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星星制作

合集下载

天上的星星中班科学教案

天上的星星中班科学教案

天上的星星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探索宇宙”部分的内容,详细涵盖第一节“天上的星星”。

具体内容包括:星星的种类、星星的亮度、星星的运动、以及星星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知到星星的多样性,并能够简单描述几种常见的星星。

2. 培养幼儿观察夜空的能力,使其能够理解星星亮度与距离的关系。

3. 引导幼儿了解星星的运动规律,增强其探索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星星亮度与距离的关系,以及星星的运动规律。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星星,学会观察夜空,培养对宇宙的探索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星星卡片、夜空图、星座图、地球仪、天文望远镜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星星的故事,激发幼儿对星星的兴趣。

出示夜空图,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星星。

2. 例题讲解(15分钟)展示星星卡片,讲解不同种类的星星,如恒星、行星、卫星等。

通过地球仪和望远镜模型,说明星星亮度与距离的关系。

分析星座图,讲解星星的运动规律。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星星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来。

引导幼儿用彩笔、剪刀和胶棒制作属于自己的星座图。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制作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星星的种类2. 星星亮度与距离的关系3. 星星的运动规律4. 星座图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夜空,寻找并记录自己认识的星星。

答案:幼儿需记录星星的名称、形状、亮度等信息。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制作一个家庭星座图。

答案: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可以用彩笔、剪刀和胶棒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星星的兴趣浓厚,参与度高。

但在理解星星亮度与距离的关系方面,部分幼儿还存在困难,需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参观天文馆,深入了解宇宙和星星的奥秘。

星星制作方法

星星制作方法

星星制作方法星星,是夜空中最美丽的存在,也是人们向往的梦想之物。

制作一颗美丽的星星,不仅可以装饰我们的房间,还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美好愿望。

那么,接下来我将和大家分享一种简单易行的星星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我们需要纸张、剪刀、胶水和一些彩色的笔。

选择颜色鲜艳的纸张,可以让我们制作出来的星星更加生动和美丽。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制作了。

第一步,我们要准备一些纸张,然后将纸张对折,剪出一个正方形的纸片。

接着,我们将正方形的纸片再次对折,然后将对角线的两个角点向中心点对折,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第二步,我们要将三角形的底边向上对折,然后再次对折,形成一个更小的三角形。

然后,我们要用剪刀在三角形的两个边缘处剪出一些小孔,这样就形成了星星的轮廓。

第三步,我们要打开三角形,然后将每个角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的三角形。

接着,我们要将这个小三角形的两个侧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三角形。

然后,我们要将这个小三角形的两个侧边再次向内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三角形。

第四步,我们要将这个小三角形的顶部向下折叠,然后将底部向上折叠,形成一个六边形的形状。

接着,我们要将六边形的两个侧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六边形。

然后,我们要将这个更小的六边形的两个侧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六边形。

第五步,我们要将六边形的底部向上折叠,然后将顶部向下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六边形。

接着,我们要将这个更小的六边形的两个侧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六边形。

然后,我们要将这个更小的六边形的两个侧边再次向内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六边形。

最后,我们要将六边形的顶部向下折叠,然后将底部向上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六边形。

接着,我们要将这个更小的六边形的两个侧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六边形。

然后,我们要将这个更小的六边形的两个侧边再次向内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六边形。

通过以上的步骤,我们就可以制作出一个非常漂亮的星星了。

接下来,我们可以用一些彩色的笔在星星上面画上一些图案,让星星更加美丽。

制作个星星

制作个星星

1、首先新建一个800*800像素的文档,然后用渐变工具从上到下拉一个颜色#BAFF00到#668B00的线性渐变颜色为背景。

2、现在我们使用多边形工具来制作星星,设置多边形工具(形状图层、半径:10px,勾选:平滑拐角、星形,缩进边依据:50%)。

颜色为:#FFDF70,边当然是5了。

在背景图层上画出以下形状,可以旋转角度。

3、现在利用图层样式添加光泽、立体的效果,执行:图层--图层样式--混合选项,投影样式:分别设置好样式后,来看看效果的效果吧,果然很像糖果。

我们要点缀一下星星,使看起来不单调,新建一个图层在星星图层下面,使用钢笔工具画出以下路径。

返回画笔工具,设置大小为18px,硬度:0%,还有设置前景色为白色,按D键,再按X 键。

返回选择钢笔工具,按画布上按右键选择描边路径,工具:画笔,勾选模拟压力。

在画笔调板里面点画笔笔尖形状-----勾上间距按CTRL+T改变大小和方向(扭曲透视之类)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条很流畅的白色线条。

