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sss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参考(完整版)教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1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正确选择 .§3.3.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2.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效劳于生活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难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方法讨论、引导教学法.●教具准备投影片五张第|一张:复习练习(记作投影片§3.3.1 A )第二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3.4.1 B )第三张:议一议(记作投影片§3.3.1 C )第四张:做一做(记作投影片§3.3.1 D )第五张:实验(记作投影片§3.3.1 E )木条或细硬纸条数根.●教学过程Ⅰ.巧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研究了全等三角形.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出示投影片§3.3.1 A )如图图:△ABC≌△DEF.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生]图中相等的边是:AB=DE、BC=EF、AC=DF.相等的角是:∠A=∠D、∠B=∠E、∠C=∠F.[师]很好.我这里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如何画?[生]能,先量出这个三角形纸片的每边的长,各个角的度数,然后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每边长,每个角的度数分别等于三角形纸片的每边长,每个角,这样作出的三角形一定与三角形纸片全等.[师]噢,这位同学他利用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义来作图.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一个条件行吗?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呢?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Ⅱ.讲授新课[师]下面我们来做一做(出示投影片§3.3.1 B ).1.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1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 ,一条边为3 cm.(2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50°.(3 )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4 cm、6 cm.[师]只给一个条件,怎么样呢?想一想.[生]不能.[师]对,只给定一条边时(如图的实线)图由图可知:这三个三角形不全等.只给定一个角时夹角(如图中的实线).图由画图可知:这三个三角形也不全等.因此,只给出一个条件....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时,不能保证接下来我们探索:给出两个条件时,所画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大家动手画: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 ,一条边为3厘米.[生甲]我们画出的三角形几乎都不一样,如图.图这三个三角形不全等.[师]好,那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0°和50°时,所画的三角形又如何呢?[生乙]我画的三角形和他们画的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样.如图.图这两个三角形不能重合,即不全等.[师]很好.如果给定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 cm、6 cm ,那么所画出的三角形全等吗?[生丙]也不全等.如图5-103.图[师]很好,我们通过画图、观察、比较知道,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那给出三个条件时,又怎样呢?大家来议一议(出示投影片§3.3.1 C ).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生丁]有四种可能.即:三条边,三个角,两边一角和两角一边.[师]对,下面我们来逐一探索(出示投影片§3.3.1 D )做一做:(1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 ,60° ,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2 )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 cm、5 cm和7 cm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生甲]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80°.能画出这个三角形,但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时,有的能完全重合,有的不重合,所以它们不一定重合.如图.图[师]通过比较得知:给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得到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那给出三角形的三条边又如何呢?[生乙]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4 cm ,5 cm和7 cm ,我能画出这个三角形.与同伴们进行比较可知:这样的所有三角形都是全等的.如图.图[生丙]我画的三角形也和别人画的全等.由此可知:三角形的三边,那么画出的所有三角形都全等.[师]是吗?我们来验证: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分别等于8 cm、6 cm、10 cm.画出图形后与同伴的进行比较.[生丁]我画出的三角形与其他人的全等.[师]是吗?大家来重叠一下.[生齐声]都能够重合.[师]好,由此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画三角形,那么画出的所有三角形全等 (电脑演示重合过程 ).这样就得到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 "边边边〞或 "SSS 〞 如图.图⎪⎩⎪⎨⎧=−→−==EF BC DF AC DE AB △ABC ≌△DEF . 注意:三边对应相等是前提条件 ,三角形全等是结论.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出示投影片§3.3.1 E )取三根长度适当的木条 ,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框架 ,你所得到的框架的形状固定吗 ?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的形状固定吗 ?[师]做实验时 ,可用细纸条代替木条.实验后分组讨论.[生]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框架是固定的 ,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 ,它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师]很好 ,看屏幕 (演示图 ).图图 (1 )是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框架 ,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 ,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很有用的.如:房屋的人字梁具有三角形的结构 ,它就稳固和稳定.图(2 )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它不具有稳定性.大家想一想,如何才能使图(2 )的框架不能活动?[生]在相对的顶点上钉一根木条,使它变为两个三角形框架即可.[师]对,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采用三角形的结构去建筑.就是用到了它的稳定性.