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兵作战实验体系设计与构建
装甲兵模拟训练系统体系架构

装甲兵模拟训练系统体系架构韩志军;孙少斌;张仁友;杨和梅【摘要】近年来,装甲兵模拟系统建设和模拟化训练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缺乏顶层规划、标准不一、资源不共享、模块不重用、体系不完整等诸多问题。
基于体系工程建设理念,探索了装甲兵模拟训练系统体系架构,主要考虑了顶层设计,重点放在了系统的组成结构、相互关系,从总体上把握体系的整体功能、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的技术路线。
实践表明,体系架构独立于系统的具体实现技术,保证了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重用、重组等方式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目标和领域的装甲兵模拟训练需求,提高了系统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模拟训练系统的开发成本。
%The simul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imulation training of armored force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over recent years,yet there still remain problems such as lacking top level planning,none unified standard,unshared resources,un-reusable modules,and none integrity architecture to be solved. Focused on the top level design,the architecture of armored force simulation training system is explored based o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he design of the architecture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the correlation of each component,the overall functions of the architecture,th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and the technological route to adopt. The practical result shows that the architecture is independent to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and suitable for different phrase,varietal domains and targets of armored force simulation training by reusing and reassembling different modules. Thus it can greatlyenhance the application efficiency and decrease the developing cost of simulation training system.【期刊名称】《火力与指挥控制》【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5页(P23-27)【关键词】装甲兵;模拟训练平台;模拟训练系统;体系架构【作者】韩志军;孙少斌;张仁友;杨和梅【作者单位】装甲兵学院,安徽蚌埠 233050;装甲兵学院,安徽蚌埠 233050;装甲兵学院,安徽蚌埠 233050;装甲兵学院,安徽蚌埠 233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9科学、先进的训练手段,是实现训练目的的桥梁,是提高部队训练效益的“催化剂”。
坦克及装甲车辆设计的技术与方法

坦克及装甲车辆设计的技术与方法坦克作为一种重型装甲战斗车辆,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其发展过程中,坦克的设计始终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对于坦克及装甲车辆的设计,存在许多技术和方法,本文将就其进行探讨。
一、坦克及装甲车辆设计的技术1.结构设计坦克及装甲车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结构设计,包括主炮、机枪、装甲板、引擎等部分的布局和结构设计。
坦克的主炮和机枪是其最为重要的武器装备,所以在其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射程、精度、弹药携带量、发射速度和火力稳定性等因素,以充分满足其作战需求。
坦克的装甲板也是至关重要的,其所使用的装甲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测和测试,以保证其所使用的装甲板的强度、硬度和耐久性,以满足不同的作战需求。
2.控制系统设计坦克及装甲车辆所使用的控制系统也是设计的关键,这包括驾驶操作、武器控制和通讯系统等。
坦克的驾驶操作集合了方向盘、手刹和油门等组成的复杂操控系统,因此其设计必须充分满足坦克驾驶员的操作要求,以确保操作的流畅性和舒适性。
而武器控制就要考虑单机和多机对战、目标距离等因素,设计专业的集成武器控制系统,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控制需求。
3.引擎设计坦克及装甲车辆使用的引擎也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台坦克所使用的引擎需搭载其庞大的机身和重型的装备,因此在其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功率、重量和功能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并在作战中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
二、坦克及装甲车辆设计的方法1.声学分析声学分析是坦克及装甲车辆设计的一种重要方法。
针对不同车型,通过声学分析可了解车辆的噪音产生情况,进而对其结构设计进行改进。
