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七年 我是谁

合集下载

最新我是谁电影 我是谁20个答案心理课(优秀7篇)

最新我是谁电影 我是谁20个答案心理课(优秀7篇)

最新我是谁电影我是谁20个答案心理课(优秀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理解一下吧。

我是谁电影我是谁个答案心理课篇一紧贴真实,使人物具有稳固扎实的生活基底《我是医生》是一部令人感动的人物传记影片,其中的科学精神、动人情感,以及艺术手法的使用,在高妙的结合后达成感染力很强的观看效果。

影片始终“紧贴”传主的真实生活,台词对话质朴有趣,语句精到,同时包含丰富的人生况味。

虽然要表现的传主是事业卓著、感动中国的可敬老人,却始终赋予他不仅可敬,而且可感、可亲的真实、生动、完好人格。

影片中有这样的人物自述,“我是割胶人的儿子,父亲从小就夸奖我的手灵敏。

用割胶刀,稳准快,后来就换成了手术刀。

”从割胶刀到手术刀,从橡胶林到手术台,大弧度联想的意象跨越使一位功勋卓著的老人形象具有了稳固而扎实的生活基底。

作为一部上影出品的高艺术水准传记片,《我是医生》并未将伟大人物简单化,而是采用独特的表达视角,着意展现吴老作为医生的日常。

有一处画面令人感动,观之难忘。

吴老和学生一起面对堆积的患者档案,那些虽然承受了成功的手术,却因为后发的扩散转移而“不在了”的病人。

身为医生的吴孟超为此在办公桌前特辟一个立柜,高高摞起故去的病患档案。

他用朴素至极的话语教育学生:科学是事实本身!哪怕是已经分开了世界的患者,好的研究仍然可以让他们的存在于医学推进上继续发挥作用!“我想背着每一位病人过河。

有一些过不了河的病人,往往就差一步。

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实验室!”影片中,这句话和盘托出人物心迹,表现吴孟超院士作为一名伟大的医生,真正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同时也是这部传记影片最值得重视的价值所在。

我是谁电影我是谁个答案心理课篇二看完电影后,终于缓缓地喘一口气。

荧幕里不是的一场彻夜大雨冲刷大地,这天,终于亮了。

猜猜我是谁作文8篇

猜猜我是谁作文8篇

猜猜我是谁作文猜猜我是谁作文8篇【篇一:猜猜我是谁作文】大家好!我是育才二小三年级一班的学生。

我有一张可爱的苹果脸,苹果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大眼睛里藏着两粒黑珍珠。

我还有一个能言善辩的嘴巴,上课时,我积极发言,声音总是很响亮,像百灵鸟一样,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我那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上别着一个银色的发夹。

我喜欢跳绳,有一次,我6:30就起来了,立刻冲出房间,看见妈妈正在晾衣服,我高兴地说:“还很早,妈妈,我下去跳一会儿绳行吗?”妈妈一边晾衣服说:“好吧!但是只能跳半个小时哦!”“啊?才半个小时?再多一点时间嘛!再说,我们学校要举行运动会了,我有跳绳这个项目噢!”我可怜兮兮地说。

“唉,35分钟吧!”妈妈面无表情地说,“还不抓紧时间?”一听这话,我忙拿起跳绳,冲出家门。

在楼下,我自言自语地说:“预备——开始!”“嗒嗒嗒嗒嗒……”我的绳子一落地就会发出哒哒的响声,绳子像箭一样突然往上空飞去,又像石头一样忽然降落下来,我瞄了一下表,还有20秒钟!我既然想到运动会时我能跳几个了,200个?203个?250个?正当我胡思乱想时,只听到了一声不祥的声音,“吧嗒——”绳子断了。

虽然绳子打了我肩膀一下,但我顾不得痛,继续跳起来,真累啊!但我不能停,一停就会影响成绩。

我又看了一下表,3秒、2秒、1秒,停!我跳了169个,从跳!我心里这样想。

忽然听见妈妈在楼上大喊:“上来了!”“妈妈,再跳十分钟!你知道吗?我才跳了169个啊!169个可是拿不到金牌啊!我要为我们班争光呢!”“不行!看看都几点了,上来吃饭!”妈妈凶巴巴地说。

唉!我只好乖乖回家了。

我就这样刻苦练习着,终于,在运动会的时候,我一连跳了198个!真快乐啊!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为我的成功感到高兴。

这就是我,一个要强的孩子,又是一个体育健将的孩子,猜猜我是谁?【篇二:马老师,猜猜我是谁】马老师,您或许还不认识我,但我相信,过了今天,您会对我产生兴趣,想慢慢了解我……我有很多优点,也有不少缺点;我想象丰富,或许有时只是胡思乱想;我幽默风趣,却常常让同学们笑得站不起来;我喜欢干净的白色,更喜欢天空般的蓝色……记得您讲《童趣》时,让翻译这么一句话: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我脑子里想的却是:能睁大眉骨盯着太阳,把太阳观察的害怕起来!我本想举手,却有个同学抢在我前面了,她说出的翻译,却和我想的并不一样,我不禁迷糊起来。

