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蝉
赞美蝉的诗句

赞美蝉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赞美蝉的诗句有哪些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赞美蝉的诗句有哪些《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唐·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二.描写蝉的诗句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宋·朱熹.《南安道中》)。
“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唐. 司空曙《新蝉》)。
“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
渭上新蝉声,先听浑相像。
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唐白居易《早蝉》)“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唐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蝉声无一添苦恼,自是愁人在断肠”(宋杨万里《听蝉》)“何必雍门弹一曲,蝉声极意说凄凉” (宋刘克庄《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唐雍陶《蝉》)三.几首写蝉的诗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外形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外形与食性,实际上到处含比兴象征。
“垂緌”示意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
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冲突甚至不相容的,但在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
客寮听蝉(修改)

学习目标:
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体会作者客居异国他乡对故土的思念 等复杂情感。 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哲 理内涵。
检查预习:给下列字词注音
山脉
含情脉脉 mò 相似 sì 似的 shì ng ng 宁静 ní 宁可 nì 轧账 gá 轧钢 zhá 倏忽 shū 潜藏 qián cáng 惆怅 chóu chàng 邂逅 xiè hòu
有一首诗和本文作者的感受有异曲同 工 Nhomakorabea妙.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数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似故乡。
小结行文思路和思想情感
这篇状物类散文以“蝉”为线索,听蝉——悟 蝉——化蝉(由蝉及己)——思蝉,有序推进, “今年一听,竟忧患起来了,共鸣起来了,感慨起 来了”一句统领全文。 作者既表达了身在异乡的寂寞闲愁、思乡之情, 又表达了回到故乡对离开第二故乡的失落、怅惘、 不舍、思念之情。作者还从蝉身上悟到“追求光明, 追求自由无所畏惧,光明与自由得来不易,必须珍 惜”这一人生道理。
mài
倾轧 yà 蜕变 tuì 怅惘 chàng wǎng
初读思考:
1、作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听蝉的?
2、作者听到的蝉声有怎样的特点?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来描绘的? 3、作者朝听,暮听,听多了,有了哪些感悟? 4、 “我又会有新的失落,新的惆怅” ,如 何理解?
一、听蝉
1、作者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听蝉的?
语言优美:
1、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反复、排比等修
辞; 2、运用了大量的不同的拟声词和富有表现力的 动词,丰富而又有趣味; 3、化用古诗词,语言典雅,有意境; 4、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典雅而又灵动。
关于鸣蝉的优美句子

关于鸣蝉的优美句子1. 鸣蝉在枝头欢唱,那声音就像欢快的小精灵在耳边跳跃,你听,“知了知了”,这不是夏天最动听的旋律吗?比如在炎热的午后,我躺在树下乘凉,鸣蝉的歌声让我忘却了燥热。
2. 鸣蝉的叫声是夏日的交响乐,它们不知疲倦地演奏着,难道你不觉得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独特礼物吗?就像在公园里,人们一边散步,一边享受着这美妙的蝉鸣。
3. 鸣蝉啊,你那清脆的歌声,好似山间的清泉流淌在心田,怎能不让人陶醉呢?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树林里追逐着鸣蝉的声音。
4. 鸣蝉是夏天的使者,它们的歌声宣告着炎热季节的到来,这难道不是一种特别的宣告方式吗?好比学校开学时的铃声,标志着新的学期开始。
5. 听,鸣蝉在树上高声歌唱,那声音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夏日记忆的大门,你是否也被这声音带回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呢?像我每次听到蝉鸣,就会想起和家人一起在乡下度过的暑假。
6. 鸣蝉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是一场激烈的歌唱比赛,谁也不肯示弱,这不正是生命的活力展现吗?比如说在森林中,各种鸟儿和鸣蝉一起,构成了一个热闹的音乐世界。
7. 鸣蝉的歌声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虽然微小,却能照亮整个夏天,你难道没有这样的感觉吗?就像在夜晚的田野里,蝉鸣声让黑暗都变得生动起来。
8. 鸣蝉啊,你用歌声编织着夏天的梦,那梦境如诗如画,让人沉醉其中,怎能不令人向往呢?比如诗人在听到蝉鸣后,灵感如泉涌,写下了美丽的诗篇。
9. 鸣蝉的叫声是夏日的背景音,它们伴随着我们的生活,难道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吗?像在菜市场里,虽然嘈杂,但鸣蝉的声音依然清晰可闻。
10. 鸣蝉在树叶间跳跃,歌声在空气中飘荡,这场景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你难道不想走进这幅画中吗?记得有一次,我在山间漫步,仿佛自己也融入了这蝉鸣的世界。
11. 鸣蝉的歌声如同一缕阳光,穿透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一丝清凉,你有没有感受到呢?好比在炎热的沙漠中,一口清泉能让人瞬间恢复活力。
12. 鸣蝉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它们用独特的嗓音演绎着夏天的故事,这故事难道不精彩吗?就像孩子们听着故事入睡,鸣蝉的歌声也能让我们在夏日的夜晚进入甜美的梦乡。
夏日听着蛐蛐声入睡的文案

