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二中高一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若函数f(x)=x3+x2﹣2x﹣2的一个正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用二分法逐次计算,参考数据如下:f (1)=﹣2,f(1.5)=0.625;f(1.25)=﹣0.984,f(1.375)=﹣0.260;f(1.438)=0.165,f(1.4065)=﹣0.052.那么方程x3+x2﹣2x﹣2=0的一个近似根可以为(精确度为0.1)()A.1.2 B.1.35 C.1.43 D.1.5参考答案:C【考点】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专题】计算题;函数思想;定义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根的存在性定理得出f(x)在(1.4065,1.438)内有零点,再由题意求出符合条件的方程f(x)=0的近似根.【解答】解:∵f(1.438)=0.165>0,f(1.4065)=﹣0.052<0,∴函数f(x)在(1.4065,1.438)内存在零点,又1.438﹣1.406 5<0.1,结合选项知1.43为方程f(x)=0的一个近似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零点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求方程近似根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2. 把红桃、黑桃、方块、梅花四张纸牌随机发给甲、乙、丙、丁四个人,每人分得一张,事件“甲分得梅花”与事件“乙分得梅花”是()A.对立事件B.不可能事件C.互斥但不对立事件D.以上答案均不对参考答案:C【考点】C4: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分析】利用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定义和性质直接求解.【解答】解:把红、黑、蓝、白4张纸牌随机地分发给甲、乙、丙、丁四个人,每人分得1张,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事件“乙分得红牌”,由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念可判断两者不可能同时发生,故它们是互斥事件,又事件“乙取得红牌”与事件“丙取得红牌”也是可能发生的,事件“甲分得红牌”与事件“乙分得红牌”不是对立事件,故两事件之间的关系是互斥而不对立,故选C.3. 设集合,则下列四个关系中正确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A略4.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多少?”现有类似问题:一座5层塔共挂了363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3倍,则塔的底层共有灯A. 81盏B. 112盏C. 162盏D. 243盏参考答案:D【分析】从塔顶到塔底每层灯盏数可构成一个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其和为363.由等比数列的知识可得.【详解】从塔顶到塔底每层灯盏数依次记为,此数列是等比数列,公比为3,5项的和为363,则,,∴.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根据实际意义构造一个等比数列,把问题转化为等比数列的问题.5. 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半径为,则扇形的面积是参考答案:略6. 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 (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周期函数,已知函数y=f(x)(x∈R)满足f(x+2)=f(x),且x∈[﹣1,1]时,f(x)=x2,则y=f(x)与y=log5x的图象的交点个数为()A.3 B.4 C.5 D.6参考答案:B【考点】函数的值;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定义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f(x)是周期为2的周期性函数,根据函数的周期性画出图形,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能求出y=f(x)与y=log5x的图象的交点个数.【解答】解:∵函数y=f(x)(x∈R)满足f(x+2)=f(x),∴f(x)是周期为2的周期性函数,又x∈[﹣1,1]时,f(x)=x2.根据函数的周期性画出图形,如图,由图可得y=f(x)与y=log5x的图象有4个交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个数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合理运用.7. 若、m、n是互不相同的空间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若,则 B.若,则C. 若,则D.若,则参考答案:C略8. 将函数y=sin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到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A.y=sin(2x﹣) B.y=sin(2x+)C.y=sin(x+)D.y=sin(x+)参考答案:B【考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由条件利用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得出结论.【解答】解:将函数y=sin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可得y=sin2x 的图象;再将所得到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y=sin2(x+)=sin(2x+),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属于基础题.9. 设偶函数的定义域为R,当时,是增函数,则,,的大小关系是A. B.C. D.参考答案:A10. 已知角θ的终边经过点P (x ,3)(x >0)且,则x 等于( )A .﹣1B .1C .﹣9D .9参考答案:B【考点】G9: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分析】由条件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x 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可得,cos θ=,∴x=1,故选B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函数是定义域为的奇函数,当时,,求当时,的解析式__________.参考答案:∵是奇函数,∴.时,. 12. 当时,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结果用区间表示)参考答案:13.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14. (4分)用辗转相除法求得459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 _________ .参考答案:5115. 已知、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3|等于 .参考答案:【考点】93:向量的模;9O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律;9R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分析】因为、均为单位向量,且夹角为60°,所以可求出它们的模以及数量积,欲求|+3|,只需自身平方再开方即可,这样就可出现两向量的模与数量积,把前面所求代入即可.【解答】解;∵,均为单位向量,∴||=1,||=1 又∵两向量的夹角为60°,∴=||||cos60°= ∴|+3|===故答案为16. 二次函数满足且.则函数的零点是 ; 参考答案: 2 略17. (5分)比较大小:log 27 0.53.(填>、<或=)参考答案:>考点: 对数的运算性质. 专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 利用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求解.解答:∵log27>log22=1,0.53<0.50=1,∴log27>0.53.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两个数的大小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的合理运用.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分值:120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 (选择题三部分共85分)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 C三个选顶中选出最佳选顶.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te they going to do next?A. Go back to the hotel.B. Visit a museum.C. Buy a map2. What time does the computer class start?A. At 8:50 am.B. At 9:00 am.C. At 9:10 am3. How many languages can Cherry speak?A. Two.B. Three.C. Four.4. Why couldn't the woman get through to the man?A. His phone went wrong.B. His phone was stolenC. His phone was powered off5. Where is the man's cap?A. In the bathroom.B. On his head.C. Next to the mirro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井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成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来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每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6. Who was Angela?A. The woman's workmate.B. The woman's classmate.C. The woman's teacher.7. Where will Angela probably go tomorrow?A. A cafe.B. A school.C. A mall.听第7段材料。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射阳县第二中学2021年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高一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23题,每题3分,共69分)1.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因首先在铝合金中发现准晶体荣获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列有关铝原子(Al 2713)的说法正确的是A .质子数为27B .中子数为27C .质量数为13D .原子序数为13 2.控制温室效应,提倡低碳生活。
下列燃料零排放二氧化碳的是 A .氢气 B .天然气 C .液化气 D .沼气3.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碳酸氢钠(NaHCO 3)属于 A .氧化物B .酸C .碱D .盐4.某些液体用肉眼难以区分是胶体还是溶液。
区分胶体和溶液的实验方法可行的是 A .加热至沸 B .一束光照射 C .静置沉降 D .过滤 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不.能被酒精灯点燃的是 A .钠块 B .镁条 C .铝箔 D .硫粉6.在饮用水中添加含钙、镁、锌、硒等的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营养,增强体质。
