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园地四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观察中的亮点,分析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文字,并解决问题。
此外,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虽然学生们积极参与,但在表达个人观点时,仍有一些学生存在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流畅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观察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我也观察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一次活动中,尝试采用角色扮演或轮流发言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词鉴赏的基本概念。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它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诗词鉴赏是理解、欣赏和评价诗词的一种能力,它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江南春》这首诗。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分析这首诗,我们学习如何鉴赏诗词。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疑惑。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我将在课后主动找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疑问,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涉及以下内容:
1.诗词阅读:包括《江南春》、《钱塘湖春行》等古诗词,了解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2. 教材特点:按照素材和话题组织,注重启发式教学。
3. 教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4. 教材基本结构:分为六个单元,分别是“篇章阅读指南”、“读书之乐”、“扬帆远航”、“心灵旅行”、“探秘科技”、“知之为学”。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语文园地四》第一单元“篇章阅读指南”。
教学目标:1. 能掌握阅读时的主题思考方法。
2. 能理解“抓主题”、“抓大意”、“抓重点”的基本阅读方法。
3. 能掌握如何调整阅读速度,区别不同阅读材料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 抓主题。
2. 抓大意。
3. 抓重点。
教学难点:1. 如何掌握不同阅读材料的阅读方法。
2. 如何区分主题和大意。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方式|教学时间:-:|:-:|:-:|:-:|:-:课前准备|1. 准备教案及教学资料。
|1. 提前复习教材。
|介绍法|5min导入|1. 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阅读经验。
2. 引入主题思考的重要性。
|1. 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阅读经验。
2. 理解主题思考的重要性。
|谈话法|10min新课讲解|1. 介绍“篇章阅读指南”,重点介绍“抓主题”、“抓大意”、“抓重点”的基本阅读方法。
2. 引导学生掌握不同阅读材料的阅读方法。
|1. 认真听讲,理解重点概念。
2. 尝试运用不同阅读材料的阅读方法。
|讲授法|25min课堂练习|1. 准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阅读。
2. 课堂针对性指导学生解决阅读问题。
|1. 独立解决阅读问题。
2. 主动询问,积极合作。
|合作探究法|30min课堂小结|1.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与总结,详细剖析学生的阅读方法,鼓励好的阅读方法。
2. 带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进行阅读。
|1. 与他人合作,互相学习。
2. 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件

背景资料: 这个语段选自《我的战友邱少云》。文章记叙了邱少云
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敌人投掷的燃烧弹引燃了他的棉衣,火 势迅速蔓延到全身。为了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 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壮烈牺牲。文章歌颂了邱少云顾全大 局、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
上面这两个语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三英战吕布
怒打都督
课后作业
1.找一些描写人物形象的经典片段,读一读, 互相交流。
2.写一个片段,要灵活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
语文园地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 ,学写复杂的心理活动
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尝试写出人物 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体会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 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 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 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 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níng lí
chān kē
diàn xié
guǎ
kuí
táng
liǎn
C
平静 幽静
安静
舍己为人
富有爱心 环境
不徇私情、 忠于革命、舍 己为人
C
D
课后练习
一、交流平台。
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1. 关注小说人物。
下列描写桑娜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
(1) 上 面 的 两 个 情 节 都 出 自 我 国 古 典 四 大 名 著 之 一 的 《__三__国__演__义___》。
(2) 情 节 ① 通 过 对 曹 操 的 _____语__言_____ 描 写 , 塑 造 了 他 _____多__疑_____、_____谨__慎_____的形象。朗读情节②时, 要抓住张飞的语言,读出他_____粗__犷__豪__迈_____的特点; 抓住他的动作,读出他_____勇__猛______的气概。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在交流平台中,我们要回顾本组课文,重点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
2.通过朗读和交流,学会分析小说中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借助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二、词句段运用1.通过朗读,抓住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理解小说人物形象。
2.抓住环境描写中的关键词语,体会小说所表现的情感及人物形象。
3.通过朗读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忐忑不安、犹豫不决的复杂内心世界。
