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通风及安全(2013.4.1)
《通风安全学》课件

总结词
通风设备与部件是实现通风功能的关键设施,包括风机、风管、风口等部件,以及其工作原理和维护要点。
详细描述
风机是通风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参数和选用直接影响到通风效果。风管和风口等部件则是实现室内空气流通的管道系统,其设计和安装也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了解这些设备与部件的工作原理和维护要点,有助于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谢谢
THANKS
《通风安全学》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绪论通风安全学基础知识通风安全学的应用通风安全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通风安全学的实践案例
绪论
总结词
通风安全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风安全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详细描述
通风安全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通风对于室内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性。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通风系统在工厂、矿井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们对通风安全问题的关注也逐渐增加。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风安全学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更多的领域和方面。如今,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通风安全学的研究和应用也更加深入和广泛。
总结词:通风安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通风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
通风安全学基础知识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是学习通风安全学的基础,包括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和性质,以及空气的湿度、温度、压力等物理性质。
总结词
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气体。了解这些气体的性质,如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对于理解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至关重要。此外,空气的湿度、温度和压力等物理性质也会影响通风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通风与安全

煤与瓦斯突出在井下采掘过程中,煤与岩石常常一瞬间被从煤体中抛出,并喷出大量瓦斯,这种现象叫煤与瓦斯突出,简称为"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不仅会造成采掘工作面和通风系统的破坏,同时大量煤与瓦斯以极快的速度喷出,还可能会充塞巷道,造成人员窒息和瓦斯爆炸、燃烧及煤(岩)埋人事故。
煤与瓦斯突出前,一般都有预兆:1.煤层发出劈裂声、闷雷声、机枪声、响煤炮以及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声音由远到近,由小到大,有短暂的,有连续的,时间间隔长短也不一致;煤壁还会发生震动和冲击,顶板来压,支架发出折裂声。
2.工作面顶板压力增大,煤壁被挤压,片帮掉渣,顶板下沿或底板鼓起;煤层层理紊乱、煤暗淡无光泽、煤质变软;瓦斯忽大忽小,煤壁发凉,打钻时有顶钻、卡钻、喷瓦斯等现象。
岩石与瓦斯突出岩石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发生的一种动力现象,它能在极短时间内,从采掘工作面喷出大量岩石与瓦斯。
突出的预兆:(1)岩石呈薄片状或松软碎屑状(2)工作面爆破后,进尺超过炮眼深度(3)有明显的火成岩侵入或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
煤与瓦斯突出倾出压出煤与瓦斯突出是指在压力作用下,破碎的煤与瓦斯由煤体内突然向采掘空间大量喷出,是另一种类型的瓦斯特殊涌出。
煤与瓦斯突出、压出和倾出的基本特征如下:(1)突出的基本特征1)突出的煤向外抛出距离较远,具有分选现象。
2)抛出的煤堆积角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
3)抛出的煤破碎程度高,含有大量的块煤和手捻无粒感的煤粉。
4)有明显的动力效应,破坏支架,推倒矿车,破坏和抛出安装在巷道的设施。
5)有大量的瓦斯涌出,瓦斯涌出量远远超过突出煤的瓦斯含量,有时会使风流逆转。
6)突出孔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倒瓶形以及其他分岔形等。
(2)压出的基本特征1)压出有两种形式,即煤的整体位移和煤有一定距离的抛出,但位移和抛出的距离较小。
2)压出后,在煤层与顶板之间的裂隙中,常留有细煤粉,整体位移的煤体上有大量裂隙。
3)压出的煤呈块状,无分选现象。
通风与安全PPT课件

安监总局领导要求: 要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扎实做好重点行业 领域的安全防范工作。 – 一是要抓好安全监管监察工作。要对逐级落实责 任、措施和预案,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生产。 – 二是要围绕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 监控 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继续深 化煤矿瓦斯治理。
我国近年煤矿瓦斯治理思路的转变: 总体上说,根据不同形势的需要确定不同的总体思 路 – 瓦斯治理12字方针: “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 – 瓦斯治理工作体系: “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 对于国有大矿,同样的管理体系、同样的技术人员与装
备、同样的开采环境条件,为什么事故在特定的时间地
点发生? – 特定时间地点:变化(或累加变化)→失误 – 管理、技术体系没有应对这种失误的能力。
二、当前瓦斯治理形势
煤矿安全状况逐年好转
2003 2004 2005 2006 4746 2.04 2007 3786 1.485 6027 5938 死亡人 6434 数 3.017 2.76 百万吨死 3.724 亡率
2007年不同煤炭企业百万吨死亡率
全国
百万吨死 亡率 1.485
国有重点
0.383
国有地方
1.269
乡镇煤矿
3.024
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较大好转,今后煤矿 安全生产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安全技术管理水平? 事故总在安全技术管理最薄弱环节上发生。国有重 点煤矿安全技术管理一般较好,但仍有可能存在安 全生产的薄弱环节或盲区。 根据反映安全生产状况的“木桶”理论,一个矿井 的安全状况不是由安全管理最好的区域或环节决定, 往往是由安全管理最差的区域或环节来决定的。
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低瓦斯区域占到了92.3%
《通风安全学》课程设计