其中的“钙、镁、锌、硒”是指A .元素B .原子C .离子D .分子7.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 ˉ、Cl ˉ、CO 3 2ˉ,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A .NH 4+ B .Ba 2+ C .Mg 2+ D .SO 4 2ˉ 8.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A .石墨制成金刚石B .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C .水变成汽油D .干冰气化 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苏打——NaHCO3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16288C.质量数为137的钡原子:Ba D.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Fe 2(SO4)3=2Fe3++ 3SO42ˉ10.对下列物质用途的描述不.符合事实的是A.氯水可以漂白杀菌 B.铝制容器可以贮运稀硝酸C.过氧化钠可用作潜艇供氧剂 D.Fe2O3可用作外墙涂料11.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干燥氯气 B.点燃酒精灯 C.收集氯气 D.除去食盐溶液中的泥沙12.科研人员最近发现放射性同位素钬Ho16667可有效地治疗肝癌。
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苏盐城市射阳二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试卷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二中高一(上)第二次调研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向前走B.跳高运动员在起跳的瞬间,地对脚的力应大于脚蹬地的力,才能跳起C.鸡蛋碰石头,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了,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D.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与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是大小相等的2.一物体质量为10kg,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用水平力F1=30N推它时,其加速度为1m/s2;当水平推力增为F2=45N时,其加速度为( )A.1.5m/s2B.2.5m/s2C.3.5m/s2D.4.5m/s23.如图所示,在空雪碧瓶底四周钻几个小孔,盛满水后,让盛满水的雪碧瓶自由下落(不计阻力),则下落过程中下列哪幅图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A.B.C.D.4.位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斜向下的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当推力增大时,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和它们间弹力的比值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5.三个共点力F1、F2、F3.其中F1=1N,方向正西,F2=1N,方向正北,若三力的合力是2N,方向正北,则F3应是( )A.1N 东北B.2N 正南C.2N 东北D.N 东北6.如图所示,一水桶上系有三条绳子a、b、c,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的水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绳受力最大B.b绳受力最大C.c绳受力最大D.三条绳子受力一样大7.用一水平力F将两铁块A和B紧压在竖直墙上而静止,如图所示,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块B受A给它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B.铁块B肯定受墙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C.铁块A肯定对B施加竖直向上的摩擦力D.B受墙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8.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 )A.人除了受到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D.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9.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 )A.mg B.mg C.mg D.mg10.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的方向应该是( )A.沿斜面向下B.垂直于斜面向上C.沿斜面向上D.竖直向上11.如图,质量分别为2m、m的箱子A和物体B,用轻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 置于倾角θ=30°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向A中缓慢的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A.绳子拉力逐渐增大 B.A对斜面的压力保持不变C.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12.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拴一个钢球P,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球施加一个方向向右的外力F,使球缓慢偏移,在移动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可以认为钢球处于平衡状态.若外力F的方向始终水平,移动中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90°,且弹簧的伸长量不超过其弹性限度,则下图给出的弹簧伸长量x与cosθ的函数关系图象中,最接近的是( )A.B.C.D.13.如图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m 的重物,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A.mg B.mg C. F D. F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且M>m,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15.关于惯性,下述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惯性除了跟物体质量有关外,还跟物体速度有关B.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惯性C.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D.战斗机投人战斗时,必须丢掉副油箱,减小惯性以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16.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不可能是( ) A.15N、15N、1N B.3N、6N、4N C.1N、2N、10N D.1N、6N、3N1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物体在前8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6s末改变运动方向B.4~6s和6~8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前6 s内的位移为12mD.第8 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18.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km•a中,比例常数k的数值(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D.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数值一定等于119.某电梯中用细绳静止悬挂一重物,当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突然发现绳子断了,由此判断此时电梯的情况是( )A.电梯一定是加速上升B.电梯可能向下运动C.电梯可能向上运动 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三.实验题:(共18分)20.“探究合力和分力的关系”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F和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21.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 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A=_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2.(1)在“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改变沙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得出若干组F和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1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其原因是__________ A.没有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小B.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沙和小桶的质量较大C.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低,且沙和小桶的质量较大D.平衡摩擦力时,所垫木板太高,且小车质量较大(2)某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一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a﹣F关系可用图2中哪个图象表示__________(3)某学生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测得若干组F和a的数据如表所示,(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3中作出a﹣F图线.(2)图线在F轴上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3)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2分)23.如图,质量m为1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F2,则要使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及拉力F2的大小(g=10m/s2).24.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求:(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运动摩擦因数μ;(2)水平推力F的大小;(3)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25.某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160kg的杠铃(1)若该运动员在升降机中能举起200kg的杠铃,求升降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若升降机以(1)中等大的加速度减速下降,求该运动员在升降机中举起杠铃的最大质量(g取10m/s2)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二中高一(上)第二次调研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向前走B.