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合集下载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是发展的必要但不是悲观的理由

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是发展的必要但不是悲观的理由

73.92 74.07 71.46 72.68 74.86 73.28 71.78 72.91 68.59 67.01 66.97 69. 10 70.75 69.35 68 . 55 66.09 72.57 65.75 69.58 68.02 65.67 69.68 69.60 65.86 70.00 70.51 66 . 15
吉 林 2407.73 2745.28 - 12 . 30%
内蒙古 2404.92 2470.63 - 2 .66%
北 京 2189.31 1961.24 1 1 .63%
左: 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 % 年龄结构 0至14岁 ↑ 15至64岁 65岁及以上
右: 各地区人口与增长率: % 上 海 黑龙江
“七普 ”中各地区人口增长与年龄结构
总人口 七普
六普
增幅
全 国 141177.87 133281.09 5.92%
广 东 12601.25 10432.05 20 . 79%
山 东 10152.75 9579.27 5.99%
河 南 9936.65 9402.99 5.68%
江苏
8474.8 7866.09 7.74%
目录
I. 中国的人口数量 、质量与流动 Ⅱ . 十四五时期的人口政策 Ⅱ. 主题投资机会
我们的人口结构分析框架
劳动要素 供给
劳动力数量
劳动力质量
劳动力流动
总人口×
年龄结构×
劳动参与率
来源: 招商证券
如前述分析框架 ,劳动力包括数量、质量 、流动三方面的内涵 ,其中劳动力数量又取决于 人口增长率 、人口年龄结构和劳动参与率 ,所涉及指标含义如下:
2017
2019
74.5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地理科学学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夏添 2012013314摘要: 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

单位:万人数据分析:一、全国人口年份 总人口 (年末) 按性别分 按城乡分 男 女 城镇 乡村 人口数 比重(%) 人口数 比重(%) 人口数 比重(%) 人口数 比重(%) 2001 127627 65672 51.46 61955 48.54 48064 37.66 76563 62.34 2002 128453 66115 51.47 62338 48.53 50212 39.09 78241 60.91 2003 129227 66556 51.50 62671 48.50 52376 40.53 76851 59.47 2004 129988 66976 51.52 63012 48.48 54283 41.76 75705 58.24 2005 130756 67375 51.53 63381 48.47 56212 42.99 74544 57.01 2006 131448 67728 51.52 63720 48.48 57706 43.90 73742 56.10 2007 132129 68048 51.50 64081 48.50 59379 44.94 72750 55.06 2008 132802 68357 51.47 64445 48.53 60667 45.68 72135 54.32 2009 133474 68652 51.44 64822 48.56 6218646.5971288 53.41 2010137053 6868551.276528748.73665575 49.686741450.32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一、本文概述1、流动人口的定义与重要性流动人口,通常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离开其常住户口所在地,跨越一定的行政辖区范围,进行暂住、旅游、务工、经商、学习等活动的人口。

他们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群体。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的活力,也带来了诸多挑战。

流动人口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

他们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流动人口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通过务工、经商等活动,促进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加速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流动人口还为社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增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融合。

然而,流动人口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往往较为艰苦,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覆盖不足,教育、医疗等基本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由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的限制,流动人口在享受城市发展成果、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流动人口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对于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流动人口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建议。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意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人口统计信息,更在深层次上揭示了我国流动人口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

这些数据的重要性在于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深入理解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动态变化以及他们面临的问题。

这些数据帮助我们了解了流动人口的数量和分布。

为什么人口普查十年一次_人口普查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人口普查十年一次_人口普查的作用是什么

为什么人口普查十年一次_人口普查的作用是什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入户工作已于10月11日正式展开,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要做人口普查以及有什么作用??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人口普查十年一次_人口普查的作用是什么,欢迎阅读!问:请问为什么要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答:世界各国都把掌握准确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等情况,作为科学治国和宏观决策的基础。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全面了解我国人口和住户的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基本情况。

