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对抗
第4章 光电对抗技术

第4章光电对抗技术➢➢➢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有红外辐射,这就是为目标和景物的探测、识别奠定了客观基础。
红外系统一般以“被动方式”接受目标的信号,故隐蔽性很好,更易于保密,也不易被干扰。
红外探测是基于目标与背景之间的温差和发射率差,传统的伪装方式不可能掩盖由这种差异所形成的目标红外辐射特性,从而使红外系统具有比可见光系统优越的多的识伪能力。
目标离开后,其特有的红外辐射会在原地滞留相当长的时间而不会立即消失,借助于此,红外系统变更均由其独特的“追忆记录”功能。
➢➢➢相对于雷达而言,红外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容易制成灵巧装备,且不怕电磁干扰,特别适合于“发射后不管”的精确制导武器。
红外技术的缺点:✪ 大气层内的探测能力不如微波雷达,且只能利用在三个大气窗口内的目标辐射信息;✪ 红外材料品种太少;✪ 探测器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其尺寸小,大大限制了红外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 现役红外装备大多需制冷手段,影响其应用。
➢➢主动红外夜视仪用近红外光束照射目标,将目标反射的近红外辐射转换为可见光图像,实现有效地“夜视”,故它工作在近红外区。
大气向后散射的影响✪ 当照明光束穿过大气时会被散射,会有部分散射光沿逆向进入观察系统,即向后散射。
✪ 它在像平面上造成附加背景,降低图像的对比度。
在能见度较差时,情况更加严重,甚至成为约束此类系统性能的基本因素4.1.3 热像仪➢➢热成像技术把目标与场景个部分的温度分布、发射率差异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再转换为可见光图像热像仪的温度分辨力较高,可达0.1-0.01℃,使观察者容易发现目标的蛛丝马迹它工作于中、远红外波段,使之具有更好的穿透雨、雪、雾和常规烟幕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洞察掩体和识破伪装的本领它不怕强光干扰,且昼夜可用,使之更适用于复杂的战场环境它在常规大气中受散射的影响小,故通常有更远的工作距离➢➢➢4.1.4 搜索侦察与预警系统 ➢ 红外搜索侦察系统按设定的规律不断扫描待查地 域、海域或空间,持续收集红外辐射,基此发现 目标,进而标示目标位置并发出一定的信号。
第4章-光电对抗技术概要知识分享

第4章-光电对抗技术概要第4章光电对抗技术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9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 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有红外辐射,这就是为目标和景物的探测、识别奠定了客观基础。
红外系统一般以“被动方式”接受目标的信号,故隐蔽性很好,更易于保密,也不易被干扰。
红外探测是基于目标与背景之间的温差和发射率差,传统的伪装方式不可能掩盖由这种差异所形 成的目标红外辐射特性,从而使红外系统具有比 可见光系统优越的多的识伪能力。
目标离开后,其特有的红外辐射会在原地滞留相当长的时间而不会立即消失,借助于此,红外系 统变更均由其独特的“追忆记录”功能。
50➢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 相对于雷达而言,红外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容易制成灵巧装备,且不怕电磁干扰,特 别适合于“发射后不管”的精确制导武器。
红外技术的缺点:✪ 大气层内的探测能力不如微波雷达,且只能利用在 三个大气窗口内的目标辐射信息;✪ 红外材料品种太少;✪ 探测器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其尺寸小,大大限制了红外系统的战术技术性能;✪ 现役红外装备大多需制冷手段,影响其应用。
51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 ➢ 主动红外夜视仪用近红外光束照射目标,将目标反射的近红外辐射转换为可见光图像,实现有效 地“夜视”,故它工作在近红外区。
大气向后散射的影响✪ 当照明光束穿过大气时会被散射,会有部分散射光沿逆向进入观察系统,即向后散射。
✪ 它在像平面上造成附加背景,降低图像的对比度。
