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进货查验台账记录制度
进货查验与台账记录管理制度

进货查验与台账记录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所采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特制定本进货查验与台账记录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原物料的采购、进货管理。
三、职责1. 采购部门负责合格供应商的评估、供应商档案的建立、更新。
2. 仓库部门负责采购进货产品的数量、品种核对、记录填写。
3. 质量部门负责供应档案、《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审核,进货产品票证的查验、原物料的验收。
四、作业内容1. 所有公司采购的原物料(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均严格按照采购管理要求,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及合格供应商名录。
2. 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人员负责原物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
3. 大宗原物料的采购应从《合格供应商名录》的供应商中采购,并与供应商签订包括保证食品安全内容的采购供应合同或采购订单。
4. 每批原物料来货时,应由供应商提供送货单(必须包括但不限于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号、检验报告等),并核对实物与送货单的一致性。
5. 采购人员应对所采购的原物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查验,确认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并留存查验记录。
6. 进货查验记录应包括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号、检验报告、查验日期等内容。
7. 将进货查验记录、送货单、发票等易于丢失的凭证在每次进货后及时粘贴于台账上。
8. 进货台账应如实记录进货日期、供货方名称、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查验记录等内容。
9. 销货台账应如实记录销售日期、产品名称、规格、数量、购货方名称、联系方式等内容。
10. 进货台账和销货台账保存期不得少于两年。
五、审核与监督1. 质量部门应定期对进货查验与台账记录进行审核,确保各项记录完整、真实、有效。
2. 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的原物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质量部门有权要求采购部门进行退货或索赔。
食品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

食品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目的:为加强食品进货管理,确保所进货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权益,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食品进货环节。
二、进货查验要求1.食品进购人员在接收到所进货食品时,应仔细审查食品包装是否完好、标注是否清晰、是否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必要信息。
2.食品进购人员应与所供货商核对进货食品数量,并确保与进货单一致。
3.食品进购人员应当对进货食品进行初步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气味、色泽等,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如进货食品为易腐食品、冷藏食品或冷冻食品时,食品进购人员应仔细检查该类食品的温度,确保温度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三、进货记录要求1.食品进购人员应对每次进货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进货日期、进货量、供货商名称、所进货食品的品名、数量和规格等。
2.食品进购人员应保存相关的进货单据、发票、原产地证明、食品合格证明等证明材料,并按照企业规定的期限进行归档。
3.食品进购记录应及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供其进行核对和审核。
4.食品进购记录应保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
四、相关措施和责任人1.食品进货查验和记录工作由食品进购人员负责,且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法规。
2.食品进购人员应与供货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合作供货商的食品质量进行定期评估,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修订。
3.食品进货查验和记录工作由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检查,定期进行食品进货记录的抽查,并对抽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食品进购人员应定期接受有关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知识和能力。
五、违规处理和处罚1.对未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食品进货查验和记录工作的人员,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追责处理。
2.对发现的食品质量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应迅速采取暂停销售、通知供货商退回食品、报告上级主管部门等措施,并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罚。
六、附则1.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所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
中学食堂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台账记录制度

中学食堂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台账记录制度为了加强我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索证索票制度1. 食堂采购人员必须向供应商索取并查验食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等有效证件,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经营资格。
2. 采购人员应当向供应商索取食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确保所购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3. 采购人员应当索取并保存食品进货票据,进货票据应当注明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供应商名称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4. 采购人员应当对所购食品进行感官检查,确保食品外观正常、无异味、无污染。
5. 采购人员应当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及时取消合作关系。
二、进货查验制度1. 食堂验收人员应当对每批次进货食品进行查验,核对食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等有效证件,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经营资格。
2. 验收人员应当对食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进行查验,确保所购食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3. 验收人员应当对食品进货票据进行查验,核对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供应商名称及联系方式等信息,确保票据真实、完整。
4. 验收人员应当对食品进行感官检查,确保食品外观正常、无异味、无污染。
5. 验收人员应当对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及时退货,并记录退货原因和处理结果。
三、台账记录制度1. 食堂应当建立食品进货台账,详细记录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供应商名称及联系方式等信息。
2. 食堂应当对食品进货台账进行定期整理和归档,确保资料真实、完整、可追溯。
3. 食堂应当对食品库存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新台账记录,确保食品库存与实际库存相符。
4. 食堂应当对食品出库进行记录,详细记录食品名称、规格、数量、出库日期等信息。
5. 食堂应当对食品销毁进行记录,详细记录食品名称、规格、数量、销毁日期及原因等信息。
餐饮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精选)

