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作业

合集下载

课时作业4:1.2人口

课时作业4:1.2人口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一、单选题1.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人口处于低增长率阶段,但人口总数仍比2000年增长7000余万,主要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B.生活水平高C.出生率高D.死亡率低2.(2011•泰安)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地区有关数据,表中的数据反映我国人口哪一方面的特征()A.人口增长速度快B.人口分布疏密不均C.人口与资源矛盾突出D.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多3.(2017•赤峰)“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该线为界人口分布特点是()A.东南多、西北少B.东南少、西北多C.东南、西北都多D.东南、西北均匀分布4.从陆地面积和人口来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A.第二位,第三位B.第三位,第二位C.第三位,第一位D.第一位,第一位5.(2017•福建)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时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

下图示意1987~2015年我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1987~2015年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迅速增长B.人口数量缓慢下降C.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D.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2011年以来,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人口综合素质B.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大幅度增加人口数量D.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6.读四省区轮廓图,回答下面下列各小题(1)图中四个省区,没有陆上疆界的是()A.①B.②C.③D.④(2)图四个省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A.①B.②C.③D.④7.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下列平原地区中人口分布较为稀疏的是()A.内蒙古河套平原B.四川成都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中下游平原8.(2017•连云港)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口稀疏B.沿海人口稠密,内陆人口稀疏C.西部人口稠密,东部人门稀疏D.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9.“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在赤道上,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人口普查》(读数)

《人口普查》(读数)

9 )
6、一千万里有( 10 )个一百万,一亿里有 ( 10 )个一千万,100个一百万是 ( )。 一亿
7、从个位起第( 5 )位是万位, 它的计数单位是( ); 万
第八位是(千万 )位,它的计数 单位是( 千万 )。
三、选 择。 1、与百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 是( B )
A、十万位和万位
B、千万位和十万位 C、千万位和亿位
读作: 3 0 三十亿零三十五万四千七百八十 0035 4 7 8 0
6、读出下列各数。
读作:九十万 900000 90500000 读作:九千零五十万
300204050
读作:三亿Leabharlann 二十万四千零五十说说我的学习收获!
读数的方法: ①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先 读亿级,再读万级。 ②读万级或亿级的数,先按照个级 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 字或‘‘万”字。 ③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 都只读一个零;每级末尾的零都不 读。
万 千 百 十 个
5 4 9 8
0
百十万千 百十个 万万
6 3 3 5 4 7 1这个数的最高位 6在( 百万 )位上, 表示6个( 百万 ), 百 )位上, 4在( 表示4个( 百 )。
4、从个位起第( 6 )位是十万位,它的左 边是(百万 )位,它的右边是( 万 )位 。 5、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亿位,它一定是( 位数。
2、( C )个一万是一千万。 A、10 B、100
C、1000
------亿以内数的读法
会读亿以内的数。
人 口 普 查
你能读出祖国 大陆、北京市、天 津市的人口数吗? 你能写出 香港与澳门的 人口数吗?
读出下面各数。
先分级,再读数。
13820000 读作:一千三百八十二万 读万级的数,先按照 读作:一千零一万 10010000 个级的读法读 , 再在后 读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 面加上一个 ‘‘万”字。每 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 ‘‘万”字。数中间有一个 级末尾的0不读。 0

人口普查(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人口普查(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案:人口普查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2. 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人口普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人口普查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对人口普查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家庭成员的年龄分布”。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数据收集,记录在调查表上。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如计算平均年龄、众数等。

四、交流分享(10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方法。

2.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总结人口普查的意义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合作探究中的收获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单元第3课时 人口普查 作业习题-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单元第3课时 人口普查 作业习题-北师大版

9.看计数器读、写数。 (2)
六百一十万三千零二十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03020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拓展练 10.用四个0和2,3,4,6,8这几个数字按要求组九 位数。 (1)最大的数是: 864320000
(2)最小的数是:
7.填一填。 (6)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2,百万位和百位上的
数字都是6,其余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这个数写作
( 26000600 ),读作( ( 99999999 )。 二千六百万零六百 )。
(7)与最小的九位数相邻的两个数是(
100000001 )和
(8)比最大的七位数多1的数是( 10000000 ),比最小的五位 数少1的数是( 9999 )。
8.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4)十亿里面有( B )个一千万。 A.10 B.100 C.1000
(5)由5个亿和5个万组成的数是( C )。
A.500000050000 B.550000000 C.500050000
9.看计数器读、写数。 (1)
三千零五万零二百零一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050201 写作:_________________题
作业提升方向
(1)根据数的组成或数位写数
(2)看计数器读、写数
作业提升练
7.填一填。 (1)620900是由( 6 )个十万、( 2 )个万和( 9 )个百组
成的。
(2)由8个千亿、5个百万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800005000009 )。
(3)由3个百万、5个万组成的数写作( 3050000 )。 (4)在68后面添上( 6 (5)在5和8之间添上( 7 )个0,这个数是六千八百万。 )个0就得到五亿零八。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人口作业设计案例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人口作业设计案例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人口作业设计案例一、设计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内容要求: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变化。

