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同步训练(含解析)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与句子含意》2同步训练(含解析)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与句子含意论述类文本阅读(一)一、(2014·山西省太原市高三联合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宫斗剧”的文化本质顾名思义,“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
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
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
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
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
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
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
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
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
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
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
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以《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汉武大帝》为代表的“帝王系列”,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
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戏说系列”,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明君清官侠客梦”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同步训练(含解析)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散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佛鼓林清玄①住在佛寺里,为了看师父早课的仪礼,清晨四点就醒来了。
走出屋外,月仍在中天,但在山边极远极远的天空,有一些早起的晨曦正在云的背后,使灰云有一种透明的趣味,灰色的内部也早就织好了金橙色的衬里,好像一翻身就要金光万道了。
②鸟还没有全醒,只偶尔传来几声低哑的短啾。
听起来像是它们在春天的树梢夜眠有梦,为梦所惊,短短地叫了一声,翻个身,又睡去了。
③最最鲜明的是醒在树上的一大簇一大簇的凤凰花。
这是南台湾的五月,凤凰的美丽到了峰顶,似乎有人开了染坊,就那样把整座山染红了。
即使在灰蒙的清晨的寂静里,凤凰花的色泽也是非常雄辩的。
它不是纯红,但比纯红更明亮;也不是橙色,却比橙色更艳丽。
比起沉默站立的菩提树,在宁静中的凤凰花是吵闹的,好像在山上开了花市。
④说菩提树沉默也不尽然。
经过了寒冷的冬季,菩提树的叶子已经落尽,仅剩下一株株枯枝守候春天。
在冥暗中看那些枯枝,格外有一种坚强不屈的姿势,有一些生发得很早的,则从头到脚怒放着嫩芽,翠绿、透明、光滑、纯净,桃形叶片上的脉络在黑夜的凝视中,片片了了分明。
我想到,这样平凡单纯的树竟是佛陀当年成道的地方,自己就在沉默的树与精进的芽中深深地感动着。
⑤这时,在寺庙的角落中响动了木板的啪啪声,那是醒板,庄严、沉重地唤醒寺中的师父。
醒板的声音其实是极轻极轻的,一般凡夫在沉睡的时候不可能听见,但出家人身心清净,不要说是醒板,怕是一根树枝落地也是历历可闻的吧!⑥醒板拍过,天空逐渐有了清明的颜色,但仍是没有声息的,燕子的声音开始多起来,像也是被醒板叫醒,准备着一起做早课了。
⑦然后钟声响了。
⑧佛寺里的钟声悠远绵长,犹如可以穿山越岭一般。
它深深地渗入人心,带来了一种惊醒与沉静的力量。
钟声敲了几下,我算到一半就糊涂了,只知道它先是沉重缓缓的咚嗡咚嗡咚嗡之声,接着是一段较快的节奏,嗡声灭去,仅剩咚咚者的急响,最后又回到了明亮轻柔的钟声,在山中余韵袅袅。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同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开中国漫画先河刘敏慧1919年,22岁的丰子恺从浙江一师毕业,初出茅庐的他开始了积极的“艺术追求之路”。
他来到上海和他的浙江一师校友吴梦非、刘质平共同创办了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并担任西洋画的教学工作。
丰子恺在上海专科师范学校任教一年间,渐渐地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产生怀疑,他依稀地感觉到自己对西洋画了解还不够全面与深刻。
他想窥见西洋画的全貌,想去西洋画盛行的日本留学,就这样,丰子恺带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踏上了去日本的轮船。
在短短的10个月求学生涯中,丰子恺如饥似渴,废寝忘食,不仅全面学习了西洋画,还熟练掌握了日语。
丰子恺回国后,受到夏丏尊的邀请,来到了上虞春晖中学任教。
作为李叔同先生的嫡传弟子,丰子恺深得大师人格风范之真传。
每次上课,丰子恺都早早地来到课堂,端坐于先生席上,每件事他都亲力亲为而又做得极其认真。
不仅如此,丰子恺与学生间平等互助的教学关系、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更是深受学生喜爱。
一日授课,丰子恺教导学生:“不论画什么都要抓着其特点。
比如,你们画一张我的头像,就抓着我的前额宽、下颚尖这个特点,像个狗头似的。
”边说着随手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倒置的三角形,添上几笔之后,黑板上就出现了一个丰子恺的漫画像。
随即又把眼角嘴边修改几笔,然后对大家说:“你们看这是因为你们画得好,丰子恺笑了。
”说完重新改了几笔说:“这是因为你们画得不好,丰子恺哭了。
”在春晖中学,丰子恺开辟出一个新的绘画境界,创立了中国漫画的雏形——以西洋画的技巧来表现中国人的形象,把古代的诗趣融入现代的生活。
在一次参加春晖中学的校务会时,丰子恺随手画下了神态各异、垂头拱手伏在会议上的同事,画完后又恐学生见了不好,便把这些画贴在了门的背后。
端详着这些画,丰子恺兴趣盎然,而这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包皮纸、旧讲义纸、香烟壳的反面都成了画纸,有毛笔的地方就成了画室。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同步训练(含解析)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鉴赏(二)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鹧鸪天兰溪舟中韩淲雨湿西风水面烟。
