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用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3古文阅读之6字箴言巧读古文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精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案5

【精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案5

精品小初高学习文件 精品小初高学习文件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 【学习目标】 1. 明确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2. 提炼归纳文言文释词译句的方法。 3. 掌握并能运用所讲方法给文言文释词译句。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崇明老人记 [清]陆陇其 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

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

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

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率⑤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老人胜,辄踊跃归。亦率以为常。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注】①鬻(yù):卖。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③率(lǜ):文中指频次。④称觞(shāng):举杯。⑤率(shuài):大致,一般。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1. 解释文中第②小节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列肆.五间( ) 曲.尽孝道( ) 始拟.膳每月一轮( )( ) 若.一月一轮( ) 方.得侍奉颜色..( )( ) 乃.以一餐为率( ) 精品小初高学习文件 精品小初高学习文件 如蚤.餐伯( ) 则明日..蚤餐季( ) 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 ) 以次..称觞献寿( )( ) 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2024徐州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外文言文读书学习类专项训练 (含解析)

2024徐州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外文言文读书学习类专项训练 (含解析)

2024徐州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读书学习类专项训练一、(一材多设问)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6题。

(17分)【选材理由】选文中的刘恕专于学问,学富五车,他读书刻苦,勤学不倦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亦能激励学生乐学善学,以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涵养自身。

恕①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八岁时,坐客有言孔子无兄弟者,恕应声曰:“以其兄之子妻之②。

”一坐惊异。

年十三,欲应制科,从人假《汉》、《唐书》,阅月皆归之。

恕在钜鹿时,召至府,重礼之,使讲《春秋》,殊亲帅官属往听。

笃好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

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

司马光编次《资治通鉴》,英宗命自择馆阁英才共修之。

光对曰:“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唯刘恕耳。

”即召为局僚,遇史事纷错难治者,辄以诿恕。

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证差缪,最为精详。

恕为学,自历数、地里、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皆取以审证③。

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

偕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

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

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④借览。

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

”悉去之。

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

(选自《宋史·列传·卷二百零三》,有删改) 注:①恕:刘恕,宋朝历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

②以其兄之子妻之:出自《论语》“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指孔子把兄弟的女儿嫁给南容做妻子。

③审证:仔细分析,认真求证。

④枉道:绕道。

课外助读迁移1. ...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①从人假.《汉》②乃悟前狼假.寐B. ①偕.司马光游万安山②宠辱偕.忘C. ①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②大雪三日.D. ①尽.其书而去②食之不能尽.其材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

(14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

山北峰日香炉,峰北寺日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叹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

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②。

一旦蹇剥③,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

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注释】①匡庐:即庐山。

②颓然:松弛的样子。

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

③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匡庐奇秀.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B.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C.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D.乐天既.来为主既.克,公问其故(《曹判论战》)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5分)(1)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古诗文积累训练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古诗文积累训练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之古诗文积累训练题及答案一、默写出下面古诗文的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4、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5、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7、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9、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诚宜___________……不宜___________,引喻失义,_____________也。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14、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9、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2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23、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套K12江苏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案无答案

配套K12江苏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案无答案

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习目标】1. 明确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2. 提炼归纳文言文释词译句的方法。

3. 掌握并能运用所讲方法给文言文释词译句。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崇明老人记[清]陆陇其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

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

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

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

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

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

率⑤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

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

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

老人胜,辄踊跃归。

亦率以为常。

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①鬻(yù):卖。

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

③率(lǜ):文中指频次。

④称觞(shāng):举杯。

⑤率(shuài):大致,一般。

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1. 解释文中第②小节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列肆.五间()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若.一月一轮()方.得侍奉颜色..()()乃.以一餐为率()如蚤.餐伯()则明日..蚤餐季()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以次..称觞献寿()()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案含答案

2018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案含答案

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习目标】1. 明确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2. 提炼归纳文言文释词译句的方法。

3. 掌握并能运用所讲方法给文言文释词译句。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崇明老人记[清]陆陇其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

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

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

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

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

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

率⑤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

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

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

老人胜,辄踊跃归。

亦率以为常。

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①鬻(yù):卖。

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

③率(lǜ):文中指频次。

④称觞(shāng):举杯。

⑤率(shuài):大致,一般。

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1. 解释文中第②小节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列肆.五间()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若.一月一轮()方.得侍奉颜色..()()乃.以一餐为率()如蚤.餐伯()则明日..蚤餐季()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以次..称觞献寿()()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中考语文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公文类含答案 (一)