同学们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例子吗?[生]能.如:大桥钢架、索道支架、输电线支架等等.[师]很好,下面我们来做一练习以熟悉掌握本节内容.Ⅲ.课堂练习(一)课本习题3.6 1、21.准备几根硬纸条(1 )取出三根硬纸条钉成一个三角形,你能拉动其中两边,使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发生变化吗?(2 )取出四根硬纸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拉动其中两边,这个四边形的形状改变了吗?钉成一个五边形,又会怎么样?(3 )上面的现象说明了什么?解:(1 )三角形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2 )四边形,五边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3 )说明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五边形不具有稳定性.2.两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解:不一定全等.如图.图Rt△ABC与Rt△A′B′C′不全等.(二)看课本然后小结.Ⅳ.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探索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还了解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图−→−⎪⎭⎪⎬⎫===DF AC EF BC DE AB △ABC ≌△DEF . Ⅴ.课后作业(一 )课本习题3.6 3 (二 )1.预习内容 2.预习提纲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什么 ? Ⅵ.活动与探究图一个六边形钢架ABCDEF .由6条钢管连接而成 (如下列图 ) ,为使这一钢架稳固 ,请你用三条钢管连接使它不能活动 ,你能找出几种方法 ?过程:让学生思考、探索 ,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结果: (1 )可从这六个顶点中的任意一个作对角线 ,把这个六边形划分成四个三角形.如图(1 )为其中的一种.(2 )也可以把这个六边形划分成四个三角形.如图(2 ).图●板书设计§3.3.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SSS〞二、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课堂练习四、课时小结五、课后作业以下为赠送内容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成功不是只有将来才有,而是从决定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积累而成!人假设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假设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 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今天拼搏努力,他日谁与争锋 .在你不害怕的时候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的时候不去斗牛,这没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的时候还去斗牛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但无行动决无快乐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 -那就是放弃之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 - -那就是成长之路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只要我努力过,尽力过,哪怕我失败了,我也能拍着胸膛说:"我问心无愧 ."用今天的泪播种,收获明天的微笑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弱者只有千难万难,而勇者那么能披荆斩棘;愚者只有声声哀叹,智者却有千路万路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凑合凑合,自己负责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我中|考,我自信!我尽力我无悔!听从命运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才是强者;没有主见的是盲从,三思而行的是智者 .相信自己能突破重围 .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假设不给自己设限,那么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公众号:惟微小筑相信自己我能行!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 爱拼才会赢努力拼搏,青春无悔!。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 培优训练(含答案)-doc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培优训练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再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判定≌的是A. B.C. D.2.如图,点F、C在线段BE上,且,,补充一个条件,不一定使≌成立的是A. B. C. D.3.如图,点A,E,F,D在同一直线上,,,,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4.如图,已知,则不一定能使≌的条件是A. B.C.D.5.如图,尺规作图作的平分线的方法如下:以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 、OB 于点C 、D ,再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由作法得≌从而得两角相等的根据是A.SASB.SSSC.AASD.ASA6.如图,点E 、F 、C 、B 在同一直线上,,,添加下列一个条件,不能判定≌的条件是A. B. C. D.二、填空题7.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詹姆斯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四边形ABCD的面积,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8.阅读下面材料:下面是“作角的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求作:射线OC,使它平分.如图,作法如下: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E,交OB于D;分别以点D,E为圆心,以大于的同样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作射线则射线OC就是所求作的射线.请回答:该作图的依据是______.9.如图,已知,若使≌则可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10.如图,,垂足为点A,,,射线,垂足为点B,一动点E从A点出发以秒的速度沿射线AN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当点E运动______秒时,与全等.11.如图,在和中,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要使≌,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______只填一个即可12.如图,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使得≌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要求:不再添加辅助线,只需填一个答案即可三、解答题13.已知:如图,点A,D,C,B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14.点F、B、E、C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并给出证明.提供的三个条件是:;;.15.在数学活动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试着用角尺平分如图所示有两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方案:将角尺的直角顶点P介于射线OA,OB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位于OA,OB上,且交点分别为M,N,即,过角尺顶点P的射线OP就是的平分线.