跳高运动员在起跳的瞬间,地对脚的力应大于脚蹬地的力,才能跳起C.鸡蛋碰石头,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了,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D.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与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是大小相等的【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能进行合成.【解答】解:A、地对脚的力与脚蹬地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任何情况下大小都相等,运动员能起跳的原因是由于地面的支持力大于重力.故B错误C、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是因为石头结实,故C错误;D、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与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2.一物体质量为10kg,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用水平力F1=30N推它时,其加速度为1m/s2;当水平推力增为F2=45N时,其加速度为( )A.1.5m/s2B.2.5m/s2C.3.5m/s2D.4.5m/s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专题】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先分析物体水平方向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先对第一种情况研究,求出滑动摩擦力,再对第二种情况研究,求出加速度.解答时要抓住滑动摩擦力不变.【解答】解: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受到推力和滑动摩擦力,设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第一种情况:F1﹣f=ma1,得:f=F1﹣a1=30N﹣10×1N=20N第二种情况:F2﹣f=ma2,得:a2===2.5m/s2.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要抓住滑动摩擦力不变的特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两种情况,即可轻松得到加速度.3.如图所示,在空雪碧瓶底四周钻几个小孔,盛满水后,让盛满水的雪碧瓶自由下落(不计阻力),则下落过程中下列哪幅图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A.B.C.D.【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分析】当雪碧瓶自由下落时,瓶和里面的水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所以不会有水流出.【解答】解:让盛满水的雪碧瓶自由下落时,瓶和里面的水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它们的运动情况是相同的,所以不会有水流出,所以A可能,BCD均不可能;故选:A.【点评】自由落体运动就是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水和瓶之间不会相互作用力产生.4.位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斜向下的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当推力增大时,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和它们间弹力的比值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动摩擦因数.【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摩擦力专题.【分析】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结合题意,不论推力如何变化,总是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在斜向下的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则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当推力增大时,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存在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可知,滑动摩擦力和它们弹力比值是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考查滑动摩擦力公式的应用,理解推力的变化,只要总是滑动摩擦力,则与弹力的关系总是一定的,是解题的关键.5.三个共点力F1、F2、F3.其中F1=1N,方向正西,F2=1N,方向正北,若三力的合力是2N,方向正北,则F3应是( )A.1N 东北B.2N 正南C.2N 东北D.N 东北【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定量思想;合成分解法;方程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力F1与F3.的合力大小为1N,方向正北,由力的合成与分解,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三力的合力是2N,方向正北,而F2=1N,方向正北,因此力F1与F3的合力大小为1N,方向正北,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依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有:F3应是大小为N,方向东北.如图所示,故选:D.【点评】考查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注意画出正确的力图.6.如图所示,一水桶上系有三条绳子a、b、c,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的水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绳受力最大B.b绳受力最大C.c绳受力最大D.三条绳子受力一样大【考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专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对水桶而言,受到重力和绳子的两个拉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水桶重力相等,然后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绳子的拉力与绳两侧夹角的关系.【解答】解:对水桶研究:受到重力和绳子的两个拉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得知:两个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大小等于重力,方向竖直向上.根据两个分力大小一定时,夹角增大,合力减小可知,两个拉力的合力一定,夹角越小,绳子拉力越小,夹角越大,绳子拉力越大.根据几何关系得绳子越长,夹角越小,夹角越小,绳子的拉力越小,而绳子越短,夹角越大,绳子的拉力越大,c绳子夹角最大,故c绳受力最大.故选:C.【点评】本题是简单的动态变化分析问题,也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得出拉力与两绳夹角的关系,再分析判断.7.用一水平力F将两铁块A和B紧压在竖直墙上而静止,如图所示,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块B受A给它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B.铁块B肯定受墙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C.铁块A肯定对B施加竖直向上的摩擦力D.B受墙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只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此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该题中的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利用二力平衡的特点分析即可判断.【解答】解:A、对A受力分析可知A处于静止状态,故A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故B对A施加的摩擦力方向肯定是竖直向上;B对A的力与A 对B的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A对B的摩擦力方向向下,故AC错误;B、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则墙对B一定有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故B正确,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在于摩擦力判断;因物体受到墙的摩擦力等于物体重,物重不变,摩擦力不变,这是本题的突破口.8.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 )A.人除了受到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D.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牛顿第三定律.【分析】人对地的作用力与地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之所以能跳起离开地面,可以对人进行受力分析,人具有向上的合力.【解答】解:A、受地的弹力外,还受一个向上的力,是不可能的,有力存在,必须有施力物体,向上的力根本找不到施力物体.故A错误;B、人能离开地面的原因是地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具有向上的合力.故B正确;C、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基础题目.9.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则需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 )A.mg B.mg C.mg D.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小球A处于静止,受力平衡,分析受力情况,用作图法得出对小球施加的力最小的条件,再由平衡条件求出力的最小值.【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如图,根据作图法分析得到,当小球施加的力F与细绳垂直时,所用的力最小.根据平衡条件得F的最小值为F min=Gsin30°=故选:C.【点评】本题物体平衡中极值问题,关键是确定极值条件,本题采用图解法得到力最小的条件,也可以运用数学函数法求解极值.10.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的方向应该是( )A.沿斜面向下B.垂直于斜面向上C.沿斜面向上D.竖直向上【考点】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对木块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可得出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与重力的关系.【解答】解:木块受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故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竖直向上;故选:D.【点评】本题应明确,物体受三力平衡时,任意两力之和与第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1.如图,质量分别为2m、m的箱子A和物体B,用轻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 置于倾角θ=30°的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向A中缓慢的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A.