夏日听着蛐蛐声入睡的文案
1、蝉鸣鸟语声。
鸟的声音,蝉的鸣叫,蛙的高昂,蟋蟀的吟唱等等,这些声音那样的清脆优美,如果没有了这些动物的声音点缀,那么大自然将会是萧瑟凄凉的,是一个毫无生机的自然,人也就没有了乐趣,所以这些声音点缀了大自然,给大自然增添了无穷生机与魅力。
2、夏秋之交,虫鸣阵阵!那声声的浅吟低唱,仿佛忽远忽近的天籁之音,令人沁凉安神,陶然安睡。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蟋蟀的鸣声又有着独特的感受,清代才子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
”
又听虫鸣,十二首闻蛩的诗词,在古诗词中临风听虫鸣!
3、居住在闹市里,偶尔也能听见这丝丝缕缕的蛐蛐叫声,每次听见,我都会闹中取静,一个人静静地贪婪地听听这蛐蛐叫,把自己的思绪,瞬间拉回到记忆的场景里去,瞬间就是一次难以躲避的沉醉,是啊,我知道或许真正醉心的不仅仅只是这一声声的蛐蛐叫,而是那一截截令人难忘的美好岁月吧!。
咏蝉诗词三十四首

咏蝉诗词三十四首1.隋代:卢思道《听鸣蝉篇》节选听鸣蝉。
此听悲无极。
群嘶玉树里。
回噪金门侧。
长风送晚声。
清露供朝食。
晚风朝露实多宜。
秋日高鸣独见知。
轻身蔽数叶。
哀鸣抱一枝。
流乱罢还续。
酸伤合更离。
暂听别人心即断。
才闻客子泪先垂。
故乡已超忽。
空庭正芜没。
一夕复一朝。
坐见凉秋月。
2.唐代: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3.唐代:骆宾王《秋蝉》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
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
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
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
4.唐代:卢照邻《含风蝉》高情临爽月,急响送秋风。
独有危冠意,还将衰鬓同。
5.唐代: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6.唐代: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7.唐代:张乔《蝉》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
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8.唐代:薛涛《蝉》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
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9.唐代:雍陶《蝉》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
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
10.唐代:许浑《蝉》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
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11.唐代:罗隐《蝉》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
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12.唐代:李郢《蝉》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
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13.唐代:齐己《新秋病中枕上闻蝉》枕上稍醒醒,忽闻蝉一声。
此时知不死,昨日即前生。
更欲临窗听,犹难策杖行。
寻应同蜕壳,重饮露华清。
14.唐代:贾岛《病蝉》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
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
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15.唐代:贾岛《风蝉》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
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
听蝉岁月