方案:在边OA,OB上分别截取,将角尺的直角顶点P介于射线OA,OB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点M,N重合,即,过角尺顶点P的射线OP就是的平分线.方案与方案是否可行?若可行,请证明;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16.如图,已知,,AC与BD相交于E,F是BC的中点,求证:.17.阅读材料,解答问题数学课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探讨着利用不同画图工具画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小惠说:如图1,我用相同的两块含角的直角三角板可以画角的平分线.画法如下:在的两边上分别取点M,N,使;把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两斜边交于点P.射线OP是的平分线.小旭说:我只用刻度尺就可以画角平分线.请你也参与探讨,解决以下问题:小惠的做法正确吗?说明理由;请你和小旭一样,只用刻度尺画出图2中的平分线,并简述画图的过程.苏科版数学八年级培优训练(教师卷)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再添加一个条件仍不能判定≌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普通两个三角形全等共有四个定理,即AAS、ASA、SAS、SSS,直角三角形可用HL定理,但AAA、SSA,无法证明三角形全等,本题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分别判定即可.【解答】解:A、根据HL可判定≌,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SAS可判定≌,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SSS可判定≌,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SSA不能判定≌,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如图,点F、C在线段BE上,且,,补充一个条件,不一定使≌成立的是A. B. C.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题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解题时,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再结合题目中所给选项中的条件,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在和中,,.A.当时,由已知条件,,可知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当时,由已知条件,,可知SAS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当时,由已知条件,,可知AAS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当时,由已知条件,,可知ASA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如图,点A,E,F,D在同一直线上,,,,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2对C.3对D.4对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求出,,根据SAS推出≌,≌,求出,,推出,根据SAS推出≌即可.【解答】解:,,,,,在和中,,≌,在和中,,≌,,,,在和中,,≌,即全等三角形有3对.故选C.4.如图,已知,则不一定能使≌的条件是A.B.C.D.答案:A解析:解:A、,BC为公共边,若,则不一定能使≌,故本选项正确;B、,BC为公共边,若,则≌,故本选项错误;C、,BC为公共边,若,则≌,故本选项错误;D、,BC为公共边,若,则≌,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利用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ASA,SAS,AAS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5.如图,尺规作图作的平分线的方法如下: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点C、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由作法得≌从而得两角相等的根据是A.SASB.SSSC.AASD.ASA答案:B解析:解: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即;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即;在和中,≌.故选:B.认真阅读作法,从角平分线的作法得出与的两边分别相等,加上公共边相等,于是两个三角形符合SSS判定方法要求的条件,答案可得.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6.如图,点E、F、C、B在同一直线上,,,添加下列一个条件,不能判定≌的条件是A.B.C.D.答案:A解析:解:A、添加不能判定≌,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添加可用SAS进行判定,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添加然后可用ASA进行判定,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添加可用AAS进行判定,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别判断选项所添加的条件,根据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SAS、AAS进行判断即可.本题主要考查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熟练地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是解此题的关键,是一个开放型的题目,比较典型.二、填空题7.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詹姆斯在探究筝形的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四边形ABCD的面积,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SSS证明与全等和利用SAS证明与全等.先证明与全等,再证明与全等即可判断.【解答】解:在与中,,≌,故正确;,在与中,,≌,,,,故正确.四边形的面积,故正确.故答案为.8.阅读下面材料:下面是“作角的平分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求作:射线OC,使它平分.如图,作法如下: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于E,交OB于D;分别以点D,E为圆心,以大于的同样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作射线则射线OC就是所求作的射线.请回答:该作图的依据是______.答案:SSS解析:解:连接EC,DC,由作图可得,,在和中,≌,,平分.故答案为:SSS.【分析】由作图可得,,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解答.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以及基本作图,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并读懂题目信息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已知,若使≌则可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答案:解析:解:,理由是:在和中≌,故答案为:.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就行.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10.如图,,垂足为点A,,,射线,垂足为点B,一动点E从A点出发以秒的速度沿射线AN运动,点D为射线BM上一动点,随着E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当点E运动______秒时,与全等.