在能见度较差时,情况更加严重,甚至成为约束此 类系统性能的基本因素52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1.3 热像仪 ➢ ➢ 热成像技术把目标与场景个部分的温度分布、发 射率差异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再转换为可见光 图像热像仪的温度分辨力较高,可达0.1-0.01℃,使 观察者容易发现目标的蛛丝马迹它工作于中、远红外波段,使之具有更好的穿透 雨、雪、雾和常规烟幕的能力,具有很好的洞察 掩体和识破伪装的本领它不怕强光干扰,且昼夜可用,使之更适用于复 杂的战场环境它在常规大气中受散射的影响小,故通常有更远 的工作距离 53➢ ➢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4.1.4 搜索侦察与预警系统➢ 红外搜索侦察系统按设定的规律不断扫描待查地 域、海域或空间,持续收集红外辐射,基此发现 目标,进而标示目标位置并发出一定的信号。
光电对抗原理与应用(章 (5)

第5章 光电无源干扰技术 衰减作用是烟幕干扰的最主要的作用,凭借烟幕中多达
109 /cm3 数量级的微粒对目标和背景的红外辐射产生吸收、 散射和反射作用,使进入红外探测器的红外辐射能低于系统的 探测门限,从而保护目标不被发现。烟幕粒子的直径等于或略 大于入射波长时,其衰减作用最强。 当烟幕浓度达到1.9 g/m3 时,对红外辐射能削弱90%以上,浓度更高时,甚至可以 完全屏蔽掉目标发射和反射的红外信号。普通烟幕对2~2.6 μm红外光干扰效果较好,对3~5 μm红外光有干扰作用,而对 8~14 μm红外光则不起作用。在烟幕中加入特殊物质,其微粒 的直径与入射波长相当,可以扩展对所有波段的红外光的干扰 作用。
第5章 光电无源干扰技术 从干扰波段上分类,烟幕可分为防可见光、近红外常规烟
幕,防热红外烟幕,防毫米波、微波烟幕和多频谱、宽频谱及 全频谱烟幕。
第5章 光电无源干扰技术 5.1.2
现代烟幕干扰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电磁波的传输介质 特性来干扰光电侦测和光电制导武器的。如对激光制导武器的 干扰,烟幕可以使激光目标指示器的激光束或目标反射的激光 束的能量严重衰减,激光导引头接收不到足够的光能量,从而 失去制导能力。另外, 烟幕还可以反射激光能量,起到假目标 的作用,使导弹被引诱到烟幕前爆炸。
第5章 光电无源干扰技术 对于相关跟踪系统,当有烟幕遮蔽目标时,造成实时图像
的亮度产生不均匀变化,可使实时图像的亮度分布函数与预存 图像的亮度分布函数改变,引起跟踪误差。此外,烟幕的扰动 以及图像亮度的不均匀随机变化,使得配准点位置随即漂动, 还有一些次峰值会冒充配准点,使系统的跟踪误差进一步加大。
第5章 光电无源干扰技术 (3) 粒子的形状与空间统计取向。粒子的形状如果不是球
形,问题就比较复杂,往往很难精确计算。研究者已对粒子呈 现的形状作了分类,例如球形、椭圆形、圆柱形和圆盘形,并 分别建立了理论模型,对粒子的散射性能进行了描述。许多烟 幕材料根据采样形状选取相近理论模型进行计算并与实验结果 进行比较。除球形粒子外,不同形状粒子在空间形成烟幕后, 粒子散射面的法线方向在空中也有一个统计分布,该统计值与 散射的角分布关系十分密切。某些高反材料,就是由许多微小 薄片组成的。片本身的重量不是均匀分布的,片的矢径为几微 米到几十微米,片表面对各种波长的反射率较高,它的法线的 空间统计取向大致均等,这样的材料作漫反射体十分理想,在 4π球面度上的散射强度差不多。
光电对抗在战争用的应用

光电对抗在战争用的应用美、越战争期间,越南军队后勤大动脉——清化大桥,位于清化市以北3公里,河内以南70公里处,横跨在汹涌澎湃的马江之上。
该桥是河内通往越南南方铁路线上唯一的一座大型铁桥,从北越运往南越和老挝的军用物资,都必须经过这里。
炸毁这座桥,就等于卡断了越南南方战场的“生命线”。
从1965年到1972年,越南与美军围绕保护和摧毁这座桥展开了死较量。
几年间,美国频频出动了F—105歼击轰炸机,F—100歼击机,动用航炮、空空导弹以及神秘的“聚能炸弹”,轮番进行狂轰滥炸。
然而,任美军绞尽脑汁,清化大桥依然未损,而美军战机却在越南防空部队猛烈火力面前损失惨重。
1972年,美国将刚刚研制成功的激光制导炸弹——“灵巧炸弹”,急急忙忙从本土运往越南战战场。
5月13日,14架美军战机向清化大桥投下了“灵巧炸弹”,随着震天动地的巨响,越南军队耗尽心血守卫了7年的清化大桥,毁于一旦。
[点评]:那么,这个灵巧炸弹实际上它本身就是一种激光制导的一种炸弹,就是用激光束照射到目标上,然后利用目标对激光的反射,使炸弹跟踪到目标上面去,所以它的精度是非常高的,因为我们知道激光光束的宽度不受整个距离影响,也就是说它的整个光束是控制在毫弧度级,在距离偏移量上应该说是在1米之内,所以说精度是非常高的;红外系统现在也是大量在军事上应用,比如说红外制导的导弹,最近发现的红外成像,红外的观瞄器材,这些可以使得你正常情况下人眼看不到的东西,通过这些观瞄器材,都能够看得着,这样在战场上形成了一种光电武器系统,你要炸中一辆坦克的话,那困难就更大了。
而使用激光武器以后,可以说百发百中。
