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课_改革开放

合集下载

(整理)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

(整理)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精品教案(含课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知道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3.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2.通过了解自己身边的国企改革情况,使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3.通过广州、厦门等在近代史上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或经济特区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思想阐述◇观念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创意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利用充分的文字、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局势,从而认识到农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初二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课件苏教版

初二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课件苏教版
•旧中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目的不同: •当今是主动的开放,为了发展经济;
•旧中国是被动的,为了便利列强的侵略。

.从一系列开放城市的发展中,可 以得出怎样的启示?
• 重视人才的力量; • 敢闯,敢干; • 城市要抓住良好政策与机遇,加快自身建设与发展; •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兴旺的灵魂; • 城市发展的事实说明了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做法是

发展农村乡镇企业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
生产关系的变革?
•革
•改
•地
•土
•农业生 产合作社
•社
•公
•民
•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 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 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 炸不死人。” • 这是1984年描述青岛 电冰箱厂的文字。
•这段文字体现了青岛电冰箱厂怎样的经营局面?
初二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 开放》课件苏教版

•深圳
•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 的速度领跑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不止代表地点,它代表关 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 • ——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之深圳颁奖词

••凤阳花鼓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 •磙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 •不见新娘进凤阳。 Nhomakorabea•
国有企业改革
1、国有企业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
•政企不分,吃大锅饭 •企业没自主权, •职工积极性不高
•2、国有企业改革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2)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3)按劳分配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课件
道路、车辆等…
食品、服装、商店等
儿童生活用具及环境
婚礼
全家福照片
2017年,改革开放三十九周年。 30多年,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不断跨越,百姓梦想实现。 30多年,中国速度,世界瞩目。
制作者: 单
李香梅
位:青岛开发区第七中学
第9课 改革开放
对 农村 内 改 革 城市 对 外 开 放
1980年产粮 1981年产粮 1982年产粮 5.02亿斤 6.70亿斤 7.15亿斤
以上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人 民 公 社 化 和 大 跃 进 时 期
统一经营
平均主义
分田分产到户 责任明确 家 庭 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多劳多得 制 不劳不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极 大 的 调 动 了 农 民 的 积 极 性
交 够 国 家 的,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 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 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1984年讲话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 有何作用和影响 ?
• 1.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 2.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 • 3.特区是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有利的 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 程。
聚焦三农: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简称“三农”, 中国共 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 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 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 这是20多年前一段描述海 尔厂的文字。
这番话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生产经营局面? 这种局面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 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 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 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 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 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 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 的孩子养活到18岁。”

课件2:第9课 改革开放

课件2:第9课  改革开放
这是1979年2月5日 的封面,人物是邓小 平。标题写着:邓来 了。是说邓小平访美 一事非同小可。
四、对外开放
1、含义:对外开放是在某些地区的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别优惠的 政策,以吸引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平等互 利的原则下,扩大对外贸易,壮大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2、目的: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 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 的大幕;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中国的强国之路, 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改革开放的背景 (1)当年国家的现状需要改变。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局面:生产力发展缓慢, 人民温饱没有解决,科技教育落后……这种局面不改变不行。怎 样改变?答案只有一个:改革。 (2)中国需要第二次革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2(、2)建进国行以土来地,改我革的国主农要村原生因产是关封建系土的地变制革度和严调惩阻整碍经了历生了产哪力几的发个展步,骤核?心 内农容业每是生废产一除的步封发变建展革剥开或削辟调的了土道整地路的所。主有要制原,因实,行农核民心的内土容地及所结有制果,如结何果?解据放此了生,产你力认,为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4.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苏省组建了沙钢集团、春兰集团、徐州 工程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 政策上直接为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是党的( D )

历史:第9课《改革开放》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

历史:第9课《改革开放》课件(人教版八年级下

把七情俱已昧尽,参透了辛酸处泪湿衣襟”,星芒没亮;赵姑娘搭救了薛 ,“换珠衫依旧是当年容样”,星芒还是没亮。不要紧,他有时候恼 他几日不找他,整场便晾着他,非要他肯留完整场,最后他才肯给他一眼呢!他他他,他和他,说起来舌头都打结,注定不能说。若天幸换作 他和她,又怎么会有这样长的结难„„然也不对。若蝶宵华是一个“她”,苏家会怎样的如临大敌?轻些赶出城去,重些恐怕连她性命都夺了, 也不是没夺过„„幸亏是个“他”,总当名士荒唐、逢场作戏,才容这一线生憩。女眷那边,一片笑声,很有规矩的压低了,还是透过屏风出 来。大家宴,是有这种节目,到了人家家里,总见不着的深闺女眷,有时能见着半面、有时能看着个衣角,有时还能听见声音,身为男宾特别 欢迎,礼法束缚下小小的福利,不算逾矩。 明远向父亲欠欠身,得了准,过那边看看。却原来是宝音与明秀,同携一金丝玲珑篮子来,篮中精 巧糕片,攒成个福果模样,每一片上,却都有个女眷给老太太祝寿的记认,或一字、或一花,以玉尖划在糕片上,烘出来,敷以桂糖,取金甜 祥贵之意。宝音看着厨下把糕片烘成、摆定,与明秀一起护过来,奉给老太太,众人来认“这是我的”、“这是我的”,怪不得笑语哪!明远 是知道明秀因福珞一事,与宝音有暗斗的,今见明秀与宝音如此和气,不觉诧异,看一眼福珞。福珞虽不甚开心,败给宝音,也算服气。寿诞 是苏老太太的寿诞,寿礼由苏家姐妹呈过来,她觉得是应当的,也没多想,本性是开朗的人,在席前就应明秀的话,划了个“好”字,明秀自 己刺了朵富贵花,福珞寻出来:“老太太,花好。花好!”又去找是否有人刺月圆,欢扰成一处。第六十九章 死因初晓谁怜月(2)明远过得 这边来,本是通家之好,从小顽大的,福珞并无避忌,明远也帮着她们找月亮。台上,蝶宵华吟唱:“今日相逢如此报,愧我当初赠木桃”, 唱词下,那难以言明的意味,如燃着火的利箭,令明远的心跳起来。明远抬头看,回廊那边,水的那边,伊人摆袖、回腰,端凝庄美,一声 “把酒共谢锁麟囊。”举起眼睛,那星芒,那要把夜空照亮、却如露珠般转瞬即逝的星芒,凝在韩玉笙身上。为何是玉笙?怎么会是玉笙?明 远那一刻再也无法掩饰,急急的瞪视玉笙。宝音没有看他、甚至没注意到蝶宵华。戏台后,焰花放了起来,她像所有人一样,抬起脸,去看那 短暂得、比蝶宵华的一生还要短暂的烟花。戏已尽,夜未央。寿宴散后,老太太留宝音说了会儿话,放她回去。乐韵急急恭喜:“ !四 这算 是服了你了,再不跟你斗了罢?本来嘛,她都快出去了,还跟娘家姐妹留段不痛快则甚?—— ?”宝音怔着一时还回不了神。老太太留她说话, 将入宫的重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