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17世纪古典文学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讲义第4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人文主义向启蒙主义的过渡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第一节概述背景:欧洲封建社会整体处于封建专制强盛时期,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发展带来的矛盾,引起了中欧资产阶级革命。

代表国家:英国:资本主义领军国家;法国:建立欧洲最强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影响: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环境,使得社会与国家得到安定,追求理性思想发展。

一、巴洛克文学(贵族文学)起源:来源于葡萄牙的词语,之后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内容:偏重宗教狂热、对世事绝望,情绪夸张颓废,用词华丽,结构宏阔,风格扑朔迷离二、英国资产阶级文学1642年,英国资产阶级发动战争,建立共和国。

新政府妥协建立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学,代表人物约翰·弥尔顿(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理论著作《论戏剧体诗》他主张悲剧中的“三一律。

”)代表作:《失乐园》《复乐园》《士力参孙》1)《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记》,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写亚当、夏娃在撒旦引诱下偷食禁果,因而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2)《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部分)(人子耶稣)(也是写宗教故事的长诗,诗中的撒旦不是反叛者而是诱惑者,他以金钱、荣誉、权势等引诱耶稣,企图使耶稣放弃拯救人类的理想。

这里耶稣的形象表现了复辟时期清教徒革命家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也可以说是诗人的自况)。

3)一部诗剧《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古典主义文学1.背景: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是绝对王权用来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分立主义思想工具。

2.名词解释: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

所谓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西方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俗喜剧。

【荷马史诗】1古希腊史诗的总称2西方最早的独立文学作品,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3相传由诗人荷马所作4荷马史诗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第二章中古文学【教会文学】1又称僧侣文学,是中世纪欧洲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学2主要指的是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3体裁有圣经故事、祷告文、赞美诗、梦幻故事、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4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想【骑士文学】1欧洲封建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世俗封建主文学2骑士酷爱荣誉,把为自己心爱的贵妇人去冒险并获得胜利视为最大的荣耀,并形成了“骑士精神”。

骑士文学反映了大量的骑士与贵妇人之间的“典雅的爱情”3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4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骑士叙事诗又称骑士传奇,其中心在法国北部。

【英雄史诗】1欧洲中世纪各民族的史诗2早期英雄史诗形成于中世纪初期,是氏族社会末期各部落人民的口头创作3早期表现群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代表《贝奥武甫》、日耳曼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的《卡列瓦拉》4后期英雄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

封建社会的英雄人物,体现了爱国英雄形象,代表作法国的《罗兰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市民文学】1市民文学也称城市文学,是欧洲中世纪反映市民生活与思想的作品2取材现实,强调“机智”,融讽刺,风趣,现实性于一体3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列那狐传奇》】1寓言讽刺叙事诗,作品以动物寓人2反映城市社会的矛盾冲突3狮子代表君主,狼代表贵族大臣,狐狸是典型的市民阶级4宣扬运用机智与强权周旋的思想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文艺复兴】14——16世纪,欧洲资产阶级以人文主义为中心思想,以世俗的形式反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思想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外国文学史书目

外国文学史书目

外国文学史书目(一)欧美部分: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1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2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第二章中世纪文学但丁《神曲》第三章文艺复兴文学1薄伽丘《十日谈》拉伯雷《巨人传》2塞万提斯《唐吉诃德》3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第四章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莫里哀《伪君子》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1卢梭《新爱洛伊丝》2歌德《浮士德》第六章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1拜伦《唐璜》2雨果《悲惨世界》第七章19世纪中后期现实主义文学1司汤达《红与黑》2巴尔扎克《高老头》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狄更斯《双城记》3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埃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4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果戈理《死魂灵》5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6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7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易卜生《玩偶之家》第八章19世纪自然主义和其他流派波德莱尔《恶之花》第九章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劳伦斯《虹》2、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3、海明威《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4、马尔克斯《百年孤独》5、高尔基《母亲》6、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第十章 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1、象征主义:艾略特《荒原》2、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奥尼尔《毛猿》3、意识流小说:乔伊斯《尤利西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4、存在主义:萨特《禁闭》5、荒诞派戏剧:贝克特《等待戈多》6、黑色幽默: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7、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二)亚非部分1、《圣经》2、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3、紫氏部《源氏物语》4、川端康成《雪国》《古都》《千只鹤》。