比如,在坦克的内部加装隔音设备,以减少驾驶员对外界噪音的干扰,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坦克的隐蔽性;在车外安装噪音记录仪,更加准确地了解坦克的噪音产生情况和来源,以针对性地改进坦克结构和设计。
2.材料测试坦克及装甲车辆的设计还需要进行强度测试。
这个测试所使用的是钢板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并对其进行不同等级的强度测试,以确保材料在作战中的表现符合设计要求。
装甲兵作战实验基本理论问题

控、 可测的虚拟对抗环境 中, 实证性地研究战争和军队作战行动的特点规律 , 为军事决策和战争实践提供
科 学依 据 ” 。 装 甲兵作 战 实验是 作 战实验 的组成 部分 , 照作 战实 验 的定 义 , 参 可将 其 内涵界 定 为 : 究 装 甲兵 作 战 研 问题 的科学 实验 活动 , 即运用 科学 实验 的原 理 、 法 和技 术 , 方 在可 控 、 可测 的虚 拟对 抗 环 境 中 , 实证 性 地研
收稿 日期 :09—0 2 ; 回 日期 :o 9— 8— 1 2o 7— 7 修 2 0 0 2
作者简介 : 姚超 (9 7一)男 , 17 , 讲师 , 硕士 , 主要研究方 向为坦克兵战术 、 甲兵作 战效能评估 、 甲兵作战实验 装 装
装甲兵作 战实验基本理论问题
工控制条件下, 观察研究 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特殊的社会实践形式。是获取经验事实和检验科学假说 、
姚 超 , 先 军 , 宪 海 魏 盂
(பைடு நூலகம்埠坦 克 学院 , 蚌 安徽 蚌埠 2 35 ) 30O
摘 要: 以科 学 实验 为元 概念 , 内涵和 外延 两个 方面 对装 甲兵作 战 实验 的基本 概念 进行 了探 讨性 的 从
界定 ; 根据 装 甲兵 作 战本 身 的层次 性 、 复杂性 和 多样性 , 别从 实验 目的维 、 分 实验方 法维 和实验 模 式维 三个 维度 , 出 了装 甲兵作 战实验 立体 多层 次特征 的实验体 系。 提 关键 词 : 甲兵 ; 战 实验 ; 装 作 概念 ; 实验 体 系
根据新编《 大辞海 ・ 军事卷》 的解释, 甲兵 , “ 装 是 以坦克、 步兵战车及其他装 甲车辆为基本装备的兵 种, 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是海军陆战队和空降部队的重要突击力量” 装甲兵主要包括坦克兵和 。“ 机械化 步兵 ” “ 甲兵 通常设有 领导机 关 , 有部 队 、 ,装 编 院校 和科学 研究 机构 ” “ ,在装 甲兵部 队编 成 内 , 还有
装甲兵作战效能评估实验室建设研究

t he or e t i ca l f o unda t i o n a nd pr a c t i c e r e f e r en ce or f a r mo r e d f o r c e t r oo p. Ke yw o rds :a r mo r e d f o r c e;e va l ua t i o n of o pe r a t i o nal ef f e c t i ve ne s s ;l a b or a t o r y
20l 5. O8
3 4 ( 8 )
装 甲兵作 战 效 能评估 实验 室建 设研 究
闫 家传 , 刘 长征 ,范 学 斌 , 张银 玲
( 装 甲兵 学 院作 战实验 中心 ,安 徽 蚌 埠 2 3 3 0 5 0 )
摘 要 :为 解 决装 甲兵 部 队编 制体 制 调整 后新 编制 部 ( 分) 队遂 行 特 定作 战任 务 时作 战 方案 优选 难 、作 战效 能评 估 难 等 问题 ,以 组件 化 建模 的思想 ,以装 甲兵 部 ( 分) 队作 战 能力 分析 、方案 推 演 以及装 备 体 系效 能评 估 等 功能 需求 牵 引 ,架设 以仿 真平 台和效 能评 估 系统 为核 心 的 实验 室结 构体 系,使 实验 室的运 行 能 够提 升部 队作 战效 能 的发挥 、战 法演 练 的水 平 和指挥 决策 的 能力 。 实验 室建设 框 架 为装 甲兵 开展 作 战效 能评 估 实验 提供 了理念 依据 和 实践 参 考 。
陆军装备作战试验体系构建研究

陆军装备作战试验体系构建研究作者:赵东波王灿张大鹏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08期摘要:传统的陆军装备定型试验模式存在顶层设计不够、试验条件不全、试验强度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装备建设自主创新发展要求,应尽快构架起“面向寿命周期、紧贴实战应用、注重体系联试”的作战试验体系。
构建陆军装备作战试验体系应紧贴实战要求统一思想认识,面向寿命周期创新试验模式,强化军种统管确保试验效益。
强化陆军装备作战试验监管应在健全法规制度、创新运行机制、规范数据标准、统筹资源建设上下功夫。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est model of the army's equipment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top-level design, incomplete test conditions and insufficient test strength. It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 equipm ent construction. So a “life-cycle oriented, close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ystematical test” combat test system should be constructed as soon as possib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rmy equipment combat test system, we should be close to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with unity of thinking, innovate the test mode oriented at life-cycle,strengthen military services to ensure the pilot benefits.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army equipment combat test supervision, we should improv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innovate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standardize data standards, and coordinate resources.关键词:陆军;装备;作战试验;体系;构建Key words: army;equipment;combat test;system;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E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8-0191-030 引言随着陆军装备建设的转型发展,在标准环境下一次定终身的传统装备定型试验模式,已难以满足装备建设自主创新发展要求,在装备建设领域开展作战试验的呼声日益高涨。