绳子拉力逐渐增大 B.A对斜面的压力保持不变C.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A所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合力保持为零.先研究未加沙子时,A的受力情况,再分析加沙子过程中,A受力情况.对B来说,保持平衡,绳子的拉力与其重力平衡.【解答】解:A、对B研究可知,绳子拉力与B的重力大小mg相等,保持不变.故A错误.B、C、D未加沙子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T=mg,A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为2mgsin30°=mg,两力平衡,则知A相对斜面没有运动趋势,不受斜面的静摩擦力.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大小为2mgcos30°=mg,A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N1=2mgcos30°;加沙子过程中,A有向下运动趋势,重力的两个分力都增大,A所受的摩擦力为f=2mgsin30°﹣T,m增大,则f逐渐增大,A对斜面的压力也增大.故D正确,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是动态平衡问题,要根据相对趋势方向分析静摩擦力方向,由平衡条件分析静摩擦力大小.12.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拴一个钢球P,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球施加一个方向向右的外力F,使球缓慢偏移,在移动中的每一个时刻,都可以认为钢球处于平衡状态.若外力F的方向始终水平,移动中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90°,且弹簧的伸长量不超过其弹性限度,则下图给出的弹簧伸长量x与cosθ的函数关系图象中,最接近的是( )A.B.C.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胡克定律.【专题】压轴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得到弹簧的伸长量与cosθ的关系式,再选择图象.【解答】解:对小球进行研究,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水平外力F和弹簧的弹力f.由平衡条件得f=又由胡克定律得f=kx则有kx=得x=由数学知识得知,k、mg一定,x与cosθ成反比,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平衡条件与胡克定律的综合应用,分析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得到解析式再选择图象.13.如图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m 的重物,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A.mg B.mg C. F D. F【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先对弹簧秤和物体整体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再对重物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拉力大小.【解答】解:对弹簧秤和物体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F,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F﹣(m+m0)g=(m+m0)a解得a=再对重物受力分析,受重力和弹簧拉力,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有T﹣mg=ma解得T=m(g+a)=m(g+)=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是先对整体受力分析求出加速度,再对m受力分析,求出弹簧的拉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4.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且M>m,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减小,人和物仍保持静止,分别对物体和人受力分析应用平衡条件分析即可.【解答】解:物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绳子对物体的拉力始终等于mg,对人受力分析并正交分解如图:由平衡条件得:N+mgsinθ=Mgf=mgcosθ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θ将变小:所以:f=mgcosθ会增大,N=Mg﹣mgsinθ也将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故BC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为平衡条件得应用:动态分析.常用的方法是画图法和解析式法,一般物体受3个力时常用画图法,受4个以上的力时用解析式法.15.关于惯性,下述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惯性除了跟物体质量有关外,还跟物体速度有关B.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惯性C.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D.战斗机投人战斗时,必须丢掉副油箱,减小惯性以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考点】惯性.【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解答】解: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错误;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故B错误;C、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故C正确;D、战斗机投人战斗时,必须丢掉副油箱,减小质量,减小惯性以保证其运动的灵活性.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考查了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学生要牢固掌握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度量.16.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三个力不可能是( ) A.15N、15N、1N B.3N、6N、4N C.1N、2N、10N D.1N、6N、3N【考点】力的合成;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定量思想;等效替代法;合成分解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作匀速直线运动,说明这3个力的合力为零,只需要找出合力可能为零的一组.【解答】解: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所受的合力为零.因为是三个力,我们可让前两个先合成,再和第三个合成:A:前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0N,30N],第三个力是1N,所以合力可能为零.B:前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3N,9N],第三个力是4N,所以合力可能为零.C:前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1N,3N],第三个力是10N,所以合力不可能为零.D:前两个力的合力范围是:[5N,7N],第三个力是3N,所以合力不可能为零.本题选择不可能的,故选:CD.【点评】求三个力的合力时我们可以先合成前两个力,再与第三个力进行合成即可.1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物体在前8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6s末改变运动方向B.4~6s和6~8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前6 s内的位移为12m。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英语试题 缺答案

射阳县第二中学2016年秋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高一英语试卷命题人:袁沛玲分值:120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三部分共8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顶中选出最佳选顶.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ate they going to do next?A. Go back to the hotel.B. Visit a museum.C. Buy a map2. What time does the computer class start?A. At 8:50 am.B. At 9:00 am.C. At 9:10 am3. How many languages can Cherry speak?A. Two.B. Three.C. Four.4. Why couldn't the woman get through to the man?A. His phone went wrong.B. His phone was stolenC. His phone was powered off5. Where is the man's cap?A. In the bathroom.B. On his head.C. Next to the mirror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井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成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来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每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6. Who was Angela?A. The woman's workmate.B. The woman's classmate.C. The woman's teacher.7. Where will Angela probably go tomorrow?A. A cafe.B. A school.C. A mall.听第7段材料。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二中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二中高三(上)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少CO2的排放,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B.减少SO2的排放,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雾霾C.“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2.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C CO+H2CO2+H2O途径b:C CO2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4.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个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6.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中性溶液:Cu2+、Al3+、NO3﹣、SO42﹣B.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NO3﹣C.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H4+、Fe2+、NO3﹣、SO42﹣D.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 7.