坦克的总长度也就是4到5米,这么小的一个目标,你能在几公里距离以外就可以把它打中,可见它的精度是非常高的。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出动6架F—15和8架F—16战斗机,偷偷越过沙特阿拉伯和约旦领空,长途奔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东南郊20公里的核反应堆基地。
浅析光电对抗技术及其发展

浅析光电对抗技术及其发展光电技术在武器的火控和制导系统中的日益广泛应用,已经使得基于它的对抗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光电对抗与电子对抗一样,是一种军事行动,是敌对双方利用光电激光设备所进行的电磁争夺战。
光电对抗已成为近年来电子战中发展最快、投资比重日益加大的一个新兴领域。
下面对光电对抗技术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一、光电对抗技术光电对抗是指为削弱、破坏敌方光电设备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光电设备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措施的统称。
具体地讲,就是指在敌对双方光波段范围内,利用光电设备和器材对敌方的光电武器进行侦查告警并实施干扰,使敌方的光电武器削弱、降低或丧失作战效能;通常,光电对抗按照不同的分类,有不同的方式和名称,比如:按波段分类分为激光对抗、红外对抗和可见光对抗,按平台分类分为车载光电对抗装备、机载光电对抗装备和舰载光电对抗装备。
随着红外和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光电探测和光电制导技术的发展,使得光电对抗技术和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加紧对这一领域进行竞争和研究,光电对抗的地位及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防御及对抗提供及时的告警和威胁源的精确信息。
实现有效防御的前提是及时发现威胁,光电侦查告警设备能够查明和收集敌方军事光电情报,为及时采取正确的军事行动、实施有效干扰或火力摧毁提供依据。
二是扰乱、迷惑和破坏敌光电探测设备和光电制导系统的正常工作。
通过有效的干扰使他们降低效能或完全失效,以保障己方装备和人员免遭敌方光电侦查、干扰或火力摧毁,为己方的对抗行动创造条件。
光电对抗技术包括侦查、干扰、反侦查和抗干扰等。
光电侦查是指对敌方辐射或散射的光谱信号进行搜索、截获、测量、分析、识别以及对光电设备测向、定位,以获取敌方光电设备技术参数、功能、类型、位置、用途,并判明威胁程度,及时提供情况并发出告警。
光电干扰是指采取某些技术措施破坏或削弱敌方光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以达到保护己方目标的一种干扰手段。
(完整word版)光电对抗原理与应用

(完整word版)光电对抗原理与应用第一章概述光电对抗的基本概念光电对抗指敌对双方在光波段范围内,利用光电设备和器材,对敌方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侦察设备等光电武器进行侦察告警并实施干扰,使敌方的光电武器削弱、降低或丧失作战效能;同时利用光电设备和器材,有效地保护己方光电设备和人员免遭敌方的侦察告警和干扰。
被动侦察电视侦察告警微光夜视技术红外侦察告警激光被动侦察告警紫外告警综合被动侦察告警光电侦察光电对抗无源干扰反光电侦察涂料、伪装欺骗/编码技术主动侦察激光测距近红外主动侦察激光主动侦察告警改变目标光学特征,改变光传输特性热抑制措施水幕光箔条钓饵弹烟幕遮蔽、消光剂致盲干扰光电干扰红外调制干扰压抑式干扰摧毁式干扰反激光辐射武器有源干扰欺骗式干扰散射式干扰编码技术、距离选通技术多光谱技术、自适应技术抗干扰电子技术和结构技术各种光电防护和激光加固措施应答式和转发式干扰反光电干扰图1光电对抗技术体系光电对抗与现代战争光电对抗是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而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中期,工作波段为1~3μm,不用致冷的硫化铅(PbS)探测器件问世,空对空红外制导应运而生。
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工作于3~5μm波段的锑化铟(InSb)器件和致冷的硫化铅器件的相继问世,光电制导武器进一步发展,地对空和空对空红外制导又获得成功。
20世纪70年代中期,红外、紫外双色制导和红外成像制导相继问世。
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光电制导技术的发展。
光电制导武器精确的指导精度和巨大的作战效能,促进了光电对抗的形成。