餐饮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第一章绪论1.1制度目的与意义本制度的制定旨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餐饮食品进货查验管理体系,确保所采购食品的质量、安全性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提升公司餐饮服务的品质和竞争力。
通过有效的查验和记录,确保餐饮业务的正常运营,维护公司声誉,保障顾客的健康安全。
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餐饮业务相关部门,包括但不限于餐厅、食堂、咖啡厅等。
所有负责食品采购的员工必须遵守本制度的各项规定。
1.3法律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3.《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4.《食品卫生管理条例》1.4主管部门公司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是本制度的主管部门,负责对餐饮食品进货查验制度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第二章食品进货前准备2.1采购计划制定1.制定详细的食品采购计划,包括采购种类、数量、预算等。
2.根据季节性和市场变动情况,灵活调整采购计划。
2.2供应商评估与选择1.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评估供应商的信誉、生产环境、产品质量等。
2.选择具有良好口碑和完备证照的供应商,确保食品质量可控。
第三章食品进货查验3.1查验环境准备1.确保查验区域环境整洁,配备必要的查验工具和设备。
2.制定查验区域的清洁和消毒制度,确保查验环境卫生。
3.2食品外观查验1.对进货的食品进行外观查验,包括包装完好、无异味、无破损等。
2.严格按照食品种类和品牌进行查验,确保外观符合公司标准。
3.3食品质量查验1.根据食品种类和标准,对食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新鲜度、口感、颜色、气味等。
2.对易变质食品建立专门检测机制,确保食品质量符合要求。
3.4保质期查验1.检查每批次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防止购进过期食品。
2.对即将过期的食品采取特殊处理,避免影响食品安全。
第四章食品进货记录与登记4.1进货记录1.对每批次食品进货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供应商信息、进货日期、品种、数量、价格等。
2.保留相关票据和合同,确保进货记录真实可靠。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范本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管理制度范本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的管理,确保食品进货的安全、合规和质量可控。
适用于所有关键食品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进货查验记录管理。
2. 定义2.1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指对所进购的食品进行验收检查后所做的记录。
2.2 食品供应商:指提供食品进货的供应商。
2.3 经销商:指在食品供应链中扮演分销和销售角色的企业或个人。
3. 职责和义务3.1 食品供应商的职责和义务3.1.1 提供与食品进货相关的资质文件和证明材料。
3.1.2 确保所供食品符合相关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
3.1.3 配合经销商进行进货查验,并提供所需的技术咨询和支持。
3.1.4 在经销商要求的时间内提供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3.2 经销商的职责和义务3.2.1 准确填写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包括食品名称、批次、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必要信息。
3.2.2 检查所进购的食品是否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包装、标注和贮存。
3.2.3 对食品进行感官检查、外观检查、检验抽样,并记录检验结果。
3.2.4 对检验结果不合格的食品,及时通知食品供应商,要求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3.2.5 保留食品进货查验记录,至少保存一年。
4. 查验方法和标准4.1 查验方法4.1.1 感官检查:对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进行观察和评估,确保其正常无异味。
4.1.2 外观检查:对食品的包装完整性、商品标签和标志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4.1.3 检验抽样:依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对所进购的食品进行抽样,进行质量指标的检验和分析。
4.2 查验标准4.2.1 包装标识:食品包装上应注明食品的名称、批次号、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4.2.2 外观要求:食品应具有正常的色泽、形状和结构,无明显破损和变质现象。
4.2.3 感官要求:食品应具有正常的气味、味道和口感,无异味和异物。
4.2.4 质量指标:食品的质量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确保消费者健康,我国对食品原料采购、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本制度旨在明确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的相关规定,以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采购行为,确保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一、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1. 采购人员应当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包括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的经营资格。
2. 采购人员应当向供应商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包括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确保产品符合我国进口食品安全规定。
4. 采购人员应当对供应商的信誉进行评估,了解供应商的供货历史和客户反馈,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5. 采购人员应当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采购过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二、食品原料进货查验1. 进货时,采购人员应当对食品原料的外观、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进行检查,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 进货时,采购人员应当核对采购单据和发票,确保产品的数量、规格、价格等信息与单据一致。
3. 对于肉类、禽类等生鲜食品原料,采购人员应当检查检疫合格证明,确保产品符合我国动物防疫规定。
疫合格证明,确保产品符合我国进口食品安全规定。
5. 进货时,采购人员应当对供应商的供货情况进行记录,包括供货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等信息,以便进行追溯和查验。
三、食品原料台账记录1. 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采购台账,记录采购食品原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应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
2. 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进货查验台账,记录进货食品原料的外观、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检疫合格证明、检验合格证明等信息。
3. 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索证索票台账,记录采购食品原料的供应商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明、发票、收据、供货清单、信誉卡等信息。
食品进货台账制度(五篇)