就会半途 而费 ,从树 上掉到地 上 ,它 只好 又重新开 始 ,直 到爬到一个 合适 的高度 ,它才 肯停下来 ,吸附在树 干或枝 条上 , 静静地做 着力 的积蓄 , 准备着一个 新生命 冲缚破茧 。 每 逢 雨 季过 后 ,在 柳树 、苹 果 树 、梧 桐树 底 下 ,到 处 都是不规则 的小 H。将 小拇手指 伸人小 口五分之一 ,轻 轻 向上一挑 , 将 洞 口手指 甲盖大小 潮湿 的泥 土剥去 , 直 上
啤
月
口 尹 栋
入秋时节 ,有 老乡休假归来 ,特意 给我带 回一袋蝉 , 约近百只 ,令 我既意外又惊 喜。在外工作二 十余年 ,从来 没听过蝉 鸣 , 也从 未见到过 这个诱人 的精灵 。蝉成为我思 乡的一块 心结 , 藏 匿在深处 , 挥之不 去。我时常在梦乡里 ,
梦见 自己变成 了一只蝉 ,却 怎么也飞不过 回乡路上 的山山
习惯 。我童年 的每个夏天 ,经 常是晒得又黑 又亮 ,全是在
家之一,可偏偏在这片广褒而富饶的黑土地上没有蝉噪。
据说 , 清太祖努 尔哈赤在赫 图阿拉山城 ( 今辽 宁新 宾老城 ) 起 兵征战 , 一 日中午 ,他 刚刚睡着 ,就被一 阵尖利刺耳 的 蝉 呜惊 醒 ,连 日征战 不胜 使他 心 烦意 躁 。努尔 哈赤 怒 火
水水 。 醒来 , 经常 泪痕满面 。 蝉是我与故乡割舍不断 的脐带 。 哈尔 滨是 个 移 民城 市 ,对 蝉 的概念 和印 象 ,闯关东 那 辈人依稀还 有沉淀 的印象 。 蝉是 地球 第 四纪 冰川 I 后保 存 下来 的 一个 物种 ,全球 有 三 千 多种 ,我 国有 二百 多种 ,是 蝉类 种群 最 丰 富 的国
幼虫称 为结 柳狗儿 。这个 名字通俗得很 ,像地上 的草花
关于蝉的古诗文

关于蝉的古诗文篇一第一首:李商隐《蝉》蝉李商隐〔唐代〕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简析】《蝉》是一首五言律诗。
前四句抓住蝉鸣的特点来写,突出其“高难饱”“恨费声”的遭遇和处境,同时以蝉的彻夜悲鸣反衬树的碧绿无情。
后四句由蝉及己,想到自己官职低微,漂泊不定,田园荒芜,举家清贫,真是感慨良多。
此诗借咏蝉托物言志,寄托诗人的身世之慨,既写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的境况,也寄托其高洁的品格。
全诗采用人、蝉对照的写法,着笔于两者的相同点,一改秋蝉在诗歌中只寄寓凄凉而缺乏内涵的意象特征,赋予秋蝉全新的形象,是咏怀诗中的经典之作。
第二首:骆宾王《在狱咏蝉》在狱咏蝉骆宾王〔唐代〕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译文】深秋季节寒蝉叫个不停,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怎堪忍受正当玄鬓盛年的好时光,独自吟诵白头吟这么哀怨的诗行。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有谁能相信秋蝉是这样的清廉高洁呢?又有谁能为我这个无辜而清正的人申冤昭雪呢?【简析】《在狱咏蝉》是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作于诗人患难之中,他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与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出其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
全诗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意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第三首:虞世南《蝉》蝉虞世南〔唐代〕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关于蝉声的34个诗句

