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库整理部分资料

合集下载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考试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考试复习资料

《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地理空间数据分析与GIS1、什么是地理空间数据分析?它是通过研究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相应分析理论、方法和技术,探索、证明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地理特征和过程的内在规律和机理,实现对地理空间信息的认知、解释、预测和调控。

2、什么是地理系统数学模拟?其模拟的一般过程是?建立地理系统数学模型的过程称为地理系统的数学模拟(简称地理模型)。

地理系统数学模拟的一般过程是:①从实际的地理系统或其要素出发,对空间状态、空间成分、空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建立地理系统或要素的数学模型;②经验检查,若与实际情况不符,则要重新分析,修改模型;若大致相符,则选择计算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程序调试和上机运算,从而输出模型解;③分析模型解,若模型解出错,则修改模型;若模型解正确,则对成果进行地理解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3、地理空间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是数据挖掘的一个研究分支,其实质是从地理空间数据库中挖掘时空系统中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规律和知识的过程,包括空间模式与特征、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之间的概要关系等。

地理空间数据挖掘的体系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图形用户界面(交互式挖掘);(2)挖掘模块集合;(3)数据库和知识库(空间、非空间数据库和相关概念);(4)空间数据库服务器(如ESRI/Oracle SDE,ArcGIS以及其他空间数据库引擎)。

4、什么是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集成的、以时间为变量的、持续采集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多维数据集合,组织和汇总成一个由一组维度和度量值定义的多维结构,用以支持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支持过程。

5、地理空间统计模型的分为几类,它们的定义分别是什么?地理空间统计模型大致可分为三类:地统计、格网空间模型和空间点分布形态。

(1)地统计:是以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以变差函数为主要工具,研究空间分布上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的自然现象的科学。

数据库oracle知识点(自己整理的,可能部分有点小问题)11

数据库oracle知识点(自己整理的,可能部分有点小问题)11

1 oracle服务器由( oracle实例)和oracle数据库组成;2 下面哪个不是必需的后台进程(D)A SMONB LGWRC CKPTD ARCO3 用户进行增、删、改commit后,该记录存储的位置(备注:没有switch logfile)(A)A 联机日志文档B 归档日志文件C 数据文件D 联机日志文件和归档日志文件4 当oracle创建一个服务器进程的同时要为该服务器进程分配一个内存区,该内存区称为(程序全局区)5 简单阐述以下三种文件里面包含的内容?(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数据文件)。

控制文件:包含维护和校验数据库一致性所需的信息重做日志文件:包含当系统崩溃后进行恢复所需记录的变化信息数据文件:包含数据库中真正的数据(以上答案仅供参考)6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 PGA是一个私有的内存区,不能共享,且只属于一个进程B oracle实例是一种访问数据库的机制,它由内存结构和一些后台进程组成C oracle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是由控制文件,归档日志文件,数据文件三部分组成D 数据未被写到数据文件中,这些数据缓冲区被标为脏缓冲区7 获取参数SGA_MAX_SIZE需要利用的数据字典是( v$parameter )8 如果没有正常退出Oracle得情况下重新启动了所用的PC,由(B)负责它的清理工作A SMONB PMONC DBWRD LGWR9以下什么文件能确保Oracle系统在遇到数据文件丢失或损坏后可以完全恢复数据库中的数据?(C)A 联机日志文件B 数据文件C 归档日志文件D 控制文件10以下show parameter ( db_block_size)可以查看数据库块大小.11以下哪条命令可以显示emp表的表结构(D)A show empB select * from emp 查询表内容C show parameter v$empD desc emp显示表结构12使用任何方法创建一个数据库,Oracle都会自动创建两个超级用户system和(sys),它们也被称为数据库管理员用户13 SQL*Plus作为sysdba连接数据库的命令是:(conn / as sysdba)14请简单描述OEM(Oracle企业管理器)是什么OEM是一个功能强大而且操作简单的图形化数据库管理员工具。

DGSS空间数据库操作

DGSS空间数据库操作

21 空间数据库操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的过程是对各阶段数据尤其是编稿原图阶段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综合与解释的过程,是成果标准化以及提供专题服务的最直接体现。