外国文学史之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之17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之17世纪文学17世纪欧洲文学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向启蒙主义文学过渡时期,主要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或称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

第一节概述一、巴洛克文学:1、巴洛克文学:巴洛克用来形容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一种崇尚装饰与雕琢的建筑。

这种风格在当时的一些国家的一些文学创作中也有所体现,于是人们就易用了这个概念指称这种风格的文学创作。

这种创作在内容上偏重表现宗教狂热、对尘世的绝望,情绪为夸张的悲观和颓丧,用词华丽,堆砌辞藻,作品结构常常框架宏阔,叙述风格扑朔迷离。

2、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巴洛克文学较为盛行,意大利著名的是“马里诺诗派”,代表人物是马里诺,他借罗马神话创作了成名作《阿都尼斯》;西班牙巴洛克文学以“贡格拉诗派”为代表,其主将就是贡格拉。

巴洛克文学成就较高的就是西班牙的剧作家卡尔德隆,他的剧作《人生如梦》比较充分的体现了巴洛克文学的特点。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弥尔顿是最为杰出的代表。

他著名的三部作品分别为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它们都以圣经为题材。

2、《失乐园》取材于《旧约·创世纪》,主要叙述堕落天使卢西弗被上帝打入地狱,成了魔鬼撒旦后,他寻找机会复仇上帝,于是前往上帝在地上建造的伊甸园引诱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禁约,偷食禁果,最终造成人类始祖的犯罪。

3、长诗《复乐园》取材于《圣经·新约全书》,写耶稣在旷野绝食40天后被恶魔试探、抗拒诱惑的故事。

4、诗剧《力士参孙》取材于《旧约·士师记》,但对原作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

剧作着重表现了参孙在深陷囹圄、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忍耐”精神的发展。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因崇奉古希腊、罗马文学而得名。

它是法国封建王权和资产阶级相妥协的产物,以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哲学为基础,强调理性原则,认为在文学创作中应该遵循理性。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

外国文学史十七世纪
竟扭过脸去,掏出手帕,要她把胸脯遮起来。然而,他一边答应做奥尔贡旳女婿,一 边又向奥尔贡旳妻子求婚;当奥尔贡送他一点钱时,他总是说“太多了,二分之一已 经太多”;当奥尔贡把全部家产赠给时,他没说半个“多”字。
• 2. 进一步揭发答尔丢夫伪装虔诚旳罪恶用心在于贪财好色。 • 如:一看见欧米耳太太就垂涎欲滴,“要拔去上帝这么一种障碍”。当他旳罪行面临
• 女主人公:安德洛玛克(赫克托尔旳寡妻)、
皮洛斯、爱弥奥娜、奥雷斯。
布瓦洛:古典主义旳理论家
• 布瓦洛 • 古典主义旳理论家 • 最大成就: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旳艺术》
强调“理性”是文学创作旳最高准则。全 方面系统得论述了古典主义旳美学观点和 创作原则。作者由此而取得“古典主义立 法者”旳称号。
• 社会意义:体现了强烈旳反封建反教会旳民主倾向。答尔丢夫成了“伪善者”旳同义
语,是个不朽旳艺术经典。
分析:《伪君子》旳艺术成就。
• 分析《伪君子》旳艺术成就。 • 1遵照了古典主义旳“三一律”原则。 • 情节单纯集中:都是体现答尔丢夫旳虚伪与欺骗;时间:二十四小时之内;
地点:奥尔贡家里,而且只有一种布景,就是奥尔贡旳客厅。
旳现实主义手法。
• 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与文艺复兴戏剧一脉相传。 • 2.反拨 • 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旳过分强调,造成了否定一切秩
序旳倾向。
• 语言不规范、艺术形式杂乱。
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旳创始人
• 高乃依《熙德》(被公以为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
范性作品)
• 《熙德》主人公:罗狄克、 施曼娜。 • 作品经过男女主人公在爱情与荣誉、义务旳冲突
分雕琢和华丽旳建筑。
• 2. 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旳生死、
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 梦幻手法、并体现出华丽纤巧旳风格。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