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正确的是()A.用于Cu和浓H2SO4反应制取少量的SO2气体B.用于灼烧Al(OH)3C.用于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D.由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错误的是()A.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玻璃容器盛放氢氟酸B.碳酸氢钠具有弱酸性,可用于食品发酵C.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配制消毒液D.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Na2CO3溶液中CO32﹣的水解:CO32﹣+H2O=HCO3﹣+OH﹣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I﹣+6H+=I2+3H2O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10.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与H2O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该反应能自发进行B.饱和Na2SO4溶液或浓硝酸均可使蛋白质溶液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C.FeCl3和MnO2均可加快H2O2分解,同等条件下二者对H2O2分解速率的改变相同D.Mg(OH)2固体在溶液存在平衡:Mg(OH)2(s)⇌Mg2+(aq)+2OH﹣(aq),该固体可溶于NH4Cl 溶液12.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应用广泛.下列化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A.遇FeCl3溶液可能显紫色B.可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C.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D.1mol化合物I最多能与2molNaOH反应操作及现象结论A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K sp(AgCl)<K sp(AgI)B 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Br﹣还原性强于Cl﹣红色D 加热盛有NH4Cl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管口有晶体NH4Cl固体可以升华凝结A.A B.B C.C D.D14.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2OH﹣═ClO﹣+Cl-+H2OB.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ClO﹣+H2O⇌HClO+OH﹣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Cl2:2H++Cl﹣+ClO﹣═Cl2↑+H2O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CH3COO﹣15.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COS(g)+H2(g) K=0.1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三、非选择题16.七铝十二钙(12CaO•7Al2O3)是新型的超导材料和发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3和MgCO3)和废Al片制备七铝十二钙的工艺如图:(1)煅粉主要含MgO和,用适量的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镁化合物几乎不溶,若溶液I中c(Mg2+)小于5×10﹣6mol•L﹣1,则溶液pH大于(Mg(OH)2的Ksp=5×10﹣12);该工艺中不能用(NH4)2SO4代替NH4NO3,原因是,(2)滤液I中的阴离子有(忽略杂质成分的影响);若滤液I中仅通入CO2,会生成,从而导致CaCO3产率降低.(3)用NaOH溶液可除去废Al片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7.奈必洛尔是一种用于血管扩张的降血压药物.用于合成奈必洛尔中间体G的部分流程如下:已知:乙酸酐的结构简式为请回答下列问题:(1)G物质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2)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为.(3)上述④、⑤变化过程的反应类型分别是、.(4)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Ⅰ.苯环上只有两种取代基.Ⅱ.分子中只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Ⅲ.能与NaHCO3反应生成CO2.(5)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和乙酸酐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NaOH溶液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Br CH3CH3OH CH3COOCH2CH3.18.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答下列问題:(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图1过程制备ClO2: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填标号).a.水b.碱石灰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3)用图2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 3mL 稀硫酸: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Ⅴ.用0.1000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③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 g.19.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KClO溶液,并通过KClO溶液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制备高效水处理剂K2FeO4.已知K2FeO4具有下列性质①可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②在0℃~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③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④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和O2.(1)装置A中KMnO4与盐酸反应生成MnCl2和Cl2,其离子方程式为.将制备的Cl2通过装置B可除去(填化学式).(2)Cl2和KOH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KClO3.在不改变K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的条件下,控制反应在0℃~5℃进行,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3)制备K2FeO4时,KClO饱和溶液与Fe(NO3)3饱和溶液的混合方式为.(4)提纯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的实验方案为: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mol•L﹣1KOH溶液中,(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有:饱和KOH溶液,乙醇;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砂芯漏斗,真空干燥箱).20.合金贮氢材料具有优异的吸收氢性能,在配合氢能的开发中起到重要作用.(1)一定温度下,某贮氢合金(M)的贮氢过程如图所示,纵轴为平衡时氢气的压强(p),横轴表示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的个数比(H/M).在OA段,氢溶解于M中形成固溶体MH x,随着氢气压强的增大,H/M逐惭增大;在AB段,MH x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成氢化物MH y,氢化反应方程式为:zMH x(s)+H2(g)═zMH y(s)△H(Ⅰ);在B 点,氢化反应结束,进一步增大氢气压强,H/M几乎不变.反应(Ⅰ)中z= (用含x 和y的代数式表示).温度为T1时,2g某合金4min内吸收氢气240mL,吸氢速率v= mL•g ﹣1•min﹣1.反应的焓变△HⅠ0(填“>”“<”或“=”).(2)η表示单位质量贮氢合金在氢化反应阶段的最大吸氢量占其总吸氢量的比例,则温度为T1、T2时,η(T1)η(T2)(填“>”“<”或“=”).当反应(Ⅰ)处于图中a点时,保持温度不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达到平衡后反应(Ⅰ)可能处于图中的点(填“b”“c”或“d”),该贮氢合金可通过或的方式释放氢气.(3)贮氢合金ThNi5可催化由CO、H2合成CH4的反应,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已知温度为T时:CH4(g)+2H2O=CO2(g)+4H2(g)△H=+165KJ•mol﹣1CO(g)+H2O(g)=CO2(g)+H2(g)△H=﹣41KJ•mol﹣1.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一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 小题评分.[物质结构与性质]21.氮元素可形成氢化物、卤化物、氮化物、叠氮化物和配合物等多种化合物.(1)肼(N2H4)可用作火箭燃料,其原理是:N2O4(l)+2N2H4(l)=3N2(g)+4H2O(g),若反应中有4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有.(2)F2和过量NH3在铜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NF3,N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3)铁和氨气在640℃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见图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叠氮化钠(NaN3)分解反应为:2NaN3(s)═2Na(l)+3N2(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常温下,N2很稳定,是因为N的电负性大b.钠晶胞结构见图2,每个晶胞含有2个钠原子c.第一电离能(I1):N>O>P>Sd.NaN3与KN3结构类似,晶格能:NaN3<KN3(5)配合物Y的结构见图3,Y中含有(填序号);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Y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二中高三(上)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少CO2的排放,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B.减少SO2的排放,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雾霾C.“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合成材料.【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根据酸雨的定义和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解答;B.根据雾霾的形成主要原因判断;C.碳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解答】解:A.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硫,与CO2的排放无关,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pH=5.6,故A错误;B.