我军装甲兵向精兵合成高效目标迈进

我军装甲兵向精兵合成高效目标迈进
本报讯据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军装甲兵基本确立较为完善的装备体系、编制体制、训练体制和保障体系,正向着精兵、合成、高效的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目标稳步迈进。
——立足一体化联合作战需要,创新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理论。
针对未来作战方式、指挥方式、协同方式、保障方式的深刻变革,深入研究装甲兵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行动的特点、规律,探索实现作战指挥扁平化的指挥体系、指挥方法和指挥手段及保障体系、保障方式和保障手段。
——着眼装甲兵多兵种专业合成的特点,加强各兵种专业装备体系的综合集成。
大力推进武器平台横向技术一体化,信息系统与武器平台一体化,努力实现装甲兵武器装备体系的转型。
——围绕精干、合成、多能、高效的要求,创新部队编制体制。
把作战信息流程和信息传输的基本要求,作为创新装甲兵编制体制的基本依据;把减少指挥层次、增大指挥跨度,整合不同兵种专业的同类要素,拓展信息渠道、强化信息共享,作为创新部队编制体制的基本途径。
——积极推进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创新装甲兵训练体系。
完善装甲兵训练法规体系、内容和标准,充实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训练内容,构建装甲兵数字化等新型部队训练内容体系;紧密结合装甲兵信息系统建设,同步研发作战指挥仿真训练系统,开展正规化、基地化、网络化和模拟化训练;结合机械化信息化进程与发展,科学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人才培养新机制。
作战模拟数据与模型体系建设

兵 工 自 动 化
・6 4・
2 01 6. 1 2
Or d n a n c e I nd us t r y Au t o ma t i o n
3 5 ( 1 2 )
作 战模 拟数 据 与模 型体 系建 设
张仁 友 , 闫家 传 , 范 学斌 , 张银 玲
( 装 甲兵 学 院 作 战 实 验 中 心 , 安 徽 蚌 埠 2 3 3 0 5 0 )
k n o wl e d g e r e s o u r c e s u c h a s d a t a mo d e l ,a n d p r i n c i p l e ,e x p l o r e r e q u i r e me n t a n d me t h o d or f k n o wl e d g e r e s o u r c e s y s t e m
mi l i t a r y i s s u e ,e s t a b l i s h s i mu l a t i o n s u p p o r t d a t a ,s i mu l a t i o n d r i v e d a t a ,s i mu l a t i o n r e s u l t s d a t a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d a t a f o r wa r f a r e s i mul a t i o n . Ba s e d o n a n a l y s i s o f wa r f a r e s i mu l a t i o n b a s i c p r i n c i p l e ,c a r r y o u t f e a t u r e a n a l y s i s o n wa r f a r e
装甲兵作战多智能体建模技术及其应用

收稿日期:2015-05-05修回日期:2015-06-07基金项目:军内武器装备科研基金资助项目(CX2012001)作者简介:韩志军(1976-),男,河南漯河人,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计算机仿真。
*摘要:利用作战领域启发知识,综合传统建模技术和智能体优点,首先按照分层结构化组合思想建立了装甲兵兵力智能体模型,并基于层次任务网的决策规划机制和基于军事命令控制结构构建了多智能体模型,然后采用VRMS 平台开发了装甲兵作战多智能体应用验证演示系统,最后结合实例探索了多智能体系统在模拟训练、作战实验、辅助决策等领域的仿真应用,其研究有效地提高了装甲兵作战行为仿真的智能性、自主性和逼真性。
关键词:装甲兵作战,兵力行为建模,多智能体技术,仿真应用中图分类号:TP391.9;E923.1文献标识码:A装甲兵作战多智能体建模技术及其应用*韩志军,孙少斌,张仁友,闫家传(装甲兵学院,安徽蚌埠233050)Research on Model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agentin Armored Force Warfare SimulationHAN Zhi-jun ,SUN Shao-bin ,ZHANG Ren-you ,YAN Jia-chuan(Armored Force Institute ,Bengbu 233050,China )Abstract :Through utilizing heuristic knowledge in armored force operation domain ,integrating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warfare modeling with the benefits of agent technology ,firstly the agent model of armored force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assembling principle ,and the multi-agent ’s models are constructed which based on decision-making and planning mechanism withHTN and military command control structure.Then the validate system of multi-agent in armored force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VRMS.