三、日积月累1.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家乡的古诗,借助图画,反复诵读,读出诗意,读出诗情。
三、方法渗透,学会阅读1.明确本组课文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方法,人物形象主要从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中突显出来。
2.掌握这一点,学生今后在阅读小说时可以从这些要素中理解人物特点。
3.特别对于一些比较长的小说,更能通过这些细处的描写发现小说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四、预提纲1.温本单元三篇课文表现人物形象的重点语段。
2.读《三国演义》中XXX的故事,初识人物形象。
3.整理诗人XXX的资料,搜集思乡的古诗。
五、多媒体课件本节课时为2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②引导学生交流:从XXX的心理活动中,感受到她的善良和对孤儿的同情心。
③老师小结: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通过外在描写,还有内心世界的描写。
在读小说时,我们需要留意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板书:内心世界的描写)2.研究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
1)出示语段,老师范读一遍。
课件出示:荒野上,风吹得枯草发抖,一只瘦弱的狼孤单地蹲坐在地上。
它的眼神中透着无助和哀伤,仿佛在等待什么。
突然,一位身着皮衣的年轻人出现在它的面前,他轻轻地伸出手,狼缓缓地站起身来,伸出舌头舔了舔年轻人的手。
年轻人笑了,将身上的食物递给了狼。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PPT(六年级上册)课件

拓展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 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 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 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 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 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 豆,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 话。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巴学园”有 着与众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 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 吗?
语文园地四
六年级上册
交流平台
这个单元的交流主题是如何理解小 说的人物形象。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 是小说,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 要素,小说都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 而情节和环境都是为小说人物服务的。 大家掌握得如何呢?在这里我们就交流 一下吧。
交流平台
交流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通过语言、神态等描写理解人物形象。交流时 留意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神态的 描写,看看从中感受到主人公怎样的精神风貌。
这段话描写了“我”看着自己的战友被火烧,“我”明明可 以上前施救却不能救时心如刀绞的心情。我们体会到了邱少 云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体会到了他验收纪律、英雄献身的精 神。这段心理描写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你能试着写一写表现人物忐忑不安或犹豫不 决时的心理活动吗?
仿写一: 我心头不由一颤,忙伸出双手,牢牢捧
注释:
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唐)贺知章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衰:减少,疏落。
少小离家老大回, 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 笑问客从何处来。 的副词。
六上语文园地四词句段运用

六上语文园地四词句段运用
一、词句积累
1. 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
(1)风和日丽:形容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2)鸟语花香: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
(3)山清水秀:形容山水景色优美。
(4)百花齐放:形容各种花都开放了,非常美丽。
2.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1)眉开眼笑:形容人非常高兴的样子。
(2)目不转睛:眼睛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3)笑逐颜开:形容人非常高兴的样子。
(4)愁眉苦脸:形容人愁苦的样子。
二、词句运用
1. 用适当的词语替换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
(1)这朵花真香啊!(改为比喻句)
这朵花真香啊,像一缕轻柔的春风,沁人心脾。
(2)这只小狗真可爱啊!(改为比喻句)
这只小狗真可爱啊,像一只毛茸茸的玩具,让人忍不住想摸它。
(3)这个孩子真聪明啊!(改为夸张句)
这个孩子真聪明啊,像个神童一样,让人惊叹不已。
(4)这个地方真漂亮啊!(改为夸张句)
这个地方真漂亮啊,像个仙境一样,让人流连忘返。
2. 根据语境,用合适的词语填空。
在春天里,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夏天里,荷花在池塘里盛开;秋天里,菊花在凉爽的秋风中开放;冬天里,梅花在寒冷的天气中绽放。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图文讲解+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图文讲解+练习知识点一、交流平台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
二、词句段运用1.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其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就是一个经典情节。
朗读下面的片段,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
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出账提刀,飞身上马。
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
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
其酒尚温。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成名之战,书中对此片段的描写与对其他战争的描写不同的是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没有扣人心弦的厮杀,仅突出尚温的一杯酒这一细节,但效果却出人意料,完全敌得过刀光剑影的场面描写。
这是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取得的艺术效果:不仅填补了正面描写难以言说的空白,还用极少的笔墨衬托出关公的威武神勇、战术高超。
片段中还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如鼓声、喊声,这些战场情景全是耳闻,是虚写;提刀上马、“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这些是眼见,是实写。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对关公的英雄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一种传神壮威的作用。