雾霾的形成主要与PM2.5有关,故减少SO2的排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雾霾,故B错误;C.碳纤维,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实现“碳”的循环利用,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材料等问题,难度不大.注意积累.2.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考点】氮的固定;真题集萃.【分析】A.根据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结合各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B.人工固氮是人为的条件下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化合物的过程;C.根据氮循环中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如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氮的氧化物,氧元素参与,转化为铵盐,氢元素参加.【解答】解:A.硝酸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被细菌分解变成大气中氮单质,氮元素由+5→0,属于被还原,故A错误;B.工业合成氨是将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故B正确;C.氮循环中铵盐和蛋白质可相互转化,铵盐属于无机物,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故C正确;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如蛋白质的制造需要碳元素,又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N2+O22NO,氧元素参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0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氢元素参加,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理解还原反应、人工固氮等知识点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C CO+H2CO2+H2O途径b:C CO2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考点】辨识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化学能与热能的应用.【分析】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体;B、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C、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的得失,且得失电子守恒;D、水中只含有H和O两种元素,汽油中含有C和H两种元素,依据元素守恒解答即可.【解答】解: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体,即乙醇或甲醚,二者属于不同的有机物,性质不同,故A错误;B、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故ab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一样多,故B错误;C、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得失电子守恒定律,即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故C正确;D、汽油中含有C和H两种元素,而水中只存在H和O两种元素,故不可能通过化学变化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综合性较强,难度一般.4.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个数为2N A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考点】真题集萃;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一个D2O和H2O分子中质子数都是10,18g的D2O物质的量==0.9mol、18gH2O 的物质的量==1mol,根据N=nN A知,其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0.9mol:1mol=0.9:1,结合分子构成计算质子数;B.n(H2SO3)=0.5mol/L×2L=1mol,亚硫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且第二步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第一步电离程度;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1mol×2×[0﹣(﹣1)]=2mol,据此计算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C.NO和O2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根据方程式知,2molNO与1mol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NO2,但NO2和N2O4之间存在转化,方程式2NO2⇌N2O4.【解答】解:A.一个D2O和H2O分子中质子数都是10,18g的D2O物质的量==0.9mol、18gH2O 的物质的量==1mol,根据N=nN A知,其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0.9mol:1mol=0.9:1,二者的分子数分别是0.9N A、N A,结合分子构成知,二者的质子数分别是9N A、10N A,故A错误;B.n(H2SO3)=0.5mol/L×2L=1mol,亚硫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且第二步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第一步电离程度,所以溶液中含有的H+个数远远小于2N A,故B错误;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每生成1mol氧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1mol×2×[0﹣(﹣1)]=2mol,则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0.2mol,电子数为0.2N A,故C正确;D.NO和O2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根据方程式知,2molNO与1mol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NO2,但NO2和N2O4之间存在转化,方程式2NO2⇌N2O4,所以产物分子数小于2N 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关计算,涉及氧化还原反应、可逆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同位素等知识点,明确物质的性质、物质结构、物质之间的转化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AD,注意A中D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0,注意D中存在转化关系2NO2⇌N2O4.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C.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D.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考点】真题集萃;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那么Y是F,X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Y,应为O,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且为短周期,原子序数大于F,那么Z为Al,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那么W为Si,据此推断A、X、Y、Z、W分别为O、F、Al和Si,结合各个选项解答即可.【解答】解: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那么Y是F,X最外层有6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小于Y,应为O,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且为短周期,原子序数大于F,那么Z为Al,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那么W为Si,据此推断A、X、Y、Z、W分别为O、F、Al和Si,A、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3和4,即最外层电子数Y>X>W>Z,故A正确;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即半径关系:Al>Si>O>F,即Z>W>X>Y,故B错误;C、同一周期,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即非金属性F>O>Si>Al,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即Y>X>W,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元素的推断,涉及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半径大小比较、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较等,难度不大.6.常温下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中性溶液:Cu2+、Al3+、NO3﹣、SO42﹣B.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NO3﹣C.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NH4+、Fe2+、NO3﹣、SO42﹣D.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铜离子、铝离子发生水解,溶液显酸性;B.加入苯酚显示紫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铁离子,K+、NH4+、Cl﹣、NO3﹣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铁离子反应;C.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D.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溶液为酸性溶液,偏铝酸根、碳酸根离子都与氢离子反应.【解答】解:A.Cu2+、Al3+离子都发生水解,溶液显酸性,不可能为中性溶液,故A错误;B.加入苯酚显示紫色的溶液中存在Fe3+,K+、NH4+、Cl﹣、NO3﹣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Fe3+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C.加入Al能放出大量H2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NH4+、Fe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NO3﹣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AlO2﹣、CO32﹣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7.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正确的是()A.用于Cu和浓H2SO4反应制取少量的SO2气体B.用于灼烧Al(OH)3C.用于检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D.