按CTRL+J复制2条,。

移动到如图位置。

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以下效果。

5、现在我们添加以下梦幻的白点,选择画笔工具,9px,硬度为55%。

前景色为白色。

6、按F5调出画笔预设窗口,设置动态形状。

再新建一个图层在星星图层下面,下面的步骤就自由发挥吧。

可以设置不同的画笔大小和不透明度,完成最终效果。

1、新建一个文档,【ctrl+I】背景反向成黑色,(你也可以直接设置成黑色,方便我们制作光效)。

新建一个图层。

并使用【自定义形状】绘制一个五角星星。

2、调整前景色背景色的颜色为一种同类色的渐变,比如我这里是深蓝到浅蓝。

选择【线性渐变】。

3、【ctrl+enter回车】吧路径转换成选区,拖拉渐变。

4、保持选区,选择菜单【选择】-【修改】-【收缩】,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3px。

5、按下【D键】回复前景色背景色的默认黑白,按下【X】对换前景色背景色,这里确保前景色为白色。

选择渐变方式为预设第二种:【从前景色到透明】。

《天上的星星》优秀教案

《天上的星星》优秀教案

《天上的星星》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天体与宇宙”,详细内容围绕“天上的星星”展开。

主要包括星星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星星的基本知识,如星星的分类、特征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夜空的能力,激发对宇宙科学的兴趣。

3. 通过学习星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珍惜资源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星星的分类、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理解星星的运动规律和宇宙的奥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文望远镜、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指南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夜空中的星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星星的分布和亮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天上的星星”。

2. 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星星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等,结合地球仪讲解星星的运动规律。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夜空,找出课本中提到的几种典型星星,并记录下来。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星星运动规律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有关星星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天上的星星》2. 内容:星星的基本概念星星的分类与特征星星的运动规律星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你观察到的星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简述星星运动规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答案:(1)示例:①天狼星:亮度高,呈蓝白色;②牛郎星:亮度适中,呈黄色;③北斗七星:由七颗星星组成,形状像勺子。

(2)示例:星星运动规律影响天文导航、地球气候等,如古代航海家通过观察星星确定方向,现代科学家通过研究星星运动预测自然灾害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星星的基本知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策略。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天文科普知识,参加天文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flash星星制作

flash星星制作

一、要准备的素材1.星星的闪光包括圆形的闪光和十字形的闪光两种。

圆形的闪光就是先画一个正圆,然后改变其填充为白色到透明的径向渐变就好了,当然别忘了删掉圆的线边。

做好以后将其转化为图形元件“glow”。

十字形的闪光制作稍复杂一点:首先画一个长方形,然后将其线边删掉;改变其填充为白色到透明的线性渐变;点取“填充转换工具”,将长方形上的渐变调整到适当角度(如图所示);将上面所画的长方形复制三份,摆成如图所示的形状,然后将其转化成图形元件(注意:这一步很重要,不转换成元件的话在下一步叠放中将会发生互相遮挡的情况,达不到应有的透明效果);再将这个形状复制一份,调整使之与已有图形垂直,将最后所得的图形转化成图形元件,取名“stargfx”,这就是十字形闪光的成品了。

2.一张合适的背景图:找一张有气氛的图片做为影片的背景。

你总不希望你的影片只是单调地有一些星星在飞吧,这样可讨不到女孩子欢心噢。

图片应该是深色的,最好有星空做背景,这样才与我们的效果相搭配嘛。

需要准备的东西就这些了,下面就要动手把这些简单的东西组合成绚丽的特效啦。

二、影片元件的制作1.会闪烁的星星新建一个影片剪辑“star”,将已有的层改名“star”,然后在这一层正中央画一个很小的圆,这是星星的主体;新建一个层“starglow”,将我们做好的圆形发光效果“glow”放置在主星星体上方。

再新建一层“stargfx”,将我们做好的“stargfx”图形元件放在星星主体上方。

然后来做闪烁的动画效果:“stargfx”层:改变第一帧“stargfx”元件的Alpha值为0;然后在第5帧添加关键帧,改变“stargfx”的alpha值为100,并将其旋转一个适当的角度(比如顺时针45度);在第十帧添加关键帧,改变“stargfx”的alpha值为0,并沿与上次相同的方向旋转一个同样的角度;最后在各关键帧之间生成动画。

