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专升本土木工程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绪论(2学时)基本要求:了解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明确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理解变形固体的概念和基本假设。
明确理解内力、应力、应变概念。
了解基本变形杆件的受力和变形特征。
重点与难点:外力与内力,应力、正应力和切应力,变形、线应变和角应变概念。
截面法求内力。
2、四种基本变形(34学时)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截面法求杆件在拉(压)、扭转和弯曲变形时的内力,并能绘制相应的内力图。
理解拉(压)直杆、圆轴和梁对称弯曲时的应力、变形公式的推导过程。
熟练掌握强度、刚度问题的计算。
掌握简单拉、压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了解剪切、挤压概念,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理解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
重点与难点:(1)轴向拉(压):轴力与轴力图;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变形计算。
(2)剪切:剪切、挤压概念;连接件剪切面和挤压面的判别,剪切、挤压的实用计算。
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
剪切内容较多涉及工程实际结构,看懂工程结构荷载图,进行受力分析是难点。
如综合运用拉压、剪切和挤压强度条件对连接件进行强度计算。
(3)扭转:扭矩与扭矩图、应力、扭转角计算及强度、刚度条件。
综合运用强度、刚度条件解决圆轴设计问题较难。
(4)弯曲:利用剪力、弯矩与荷载集度间的微分关系简便地作内力图。
纯弯曲、中性层和中性轴概念;梁横截面上正应力、切应力计算。
强度条件。
难点是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及提高梁抗弯强度的措施评价。
挠度和转角;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求梁的变形,叠加法求梁的变形,用变形比较法解一次超静定梁,选择基本静定梁尤为重要。
梁的刚度条件。
3、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8学时)基本要求:明确一点应力状态、主应力和主平面、单元体等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单元体的截取方法及其各面上应力分量的计算方法。
掌握用解析法计算平面应力状态下的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和主平面方位,会在单元体上画出主平面图,并标出主应力。
掌握单元体最大切应力计算。
《材料力学》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材料力学》专升本考试大纲一、考试基本要求较为全面地掌握《材料力学》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将杆件、零构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能分析杆件的内力,并作出相应的内力图;能分析杆件的应力、变形,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对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有明确认识,并能进行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能分析简单压杆的临界荷载,进行稳定性校核等计算;对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有初步认识。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绪论1、料力材学的基本假设和有关概念要点:(1)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o (2)杆件的几何特征。
(3)杆件变形的概念和基本形式。
(二)轴向拉伸和压缩1、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要点:(1)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2、内力•截面法•轴力及轴力图要点:(1)用截面法计算拉压杆内力。
(2)绘制拉压杆轴力图。
3、应力•拉(压)杆内的应力要点:(1)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2)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4、拉(压)杆的变形•胡克定律要点:(1)拉(压)杆的变形计算。
(2)虎克定律。
5、拉(压)杆内的应变能要点:(1)拉(压)杆的应变能计算。
6、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要点:(1)材料在轴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7、强度条件•安全因数•许用应力要点:(1)强度条件。
(2)截面设计。
8、应力集中的概念要点:(1)应力集中。
(三)扭转1、薄壁圆筒的扭转要点:(1)扭矩o (2)剪切胡克定律。
2、传动轴的外力偶矩•扭矩及扭矩图要点:(1)传动轴的外力偶矩。
(2)扭矩及扭矩图。
3、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强度条件要点:(1)横截面上的应力。
(2)斜截面上的应力。
(3)强度条件。
4、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变形•刚度条件要点:(1)扭转时的变形。
(2)刚度条件5、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要点:(1)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
6、等直非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要点:(1)等直非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o (2)等直非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变形。
专升本考试《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工程力学》考试大纲一、说明本考试大纲为专科毕业生升入本科专业入学考试制定。
考试大纲作为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力求紧密结合专科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的掌握,又能为学生今后在专业继续深造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工程力学的考试,考察学生对刚体静力分析、平面力系、弹性变形体静力分析、杆件的内力、杆件的应力与强度、杆件的变形与刚度、压杆稳定、运动力学基础、动载荷与交变应力的学习和掌握。
本大纲在专家的考试命题和考生复习提供一个关于考试内容、重点等方面的参考。
