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特色研究(下)

合集下载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第七届广东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92
以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陈国杰、谢嘉宁、李斌、张潞英、周有平
93
融合专业、创新思维与人文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刘玉华、古广灵、黄伟雄、范彦斌、徐银燕
94
构建化学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肇庆学院
郝向英、郭海福、李湘、梁巧荣、钱初洪、吴贤格、覃亮、吴利欢、李志伟、李妍
安然、苏宏元、崔淑慧
20
人才培养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韩金龙、刘洊波、张凤春、杨俊、崔岭
21
构建科技创新活动平台,提高土木工程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
王湛、季静、陈庆军、杨医博、郭文瑛
22
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光电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文尚胜、姚日晖、吴为敬、王丹、彭俊彪
广州大学
苏育志、陈爽、梁红、董文、赵建华
76
地方院校艺术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州大学
徐俊忠、汪晓曙、马达、王丹、吴开俊
77
地方高校分析类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广州大学
曹广福、叶瑞芬、袁文俊、王晓峰、赵红星
78
基于CDIO理念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广州大学
张春良、王一军、江帆、萧仲敏、庞志
广东工业大学
于兆勤、郭钟宁、吴福根、丁政、邓海祥
54
产学研结合卓越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程良伦、王春茹、周晓辉、何小敏、刘洪涛
55
结合地方城乡建设的建筑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辅修专业实施方案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辅修专业实施方案

广州大学城资源共享项目《中药学》辅修专业实施方案一、共享项目的建设基础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创办于1976年,至今已有3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广东省最早的中药学专业之一,为广东省医药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专业人才。

该专业于2003年被批准为“广东省名牌专业”;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1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中药专业所依托的中药学科是广东省的重点学科、承担了“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教育部现代中成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GLP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中药新药开发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研究示范基地)”、“南药资源库”等一批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建设任务,这些都为中药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平台条件。

近年来,在学校“大力发展中药专业,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的办学方针指导下,中药学专业重点加强了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践教学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等。

尤其是从2009年至今,广东省教育厅决定开展“广东省高等学校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后,我校再次组织专家和老师对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并且构建了以传统中医药基础理论为基础,产学研为依托,现代中药研发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着力培养拥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富有创新能力的中药专门人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形成了具有岭南特色的、符合广东省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省的医药产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近四年的毕业生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供不应求,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广东医药产业的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为广东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二、建设发展目标和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医药理论将在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更加被熟悉和接受,中药学在疾病预防与诊治、养生及保健等领域发挥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民众认可。

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第五届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项目名单
广州中医药大学
林培政、李赛美、钟嘉熙、廖世煌、黄仰模
31
临床医学院教学管理创新何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成效
广州中医药大学
吕玉波、陈志强、卢传坚、徐志伟、邓铁涛
32
中医素质塑造的开拓与创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广州中医药大学
潘毅、严灿、徐志伟、吴丽丽、宋述财
33
七年制中西医结合系列教材的研究与建设
以“名”“高”“特”为主线,打造教育技术学名牌专业
华南师范大学
叶力汉、徐福荫、曾艳
38
校企联合培养计算机高职人才的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魏良模、邹桂章、李振坤、陈舒怀、徐海水
39
地方工科院校电类学生工程实践平台的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广东工业大学
鲍鸿、谢云、王钦若、陈少华、罗小燕
40
以就业竞争力为导向,创建有区域特色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74
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学在耳鼻喉-头颈外科的应用
广州医学院
黄敏齐、张建国、严小玲、陈观贵、丘理子
75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两课”“三进”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广州医学院
董玉整、伍天章、白丽萍、詹勤彬、王小丽
76
基于网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
深圳大学
王志强、喻建平、蔡平、张会生、陈柏荣
广东工业大学
郭钟宁、骆洁嫦、于兆勤、陈蓝、钱燕鸣
41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章云、陈林康、金爱娟、梁慧冰、谢莉萍
42
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教材)
广东工业大学
邓则名、邝穗芳、程良伦
43
土木工程类专业当代测绘科学技术教学系统研究

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3(出炉)

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3(出炉)

