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合集下载

国家赔偿精神赔偿标准是什么

国家赔偿精神赔偿标准是什么

国家赔偿精神赔偿标准是什么国家赔偿精神赔偿标准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经过相关法律部门和法律专家的研究制定,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为目的,为受到侵权行为造成精神损害的个人提供合理补偿的一种标准。

一.精神赔偿的定义和适用范围精神赔偿是指对受害人的精神痛苦、恐惧、痛楚等非财产损害进行补偿的权益保护措施。

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人身损害赔偿、侵犯人身自由、人格权利等侵权行为引起的精神损害。

二.精神赔偿的计算方法1. 认定精神损害的程度和影响范围;2. 综合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等因素;3. 依据相应的赔偿标准,进行合理的赔偿金额确定。

三.精神赔偿标准的相关要素1. 损害程度:包括轻微、一般、严重等不同程度的精神损害;2. 衡量标准:参照医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鉴定和评估意见;3. 赔偿金额:根据精神损害的程度和影响范围,通过司法实践、法律规定以及先例判决等综合考虑确定。

四.精神赔偿案例分析以具体案例为基础,对不同类型的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进行详细案例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人身伤害、恶意诽谤、侵犯隐私权等。

五.国家赔偿精神赔偿标准的适用条件1. 受害人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身份条件;2. 受害人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遭受不合理损害;3. 侵权行为符合国家相关法律的规定。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有:1. 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文件;2. 具体案例分析文件和相关证据材料。

法律名词及注释:1. 精神损害:指个人精神上的痛苦、恐惧、焦虑等非财产损害。

2. 人身损害:指对个人身体的伤害,包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伤害。

3. 侵犯人身自由:指对个人身体自由的限制和剥夺。

4. 人格权利:指个人在身体、名誉、自由、隐私等方面享有的特定权利和保护。

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构想——兼评法释[2001]7号司法解释

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构想——兼评法释[2001]7号司法解释
人 等 组 织
自然人作 为精神 损 害赔偿 的权 利 主体 已经 得 到
但法人等组织 能否 作为精神 损害赔偿 的 法》 第八表“ 私犯 ” 中的第 1 规定 : 以文字诽谤 他 社会 的公认 , 条 “ 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 的歌词 的 , 处死 刑。 田这是精 权利主体 , 直是 法学 界 争 论 的焦 点 问题 。笔 者认 ” 一 神损害赔偿 制度 的最初 萌芽 。英 文对精 神损害赔 偿
提 条 件
姑舅 、 奴婢 言旧主等侵 害人格权 的行为 , 均规定予 以 刑罚制裁 。在我国今 天的民法理论界 中 , 关于精神损 害赔偿 的概念 、 性质 、 赔偿标 准等方 面存 在有许多争
精 神 痛 苦 是人 的 内 心 世 界 的 感 受 , 公 民受 到 侵 是
害 以后 , 在精神状 态方 面 的不利 益。在人 的 身体权 、 健康权受 到侵害 时, 造成本 人的精 神痛苦 , 人 的 会 在
失 的 程 度 , 而 判 定 赔 偿 的 数 额 。侵 权 行 为 给 受 害 人 从 造 成 精 神 损 害 程 度 的 大 小 , 侵 权 的 程 度 、 害 人 的 与 受
行救济 的民事法律制度已得到世界各 国的普遍认 同。 但在 我 国, 神损 害赔偿 制度虽 已建立 , 精 却有许多 亟
需完 善 的 问题 , 此 , 样 进 一 步 完 善 具 有 中 国特 色 因 怎
心理承受能力有 很大的关系。有些侵权行 为 , 如侵害 他人的贞操权 给受害人造成 的精神痛 苦、 害他 人 的 侵
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以更好地保护 当事人 的合法权 生命权给受害人 的近亲 属造成 的精 神痛 苦 可能 会伴 益, 已成 为 当前 法 学 理 论 界 和 司 法 实 践 中的 一 个 焦 点 随人 的 一 生 , 即使 用 再 多 的金 钱 赔 偿 也 难 以弥 合 其 内

精神损害赔偿计算公式

精神损害赔偿计算公式

精神损害赔偿计算公式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时候会导致受害人精神方面出现一些问题,那么就需要赔偿受害人精神损失费,有关精神损害赔偿计算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那么精神损害赔偿计算公式?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我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精神损害赔偿计算公式1、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赔偿金额=受害人工资(元/天)X误工时间(天)护理费赔偿金额=护理人工资(元/天)X护理期限(天)2、无固定收入的,根据其能否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区分处理。

