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糊化特性研究
不同原料淀粉的糊液特性研究

第12期(总第517期)2020年12月农产品加工Farm Products ProcessingNo.12Dec.文章编号:1671-9646(2020)12a-0007-03不同原料淀粉的糊液特性研究朱彩玲,曹余,李艳民,雒彤艳,刘珍宇,谢晓驰(甘肃丰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甘肃天水741020)摘要:对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蜡质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豌豆淀粉的冻融稳定性、透明度和凝沉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和蜡质玉米淀粉冻融稳定性最好,小麦淀粉冻融稳定性最差;马铃薯淀粉的透明度最好,小麦淀粉的透明度最差;豌豆淀粉凝沉性最强,蜡质玉米淀粉凝沉性最差。
关键词:淀粉;冻融稳定性;透明度;凝沉性中图分类号:TS231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20.12.003Study on the Paste Properties of Starch from Different Raw MaterialsZHU Cailing,CAO Yu,LI Yanmin,LUO Tongyan,LIU Zhenyu,XIE Xiaochi(Gansu Fengshou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Tianshui,Gansu741020,China)Abstract:The freeze-thaw stability,transparency and retrogradation of potato starch,corn starch,cassava starch,waxy corn starch,wheat starch and pea starch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tato starch and waxy corn starch had the best freeze-thaw stability,potato starch had the best transparency and wheat starch had the worst transparency,pea starch had the best retrogradation and waxy corn starch had the worst retrogradation.Key words:starch;freeze-thaw stability;transparency;retrogradation0引言淀粉作为绿色、可再生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广泛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中,淀粉分子中存在的活泼羟基可与许多化学试剂进行氧化、酯化、醚化、接枝等化学反应,生成淀粉衍生物。
高直链淀粉玉米的应用前景及展望

高直链淀粉玉米的应用前景及展望【摘要】高直链淀粉含有较高的直链淀粉比例,具有快速凝胶、高凝胶强度和硬度,以及高结构稳定性等特点。
高直链玉米淀粉是制备抗性淀粉的最佳原料,并且具有特别优良的成膜特性。
在我国,由于缺少高直链玉米品种,限制了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对高直链淀粉的育种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选育出高直链玉米品种。
抓住这个时机,开展对高直链淀粉的研究,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直链淀粉玉米;应用前景;展望高直链淀粉玉米是指玉米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在50%以上的特用型玉米。
直链淀粉是由葡萄糖通过a-1,4键连接在一起的聚合物,其它一些植物的直链淀粉通常都有很高的聚合物,而玉米的直链淀粉却不易凝结和形成结晶。
它的悬浮液在加热时不产生糊精,而以胶体溶解,形成黏度较低的不稳定溶液,与碘有较高的亲和力。
纯化的直链淀粉能被聚合成类似纤维素的纤维。
1.高直链淀粉玉米研究的兴起世界上只有美国将含有ae基因的玉米杂交种商业化,含du,su2基因的杂交种也进入了示范阶段,目前已经培育出直链淀粉含量达100%的玉米。
在我国,它的农业品种、工业加工利用都属空白。
日前,我国所需的直链淀粉主要依赖进口,而且价格昂贵,是普通玉米的16倍,约2000-2500美元/t,每年花去大量外汇,因此非常有必要培育高直链淀粉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工作。
在分析鉴定了国家种质资源库长期保存的玉米种质资料材料后,发现我国的玉米种质材料中高淀粉资料非常稀少,特别是缺少高直链淀粉材料。
但我国的一些育种单位已经引进了一些高直链淀粉玉米种质资源,并开展了前期的探索性研究,为我国高直链淀粉玉米育种及产业化开发奠定了一定基础。
普通玉米籽粒的淀粉一般含有27%左右的直链淀粉和73%的支链淀粉。
高直链淀粉玉米是指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在60%以上的玉米类型。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商业化的高直链淀粉玉米杂交种有两种类型,即直链淀粉含量在50%以上的v型和直链淀粉含量为70%-80%的vii型。
直链淀粉含量对玉米淀粉糊化性质的影响

Efe t fAm yo e Co t n n Pa tn r Th r lPr p r iso r t r h f c so l s n e to si g o e ma o e te fCo n S a c
Z G i , IXi— u EN Je L n h a , GAO Ha—a iy n
直 链 淀 粉 含 量 对 玉 米 淀 粉 糊 化 性质 的影 响
曾 洁 ,李新华 木,高海燕
( 1沈阳农业大学 食 品学院 ,沈阳 10 6 ; 1 1 1 2辽 宁农业职 业技 术学院 ,辽宁 熊岳 15 1 ) 12 4 摘 要 :以不 同直链淀粉含量 的玉米淀粉 和玉 米面粉为原料 ,用 R A ( V 快速粘度分析仪 )和 D C ( S 差示扫描量热仪 )研究淀粉 的糊化参数 ,并分析直链 淀粉含量与各 糊化 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 明 :随直链 淀粉含量的增加 ,淀粉 的 R A糊化参数 和 V