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armored force simulation MAS in simulation training ,warfare experimentation ,and decision support etc are discussed.There is to promote effectively intelligentized ,independence and authenticity of armored force warfare behavior simulation.Key words :armored force warfare ,force behavior modeling ,multi-agents technology ,simulation application0引言多智能体建模技术是复杂适应系统建模的有效方法,能够深刻描述作战系统的涌现行为和自组织性,为装甲兵作战系统建模与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7-02-06修回日期:2017-04-01基金项目:军队重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XX26-2014-18)作者简介:韩志军(1976-),男,河南漯河人,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计算机建模与仿真。
*摘要:根据装甲兵作战实验军事需求和应用实践需要,分析了装甲兵作战实验的对象、实验者和实验手段等基本要素,构建了装甲兵作战实验的内容体系、技术体系、方法(手段)体系、应用体系,为开展装甲兵作战实验,深入探索决定、制约和影响装甲兵作战进程与结局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各因素与作战进程与结局之间的逻辑、数量和关联等关系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装甲兵作战实验,综合集成,实验体系构建,实验体系设计中图分类号:TJ811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002-0640.2018.02.032装甲兵作战实验体系设计与构建*韩志军(装甲兵学院,安徽蚌埠233050)Design and Constitution of Armored Force Warfighting Experimentation ArchitectureHAN Zhi-jun(Armored Force Institute ,Bengbu 233050,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armored warfighting experiment requirement and application ,we analysed the basic elements of armored warfare experiment ,including experiment object ,the experimenter and experimental means ,constructed the content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method (means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probing some decided ,controlled and influenced factors between the process and outcome of the armored forces ,as well as the logic ,the numb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factors ,the various factors ,the operational process and the outcome.Key words :armored force warfighting experimentation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experimentation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experimentation architecture design0引言目前,装甲兵作为陆军的主战兵种和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必须以作战实验为基本手段,构建实战化作战环境,研究作战规律,演示作战概念,进而提升未来作战适应能力。
装甲兵作战实验体系构建,就是要确定装甲兵作战实验相关要素,以及理清各单元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装甲兵作战实验体系设计与构建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我军装甲兵作战实验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1装甲兵作战实验体系概述所谓的实验,即根据某种实验的目的,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在可控、可测的条件下,观察研究事物的实践形式,是获取经验事实和科学假说、理论真理性的重要途径。
装甲兵作战实验,既要体现装甲兵作战,也要体现“科学实验”,装甲兵作战即装甲兵作战力量打击或抗击对方的作战行动,包括各种类型、形式、样式的作战行动。
由此分析,装甲兵文章编号:1002-0640(2018)02-0153-04Vol.43,No.2Feb ,2018火力与指挥控制Fire Control &Command Control 第43卷第2期2018年2月153··(总第43-)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年第2期作战实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借助作战模拟等仿真技术手段,探索装甲兵未来作战特点与规律的一种高级实验形态。
作战实验体系是把体系内涵拓展到了作战实验研究方向的一种新生事物。
认识和理解装甲兵作战实验体系,既要从体系的一般性来分析,也要从装甲兵作战实验的特殊性加以把握。
