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糊化玉米淀粉浆液的性能
淀粉起始糊化温度和峰值糊化温度

淀粉起始糊化温度和峰值糊化温度淀粉是一种常见的多糖类物质,存在于许多植物食物中,包括谷类、薯类、玉米等。
淀粉在加工和烹饪过程中会发生糊化现象,这对于食品加工和烹饪是非常重要的。
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峰值糊化温度是衡量淀粉糊化特性的重要参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参数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
一、淀粉的糊化温度糊化温度是指淀粉在受热作用下开始吸收水分并形成糊状的温度。
糊化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淀粉的来源、结构和含水量等。
一般来说,糊化温度在60℃至85℃之间,不同类型的淀粉具有不同的糊化温度。
以玉米淀粉为例,它的糊化温度通常在60℃至65℃之间,而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则大约在65℃至70℃之间。
糊化温度的测定方法有许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旋转粘度法、电导率测定法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准确地测定出淀粉的糊化温度,并且通常在实际生产和研发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淀粉的峰值糊化温度峰值糊化温度是指淀粉在糊化过程中形成的最大粘度的温度,也被称为最大糊化温度。
峰值糊化温度通常比糊化温度略高,是淀粉糊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峰值糊化温度也受到淀粉的来源、结构和含水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类型的淀粉具有不同的峰值糊化温度。
测定峰值糊化温度的方法和测定糊化温度的方法类似,也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旋转粘度法、电导率测定法等。
通过测定峰值糊化温度,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淀粉的糊化特性,为食品加工和烹饪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淀粉糊化温度的影响因素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峰值糊化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水分、PH值、离子强度等。
其中,温度是淀粉糊化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淀粉的糊化速度越快,糊化温度和峰值糊化温度也会相应提高。
水分和PH值也会对淀粉的糊化温度产生影响,适当的水分和PH值可以促进淀粉的糊化过程。
离子强度是淀粉糊化温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来说,高离子强度会降低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峰值糊化温度,而低离子强度会提高淀粉的糊化温度和峰值糊化温度。
淀粉的糊化例子

淀粉的糊化例子淀粉是一种常见的多糖类化合物,由许多葡萄糖分子组成。
在许多食物中,淀粉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来源。
然而,淀粉原始状态下的晶体结构使其难以被人体消化吸收。
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淀粉,人们需要对其进行糊化处理。
淀粉的糊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淀粉分子中的内部结构部分破坏,使其形成一种胶状物质。
这种胶状物质具有更好的水溶性和可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特性。
下面列举了淀粉的糊化的一些例子。
1. 煮熟的米饭:米饭中的淀粉经过煮熟处理后,淀粉分子的结构发生了糊化。
煮熟的米饭比生米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2. 面条:面条中的淀粉经过煮熟处理后,淀粉分子的结构糊化,面条变得更加柔软和易于咀嚼。
3. 粥:将米或其他谷物煮熟后,淀粉分子的结构糊化,形成一种半固体的胶状物质。
粥易于消化吸收,适合胃肠道不适的人群食用。
4. 面包:在面包的制作过程中,面粉中的淀粉经过加热和搅拌的处理,淀粉分子的结构糊化,从而形成了面包的松软和弹性。
5. 粉条:粉条的制作过程中,将淀粉与水混合并搅拌,然后通过蒸煮或烘干的方式使其糊化,形成了柔软的粉条。
6. 薯类食品:土豆、红薯等薯类食品中的淀粉经过烹饪处理后,淀粉分子的结构糊化,使其更易于消化吸收。
7. 糯米糕:糯米糕是由糯米粉制成的一种传统食品。
在制作过程中,将糯米粉与水混合并蒸煮,使淀粉糊化,形成糯米糕的独特口感。
8. 玉米片:玉米片是将玉米淀粉制成的一种薄片状食品。