《通风安全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通风安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通风系统的组成;2. 了解通风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及其重要性;3. 掌握通风系统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基本要求;4. 理解通风系统在预防灾害、保障生命安全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不同场景下通风系统的需求,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2. 学会使用通风安全学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通风系统的模拟与优化;3. 能够对通风系统进行简单的施工和维护,解决实际问题;4. 具备对通风系统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和改进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通风安全学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树立安全意识,认识到通风安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3. 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4.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通风安全领域的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在通风安全学领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通风安全学基本概念:空气流动原理、通风类型及通风方式;2. 通风系统组成:风机、风管、风口、控制系统等;3. 通风系统在不同场景的应用:民用建筑、工业厂房、地下车库等;4. 通风系统设计原则:空气流量计算、风管尺寸确定、系统布局设计;5. 通风系统施工与维护:施工工艺、施工规范、系统调试、日常维护;6. 通风安全学案例分析: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7. 通风安全学相关软件应用:通风系统模拟、性能评估及优化。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通风安全学基本概念、原理及通风系统组成;第二周:通风系统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及通风设计原则;第三周:通风系统施工与维护,案例分析;第四周:通风安全学相关软件应用及实践操作。
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涵盖通风安全学领域的核心知识,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风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通风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
—1—
通风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通风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通风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正文如下:
通风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1)通风部门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保证有足够的风量,保证工作面正常通风。
严禁不合规定的串联通风、老塘通风;严禁欠风作业、欠风生产。
2)保证工作面通风系统稳定、合理,未经矿总工程师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通风设施。
3)工作面风机两巷,不得码放过多的材料,保证有效通风断面大于设计断面的2/3、
4)必须管好,用好为本工作面回采服务的通风设施,12205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1186m石门及各绕道两道风门不得同时打开,严禁用矿车撞风门。
5)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局部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 以内,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进行处理。
6)工作面回风流中的CO2度达到1.5%,必须停止作业,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附图:12205综采工作面通风系统图.。
通风安全知识点总结

1、地面空气的主要成分:干空气(氧、氮、二氧化碳、氩氖和其他一些微量气体)及水蒸气组成,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形成矿井空气,矿井空气受到污染,其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混入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空气的状态参数发生变化。
2、矿井空气与地面空气相比,其成分和性质要发生一系列变化: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混入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空气的状态参数(温度、湿度、压力等)发生改变等。
3、矿井空气中氧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有:人员呼吸;煤岩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此外,煤岩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也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4、矿井中常见的有害气体:CO、H2S、NO2、SO2、NH3、H2等,《规程》中,O2>=20%,CO2<=0.5%(工作面),总回风流中CO2<=0.75%,工作面超过1.5%或采区、回风巷道超过1.5%,必须停工。
5、CO:无色、无味、无臭气体,相对密度0.97,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匀混合,能燃烧,爆炸极限13%~75%,CO与血红素结合,减少O2与血红素失去输送氧的功能,造成窒息。
CO来源:井下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
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6、矿井通风: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作定向和定量地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就称为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的作用:将地面空气输送到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以供给人员呼吸,并稀释和排除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创造良好的矿内工作环境,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劳动安全。
7、新鲜空气:将井巷中经过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污浊空气:经过用风地点以后、收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内的空气。
8、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井下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9、造成矿井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的原因:人员呼吸;煤岩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煤岩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
矿井通风与安全教案

一、影响矿井空气温度的因素
1、地面空气温度
2、空气的压缩与膨胀
3、岩层温度
4、地下水的作用
5、水分蒸发吸热
6、氧化发热
7、通风强度
8、其他因素
二、矿井空气温度的变化规律
三、矿井空气温度、湿度的测定
1、目的
2、测定方法
四、矿井风速的测定
1、目的
2、断面上的风速分布
3、测风站
4、测风仪表
4、二氧化硫(SO2):无色、有强烈的硫磺气味及酸味
5、氨气(NH3):无色、有浓烈臭味的气体
6、氢气(H2):无色、无味、无毒,相对密度为0.07,氢气能自燃
三、矿井空气的物理参数
1.基本参数
质量、重量、体积、密度
2.主要参数
温度、压力、湿度
四、矿井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
五、煤矿井下其他监测采样工作
1、名词解释: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三大规程
2、三大规程的区别?