如果发现生成动画后元件旋转的方向与想要的不同,可以点击两关键帧之间的任何一点,然后在属性栏里改变其旋转方向。

幼儿园中班小星星教案

幼儿园中班小星星教案

幼儿园中班小星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幼儿启蒙数学》第四章第一节《认识星星》,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星星的基本形状,学习通过观察星星的形状和位置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互动游戏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星星的基本形状,如五角星、四角星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3. 通过互动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星星的基本形状,并能够进行简单分类。

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星星形状的卡片、磁性星星、星星挂图、五角星教具。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向幼儿展示星星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星星的形状。

(2)邀请幼儿用手指在空中画出五角星,培养空间想象力。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星星的基本形状,如五角星、四角星等。

(2)通过磁性星星教具,让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星星形状的认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彩纸、剪刀、胶水,让幼儿自己制作星星。

4. 互动游戏(10分钟)(1)分组进行“找星星”游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分享游戏过程中的趣事,提高沟通能力。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幼儿对星星形状的掌握情况。

(2)点评幼儿制作的星星作品,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星星形状分类:五角星、四角星等。

2. 制作星星步骤:画、剪、折、粘。

3. 互动游戏规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夜晚的星空,数一数有多少颗星星。

答案:观察到的星星数量。

2. 作业题目:用彩纸制作一个五角星,并描述其特点。

答案:五角星的特点:五个角、五条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星星形状,如衣服、玩具等。

(2)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探索星星的奥秘。

用吸管折星星的方法

用吸管折星星的方法

用吸管折星星的方法
首先,准备好一些彩色吸管和剪刀。

然后,将吸管剪成相等长度的小段,每个小段长度大约在3-4厘米左右。

接着,将每个小段吸管从中间处剪开,但不要剪断。

然后,将剪开的部分按照45度角轻轻向内折叠,然后再向外翻折。

这样,一个小的五角星就形成了。

接下来,将五角星的五个角折成一个弧形,然后逐个将五个角插入到相邻的五角星中。

这样,多个五角星就可以组成一个漂亮的星形。

最后,将折好的星星用透明胶带粘在一起,或在星星上穿上细线,就可以做成漂亮的吊饰或挂件了。

这种用吸管折星星的方法,不仅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激发创意和动手能力。

快来试试吧!
- 1 -。

幼儿园儿歌手偶DIY:《小星星》制作指南

幼儿园儿歌手偶DIY:《小星星》制作指南

在幼儿园教育中,儿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

在教学中,儿歌能够提高幼儿的听力、发音和语言表达能力。

其中,《小星星》作为一首非常受欢迎的儿歌,深受幼儿喜爱。

在幼儿园里,老师常常利用儿歌来进行唱跳教学。

而家长们也可以通过DIY的方式,制作《小星星》手偶来促进幼儿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学习。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

准备一块羊毛毡作为手偶的主体材料,还需要丝线、彩绘棒、剪刀、棉花以及一些装饰物料,比如小星星的图案布料,可爱的饰品等等。

1. 制作手偶的主体- 首先要准备一个小星星的模版,把这个模版放在羊毛毡上,用剪刀将其剪出。

- 用彩绘棒为小星星上色,可以选择明亮的颜色,比如黄色或浅蓝色,让小星星看起来更加可爱。

- 将两片小星星的外边缘用丝线缝合,中间留一小段不缝合的地方,以便后面填充棉花。

2. 填充棉花- 将棉花填充到两片羊毛毡之间的空隙中,填充适量的棉花,让小星星看起来丰满可爱。

3. 添加装饰- 在小星星的表面,可以贴上一些亮片或者绣上一些小花朵,增加手偶的可爱度。

- 可以使用一些彩色的丝线,在小星星的表面绣上一些线条,做出小星星的表情,比如笑眼睛和小嘴巴。

4. 完成手偶- 用剪刀整理一下手偶的边缘,让外形更加整齐。

- 一个可爱的《小星星》手偶就完成了!在制作手偶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来设计手偶的外观。

家长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手偶,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这样的DIY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手工制作,更是一次亲子互动的机会。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手偶,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不断升华,家长也会更加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喜好,同时也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星星》手偶的DIY制作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制作一件可爱的手工作品,更是为了营造亲子互动的快乐氛围,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这样的亲子活动中,孩子会在快乐中学习,家长也会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

对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来说,这样的活动有着深远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