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简答外国文学史(下)名词解释: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指15世纪至17世纪的欧洲,人们对古典文化的重新研究和追求对文艺、哲学和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追求个人独立思考和表达,注重描写人类的尊严和活力。

2. 巴洛克(Baroque):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初期的艺术和文学风格,特点是丰富、夸张和复杂的形式,着重宏大的叙事、高度感性和矛盾冲突的表现手法。

3. 古典主义(Classicism):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导风格,追求简洁、平衡和秩序,并以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为理想。

古典主义文学作品着重规则、理性和正确的表达,反对夸张和感性的表现。

4. 浪漫主义(Romanticism):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运动,强调个人情感、幻想和对自然、民族和历史的热爱。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追求创造性和超越现实的体验,注重独特的个人感受和想象力。

5. 现实主义(Realism):19世纪后期兴起的文学运动,注重真实和客观地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行为,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呈现现实世界。

简答:1. 简要介绍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幻想和对自然、民族和历史的热爱。

浪漫主义作品追求创造性和超越现实的体验,注重独特的个人感受和想象力。

其特点包括:强调自我抒发和情感表达、崇尚自然和对自然界的描绘、赋予民族和历史以重要性、追求超脱现实和理想的愿景、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2. 简要介绍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和客观地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呈现现实世界,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行为。

其特点包括: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类生活,呈现真实的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注重描绘细节和个体的日常生活、追求客观和客观真实的写作风格、拒绝浪漫主义的幻想和逃避。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1.教会文学:中世纪盛行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体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等,多取材于《圣经》,目的主要是宣传基督教义、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2.奥涅金:俄国作家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出身贵族,受西欧进步思想的影响,厌恶上流社会,但又无所作为。

3.“威塞克斯小说”:英国作家哈代创作的一系列“性格与环境小说”,故事发生在英国西南部的威塞克斯地区,代表作品《德伯家的苔丝》。

4.“战壕真实派”:苏联50年代中期一批真实描写战地生活作家的特称,代表作家邦达列夫等,其创作尽力突出战壕真实,渲染战争的残酷,突出普通人在战争中的不幸。

5.俳句:日本江户时期诗歌方面的重要代表,每首俳句共17个音,是世界上最短小的诗歌,代表诗人松尾芭蕉。

1.简述希腊文学的特征。

(1)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3)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2.简析《双城记》中梅尼特医生的形象。

(1)梅尼特医生是一个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形象;(2)因揭发厄佛里蒙地侯爵的罪行被关进巴士底狱;(3)出狱后,成为仁爱与宽恕的化身。

3.简述《源氏物语》的主题思想。

(1)展示了平安时期宫廷贵族错综复杂的斗争;(2)反映出平安时期上层贵族政治上的腐朽,精神上的堕落;(3)揭示出整个平安贵族走向没落的必然命运。

1.试述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思想特征:①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②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价值取向。

(2)艺术特征:①强调客观反映生活,注重细节真实。

②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论述《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成就。

(1)气势雄浑的史诗性质;(2)塑造人物形象极其成功;(3)不仅描写人物感情,而且描绘复杂而细微的心理变化;(4)始终把人物置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背景之中进行描写。

1.市民文学:11世纪随城市的出现而产生的,大多是民间创作,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抒情诗和市民戏剧。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1、黑色幽默──当代美国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因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辑印小说片断集《黑色幽默》而得名,又云黑色喜剧、•病态幽默0 。

此派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往往通过冷嘲热讽、•玩世不恭的态度,通过残酷而荒诞的寓言式艺术形象来鞭挞社会,•把滑稽幽默与崇高严肃、喜剧与悲剧、顺序与错乱交错迭印,组成一体,•从强烈对比中揭露现实。

主要作家有海勒、品钦、巴思和巴塞尔姆。

2、魔幻现实主义──本世纪50、60•年代出现在拉美文坛上的一个小说流派。

早在20年代,艺术批评家弗朗茨.罗在研究后期欧洲表现派绘画时就使用了这一术语。

此派吸收古印地安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借鉴欧美现代派文学的创作经验,大量运用内心独白、意识流、象征、•比喻手法,变现实为神话,变现实为梦幻,变现实为荒诞,用神秘、•离奇、魔幻色彩表现出了拉美的神奇现实。