由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专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Cu和浓H2SO4反应,需要加热;B.灼烧Al(OH)3,应在坩埚中进行;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和还原性;D.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解答】解:A.Cu和浓H2SO4反应,需要加热,而图中缺少加热装置,故A错误;B.灼烧Al(OH)3,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在蒸发皿中灼烧,故B错误;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和还原性,则图中品红褪色,高锰酸钾褪色等可说明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故C正确;D.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应将NaOH改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常见物质的制备、氧化还原反应、性质实验及实验基本技能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性质与原理的考查,注意实验的可行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错误的是()A.二氧化硅不与强酸反应,可用石英玻璃容器盛放氢氟酸B.碳酸氢钠具有弱酸性,可用于食品发酵C.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配制消毒液D.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考点】硅和二氧化硅;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钠的重要化合物;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二氧化硅常温下能够与氢氟酸反应;B.碳酸氢钠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C.NaClO中Cl元素化合价为+1价,具有强氧化性;D.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铝离子,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杂质;【解答】解:A.玻璃的成分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常温下能够与氢氟酸反应,能够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瓶盛放氢氟酸,故A错误;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可用于生产食品发酵粉,故B错误;C.NaClO中Cl元素化合价为+1价,具有强氧化性,为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可用于杀菌消毒,故C正确;D.明矾溶于水电离产生铝离子,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杂质,故可用作净水剂,故D正确;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熟悉碳酸盐、碳酸氢盐、次氯酸钠、二氧化硅、明矾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Na2CO3溶液中CO32﹣的水解:CO32﹣+H2O=HCO3﹣+OH﹣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I﹣+6H+=I2+3H2O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考点】真题集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氯气与水生成HClO,HClO为弱酸,应写成化学式;B.CO32﹣的水解为可逆反应;C.电荷不守恒;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生成BaCO3和水.【解答】解:A.氯气溶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HClO为弱酸,应写成化学式,且为可逆符号,故A错误;B.CO32﹣的水解为可逆反应,应为CO32﹣+H2O⇌HCO3﹣+OH﹣,故B错误;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发生IO3﹣+5I﹣+6H+=3I2+3H2O,故C错误;D.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生成BaCO3和水,发生HCO3﹣+Ba2++OH﹣=BaCO3↓+H2O,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为2015年江苏卷第9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为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难度不大.10.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不分版本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不分版本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分值: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言简意赅,是▲、▲;言简意少,却不过是▲、▲。
“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刻画心理,能使▲。
A.平淡、薄弱凝练、厚重穷形尽相无微不至B.凝练、厚重平淡、薄弱穷源溯流无微不至C.平淡、薄弱凝练、厚重穷源溯流细致入微D.凝练、厚重平淡、薄弱穷形尽相细致入微2.以下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A.时间它是一件衣服,换换洗洗之中,不知不觉就穿小了。
B.多只小虫都被淹没在老松树下黄色的泪珠里。
C.我们的贫困地区,需要更多像姜仕坤这样的“贴心人〞。
D.眼前的山水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长卷。
3.以下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其女之美,宛在眼前,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女子的绵绵情思。
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名重点大学的学生,用一个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劝勉正在读高三的堂弟。
C.“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一位游子望着暮霭中连绵起伏的群山和的南飞的大雁,轻声吟唱着。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某省高考总分值作文获得者由衷感慨,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总有写不完的趣事儿。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古代的话不光是后世的人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
B.熟路引诱性最大,人们对它的抵抗力最低,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C.3月份,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先后对苹果公司售后效劳的“双重标准〞提出质疑,这让苹果公司陷入了入华以来最大的舆论危机。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无答案)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计45分)1.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一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质点的位移最大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处于同一位置2.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是()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D.牛顿第三定律只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适用3.下列有关超重和失重的说法,错误的是()A.无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物体所受的重力总是不变的B.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C.在沿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可能处于上升过程D.在沿竖直方向上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下降过程4 .在下列几组仪器中,用来测量国际单位中三个力学基本量的仪器:()A.刻度尺、弹簧秤、秒表 B.刻度尺,弹簧秤,打点计时器C.刻度尺,天平,秒表 D.量筒、天平,秒表5.汽车拉着拖车在粗糙的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对于下述的各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拉拖车的力与拖车拉汽车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拉拖车的力与拖车拉汽车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地面对汽车的阻力D.拖车拉汽车的力与汽车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6、有三个共点力,其大小分别为20牛顿、6牛顿、15牛顿,其合力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 ( )A. 41N 、 0 B.41N 、 11N C 、29N 、 4N D.41N 、 lN7.如下图左所示,用两根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长度不等的细线AO、BO悬挂一个中空铁球,当在球内不断注入铁砂时,则()A. AO先被拉断 B.BO先被拉断C.AO、BO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9.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他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f1向上,f2向下,f1=f2 B.f1向下,f2向上,f1> f2C.f1向上,f2向上,f1=f2 D. f1向上,f2向下,f1> f210.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的方向应该是 ( ) A.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C.沿斜面向上D.竖直向上11.如图所示,一光滑球用细线悬挂在升降机竖直壁上,设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为F1,竖直壁对球的弹力为F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阳二中07年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生物试卷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2*32=641.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病毒B.原子C.细胞D.