(1)能证明的:误工费赔偿金额=受害人最近三年平均收入(元/天)X误工时间(天)(2)不能证明的,误工费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误工费赔偿金额=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职工的平均工资(元/天)X误工时间(天)护理费赔偿金额=护理标准(元/天)X护理期限(天)3、在确定误工时间时,一般以医院建休为准。

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则误工时间可以定至定残日的前一天。

二、最新精神损害赔偿计算标准一、《精神赔偿解释》规定了三种不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1)对于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赔偿金;(2)对于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3)对于侵害人身,没有造成死亡残疾后果的,应当赔偿精神抚慰金。

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等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

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确定应当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他人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的,死者近亲属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他人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的,死者近亲属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他人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的,死者近亲属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案例要旨他人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以违反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死者近亲属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法院评论〔对《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三条第三项的理解与适用〕本案涉及非法利用、损害遗体,引起死者近亲属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根据《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三条第三项的规定:自然人死亡后,他人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死者近亲属因此遭受精神痛苦而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为说明这一问题,本文从尸体的法律属性及相关权益方面做如下论述:(一)尸体的属性与特点尸体即自然人死亡后所留下的身体的躯壳,是一种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人身属性的客观实体,它既非法律意义上的人,也非法律意义上的物,而是一种“准物”。

自然属性和人身属性是尸体的两个基本属性。

这两个属性决定了尸体具有只可以被有限占有和处分的特点,理由是:尸体作为一种“准物”,已不可能再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而只有可能会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而在法律上存在,这一点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占有和处分尸体提供了基本的法理依据。

而另一方面,尸体虽然已不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但其原先作为法律关系主体时所形成和具有的人格尊严却并不会随着其精神的不复而从此消失,相反,这种人格尊严依旧存在,并成为尸体区别于法律上的物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就决定了任何对这种“准物”的占有或者处分行为――无论是个人的占有或处分行为抑或是国家的占有或处分行为――都必须受一定的限制。

具体说来,尸体的这种只可被有限占有和处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个人对尸体享有有限占有和处分权。

这主要是指,与死者有特殊身份关系的人(主要是死者的近亲属),可以占有并处分尸体,但这种占有和处分并不应是完全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占有和处分,而只是一种有限的占有和处分。

表现在:第一,死者近亲属对尸体的占有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他最终必须将尸体加以处分。

赔偿精神损失费的法律依据

赔偿精神损失费的法律依据

赔偿精神损失费的法律依据概述在民事诉讼中,赔偿精神损失费是指民事主体因他人侵权行为造成精神伤害,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向侵权方请求经济赔偿的损失费用。

本文将介绍赔偿精神损失费的法律依据,包括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

一、民法的规定民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对民事关系进行立法规范的基本法律文件。

在民法中,关于赔偿精神损失费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侵权责任原则根据民法的相关规定,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规定了侵权行为的种类,包括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方面的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造成精神损害的,侵权方应当给予被侵权人相应的赔偿。

2.精神损害的赔偿根据民法的规定,精神损害是一种特殊的损害形式,不仅包括因生命、健康、财产、人身等权益受到侵害而引发的精神损害,还包括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精神痛苦、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

侵权方应当承担精神损害的赔偿责任。

3.赔偿精神损失费的标准根据民法的规定,赔偿精神损失费的标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

受损害方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供证据,如医疗记录、心理咨询报告等,以证明自身精神损失的程度和对生活以及工作的影响,从而请求相应的赔偿金额。

二、司法解释的规定除了民法的规定外,我国司法解释对赔偿精神损失费的具体标准和适用范围也做了进一步的解释。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在2006年发布了《关于审理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赔偿精神损失费的范围和标准。

其中规定了不同程度的精神损失可以分为轻微、一般和重大三个等级,根据等级确定赔偿金额。

解释还提到,精神损害的赔偿应当根据社会关系、侵权方式、侵权后果等方面综合考虑。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在2019年发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了证据的适用范围和要求。

对于赔偿精神损失费,受损害方可以通过提交医疗记录、心理咨询报告等证据,证明自身的精神损失程度。

精神损害赔偿金

精神损害赔偿金

精神损害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1条第1款规定了“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法院都依据该司法解释进行裁判。

而《侵权责任法》第22条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则是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我国首次在法律中确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人身权保护的巨大进步,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精神损害赔偿定义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权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赔偿义务人向受害人本人或者受害人的近亲属支付的费用。

二、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根据《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1条规定,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或其近亲属获得精神损害赔偿有以下两种情形:1.受害人的生命权遭受侵害,对其近亲属造成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创伤;2.受害人的健康权遭受侵害,对其本人或其近亲属造成的精神痛苦。

三、赔偿权利人范围根据《精神损害赔偿解释》第7条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人是受害人或者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四、精神损害慰抚金确定的基本原则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上,由于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规定明确的赔偿标准、最高和最低限额。