在制作过程中,将玉米淀粉加热并加入其他成分,使淀粉糊化,形成了脆脆的玉米片。
9. 糖水:糖水是一种将淀粉与水混合加热制成的甜品。
在制作过程中,淀粉糊化后形成了糖水的浓稠口感。
10. 粗粮食品:粗粮食品如糙米、全麦面包等,相比细粮食品,淀粉糊化程度较低,更接近原始状态,有利于血糖的平稳升高。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淀粉的糊化处理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和可消化性,提高淀粉的利用率。
这对于人们的健康和营养摄取非常重要。
淀粉的糊化处理在食品加工、烹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使得食物更加美味可口,易于消化吸收。
不同介质对玉米淀粉糊化黏度特性的影响

中国粮 油学报
J un l f h hn s rasa dOi scain o ra e C ieeCee l n l Aso it ot s o
Vo . 5, . 12 No 3 Ma . 01 r2 0
第2 5卷第 3期
不 同介 质对 玉 米 淀 粉糊 化 黏 度特 性 的影 响
和 明矾 添加 量的增 加 , 淀粉糊 的峰值 黏度 、 崩解值 显著 升 高, 消减值 、 回生值 和 最终黏 度 降低 , 淀粉 糊 的 热稳 定 性、 凝胶 性 降低 , 沉性 增 强 ; 凝 而蔗 糖 和食 盐的 加入使 淀粉 的崩 解值 降低 , 强 了淀粉 糊 的 热稳 定性 。碳 酸钠 增
2. 5% 。
1 3数 据分析 .
使用 S S 00和 E cl 00软件对数据进行 P S1. xe 20 分析 。
2 结果 与讨论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淀粉 的制备 . 2 1 碳 酸钠 对玉米 淀粉糊 化 黏度特 性 的影响 .
由表 1 可看出, 随着碳酸钠 添加量的增加 , 成糊 温度显著升高, 峰值黏度、 崩解值显著升高 , 消减值 、
回生值 和最 终 黏度 显 著 降 低 。表 明添 加 碳 酸钠 , 增 加 了玉米 淀 粉 的 黏度 和凝 沉 性 , 低 了淀 粉 糊 的 热 降
稳 定性 、 胶性 。 凝
试验所 用 材 料 玉 米 品 种 豫 单 20 0 1由河 南 农 业
基金项 目: 河南农业 大学博士基金 (00 1 1 3 30 1 ) 收稿 日期 :0 9— 4— 8 2 0 0 0 作者简介 : 谢新华 , ,96 出生 , 男 17 年 博士 , 讲师 , 谷物化学
低共熔溶剂对玉米淀粉结构及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

低共熔溶剂对玉米淀粉结构及理化性质影响的探究引言: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煮熟粘稠、发酵、乳化和凝胶化等。
然而,玉米淀粉的功能性质受到其分子结构及其溶解液中的其他成分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低共熔溶剂在化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开始探究低共熔溶剂对玉米淀粉结构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低共熔溶剂对玉米淀粉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机理。
1. 低共熔溶剂的定义和应用背景低共熔溶剂是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有机物,可以与熔融盐杂化形成液态体系。
由于其奇特的溶解性能,低共熔溶剂在化学合成、能源储存、药物传递和生物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在改善多相催化剂反应中的传质性能、提高药物可溶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表现出奇特的优势。
2. 玉米淀粉的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2.1 分子结构玉米淀粉主要由两种多糖组分组成: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由α-1,6-糖苷键和α-1,4-糖苷键组成,其分支度是衡量淀粉的糊化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直链淀粉则只由α-1,4-糖苷键组成。
玉米淀粉的分子结构对其理化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2.2 理化性质玉米淀粉具有良好的凝胶化特性和稳定性。
它在水中形成凝胶状物质,可以用作粘稠剂、乳化剂和凝胶剂。
此外,玉米淀粉的糊化温度和黏度也是衡量其结构和理化性质的重要指标。
3. 低共熔溶剂对玉米淀粉结构的影响低共熔溶剂的加入可以改变玉米淀粉的分子结构,从而影响其理化性质。
一些探究表明,低共熔溶剂能够使玉米淀粉的支链分子更加匀称分布,从而提高凝胶化能力和稳定性。
此外,低共熔溶剂对玉米淀粉的结晶性也有一定影响,可能会降低其糊化温度。
4. 低共熔溶剂对玉米淀粉理化性质的影响4.1 凝胶化特性探究发现,低共熔溶剂可以显著提高玉米淀粉的凝胶化特性,降低其凝胶化温度。