这些信息将在各级政府制定政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最终会使每个参与普查的人受益。

定期开展人口普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明确规定。

当前,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这样的特殊重要时期,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为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重要信息支持。

02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有哪些?答:这次人口普查对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相同,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在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也属于普查对象,需要进行普查登记。

03问:与以往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什么新变化?答:一是增加填报公民身份号码。

这次普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指标设置上大体相同,但也有些变化,主要是增加填报公民身份号码。

采集普查对象身份号码主要是出于填报数据与部门行政记录比对核查的目的。

二是数据采集手段由以往普查的使用纸表登记,改为使用PAD或个人智能手机登记,登记完成后数据直接实时上传至国家,有效杜绝了中间环节可能受到的人为干扰。

基于第六次人普数据谈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变化

基于第六次人普数据谈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变化

基于第六次人普数据谈中国人口老龄化新变化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了8.87%,相比2000年的6.96%增加了近2个百分点。

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程度令人担忧。

一、老龄人口数量及比重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最明显的现象就是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比重的不断增加。

据统计,2010年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了11067.71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3992.57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也从2000年的6.96%上升到了2010年的8.87%。

进一步分析数据可以发现,老龄人口数量及比重的上升主要是由于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人口总量增加,二是老龄化速度加快。

1.人口总量增加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自然增长率每年都在增加。

根据2019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总人口已经达到了14.32亿,比2000年增加了2.79亿。

虽然出生率在下降,但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2.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口比重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的下降和寿命的延长。

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与此同时,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开,预计老年人口将在未来几年内迎来又一个高峰。

二、老龄人口性别比例失衡与之前相比,老龄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201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比为42.86%,女性占比为57.14%。

这说明我国老年人口中女性比例相对较高,而男性则相对较少。

这种情况主要受到历史遗留问题,包括战争、自然灾害、偏重生育男孩等因素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加剧这种失衡的现象的是,我国男性寿命比女性普遍短。

在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应注重改善老年女性的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

目前,多数老年女性缺乏经济保障、健康保险等基本保障,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三、老年人口城镇化和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另一个趋势就是城镇化和教育程度有所提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同步练习(解析版)2.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由此可见 ( ) A. 应鼓励多生多育B. 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C. 我国劳动力十分短缺D.我国人口素质在下降【答案】B【考点】我国人口问题、人口政策【解析】【解析】这样的问题要根据试题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增长已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提供了这样的信息: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

所以选择B.3.读中国2019年到2019年人口数据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0~15岁人口比重最大B. 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C. 国民文化素质提高D. 人口总量开始减少【答案】C【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解析】【分析】从受教育程度情况图中可以看出,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受教育人数比重,2019年比2019年受教育人数比重显著增加,说明国民文化素质逐步提高。

从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图中可以看出,2019年比2019年老年人口比重进一步增加,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加剧。

而10~15岁人口比重和人口总量问题图中没有相关数据,无法判定。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4.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 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B. 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C. 山区人口密度大,平原人口密度小D . 全国各地人口分布均匀【答案】B【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解答】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状况.5.下表是“中国1953年、1982年、2019年人口数据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全国大学生人口普查知识竞答题库+答案