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又导致光电制导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从而促进光电对抗技术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发展。
光电对抗的应用现代战争的光电胁主要来自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侦察告警装备,而光电干扰主要包括应用于各种作战平台的光电有源干扰和光电无源干扰装备,光电对抗效果的评估和仿真是光电对抗装备研制、试验必不可少的环节。
1.光电制导武器光电制导武器主要包括红外制导武器、激光制导武器、电视制导和光纤制导等。
光电对抗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火控年会征文稿光电对抗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司学慧(空军空降兵学院军通系,广西桂林541003)摘要:介绍了光电侦察告警技术、光电干扰技术、光电压制技术和光电隐身技术等光电对抗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光电对抗技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领域和趋势。
关键词:光电对抗现状趋势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optical Countermeasure TechniqueSi Xue-hui(Dept。
of Army General Equipment,Air Force Airborne Academy,Guilin Guangxi 541003,China)Abstract: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electro-optical countermeasure techniquefrom electro—optical reconnaissance,electro—optical jamming,electro-opticalsuppression, electro-optical stealth。
The key direction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inthe future is prospected.Key words:electro-optical countermeasure;status;development光电对抗是伴随着日益严重的光电威胁而产生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光电对抗技术及装备已经形成体系,日趋完善,是主要军事大国特别是美国投资最多、发展最快、技术不断创新、装备不断换代的高科技军事新亮点。
光电对抗技术朝着多光谱、多功能、多层次、综合一体化、通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已成为新一代综合电子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电对抗整体装备力量的优势将为夺取战争的主动权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使现代战争模式发生巨大改变。
光电技术的军事应用

科学研究实践报告(二)题目:光电技术的军事应用指导老师:向东所在班级: 122091学生姓名:陈夏云学号: 20091002322光电技术的军事应用光电对抗是指敌对双方在紫外、可见光、红外波段范围内,利用光电设备和器材对敌方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侦测设备等光电武器装备进行侦察干扰,使敌方光电制导武器和光电侦测设备等光电武器装备失去或降低其作战技能,并保护己方光电设备和人员免遭敌方的侦察干扰,正常发挥作用所采取的各种战术技术措施的总称。
它是电子对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用光波作为“炮弹”的光电对抗武器装备及其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得到发展,成为实现各国军事竞争的重要焦点之一。
在军事应用中,光电精确制导技术和光电侦测技术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目前已形成较完善的装备体系。
许多现代军事作战平台(飞机、舰船、坦克及装甲车等),普遍装备了前视红外系统、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机、微光夜视仪等光电侦测设备,使现代战争没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