空间数据库模型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DD2006 06)为依据。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无缝集成、融合和应用提供了可操作平台,地质人员可借助系统提供的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法和工具,方便地对不同阶段的资料进行继承和综合分析。

系统自动提供空间数据库模板,其基本内容直接继承编稿原图或实际材料图。

21.1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基本技术路线与操作流程数字地质调查系统提供了与业务流程融合的建库模式(微工作流),把数据生产融入到生产一线, 对主要原始数据和主要最终成果数据库进行统一描述、统一组织、统一存储由地质人员自己在工作过程中逐步生产不同阶段的数据库和数据产品。

使项目人员可以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体会到新技术带来的好处,形成新的工作模式,对提高研究精度、效率和成果的表现形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21.1.1 基于一体化建库模式的迭代建库解决方案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过程是一个“认识—提高—认识—再提高”的过程。

地质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根据前人资料或项目验收专家组意见对已经连好的实际材料图或编稿原图进行修改。

当实际材料图或编稿原图发生改变时,从其继承主要信息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也需要同步更新,以保证不同阶段整理分析的数据尤其是空间信息的一致性。

因此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中采用“迭代”的思想,结合面向对象的第三代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模型,利用“不同阶段数据模型的继承和传递的技术”将实际材料图、编稿原图等不同阶段数据库进行互通与继承,通过反馈、逐步完善《DD2006-06 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规定的建库内容(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

迭代过程如图21.1.1所示。

图21.1.1 基于数字地质调查系统的空间数据库迭代建库过程21.1.2 一站式建库流程对于地质人员而言,空间数据库中的要素类、对象类等是可以通过软件的一站式流程实现自动化提取。

资料清理与去冗余

资料清理与去冗余

资料清理与去冗余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增长,各行各业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

然而,这些资料的积累也伴随着许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数据冗余。

数据冗余指的是在同一个系统或者数据库中存储了相同或者相似的数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信息的混乱。

为了高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资料清理与去冗余变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陈述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个人用户,都需要进行资料清理与去冗余。

首先,数据的冗余会占用过多的存储空间,增加了成本开支。

其次,当涉及到数据分析和信息提取时,冗余数据将导致错误和不准确的结果,影响决策的正确性。

另外,复杂的数据结构也会影响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清理和去除冗余数据。

二、资料清理的方法1. 数据备份和整理首先,在进行任何清理操作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因此应对数据进行备份。

备份是一项重要的措施,它可以确保即使在处理过程中出现错误,也能够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此外,备份还有助于数据的整理和筛选,可通过对备份数据进行操作,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2. 去除重复数据重复数据是最常见的数据冗余问题之一。

我们可以使用数据库的去重功能或者编写脚本来对数据进行去重。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找出重复数据,并且保留一份唯一的数据。

3. 数据规范化数据规范化是指通过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将数据转化为统一的格式。

这一步骤可以消除数据中的冗余信息,避免存储重复的数据。

同时,规范化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 数据分类和归档对于大量的数据资料,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和归档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根据数据的相似性和关联性来进行分类,将相关的数据存放在一起。

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查找效率和管理便捷性。

三、去冗余的实施策略1. 确定冗余数据的来源在进行去冗余操作之前,需要先确定哪些数据是冗余的,并找出其来源。

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或者借助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来辅助判断。

2. 确定清理标准和流程在清理数据之前,需要制定相应的清理标准和流程,明确清理的目标和方法。

【GIS】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GIS】地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客观性2)信息的适用性3)信息的传输性4)信息的共享性2、数据处理:即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排序、归并、转换、存储、检索、计算,以及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操作。

3、地理信息的特点:1)空间分布性2)具有多维结构的特征3)时序特征十分明显4、地理数据: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5、地理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6、简述GIS的构成。

它的的基本功能有哪些?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库、应用模型、用户基本功: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辑。

第二章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矢量表示法:采用一个没有大小的点(坐标)来表达基本点元素。

2、栅格表示法:采用一个有固定大小的点(面元)来表达基本点元素。

3、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

1)属性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特性,即是什么。

如对象的类别、等级、名称、数量等。

2)空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的地理位置以及相互关系,又称几何特征和拓扑特征,前者用经纬度、坐标表示,后者用拓扑关系表示,如交通学院与电力学院相邻等。