因此,如何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是审判实践遇到的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精神损害不同于财产损害,无法适用等价赔偿的原则来衡量。

因此,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应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依照具体的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平衡各方利益,使其赔偿数额适当合理。

1.适当补偿、限制原则中国交通事故赔偿网由于精神损害是一种无形损害,很难用物质尺度来衡量,依据一般的侵权损害赔偿原则难以正确处理,赔偿数额的确定只能是一种补偿性的,而不是等价性的,只能是适当补偿受害人或受害人的亲属所受到的精神损害,通过对受害人或受害人的亲属的经济补偿,使受害人或受害人的亲属感情上的痛苦得到减轻或消除,从而起到抚慰作用。

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

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条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亲权、亲属权)。

第三条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第四条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照片),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条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一事不再理)第七条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从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看刑事案件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从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看刑事案件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利也不但存在。客觏事寅告 我们 , 越柬越多的人身损害赔储案件都牌涉及遣一用题 ,法释[ 0 1 虢又人 2 21 0 7
焉地限制 了遣些受害人要求獾得精神损害赔储的靖求槎 , 逭祗能巍明法释[ 0 1 虢舆中固意法雉麓公民尊 2 2l 0 7
殷的精神棚左,有遵正蓑。冈此 ,有必要封法稃[ 017 2 21 虢造行客觏和恝真的窨祝,以明正羲。 0
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 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封于上述规定 ,除了法释[ 0]7虢规定人民 2 04 0 法院不受理 “ 被害人因犯罪行魇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 ”外, 刑法 》 3 僚和 《 《 第 6 刑事拆凇法 》 第 7 保均没有翔似的规定 , 7 何况法释[ 0]7 2 0 虢并不是法榨[ 017 0 4 2 21 虢的立法根摅, 0 造一是因焉法释[ 0 ]7 2 0 0 4
维普资讯
20 06年 8月, 德第三卷, 8期 ( 第 2 期 ) 第 缌 1
美中法律枰黼
U . h aL w R v w IS 5 86 0 . S SC i a ei ,S N14 .6 5 U A n e
徒最高院的司法解释看刑事案件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僧莆求榷
受到侵害畸有榷请求精神损害赔借。道不馑迮一步贯微落寅了中固 《 民法通则 》的立法精神 ,而且属中冈公
民在受到不法侵害晴有榷提出精神揖害赔储提供了明碓具髓的法律依摭。然而,在畴隔不久的 20 02年 7月
l 日, 1 最高人民法院謇判委 禽第 13 2 0次台耩又以批 後的形式通迥了 《 嗣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 害人捉起精}. 害赔储民事坼 圈题的批缀 》 法样[ 01 l ̄ t 1 J ( 2 2l 0 7虢 ) ,并于同年 7月 2 起施行 。 批徨明傩 0日 规定,“ 根摅刑法第三 I - 六保和刑事拆松法第七十七僚 以及我院 《 网于刑事附带民事拆 筘圈嗣题的规定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侵权赔偿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为在审理民事侵权案件中正确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解释:第一条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条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三条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下列侵权行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以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二)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隐私;(三)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或者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遗体、遗骨。

第四条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五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六条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条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第九条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

