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fs
德阳市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多变量协整关系研究

内生 产总 值 G D P代 表 , 用I l 、 I 2 、 I 3代 表第一 、 二、 三产业 产
值, 选取 的样本 区间为 1 9 8 3 -2 0 1 2年 , 数据来 自《 德 阳统 计
业增长更加迅猛 。
为消 除时间序 列 G D P 、 I 1 、 I 2和 I 3回归后产生 的异方差性和 多重共线性而 又不 改变 原来 的协 整关 系 , 分别对其取 自然对 数, 分别用 L N G D P G、 L N I 1 、 L N I 2和 L N I 3表示 , 而D L N G D P 、
引言
德 阳位 于 成 都 平 原 东 北 部 , 不仅 是 中 国重 大 技 术 装 备 制
对 中国整体 、 浙江 、 甘肃和河北 的产业 结构域经济增 长的关
系 进行 了相 关 研 究 。
近年来 , 德 阳市 G D P连创新 高 , 一举 跃 居 四川 省第 = 二 _
造业 基地 , 也是全国惟一 的“ 联合 国清洁技术与再 生能源装
元, i产结构 比例为 5 2 . 1: 3 2 . 8: 1 5 . 1 。在此期 间, 其第 一产 业所 占比重逐渐下 降, 第二 、 三产业 比重有所上升。 到了 1 9 9 1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5
仍然保持下降趋势 , 而第二产业 开始 发力 , 显示 出强劲 的增 长势头 , 尤其是在 “ 成德绵 ” 经济 圈成立之后 , 德 阳的第二 产
D L N I 1 、 D L N I 2和 D L N I 3 表示其一阶差分 , D D L N G D P 、 D D N L I 1 、 D D L N I 2和 D D L N I 3表示其二阶差分 。本 文选用E v i e w s 6 . 0软
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fs

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姓名:方顺学号: 1212060013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2008---2012----2014)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城市产业结构问题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发挥城市优势,提高城市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城市经济实力,而且还有利于城市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
德阳是四川有名的工业和经济强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各具特色,并且有着丰富博大的历史,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想必大家也比较清楚不陌生了,故这里也不再重提。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积淀下面就由我来归纳德阳产业的发展,简称:“二,四,十二,十”二:两大精品,国际,国家重点行业:重装,能源。
四:四大重点支柱优势行业:机械,化工,食品,材料。
十二:服装,医药,生物,汽车,家俱,电子零部件,矿业,现代商贸物流,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养殖,特色旅游,职教。
十二:服装,医药,生物,汽车,家俱,电子零部件,矿业,现代商贸物流,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养殖,特色旅游,职教。
第一产业德阳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属都江堰自流灌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粮、棉、油、猪、蚕、菸的生产基地。
已建成蔬菜、生猪、家禽、食用菌、药材等十大优质农副产品基地,是国家级苗畜、苗禽基地市、省级优质瘦肉型生猪出口基地市和省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成了绿科蔬菜、火花米、旌晶食品、明阳种子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形德阳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有与安徽凤阳同时搞包产到户的广汉金鱼乡,有率先在全国摘下人民公社牌子的广汉向阳镇。
随着改革的深入,旌阳区八角井镇、绵竹市汉旺镇等一批“中国乡镇之星”又先后涌现出来,成为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典范。
县域经济发达,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中,德阳连续几年占居 4 席。
四川省 200 强乡(镇)中,德阳占 51 个。
德阳可行性报告

德阳可行性报告一、引言德阳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德阳市面临诸多发展机遇与挑战。
为了更好地指导德阳市的发展决策,本报告旨在评估德阳市的发展潜力与可行性。
二、市场分析1. 经济发展状况德阳市的经济总量逐年增长,已成为四川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德阳市拥有丰富的资源,特别是在制造业方面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目前,德阳市的汽车、机械、电子等产业蓬勃发展,为市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目前,德阳市的市场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消费者对品质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德阳市也面临来自其他城市的竞争压力。
为了保持市场竞争力,德阳市需要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资源评估1. 人力资源德阳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具备较高的教育素质和职业技能。
在培养新一代人才方面,德阳市的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为德阳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自然资源德阳市地处川西平原,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
此外,德阳市还拥有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
这些自然资源为德阳市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投资环境评估1. 法律与政策环境德阳市积极推动法治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稳定、透明的法律环境。
2. 基础设施建设德阳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连通了德阳市与其他城市。
电力、水资源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五、可行性分析1. 市场前景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和趋势预测,德阳市的市场潜力仍然巨大。
特别是在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等领域,德阳市依然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2. 技术可行性分析德阳市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形成了一批科技创新企业。
这些企业为德阳市的技术可行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德阳市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10经济智库德阳市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王 方(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德阳 618000)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德阳的城镇化程度有了长足发展,多年稳列四川省第三名。