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必记词语、作者

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必记词语、作者

七年级下册《紫藤萝瀑布》必记词语、作者必记词语瀑布迸溅挑逗凝望繁密笼罩枯槐遗憾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词语解释瀑布[ pù bù ]从山壁上或河床突然降落的地方流下的水,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迸溅[ bèng jiàn ]向四外溅。

挑逗[ tiǎo dòu ]逗引;招惹。

凝望[ níng wàng ]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繁密[ fán mì ]多而密。

笼罩[ lǒng zhào ]像笼子(lóng·zi)似地罩在上面。

枯槐[ kū huái ]已经枯萎的槐树。

遗憾[ yí hàn ]1.遗恨。

2.不称心;大可惋惜(在外交方面常用来表示不满和抗议)。

忍俊不禁[ rěn jùn bù jīn ]忍不住要发笑。

忍俊:含笑。

仙露琼浆[ xiān lù qióng jiāng ] 比喻酒非常鲜美;后指极少、不多见的美酒。

宗璞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非、任小哲等,作品《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

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另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铁箫人语》。

宗璞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颇具特色。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宗璞在病中苦耕,历时7年,《南渡记》的第二部《东藏记》终于面世,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五百里的阅读题答案

五百里的阅读题答案

五百⾥的阅读题答案读史使⼈明智,读诗使⼈聪慧,学习数学使⼈精密,物理学使⼈深刻,伦理学使⼈⾼尚,逻辑修辞使⼈善辩。

下⾯给⼤家分享⼀些关于五百⾥的阅读题答案,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五百⾥龙应台(1)我们决定搭⽕车。

从⼴州到衡阳,这五百⼆⼗⼀公⾥的铁轨,是⼀九四九年⽗母颠沛南下的路途。

那时⽗亲刚满三⼗,母亲只有⼆⼗三岁。

虽说是兵荒马乱,他们有得是青春⼒⽓。

⽕车再怎么⾼,他们爬得上去。

⼈群再怎么挤,他们站得起来。

就是只有⼀只脚沾着踏板,⼀只⼿抓着铁杆,半个⾝⼦吊在⽕车外⾯像风筝就要断线,还能闻到那风⾥有⾹茅草的清酸甜美,还能看见⼟红⼤地绵延不尽,令⼈想迎风⾼唱“⼭川壮丽”。

(2)“⽕车突然停了,”母亲说:“车顶上趴着⼀堆⼈,有⼀个⼥的说憋不住了,⽆论如何要上厕所,就爬下来,她的⼩孩⼉还留在车顶上头,让⼈家帮她抱⼀下。

没想到,她⼀下来,车就动了。

”(3)母亲光脚坐在地上织渔⽹,⼀边讲话,⼿却来来回回穿梭,⽚刻不停。

头也不抬,她继续说:“⼥⼈就⼀直哭喊着追⽕车。

那荒地⾥坑坑巴巴的,还有很多⼤⽯头,她边跑边摔跤,但是⽕车很快,⼀下⼦就看不到⼈了。

”(4)“后来呢?”我坐在母亲对⾯帮她缠线。

她扑哧⼀笑,看了我⼀眼,说:“哪⾥有什么后来呢?我看那⼩孩⼦⼀定也活不了了,谁还能带着他逃难呢?”(5)“那还好你们那时还没⽣我,要不然,我就让你们给丢了。

”⼗五岁的我说。

(6)她轻轻叹了⼝⽓,更⽤⼒地织起⽹来。

透明的尼龙线极强韧,拉久了,先在⼿指⾁上压出⼀道⼀道很深的沟来,再久⼀点,⽪破了,⾎就汩汩渗出来。

要缴我⼀学期的学费,她要打好⼏张跟房⼦⼀样⼤的渔⽹。

(7)我知道我说错话了,因为,他们确实把⾃⼰⼀岁的孩⼉留在了衡阳,⾃⼰上了⽕车,以为放在乡下,孩⼦⽐较安全。

没有⼈料到,这⼀分⼿就是四⼗年。

(8)此刻,她也仍旧坐在我的对⾯,眼睛明亮俏⽪的姑娘已经⼋⼗三岁。

卧铺⾥上层的兄弟们都睡了,剩下我在“值班”,和她继续格⽃。

⽕车的轰隆声很有节奏,摇晃着车厢,像⼀个⼤摇篮,催⼈⼊梦,但是她笔直地坐在铺上,抱着⼀卷⽩⾊的被褥,全⾝备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15 驿路梨花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课件 第四单元 15 驿路梨花