这是因为低共熔溶剂与玉米淀粉之间形成了更强的互相作用力,促使淀粉分子更容易排列,形成凝胶状物质。
4.2 粘稠特性低共熔溶剂对玉米淀粉的粘稠特性也有一定影响。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 国标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国标【实用版3篇】目录(篇1)1.糊化度的定义2.糊化度的测定方法3.国标对糊化度测定的要求正文(篇1)糊化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程度。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糊化度的定义糊化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程度。
糊化度越高,说明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越明显,即淀粉颗粒的结构和性质发生了较大改变。
二、糊化度的测定方法糊化度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粘度测定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粘度来确定糊化度。
2.旋光测定法:利用旋光仪测定糊化淀粉悬浮液的旋光度,从而推算出糊化度。
3.光散射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光散射程度来确定糊化度。
4.电导率测定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电导率来确定糊化度。
三、国标对糊化度测定的要求我国国家标准(GB/T 28720-2012)对糊化度测定有详细的要求,包括样品处理、测定方法的选择、测定过程的操作等。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糊化度是衡量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定。
目录(篇2)1.糊化度的定义2.糊化度的测定方法3.我国国家标准对糊化度的规定4.糊化度的应用领域正文(篇2)糊化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吸水膨胀,颗粒结构破裂并溶出淀粉质的程度。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通过黏度测定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黏度来推算糊化度。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精度较低,适用于初步评估淀粉的糊化程度。
二是采用光散射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光散射强度来计算糊化度。
该方法精度较高,但仪器设备较贵,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三是使用电导率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电导率来推算糊化度。
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度较高,但易受实验环境等因素影响。
在我国,国家标准《食品工业淀粉》(GB/T 8864-2008)对糊化度有详细的规定。
淀粉的糊化和老化详解

糊化的本质:微观结构从有序转变成无序,结晶区被破坏。
精选ppt
14
amylum
淀粉
糊化与老化 gelatinization
支链淀粉的 含量越多, 糊化液的粘
度越大
淀粉的糊化 影响因素
淀粉的类型、温度、水活性、pH、共存成分等
支链淀粉比直链 加热才能打断结
淀粉易于糊化
晶区的氢键
糊化的淀粉液冷
却后易形成凝胶 精选ppt
食品化学
淀粉的糊化和老化
精选ppt
1
目录
1
淀粉的结构及特性
2 淀粉的糊化及其影响因素
3 淀粉的老化及其影响因素
4 糊化和老化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精选ppt
2
一、淀粉的结构及特性
淀粉是许多食品的组分之一,也是人类营养最重要的
碳水化合物来源。淀粉生产的原料有玉米、马铃薯、甘薯
、水稻、小麦、杂豆类等。淀粉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精选ppt
19
amylum
淀粉
糊化与老化
retrogradation
淀粉的老化
再结晶过程
淀粉类型
影响因素
水分
温度
糊化 老化
支链>直链 直链>支链
脂肪
直链越多 支链不发
老化越快 生老化
精选ppt
20
amylum
淀粉
糊化与老化
retrogradation
淀粉的老化
再结晶过程
淀粉类型
影响因素
水分
温度
均干扰淀粉 分子移动
淀粉类型
水分
温度
脂肪
早期阶段,脂 肪与呈螺旋构 象的直链淀粉 形成包合物 阻止其他直链淀 精选pp粉t 分子间缔合
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性能指标比较

如使用时会产生臭味或其他气味; 蒸煮 时易产生泡沫; 水解时易变色; 无论生浆还是熟浆均会显著降低淀粉胶的 储存稳定性。
淀粉的糊化温度