但在全国范围内相比,却呈现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化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德阳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走合理安排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路线,发挥固有优势,融入成都经济区,成为成渝都市群的一个重要节点。
关键词:德阳;城镇化;现状及对策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 ) 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 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聚集 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发展生活方式向多元化、社会化发展。
[1]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以城镇化为重点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战略,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意味着,城镇化将成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得以坚持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德阳的城镇化程度有了长足发展,多年稳列全省前三名。
非农人口比重、人均GDP均有长足进步。
德阳市在四川省内属于相对富裕的城市,区域综合竞争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均处于四川省前列。
但也出现了产业发展不平衡,如第二产业中轻重工业比例不均,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不甚发达等问题。
由于以上问题,导致德阳的城镇化水平低于省内先进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我国东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差距更为明显。
图表一(德阳与成都、攀枝花、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东部平均城镇化水平比较)据四川省统计年鉴2017、2018、2019,中国统计年鉴2017、2018、2019,城镇化率,指的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年度全国城镇化水平四川省平均水平成都市平均水平德阳城镇化水平攀枝花城镇化水平201657.3549.270.5249.5865.34201758.5250.7971.8550.9866201860.6052.2973.1252.3566.59(注:选取成都市和攀枝花市作为对比标本是因为,成都市和攀枝花辖区内农业人口较少,城市化水平常年位列四川省前两位)要想进一步缩小德阳与全国地区城镇化水平差距,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必须认识到德阳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找出关键症结,并对问题提出思考,找到解决的方法。
德阳市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德阳市农业生产情况汇报
德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处成渝经济区边缘,是川东北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德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加大投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取得了显著成绩。
首先,农业种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近年来,德阳市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种植方面,不断推广新品种,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收增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
德阳市加强了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肉牛、奶牛、猪、羊等畜牧业生产。
同时,加强了畜禽饲料生产和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应用,提高了畜禽饲养效益,保障了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
再次,农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
德阳市加大了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对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推动了农产品销售。
同时,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助推了农产品销售。
最后,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
德阳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综上所述,德阳市农业生产情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效益不断提高。
在未来,德阳市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德阳工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德阳工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德阳工业发展现状1.1 主要行业和产业结构德阳市的主要工业包括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化工等行业。
机械制造业是德阳市的支柱产业,主要包括农机、铸造、铁道车辆等领域。
汽车制造业也是德阳市的重要产业,拥有众多知名的汽车制造企业。
此外,电子信息和化工等行业也在德阳市崭露头角。
1.2 生产规模和产值德阳市工业生产规模较大,年产值逐年增长。
2019年,德阳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
尽管如此,德阳市工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3 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随着工业发展的加快,德阳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水、废气排放不达标,污染环境,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同时,资源的浪费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很多行业存在能源、水资源等过度消耗的情况。
二、德阳工业可行性研究2.1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德阳工业需要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自然环境,确保能够持续地发展下去。
通过可行性研究,探索德阳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对于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2 可行性研究内容德阳工业可行性研究应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1)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对资源的过度依赖,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德阳工业向高端制造业、绿色制造业转型。
(2)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工业企业的环保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3)资源节约利用: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2.3 可行性研究方法进行德阳工业可行性研究,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专家访谈等手段,了解德阳工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评估和预测。