同时,在军事平台中还装备了激光制导导弹和炸弹、电视制导导弹和炸弹以及红外制导导弹等光电精确制导武器,这些光电精确制导武器具有命中精度高、全天候、全时段使用的特点,使得现代战争作战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例如: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用了夜间突袭战术和“外科手术式”的精确打击战术,成功地摧毁了伊军大部分的战略、战术目标,在短期打垮了号称世界军事强国的伊拉克庞大的作战体系,而多国部队自己仅损失作战飞机几十架,人员伤亡数百人。
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成功地使用了光电武器装备。
但这也并不能说明这些光电侦测装备和光电制导武器就无法对抗了,海湾战争伊拉克在十分被动的情况下,匆忙点燃了许多油井,漫天的烟雾使光电侦察设备无法识别目标,光电制导武器也失去了用武之地,有效地阻止了多国部队对该区域的攻击,这就是光电对抗技术的一种典型应用形式。
光电对抗的作战对象主要是来袭光电制导武器和敌方光电侦测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光电对抗,是指敌对双方利用光电相关的设备、器材,在光波段实施电子进攻和防御的军事行动。
通常先以技术手段获取敌方光电武器和侦测器材的工作信息,然后再采取措施破坏或削弱其作战效能,并保护己方光电装备正常工作。
光电对抗装备主要指光电侦察告警装备和光电干扰装备。
光电侦察告警装备
光电侦察告警装备用于实时探测指向目标的导弹或激光束,确定其特征、方位和威胁程度,并及时发出告警指示或启动相应的干扰和对抗措施。
按照侦察方式又可以分为光电主动侦察和光电被动告警两类装备。
(1)光电主动侦察装备。
光电主动侦察是利用被侦察设备光学系统的反射特性来进行的,包括红外主动侦察和激光主动侦察。
其中红外主动侦察由于光源隐蔽性较差,已被逐渐淘汰。
激光主动侦察是利用光学设备对激光反射的“猫眼效应”进行侦察的,即向敌方光电装备主动发射激光束,然后接收其反射回波并进行分析,就可以确定敌方光电设备的特性和位置,并引导激光干扰。
激光主动侦察装备进行空间扫描采用的是低能激光脉冲。
(2)光电告警装备。
光电告警装备利用光电探测器,对敌方武器设备所辐射或散射的光波进行侦察、截获及识别,判断威胁的性质和危险等级、确定来袭方向,然后发出警报并启动与之相连的防御系统实施对抗,如引导激光致盲武器对来袭导弹进行软杀伤,或引导高能激光武器实行硬摧毁。
光电告警装备已广泛应用,在实战中成效显著。
依据探测器所用波段,光电告警装备可分为红外告警、紫外告警和激光告警三类。
目前,红外告警装备已发展了三代,具有全方位的告警能力,紫外告警装备虚警率低、无需低温冷却、无需扫描、体积小、质量轻,已成为装备最多的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之一;激光告警装备是目前光电对抗侦察告警装备的发展重点,已广泛应用于战机、战舰和陆上重要目标的自卫。
光电干扰装备
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提高目标生存能力,首先要设法使敌侦察装备无法正常工作,降低目标被发现的概率或在目标被发现前摧毁威胁源。
光电干扰装备通过光电技术手段改变或模拟目标的典型光电特征,扰乱、欺骗或压制敌光电侦察设备和精确制导武器,使其迷茫或失效。
光电干扰装备可分为光电有源干扰和光电无源干扰两种。
(1)光电有源干扰。
光电有源干扰装备通过发射或转发光电干扰信号,对敌方光电设备实施压制或欺骗干扰。
目前装备的光电有源干扰装备分为红外有源干扰和激光有源干扰。
红外有源干扰装备包括各种红外干扰弹和红外干扰机。
通过迅速燃烧或发射红外辐射,模拟军用目标(如飞机、舰船、坦克)发动机等部位的热辐射特征,欺骗红外制导武器飞向干扰设备,或通过红外激光的定向强红外辐射,使敌红外探测器或导引头工作在非线性饱和区而失效,从而实现对目标的保护。
激光有源干扰装备包括激光欺骗干扰机、激光致盲武器和激光摧毁武器。
通过改变或模仿激光反射信号,使敌方激光测距机的测距结果出现偏差,欺骗或迷惑激光制导武器:或采用一定能量的激光,对人眼或军用光电设备实施软杀伤,甚至摧毁飞机、导弹、卫星等目标。
(2)光电无源干扰。
光电无源干扰装备通过改变目标的反射和辐射特性,降低目标和背景的光学特征差异,破坏或削弱敌方光电侦察装备和光电制导武器的正常工作。
光电无源干扰以遮蔽技术、融合技术和示假技术为核心,以“隐真”、“示假”为目的,主要包括烟幕干扰、假目标干扰和光电隐身,起到伪装、迷茫、遮障和干扰的作用。
目前各国装备的烟幕装备主要有各种烟幕弹药和烟幕发生器,如烟幕罐、烟幕炸弹/炮弹、发烟火箭弹、烟幕手榴弹、发烟车、航空烟幕布撒器、直升机烟幕系统等。
各国装备的光电假目标不仅可以在多个波段模拟单个设施和装备,还可以模拟大规模群体目标,有效地欺骗和诱惑光电侦察和制导武器,提高目标的生存能力。