中考语文轮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 公文类含答案 (一)

中考语文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公文类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公文类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瑰宝之一,读懂文言文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且对于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字也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1、良心之言:此文用意深刻,为议论文,措辞严谨,辞藻优美,富有议论性。

“如此则不过宣布病而已,何以为长策?”此处中的“长策”指长远的解决办法,作者认为不仅要宣布病状,还要寻求根本的解决办法。

2、阅读下面的文章,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横线中,使短文通顺、准确、完整。

从很小的时候起,眼睛就是我们最主要的感觉工具之一。

如果我们的眼睛有问题,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甚至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正确地保护眼睛,注意眼睛的卫生。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眼疾的首要措施。

我们应该多吃一些 ____、蔬菜和牛奶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并避免看 ____ 的东西、过度劳累和眼睛狭隘的环境。

此外,长时间看书或如果感到眼睛疲劳,应该立即 ___ __ 或者休息一会儿,以便眼睛恢复精神和活力。

(1)A. 果汁 B. 水果 C. 面包 D. 面条(2)A. 不健康 B. 刺激性强 C. 烟火 D. 不良影响(3)A. 眨眨眼 B. 揉揉眼 C. 闭上眼睛 D. 用水冲洗眼睛(4)A. 做家务 B. 看电影 C. 刷牙牙 D. 散步答案:1. B 2. D 3. B 4. D二、公文类公文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常用的传达信息的媒介。

它经过认真的审阅和定稿,符合一定格式和规范,对于传达信息和维护办公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1.阅读下面的公告:(5分)各位员工:为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决定对员工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自今日起,凡违反以下行为,将按照公司规定予以处理:1.迟到超过20分钟者,作旷工处理;2.打卡规定不正确者,按照管理制度予以处理;3.下班无故早退者,作当天请假处理;4.长期无正当理由不按时上班者,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决定。

[推荐学习]江苏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案无答案

[推荐学习]江苏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案无答案

专题三文言文阅读之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学习目标】1. 明确中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2. 提炼归纳文言文释词译句的方法。

3. 掌握并能运用所讲方法给文言文释词译句。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崇明老人记[清]陆陇其崇明具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

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①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

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②,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

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日:“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

”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

媳又日:“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③,如蚤.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蚤餐季,周而复始。

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

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④献寿。

率⑤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置一橱,橱中每家各置钱一串,每串五十文。

老人每食毕,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樗蒲⑥。

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

老人胜,辄踊跃归。

亦率以为常。

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注】①鬻(yù):卖。

②伯仲叔季:兄弟排行的次序。

③率(lǜ):文中指频次。

④称觞(shāng):举杯。

⑤率(shuài):大致,一般。

⑥樗蒲(chū pú):古代一种游戏。

1. 解释文中第②小节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列肆.五间()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若.一月一轮()方.得侍奉颜色..()()乃.以一餐为率()如蚤.餐伯()则明日..蚤餐季()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以次..称觞献寿()()2.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 古文阅读之六字箴言巧读古文 一【学习目标】 1.学会运用6种方法来阅读古文 2.了解阅读古文的基本答题技巧

二、【方法点拨】 一、读 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2.精读语句,正确停顿 3.品读细节,把握人物 【典型例题1】 有白日入人家偷画者,方卷出门,主人自外归。贼窘,持画而跪曰:“此小人家祖宗像也,穷极无赖,愿以易米数斗。”主人大笑,嗤其愚妄,挥叱之去,竟不取视。登堂,则所悬赵子昂画失矣。 请说说这则故事中的主人是怎样的人?