种群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组合,可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目镜10X,物镜10XB、目镜10X,物镜20XC、目镜10X,物镜30XD、目镜10X,物镜40X3、下列四种生物中,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的细胞结构有明显区别的是()A、酵母菌B、乳酸菌C、青霉菌D、蘑菇4、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C、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5、下列结构属于肽键的是()A、—N—H—C=0B、O H|| |—C—N—C、—C—OHD、—NH2—COOH6.在洋葱根尖细胞中,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多少种?A . 5 、 2 、 8B . 4 、 2 、 2C . 5 、 2 、 2D . 4 、 4 、 87、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由C、H、O3种元素组成的B、多数糖类分子中H:0=2:1C、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D、凡是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类8.下列各过程中所散失的水分中主要属于结合水的是:()A、种子收获后在晒干过程中散失的水B、干种子烘烤过程中散失的水分C、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散失的水分D、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9、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B、多细胞生物的生存有赖于细胞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流C、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D、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系统隔开,形成绝对独立的系统,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10、葡萄糖分子从产生部位到达同一细胞有氧细胞的主要场所,需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为A、1层B、2层C、4层D、8层11、植物叶肉细胞与能量转换直接相关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B、线粒体和核糖体C、叶绿体和核糖体D、线粒体12、DNA是控制遗传性状的遗传物质,在水稻的细胞中它分布在()A 细胞核、内质网B 细胞核、核糖体C 细胞核、细胞质基质D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13、下列有关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染色质或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C、染色体是由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的D、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都完全相同14、与染色体复制有直接关系的细胞结构是A、细胞核和核糖体B、细胞核和中心体C、细胞核和线粒体D、核仁和核糖体15.甜菜块根细胞中的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
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无明显变化,将块根小块先用盐酸处理,再放入蒸馏水中,则能使蒸馏水变红,这是因为A.盐酸破坏了细胞壁B.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C.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D.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16.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是逐渐 ( )A.减小B.增大C.不变D.等于17、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A 、磷脂和蛋白质构成B 、磷脂为双分子层结构C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D 、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18、关于细胞膜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B 、 蛋白质均匀分布于磷脂双分子层上C 、 脂类小分子易于自由扩散通过D 、 磷脂双分子层内外表面都亲水19、下列物质中,能通过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 +B.氨基酸C.葡萄糖D.乙醇20.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 .酒精进人胃黏膜细胞B .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人肺泡内C .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 .水分子出入细胞21、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的水混合在一个容器内,调整PH 为2.0,保存37度的水浴锅中,一段时间后,容器内余下的物质为A 、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B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C 、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D 、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22.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 .可用食用糖代替蔗糖B .实验用的斐林试剂需提前配制并充分混合均匀C .用作对比实验的蔗糖溶液,最好提前配制好备用D .实验前最好用斐林试剂检验蔗糖和淀粉的纯度23、关于酶的特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B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D 、一旦离开了活细胞,酶就失去了催化能力。
24.酶在不解过程中,通常能得到多肽,最后能得到氨基酸,这说明A .酶在由活细胞产生的B .酶是生物催化剂C.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25. 细胞能够正常的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是 ( )A.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线粒体提供能量C.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D.细胞结构保持完整性26.分泌蛋白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之后,其运输的方向是A .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B .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C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 .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27、最能证明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原理的实验是A .将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会变得硬挺B .将根尖细胞放入清水中会吸水C .将土豆放入盐水中会变软D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28、将一张洋葱鳞片叶放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装态的细胞,如右下图。
你认为这3个细胞在未发生上述情况之前,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 () A .A>B>C B .A<B<C C .B>A>C D .B<A<C29.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蔗糖溶B 蔗糖溶 D 蔗糖溶C 蔗糖溶30. 观察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证明质壁分离现象的是A.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浅B.液泡由小变大,紫色变深C.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浅D.液泡由大变小,紫色变深31.检验动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脂肪,一般可使用下列哪种试剂?()A.碘液B.斐林试剂C.双缩脲试剂D.苏丹Ⅲ染液32.草履虫与细菌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B.线粒体C.核膜D.染色体二、非选择题:2*18=3633、下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其结构特点,该细胞主要分布于植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植物细胞是从一朵红色花瓣上取下的,则决定其红色的花色甙存在于哪个标号所示的结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该细胞放在含有价标记的培养液中保温一段时间后,则可测到3H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填标号)。
(4)经测定该细胞的细胞液中所有溶解于细胞液中的物质的量为0.2mol·l-1若将该细胞置于0.3g·ml-1蔗糖液中,片刻后将发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5)2号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降低温度,流动性将_______________。
(6)该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较,在颜色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该细胞中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填标号),如果在该细胞器上合成的物质中含有50个 一氨基酸,则在该细胞器上将会有____________个水分子生成。
34、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下部分说明。
成分:含碱性蛋白酶等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浸于洗衣粉的水内数小时。
使用温水效果更佳。
注意: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用后彻底清洗双手。
请回答以下问题:质检局针对该洗衣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目的:。
一学生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把结果以下列曲线图A、B表示。
①由图可知,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约为。
②在O℃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降为零,但温度再度回到45℃,后者的催化作用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③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直接测定指标来表示酶的催化效率。
(3)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35、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代表分子;B代表。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膜。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