光电隐身技术包括可见光隐身、红外隐身和激光隐身等,常用的隐身手段有涂料迷彩和伪装遮障。
光电对抗的地位及其作用
随着红外和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特别是光电探测和光电制导技术的发展,光电对抗技术和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军事强国在光电对抗领域的竞争也日愈激烈。
有军事分析家预言“在未来战争中,谁失去制谱权,就必将失去制空权、制海权,处于被动挨打、任人宰割的境地;谁先夺取制光电权,谁就将夺取制空权、制海权、制夜权……”由此也可以认为,谁拥有了更先进的光电对抗技术和装备,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光电对抗在军事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为防御及对抗提供及时的告警和威胁源的精确信息。
实现有效防御的前提是及时发现威胁。
光电侦察告警设备能够查明和收集敌方军事光电情报,为及时采取正确的军事行动、实施有效干扰或火力摧毁提供依据。
美军非常重视战场信息采集及综合处理技术的研究,已连续多年把它列为国防关键技术和重点研究内容,并且在大的军事项目中加以应用。
(2)扰乱、迷惑和破坏敌光电探测设备和光电制导系统的正常工作。
通过有效的干扰使它们降低效能或完全失效,以保障己方装备和人员免遭敌方光电侦察、干扰或火力摧毁,为己方的对抗行动创造条件。
光电干扰技术和装备作为对抗敌方光电探测和制导的有效手段,是各军事强国重点研究的内容。
光电对抗技术装备的发展趋势
为了应对迅速发展和完善的光电侦察、火控设备,以及红外成像、激光、电视、复合制导等光电制导武器,未来的光电对抗技术和装备将向综合化、一体化、多元化、立体化等方向发展。
光电复合告警和综合干扰
随着光电干扰技术的发展,单一波段的光电设备很容易被干扰。
光电复合告警装备能根据战术需要,对红外、紫外和激光等不同波段的光电威胁源进行复合探测和数据融合处理。
多波段光电传感器的综合和多种光电探测信息的融合,将使各类告警技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从而更好地发挥综合效能,提高探测识别的概率。
与之对应,光电干扰也将把多个单一的干扰设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集红外光、可见光、激光,紫外光等多个波段于一身,集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手段于一体,同时通过对威胁源的分析和识别,确定最佳对抗方案和时机,从而达到最佳的对抗效果。
如发展一体化的干扰火箭弹技术和系统,将各类不同干扰弹共架发射,可同时对付多种光电制导武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达到最佳效费比。
此外,美国等西方国家均在积极研制大面积、大载荷、高效能和宽光谱的面源红外诱饵、气溶胶烟幕及多波段隐身技术,可同时对抗来自敌方的红外光、激光、可见光、紫外光等各波段制导及成像制导的威胁。
宽频谱、一体化光电对抗
未来战争中,采用单一波段的光电对抗设备来对抗多波段光电探测和光电精确制导武器是难以奏效的,必须采用可探测干扰各主要波段光电威胁的光电探测干扰一体化、软硬杀伤一体化的综合光电对抗系统,来对抗多类型、多目标、多批次的光电精确制导武器。
因此,研究一体化综合光电侦察告警/干扰系统是今后主要的发展目标之一。
如美、英等多方合作研制的定向红外对抗系统就是一种多光谱一体化的对抗设备,它采用紫外波段做导弹逼近告警,并可实施定向红外激光干扰。
多元化的光电对抗
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光电对抗手段更加丰富全面。
新材料技术如致变色材料、智能型材料等逐渐成熟,新的干扰对抗手段和装备不断涌现,形成宽谱、高效的干扰体系。
高能激光武器将成为“杀手锏”。
新型光电探测技术使得光电侦察告警的精度和作用距离明显改善。
各种抗干扰措施综合使用,将进一步提高武器装备的抗光电干扰效能。
扩展光电对抗的空间
经过多年的发展,光电对抗装备的作战平台已经从陆基、海基向空基和天基发展。
为了争夺制空权,美俄等国均在积极发展卫星技术的同时,利用激光技术研制反导和反卫星武器,即利用激光武器摧毁敌方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卫星。
美国近年来注入大量资金,加快战术激光武器(THEL)、机载激光武器(ABL)、天基激光武器(SBL)、地基激光武器(GBL)和舰载激光武器(HEL-WS)的研制。
目前已经具备全面发展与部署各类激光武器的能力,并有望于未来15年内陆续部署各类天基、机载和地基激光武器。
此外,各类星载光电侦察、告警系统将大量使用,星载无源干扰、有源干扰、反干扰技术与系统也正在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