1、三大规程的区别?
2、煤矿安全法律法规有那些?
模块二矿井空气
课题一矿井空气成分
一、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
1、氧气(O2):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需要的气体,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需的氧气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
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
1、矿用风机的分类
2、矿用风机的附属装置
二、矿井反风技术
1、反风技术要求
(1)矿井反风后,总回风流中,一翼回风流或主要回风道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得超过2%。
(2)生产矿井在每年一次,连续两年的反风演习中,每次演习持续反风的时间应达2h,反风后的瓦斯涌出量低于正常通风时的涌出量,且总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2 %时,反风率可低于60%,但不应低于40 %。
《通风与安全》课件

案例三:某医院病房通风系统改善患者安全
总结词
关注空气质量,保障患者健康
详细描述
某医院病房的通风 系统经过改造,提高了空气流通效率和空气质量,有效降低了交叉 感染的风险,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的医疗环境。
谢谢观看
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应采取相应 的预防措施,如加强设备维护、规 范操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改善 环境条件等。
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预防安全事故的措施包括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定期进行安全检 查、及时整改隐患等。
处理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保护现场,并及时 报告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同时,应积极开展事故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加强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通风系统的种类与特点
机械通风系统
通过机械动力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该系统适用于 人员密集、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场所, 如办公室、医院等。
自然通风系统
利用自然风力进行通风,通过开启窗 户或设置天窗等方式实现室内外空气 流通。该系统适用于气候适宜、空气 质量良好的地区。
通风系统的重要性
03
通风与安全的关系
通风系统对安全的影响
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从而提高室内人员的健康安全。
通风系统对工业安全的影响
在工业生产环境中,通风系统可以有效排除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物,降低职业 病风险,保障生产安全。
安全因素对通风系统的影响
在设计和运行通风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确保系统既能满足通风需求,又能保障安全。
加强安全监管和通风系统的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通风与安全4.1 瓦斯资源分析和瓦斯涌出量计算4.1.1 瓦斯资源分析4.1.1.1 瓦斯赋存状况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编制的《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3号煤层)》(简称《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本矿井3号煤瓦斯含量测试结果如下:河南理工大学对长平矿3号煤层的瓦斯含量进行了实测,测定地点及结果见表4.1-1。
1、瓦斯赋存规律通过对表4.1-1中的瓦斯含量测值及其甲烷成分分析,得到长平矿3号煤层瓦斯具有如下赋存规律:(1)该区域3号煤层甲烷成分均高于80%,处于甲烷带;(2)3号煤层瓦斯含量主要受煤层埋深控制,两者间的散点关系如图4.1-1所示。
经回归分析,3号煤层瓦斯含量(W)具有随埋藏深度(H)增大而加大的整体趋势,两者之间具有如下形式的线性统计规律(相关系数r=72.50%):W=0.0413H—10.246式中:W——煤层瓦斯含量,m3/t;H——煤层埋藏深度,m。
32、瓦斯含量分布预测根据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关系,采用内插和外推的方法,编绘了长平矿3号煤层埋深等值线图和3号煤层瓦斯含量分布预测图,如图4.1-2、4.1-3所示。
从图4.1-3可知,长平煤矿井田内的3号煤层瓦斯含量由东向西逐渐增高,井田内最大瓦斯含量高达23.62m3/t。
3、瓦斯其他参数3号煤:瓦斯成份中CH4占85.53~96.53%,N2占3.47~14.47%,全部处于甲烷带;3号煤瓦斯含量为3.92~23.62m³/t,平均13.77m3/t;残存瓦斯含量为2.89m³/t;煤层透气性系数为0.0116~0.0520m²/Mpa²·d;百米钻孔初始瓦斯流量为0.0021~0.0029m³/min·100m,百米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为0.1101~0.1147d-1。
4.1.1.2 瓦斯含量梯度据《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长平矿3号煤层瓦斯含量增长梯度为4.13m3/t /100m。
4.1.1.3 矿井瓦斯等级根据矿井瓦斯鉴定等级和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本矿井开采3号煤层时为高瓦斯矿井。