主要作家有马尔克斯、•阿斯图里亚斯、卡彭铁尔、卢尔福等。

3、摹仿说──古希腊传统的文艺学说。

•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当时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诗起源于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强调了文艺与现实不可分离的关系,在西方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现实主义创作奠定了基础。

4、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在“神人同形同性”的基础上,•塑造了高大完美的、充满着理性光辉的众神形象,并曲曲折折地折射出古代社会进化的遗迹和古代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这种正常的思维有别于早熟的儿童和粗野的儿童,因而得名。

5、第十位文艺女神──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萨福曾开办学校,•教少女学习音乐和诗歌。

她写诗9卷,其独唱琴歌歌唱爱情和美德,•感情真挚,意境清新,有很强的感染力。

柏拉图因之将她称之为神话中九位缪斯女神之外的“第十位文艺女神”。

6、木马计──战史中著名的智慧故事。

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亚10年不下,奥德修斯遂设计假意退兵,藏伏兵于巨大的木马之内。

特洛亚人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推进城里。

当夜,希腊联军回兵,与木马中的伏兵里应外合,攻陷了特洛亚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17世纪文学1.古典主义产生背景:1、从社会历史角度来说,它是一种官方文学,是法国宫廷扶持下的产物。

2、从思想基础来说,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为古典主义文学提供了哲学基础。

3、从文学传统上说,文艺复兴已经开创了向古希腊罗马文学学习的风气,古典主义文学正是这一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2.古典主义与人文主义文学的关系:古曲主义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出现的文学思潮,它与人文主义文学既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反拨和矫正。

继承方面:①在思想上仍然具有肯定人性(肯定爱情自由)、反对教会的特质(人文主义思想)。

②在创作方法上基本上还是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现实主义手法。

③在艺术形式上,戏剧一脉相承,依然以悲剧、喜剧分类。

反拨与矫正方面:①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过分强调,导致了否定一切秩序的倾向;古典主义则宣扬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理性和君主专制。

②人文主义作家们各行其是的创作,使得语言不规范,艺术形式杂乱;古典主义要求模仿古代,重视规则,遵守“三一律”。

3.古典主义文学:十七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文学思潮是古典主义。

它产生于法国,是封建中央集权制的产物。

它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都以古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因此被称为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4.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

古典主义邀请作家为专制政体服务,把歌颂国王,维护国家利益作为自己的神圣的天职。

(2)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

把理性作为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克己复理”(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创作规范。

(主张“三一律”)创作题材:古典主义悲剧大都取材古希腊罗马题材,以古代文学为典范。

文学体裁:古典主义理论家把戏剧体裁分为高雅的和卑俗的两种。

悲剧是高雅艺术,语言高尚典雅,喜剧是卑俗艺术,语言俚俗。

创作规则:强调服从古代的法则,戏剧必须遵从“三一律”。

缺点:人物类型化。

5.古典主义的基本准则:1、普遍性、典型性:摹仿自然,但不是摹仿个别的、特殊的自然,而是摹仿普遍的、永恒的自然,也就是摹仿普遍的、永恒的人性。

2、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古典主义虽然强调摹仿自然,但同时又认为古希腊罗马文学既然已经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表现了普遍永恒的人性,因而也就为摹仿自然树立了榜样。

因此,摹仿古人也就是摹仿自然,而且往往是摹仿自然的最好途径。

3、寓教于乐原则:贺拉斯曾经强调:“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

4、讲究创作规则:各种文学体裁要有严格的界限,保持体裁的纯净和体裁之间的等级。

悲剧和喜剧不容互相混杂。

戏剧尤其是悲剧要严格遵守“三一律”。

6.古典主义文学各国代表作家作品:一巴洛克文学(贵族文学):【西】卡尔德隆《人生如梦》【德】格里美尔斯豪森《痴儿西木传》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班扬:(王政复辟时期带有民主倾向的清教徒作家)《天路历程》弥尔顿(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诗人):《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熙德》(被公认为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性作品)让〃拉辛:(悲剧家)代表作《安德洛玛克》(第一部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布瓦洛(古典主义的理论家):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被认为是古典主义的美学经典。

拉封丹(以寓言诗著称):《寓言诗》7.简述弥尔顿《失乐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失乐园》的故事分为两个线索,一是亚当夏娃犯禁令被逐出失乐园,二是撒旦和天神的抗战失败而失去乐园的故事。