淀粉发生胶化时的温度称胶化温度, 有的也称之为糊化温度。 淀粉的胶化 温度随其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品种的淀粉颗粒结构强度不 同,吸水膨胀的难易也不一样的缘故。
粘合过程: 因直链淀粉分子渗透力支链淀粉分子其形状如树枝的抓持力当淀粉颗粒浸透到瓦楞纸板的 面纸和芯纸内侧后,在温度的作用下逐渐膨胀,达到糊化温度,便开始粘合。淀粉颗粒所 含水分蒸发,并部分被面纸和芯纸吸收,淀粉胶连结里纸、芯纸、瓦楞、面纸成为一个整 体,达到粘合的目的。
淀粉的基本成分组成
玉米淀粉 木薯淀粉
即使同一品种的淀粉, 其不同颗粒的糊化难易也存在差别, 有的能在较低 温度下糊化,有的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糊化,相差约 10℃;较大的颗粒 一般较易糊化。 玉米和小麦淀粉的胶化温度比马铃薯、 木薯淀粉高。 蜡质 玉米淀粉胶化温度与普通玉米淀粉相同。 但高直链玉米淀粉糊化难, 即使 在沸水中加热也难以糊化,需要在有压力条件下更高的温度加热。
淀粉 85.73 86.69 水分(20℃, 65% 空气湿度)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玉米淀粉的特点和用途

玉米淀粉的特点和用途
玉米淀粉是从玉米粒中提取精炼而来,常见于各类食品中。
玉米淀粉在食品处
理过程中具有许多有用的特性,特别是与膳食纤维相关的功能,可以促进血糖的控制,加强组织构造,并增强液体的吸收。
玉米淀粉的特点:
首先,玉米淀粉具有吸水能力强,密度低,能够很好地调节食品的浓稠度;其次,玉米淀粉有抗氧化性,可以延缓食品的分解和变质,使其保持新鲜度和浓郁的口感;再次,玉米淀粉具有凝固和润滑性能,能够有效地将各种材料粘合在一起,减少材料分离的风险,从而有效改善食品的口感;最后,玉米淀粉也具有稳定性极高的特性,无论是拉伸还是离心,都可以保持食品的均匀混合状态,使之更加细腻。
玉米淀粉的用途:
除了上述特性,玉米淀粉还有许多多功能性用途。
饮料以及肉类、鱼类及野鸡
等的加工用玉米淀粉制成的淀粉面,可以替代水杨梅汁,保存食品的结实口感;淀粉面可以使糕点表层更加松脆;淀粉面制成口感更好的冰淇淋,甚至还可以形成浓郁的忌廉;玉米淀粉也可以用于调制低酒精度的白酒,使其口感趋于温和。
综上,玉米淀粉具有吸水、抗氧化、凝固具有润滑性能和良好的稳定性,因此
可广泛用于食品处理过程中。
它既可以用于调节食品的浓稠度,又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也可以提高食品的口感,且能够改进和完善食品的浓郁口感。
这种卓越的性能让玉米淀粉在食品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多种食物中不可或缺的配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 第4期 2015年4月 纺织学报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VO1.36.NO.4
Apr.,2015
DOI:10.13475/j.fzxb.20140303906 部分糊化玉米淀粉浆液的性能
王 娟 ,徐 进 ,孙月玲 ,蒋龙宇 ,史博生 ,王 强 ,高卫东 ,范雪荣 (1.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江苏无锡214122;2.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生态染整技术 重点实验室,江苏海安226601;3.天华企业发展(苏州)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124)
摘 要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蒸汽升温法制备部分糊化淀粉浆液。运用光学显微镜、粒度分析仪、差示热分析 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原淀粉和用蒸汽升温法于不同温度下制备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形态结构、颗粒大小、膨胀 势、糊化度、结晶度等进行了测试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制备温度的提高,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偏光十字逐渐消 失,结晶度下降,而糊化度、粒径、膨胀势逐渐增大;64℃时制备的稳定性较好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大部分偏光十 字消失,但仍有结晶峰存在,糊化度为72.22%。 关键词 玉米淀粉;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糊化度;性能 中图分类号:TS 190.5 文献标志码:A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ally gelatinized starch slurry WANG Juan ,XU Jin ,SUN Yueling ,JIANG Longyu ,SHI Bosheng , WANG Qiang ,GAO Weidong ,FAN Xuerong (1.Key Laboratory ofEco—Textiles(Jiangnan University),Ministry ofEducation,Wuxi,Jiangsu 214122,China; 2.Key Laboratory 0厂Ecological Dyeing and Finishing Technology,Jiangsu Lianfa Textile Co.,Lid.,Haian, Jiangsu 226601,China;3.Tianhua Enterprise Development(Suzhou)Co.,Ltd.,Suzhou,Jiangsu 215124,China)