二、猜 1.利用字形特点,猜测字义。 【典型例题2】 请说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⑴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吕蒙传》) ⑵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明史》) ⑶炳烛之明,孰与昧.行。(《师旷论学》) 2.利用组词特点,猜测词义。 【典型例题3】 请说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⑴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郑人逃暑》 ⑵缜少孤贫...,事母孝谨..。《范缜笃学》 3.利用词性辨识,推测词义。 【典型例题4】 请说出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⑴王贤其母,说其义。《韩诗外传》 ⑵毋妄言,族矣。《学万人敌》 4.利用对文互义特点,猜测词义。 【典型例题5】 请说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性质直,好危.言高论《范缜笃学》

三、通 【知识梳理】

1.要熟悉常见的固定句式。 2.要学会调整倒装的成份。 3.要补充省略成份。 【典型例题6】 翻译下面句子,并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1.投以骨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4.孔子云:“何陋之有?” 5.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四、积 【知识梳理】 1.积累文言文中特殊字词的用法(通假字、多义词、古今词、活用词) 2.积累特殊句式,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 3.积累经典句子或词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典型例题7】 请说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温故.而知新. 请翻译下面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

五、移 【典型例题8】 请说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2.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

六、划 1.关注注释,圈划适当 【典型例题9】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起之为将”中“起”是什么意思?

2.关注人物,圈划言行 【典型例题10】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请你圈画出能表现苏东坡形象的语句 3.关注议论,圈划中心 【典型例题11】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请你圈画出文中议论性对的语句

六字箴言学古文 答案 【典型例题1】 短文中主人的“大笑”“嗤”“挥叱”“竟不取视”等神态、语气,仔细品读,就可发现他是一个自以为是、易被假象蒙蔽的人。因此,品读人物言行,人物的性格、为人也就了然于心,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也必然顺理成章了。 【典型例题2】 1. “恚”与“心”有关,去征罚他的应是心里“很生气” 。 2.“馔”是“饣”旁,可猜与食物有关。 3.“昧”从“日”旁,与“日光”有关,“日未”可猜为“没有日光”,“昧行”就是“摸黑走路”。 【典型例题3】 流(流动),影(影子),移(移动),徙(迁徙),从(跟从),阴(阴影) 少(年少),孤(孤儿),贫(贫困),孝(孝顺),谨(恭谨) 【典型例题4】 “贤”意动用法“认为……贤明” “族”作谓语可理解为动词“灭族” 【典型例题5】 “危”与“高”可猜为意思相近的字。“危言高论”可理为“标新立异的宏论”。 【典型例题6】 1.省略、倒装 2.省略 3.被动 4.倒装 5.固定句式 【典型例题7】 请说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悦,愉悦 2.可以为师矣 可以把(他) 3.温故而知新 旧的知识 新的知识 请翻译下面句子 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典型例题8】 1. “妻子和孩子” 2. “拜访” “适逢,恰巧遇到” 【典型例题9】 吴起 【典型例题10】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典型例题11】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专题一 古诗阅读之读懂诗歌把握形象 【学习目标】 1.学会读懂古诗的意思 2.把握古诗中的形象

【方法点拨】 (一)读懂诗歌 【典型例题1】 请你说说从下列诗歌的题目中读出了什么? 《春日登楼怀归》 《寒食寄京师诸弟》

【典型例题2】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请说说你从作者的经历中读出了这首诗歌怎样的感情?

【典型例题3】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①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典型例题4】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 诗歌中抓住了哪些意象?表达怎样的感情? 【典型例题5】 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歌中有哪些典故?诗人借此想表达什么?

【典型例题6】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三、【知识梳理】

(二)把握形象 一、【知识梳理】

二、方法点拨 【典型例题7】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注释]飐:zhǎn风吹颤动。赖:亏得,幸好。 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但形象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典型例题8】 春中[1]田园作 王 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2],荷锄觇[3]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4]。 临觞忽不御[5],惆怅远行客[6]。 【注】[1]春中(zhòng):即仲春。[2]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3]觇(chan)泉脉:查看泉水的通路。[4]看新历:开始新的一年。[5]临觞忽不御:(诗人)面对着杯中酒,忽然又停住了喝。[6] 远行客:出远门的人。 诗人在前六句中借助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典型例题9】 梅 花 陈 亮①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②正主张。 【注】 ①陈亮:南宋爱国诗人。②东君:司春之神。 这首诗着重表现了梅花的哪些特点?诗中梅花的形象和作者本人有着怎样的联系?

三、【巩固练习】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画面给你怎样的感受? 2.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示的“千古壮观”。

读懂诗歌 把握形象 答案 【典型例题1】 《春日登楼怀归》一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登楼远眺所见之景,抒的是怀念家乡之情。 《寒食寄京师诸弟》题目中包含了时令、地点、人物等因素。作者在寒食节,思念京师诸弟时流露出的孤独、寂寞、凄凉之情。 【典型例题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