3)时间特征:描述空间对象随时间的变化。

4、拓扑关系的类型1)拓扑邻接:相同拓扑元素之间的关系。

2)拓扑关联:不同拓扑元素之间的关系。

3)拓扑包含:同类但不同级元素之间的关系。

5、空间数据拓扑关系意义1)根据拓扑关系,不需要利用坐标或距离,可以确定一种地理实体相对于另一种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关系。

2)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

3)可以利用拓扑关系数据作为工具,重建地理实体。

6、建立如下图所示的拓扑关系的全显式表达。

(方向自己给定)弧段与结点关系表多边形与弧段关系表结点与弧段关系表弧段与多边形7、栅格数据单元值的确定方法有哪些?①中心点法:②面积占优法:③重要性法:④百分比法:8、如何确定合理的网格尺寸?为了逼近原始数据精度,除了采用这几种取值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缩小单个栅格单元的面积,增加栅格单元总数的方法。

GIS复习题整理的部分答案

GIS复习题整理的部分答案

1.初步理解下述名词:信息、数据、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达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

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

来源于数据,是数据的内涵,是用数据来表达的。

数据(Data)-通过数字化并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用以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事物的特征和状况。

(如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是一种未加工的原始材料。

地理信息(GI)-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等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具有地域性/空间定位性、多维结构性/层次性、时序性(动态变化性)、数据量大、载体多样性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继续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2.GIS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什么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空间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基本功能:数据采集与编辑,数据储存与管理,数据处理与变换,空间分析和统计,产品制作与显示,二次开发和编程。

1.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是如何分别表达地理空间的?地理空间的表达是地理数据组织、存储、运算、分析的基础,其表达方法有:矢量法:以坐标序列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包括0维矢量、一维矢量、二维矢量、三维矢量。

集中表现地理实体的形状特征以及不同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

点、线、面实体的矢量表达。

栅格法:以栅格单元(象元)及其属性值来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

描述地理实体的级别分布特征及其位置。

点、线、面实体的栅格表达。

2.何为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各有什么特点?又如何获取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矢量数据结构定义:矢量数据结构通过记录空间对象的坐标及空间关系来表达空间对象的位置。

点:空间的一个坐标点;线:多个点组成的弧段;面:多个弧段组成的封闭多边形;矢量数据结构特征;无拓扑关系,主要用于显示、输出及一般查询公共边重复存储,存在数据冗余,难以保证数据独立性和一致性多边形分解和合并不易进行,邻域处理较复杂;处理嵌套多边形比较麻烦矢量数据结构获取方法:定位设备(全站仪、GPS、常规测量等)地图数字化,间接获取,栅格数据转换.空间分析叠置、缓冲等操作产生的新的矢量数据)栅格数据结构定义:以规则像元阵列表示空间对象的数据结构,阵列中每个数据表示空间对象的属性特征。

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标准答案整理版

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标准答案整理版

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整理版————————————————————————————————作者:————————————————————————————————日期:2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数据库系B.文件系统C.人工管理D.数据项管理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C.信息世界D.现实世界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B 。

A.(1)数据结构化(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B.(1)数据结构化(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C.(1)数据结构化(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4. B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C.数据库管理系统D.数据结构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