一巾华发上溪船。
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
避人鸥鹭更翩翩。
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1.“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一句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两种对这一句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句子的赏析。
首先要读懂词句的意思,其次明确其写法,这是典型的写景句。
从修辞的角度看,运用了拟人,把“帆”“山色”当人来写,写出了词人隐居中对大自然的体会,显得格外亲切。
从写景的角度讲,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动态写山,动中有静;静态写水,静中有动,体现出词人与大自然的契合。
答案:①拟人:“帆迎山色来还去”中一个“迎”字,把船帆人格化,写出船帆轻松可爱的形象,也是词人的心情写照。
②动静结合:“橹破滩痕散复圆”中一“破”字,写出舟行疾速,遏浪向前之气势。
一“复”字,写出了水的静态,静中有动,写出了动静交替的景物变幻。
③反衬:不直写舟在行进,而是通过人在舟中所见的景色变化来显示舟在轻快疾驶。
2.“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结尾二句,一气贯成,不禁令人联想起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请从表情达意方面比较两者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与鉴赏能力。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概括和分析原文有关内容》同步训练(含解析)

概括和分析原文有关内容题组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
彧少好学,颇涉经史。
武帝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
帝异之,以为司武中士。
转郑令。
平齐之后,帝大赏从官,留京者不预。
彧上表,于是留守并加泛级。
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
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
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
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
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
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
上嘉其婞直,赐钱十万,米百石。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
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
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
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
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
乃云:‘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
’古人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此言各有所能也。
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
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
臣死而后已,敢不竭诚。
”上善之,干子竟免。
有应州刺史唐君明,居母丧,娶雍州长史库狄士文之从父妹,彧劾之。
二人竟坐得罪。
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上甚嘉之。
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上览而嘉之。
后以忤旨免。
未几,复令视事,因谓彧曰:“无改尔心。
”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
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
”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
尝以少谴,敕送南台。
素恃贵,坐彧床。
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
”素遽下。
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
素由是衔之。
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
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把握文章思路分析观点态度》1同步训练(含解析)

把握文章思路分析观点态度(2014·河南丰台一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
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
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
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
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
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
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
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
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
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
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
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
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