4.1.2 瓦斯资源储量矿井瓦斯储量是指矿井可采煤层的瓦斯储量、受采动影响后能够向开采空间排放的不可采煤层及围岩瓦斯储量之和。
根据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编制了《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平矿3号煤层瓦斯抽采系统初步设计(修改版)》,长平矿3号煤层瓦斯储量为3932.42Mm3,表明长平矿的瓦斯资源较为丰富。
根据AQ1026—2006《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及长平矿实际情况,长平矿3号煤层瓦斯可抽量为1771.05Mm3,可以为长平矿井的瓦斯抽采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
4.1.3 瓦斯涌出量计算2012年2月河南理工大学编制的《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3号煤层)》,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瓦字【2012】178号文对其进行了批复,这里将瓦斯涌出量预测进行简要描述。
依据AQ1018-2006《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规定的分源预测法对长平矿3号煤层煤三、四、五、六盘区瓦斯涌出进行预测。
瓦斯涌出来源构成见图4.1-4。
图4.1-4 矿井瓦斯涌出源汇关系示意图据《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长平矿3号煤层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采区以及整个下组煤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分别见表4.1-2、3、4、5。
1、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见表4.1-2表4.1-2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2、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见表4.1-3。
表4.1-3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3、采区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见表4.1-4。
表4.1-4 采区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4、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见表4.1-5。
表4.1-5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5、结论批复结果为:长平矿三、五盘区生产时,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278.51m3/min,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44.12m3/t;四盘区生产时,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168.08m3/min,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26.62m3/t;六盘区生产时,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286.72m3/min,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45.42m3/t,属高瓦斯矿井。
4.1.4 瓦斯抽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12年4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编制了《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平矿3号煤层瓦斯抽采系统初步设计(修改版)》,2012年5月,山西省煤炭厅以晋煤瓦发【2012】551号文对瓦斯抽采设计进行了批复。
本设计对抽放系统及结论进行描述。
4.1.4.1 瓦斯抽采的必要性1、从瓦斯涌出预测情况来看抽采瓦斯的必要性从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来看,矿井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286.72m3/min,大于40 m3/min。
从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预测情况来看,回采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155.12m3/min,大于5m3/min。
3号煤层掘进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8.62 m3/min,大于3m3/min。
因此,从长平煤矿的瓦斯涌出预测情况分析,该矿已符合建立瓦斯抽采系统的必要条件,必须建立瓦斯抽采系统,采取瓦斯抽采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2、从通风能力看抽采瓦斯的必要性采掘工作面实行瓦斯抽采的必要性判断标准是:采掘工作面设计风量小于稀释瓦斯所需要的风量,即下式成立时,抽采瓦斯才是必要的。
Q0<C KQ100··式中Q0——采掘工作面供风量,m3/min;Q——采掘工作面瓦斯涌出量,m3/min;K——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K=1.5;C——采掘工作面允许的瓦斯浓度,%。
3号煤层回采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将达到155.12m3/min,需要风量18614m3/min(按风流允许瓦斯浓度1%,考虑不均衡系数1.2),而后期设计最大供风量按80m3/s计算,只有4800m3/min,不能满足稀释瓦斯的要求。