答案:0,2,6,8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先分两种情况:当E在线段AB上时,当E在BN上,再分别分成两种情况,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当E在线段AB上,时,≌,,,,点E的运动时间为秒;当E在BN上,时,,,,点E的运动时间为秒;当E在线段AB上,时,≌,这时E在A点未动,因此时间为0秒;当E在BN上,时,≌,,点E的运动时间为秒,故答案为0,2,6,8.11.如图,在和中,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要使≌,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______只填一个即可答案:解析:解:,理由是:,,,,,在和中,≌,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求出,,根据SAS推出两三角形全等即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关键是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答案不唯一.12.如图,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使得≌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要求:不再添加辅助线,只需填一个答案即可答案:答案不唯一解析:解:添加的条件是,理由是:,,,,在和中,,≌,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两直角三角形全等还有HL.三、解答题13.已知:如图,点A,D,C,B在同一条直线上,,,求证:.答案:证明:,,,在和中,,≌,,在和中,,≌,.解析:证明≌,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SAS证明≌,则可得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4.点F、B、E、C在同一直线上,并且,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并给出证明.提供的三个条件是:;;.答案:解:不能;选择条件:;,,即,在和中,≌.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由可得,再有条件不能证明≌;可以加上条件,利用SAS定理可以判定≌.15.在数学活动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试着用角尺平分如图所示有两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方案:将角尺的直角顶点P介于射线OA,OB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位于OA,OB上,且交点分别为M,N,即,过角尺顶点P的射线OP就是的平分线.方案:在边OA,OB上分别截取,将角尺的直角顶点P介于射线OA,OB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点M,N重合,即,过角尺顶点P的射线OP就是的平分线.方案与方案是否可行?若可行,请证明;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答案:解:方案不可行;理由如下:只有,,不能判断≌,不能判定OP就是的平分线;方案可行;理由如下:在和中,,≌,.就是的平分线.解析:只有,,不能判断≌,得出方案不可行;由SSS证得≌,得出得出方案可行.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已知,,AC与BD相交于E,F是BC的中点,求证:.答案:证明:在和中,,≌,,是BC的中点,,在和中,,≌,.解析:先利用AAS证明≌,再利用SSS证明≌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利用AAS和SSS证明三角形全等,此题难度不大.17.阅读材料,解答问题数学课上,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探讨着利用不同画图工具画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小惠说:如图1,我用相同的两块含角的直角三角板可以画角的平分线.画法如下:在的两边上分别取点M,N,使;把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两斜边交于点P.射线OP是的平分线.小旭说:我只用刻度尺就可以画角平分线.请你也参与探讨,解决以下问题:小惠的做法正确吗?说明理由;请你和小旭一样,只用刻度尺画出图2中的平分线,并简述画图的过程.答案:解:小惠的做法正确.理由如下:如图1,过O点作于C,于D.,由题意,,,..在和中,,≌,,,于C,于D,点O在的平分线上,,,,即射线OP 是的平分线;如图2,射线RX 是的平分线,作图过程是:用刻度尺作,,连接TW ,UV 交于点X ,射线RX 即为所求的平分线.解析:过O 点作于C ,于D ,求出≌,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SS ,用刻度尺作出即可.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练习3 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

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 ___考试时间__________ ____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学年度八年级数学练习三1.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 )共五个班:初二班使用,命题人:宋仁帅 2014--一、选择题1、如图1,AB=AD ,CB=CD ,∠B=30°,∠BAD=46°,则∠ACD 的度数是( )A .120°B .125°C .127°D .104° 2、如图2,线段AD 与BC 交于点O ,且AC=BD ,AD=BC ,•则下面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BC ≌△BAD B .∠CAB=∠DBA C .OB=OC D .∠C=∠D 3、如果△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5,7,△DEF 的三边长分别为3,3x -2,2x -1,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等于( ) A .73B .3C .4D .5 4、如图3,AB=CD ,BF=DE ,E 、F 是AC 上两点,且AE=CF .欲证∠B=∠D ,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AF=______,再用“SSS ”证明_________________得到结论.5、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能得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___________6、如图在AB=CD,BC=DA,E 、F 是AC 上的两点,且AE=CF,DE=BF,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对A .4对B .3对C .2对D .1对D A BCO O 'D 'A 'B 'C '二、解答题7、如图,AB=AC,BD=CD,求证:∠1=∠2.8、已知:如图,AC=AD,BC=BD,求证:∠C=∠D9、如图,已知AB=CD,AC=BD,求证:∠A=∠D.DCAB E 10、已知:如图,AB=AC ,AD=AE ,BD=CE.求证:(1)△ABD ≌△ACE ; (2)△ABE ≌△ACD .11、如图,AC 与BD 交于点O ,AD=CB ,E 、F 是BD 上两点,且AE=CF ,DE=BF.请推导下列结论:⑴∠D=∠B ;⑵AE ∥CF .12、如图,A ,E ,C ,F 在同一条直线上,AB=FD ,BC =DE ,AE=FC .求证:△ABC ≌△FDE .DCFBA13、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D,AD=CB,求证:∠ A=∠ C. 你能说明AB ∥CD ,AD ∥BC 吗?14、如图,AB=AC ,AD = AE ,CD=BE .求证:∠DAB=∠EAC .15、已知:如图,△ABC ≌△AED ,F 为CD 的中点,求证:AF ⊥CD 。
八年级数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AC=DC
A
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CB=∠DCE
C
E D
BC=EC △ACB≌△DCE(SAS) AB=DE
; / 澳门葡京官网 ;
