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针灸推拿学院考研考试技巧重点

合集下载

针灸推拿复试手法

针灸推拿复试手法

一、进针法:(一)单手进针法1.插入法:拇指、示指二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拇指、示指二指向下用力,中指屈曲,将针刺入。

2.捻入法: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运用指力捻动将针刺入皮下。

(二)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切按穴位处,右手持针,紧贴指甲面将针刺入。

2.夹持进针法:左手拇指、示指夹住针尖下段,将针尖固定在穴位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

3.舒张进针法:左手拇指、示指将所刺腧穴两侧皮肤撑开,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拇指、示指中间刺入。

4.提捏进针法:左手拇指、示指将所刺腧穴两侧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上端刺入。

二、辅助手法:1.循法:用手指循腧穴所在经脉循行的路径,上下轻按。

2.弹法: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震动。

3.刮法:用拇指指腹抵住针尾,用食指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刮动针柄。

4.摇法: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

5.飞法:右手拇指、示指二指夹持针柄,捻动数下,张开两指,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

6.震颤法:右手持针柄,做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

三、补泻手法:头痛:阳明头维与印堂,合谷内庭阳白襄面痛:面痛四白地下关,合谷太冲内庭连落枕:落枕天柱外劳阿,后溪昆仑太阳督腰痛:腰痛肾俞大肠俞,阿是腰背委中求蛇盘疮:阿是穴,夹脊失眠:四神聪,安眠,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颈椎病:颈夹脊,阿是穴,天柱,后溪,申脉穴幅度时间频率一、一指禅推法〖操作〗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体表施术部位,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沉肩、垂肘、悬腕,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端或螺纹面作用于施术部位。

〖要点〗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推三回一、紧推慢移二、㨰法〖操作〗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无名指与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90°,手背呈弧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点吸附于施术部位上。

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使小鱼际和手背尺侧在施术部位上来回滚动。

推拿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总结 笔记

推拿学 考试 复习 重点 总结 笔记

推拿学考试复习重点总结笔记推拿是一种治疗方法,其原理包括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推拿的治疗原则是整体观念,辩证施术,标本同治,缓急兼顾,以动为主,动静结合。

扌衮法是一种推拿手法,其操作要领是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

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形成滚动的接触面。

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扌衮法的治疗作用包括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运动损伤、偏瘫、截瘫。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140°,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滚三回一”,不宜拖动、跳动、摆动,移动操作时移动速度不宜过快,滚法频率不变情况下,缓慢移动。

一指禅推法是另一种推拿手法,其动作要领包括肩关节放松,肩部下垂,肘部自然下垂,腕部放松,除大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手掌都要放松。

用大拇指指端或螺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手握成空拳状,拇指伸直,食指中节桡侧抵住拇指面或指间关节,使拇指关节活动时起稳定作用。

紧推的频率略快,有节奏,每分钟120-160次,慢移时缓慢移动。

在操作时需要注意腕部摆动时,尺侧要低于桡侧,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即所谓紧推慢移。

一指禅推法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内外妇儿伤等各科疾病,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头痛,胃痛,腹痛,面瘫,失眠,高血压,消化道疾病及关节疾病等见长。

揉法是推拿的另一种手法,其中大鱼际揉是一种常用的揉法。

其要领是大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沉肘,屈肘成120°—140°,肘外翘,腕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进行左右摆动,使大鱼际在治疗部上轻柔灵活的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揉法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头痛,失眠等。