关于蝉声的34个诗句1.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武元衡《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2.相思夕上松台立,蛩思蝉声满耳秋。
——白居易《题李十一东亭》3.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张嵲《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4.唯有河边衰柳树,蝉声相送到扬州。
——朱放《乱后经淮阴岸》5.千重烟树蝉声翠,薄暮晴岚鸟语霞。
——老舍《咏黄山》6.无事门多闭,偏知夏日长。
早蝉声寂寞,新竹气清凉。
——张籍《夏日闲居》7.蝉声将月短,草色与秋长。
——陈陶《句》8.草色青青迎建隼,蝉声处处杂鸣驺。
——刘长卿《送崔使君赴寿州》9.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
——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10.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在狱咏蝉》11.王陵夕照暮蝉声咽,几树白杨叶。
——张可久《越调·霜角》12.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
——晁补之《生查子·永日向人妍》13.蝉声入客耳,惊起不可留。
——韩愈《送刘师服》14.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蝉声。
——梅尧臣《依韵和永叔戏作》15.犹胜独居荒草院,蝉声听尽到寒螀。
——刘禹锡《乐天以愚相访沽酒致欢,因成七言聊以奉答》16.便随莺羽三春化,只说蝉声一度愁。
——徐夤《长安即事三首》17.蝉声犹未断,寒雁已成行。
——《杂曲歌辞·祓禊曲》18.唯余金谷园中树,残日蝉声送客愁。
——胡曾《咏史诗·金谷园》19.月苦蝉声嗄,钟清柿叶干。
——贯休《寄栖白大师二首》20.日色隐空谷,蝉声喧暮村。
——岑参《缑山西峰草堂作》21.萧飒风雨天,蝉声暮啾啾。
——白居易《永崇里观居》22.柳荫浓遮官道上,蝉声多傍驿楼前。
——张羽《过吴即景》23.冷烟粘柳蝉声老,寒渚澄星雁叫新。
——杜荀鹤《感秋》24.都门莲已落,蝉声满城郭。
——蔡羽《清凉台》25.马色关城晓,蝉声驿路长。
——武元衡《送许著作分司东都》26.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NG DIAN MEI W EN·经典美文
PAGE44 AGE
蝉声哟,你是从莽莽森林中传来的吗?你是从青纱帐中传来的吗?你是从家乡的老槐树上传来的吗?你是沿着家乡的小河,蜿蜿蜒蜒淙淙潺潺地传来的吗?你的声音怎么那么清脆纯净呢?听到了你,就听到了乡音、乡风、乡韵。
你婉转似清泉的流响,你清亮像湖心的波浪,你粗犷像庄稼汉的呼吸,你乖巧像倩女的忸怩。
听着你的吟唱,我的心儿痴痴地醉了。
多热的天,只要听见你袅袅的歌唱,如沐甘霖,如澡皑雪,爽我肌肤,净我灵魂。
母亲说,知了叫一百天见霜。
我就想,霜现,蝉之限也。
噤若寒蝉,指日可数也,短暂可悲也。
然而其高尚也恰在此,其品格毕见。
蝉哟,你是否知道生命的短暂,才这样抓紧时间,竭尽全力地歌吟呢?不停呼吸,不间音律,你累吗?清醒地知道自己生命有限,倍加珍惜时光岁月。
在有限的生命中,只有执着,只有毅力,只有信念,只有平和,只有亲切。
怎不教人肃然起敬呢?
生命有限,热情无限,真情无限。
花开花谢日升日落终有期,虽英年早逝,其精神品格不陨。
满堤的蝉声,满湖的涛声。
涛声冲撞着湖岸,蝉鸣迎合着涛声。
天然的合奏,自然的交响,默契融融,呼应脉脉。
西天正斜阳,燃烧似火,痴恋回首眷顾,不忍匆匆谢幕。
我观夕阳,敬聆湖波喧响,热烈蝉鸣,虽迟暮,且心动,愿余暇多一点激情之涌,热情之声。
便学蝉,吼、喊、唱。
就觉得,没有它的声音美妙幽绵,没有它的底气充盈。
于是便静听静想。
只想以自然以造化以天籁为师矣。
深知光阴之迫,时间之宝贵,昨日将一去不复返焉,便抓紧今天,笑对今天,歌以今天。
快乐每一天,歌唱每一天。
摒绝叹息,鼓足勇气,为自己鼓劲加油。
坐在南阴阳营门首的小吃店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地发呆,在玄武湖边一遍遍转悠,往鸡鸣寺的山门走去,就算是白去了南京。
南京是《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地,秉承了贾宝玉的价值观,不太重视仕途经济,而是专心致志地研究怎么“无
事忙”,怎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将所有精致的淘气当作一生最大的事业来做。
有家老丁家馄饨馆子,猪肉馄饨馅儿里面加了猪油,下锅煮的时候,格外的香。
老丁家的收银员是个南京大叔,厨师是两个南京大妈,一个负责包馄饨,另外一个专事煮。
这三人拖着南京腔偶尔聊两句,馄饨浮在巨大的不锈钢锅里面,那锅坐在地上,约有半人高,汤整日在里面沸腾,这么大一锅汤伺候整个店,就我一个吃东西的,实在奢侈极了。
吃的时候,可以加咸菜、虾皮和酸笋,也有辣椒酱、辣椒油等物,这算是南京的妥协吧。
然而到南京,不吃小龙虾是不对的。
某天大半夜,我心血来潮一个人点了两斤小龙虾,从滚烫的油里面捞出来剥着吃。
吃小龙虾干吗要假手于人?自己剥最给力,因为浑身上下油乎乎的龙虾味,也是深夜住在宾馆里的乐趣之一,赤手从滚烫的油里面生捞出小龙虾来吃,吃得通体冒汗,稀里哗啦,过瘾得很。
南京的秋和北京不太一样,没有北京那么高那么空那么阔,南京的秋有一种对焦不清晰的黯淡感觉。
人活着,一定要金刚怒目、杏眼圆睁吗?有没有一种灰扑扑、不振作和随地坐卧之中,蕴含着更高的哲学?我相信,这一点,别处或许并不明显,南京是一定可以撑得起的。
摘自《羊城晚报》
文/苏连硕听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