故事交叉点是撒旦诱惑亚当夏娃吃禁果。

亚当的线索:说明人类从原始进化到劳动的文明过程。

长诗指明人类进化必须依靠劳动和知识撒旦反叛的线索:是诗人所生活的英国时代精神的折光反映。

在撒旦身上写出敢于与权威抗争的崇高精神,在反抗失败后的愁闷也正是英国人民和诗人自己的苦闷和郁勃情绪。

他表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

艺术特色:雄浑宏伟的风格。

除全诗结构宏伟之外,作品中又充满了宏伟的图景,如天上战争。

长诗的文字在朴素庄严之中体现出宏大壮丽的美。

以无韵诗的体制,铿锵洪亮,不拘泥,表现宏伟的革命气势。

巧妙隐蔽的讽喻。

同时又具有时代所导致的局限性矛盾性,使人利用圣经题材和清教教义来鼓动革命热情。

8.为什么弥尔顿的创作代表了古典史诗的终结a.弥尔顿的两部史诗,特别是《失乐园》,是古典史诗的最后一部杰作。

西方古典史诗从荷马史诗开始,形成了写英雄史诗的传统。

《失乐园》直接继承了荷马史诗和维吉尔史诗的传统。

它不仅是宗教史诗,也是一部心理叙事诗,探索精神道德。

它标志着英雄史诗的结束。

b.黑格尔在《美学》中总结史诗,提出史诗在18世纪被小说替代。

c.西方史诗自弥尔顿之后让位于小说。

欧美小说继承了史诗传统,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史诗。

9.理解:“三一律”1、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即24小时。

2、三一律使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具有了明晰、精炼、紧凑的优点,但对戏剧创作也构成一种束缚,使得古典主义戏剧过分拘泥于形式,不够真实和自然,尤其与现实距离较远。

直到18世纪以后,三一律受到浪漫主义作家的反对,才被打破。

10.三一律与亚里士多德的戏剧和古希腊演出条件有何关系?是法国古曲主义戏剧创作法则(与主题内容的规范化相一致,古曲主义戏剧家还把文学创作的技巧和形式也加以规范化,形成了一整套作家必须严格遵循的艺术规范,“三一律”就是其中主要的规则之一)。

它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即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故事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之内完成。

古曲主义认为,这三个一来自亚里士多德《诗学》对戏剧的规定,被当作原则。

实际上是对亚里士多德的误解。

亚里士多德只强调一条情节主线这一点。

古曲主义者是根据古希腊戏剧演出情况,加上误解,得出三一律的,原因是受当时演出条件及古希腊戏剧自身特点影响。

希腊早期多为独幕剧,露天演出,没有幕布,无法换场,又没有中国传统戏剧的虚拟性,才导致对时间、地点的限定。

11.巴洛克文学巴洛克文学就是在巴洛克风格影响下产生的一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侧重形式的文学流派。

兴起于17世纪30年代,从意大利、西班牙传到英、法等国,继而广泛地浸润了17世纪西欧各国的文学界。

意大利的“马里诺诗派”,西班牙的“贡哥拉诗派”,法国的“矫揉造作派”和英国的“玄学诗派”等,均为巴洛克文学在各国的具体表现。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表现高雅的贵族情调、气质,追求艰涩夸饰的辞藻、复杂模糊的结构和神秘隐晦的诗风。

重要代表作有西班牙作家卡尔德隆的戏剧《人生如梦》;德国作家格里美尔斯豪森的流浪汉小说《痴儿西木传》。

12.巴洛克文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巴洛克文学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的残酷威严面前无能为力;常用极其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表现悲剧性的沮丧;艺术上刻意雕琢、追求怪谲、运用夸张、冷僻的典故,谜语似地词汇玩弄风雅。

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成为欧洲盛行一时的一种艺术风格。

第二节莫里哀1.莫里哀的民主主义戏剧观是什么?(1)戏剧应面向“池座观众”,不必迎合少数上层人物,应从剧本能否打动观众教育观众来判定剧本的好坏;(2)喜剧要揭露当代人的恶习,在于表现“本世纪的人们的缺点”;(3)“侯爵成了今日喜剧的小丑”,揭示反封建、反教会的深刻主题。