三、德阳工业可行性研究的意义和建议3.1 可行性研究的意义德阳工业可行性研究对于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德阳可行性报告

德阳可行性报告一、引言德阳位于中国四川省,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具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
本篇报告旨在对德阳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包括城市发展、经济产业、旅游资源等方面。
通过对德阳的深入研究和数据分析,我们将对该城市的潜力进行探索,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助其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发展概况1.地理位置德阳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这为德阳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2.经济状况德阳的经济实力在四川省乃至中国都属于中上水平,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导。
核心产业包括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
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为德阳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经济产业分析1.机械制造业德阳的机械制造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该行业已形成集聚效应,涵盖了冶金、化工、能源等多个领域。
德阳的机械制造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上都具备竞争力。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机械制造业有望进一步扩大。
2.电子信息产业德阳的电子信息产业也蓬勃发展。
当地的电子制造企业在手机、电子器件等领域有着较高市场份额。
随着人们对智能科技的需求不断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将迎来更多机遇。
3.新材料产业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德阳的新材料产业也崭露头角。
当地的石墨烯、碳纤维等新材料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度。
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为德阳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旅游资源分析1.历史文化遗产德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例如,德阳的古代建筑群、传统工艺品等都具有一定的观赏和研究价值。
这些文化遗产将为德阳的旅游业带来潜在的商机。
2.自然景观德阳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其中包括美丽的山水风光、幽静的公园和湖泊等。
德阳的自然资源为城市提供了独特的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德阳需要继续加强景区的开发和管理。
五、可持续发展建议1.产业升级与转型德阳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上已取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仍需面对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的挑战。
德阳市产业结构

383.5 770.3 127.19851 256.30149 -0.109282 386.8 142.19352 286.51601 -41.90953 244.60648
182.2 315.9 47.33855 134.8615 -0.07305 133.7 38.19532 108.8136 -13.3089 95.50468
① 192.5226 812.2095 329.2089 732.9403 2066.881
Gi L Pi W Di U
959.3 0.98077917 729.4187125 1.014236337 -68.18134049 0.967012455
shift -sh
部门分析指标 bij0 bijt b′ij bij0-b′ij rij-Rj Gij Nij Pij Dij PDij 总计 1039.4 1998.7 288.0601 751.3399 -0.21285 959.3 298.063 729.419 -68.181 661.237
四川
总量指标 指 标 2005 # 第一产业 (万人) 2421.50 第二产业 (万人) 926.30 2008 2186.18 1108.32 1445.50 2216.15 5823.39 4561.69 4956.13 867.26 2009 2144.13 1141.59 1470.90 2240.61 6711.87 5198.80 5678.24 1033.63 2பைடு நூலகம்10 2083.20 1188.82 1500.51 2482.89 8672.18 6030.41 7431.45 1240.73 2011 2043.36 1210.78 1531.33 2983.51 11029.13 7014.04 9491.05 1538.08 2012 1991.30 1233.18 1573.83 3297.21 12333.28 8242.31 10550.53 1782.75 Aggregate Dat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12资环方顺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姓名:方顺学号:12120600131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12资环方顺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2008---2012----2014表现为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区域产业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系.城市产业结构问题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发挥城市优势,提高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而且还有利于城市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城市产业经济效益,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
并且有强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各具特色,工业和经济德阳是四川有名的发展战略想必大家也比一三五八”着丰富博大的历史,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积淀下面就由我来归纳较清楚不陌生了,故这里也不再重提。
二,四,十二,十德阳产业的发展,简称:“”二:两大精品,国际,国家重点行业:重装,能源。
四:四大重点支柱优势行业:机械,化工,食品,材料。
十二:服装,医药,生物,汽车,家俱,电子零部件,矿业,现代商贸物流,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养殖,特色旅游,职教。
十二:服装,医药,生物,汽车,家俱,电子零部件,矿业,现代商贸物流,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农副产品种植养殖,特色旅游,职教。
第一产业德阳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大部分地区属都江堰自流灌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粮、棉、油、猪、蚕、菸的生产基地。
已建成蔬菜、生猪、家禽、食用菌、药材等十大优质农副产品基地,是国家级苗畜、苗禽基地市、省级优质瘦肉型生猪出口基地市和省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形成了绿科蔬菜、火花米、旌晶食品、明阳种子等一批知名农业品牌。
德阳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有与安徽凤阳同时搞包产到户的广汉金鱼乡,有率先在全国摘下人民公社牌子的广汉向阳镇。
随着改革的深入,旌阳区八角井镇、绵竹市汉旺镇等一批“中国乡镇之星”又先后涌现出来,成为乡镇“两个文明”建设的典范。
县域经济发达,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中,德阳连续几年占居4席。