掘进工作面采用综掘,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8.62m3/min,需要风量4634m3/min;而单个综掘面后期设计最大供风量为21m3/s计算,只有1260m3/min;可以看出掘进工作面配风难以满足稀释瓦斯的要求。
从上述分析来看,长平煤矿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设计通风能力均不能满足稀释瓦斯所需风量的要求,根本无法保证采煤工作面瓦斯不超限,完全具备实施瓦斯抽采的必要条件。
3、从资源利用和环保的角度看抽采瓦斯的必要性瓦斯是一种优质洁净的能源,将抽出的瓦斯加以利用,可以变害为宝,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矿区环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前面的计算,长平煤矿3号煤层的瓦斯储量为3932.42Mm3,可抽瓦斯量为1771.05Mm3,这说明长平煤矿的瓦斯资源非常丰富,为瓦斯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条件。
因此,从资源利用和环保的角度看也有必要建立瓦斯抽采系统,进行瓦斯抽采,变被动抽采为主动开发。
4.1.4.2 瓦斯抽采的可行性根据河南理工大学编制的《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3号煤层)》可知,矿井瓦斯涌出量为168.08~286.72m3/min,其中,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为95.16~155.12m3/min,约占全矿井瓦斯涌出的53~57%;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为21.77~38.62m3/min,约占全矿井瓦斯涌出的11~14%,采空区瓦斯涌出为51.15~102.93m3/min,约占全矿井瓦斯涌出的30~36%。
在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中,开采层瓦斯涌出为82.06~133.99m3/min,约占整个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86%,邻近层瓦斯涌出为13.10~21.13m3/min,约占整个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14%。
因此,以本煤层抽采为主。
开采层瓦斯抽采的可行性取决于煤层的自然透气性,其评价指标有两个:煤层的透气性系数(λ)和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α)。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06年颁布的AQ1027-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规定的开采层预抽瓦斯可行性评价标准见4.1-6。
表4.1-6 开采层预抽瓦斯难易程度分类表根据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11月编写的3号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试报告可知,3号煤层透气性系数为0.0116~0.0520m2/(MPa2·d),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为0.1101~0.1147d-1,因此,分析可知该煤层瓦斯可抽放类型为较难抽采。
由于目前长平矿煤矿当前主要开采一、二采区,缺乏井下钻孔预抽的相关考察数据和经验。
但是借鉴邻近类似条件矿井如赵庄矿(据重庆研究院2010年编制的该矿参数测定报告,煤层透气性系数 为0.21~0.46m2/(MPa2·d)、钻孔瓦斯流量衰减系数为0.1525~0.283d-1,两矿煤层条件近似)的瓦斯抽采经验表明,对于属于“较难抽采”类型的煤层,在缩小钻孔间距、保证一定的预抽时间及预抽负压的条件下,是能将瓦斯抽采出来的,其瓦斯抽采是可行的。
因此,长平矿3号煤层虽属“较难抽采”类型,但通过缩小钻孔间距,增加预抽时间,保证预抽负压,其预抽煤层瓦斯是可行的。
4.1.4.3 瓦斯抽采规模按先抽后采、先抽后掘、应抽尽抽、抽采达标、满足采掘衔接需要加密抽采的原则,矿井可能达到的最大抽采范围包括:3个预抽面、1个边采边抽面、4个掘进面、1个采空区抽放、1个老空区抽放和1个临近层抽放;抽采量如下:1、3个预抽面瓦斯抽放量:3×37.76=113.28m3/min;2、1个边采边抽面瓦斯抽放量:25.17m3/min;3、4个掘进工作面瓦斯抽放量:4×5.34 =21.36m3/min;4、1个采空区瓦斯抽放量:8.26m3/min;5、1个老空区瓦斯抽放量:10 m3/min;6、1个临近层瓦斯抽放量:11.62m3/min。
长平矿瓦斯抽采量不应小于189.74m3/min,其中,高负压系统所需抽采量为159.86m3/min,而低负压系统抽采量为29.88 m3/min。
因此本次设计确定矿井瓦斯抽采系统能力为190m3/min,其中高负压系统为160m3/min,低负压系统为30m3/min。
4.1.5 瓦斯抽采方法4.1.5.1 瓦斯来源分析3号煤层生产能力达3.00Mt/a时,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约占全矿井瓦斯涌出的53~57%;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约占全矿井瓦斯涌出的11~14%,采空区瓦斯涌出约占全矿井瓦斯涌出的30~36%。
在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中,开采层瓦斯涌出约占整个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86%,邻近层瓦斯涌出约占整个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14%。
因此,根据上面的结果,长平矿3层煤层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主要来自于本煤层,设计采用以本煤层瓦斯抽采为主,采空区抽采为辅,预抽与边采边抽、边掘边抽相结合的综合抽采瓦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