朗读的时候要感情饱满,张弛有度,注意节奏和语速,开头和结尾部分语速稍平缓,中间虚写的战争场面语速稍快,关公的话要读出胜券在握的气势。
2.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那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我的心绷得紧紧的。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精选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精选教案范文三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社会培养人才付出了许多努力。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精选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四》精选教案范文一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对于写人记事文章虽说已不陌生,但是要把人物特点写鲜明,把人物形象写具体并不容易。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亲人们的细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关爱似乎已成为习以为常的事,但他们却很少细心关注身边的人,发现人的真善美,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去关爱他人。
在这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教学目标:1.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养成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
2. 学习通过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再现生活,引发学生倾吐欲望,培养学生习作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发现人的真善美,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通过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引出习作主题。
课件出示图片《地狱和天堂的长勺子》,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感受。
师小结: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今天咱们就来写写有关关爱的习作。
(板书:关爱)二、读题审题,明确要求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习作要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
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
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
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
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交换意见。
2、学生读一读,想想这次习作为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生读)生:写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生:作文中要用上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要点师:在这些习作要求中的关键是什么?生:写人与人之间关爱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普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实力雄厚财大气粗,但他们却在办 公室里设了“备用箱”和“再生箱”,只用过一面的纸张都放在备 用箱中,其他人可以再利用那纸的背面,两面都用过的纸则放入再 生箱中回收。在全球的爱普生任何一家公司里,所有双面用的打印 纸在用完之后还必须用于粘贴各种报销票据。
一次性筷子本是日本人发明的,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 但他们却严禁砍伐自己国土上 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他们 使用的这种木筷都是从中国进 口的,用过之后,又将筷子加 工生产成纸浆出口中国换取人有责。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地 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一切自然资源,使我们的家园年年春光灿 烂…...
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例子
“环保精点子”评 比 标 准:
1.声音洪亮 2.具有说服力 3.创新,有新意 4.表述清楚,有条理
评比“环保精点子”
最佳创意奖 最佳调查奖
生活中人们对水资源的浪费同样肆无忌惮。实验表明,一个水 龙头如果一秒钟漏滴一滴水,一年便滴掉360吨水,而我国多数城 市输配水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损失高达20%以上,仅城市便器水 箱漏水一项每年就损失上亿立方米。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更在100 亿立方米以上。北京市仅一年的洗车耗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 湖或6个北海的蓄水量。
珍惜资源
《只有一个地球》 《大瀑布的葬礼》 《这片土地是神奇的》 《青山不老》
自读口语交际四,了解本次口语交际 的内容,说说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是 什么? 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怎么珍惜资源?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母亲,也是人类能够得以生存的唯一家 园。正是这位地球母亲,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才有了最基础的 自然资源。但是,地球只有一个,它的资源是有限的,它的环 境承受力更是有限的,不可以任意地挥霍与破坏。随着世界人 口的不断增加,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已经越来越 不堪负重。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类在最大限度地从自然界获得资源 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境危机。我们居住的地球温度 在不断上升;北极海冰消失速度加快;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为地球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温室气体已经成了全人类所要 共同面对的最紧要问题,人类正在承受过度向地球索取资源带 来的种种危害。
近年来,我国相继经历了南方雨雪冰冻灾害、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以及今年西南地区大旱 灾害、青海玉树地震和新疆60年不遇的风雪灾 害……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 发展的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刚 性上升。尽管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资源大国, 但是我国多项重要资源面临短缺并且人均资源 量远低于世界水平,导致未来的资源供需形势 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