全国大学生人口普查知识竞答题库+答案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短表登记时间为:(C )(分值:3)*A、2020 年11 月1 日一2020 年11 月15B、2020 年11 月16 H-2020 年11 月30 日C、2020年11月1日一2020年11月30日(答案)D、都不是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工作时间节点为:(B)(分值:3)*A、2020年11月1日一2020年11月15日B、2020 年11 月16 H-2020 年11 月30 日(答案)C、2020 年10 月11 日-2020 年10 月31 日D、都不是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分值:3)* (B)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答案)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截至2019年,我国一共进行过几次全国性人口普查?(C)(分值:3)*A.4次B.5次C.6次(答案)D.7次5.我国每几年开展一次全国人口普查?(C)(分值:3)*A.3年B.5年C.10年(答案)D.15 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E)(分值:3)*A.2020年10月1日零时B.2020年11月1日零时(答案)C.2021年11月1日零时D.2021年1月1日零时7.在填报短表D2项目与户主关系时,本户第一人须填报为(A)(分值:3)*A.户主(答案)B酒己偶C.子女D.其他人&没有或者不能获取身份证号码时,应该填写(A)(分值:3)*A.18个0(答案)B.空下不填C.随意填写完成9.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什么时候?(A)(分值:3)*A、1953年(答案)B、1964 年C、1982 年D、1990 年10.摸底验收时,利用相关行政记录资料进行比对,如果发现不一致的情况。

(C)(分值:3)*A.以行政资料为准B.以摸底数据为准C.要听取情况说明,进行确认后记录最新数据(答案)D.听取情况说明后,认同摸底数据11.开展人口普查的意义有哪些?(AECD)[多选题](分值:4)[多选题]*A.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答案)B.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答案)C.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答案)D.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答案)1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需要登记哪些信息?(ABCD)[多选题](分值:4)[多选题萨A、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答案)B、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答案)C、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等情况(答案)D、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况。

2024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和目标____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在完成全国人口普查的基础上,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于____年进行的一项重大统计工作。

本次人口普查的目标是准确掌握全国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基本情况,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组织协调本次人口普查工作在国家统计局的领导下,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参与。

国家统计局成立了人口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总体规划、组织指导和综合协调工作。

各级政府也设立了相关的人口普查机构,并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部署。

三、组织准备工作在人口普查之前,国家统计局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首先,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明确了普查的目标、范围和程序。

同时,还进行了人员招聘和培训,确保普查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此外,还进行了技术设备的采购和测试,确保普查数据的有效采集和处理。

四、普查工作流程本次人口普查主要包括普查准备、普查登记、数据处理和质量监控四个环节。

1. 普查准备: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员招聘、培训和普查区划的划定。

确保普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2. 普查登记:普查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流程,对全国范围内的居民户口进行登记,采集人口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等。

3. 数据处理:将普查所得的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制成报表和图表,形成全国范围内的人口统计数据。

4. 质量监控:对普查数据进行质量监控和评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取得的成绩____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1. 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普查任务:经过全国范围的努力,成功完成了对全国人口的登记和统计工作,实现了普查目标。

2. 数据质量较高:通过严格的质量监控和评估,确保了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 普查工作的社会影响较大:普查工作得到了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提高了居民对普查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对国家统计工作的信任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 2019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意义
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

中国政府网2019年5月6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

通知指出,根据国家普查项目和周期安排的有关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19年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人口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居住的自然人. 进行人口普查是制定政策的需要。

人口普查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人口普查资料是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和前提。

通过人口普查,了解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就可以制定教育政策;了解各行业人口的分布,可以制定人口的就业政策;摸清就*业人口的行业分布,可以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提供科学基础。

此外,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民族政策、老年人口政策等等,都需要根据人口资料进行研究。

可见,人口普查是国家制定社会、经济、科教等各项发展政策所必需的。

没有准确的人口数据,我们很多方针、政策及发展战略的制定,就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

人口普查是21世纪发展的要求。

第六次人口普查是世纪之初的普查。

2019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又是我们确定“十二五”计划和新的远景规划的关键一年。

在这个时候,开展人口,提供准确的人口数据,对于制定
1 / 2
21世纪初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LoAlhST 我国的人口普查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我国的人口普查是世界上规划最大的社会调查,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的成功进行,已赢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其中普查的质量控制和保证数据处理时效性的办法等,已被联合国秘书处制订的《人口与住房普查的原则和*建议》采纳。

可以说,我国的人口普查,不仅对本文来自小草范文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对世界人口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次国务院决定在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已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把这次人口普查搞好,也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