针灸推拿考试大纲

针灸推拿考试大纲

理论大纲第一部分针灸学第一单元经络腧穴1.经络系统概况2.经络的作用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3.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4.特定穴的分类、概念、内容及临床应用5.腧穴的定位方法6.十四经脉循行、主治及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7.常用奇穴的定位和主治第二单元刺法灸法1.针刺准备2.进针方法3.针刺角度和深度4.行针手法5.毫针补泻手法6.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7.针刺注意事项8.灸法的作用、种类及注意事项9.拔罐的方法、作用及注意事项10.其他针法第三单元针灸治疗1.针灸治疗原则2.针灸处方的选择3.头面躯体痛症的针灸治疗4.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5.妇科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6.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7.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8.急症的针灸治疗9.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第二部分推拿学第一单元推拿理论1.推拿的作用原理和治疗原理2.局部解剖(颈、肩、胸背、膝关节)3.推拿手法4.推拿体位、常用推拿介质种类及选用原则第二单元推拿治疗1.骨科疾病的推拿常用检查手法2.常见脊柱骨盆病变的诊治(例如:颈椎病、胸椎关节紊乱、颈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突出症、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骶髂关节炎紊乱)3.常见脊周软组织病变诊治(例如:落枕、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梨状肌综合征、臀上皮神经损伤)4.四肢软组织损伤的诊治(例如:肩关节周围炎、肱骨外上髁炎、腕管综合征、退行性膝关节炎、踝关节扭伤)5.常见内科病的治则及手法选用6.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及常见病的诊治针推技术操作技能测试范围(一)常用针灸穴位的掌握与操作技能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髃迎香地仓下关头维天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内庭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通里神门后溪天宗听宫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涌泉太溪照海内关大陵中冲外关支沟翳风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行间太冲期门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四神聪太阳印堂定喘夹脊十宣(二)针灸技术的掌握与操作能力2.行针手法3.灸法操作4.其他针法操作(1)三棱针法(2)皮肤针叩刺5.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能力(1)晕针(2)滞针(3)弯针(4)断针(5)血肿(6)皮肤灼伤(起泡)6.常见疾病的针灸技术应用能力(1)头痛(2)中风(3)呕吐(4)面瘫(5)扭伤(6)颈椎病(7)晕厥(8)腰痛(9)泄泻(10)带状疱疹(11)耳鸣耳聋(三)拔罐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1.拔罐的吸附方法2.拔罐方法4.拔罐出现皮肤灼伤(起泡)的处理(四)刮痧技术的掌握与操作技能(五)推拿常见手法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1.基本手法2.复合手法3.运动关节类手法4.小儿推拿手法(六)常见临床检查方法参考教材:1.《针灸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推拿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严隽陶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针灸推拿考试技巧与口诀

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针灸推拿考试技巧与口诀

1、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2、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3、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4、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6、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7、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8、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9、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10、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1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12、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13、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14、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15、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16、髓海位于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17、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18、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19、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20、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21、三阴交位于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22、髓海位于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23、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24、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25、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筋。

针灸推拿复习题

针灸推拿复习题

针灸推拿复习题针灸推拿复习题针灸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疗效显著。

针灸推拿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繁多,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下面将给大家提供一些针灸推拿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1. 针灸推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2. 针灸推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 针灸推拿的治疗原理是什么?4. 针灸推拿的适应症有哪些?5. 针灸推拿的禁忌症有哪些?6. 针灸推拿中的针灸是指什么?7. 针灸推拿中的推拿是指什么?8. 针灸推拿的具体操作步骤有哪些?9. 针灸推拿的常用穴位有哪些?10. 针灸推拿的常见手法有哪些?针灸推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

据史书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古代先民就开始使用石针进行治疗。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推拿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医学体系。

针灸推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推拿可以起到镇痛、舒筋活络、调理内脏等多种作用。

针灸推拿的治疗原理是基于中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络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

根据中医的理论,人体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推拿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包括各种疼痛症、内科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病等。

例如,针灸推拿可以有效治疗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疼痛症;可以调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内科疾病;可以调理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可以改善皮肤病、过敏性鼻炎等。

然而,针灸推拿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例如,对于孕妇、心脏病患者、出血倾向者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使用针灸推拿。

此外,对于某些特定的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等,针灸推拿也不适用。

在针灸推拿中,针灸是指通过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针灸使用的是细针,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

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

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

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针灸推拿是一门古老而又独特的中医学分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针灸推拿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一门专业学科,针灸推拿也设置了相应的研究生考试科目,以便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学术人才。

以下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的内容介绍。

一、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理论是针灸推拿学习的基础和核心,也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中的重要部分。

这一科目主要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经典、中医辨证论治等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理解中医经典文献的精髓,能够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临床应用。

二、针灸基础理论与技术针灸基础理论与技术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中的重点内容,涉及针灸学的基本原理、经络学、穴位学、针灸手法等。

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准确地辨识和定位穴位,掌握针灸手法的正确应用,并了解针灸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推拿基础理论与技术推拿基础理论与技术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按摩、推拿、拿捏等手法,并与经络学、腧穴学等理论相结合。

考生需要了解推拿学的理论基础,掌握不同推拿手法的应用技巧,具备临床推拿操作的能力。

四、针灸推拿临床应用针灸推拿临床应用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中的实践部分,主要包括针灸推拿在不同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针灸推拿的疗效评估和安全问题等。