二、大纲1、内容(1)力与力偶,约束与约束力,受力分析与受力图;(2)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平衡方程及其应用,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3)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与应力,变形与应变,杆件的变形形式;(4)杆件的内力:杆件拉(压)时的内力,杆件扭转时的内力,杆件弯曲时的内力;(5)杆件的应力与强度,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杆件拉(压)时的应力与强度,圆轴扭转时的应力与强度,梁弯曲时的应力与强度,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杆件在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时的应力与强度,杆件在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时的应力与强度,连接件的剪切与挤压强度;(6)杆件拉(压)时的变形,圆轴扭转时的变形与刚度,梁弯曲时的变形与刚度;(7)压杆稳定的概念,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压杆的稳定校核(8)运动力学基础,点与刚体的运动,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动能定理,动静法;(9)动载荷与交变应力,构件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转动时的应力与强度,构件的疲劳极限与疲劳强度。
2、重点(1)平面力系平衡方程及其应用,物系的平衡问题;(2)基本变形的内力,内力图;(3)应力与强度,应变与刚度,基本变形的强度和刚度条件与应用;(4)组合变形强度计算,应力状态分析,强度理论应用;(5)压杆失稳,欧拉公式及其适用范围;(6)刚体的平动和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与角加速度,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与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7)刚体的平面运动,基点,速度瞬心,瞬时转动,瞬时平动,平面运动分解成随基点的平动和绕基点的转动,求平面运动刚体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瞬心法和速度投影法;(8)惯性力的概念、动静法及其应用。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专升本”专业课考试大纲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2020年普通高职(专科)升本科专业课考试大纲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材料力学》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及基本概念:掌握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明确本课程的主要任务;理解可变形固体的概念及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理解杆件四种基本变形及其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能根据受力图式辨别杆件的具体变形形式。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理解应力、应变及内力的概念;掌握截面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轴向拉伸、压缩的概念;能熟练应用截面法计算杆件的轴力,正确绘制轴力图,掌握横截面、斜截面上的应力以及拉压杆的变形;熟练掌握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包括:强度校核、设计截面和确定许可荷载。
第三章扭转:掌握扭转的概念、扭矩的计算及扭矩图的绘制;掌握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之间的关系;理解剪应力互等定理;熟练掌握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的计算和分布;掌握相对扭转角的计算,能熟练应用扭转强度条件及刚度条件对轴进行计算。
第四章弯曲应力:理解并掌握剪力、弯矩的概念及计算。
能熟练求出梁任意横截面的剪力和弯矩;熟练掌握利用梁的内力方程画剪力弯矩图;熟练运用弯矩、剪力及荷载集度间的关系绘制剪力、弯矩图;熟练掌握梁的正应力和切应力的计算;能熟练运用弯曲正应力及切应力强度条件进行强度计算;了解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附录:截面的几何性质:掌握静矩、形心、惯性矩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以及组合截面惯性矩的计算。
第五章梁弯曲时的位移:理解梁的挠度与转角的概念;了解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以及用积分法计算梁的位移,能正确写出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
第六章简单的超静定问题:掌握拉压超静定问题中变形协调方程的建立。
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掌握一点的应力状态、平面应力状态、主应力、主平面等概念;熟练运用解析法计算平面应力状态下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及主平面方位,会画主单元体;掌握四种常用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的计算公式。
第八章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熟练应用叠加原理计算斜弯曲、拉(压)弯组合、偏心拉伸(压缩)时的应力和强度。
专升本《材料力学》_试卷_答案

专升本《材料力学》一、(共75题,共150分)1. 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的应力公式在什么条件下不适用( )。
(2分)A.杆件不是等截面直杆。
B.杆件(或杆段)各横截面上的内力不仅有轴力,还有弯矩。
C.杆件(或杆段)各横截面上的轴力不相同。
D.作用于杆件的每一个外力,其作用线不全与杆件轴线相重合。
标准答案:B2. 梁AB因强度不足,用与其材料相同、截面相同的短梁CD加固,如图所示。
梁AB在D 处受到的支座反力为( )。
(2分)A.5P/4B.PC.3P/4D.P/2标准答案:D3. 在图所示结构中,如果将作用于构件AC上的力偶m搬移到构件BC上,则A、B、C三处反力的大小( )。
题3图(2分)A.都不变;、B处反力不变,C 处反力改变;C.都改变;、B 处反力改变,C处反力不变。
标准答案:C4. 选择拉伸曲线中三个强度指标的正确名称为( )。
(2分)A.①强度极限,②弹性极限,③屈服极限B.①屈服极限,②强度极限,③比例极限C.①屈服极限,②比例极限,③强度极限D.①强度极限,②屈服极限,③比例极限标准答案:D5. 两根钢制拉杆受力如图,若杆长L2=2L1,横截面面积A2=2A1,则两杆的伸长ΔL和纵向线应变ε之间的关系应为( )。
(2分)A.ΔL2=ΔL1,ε2=ε1B.ΔL2=2ΔL1,ε2=ε1C.ΔL2=2ΔL1,ε2=2ε1D.ΔL2=ΔL1/2,ε2=2ε1/2标准答案:B6. 图所示受扭圆轴,正确的扭矩图为图( )。
(2分)A.标准答案:C7. 梁在集中力作用的截面处,它的内力图为( )。
(2分)图有突变,M 图光滑连续图有突变,M 图有转折图有突变,Q 图光滑连续图有突变,Q 图有转折标准答案:B8. 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梁上的荷载为( )。
(2分)段无荷载,B 截面有集中力段有集中力,BC 段有均布力段有均布力,B 截面有集中力偶段有均布力,A 截面有集中力偶标准答案:D 9. 变截面梁AB如图所示。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950材料力学考研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950 材料力学