t e RVA p s n a a tra d DS e ma r p r e i h c e s f myo e c ne t h f c so my o e c ne t n RVA p a h a t g p r me e n C t r l o e i sw t t e i r a e o i h p t h n a ls o tn .T e ef t f e a l s o tn o ek
Ke r s a ls C r ; a t g p o e i s vs o i ; nh l y y wo d , myo e; O p s n rp r e ; i st e t ap n i t c y
淀粉品质取决于粘度和增稠力, 从本质上来说取决于内源淀粉的组成和结构 ,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淀 粉的两种基本组成成分 , 直链淀粉含量是决定淀粉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 直链淀粉含量 的高低则因植株在 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合成代谢 的差异而表现出种间和品种间的区别¨ 。在我国, ] 关于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应 用品质的影响研究很少有品种问 比较的报道, 对不同品种玉米面粉应用 品质的比较分析 , 在国外未见报道。本 研究以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和玉米面粉为原料 , R A和 D C研究淀粉的糊化特性 , 用 V S 以获得不 同直 链淀粉含量的玉米淀粉或玉米面粉的糊化参数和热力学参数 , 为玉米的深加工及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甘油浓度对玉米淀粉形态及糊化特性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7-09-30 基金项目: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开发单位转制及技术开发专项。 作者简介:胡斌,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粮油检测工作。 通信作者:季一顺,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粮油食品安全
卫生指标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糊化过程决定着淀粉能否实现在食品加工和生 物降解方面的应用咱6暂。而淀粉糊化受到很多因素影 响,如在足量的水中,淀粉在低温(54~73 ℃)条件下 就可以糊化咱7暂。在增塑剂如甘油存在的情况下,需要 加热到 70~90 ℃,淀粉晶体结构才会消失。甘油作为 一种小分子增塑剂,易与淀粉形成氢键,从而取代淀 粉分子间的氢键,破坏淀粉颗粒的高结晶度,对成膜 特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咱8暂。Taghizadeh 等咱9暂研究了淀 粉在甘油存在条件下的静态糊化过程,并且用偏光 消失证实淀粉发生了糊化。虽然有很多关于甘油应 用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增塑剂方面,但几乎没有用可 视的方式研究不同浓度甘油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 响,也很少分析其糊化性质和热力学特性。
采用 FV10 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淀粉在加 热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将 0.2 g 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溶解在 100 mL 水中混匀制得染色储备液,取 100 滋L 的淀粉糊与制得的 20 滋L FITC 储备液混合 染色,再将 1 滴染色后的淀粉糊滴在载玻片上冷却 至室温,观察,重复 4 次。在偏光显微镜下,调整激发 波长 488 nm,发射波长 500~525 nm。相同的视野,观
基于数据分析玉米淀粉与玉米变性淀粉性质比较

基于数据分析玉米淀粉与玉米变性淀粉性质比较摘要淀粉是玉米籽粒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其干重的70%,容易分离提取,天然淀粉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不同应用领域对淀粉性质的要求不尽相同。
目前,对玉米的品质分析主要集中在营养品质方面,如蛋白质、粗脂肪、淀粉含量、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氨基酸组成等,而对玉米淀粉的应用品质的分析和评价还很少,特别是对不同品种间的淀粉应用品质评价未见报道。
为此,本文就针对玉米淀粉与玉米变性淀粉性质比较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玉米淀粉;玉米变性淀粉;性质比较前言玉米淀粉应用于很多行业,目前世界90%以上的淀粉都是玉米淀粉。
虽然玉米淀粉有许多别的种类淀粉不能相比的优势,但由于其不溶于冷水、淀粉糊易老化脱水、被膜性差、缺乏乳化力、耐机械性差等不足之处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变性淀粉通过物理、化学或酶的手段来改变天然淀粉的性质,改善了玉米淀粉的性能,提高了对热、酸、冷冻变化的稳定性,使其具有更强的应用价值。
1 验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材料和仪器(1)高直链玉米淀粉;糯玉米淀粉;普通玉米淀粉。
(2)旋转式黏度仪,NDJ一1型;质构仪,TA·XT2i/5型;俯光显微镜,XPT-7型;粒度分布仪,BT-9300H型。
1.2 实验方法(1)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碘蓝比色法。