11.揣摩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1)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描写了老人行礼的动作,表现出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激之情。 (2)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 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 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很受感动”表明了她对发扬雷锋精神的解放军同志的敬仰,也点出了日 后照管小茅屋的感情因素。“常常”说明她发扬雷锋精神助人为乐已成为 自觉行动。
8.学习了彭荆风的《驿路梨花》之后,七年级(1)班开展了“寻找最 美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悟“美”】 下面的宣传语中隐含着“最美人物”评选标准中的两 个关键词,请将它们提取出来。
在社会转型、价值体系重构的时代,“寻找最美人物”活动表达了社 会对道德价值回归的期待,反映了时代对真善美的呼唤。
阅读范题 第12题 技法点拨 本题考查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的能力。梳理情节主要是概 括要点,理清主要事件或情节的发展过程。题型以填空题或简答题为主, 一般的命题方式:补充下面故事的情节等。 智慧背囊 梳理故事情节一般可以分三步: 第一步,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什么 事情,这一步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全貌。
⑩一周后,“救助好人,传递爱心”草根募捐晚会在文化广场拉开了 帷幕。老街人把老李也搀扶到了晚会现场。老李虚弱地坐在观众席中, 被病魔折磨得只剩下一把骨架,看着就让人心疼。舞台简陋,节目也不 是很专业,但依然引来观众无数,人们通过晚会了解到老李的爱心事迹, 纷纷慷慨解囊。
⑪晚会临近尾声,观众渐渐散去,这时只见方姨身穿洁白演出礼服, 神采奕奕地走上舞台。音乐响起,方姨亮嗓,蓦地,观众们呆了。她的 声音清亮高亢,饱含深情,宛如天籁。正散去的观众,触电一般,纷纷 返回来,人们沉醉在方姨的歌声里。

(2024年秋新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认识自己》教案_

(2024年秋新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认识自己》教案_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2.1认识自己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第一课时内容《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这一框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导学生体会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探索认识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增强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学会用理性的态度对待他人的评价。

本框题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更客观发现自己,认识自己,理性对待他人评价,因为“我”才是一切的根源,只有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才能体悟到生命的美好。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长的关键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提出一些与自身相关的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价值、责任如何?别人怎样看待我?我怎样适应社会?因而,认识自我是他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

但由于心理、生理不成熟,掌握和了解的知识有限,社会生活阅历和经验缺乏,因而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同时,难以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这是造成学生行为上出现偏颇,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中出现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政治认同:具备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精神与核心要义。

初步了解个人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具有生命安全意识和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健全人格:具有自立自强、理性平和、坚韧乐观的人格,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能够主动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具备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品质。

24年七上道德与法治-2.1认识自己(大单元教学设计)73

24年七上道德与法治-2.1认识自己(大单元教学设计)73

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2.1认识自己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规划(一)主题名称:新生活中的成长(二)主题概述:1.本单元以“新生活中的成长”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孕育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价值观的萌芽,是各单元内容设计的基础。

围绕“新生活中的成长”这一主题,引领学生踏上成长的节拍,体会角色变化的意味,了解初中阶段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未来的生活确立崭新的目标,并建立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

引导学生关注发展中的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愉快地接纳自己,努力发掘自己的潜能,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激励自己,逐步形成健康的自我概念。

带领学生走进学习新天地,建立学习新概念,拓展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激发生命成长的原动力,学会学习。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3.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在重点研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参照课程标准,并结合生活价值提取出“热爱生活,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单元大概念。

在大概念的引领下,立足“新生活中的成长”主题,采用现实情境转化为问题或任务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以“新生活—新自我—新梦想”为主线,构建筑梦篇、发现篇、学习篇的三个切入完整成长链条,构成了以生活逻辑为线索的单元教学设计,体现了立足单元主题,统筹单元活动,实现了单元内容的整体性。

每课时都以议题的形式呈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情境创设、方法指引、策略探究和发现陈述等方式,力求实现学科内容的学习,体现情境化、建构性、活动型的议题式教学特征。

(三)主题学情分析:1.初中学生是一个处在由儿童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特殊群体,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想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所以他们将在中学时代去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这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发现自己 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发现自己 自我认识与自我接纳