是用于举办战申榜排位赛の临事城市,其实就是呐个排位赛场地.一旦在排位赛期间离开呐座城市,那就无法再进来了.哪怕你是晋级到决赛绝点の战申,只要离开,也一样不能再回来.大斗场内の修行者,陆续の离开.鞠言和纪沄国尪,也跟着人流出了大斗场.在押注大厅,鞠言用相应の 压保凭证在一片惊叹之中兑换到了九亿白耀翠玉.从押注大厅出来后,鞠言和纪沄国尪直接去了交易区域,径直来到了交易大厅.上次在交易大厅购买の红毛果和善琉膏,对鞠言の帮助极其巨大.能够说,若不是使用呐两种资源,让鞠言在对战之前提升了不少の战斗历,那鞠言是不可能击 败月灿尪国丁水云战申の,更不可能杀死对方.红毛果提升了鞠言の申魂体,让鞠言对微子世界控制更强,同事还让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领悟混元碎片空间の黑色区域也就是至高级の黑道则,正是由于对至高级黑道则有了些许の掌握,鞠言才能够施展出自身の乾坤千叠击.至于那善琉膏, 同样是对他帮助巨大.善琉膏,明显の增强了鞠言体内の微子世界历量,同事也让微子世界更为稳固和坚韧.鞠言明确了一点,在暗混元空间之中,还有不少资源是对他修行能提供巨大帮助の.暗混元空间与明混元空间の资源,特性是不同の.当然了,普通资源就没哪个用处了,也只有善琉 膏呐一级数の资源才有较为明显の效果.距离决赛阶段,鞠言还有足足半年の事间能够用来继续提升实历,呐半年事间,他自是要利用好.而珍贵の资源,也是必不可少の.现在鞠言身上有超过九亿の白耀翠玉,购买次一级の珍贵资源,那足够买到很多很多.对提升申魂体有效の红毛果,鞠 言打算再买个二百颗.先前那次买の二百颗红毛果,已是被鞠言全部使用了,而鞠言感觉用红毛果仍然能继续提升自身の申魂体.在交易大厅,鞠言和纪沄国尪,直接就购买了伍亿白耀翠玉の各种资源.其中有三亿白耀翠玉都是鞠言自身所用,而另外两亿白耀翠玉是纪沄国尪花の.不过, 纪沄国尪所购买の资源中,绝大部分并不是自身所用,而是准备用于充实国家の国库.两亿白耀翠玉の各种资源,足够让龙岩国の国库颇为充盈了.毕竟,龙岩国只是一个小国家,国家内善王级强者数量都没多少,对资源の消耗,相对の也就比较少.从交易大厅购买了大量资源后,鞠言和纪 沄国尪返回住处.当日稍晚一些事间,波塔尪国の申肜公爵过来,请鞠言和纪沄国尪赴宴.贺荣国尪,为鞠言战申和纪沄国尪准备了庆功宴.而鞠言拒绝了参加庆功宴,鞠言の意思是,庆功宴等到战申榜排位赛彻底结束后再说.申肜公爵劝说数次后都没能让鞠言改变主意,也就只能罢了.鞠 言战申不参加庆功宴,纪沄国尪也是跟着鞠言拒绝了.申肜公爵回到波塔尪国の居所,向贺荣国尪复命.“陛下,鞠言战申和纪沄国尪の意思是,等战申榜排位赛全部结束,再行庆功.”申肜公爵对贺荣国尪道.“哦?”贺荣国尪轻‘哦’了一声.他准备庆功宴,是为了感谢鞠言.鞠言三轮全 胜进入了战申榜排位赛の决赛,给波塔尪国带来了难以想象の好处.光是在几场对战中波塔尪国在押注大厅所赢取の白耀翠玉,都令贺荣呐位尪国の国尪心潮澎湃了.设宴庆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与鞠言战申和纪沄国尪拉近关系.“陛下,鞠言战申和纪沄国尪都很坚持.”申肜公 爵又说道.“嗯,俺知道了.俺们,尊叠鞠言战申和纪沄国尪の意思.”贺荣国尪点点头道.“对了申肜公爵,俺们波塔尪国,通过鞠言战申呐一盘口,得到了多少积分?押注大厅那边,具体の信息应该出来了吧?”贺荣国尪转而问道.“信息已经出来了,鞠言战申呐个盘口得到の积分超过二 拾八亿之巨.”申肜公爵道.积分与盘口压保额直接相关!“啧啧……”贺荣国尪听到呐个数字,忍不住咋了咋舌.“哈哈,下一届战申榜排位赛,俺们波塔尪国获得の压保盘口,至少能比呐次多一倍.”贺荣国尪振奋の语气说道.“是の陛下,按照过往の例子看,仅仅鞠言战申呐一个盘口 获得の押注积分,就足以让俺们波塔尪国在下一届战申榜排位赛中得到至少伍个压保盘口了.而接下来,还有决赛阶段.鞠言战申在决赛中,应该也能获得一些押注积分.”申肜公爵道.“嗯,等战申榜排位赛结束后,俺一定要好好感谢鞠言战申和纪沄国尪.”贺荣国尪叠叠の点了点头.与 此同事,玄秦尪国人员の居所,廉心国尪和尪国の众人员都在一个房间中,房间内气氛异常の安静.似乎,已是有一段事间没有人开口说话了.玄秦尪国在呐一届战申榜排位赛中,损失惨叠.获得の押注积分,也比预料中の少很多.别の不说,单单一个丁水云战申の盘口,就损失了大量の押 注积分.(本章完)第三零零思章王国招揽丁水云战申の呐个盘口,本应该是能够帮助玄秦尪国必得大量押注积分の,可惜……从大斗场回到居所之后,廉心国尪の心仍然没能平复下来.她の心情,此事是极其の复杂,后悔、愤怒、忧虑等等情绪皆有.“怎么都不说话了?”“应哗公爵,你 の主意不是一直都很多の吗?怎么也不说话了?”廉心国尪环视房间内の众人,声音冰冷.应哗公爵,身体都在发抖.淘汰阶段第二轮对战中,他代表玄秦尪国压保伍千万白耀翠玉,赔了.第三轮对战中,他代表玄秦尪国压保两亿白耀翠玉,又血本无归.他应哗公爵,还能找哪个借口.“陛下, 现在不是追究某个人责任の事候.损失の白耀翠玉,就目前の局势,已算不上最无法想象,善王の申魂体还能有呐样幅度の提升!”“不错,真是不错.申魂体增强之后,俺对微子世界の控制更加精妙了.”“还有对黑道则の掌控!俺の申魂体所增强の部分,与在明混元空间不同,在呐里 所增强の那部分申魂体,与暗混元空间更加契合.呐也让俺,对暗混元黑道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 (1)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本章乃至本学期的一个知识重点,它是建立在学生对图形的全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的,并为接下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其他条件,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以及将来的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整个初中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几节中,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以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图形的全等和全等三角形等,对本节课要学习的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全等条件中的“边边边”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
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图形的全等和全等三角形的活动,通过拼图、折纸等方式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从而在操作活动中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边边边“的条件,并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了解三角形“边边边“全等的条件。
(2)善于发现问题,并能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3)能结合具体问题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会进行简单的说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大胆探索,合作创新的精神;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两个三角形全等应有三个条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理解条件内涵并初步学会运用。
2、教学难点: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分析和探索。
五、教学资源:剪刀、纸、三角尺、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
4.3.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SSS

做一做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 4cm、5cm、7cm.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 的三角形与同伴的进行比较,它们 一定全等吗?
数学表达式:
A A’ B’ C’
B
C
在△ABC和△A'B'C'中 AB=AB BC=BC AC=AC ∴ ABC ≌ A'B'C' (SSS)
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cm,6cm
4cm
4cm
6cm
6cm
三个条件
三个内角 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三条边
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两个内角和一条边 两条边和一个内角
做一做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 为40° ,60 °,80 °.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 的三角形与同伴的进行比较,它们 一定全等吗?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
A
D
B
C E
F
已知: ABC≌ A'B'C' 找出其中相等的边和角
探讨问题
要画一个三角形与小明的三 角形全等,至少需要知道几个条件?
一个条件?
两个条件? 三个条件?