2.《吝啬鬼》的主题与阿巴贡的形象。

《吝啬鬼》:(又译《悭吝人》)嘲笑资产阶级贪婪、吝啬和虚荣。

取材于罗马喜剧普劳图斯《一坛黄金》:作品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本性。

作者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成功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

主题:《吝啬鬼》借用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一坛黄金》的题材,剧作通过高利贷者阿巴贡贪婪吝啬、嗜钱如命的丑陋荒唐的行径,揭示了拜金主义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发展初级阶段被金钱扭曲的人性。

阿巴贡与儿女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对金钱的贪欲破坏了道德人伦,破坏了生活的和谐幸福。

阿巴贡的形象:剧中主人公阿巴贡是一个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剧作家对他所代表的资产者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剧作集中表现了阿巴贡性格中最主要的特征——吝啬,全部情节是围绕这他的吝啬展开。

1.阿巴贡所有的言行都围绕这金钱进行。

他之崇拜金钱,对封建门第、名誉、爱情和亲情都一律轻视。

2.阿巴贡吝啬的特点表现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特征。

3.他的吝啬是与其贪得无厌地掠夺占有财富的冲动之间密不可分。

阿巴贡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产者的敛财方式和活动特点,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

3.《伪君子》的主题与艺术成就。

答尔丢夫的形象。

主题:(1)《伪君子》通过塑造伪装成虔诚教士的天主教徒的恶人答尔丢夫的形象,暴露了法国天主教会和贵族社会成员的伪善面目,充分揭示了宗教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2)《伪君子》还揭示了骗子共同的欺骗手段,即掌握人们内心最希望得到的东西,满足人最强烈的欲望,从而达到目的。

答丢夫的形象。

答:答尔丢夫是宗教骗子的典型。

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伪善。

他是一个破落贵族,穷困潦倒,流落巴黎,利用宗教谋出路,用一些虚假的虔诚动作骗取了奥尔恭的信任,目的在于掠夺其财产,满足其淫欲。

当他的真面目被揭露后,就想把奥尔恭逐出家门,甚至要置其于死地。

这个人物揭露了宗教伪善及其危害性,其矛头直指宗教,对宗教和封建势力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深刻的揭露。

答尔丢夫一词已成为伪善的同义语。

艺术成就:(1)独特的开场艺术:答尔丢夫直到第三幕才出场,但在其未出场时通过其他剧中人物之口,观众已对他有了充分的了解。

歌德说:“象《答丢夫》那样的开场,世界上只有一次。

”(2)遵循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情节单纯集中:都是表现答尔丢夫的虚伪与欺骗;时间:24小时之内;地点:奥尔贡家里,而且只有一个布景,就是奥尔贡的客厅。

(3)喜剧中有悲剧因素:如玛丽雅娜的婚事,奥尔恭的被逐,皆含有巨大的悲剧性。

(4)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答尔丢夫:语言矫揉造作,长篇大论的玩弄教义,符合他伪善的性格。

桃丽娜:犀利、明快、生动的语言显示她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

4.莫里哀戏剧中的民主思想?答:把第三等级作为主要人物和歌颂的对象,是莫里哀对戏剧内容的重大发展(桃丽娜、史嘉本)。

以《伪君子》中的女仆桃丽娜为代表,桃丽娜身为女仆,头脑清醒,目光敏锐,最早识破了答尔丢夫的伪善外表,是反对封建道德、揭露宗教伪善的主要力量。

在对比中突出了桃丽娜的形象,与奥尔恭的愚蠢、玛丽亚娜的懦弱相比,桃丽娜的聪明、勇敢就更显突出。

课后思考题1.高乃依、拉辛悲剧的代表作是什么?他们各自创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代表作:《熙德》(被公认为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性作品):主人公:罗狄克、施曼娜让〃拉辛:(悲剧家、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发展的巅峰)代表作《安德洛玛克》(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费得尔》《昂多玛格》他们的风格不同,高乃依些崇高的感情和理性,作品中洋溢着英雄主义精神;拉辛则更多的挖掘人性的弱点,写情欲造成的悲剧;高乃依描写意志坚强的理想人物,拉辛写优缺点的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