食品进货台账制度17、食品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制度(保健食品)食品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制度(保健食品)目的: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进一步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制度,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保障食品市场消费安全,根据《____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以下简称《特别规定》)和____办公厅印发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制定本制度。
适应范围。
隶属于葫芦岛及龙港区周边所在地城市、乡镇、农村、城乡结合部从事食品超市、经营食品的商场和食品批发市场、食品集贸市场内的总代理商、批发商和食品经营入场销售者(以下统称食品销售者)都应当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制度。
概念。
“一证一票”含义。
“一证”,是指执行索证索票制度的食品经营者为执行进货台账制度的食品零售经营者供货时,出具的具有“所供食品均已索证索票”意思表示并加盖印章的证明。
执行进货台账制度的食品零售经营者之间进行交易时,供货方应当提供加盖印章的与所售食品相符的索证索票证明复印件。
食品经营者之间长期固定供货的,在所供食品品质、品牌不变的情况下,索证索票证明可以每年提供一次。
“一票”,是指食品经营者之间每次交易时,由直接供货商出具的销货票据。
票据应当注明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批号、单价、金额、销货日期、供货商的住所或联系方式。
一、依法引导和监督食品超市、食品市场销售者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制度。
(一)严格审验供货商(包括销售商或者直接供货的生产者)的经营资格,仔细验明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确保交易对象主体资格合法,购入食品质量合格。
(二)食品销售者对购入的食品,应当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营业执照、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索取有供货商盖章或者签名的销售凭证,并留具真实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许可证或者卫生许可证、标注通过有关质量认证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进口食品的有效商检证明、国家规定应当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销售凭证应当记明食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金额、销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

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强化食品企业的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确保食品原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采购食品原料的企业。
二、索证索票要求1.采购部门在采购食品原料之前,必须尽可能获取原料供应商的合法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等相关证件,以确保供应商的合法性和资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采购部门必须向供应商索取原料采购发票,并加盖供应商的公章,确保发票信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3.采购部门必须向供应商索取食品原料的检验报告、进货合格证或进货检验证书等索引票据,以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4.采购部门应当建立供应商资质档案,并按照一定周期进行更新和审核,确保供应商的资质合法有效。
三、进货查验要求1.采购部门在收到食品原料时,必须对原料进行外观、包装、标签等方面的检查,确保原料没有破损、变质或泄露现象,并确保包装标签上的信息与索证索票所述一致。
2.采购部门应当根据食品原料的特性和规定,进行必要的化学、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确保原料的安全性、合规性和质量符合要求。
3.若发现食品原料有质量问题或不符合要求,采购部门必须立即通知供应商,协商解决方案。
四、台账记录要求1.采购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采购台账,记录每次原料的采购日期、供应商名称、采购数量、金额、索证索票情况等相关信息。
2.采购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原料进货查验台账,记录每次对原料的查验日期、查验结果、查验人员等相关信息。
3.采购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原料质量问题记录台账,记录每次发现原料质量问题的日期、问题描述、解决情况等相关信息。
以上台账记录应当保存一定期限,并能便于查阅和追溯。
五、培训和管理要求1.食品企业应定期开展食品原料采购相关制度的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熟悉和遵守制度要求。
2.通过内部审核和监督,对食品原料采购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并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机关,并按照规定予以销毁或者退回供货商处理。
食品进货查验台账记录制度
一、与初次交易的供货者交易时,本店负责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分别索取、查验以下证明供货者和生产加工者主体资格合法的证明文件,并复印留存,每年核对一次是否有效:
(一)营业执照
(二)食品生产许可证、商标注册证、专利、绿色或无公害食品的证明;
(五)强制认证证书(国家强制认证的食品如QS;)?
二、每次进货时,接验员要详细检查食品外包装是否符合国家《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并按批次向供货者或生产加工者分别索取、查验以下证明食品符合质量标准或上市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复印留存;
(一)食品质量合格证明;?
(二)进货票据。对不能提供相关质量证明或包装不规范、破包、透气等的食品拒绝进货。
三、检验员对所进商品的种类、规格、数量、数量应与供货方出具的发票及清单逐一核对。?
四、队获得驰名商标、着名商标、绿色食品等称号的优质食品,凭以上称号相应标识和凭证,只在初次交易时索取票证直接进店销售,不再按批次索取其他票证。?
五、食品经营者发现有毒有害、污染、变质,不合格食品、要相
信造册登记,
立即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或质量检验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