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
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对文本

仿用句式(含修辞)仿用句式(含修辞)1.(2014·湖北黄冈调研)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所给的话题再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思乡诗是舟中枕上的一钩冷月,清冷而哀怨,鸿雁、残星、孤灯,愁绪满怀。
边塞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别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所给例句前半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清冷而哀怨”是“思乡诗”的特点,而后连续列举了“思乡诗”中的三个意象。
仿写时,也要严格按照例句所给的句式特点。
答案:(示例)(边塞诗是)大漠马背上的一轮落日,壮阔而苍凉,羌笛、孤烟、胡马,豪情满怀。
(送别诗是)古道边耳畔的一曲长笛,忧伤而惆怅,夕阳、长亭、杨柳,离情凄凄。
2.(2014·江苏扬州中学调研)依照下面画线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画线部分相同。
喜欢深阅读的人,会喜欢春天踏青,感受风乎舞雩的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喜欢雪夜神游,感受万树梨花的凉意。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时首先要理解整个语段所表达的意义,然后分析画线语句的句式特点,然后通过联想和想象选定内容,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
答案:会喜欢夏夜谈心,感受蛙声一片的欢喜会喜欢秋天登高,感受落木萧萧的壮美3.(2014·山西临汾一中期末)依照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读书,既要博又要专,不博则如狭路夜行,不辨方向;不专则如囫囵吞枣,难知其味。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高三语文二轮专题突破方略 高分作文技巧7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二轮专题突破方略:高分作文技巧71.(2014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
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
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
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
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
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
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展示了三种不同的人来到山脚下之后做出的不同选择。
解读材料,可以看出材料对三种人的选择并没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再结合题干中“自选一个角度”一句可知,考生站在哪种人的角度上立意都是符合题意的。
由第一种人的选择可以确定立意:人生处处有风景,欣赏美景,何必远方?由第二种人的选择可以确定立意:不断追求,可以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可以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由第三种人的选择可以确定立意:无限风光在险峰,坚定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止,定能攀上人生的顶峰,领略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综合三种人的不同的人生态度,可以看出留在山脚和继续攀登都会有所收获。
我们可以确定立意: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风景,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
从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有人留下,有人继续攀登这个角度可以确定立意:做事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尽管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但一切都要自己体验了才知道。
考生写作时应注意避免写“人生如攀登”“知足常乐”这类立意过分空洞的作文。
确定立意后,考生要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素材和写作习惯确定写作文体。
由题目中“文体自定”可知,考生可以任选一种自己把握较好的文体来写,但无论采用哪种文体,都要做到文体特征明显。
2.(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用句式(含修辞)仿用句式(含修辞)1.(2014·湖北黄冈调研)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所给的话题再仿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思乡诗是舟中枕上的一钩冷月,清冷而哀怨,鸿雁、残星、孤灯,愁绪满怀。
边塞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别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所给例句前半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清冷而哀怨”是“思乡诗”的特点,而后连续列举了“思乡诗”中的三个意象。
仿写时,也要严格按照例句所给的句式特点。
答案:(示例)(边塞诗是)大漠马背上的一轮落日,壮阔而苍凉,羌笛、孤烟、胡马,豪情满怀。
(送别诗是)古道边耳畔的一曲长笛,忧伤而惆怅,夕阳、长亭、杨柳,离情凄凄。
2.(2014·江苏扬州中学调研)依照下面画线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画线部分相同。
喜欢深阅读的人,会喜欢春天踏青,感受风乎舞雩的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喜欢雪夜神游,感受万树梨花的凉意。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时首先要理解整个语段所表达的意义,然后分析画线语句的句式特点,然后通过联想和想象选定内容,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