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强度计算以及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变形计算;掌握材料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掌握扭转变形的强度与刚度计算;掌握弯曲变形梁的内力和内力图;掌握刚架和平面曲杆的内力图;掌握弯曲变形时的正应力、切应力计算及正应力、切应力强度计算;掌握梁的弯曲变形计算及刚度计算;掌握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空间应力状态分析;掌握广义胡克定律;掌握常用的强度理论;掌握拉压与弯曲的组合变形;掌握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掌握斜弯曲;掌握拉压、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掌握压杆的稳定性计算;掌握杆件应变能的计算及卡氏定理、单位载荷法、图乘法;掌握超静定结构的概述及用力法解超静定问题;掌握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市政工程施工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转段考核方案

市政工程施工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转段考核方案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职业院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通知(粤教职函(2021)19号)》要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特制定2020年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转段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和《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粤府办(2019)4号),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职业院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通知(粤教职函(2021)19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要求,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着眼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着力体制机制改革,着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改革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产教融合,拓展校企合作,双方本着自愿、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合作原则,在职业教育开展实践创新,培养适应产业需求,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试点专业情况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为教育部、财政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专业、广东省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广东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专业面向市政工程(道路桥梁、给排水)企事业单位的施工、测量、造价、检测与工程管理等工作岗位群,推行”工学交替、实境育人,四岗渐进,能力递增”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适应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岗位职业能力需要,精通市政施工技术,擅长施工组织与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考核对象经2020年录取的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市政工程施工专业,并纳入2023年对□高职院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
四、考核要求(一)转段考核课程要求中高职贯通培养转段考核采取过程考核方式。
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对接专业协商研究确定过程考核的课程及考试大纲。
2018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大纲

2018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大纲2018年普通专升本考试大纲高等数学(一)微积分1.函数: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几种常见性态、反函数与复合函数、初等函数;2.极限与连续:极限的概念及运算、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函数的连续性;3.导数与微分:导数的概念、基本公式与运算法则、隐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函数的微分;4.导数的应用:微分中值定理(Rolle定理,Lagrange中值定理)洛比达法则、函数的单调性及其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5.不定积分: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与基本积分公式、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简单的有理函数积分;6.定积分及其应用: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关系、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7.多元函数微分法:多元函数的概念、偏导数、全微分、复合函数的微分法;8.二重积分: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与计算(直角坐标与极坐标);9.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一阶微分方程(分离变量、齐次、线性);10.无穷级数: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正项级数及其审敛法、幕级数的收敛半径及收敛域。
(二)线性代数1.行列式与矩阵:行列式及其基本性质行列式的按行(列)展开定理、矩阵及其基本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初等方阵、方阵的逆矩阵、矩阵的秩;2.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解的研究、n元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三)概率论初步:1.随机事件:事件的概率、概率的加法公式与乘法公式、事件的独立性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2. 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几种常用的离散分布与连续分布、分布函数;3. 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
大学语文(一)文学、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中外著名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年代、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名篇的作者、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篇中的名言警句;著名作品集的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中国文学史上重要流派的主要成员、创作特征、艺术成就与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材料力学》考试大纲Ⅰ.适用专业: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