装甲兵作战实验体系是指按特定的实验目的将实验人员、实验对象、实验工具和手段等有机联接起来,并按照相应机理实施运作的一个整体系统。
2装甲兵作战实验要素装甲兵作战实验要素,是装甲兵作战实验得以进行的必要因素。
主要包括实验对象、实验人员、实验内容、实验工具手段、实验环境和实验方法6大要素。
这6大要素形成一个相互联系、彼此依附、彼此控制和影响的整体,如果缺失了任何一种要素,装甲兵作战实验都没法顺利开展和实施。
无论哪一种类的装甲兵作战实验都是如此,只不过在不同类型的作战实验中各要素所表现的特征及其在装甲兵作战实验中的地位作用有所变化而已。
3装甲兵作战实验内容与方法体系装甲兵作战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及实验模式体系如图1所示。
图1装甲兵作战实验内容、方法和模式3.1装甲兵武器装备作战运用实验装甲兵武器装备作战运用实验的目的,是利用作战实验定量分析评估装甲兵武器装备平台、装甲兵部(分)队武器装备系统、装甲兵武器装备体系等,在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中所能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及其在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中的作战效能评估,优化装甲兵武器装备作战运用。
主要的实验课题包括:装甲兵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实验;装甲兵武器装备作战运用方法实验;装甲兵武器装备单平台作战效能实验;装甲兵部(分)队武器装备系统作战效能实验;装甲兵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实验;数字化装甲兵部(分)队武器装备系统作战效能实验。
3.2装甲兵战术运用和战斗行动实验装甲兵战术运用和战斗行动实验是以装甲兵战斗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检验各种条件下装甲兵战术运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预测各类装甲兵战斗行动实施的结果。
装甲兵战术运用和战斗行动的实验课主题包括:战斗部署(战斗编组)方案论证和改进实验;情报侦察方案论证和改进实验;战术手段方案论证和改进实验;火力运用方案论证和改进实验;阵地编成方案论证和改进实验;战斗部署方案论证和优化实验;战场机动实验;机动突击行动实验;火力突击行动实验等。
3.3装甲兵战斗指挥实验通过构建虚拟的战场环境和建立仿真作战模型,对战斗指挥问题进行定量分析,预测策略的执行结果,并依据一定的指标要求进行评估和优化决策。
装甲兵指挥员可以利用作战实验提供的“虚拟对抗”方法,反复验证作战方案,并发现方案的缺陷和漏洞,改进完善方案。
主要的实验课题包括:战斗指挥系统整体性能实验;情报信息获取、处理、上传和信息融合实验;作战方案评估优化实验;战斗行动控制实验;战斗指挥活动实验;基于联合作战体系中装甲兵作战指挥效能实验;数字化装甲兵部(分)队作战指挥效能实验等。
3.4装甲兵战斗保障实验装甲兵战斗保障实验是以装甲兵战斗中的战斗保障活动为基本研究对象,以提升战斗保障效能为目的,在可控、可测的虚拟战场环境中,研究装甲兵战斗保障行动效能及其对装甲兵部队综合战斗力制约的实验活动。
主要的实验课题包括:战斗保障部署实验;战斗保障行动实验;战斗保障体制实验;战斗保障决策实验;战斗保障效能实验等。
3.5装甲兵作战实验方法装甲兵作战实验方法手段体系如图1所示,主要有:实兵性验证实验方法、虚拟性仿真实验方法、构造性仿真实验方法以及分析性博弈方法。
装甲兵作战实验方法,综合利用了军事理论、系统科学与运筹学、计算机技术等,描述和模仿实际作战环境、战斗行动和作战过程,重现作战行动的历程和结果。
在装甲兵作战实验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实验所研究的指挥领域问题的复杂性,想依靠一种实验方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是根本不现实的事情,因此,必须将各种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综合运用,使它们之间优势互补、各尽所长、确保对作战问题进行更全面、更深入的连续实验,进而得到综合性154··0342(总第43-)的且更具可信度的实验结果。
4装甲兵作战实验技术体系与系统建设装甲兵作战实验技术体系,是装甲兵作战实验活动的基础支撑,是构建装甲兵作战实验平台的核心,是开发科学实用的装甲兵作战实验应用系统的关键。
4.1装甲兵作战实验技术体系装甲兵作战运用仿真实验关键技术体系,是在军事运筹学理论、系统工程科学与技术、系统仿真科学与技术等基础理论的支撑下,围绕装甲兵作战实验军事需求和应用实践需要,以及作战实验的实施过程,按照最先进的平台构建理念,跟踪技术前沿,分类别、分层次构建装甲兵作战实验技术体系。
其技术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
4.1.1实验建模技术实验模型是形成作战实验能力的关键。
着眼装甲兵作战实验需求,设计模型体系,运用可组合建模仿真技术,构建装甲兵武器装备作战实体模型、装备平台模型、作战任务模型以及作战行为模型,形成装甲兵作战研究的不同层次实验需求的模型体系。
4.1.2实验规划与想定方案编辑技术实验规划与想定方案编辑技术,为装甲兵作战实验之前准备提供系统支撑,用于完成实验内容构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资源配置等实验规划与实验方案筹划;能够按照实验规划进行具体规划和实验目的,进行实验想定方案的编辑设计,主要用于实验条件的设置、实验想定的录入与编辑、作战方案的编辑与管理等,完成作战兵力和武器装备编成、作战力量的部署、战场环境设置、作战力量的任务、作战行动,以及作战力量任务与行动的关系等编辑与管理。
4.1.3实验运行控制与管理技术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案,恰当选择仿真设备、配置仿真、重构知识资源,动态综合集成相应的作战实验系统;能够控制实验的开始、结束,能够控制实验的用户管理、实验项目管理、实验资源管理、实验数据管理等。
4.1.4实验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技术实验数据采集的关键技术,主要用于采集实验方案数据、实验想定数据等实验准备数据;用于采集体现装甲兵作战方案数据、行为数据、分队行动数据、武器装备实体的动作数据;为综合仿真实验系统提供实验准备数据支撑,并从综合仿真实验系统中采集作战运用方法数据,为实验评估分析系统提供反映作战过程和结果的仿真数据,主要包括各类实体在不同时刻的状态信息、战场环境信息及其变化、任务状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