二、作业目标通过读图、绘图、调查等方法,描述人口随“时间”的变化、人口随“空间”的变化,理解人口数量动态变化而引发的人口问题、引起的人口政策的改变及人口空间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帮助学生养成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地理事物的思维方式,提升尺度思维、人地协调、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作业内容(一)基础巩固类作业1、下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和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空间分布 (均匀/不均),西北部人口密度 (大/小)。

北京市的人口密度区间是人/千米2。

黑河一腾冲线是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黑河位于黑龙江省,该省行政中心为 ;腾冲位于--省,其简称为。

(2)我国1964年人口总数是万人,2020年总人口数是万人,人口总数持续,目前居世界第位。

(3) 年后,我国的人口增长变慢,这体现了计划生育“”政策的成效(单项选择题)。

A.独生子女B.双独二孩C.全面二孩D.全面三孩(4)我国人口增长放缓的趋势所带来的影响有( )①人口老龄化加速②生态破坏加剧③就业压力增加④新增劳动力减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在甲、乙两幅人口漫画中任选其一,说出其含义。

(提示:从人口问题、应对措施两方面作答)【设计说明】人这个要素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了解一个地区的人口状况也是认识区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前提。

第(1)题通过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复习省级行政区内容。

第(2)、(3)、(4)、(5)(6)题以第七次人口普查为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获得真切深刻的体验。

第一单元第3课时《人口普查》(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第3课时《人口普查》(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案:《人口普查》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课时:第一单元第3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法。

2. 人口普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关于人口普查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人口普查吗?它的意义是什么?”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内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学生自主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合作探究(15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我们班同学的年龄分布”、“我们班同学的性别比例”等。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填写相应的表格。

3. 各小组将调查结果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四、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人口普查的意义和方法。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人口普查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人口普查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关于人口普查的调查问卷。

2. 学生完成作业,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提升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人口普查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和检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合作探究环节中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学生将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如“我们班同学的年龄分布”、“我们班同学的性别比例”等。

人口普查报告书三篇

人口普查报告书三篇

人口普查报告书三篇报告使用范围很广。

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

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人口普查报告书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人口普查报告书一篇bj市社区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摸底与户口整顿工作已于年9月15日结束,经过t普查区各位普查员的努力人普前期工作告一段落,现在将本段时间来的人普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力求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及时改正。

t普查区共有9个普查小区,涵盖居民住宅区、辖区单位、地下室公共空间、商业门店等类别,共有住宅楼14栋、辖区单位3个、地下室1个和若干商业门店。

社区拥有9为人口普查员和3名指导员,并有来自社区居委会的大力帮助。

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第一、做好普查前期工作。

首先,人普工作的摸底与整顿工作是于8月15日正式开展的,在这之前,我们认真做好了人口普查员的专业培训工作,针对本次人口普查任务重、填制表格多的特点进行重点培训,力求做到普查员心知肚明、心里有底,知道问什么、怎么问、怎么填、填什么。

争取让各位普查员入户既能工作、拿表就能上手,首先让普查员明白这活怎么干、如何才能达标,只有知道了怎么干是对的,才能做到怎么做才是好的。

其次,主抓人普宣传工作。

人口普查入户工作是重点,都知道入户工作不容易做,因此我们重视人口普查的宣传工作,在社区我们悬挂横幅8条、张贴人口宣传画及公告10组,及时配合电视媒体等新闻媒介做好社区的人口宣传工作,做到入户时住户即知为何而来,轻松上门,轻松普查,配合默契。

第二、入户工作是重点。

在入户前,指导员要求各位普查员应当严格遵守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要求,严格遵守相关程序进行入户普查。

要求各位普查员做到持证上岗、着人口普查统一服装入户,配合具体情况,要求普查员携带手电等应急物品。

我们要求各位普查员不得轻易判断住户是否为空房户,应当及时通过邻里了解、电表走字、留条待查等方式,及时摸清情况、查清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习题1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口普查》习题1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人口普查》同步练习
(1)250000读作:
(2)8543718读作:
(3)30080070读作:
(4)2007000读作:
(5)909090090读作:
(6)70000328读作:
(1)三百零七万八千四百写作:
(2)九十万二千零六十写作:
(3)六亿八千四百三十万九千写作:
(4)四十三亿零九十六万写作:
1、请用3个6和3个0各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六位数。

(1)只读一个零( )。

(2)读两个零( )。

(3)一个零都不读的最小六位数( )。

2、用4个6和3个零组成七位数,使它们分别满足下列要求。

(1)一个零也不用读的数是()。

(2)读一个零的数是()。

(3)读两个零的数是()。

(4)三个零都要读的数是()。

答案
(1)二十五万
(2)
八百五十四万三千七百一十八
(3)三千零八万零七十
(4)二百万零七千
(5)九亿零九百零九万零九十
(6)七千万零三百二十八
(1)三百零七万八千四百 写作:3078400
(2)九十万二千零六十 写作:902060
(3)六亿八千四百三十万九千 写作:684309000
(4)四十三亿零九十六万 写作:4300960000 1、(1)660006 606006600066 660060 660600 606060
600660(任选其一) (2)600606
(3)606600
2、(1) 6666000
(2) 6660006
(3) 6066060
(4) 606060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