考生需要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根据病情进行针灸推拿的综合治疗方案设计。

五、科研方法与文献检索科研方法与文献检索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研究生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针灸推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科研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能够进行科研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并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六、临床实践与实习临床实践与实习是针灸推拿研究生考试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和实习,考生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诊断和治疗的能力。

针灸推拿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针灸推拿学考研题库及答案

针灸推拿学考研题库及答案针灸推拿学考研题库及答案针灸推拿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它通过针灸和推拿手法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在中国,针灸推拿学一直都是备受关注和重视的学科,考研也是众多学子选择的方向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针灸推拿学考研题库及答案,希望对考研学子有所帮助。

一、针灸推拿学考研题库1. 针灸的起源是哪个时期?2. 针灸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3. 针灸的主要治疗原则有哪些?4. 针灸的常用穴位有哪些?5. 推拿手法的分类有哪些?6. 推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有哪些?7. 针灸推拿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什么?8. 针灸推拿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有哪些?二、针灸推拿学考研答案1. 针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

2. 针灸学的基本理论是“经络学说”,即人体经络系统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调节经络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针灸的主要治疗原则包括“辨证施治”和“治疗与养生相结合”。

辨证施治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与养生相结合是指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注重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 针灸的常用穴位包括“四神聪穴”、“五音穴”、“十二经穴”等。

这些穴位分布在人体各个部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

5. 推拿手法的分类包括“揉、捏、推、拿、按、拍、抚、拨、摇、敲”等。

每种手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适应症。

6. 推拿的适应症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常见疾病。

禁忌症包括急性感染性疾病、严重心脏病等。

7. 针灸推拿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密切,尤其是中医学、康复医学和神经科学等学科。

针灸推拿学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手段。

8. 针灸推拿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疼痛管理、康复治疗、心理健康等方面。

它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

推拿学考试重点整理推拿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广泛应用于中医学的疗法,通过不同手法和技巧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从事推拿学相关工作的人员来说,熟悉相关知识和掌握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推拿学考试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指导。

一、推拿学的基本原理推拿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阴阳学说、经络学说、经络推拿学说、气血学说等。

阴阳学说是指万物的存在都有阴阳之分,推拿学通过不同手法调节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学说是指人体内流动的经络系统,推拿学通过按摩经络,疏通气血,调节经络的畅通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血学说是指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推拿学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的运行来调整人体功能。

二、重点知识点1:经络学说与穴位选择经络学说是推拿学的基础理论,其中最核心的知识点在于掌握经脉的走向和特点。

按摩经络系统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穴位,对特定穴位的按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补益脾胃,增强体质,而按摩风池穴则可以缓解头痛、眩晕等症状。

因此,在考试中需要重点掌握经络学说以及相关穴位选择的知识。

三、重点知识点2:推拿手法与技巧推拿手法和技巧是推拿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考试中的重点考察内容。

常见的推拿手法包括揉、捏、按、推、拿、搓等。

每种手法都有其特定的操作方法和适应症。

揉的手法可以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捏的手法可以活血散瘀、化痰止咳;按的手法可以调气止痛、降血压等。

掌握推拿手法与技巧,灵活运用在临床实践中,是推拿学考试的关键。

四、重点知识点3:推拿治疗常见病症推拿学作为一种疗法,应用的范围广泛。

重点知识点之一是掌握推拿治疗常见病症的方法。

例如,推拿治疗颈椎病可以通过按摩颈部穴位,调理气血,缓解颈椎的疼痛和不适;推拿治疗失眠可以通过按揉足三里穴,调节脾胃,改善睡眠质量等。

需要在考试中掌握推拿治疗不同病症的方法和适应症。

五、重点知识点4:推拿的注意事项推拿是一种特殊的疗法,需要掌握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
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
2、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
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
3、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所指督脉的穴位是
A.百会 B.大椎 C.风府 D.神庭 E.水沟
4、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
A.肝 B.耳 C.胆 D.胃 E.胁
5、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
6、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
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
7、八会穴中的脏会在
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
E.手太阳小肠经上
8、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
9、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
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
10、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11、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
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
12、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13、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
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
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
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14、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
15、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
16、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17、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
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
18、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
19、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
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 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
20、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
21、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
A.期门 B.日月 C.膻中 D.大包 E.京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