只给出
一个条件
只给一条边 只给一个角
一个条件
只给一条边时;(已知一条边为3cm)
3cm
3cm
3cm
一个条件
只给一个角时:(已知一个角为45°)
45◦
45◦
45◦
两个条件
一个内角和一条边
两个内角 两条边
两个条件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 °,一条边为3cm
30◦ 3cm
30◦ 3cm
30◦ 3cm
专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和SAS)(知识讲解)数学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专题4.10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 和SAS )(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1——“边边边”,和判定方法2——“边角边”;2.能把证明一对角或线段相等的问题,转化为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要点梳理】要点一、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边边”全等三角形判定1——“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特别说明:如图,如果''A B =AB ,''A C =AC ,''B C =BC ,则△ABC ≌△'''A B C .要点二、全等三角形判定2——“边角边”1. 全等三角形判定2——“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特别说明:如图,如果AB = ''A B ,∠A =∠'A ,AC = ''A C ,则△ABC ≌△'''A B C . 注意:这里的角,指的是两组对应边的夹角.2. 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如图,△ABC 与△ABD 中,AB =AB ,AC =AD ,∠B =∠B ,但△ABC 与△ABD 不完全重合,故不全等,也就是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典型例题】类型一、用“SSS”和“SAS”直接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求值1.如图,已知:AB =AC ,BD =CD ,E 为AD 上一点.(1) 求证:△ABD △△ACD ;(2) 若△BED =50°,求△CED 的度数.【答案】(1) 证明见分析 (2) 50CED ∠=︒【分析】(1)根据SSS 即可证明△ABD △△ACD ;(2)只要证明△EDB △△EDC (SAS ),即可推出△BED =△CED ,进而得到答案. (1)证明:在△ABD 和△ACD 中, AB ACBDCD AD AD ⎧⎪⎨⎪⎩===,△△ABD △△ACD (SSS );(2)解:△△ABD △△ACD ,△△ADB =△ADC ,在△EDB 和△EDC 中,DB DC BDE CDE DE DE ⎧⎪∠∠⎨⎪⎩===,△△EDB △△EDC (SAS ),△△BED =△CED ,△△BED =50°,△△CED =△BED =50°.【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题意,熟练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与性质.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点A 、M 、N 、C 在同一条直线上,AB CD =,BN DM =,AM CN =,求证:AB CD ∥.【分析】根据AB CD =,BN DM =,AM CN =,利用SSS 定理证明ABN CDM ≌,从而得到A C ∠=∠,再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 CD ∥得证.解:证明:∵AM CN =∴AM MN CN MN∴AN CM =在ABN 和CDM 中AB CD BN DM AN CM =⎧⎪=⎨⎪=⎩,∴()ABN CDM SSS △≌△∴A C ∠=∠∴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解题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变式2】如图,已知AB AC =,AD AE =,BD CE =,求证:312.【分析】利用SSS 可证明△ABD△△ACE ,可得△BAD=△1,△ABD=△2,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3=△BAD+△ABD ,即可得结论.解:在△ABD 和△ACE 中,AB=AC AD=AE BD=CE ⎧⎪⎨⎪⎩,△△ABD△△ACE ,△△BAD=△1,△ABD=△2,△△3=△BAD+△ABD ,△△3=△1+△2.【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及外角性质是解题关键.2.已知:如图,AB AC =,F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求证:ABE ACF ≌.在ABE 与△AB AC A A AE AF =⎧⎪∠=∠⎨⎪=⎩ABE △≌△【点拨】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ASAAAS 、、【变式1】如图,点D 在BC 上,,ADB B BAD CAE ∠=∠∠=∠.(1) 添加条件:__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个),使ABC ADE ≅;(2) 根据你添加的条件,写出证明过程.【答案】(1) AC AE = (2) 见分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可得AB AD =,BAC DAE ∠=∠,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添加条件即可;(2)结合(1)的条件,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添加条件进行证明即可.解:(1)添加的条件是:AC AE =,故答案为AC AE =;(2)△,ADB B ∠=∠△AB AD =,△BAD CAE ∠=∠△BAD DAC CAE DAC ∠+∠=∠+∠,即BAC DAE ∠=∠,又AC AE =△ABC ADE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确定出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变式2】如图所示,DC CA ⊥,EA CA ⊥,CD AB =,CB AE =,求证:(1) BCD EAB ≌△△;(2) DB BE ⊥.【分析】(1)利用SAS 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2)由()≌DCB BAE SAS △△,可得∠=∠DBC BEA ,∠=∠BDC EBA ,再利用90DBC BDC ∠+∠=︒,可得90∠+∠=︒DBC EBA ,即90DBE ∠=︒,所以DB BE ⊥.解:(1)证明:△DC CA ⊥,EA CA ⊥,△90∠=∠=︒DCB BAE ,在DCB △和BAE 中,CD AB DCB BAE CB AE =⎧⎪∠=∠⎨⎪=⎩△()≌DCB BAE SAS △△. (2)证明:由(1)可知()≌DCB BAE SAS △△, △∠=∠DBC BEA ,∠=∠BDC EBA ,△90DBC BDC ∠+∠=︒,△90∠+∠=︒DBC EBA ,即90DBE ∠=︒,△DB BE ⊥.【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垂直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类型二、用“SSS”和“SAS”间接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求值3.已知:如图,A 、C 、F 、D 在同一直线上,AF =DC ,AB =DE ,BC =EF ,求证:△ABC≌≌DEF .【分析】首先根据AF=DC ,可推得AF ﹣CF=DC ﹣CF ,即AC=DF ;再根据已知AB=DE ,BC=EF ,根据全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SS 即可证明△ABC△△DEF .解:△AF=DC ,△AF ﹣CF=DC ﹣CF ,即AC=DF ;在△ABC 和△DEF 中AC DF AB DE BC EF =⎧⎪=⎨⎪=⎩△△ABC△△DEF (SSS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已知:PA=PB,AC =BD ,PC =PD ,△PAD 和△PBC 全等吗?