(2)表面结构观察:把淀粉调成乳,加入质量浓度为10g/L的碘液,制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拍摄。
(3)粒度分布实验:将上述3种玉米淀粉调成稀淀粉乳,用去离子水洗净仪器探头,再将探头放入装有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开动仪器,待仪器稳定后,往烧杯中逐点加入淀粉乳,等质量分数到达18~20%即可,电脑上会自动出现该淀粉的粒度分布图。
(4)淀粉糊流变特性的研究: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淀粉乳,在100℃的水浴中糊化20min,待冷却到所需要的温度时,在一定的转速下测定淀粉乳的黏度。
(5)淀粉糊质构的测定:将3种玉米淀粉配制成质量分数l0%的淀粉乳并在100℃的水浴中糊化20min,设定质构仪的一系列参数(测定速度2mm/s,探头为P0.5,压缩变形50%,力2 g,高度60mm)进行测试。
湿热处理技术对淀粉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粮食加工
湿热处理技术对淀粉理化 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杨
1, 2 1 1 凤 , 姚天鸣 , 叶晓汀 , 李 1 1 1 畅, 李雨濛 , 李汶蔚 , 隋中泉
( 1.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科学系 ,上海 200240 ; 2. 湖南省湘乡育才中学, 湖南 湘潭 411400 ) 摘 要: 随着人们对变性淀粉需求量的增加 , 湿热处理技术成为了变性淀粉研究的热点之一 。湿热 处理是用于生产变性淀粉的一种物理手段 , 不带来任何化学试剂残留, 属于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湿 热处理可以改变淀粉的形态、 结晶性、 热学性质、 淀粉胶性质, 增加缓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 为了促进湿热处理技术的研究、 应用以及使人们对该技术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 综述了湿热处 理对淀粉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 以及湿热处理淀粉在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 关键词: 湿热处理; 理化性质; 分子结构; 淀粉 中图分类号: TS 210.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7561 ( 2015 ) 01 - 0021 - 04
[5 ]
[2 ]
1
湿热处理的物理修饰
湿热处理在较高温度条件下通过控制淀粉的 水分 含 量 来 限 制 分 子 的 运 动 , 从而改变淀粉的 理化性质 。 湿热 处 理 条 件 一 般 为 : 温 度 范 围 80 ~ 120 ℃ , 水 分 含 量 10% ~ 35% , 热 处 理 时 间 为 15 min 至 16 h 。 1. 1 湿热处理对淀粉颗粒形态的影响 湿热处理不改变淀粉颗粒的完整性, 罗志刚等 在湿热处理玉米淀粉时, 发现淀粉颗粒的形貌未发 生明显变化
22
[16 ]
高直链玉米淀粉的形态和糊化行为研究

高直链玉米淀粉的形态和糊化行为研究
玉米淀粉作为一种材料,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产技术的发展,高直链玉米淀粉也被全面地认知和重视。
本文从形态特征和糊化行为两部分讨论高直链玉米淀粉的形态及其糊化行为。
首先,高直链玉米淀粉在宏观上形成滤嘴状,这与非高直链玉米淀粉形状形成的饼状不同。
其次,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粒度大小分布均匀,颗粒大小从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而非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粒度分布多数分布在几十微米以下。
此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发现高直链玉米淀粉中有一定数量的平行链状结晶,而非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结晶几乎消失。
其次讨论糊化行为,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发现,相比于非高直链玉米淀粉,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糊化性能非常优异。
当糊化温度增加到80℃时,高直链玉米淀粉在5分钟内糊化,糊化率达到90%以上,而非高直链玉米淀粉在20-30分钟糊化,糊化率仅为20%左右。
此外,糊化过程中,高直链玉米淀粉糊体的黏度较低,而非高直链玉米淀粉糊体的黏度较高。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研究发现,高直链玉米淀粉的形态特征和糊化行为都比非高直链玉米淀粉表现更为优越,而高直链玉米淀粉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由此可见高直链玉米淀粉在食品工业中的多方位作用。
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性能指标比较

如使用时会产生臭味或其他气味; 蒸煮 时易产生泡沫; 水解时易变色; 无论生浆还是熟浆均会显著降低淀粉胶的 储存稳定性。
淀粉的糊化温度
淀粉发生胶化时的温度称胶化温度, 有的也称之为糊化温度。 淀粉的胶化 温度随其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品种的淀粉颗粒结构强度不 同,吸水膨胀的难易也不一样的缘故。
粘合过程: 因直链淀粉分子渗透力支链淀粉分子其形状如树枝的抓持力当淀粉颗粒浸透到瓦楞纸板的 面纸和芯纸内侧后,在温度的作用下逐渐膨胀,达到糊化温度,便开始粘合。淀粉颗粒所 含水分蒸发,并部分被面纸和芯纸吸收,淀粉胶连结里纸、芯纸、瓦楞、面纸成为一个整 体,达到粘合的目的。
淀粉的基本成分组成
玉米淀粉 木薯淀粉
即使同一品种的淀粉, 其不同颗粒的糊化难易也存在差别, 有的能在较低 温度下糊化,有的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糊化,相差约 10℃;较大的颗粒 一般较易糊化。 玉米和小麦淀粉的胶化温度比马铃薯、 木薯淀粉高。 蜡质 玉米淀粉胶化温度与普通玉米淀粉相同。 但高直链玉米淀粉糊化难, 即使 在沸水中加热也难以糊化,需要在有压力条件下更高的温度加热。