中医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3(出炉)全国中医药大学排名根据软科2023年医药类院校排名,全国中医药大学排名如下:第一名:北京中医药大学(总分239.0分)第二名:上海中医药大学(总分228.7分)第三名:南京中医药大学(总分203.9分)第四名:广州中医药大学(总分184.8分)第五名:浙江中医药大学(总分175.0分)第六名:天津中医药大学(总分173.4分)第七名:成都中医药大学(总分163.6分)第八名:湖南中医药大学(总分151.1分)第九名:山东中医药大学(总分147.4分)第十名:河南中医药大学(总分146.3分)学校名称总分全国参考排名排名1北京中医药大学239.0832上海中医药大学228.7973南京中医药大学203.91234广州中医药大学184.81525浙江中医药大学175.01646天津中医药大学173.41687成都中医药大学163.61918湖南中医药大学151.12259山东中医药大学147.423910河南中医药大学146.324211江西中医药大学139.7262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39.226313辽宁中医药大学135.628214湖北中医药大学131.930015长春中医药大学131.030516安徽中医药大学127.831617广西中医药大学126.832818陕西中医药大学122.934719福建中医药大学121.235620山西中医药大学101.448621云南中医药大学101.048822贵州中医药大学91.654623甘肃中医药大学91.0550全国中医药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就根据安徽教育考试院公布全国大学录取情况,整理出全国中医药大学在安徽最低录取分数线,供大家了解查看。

友情提示:由于篇幅限制,*只整理出录取分数线前十的中医药院校名单。

1、全国中医药大学在四川文科最低分数线2023年全国本科中医药大学在四川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89分,招生院校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外合作),2023年最低位次是48638位;2023年全国专科中医药大学在四川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8分,招生院校是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23年最低位次是118331位。

一,我校开展新办专业建设检查活动

一,我校开展新办专业建设检查活动

评建简报第十一期党委宣传部、评建办公室编2008年2月13日目录一、我校开展新办专业建设检查活动二、我校援非志愿者彭锐载誉归来三、我校特色专业建设再传喜讯四、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首战告捷五、我校召开评建工作阶段总结会议六、评建工作人员不畏严寒,坚持奋战我校开展新办专业建设检查活动为全面检阅我校新办专业的建设情况,总结新办专业办学经验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专业建设和整改,进一步提高我校新办专业建设水平,学校自去年11月26日起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新办专业建设检查活动。

本次专业建设检查分专业自查和学校专家检查两阶段进行。

相关学院高度重视此次检查工作。

自查阶段,各专业按学校要求,以《广东省高等学校新增专业建设基本要求(试行)》、《广州中医药大学关于加强新办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为依据,对专业的建设规划和思路、专业建设措施与执行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情况、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做了全面深刻的自查和总结。

在专业自查的基础上,学校于2008年1月13日分医药组和非医药组两场对新办专业进行专家检查。

检查会由林培政副校长主持,以“集中汇报、专家提问”的形式进行。

马定科校长助理出席了会议,并结合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对新办专业建设的检查提出了具体要求。

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专家们本着对学校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会前认真审阅各专业的总结报告和相关材料,会上认真听取各专业负责人汇报,围绕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及管理、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过程规范化建设、各教学环节质量监控、学生满意度及毕业生就业情况与社会评价等方面客观公正地对新办专业进行检查,总结和肯定了各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分析并指出我校新办专业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与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林培政副校长指出加强新办专业建设是学校评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学院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对照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切实按照学校的实际,分阶段、分步骤,扎实开展专业建设各项工作,确保新办专业建设质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科楼的设计与一些经验

广州中医药大学药科楼的设计与一些经验
2 3m 。 2
案 的取舍 ,在施 工中与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配合 的经验 , 希
望对 同行们 在 设 计 此 类 建 筑 时 能有 所 启发 。 关 键 词 : 代 中 医 校 园文 化 质 量控 制 沟 通 配 合 现
药 科 楼 东 、南 侧 均 为 1 m 宽 的校 园规 划 主 干道 ,西 侧 为 5
段推动中医的创新与发展 。所 以在药科楼 的设计上 , 不仅有传 统 中医的“ 炮炙 一炒 、 煅” “ 炙、 、 中药提取 浓缩 ” 等等实验室 , 更 有“ 现代分离理论技术教学室” “ 、元素分析室” “ 、离子色谱室” 、 “ L HP C室 ”等现代尖端科技的实验室 ,中西医在 这里有机结 合, 将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输送一批又一批 的有用之材。 二. 总体布局 教 学区药科 楼由南至北分别由综合楼 、 药理学科楼 、 药 生 学科楼 、 化学学科楼 , 制剂学科楼等 5栋 不同功能的教学及科 研 实验楼组成 , 集教 学、 科研 为一体 , 各楼之间通过 室外连廊连
两棵 古树 , 并留 出了足够 的保护 间距 , 整个地块地 台设计标高
为 1 0 0O 。
药科楼采用岭南地 区常用 的南北朝向内廊式布置 , 条形布 局, 各房间采 光良好 ; 用全敞开连廊连 接各楼 , 运 各楼之间既联
系便 捷 , 开 的 连 廊 又 富 有 岭 南 特 色 , 天 遮 阳 , 敞 晴 雨天 挡 雨 , 在 保 证 交 通 方便 的 同 时也 是 师生 课 余 休息 观 景 的好 去处 。 在 平 面 布 置 上 ,分 为办 公 会 议 和教 学 科 研 实 验 两 大 部份 , 在 分 层 布 局 上 , 层 布 置 将 门厅 局 部 架 空 。将 流 通 量 大 的部 分 首