Abstract Partially gelatinized starch slurry was prepared from corn starch by steam heating.Partially gelatinized starch and corn starch was characterized by optical microscopy,particle size analysis, di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and X—ray diffraction(XR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paration temperature,the polarization cross of partially gelatinized starch slurry fade away and crystallinity decreased,while the degree of gelatinization,particle size and swelling power increased. Most of polarization cross of partly gelatinized starch slurry prepared at 64℃and having good stability disappear,but the crystallization peak still exists,and the gelatinization degree is of 72.22%. Keywords corn starch;partially gelatinized starch slurry;gelatinization;performance
淀粉浆料的传统调浆方式是在95℃以上使淀 粉完全糊化,但这种调浆方式调浆时间长,浆液黏度 随温度的降低显著增加,甚至凝胶,不能低温上浆, 特别是这种调浆方式使原淀粉黏度过高难以直接应 用,需变性降黏处理。为改善传统调浆方式中淀粉 完全糊化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部分糊化淀粉浆 液”的新调浆方式以及全新的上浆概念。文献[1] 对部分糊化玉米淀粉浆液的制备和黏度性质进行了 研究,分别采用恒温和蒸汽升温法制备了部分糊化 淀粉浆液,通过对其黏度和黏度稳定性的比较认为, 蒸汽升温法制备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具有黏度低、 性质稳定、低温不凝冻、浓度对黏度影响小等特点, 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镜、激光粒度分析仪、x
收稿日期:2014—03—18 修回日期:2014—06—10 基金项目:江苏省生态染整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性能环保纺织浆料及上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 资金资助项目(BY2013015-18) 作者简介:王娟(1989一),女,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纺织浆料及上浆技术。范雪荣,通信作者,E—mail:wxfxr@163.coin。 第4期 王娟等:部分糊化玉米淀粉浆液的性能 ・77・ 射线衍射仪、差示热扫描分析仪等手段对蒸汽升温 法制备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偏光性、糊化度、结晶 度、粒径分布进行了测试,并与原淀粉进行了比较, 研究了蒸汽升温法制备部分糊化淀粉浆液过程中淀 粉颗粒结构的变化。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与仪器 玉米淀粉(山东邹平天美纺织助剂有限公司)。 DF-101 S型集热式磁力搅拌器(上海谷宁仪器 有限公司),TG16一WS型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 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D8型x射线衍射 仪(德国布鲁克AXS有限公司),Q200 DSC示差扫 描量热仪(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冷冻干燥 机(北京博医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偏光显微 镜(德国卡尔蔡司公司),¥3500型激光粒度分析 仪(美国Microtrac公司)。 1.2 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制备 蒸汽升温制备法:室温下配制体积为250 mL、 质量分数为10.0%的淀粉乳浆液,置于加热装置中 密封搅拌升温,待浆液温度升至55℃时停止水浴加 热,立即通过乳胶管导入蒸汽(注:乳胶管须插入浆 液底部并快速搅拌浆液,使浆液受热均匀),利用蒸 汽继续加热使淀粉乳升温至62℃,停止蒸汽加热, 制得62℃部分糊化淀粉浆液,记为s一62。