四川省200强乡(镇)中,德阳占51个。
什邡、广汉、绵竹、旌阳先后通过省“小康县”验收,成建制达到小康标准。
中江是全国农业百强县之一。
2014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5.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084公顷,增长0.2%。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1万公顷,增加334公顷,增长0.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3万公顷,同比下降280公顷,下降0.4%;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6.0万公顷,增加1044公顷,增长1.8%。
2014年粮食总产量188.4万吨,比上年增加3760吨,增长0.2%。
油料总产量20.0万吨,比上年增加2799吨,增长1.4%。
蔬菜总产量211.3万吨,比上年增加7.9万吨,增长3.9%。
2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资环方顺12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25.0其中:猪肉产量万吨,比上年增加7772吨,增长2.1%。
2014年肉类总产量38.0。
增长1.6%禽肉产量9.0万吨,比上年增加1500吨,4990万头,比上年增加吨,增长2%;[7]第二产业工业东方电拥有中国二重、德阳是国家重要的工业城市,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
以上的大型轧钢设重装制造企业。
全国45%机、东方汽轮机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备制造地,世界最大的铸锻钢制造基地,发电设备产量全球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
全国的大型船的大型轧钢设备、20%的火电机组、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50%60%德阳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和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用铸锻件由德阳制造,美丰化工等一、四川宏达、四川龙蟒、造基地之一。
世界最大化学工业主要形成了四川金路多种食品被评为全国、部、省优质批大型骨干企业。
食品工业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有50已成为国内外知、长城雪茄、蓝剑啤酒、蓝剑饮料、德阳酱油、天府花生剑南春产品,其中名品牌和畅销产品。
医药工业能生产化学制剂、原料药、中成药、保健品等若干大类、十余万服装工业年生产加工能力超过4000种剂型,有300多种药品获得国家批准的生产文号。
企业。
件(套),得福、琪达、都通企业名列全国服装“双百强”。
户,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201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2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建材行业增长14.6%食品行业增长7.9%,10.8%。
从主要行业看,机械行业增长12.5%,[7],纺织服装行业增长9.7%。
2.5%医药行业增长13.2%,化工行业增长建筑业。
8.0%年末全市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09户,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143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12资环方顺4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12资环方顺5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12资环方顺36202127.198511.008604770.3 383.5 19954 第二产业47.3385470.733809315.9182.2 37001 第三产业97.1897571.086842718.5344.3 487 工业288.060123.3284841998.71039.4总7028(产业Nij(份额GijDijPij(产业结构(竞争力偏移2012(bijt) 2008(bij0) 2012(Bjt) 德阳四川 2008(Bj0) 194 129.4 2216.15 3297.21 第一产业770.3 383.5 12333.28 第二产业5823.39315.9 182.2 8242.31 第三产业4561.69718.5 344.3 10550.53 工业4956.131998.71039.4 34423.33 总 17557.36相对增长(占全省L(Kj0(占全省比Kjt)率重)* 比重)1.007673871 5.84% 5.88% 第一产业0.948400588 6.59% 6.25% 第二产业0.959573127 3.99% 3.83% 第三产业0.980298104 6.95% 6.81% 工业0.98077917 总(区域竞争效果UW(结构效果指指数)数)0.9670124551.0142363376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12资环方顺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得到959.3Gi 0.98077917 L729.4187125 Pip215分析页1.014236337 W-68.18134049 Di0.967012455U小于一,说明德阳增长慢于四L959.3,而Gi不是太大只有川省的。
说明德阳达到了惊人的1.014.Pi还可以,W也勉强大于1,经济结构比较的朝阳的,增长较快的产业部门所占的比重较大。
好,结构对于经济的贡献大。
说明各产业部门总的增长势头,Di然而为负数,U还小于1 小,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量。
分析:说明德阳的第一二三产业与工业都是增长性部门。
Nij 均>0,7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资环方顺12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其中第二产业的增长>>工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且:第二产业份额最高,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最大。
与工业都是增长性部门,说明德阳的第一二三产业Pij均>0第二产业结构偏离份且他们的占比在四川省的占比较大。
其中,亿元,是全市三次产业中最多的,说明德阳市第额为286.5160146工业结构偏离份额为二产业是四川省经济中的增长较快的部门。
亿元,仅次于第二产业,可以看出德阳市第三产业的278.9340758份额大约仅为第二产业的一半,说明第三产业还有待于发展。
说明德阳的,二三产业与工业均<0.rij-Rj只有第一产业>0二三产业及工业是相对下降的。
而第二产业尤为明显达到了说明德阳的第二产业还有待提高。
-0.109281706是个十分复杂的区域竞争力份额Dij在偏离-份额分析法中,区位.例如因素,其受到除了产业结构外的其他一切因素的影响条件、经营管理水平、投资规模、区域基础设施状况、科技水平为了更好的促进德阳市经济的发展,.所以,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应加大力度提德阳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竞争力水平。
而:0.98077917:L(相对增长率)区域竞争效(W(结构效果U 指数) 果指数)0.9670124551.014236337,说0.98077917德阳市相对于四川省经济增长率(L)为:德阳市产业结构明德阳市经济增长率略慢于四川省经济增长率;8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12资环方顺效果指数(W)为:1.01423633,这反映了德阳市产业结构的基础比较好,若区域结构偏离分量Pij→∞,W>1,说明德阳市总体经济结构较好,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区域经济中朝阳的、增长快的产业部门在全市全部产业中占较大比重,进行结构调整的迫切性不高;德阳市区域竞争效果指数(u)为0.967012455,说明德阳市产业中总的增长势头不大,部门竞争力较弱,产业总体竞争力有待提高。
根据shift -share表画出他的图德阳的产业均处在S1区域内,说明德阳的产业为具有部门优势的增长部门。
但优势不是太大,特别是第一三产业。
9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12资环方顺10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