国内十所高校中医特色班发展现状调查

国内十所高校中医特色班发展现状调查

国内十所高校中医特色班发展现状调查①曲一玮1,付佳琪1,郭志江1,李晓杉1,刘更生2(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山东济南250355)[摘要]采用网上搜集资料、论文研究、实地考察等调查方法对国内十所高校建设中医特色班的治学理念、培养方案进行调查,从选拔形式、导师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与分析,以期探索和优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关键词]中医特色班;中医教育;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2-0083-03近年来,国内部分中医药院校纷纷创建中医特色班。

各班的培养模式究竟如何?这种新式培养模式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各自有哪些特点可供借鉴?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相关调研,本文重点对中医特色班的培养方案及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找到共性和差异,以期对高校中医特色班的建设、未来中医人才的培养有所帮助。

一、研究对象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班、广州中医药大学铁涛班、成都中医药大学李斯炽班、山东中医药大学扁鹊班、天津中医药大学传承班、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传承班、广西中医药大学传统班、江西中医药大学双惟班、河南中医药大学仲景班、同济大学中医大师班共10个中医特色班的培养模式。

二、研究方法网上搜集资料:查阅各高校教务处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以官方网络形式发表本校中医特色班的相关信息,搜集整理。

论文研究:对CNKI论文中关于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或各中医特色班的文献进行研究。

实地考察:对成都李斯炽班、山东扁鹊班、江西双惟班3个班级进行实地调查,并与各班学生进行交流。

未能实地考察的高校,则与班级负责人取得联系,建立国内中医特色班学生联络网,以便随时交流。

三、调查结果网上查阅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查阅各中医特色班相关论文11篇,已获得各班较详细的培养模式。

(一)治学理念(见表1)。

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特色研究(上)

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特色研究(上)

d s i l e ,a v c t g ca sc a d t e a p id c a a t r t sa d t e d co - e c e h r ce sis i p i s d o ai l s i n h p l h rc ei i n o tr ta h r a a tr t . c n n e sc h c i c
1 逐步 自主 、 学定位 的 办学特 色 科 从 办 学 历史 视 角 来 看 ,广 州 中 医学 院是 15 96
从 上 表 可知 , 州 中 医学 院从 2 广 0世 纪 5 O年代 创办开始 , 2 到 0世 纪 9 0年 代 初 , 办 学 定 是 中 医药 单科 院校 , 校 学
Me c eP r On ) i n d i ( at e
LA0 Y — iWA a.G aghu U i rt f C iee Meiie I a q, NG Y h u nzo nv sy o hns d n , ei c
Gu n z u 1 05, na a g ho 5 04 Chi
o R sace i dc l du ai n, c mb r 2 0 Vo No 1 eerhsnMe ia E c t De e e 0 9, L8, . 2
堂塾直 室 ! 旦箜 至! 鲞笙 塑
s r eiM daEu tnDc b 09V1 ,o2 ec s eildci ,e m e 2 ,o8N. a h n c ao e r 0 . 1