采用相同 方法,分别制备63~68℃时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 分别记为s一63~s・68。 1.3淀粉浆液偏光性观察 室温下,取少量质量分数稀释为1%的部分糊 化淀粉乳液于载玻片上,并沿液滴一侧轻轻盖上玻 片。采用Leica DMLP型偏光显微镜观察淀粉颗粒 形态并收集偏光数据 。 1.4结晶度测定 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测试,测试条件:Cu靶Ka 射线,管压为40 kV,Ni片滤波,波长为1.540 6 X 10 。m,管流30 mA,发射及防反射狭缝1。,接受狭
缝0.2 mm,衍射角(20)的旋转范围为3。~40。,扫 描速度为2(。)/min 。参考文献[4]的方法,应 用JD801软件,计算部分糊化淀粉的相对结晶度值。 1.5糊化度测定 采用DSC(Q200)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对部分 糊化淀粉浆液的糊化情况进行检测。淀粉与蒸馏水 比例为1:3,密封且避光平衡24 h后测试。测试条 件为:升温范围40~90℃,升温速率5℃/min。通 过DSC谱图分析得出△ (糊化焓值)、T (糊化起 始温度)、Tp(糊化峰值温度)、T (终止糊化温度), Q。。(糊化度)计算公式 为 QGD=[(△日 一△H )×△H ]×100% 式中:△日 。为原淀粉未经加热处理的热吸收焓; △日 为加热处理的部分糊化原淀粉热吸收焓。 1.6粒径测定 取10 mL质量分数为10.0%的部分糊化淀粉 浆液,去离子水稀释至100 mL,35℃下搅拌使浆液 分散均匀。将待测液滴人激光粒径仪样品池中进行 测试,用体积平均粒径表示淀粉颗粒的平均 直径 。 1.7膨胀势测定 取10 mL部分糊化淀粉浆液,6 000 r/min离心 15 min。倒出上层清液,称取下层沉淀质量 ,将 下层沉淀在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记为 。 膨胀势P 为 Psp , 式中: 为离心后下层沉淀的质量;IV2为下层沉淀 干燥的质量。 2结果与讨论 2.1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偏光特性 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及原淀粉的偏光图像如图1 所示。淀粉颗粒属于球晶结构,颗粒内部存在结晶 和非晶2种结构,在偏振光照射时有光学各向异性 现象产生,从而在偏光显微镜内观察淀粉颗粒时会 出现偏光十字 。 由图1可见,原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比较明显。 62、63℃时制备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少部分颗粒 的偏光十字发生变化。这是因为随蒸汽导入量的增 加浆液温度逐渐升高,淀粉颗粒受热吸水膨胀,其中 少量体积较大的淀粉颗粒首先糊化,颗粒内部有序 排列的结晶区被破坏,导致少量偏光十字消失。 蒸汽升温法64℃时制备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 随着蒸汽导入量的增加,浆液温度升高使淀粉颗粒 糊化的比例明显增加(偏光面积减少,亮度减弱)。 浆液主要由可逆吸水膨胀的未糊化颗粒、未糊化态 向糊化态转变的过渡态颗粒、糊化颗粒等组成。该 第4期 王娟等:部分糊化玉米淀粉浆液的性能 ・79・ 40 44 48 52 56 60 64 68 72 76 80 84 88 92 温度/ ̄C
图3 原淀粉和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DSC图谱 Fig.3 DSC thermograms of partially gelatinized starch and native corn starch
糊化数目增加,颗粒内部有序排列进一步被打乱,结 晶度(16.45%、12.07%、9.37%)明显降低,使得浆 液黏度升高。
2.3 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糊化度分析 淀粉糊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在DSC差 热分析时会出现热吸收峰。原淀粉和部分糊化淀粉 浆液的糊化特性如图3所示,糊化特征值见表1。 由图3可见,原淀粉颗粒的吸收峰比较宽,随着 蒸汽导入量的增加,制备温度从62℃提高至68℃ 时,淀粉颗粒的吸收峰逐渐变窄,峰值向高温方向推 移,同时吸收峰面积随制备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 是因为淀粉颗粒的结晶区在湿热条件下逐渐降低, 且结晶区中有序结构首先遭到破坏所致,这进一步 反映了淀粉颗粒的糊化度随制备温度的升高而增 大 。图中68℃制备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淀粉颗 粒热吸收峰较小甚至趋于一条直线,进一步验证了 图1所得出的结论,即在该处理温度下淀粉颗粒已 接近完全糊化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