阴:晖:日光,这里用作动词,阳光 照耀。阴:昏暗。 观:景象。雄伟景象。 19、大观: 20、备: 详尽。
若夫/霪(yí n)雨霏霏(fēi),连月不开,阴风 怒号(háo),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 潜(qiá n)形;商旅不行,樯(qiá ng)倾楫(jí )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 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 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 (zhǐ)汀(tīng)兰,郁郁青青(qīng)。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 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既然这样,那么。 21、然则: 尽,这里有远通的意思。 22、南极潇湘: 迁客:降职外调的官吏。骚人: 23、迁客、骚人: 诗人。 聚集。 24、会: 观赏。 25、览物: 能够。 26、得无异乎: 霪雨:即淫雨,连绵不断的雨。霏霏:雨下 27、霪雨霏霏: 得细密的样子。 28、开: 放晴。 浑浊。 29、浊: 凌空,升向天空, 30、排空:
5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60、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无,没有。斯人:这样的人,指古仁人。 归:归向,归从。
发语词,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描述,近似于“像 61、若夫:
那”。下段的“至若”与此呼应,引起另一层的描 述,近似于“至于不以山溪之险 国家 国恒亡 国都 则有去国怀乡 或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居 处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居住 面山而居 停了 居十日 通 通过 顺利 通晓 旷 开阔 宽广 初极狭才通人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则有心旷神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背 景 介 绍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 这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 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庆历四年被贬谪守岳州(今湖 南),第二年范仲淹被贬谪守邓州(今河南)。滕 子京心里很有些愤慨, 范仲淹非常担心他惹出祸 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滕子京请他为重修岳 阳楼作记。范仲淹身在河南,望着滕子京送来的 《洞庭晚秋图》,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和为 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 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的旷达胸襟,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政治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