请说明理由.【分析】由AC=BD ,利用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AD=BC ,利用SSS 即可证明△PAD△△PBC.解:△AC =BD ,△AC+CD=BD+CD ,即AD =BC ,又△PA =PB ,PC =PD ,△△PAD△△PBC(SSS)【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变式2】如图,点D ,A ,E ,B 在同一直线上,EF =BC ,DF =AC ,DA =EB .试说明:△F =△C .【分析】根据SSS 的方法证明△DEF△△ABC,即可得到结论.解:因为DA =EB , 所以DE =AB.在△DEF 和△ABC 中, 因为DE =AB ,DF =AC ,EF =BC ,所以△DEF△△ABC(SSS),所以△F =△C.【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属于简单题,找到证明全等的方法是解题关键.4.如图,在ABCD 中,点E 、F 在BD 上,ABE 与CDF 全等吗?若全等,写出证明过程;若不全等,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它们全等,并写出证明过程.(1) 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2) 证明过程: 【答案】(1) BE DF =,答案不唯一; (2) 证明见分析; 【分析】(1)根据选择的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添加合适的条件即可;(2)由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得到AB CD ∥,AB CD =,得ABE CDF ∠=∠,再用上添加的条件,即可证明结论.(1)解:BE DF =(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BE DF =(答案不唯一)(2)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 CD =,△ABE CDF ∠=∠,在ABE 和CDF 中,AB CD ABE CDF BE DF =⎧⎪∠=∠⎨⎪=⎩,△ABE CDF △≌△(SAS ).【点拨】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在ABC 和ADE 中,AB AD =,AC AE =,且BAD CAE ∠=∠,求证:ABC ADE △≌△.【分析】根据BADCAE ∠=∠可得BAC DAE ∠=∠,再根据SAS 即可证明.证明:△BAD CAE ∠=∠,△BAD DAC CAE DAC ∠+∠=∠+∠,即BAC DAE ∠=∠,在ABC 和ADE 中,AB AD BAC DAE AC AE =⎧⎪∠=∠⎨⎪=⎩,△()SAS ABC ADE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用SAS 证明三角形全等,解题的关键是通过BAD CAE ∠=∠得出BAC DAE ∠=∠.【变式2】图,BE CF =,AC DF =,AC DF ∥.求证:ABC DEF ≌△△.【分析】首先根据BE CF =可得BC EF =,再由AC DF ∥可得ACB F ∠=∠,然后利用定理证明ABC DEF ≌即可.证明:△BE CF =,△BE EC CF EC ++=,即BC EF =,△AC DF ∥,△ACB F ∠=∠, 在ACB △和DFE △中,BC EF ACB F AC DF =⎧⎪∠=∠⎨⎪=⎩,△()SAS ABC DEF ≌.【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平行线的性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类型三、全等的性质与“SSS”和“SAS”综合➽➼证明✮✮求值 5.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求证:AD BC ⊥(填空).证明:在三角形ABD ACD 和中,△()()()______________BD AB ⎧=⎪⎪=⎨⎪⎪⎩已知已知公共边,△ ≌ ( ).△ADB ∠=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1902ADB BDC ∠∠︒==(平角的意义). △(垂直的意义).【答案】,,,,SSS DC AC AD AD ABD ACD ADC AD BC =∠⊥,△△,,【分析】证明()SSS ADB ADC ≌△△.推出ADB ADC ∠∠=,可得结论. 证明:△AD 是BC 边上的中线,△BD CD =,在三角形ABD △和ACD 中,【变式1】如图:AB AC =,BD CD =,若28B ∠=︒,求C ∠的度数.【答案】28︒ 【分析】连接AD ,利用“SSS ”证明ABD ACD △≌△,即可得到答案.解:连接AD ,在ABD △和ACD 中,AB AC BD CD AD AD =⎧⎪=⎨⎪=⎩,()SSS ABD ACD ∴≌C B ∴∠=∠,28B ∠=︒,28C ∴∠=︒.【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确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变式2】已知:如图,AC BD =,AD BC =,AD ,BC 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OE AB ⊥,垂足为E .求证:(1) ABC BAD ≌.(2) AE BE =.【分析】(1)利用SSS 证明ABC BAD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AB CBA ∠=∠,则OA OB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结论.(1)证明:在ABC 和BAD 中,AC BD BC AD AB BA =⎧⎪=⎨⎪=⎩,△ABC BAD ≌(2)证明:△ABC BAD ≌△CBA DAB ∠=∠,△OA OB =,△OE AB ⊥,△AE BE =.【点拨】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SSS 证明ABC BAD ≌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在ABC 中,CM 是AB 边上的中线,8AC =,12BC =,求CM 的取值范围.【答案】210CM <<【分析】倍长中线CM 至点N ,构造BNM ,易得ACM BNM ≅△△,再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找到CN 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到CM 的取值范围.解:如图,延长CM 到点N ,使CM MN =,连接BN ,在ACM △和BNM 中,CM NM AMC BMN AM BM =⎧⎪∠=∠⎨⎪=⎩,∴ACM BNM ≅△△(SAS ),∴8AC BN ==, 在BCN △中,BC BN CN BC BN -<<+,∴128128CN -<<+,即420CN <<,∴4220CM <<,即210CM <<.【点拨】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已知在ABC 与ADE 中,90BAC DAE AB AC AD AE ∠=∠=︒==,,,点C ,D ,E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图中的CE BD 、有怎样的数量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答案】CE BD =,证明见分析【分析】根据SAS 证明ACE ABD ≌△△,即可得到CE BD =.解:CE BD =,证明:△90BAC DAE ∠=∠=︒,△BAC CAD DAE CAD ∠+∠=∠+∠,即BAD CAE ∠=∠,在ACE △和ABD △中AC AB CAE BAD AE AD =⎧⎪∠=∠⎨⎪=⎩△()SAS ACE ABD ≌△CE BD =.【点拨】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如图已知AOB 和MO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 如图1,连接AM ,BM ,此时AM ,BN 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2) 若将MON △绕点O 顺时针旋转,如图2,当点N 恰好在AB 边上时,求证:222BN AN MN +=.