Ⅱ.考试内容与要求
总体要求: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考察其掌握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基本理论的程度;着重观察其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熟练程度,应该具有比较熟悉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验能力:
(1)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2)具有对常见的构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
(3)能够分析杆件在拉或压、剪切、扭转、弯曲时的内力,并作出相应的内力图;
(4)熟练掌握构件的各种基本变形形势下的应力和变形的理论计算方法;
(5)能够正确运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条件对构件进行计算。
一、绪论及基本概念
1、考试内容
(1)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
(2)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3)可变形固体的概念和基本假设;
(4)基本变形杆件的受力和变形特征。
2、考试要求
(1)明确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可变形固体的概念,课程的主要任务;
(2)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3)了解基本变形杆件的受力和变形特征;
二、轴向拉伸与压缩
1、考试内容
(1)内力与截面法,轴力、轴力图;
(2)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及其计算公式;
(3)线应变,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泊松比;
(4)拉(压)杆变形的计算公式与应用;
(5)低碳钢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应力特征值,强度指标与塑性指标;
(6)铸铁拉伸破坏与压缩破坏行为的比较;
(7)安全系数,工作应力,许用应力,危险应力;
(8)强度条件,三类强度问题;
(9)拉(压)杆的超静定问题;
(10)应力集中的概念,圣维南原理。
2、考试要求
(1)理解求解内力的截面法,掌握轴力图的绘制方法;
(2)明确胡克定律,弹性模量,泊松比等概念,熟练掌握拉(压)杆变形的计算;
(3)掌握材料的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4)明确安全系数,工作应力,许用应力等概念,熟练掌握拉压杆强度条件及相关的计算;(5)掌握简单拉(压)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6)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
三、剪切与挤压
1、考试内容
(1)剪切和挤压的概念;
(2)剪切和挤压的实用强度计算;
(3)剪应力与剪应变,剪切胡克定律;
2、考试要求
(1)了解剪切与挤压的概念;
(2)理解剪应变的概念剪切胡克定律;
(3)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强度计算。
四、圆轴扭转
1、考试内容
(1)扭转的概念及外力偶矩计算;
(2)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内力—扭矩;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4)圆轴扭转强度条件及应用;
(5)圆轴扭转变形及刚度条件。
2、考试要求
(1)了解扭转的概念,掌握外力偶矩和扭矩的计算;
(2)掌握圆轴扭转应力和变形的计算;
(3)掌握圆轴扭转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4)了解圆轴扭转刚度条件及其应用。
五、弯曲应力和弯曲变形
1、考试内容
(1)平面弯曲的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
(2)剪力和弯矩的概念,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方法;
(3)弯曲正应力公式,截面惯性矩的计算;
(4)常见截面梁的最大剪应力公式;
(5)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剪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6)挠度与转角的概念,求解梁变形的积分法;
(7)常见简单梁的挠度公式,梁的刚度校核;
(8)提高梁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2、考试要求
(1)了解弯曲的概念和梁横截面上的应力的分布特点;(2)熟练掌握梁剪力图与弯矩图的绘制方法;
(3)掌握常见梁截面惯性矩的计算;
(4)熟练掌握梁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5)掌握用积分法求解梁的挠度和转角;
(6)了解梁刚度校核和提高梁强度和刚度措施,
六、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1、考试内容
(1)应力状态的概念;
(2)平面应力状态的主应力、最大剪应力公式;
(3)强度理论。
2、考试要求
(1)了解应力状态的概念;
(2)掌握平面应力状态的主应力、最大剪应力的计算;(3)了解强度理论及其应用。
七、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
1、考试内容
(1)组合变形构件强度计算的原理;
(2)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计算;
(3)偏心压缩与截面核心的概念
2、考试要求
(1)了解斜弯曲、偏心压缩、截面核心的概念;
(2)熟练掌握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计算。
八、压杆稳定
1、考试内容
(1)压杆稳定与临界力的概念
(2)确定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3)柔度的概念,压杆的临界应力,临界应力总图;
(3)压杆的稳定性校核;
(4)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2、考试要求:
(1)明确压杆稳定、临界力、柔度和临界应力总图的概念;(2)熟练掌握常见细长压杆临界力的计算;
(3)了解稳定性校核方法和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直接写在试卷上的相应位置。
二、试卷内容比例
拉伸与压缩约占25%
剪切与挤压约占5%
圆轴扭转约占5%
弯曲应力和弯曲变形约占35%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约占5%
组合变形构件的强度约占15%
压杆稳定约占10%
三、试卷题型比例
单项选择题约占20%
计算填空题约占20%
综合计算题约占60%
四、试卷难易度比例
试题中的易、中、难题分值的比例分别为40%、40%和20%。
Ⅳ. 参考书目
以下两本参考书均可:
1.《材料力学Ⅰ》(第5版),孙训方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5版,2012年12月第15次印刷;
2.《材料力学》(第2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基础力学教学研究部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第2版,2014年6月第5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