第十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十一条受害人对损害事实和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轻或者免除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第十二条在本解释公布施行之前已经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释,其内容有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儿子刚出生就患心脏病/l/pc/564479.html∙对民事诉讼起诉受理阶段证明标准的分析/l/pc/564478.html∙离婚4月前夫生子前妻获精神损害/l/pc/564477.html∙关于举证倒置与举证责任的问题/l/pc/564476.html∙离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方面/l/pc/564475.html∙怎么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l/pc/564474.html∙河北保定近70名患者接受肌肉注射/l/pc/564473.html∙专利侵权行为 /l/pc/564472.html∙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l/pc/564471.html∙关于土地被征用所得的补偿费和安置补助/l/pc/564470.html∙审理医疗侵权案件不宜使用公平责任原则/l/pc/564469.html∙原发病灶未切除导致再手术/l/pc/564468.html∙医疗侵权赔偿案审理的误区/l/pc/564467.html∙雇佣关系适用过失相抵吗/l/pc/564466.html∙离婚损害赔偿有哪些构成要件/l/pc/564465.html∙医疗纠纷民事案件鉴定程序/l/pc/564464.html∙丧儿夫妇与梁臣诊所达成调解/l/pc/564463.html∙质疑尸检报告完整性死者家属/l/pc/564462.html∙论我国侵权法归责原则/l/pc/564461.html∙人身伤害等级鉴定 /l/pc/564460.html ∙医疗事故精神赔偿的计算方法/l/pc/564459.html∙附带民事诉讼不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破坏了/l/pc/564458.html∙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相关问题/l/pc/564457.html∙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l/pc/564456.html∙孩子先天性疾病医院是否有责任/l/pc/564455.html∙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状如何写/l/pc/564454.html∙央视女记者刘薇个人简历大公开/l/pc/564453.html∙关于保险公司代位求偿问题/l/pc/564452.html∙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依据/l/pc/564451.html∙哪些行为属于侵害著作权的行为,有什么处罚/l/pc/564450.html∙医疗事故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l/pc/564449.html∙人身伤害的赔偿 /l/pc/564448.html∙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的依据/l/pc/564447.html∙人身伤害赔偿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书/l/pc/564446.html∙甲某因受到乙某的侵害而致残,甲某可以/l/pc/564445.html∙江西麻疹疫苗引发48例异常反/l/pc/564444.html∙违约损害赔偿问题 /l/pc/564443.html ∙意外事故案例分析 /l/pc/564442.html ∙上万元买的家具竟然甲醛超标/l/pc/564441.html∙离奇医术杀人案 /l/pc/564440.html∙对在城镇生活工作的农村居民损害赔偿标准的确定/l/pc/564439.html∙关于每日工资如何计算问题/l/pc/564438.html∙弟弟出车祸哥哥能单独提出和解吗/l/pc/564437.html∙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处理的法律/l/pc/564436.html∙哪些音像制品会被查封没收甚至受到处罚/l/pc/564435.html∙受益人的适当补偿义务/l/pc/564434.html∙交强险条款明确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l/pc/564433.html∙奥美定,美容还是毁容/l/pc/564432.html∙交通事故保险索赔程序/l/pc/564431.html∙发生医患纠纷后先不要说“难/l/pc/564430.html∙过失致胎儿大脑受伤/l/pc/564429.html∙牙医多拔一颗牙医院赔六千/l/pc/564428.html∙强制执行有没有时间限制/l/pc/564427.html∙死亡赔偿金 /l/pc/564426.html∙对侵害生命健康权等人身权的行为适用精/l/pc/564425.html∙浅论国家赔偿确认问题/l/pc/564424.html∙罪犯已被执行了死刑,应当由谁来承担受/l/pc/564423.html∙一个从天而降的烟灰缸/l/pc/564422.html∙产妇用化痔栓 /l/pc/564421.html∙无过错责任原则 /l/pc/564420.html∙交通伤害赔偿标准 /l/pc/564419.html ∙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l/pc/564418.html∙在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如何运用归责原则/l/pc/564417.html∙面部伤害鉴定标准解析/l/pc/564416.html∙几十多家胡师傅无烟锅经销商状告总代理/l/pc/564415.html∙高空作业中不幸掉下当场死亡,如何要求赔偿/l/pc/564414.html∙见义勇为者无奈受困巨额医疗费/l/pc/564413.html∙交通意外事故的法律责任/l/pc/564412.html∙定金与订金的区别是什么/l/pc/564411.html∙医疗事故次要责任 /l/pc/564410.html ∙死亡赔偿金应如何分配/l/pc/564409.html∙工伤意外死亡赔偿内容/l/pc/564408.html∙未成年人致人损害 /l/pc/564407.html ∙参保职工的住院医疗费用如何结/l/pc/564406.html∙非财产损害赔偿论文/l/pc/564405.html∙受侵害变成植物人,其近亲属可否请求精/l/pc/564404.html∙医院未履行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应/l/pc/564403.html∙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被扶养人/l/pc/564402.html∙新类型侵权行为—产品责任/l/pc/564401.html∙(客户服务提示书)是否属于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书/l/pc/564400.html∙意外伤害险赔偿标准/l/pc/564399.html∙离奇医术杀人案 /l/pc/564398.html∙青霉素病人过敏死亡赔偿案例/l/pc/564397.html∙地面施工致人损害赔偿标准/l/pc/564396.html∙采沙坑溺死一家三口/l/pc/564395.html∙伤害赔偿协议书范文2018最新书/l/pc/564394.html∙起诉医院用患者进行非法试验/l/pc/564393.html∙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l/pc/564392.html∙工伤赔偿项目及具体数额/l/pc/564391.html∙请求权基础概念界定/l/pc/564390.html∙国家赔偿的范围有哪些/l/pc/564389.html∙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考量的因素/l/pc/564388.html∙商标侵权 /l/pc/564387.html∙本案被告应否承担责任/l/pc/564386.html∙医院诊治不当致双胞胎一死一残医/l/pc/564385.html∙解读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l/pc/564384.html∙村民河中救人身亡 /l/pc/564383.html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l/pc/564382.html∙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对策/l/pc/564381.html∙定金合同书范本2018最新纠纷案件例/l/pc/564380.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