【答案】(1) AM BN =,理由见分析(2) 见分析 【分析】(1)由AOB 和MO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OM BON ≌,即可得到AM BN =(2)连接AM ,由AOB 和MO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OM BON ≌,即可得到AM BN =,再求得90MAN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到222BN AN MN +=解:(1)AM BN =,理由如下:△AOB 和MO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 OB =,OM ON =,90AOB MON ∠=∠=︒,△AOM BON ∠=∠,在AOM 和BON △中:OA OB OM ON AOM BON =⎧⎪=⎨⎪∠=∠⎩, △AOM BON ≌,△AM BN =(2)如下图,连接AM ,△AOB 和MON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 OB =,OM ON =,90AOB MON ∠=∠=︒,45B BAO ∠=∠=︒,△AOM BON ∠=∠,在AOM 和BON △中:OA OB OM ONAOM BON =⎧⎪=⎨⎪∠=∠⎩, △AOM BON ≌,△AM BN =,45B MAO ∠=∠=︒,△90MAN MAO BAO ∠=∠+∠=︒,△222AM AN MN +=,△222BN AN MN +=【点拨】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说课稿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说课稿民乐三中张秀花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汇报我对这一节课的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前后联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北师大版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要素和性质、全等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它与前面学习的全等三角形的特征及后面将要学习的三角形全等的(“ASA”、“AAS”、“SAS”)判别方法作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核心内容,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本节教学共分三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2、教学目标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习重要的数学概念、方法、结论,还要领略到数学的精神和思想方法,这应该是数学学习所追求的目标。
具体来说,本节课我确定以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SSS”)条件。
②、能运用“SSS””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运用。
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探索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体会数学结论的获得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②、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②、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有关三角形全等的应用,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感受数学美。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整节课都是围绕着探索三角形全等的"SSS"的判别方法进行的,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我确定为: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SSS”,并能利用它判定两三角形是否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E 3.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sss 学习目标
1.理解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内容. 2.会运用“边边边”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3. 会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自主学习
一、课前准备
1. 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 和 相等
3.将△ABC 沿直线BC 平移,得到△DEF ,
说出你得到的结论,说明理由?
如果AB=5, ∠A=55°, ∠B=45°,那么DE= ,∠F= .
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阅读课本P78,回答下面问题:
(1) 只给一个条件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①只给一条边时;
②只给一个角时;
(2)如果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①给出两个角时;
②给出两条边时;
③给出一条边和一个角时;
45◦
45◦
45◦
33㎝ 3cm
(3)由上面的几种情景,两个三角形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时,它们一定全等吗? (4)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个条件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我们也可以分情况讨论,有哪几种情况?
①我们先来探究两个三角形三个角相等的情况:
②我们再来探索两个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情况:
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分别为4cm 、 5cm 、7cm ,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小组内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③上面的探究反映了什么规律? 阅读课本P79,回答下面问题:
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 ”或“ ”. 巩固练习
(注意:学习“边边边”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格式)
1. 如图,AB=AD ,BC=CD ,求证: (1)△ABC ≌△ADC (2)∠B=∠D
证明:
(1)在△ABC 和△ADC 中 ( ) ( ) (公共边)
∴△ABC ≌△ADC ( )
30
0 700 800
300 800
700 A
B
C D
(2)∵△ABC ≌△ADC
∴∠B=∠D ( )
2.完成下面的证明过程:
如图,OA =OB ,AC =BC.求证:∠AOC =∠BOC. 证明:在△______和△_____中,
OA ______,AC ______,OC ______.⎧=⎪
=⎨⎪=⎩
∴ ≌ (SSS ).
∴∠AOC =∠BOC ( ).
3.右图已知:AE=DE,EB=EC,AB=CD, ∠ACB=30°.求:∠DBC 的度数.
解:∵AE=DE, = (已知)
∴AE+EC= + (等式的性质)
即 =BD
在△ABC 和△DBC 中: ( ) (已证)
BC = ( )
∴△ ≌△ ( )
∴∠ACB =∠ (全等三角形 相等)
∵∠ACB =30°
∴∠DBC = °
4已知:如图,A 、B 、E 、F 在一条直线上,且AC=BD ,CE=DF ,AF=BE 。
求证:△ACE ≌△BDF
C
O
A B
D
B
5、已知:如图,B、E、C、F在一条直线上,且BE=CF,AB=DE,AC=DF。
求证:△AB C≌△DEF。
6、已知:如图,AB=DC,AD=BC,求证:∠A=∠C。
7、已知:如图 , AB=AC , AD=AE , BD=CE.求证:∠BAC=∠DAE.
C B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