答案:会喜欢夏夜谈心,感受蛙声一片的欢喜会喜欢秋天登高,感受落木萧萧的壮美3.(2014·山西临汾一中期末)依照下面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读书,既要博又要专,不博则如狭路夜行,不辨方向;不专则如囫囵吞枣,难知其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所给示例以“读书”为话题,整体句式一目了然,需要注意的是“不博则如狭路夜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不辨方向”是专对喻体来说的。
答案:为父,既要严又要慈,不严则如纵水下滩,随波逐流;不慈则如冰刀霜剑,缺乏温情。
4.(2014·山西太原五中质检)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经典是人生的文化酵母,到了一定时候就会酿出芳醇甘美的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在仿写时除把握句式特点和比喻的题干要求外,还要注意前句与后句的关系,如“酵母”和“酒”的关系。
答案:理想是人生的希望种子,到了一定时候就会长成枝繁叶茂的树;奋斗是人生的成功砖石,到了一定时候就会砌出雄伟壮阔的楼。
5.仿照下面的示例,以“美丽”为话题,另写一段文字,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真正的友谊不应是爬山虎,为了自己高升紧紧地攀附高大的树木;它应该像并蒂莲,在酷暑烈日中共同绽放娇艳的笑容。
真正的美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
仿写应选取相对立的两个意象,基本句式是“不应是……;它应该像……”,所用比喻要注意符合所选意象的基本特征。
答案:(示例1)(真正的美丽)不应是早晨的露珠,只能在阳光下才放射短暂的光芒;它应该像深埋地下的钻石,越经过打磨越显出无限的价值。
(示例2)(真正的美丽)不应是罂粟花,娇艳的外表下深藏着的却是致命的诱惑;它应该像傲雪的梅花,越是清冷越散发出醉人的清香。
6.请根据前后文内容,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与前句构成排比,使语段语意连贯。
一副棋盘划开楚营汉界,几十棋子列阵对弈,博弈看似纸上谈兵,却需要章法,步骤瞻前顾后,方能总揽大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人亦如下棋一般!茫茫人海,大千世界,有坦直大道,也有险恶崎岖。
要站得起,立得直,就要懂得审时度势,进退随缘。
解析:本题考查续写式仿句能力。
画线句子的句式是“需要……,……,方……”,续写时内容上要与整个语段保持一致,还要注意与画线句子构成排比句式。
答案:(示例)需要谋略,计划细致审慎,方能进退自如需要眼力,阵势灵活变换,方可决战沙场7.仿照下面画线句的示例,续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
礁石,在海浪的拍击中,耸立成伟岸的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仿写和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
答题时,必须完全扣住语境来仿写,并注意所仿造句子的语言组织形式和内容意向两个方面,同时要运用相关的修辞。
答案:腊梅,在严寒的肆虐里,挺拔成芬芳的春意野草,在乱石的压制下,茁壮成蓬勃的绿洲胡杨,在干旱的威胁中,挺立成不死的神话(任选其二即可)8.请仿照下面的文字写一段话,要求:另选话题,句式大致相同,想象丰富而合乎情理。
你曾为一朵花而陶醉过吗?假若没有陶醉过,那么你就到小路边、山野间、河谷里,甚至屋檐下寻觅吧,这世界上,总有一朵花是为你而绽开的,总有一缕芳香会悄然地沁入你的心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整个文段由一个设问句加假设复句构成,并运用排比、对偶的修辞。
答案:(示例1)你曾为一句话而感动过吗?假如没有感动过,那么你就到同学间、朋友中、家庭里,甚至街市上倾听吧,这世上,总有一句话是为你而讲述的,总有一股温情会静静地流进你的心田。
(示例2)你曾为一双眼打动过吗?假如没有打动过,那么你就到教室里、列车上、工棚中,甚至是餐桌上寻找吧,这世上,总有一双眼在为你闪烁着,总有一束光会瞬间点亮你的心灯。
9.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续写两句话。
要求修辞手法相同,句式一致。
古典诗歌常常以精微的笔触传达丰富的意蕴,仿佛一抹微云,却能引你想象天空的辽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所给画线语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陈述的对象是“古典诗歌”,接着续写的也要围绕这一话题。
答题时,要注意运用就近或相关联想的方法。
答案:(示例)仿佛一叶扁舟,却能引你想象大海的浩瀚仿佛一粒新芽,却能引你感受春天的温煦10.(2014·宁夏银川一中期中)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C形的月亮一个孤零零的字母写在墨蓝色的天幕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所给示例是首含意隽永的小诗,两句诗运用比喻的手法将“C形的月亮”描绘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寓意深刻。
仿写时,要另选本体和喻体,结构上与示例保持一致。
答案:(示例1)远方的游子/一艘无助的小船/漂浮在生活的海洋中(示例2)S形的长城/一条活生生的巨龙/腾飞在壮阔的祖国大地上11.(2014·陕西省西安交大附中期中)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
(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眼睛很宽容能装下整个世界它又很苛刻容不得一粒沙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所给示例以“眼睛”为话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眼睛”丰富的内涵,有启示作用。
答题时,要另选新的事物,写出与示例句式相近的一首小诗来。
答案:(示例)嘴巴很豁达/吞得下所有辛酸/它又很狭隘/说不得一点是非12.请在《红楼梦》《水浒传》两部古典文学名著中任选一部,对出下联。
上联:西游记,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抓住所给名著的特点,根据所给的语句的形式仿写即可。
答案:(示例)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水泊聚义红楼梦,梦木石前盟,金陵还泪13.仿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个恰当的比喻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道德是一双无形手,散发送人玫瑰的芳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