— 16 49一
理 论 研 究

广州 中医药大学办学特色研究 ( ) 上
廖 雅琪 王燕
开 设 专 业 主 要 是 与 中 医 药 有 密 切 关 系 的 中 医学 专 业、 中药 学 专 业 等 , 养 的人 才 也 是 中 医药 专 业 人 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从 创 办 以来 , 一直 以培养 中医 临床 专业 人
才 为 目标 , 持 中 医药课 程 在课 程 体 系 中 占大 比例 保 ( 0 7 %)从课 程 内容 上 保证 了中 医药课 程 占优 6 %~ 0 , 势, 明确 中医药专业 及课 程重点 建设 。 从表 1 知 , 可 学校 的精 品课 程 以 中 医学 专业 课
【 文献标识码 】 A
meiie P r T ) dcn ( at wo
LA0 Y — iW G Yn u gh u U i ri f C i s dcn , / a q, AN o.G o zo n esy o hn eMe i e n v t e i
Gu g h u 10 5, n n o z o 5 40 Chia
Me ia e uc to d c 】 d ain
1 能看 病 , 好病 的 中医临床 人才 特色 治
表 1 “ 十五 ” 间 精 品课 程 、 期 名牌 专 业 建 设 情 况
精 品课 程 类 别 精 品课 程 名称 名 牌专 业 名称 类 别 教 育 部 中 医妇科 学
地处 广东 的广 州 中医 药 大学 , 养 专业 人 才 首 培 先要 为 广东 中医药行业 提供人 才支 持 。办学 5 O年 , 学 校培 养 各层 次 学 生 共 5 0 000人 ,其 中全 日制 本
【 btat A s c 】 T e a ie it d cd d tl eerh i te sh o rn ig caat ii r h rc n ou e e e rsac n h c ol u nn hrc rt s tl r md — e sc
o Gua g ho f n z u Unv riy f ie st o Tr dto a Chne e a iin l i s M e cne a d rm t e tnso l p rpe t e dii n fo he xe ina e s ci v
学过程 中 , 树立早 临床 、 临床 、 复 临床 的理念 , 多 反 培 养 学生 学 以致用 的实践 能力 。 十五 ” 间 , 州 中医 “ 期 广
药 大学 为培 养优 秀临床 专业 人才 而大 量拓展其 教学 实 践基 地 , 属 附 院 4所 , 直 非直 属 附属 医院 8所 , 合 办 附 属 医院 1 , 有 1 附属 医 院 , 为全 国高 所 拥 3所 成 等 中 医院校 中附属 医 院最 多 的院校 ,也 是临床 实践 基 地最 多的 院校 。 过 临床实 习基 地这 一平 台 , 附 通 各 属 医院有 优质 后备 中 医人 才 支持 ,有 完善 的 中医药
ls ng he o t e n h a trsi Ch n s me i ia i ttt . ihi t s u h r —c a ce t r i c ie e d cn l nsi e u
【 y w rs U ie i ft dtn lC iee mein ; Sh o rn ig caat sc ; Ke o d nvr t o r ioa h s d ie c olu n h c r ts 1 sy a i n c — n r e i i
科 、 科毕业 生 1 5 专 5 14人 。广东 各地 市 的 中医 院中
广东省教育厅 中医内科学 针灸学 广东省教育厅 广 东省 教 育厅 中医基 础 理论 中药制 药 工程 广 东省 教育 厅
广 东省 教 育厅 中医 诊断 学
医生 、 中药 师多 为该校 校友 , 服务 于广东 中医药行 业 第一线 的人 才培养 基地 和输 出库就 是广 州 中医药 大
s mma z te c o l r n i g h a tr t s S  ̄H w : c l v t g n t i ig ie s - u e u i r e h s h o - u nn c a ce i i a r sc o s u t ai a d r n n ds a e c r d i n a C i e e l ia d co , c ryn o t hn s c n c l o tr i a r ig u mo e iain l e e r h f C i e e d m z t a r s a c o o hn s me ii e a d sa - d cn ; n e tb
o 9, . 医学教育探索 2 1 0 0年 1 月第 9卷 第 1 期 R sace i dc l du ain,a u r 01 Vo . No 1 eerh snMe ia E c t J n a y 2 0, 1



理 论 研 究

广州 中医药大学办学特色研究 ( ) 下
【 中图分类号 】 G 4 ; R 60 2 【 文章编号 】 17 - 5 9 2 1 )1 00 —4 6 1 86 (0 0 0 — 0 10
S u y f s h o r n i g h r c e i is n u n z o u i e st o r d t n l t d o c o l- u n n c a a t rs c i g a g h u n v r i t y f t a i o a Ch n s i ie e
廖 雅琪 王 燕
【 摘要 】 以实证研究方法 , 细研究 了广州 中医药大学办பைடு நூலகம்特色 。从外延视角 , 较详 将学校办
学特色体现概括为 : 能看病 、 治好病 的中医临床人才特色 ; 开展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 的科研特色 ; 南 方中医药 院校特色。
【 关键词 】 中医药大学 ; 办学特色 ; 医学教育
学。
广 东省 教 育厅 针 灸学 广 东省 教 育厅 中医妇 科 学 广东 省 教 育厅 伤寒 论
合, 一方面抓好课堂理论教学 , 保证 中医药理论 、 知
识科 学 、 统传 授 , 养 中 医药科 学 学 习思 维 , 定 系 培 奠 扎实 的专业 学 习基础 。 另一 方 面 , 中医 临床实 践教 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