淀粉 85.73 86.69 水分(20℃, 65% 空气湿度)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2.3.1
实验方法
水浴法制备淀粉糊 称取 0.20 g 过 100 目筛的淀粉样品于烧杯中, 并
பைடு நூலகம்
加入 20 mL 已预热蒸馏水配成 1%的淀粉乳, 在设定 温度(60 ℃、70 ℃、80 ℃、90 ℃和 100 ℃)下水浴一 定时间(5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 期间不断搅拌, 使其成为均匀的淀粉糊。 2.3.2 微波法制备淀粉糊 称取适量过 100 目筛的淀粉样品于烧杯中, 并加
入适量已预热蒸馏水配成 1%的淀粉乳, 搅拌均匀后 用保鲜膜 (可耐微波辐射 )封口 , 用针刺数孔 , 置于微 波炉中以一定功率(480 W、640 W 和 800 W)加热糊 化, 高直链玉米淀粉加热时间为(1 min、 2 min、 3 min、 4 min、5 min、6 min、7 min、8 min), 加热过程中为 了阻止淀粉颗粒沉降, 使淀粉均匀糊化, 采用间歇加 热的方式进行加热。 2.3.3 高压法制备淀粉糊 称取适量过 100 目筛的淀粉样品于三角瓶中, 并
量有关 , 直链淀粉含量越多 , 蓝色越深 , 反之 , 蓝色 越浅。淀粉在糊化过程中, 直链淀粉不断溶出, 分散 于水中。本实验取糊化后的上清液测碘兰值, 可反映 糊化过程中直链淀粉的溶出量, 即淀粉的糊化程度。 高直链玉米淀粉在水浴加热、 微波加热和高压加热过 程中碘兰值的变化如图 1~3 所示。
Study on gelatinization properties of high amylose corn starch
XU Zhong*, LIU Xue-Wei, WANG Zhi-Peng, XU Qiao-Jiao, ZHAO Dan
(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76, China)
1430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第6卷
1
引
言
度计, 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 ; 恒温电热器, 上海苏 进仪器设备厂; DHG-9123A 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ALC-110.4 型分析天平, 北 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 ; LD4-2A 型低速离心机 ,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玉米原名玉蜀黍, 别名苞米、棒子、包谷等, 禾 本科草本植物, 其具有产量高、应用广、适应性强等 特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1], 我国各地均有栽 培, 以东北、华北和西南各省较多 。玉米淀粉是玉 米的深加工产品之一, 玉米淀粉主要由直链淀粉、支 链淀粉组成 , 直链淀粉含量的不同直接影响淀粉的 性质 , 直链淀粉含量越高, 直链分子间越易结合, 对 淀粉糊化性能影响越大 食品
2
2.1
材料与方法
材料与试剂
高直链玉米淀粉: 国民淀粉公司。 α- 淀粉酶 , 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 盐酸 ,
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3,5- 二硝基水杨酸 , 北京笃 信精细制剂厂; 酒石酸钾钠, 天津市津东天正精细化 学试剂厂; 苯酚, 天津基准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亚硫 酸钠, 中国医药公司 ; 碘 , 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 公司; 碘化钾, 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目前淀粉已广泛应用在
[8-9]
、 化工 、 医药 、 涂膜保鲜
、 降解塑料
[10-12]
等多个领域 , 在淀粉和淀粉质产品的加工中都会涉 及到淀粉的糊化, 所以糊化是淀粉的重要特性之一。 淀粉种类、 直链淀粉含量和含水量等对淀粉的糊化有 一定影响 , 而淀粉糊化程度主要取决于加热温度和 国内外关于普通淀粉糊化方面研究已 加热方式[13-14]。 有一些报道 [15-17], 但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糊化方法的 比较研究还未见详细报道。本研究采用了水浴加热、 微波加热和高压加热三种方法对高直链玉米淀粉进 行糊化处理 , 以碘兰值和酶解力为指标研究了三种 糊化方法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糊化的影响 , 研究结果 对深入了解淀粉的糊化性能及指导淀粉质产品的加 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KEY WORDS: high amylase corn starch; paste property; water bath; microwave; high pressure
基金项目 : 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 (2010td04) Fund: Support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Building Projec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2010td04) *通讯作者 : 徐忠, 教授 , 主要研究方向为淀粉化学及加工技术。E-mail: xuzhong2009@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Zhong, Professor, 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76, China. E-mail: xuzhong2009@