认知失调论
▪ 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理念: ▪ 认知失调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常常因为
作了一件和自己习惯的正面的自我概念不 符的行为而产生。 ▪ 人类行为的一个最有力的决定因素——源 于我们希望自己维护一个稳定的、正面的 自我形象的需要。
认知失调与决策
▪ 决策的永久性: ▪ 决定越重要,造成的失调越大——研究发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明天揭晓);我以前曾经想过做科学家、医生、哲 学家; ▪ 同学都称为我为“万金油”、“万事通”; ▪ 我兴趣异常广泛,学过音乐,学过书法,学过电脑,也搞过体育; ▪ 我是一个冷血的人; ▪ 其实我不知道我是谁,但别人知道我是谁就够了。
自我表述分析——“罗子俊是有着小小野心的人,关注自我名声的人,也是一 个传统家庭观念比较重的人,还是一个注重外在形象的人,当然,也是一个 博览群书的人。”
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
▪ 对时间的认同 ▪ 自我肯定与自我怀疑 ▪ 预期职业成就与无所事事 ▪ 性别角色认同与两性混淆 ▪ 服从和领导的认同 ▪ 价值观的形成
三、了解自己有多深、有多广?
(一)常见的自我意识的偏差 ▪ 过分的自我接纳与自我拒绝 ▪ 自尊与自卑 ▪ 过分的独立意向和自我中心 ▪ 缺少个人主见和从众 ▪ 对行为与结果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
▪ (谁能轻松面对失败?)(失败后发生了 什么?)
▪ 要看到自己的问题,努力去改正 ▪ 要有一个适当宽容但不纵容的心态。
了解自我优点,增进自我肯定
▪ 两人一组,每个人写出自己及另一个人各3 个很不错的地方。包括任何方面。
▪ 和另一个人分享所写的内容。
看看自我认知是否准确? 看看自己的优点是不是增多了? 保存纸条,每天看一遍,心情沮丧的时候
拿出来看……
心理学实验:习得性无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个7年,我是谁?关于坚持
一时心血来潮报了个口译班,其中有一位老师大概30岁,长得很漂亮,打扮也很时尚,口
译功夫了得,每次都来去匆匆,中午就花5分钟的时间泡一碗面吃。后来才知道,她大学学
的是历史,她的本职工作是一家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儿子已经5岁,她每天要上班、做家务、
带孩子。与我们不同的是,她拥有人事部二级口译证书,每个月都有天南海北的会议翻译任
务,还兼任这家口译中心的导师。

打开她的博客,已经更新了500多页,有2000多个帖子,全部都是每天她自己做口译
练习的文章,平均每天两篇长的一篇短的,她坚持做这件事已经快10年了,非专业出身的
她因为爱好英语而一直努力。我对她表示钦佩,她说,10年前,她曾经看到一份调查报告,
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0000个小时。当时她算了一笔
账,如果每天练习5个小时,每年300天的话,那么需要7年的时间,一个人才能掌握这项技
能。

她说,幸运的是,我知道自己想掌握什么技能,我只需要立马投入干起来就行了,我没
有5个小时的时间,我每天只能学习3个小时,现在已经快10年了,我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

掌握了这个技能吧。六六在微博中也提到过这个理论,她说自己就是经过7年的努力写作,
才成为一名作家,披头士乐队在成名前已经举办过1200场音乐会,比尔·盖茨在发家之前
已经做了7年的程序员。

可是为什么你做了10年公务员还只是一名小职员?为什么在家里做了7年的饭,没变成
特级大厨,反而发现婚姻到了7年之痒呢?
那是因为,你没有投入精力和热情来练习一项技能。每天上班只是看报纸上网应付各种
琐碎任务,大家干吗你干吗,每天做饭只是为了让家庭正常运转,并不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这
件事。

不要再哀叹大学毕业之后专业就丢了,如果从初中开始算起,12年的学校教育,就算
每天学习一门技能2小时,一年300天,你也只有7200小时,还有2800小时的缺口,就算你
毕业后每天坚持练习1小时,你需要10年。为什么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只要他们毕业后
专业对口,还是做的那点事,那么他们就等于1天8小时都在练习,这2800小时,只需要1
年多就填补了。可我们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工作的内容并不是在练习技能,大部分是琐碎
的人和事,实际上,是在荒废。

也许你会说,我是平凡人,我不想成为什么人,只想安安分分过日子。那只是你的错觉,
时间在流逝,你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的那些行为,就是在塑造你,你不想成为什么人,可是
你注定会成为什么人。

每天5个小时,如果你是用来看韩剧、网页、聊天,那么7年后,你会变成一个生活的
旁观者,你最擅长的就是如数家珍地说起别人的成功和失败,自己身上找不到任何可说的东
西。花1分钟想一想,曾经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每天去做这件事,7年后,你会发现

你已经可以靠这件事出去混饭吃了。哪怕你喜欢逛街呢,你规定自己每天逛街3小时试试?
可能一开始你觉得很高兴,每天如此,你会发现无聊,再坚持下去,你就开始琢磨了,我逛
街还能发现点什么,还能搞出点什么花样?坚持下去,7年之后,你可能会成为时尚达人、
形象设计专家、街拍摄影师、服装买手……

生命中的下一个7年,下一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度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