加入适量已预热蒸馏水配成 1%的淀粉乳, 混合均匀, 用锡纸封口后, 置于高压灭菌锅中在(100 ℃、 110 ℃、 120 ℃)温度下处理(5 min、10 min、15 min、20 min、 25 min、30 min), 冷却至室温, 制成淀粉糊。 2.3.4 淀粉糊碘兰值的测定 将上述方法制备的淀粉糊用蒸馏水定容到 50
2.2
仪器与设备
LDZX-30KBS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 , 上海申安
粉酶 , 于 39 ℃ 下水浴振荡 90 min, 取出后加入 1 mol/L HCl 1 mL, 并定容到 50 mL, 摇匀后离心, 取 适量上清液稀释 6 倍, 取 1 mL 稀释液和 1 mL DNS 试剂于 25 mL 比色管中, 将该混合液于沸水浴中显 色 5 min, 快速冷却后, 再加 10 mL 的蒸馏水, 在 540 nm 比色, 以吸光值表示酶解力。
医疗器械厂; G80F23DCN3L-F7 型微波炉, 格兰仕微 波炉电器有限公司; HWS-24 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上 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 HZS-H 水浴振荡器, 哈尔滨市 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V-5000 型可见分光光
第4期
徐
忠, 等: 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糊化特性研究
1431
3
3.1
mL, 摇匀后离心, 取 10 mL 上清液于盛有 0.5 mL 碘 液、0.5 mL30% HCl 和 30 mL 蒸馏水的 50 mL 比色 管中, 并定容到 50 mL, 摇匀, 静置 15 min, 将该混 合液于 600 nm 比色, 以吸光值表示碘兰值。 2.3.5 淀粉糊酶解力的测定 将上述方法制备的淀粉糊加入 2 mL5%的 α-淀
第6卷 第4期 2015 年 4 月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Vol. 6 No. 4
Apr. , 2015
高直链玉米淀粉的糊化特性研究
徐 忠*, 刘雪唯, 王志鹏, 徐巧娇, 赵
(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哈尔滨 150076)
丹
摘
要 : 目的
研究水浴加热、 微波加热和高压加热方法对高直链玉米淀粉糊化性能的影响, 为高直链淀粉的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为原料, 在过量水分存在条件下, 分别采用水浴加 水浴加热、微波加热和高压加热糊化过程中高直链玉米淀粉的
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热、微波加热和高压加热制备高直链玉米淀粉糊, 分别研究不同温度和微波功率下, 高直链玉米淀粉糊碘兰值 和酶解力随糊化时间增加的变化规律。结果 碘兰值和酶解力均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 , 微波加热高直链玉米淀粉糊的碘兰值和酶解力低于高压加热但 高于水浴加热, 微波加热淀粉的糊化速度大于水浴加热和高压加热。结论 糊化程度高, 是使高直链淀粉完全糊化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高直链玉米淀粉; 糊化性质; 水浴; 微波; 高压 高压加热淀粉糊化效果好, 淀粉的
ABSTRACT: Objective The effect of water bath heating, microwave heating and high pressure heating on
the gelatinization properties of high amylase corn starch were studi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amylase corn starch were provided. Methods High amylase corn starch based starch paste was prepared under excessive water by water bath heating, microwave heating and high pressure heating method, the variation rules of the blue value and enzyme hydrolysability of high amylase corn starch as the increase of gelatinization tim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microwave power were studied. Results Blue value and enzyme hydrolysability of high amylase corn starch prepared by water bath heating, microwave heating and high pressure heating increased as the prolong of heating time during gelatinization. the blue value and enzyme hydrolysability of high amylase corn starch paste prepared by microwave were lower than those by high pressure heating, Conclusion and higher than those by water bath heating, and the gelatinization rate of starch prepared by microwave was faster than that by water bath heating and that by high pressure heating. The gelatinization effect and degree of starch prepared were better by high pressure heating, which was a good method to make high amylase corn starch gelatinized entir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