A. 数据B. 数据模型C.数据及数据间的联系D. 信息6.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7.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D 。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B 。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9.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ppt课件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 ppt课件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1)概念模型
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概念模型用于 信息世界的建模,是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设计 人员的有力工具。
概念结构 设计过程
特点
需求分析 概念结构
用户需求
抽象
信息结构
概念模型
能够真实、 处分的反映 现实世界
易于理解 用户与设计
人员
易于更改 需求改变 模型改变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节 空间数据库概述
2. 空间数据库的相关概念 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存储的与应用相关 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形式组织后存储在介 质上。 空间数据库(系统)组成: ➢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存储的与应用相关 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合,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形式组织后存 储在介质上。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能够对物理介质上存储的地理空间数据进行 语义和逻辑上的定义,提供必需的空间数据查询检索和存取功能,以及 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更新的一套软件。 ➢数据库应用系统:应用模块。
一、 层次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层次数据库
系统采用层次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各 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如行政机构,家族关系等。 (1)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特点 ➢ 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 ➢ 根以外的其它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 同一双亲的子女结点称为兄弟结点,没有子女结点的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间的主要区别:1)和关系数据库相比,空间数据库没有固定的运算符集合2)空间数据库处理对象复杂,具有空间范围,不能自然按一维排序检测空间谓词需要用到大量复杂计算,所以CPU的代价不是主要由I/O决定5、空间查询处理的“过滤——精炼模式”是什么?其目的?目的:用两步走算法高效的处理复杂的数据模型过滤:寻找Q最终结果的超集S;精炼:利用GIS处理S来找到精确的Q的答案●E-R图空间模型,除了属性信息,通过象形图扩展…6、象形图:象形图是一种将对象插在方框内的微缩图表示,这些微缩图用来扩展ER图,并插到实体矩形框中的适当位置6.1、对于空间数据,ER模型方法的不足之处?为表达空间概念,扩展ER模型主要增加了哪些要素?--实体象形图、关系象形图,读懂扩展ER模型的表示符号。

(书上P51)答:1)、ER模型的最初设计隐含了基于对象模型的假设。

因此,场模型无法用ER模型进行自然的映射2)、在传统的ER模型中,实体之间的联系由所要开发的应用来导出,而在空间建模中,空间对象之间总会有内在的联系3)、建模空间对象所使用联系类型和“地图”的比例尺有关6.2、举例说明用象形符号扩展ER图,对于空间数据建模有何好处?用象形符号扩展ER图,以便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类型。

这将减少ER图以及所产生的关系模式的复杂度,同时改进空间建模的质量。

空间联系(例如Road-Crosses-River)就可以从ER图中省略,用隐式的方式表示。

关系模式中的表达多值空间属性的关系和M:N空间联系也就不需要了●空间索引的基本思想7、空间索引:是指根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空间索引技术包括R树索引、四叉树索引、网格索引等空间索引文件:是用来提高空间数据查询效率的辅助文件。

索引文件的记录只有两个域,即码域和空间数据的页面地址主索引,如果数据文件的记录是按照主码排列的,那么索引就只需要保存数据文件的每个磁盘页面第一个主码域值。

每个索引记录一个数据页面。

二级索引:堆数据文件,一个索引记录一个数据。

一个磁盘最多只有一个主索引,因为主索引决定了数据在磁盘上的存储顺序空间索引方法:1)在系统中加入专门的外部空间数据结构,为空间属性提供如同B树之于线性属性的功能。

2)使用空间填充曲线(如Z序、Hilbert曲线)将空间对象映射到一维空间,以便空间对象存储在标准的一维索引(例如B树)中。

13、空间查询:利用空间索引机制,从数据库中找出符合该条件的空间数据。

包括几何查询、属性查询和时态查询等点查询:数据未排列且没有索引:穷举法,扫描整个文件并判断每条记录是否满足谓语建立空间索引:在索引中使用find操作;需要查找的磁盘扇区等于索引的深度空间填充曲线散列:运用折半法寻找点;检验大约logB(n),的磁盘扇区区域查询:数据未排列且没有索引:穷举法,扫描整个文件并判断每条记录是否满足谓语建立空间索引:在索引中使用范围查询操作空间填充曲线散列:验证Z值满足范围查询要求;使用折半查询找到最低的Z值;扫描前面的数据文件直至满足查询要求的最大的Z值空间连接:嵌套循环,检验所有可能的空间谓语对;基于空间分块,只检验普通空间区域的对象对树匹配:从每张表中找出分层的的对象组1、查询语言与查询树之间的互换? 语法分析器执行2、对查询树进行逻辑转换的目的和一般方法是什么?答:方法:将非空间的选择和投影操作下推目的:减少连接操作所涉及的关系大小,从而减少计算代价。

空间聚集:(最近领域)即给定一个对象O’,找出所有距离O’最近的对象O。

空间聚集通常是“最近邻居”搜索的变体R树12、R树:R树是一种利用B树的某些本质特征来处理多维数据的数据结构,是B树在多维上的自然扩展,也是平衡树。

R树中用对象的最小外包矩形(MBR)来表示对象;R树中每个非叶子结点都由若干个(p,MBR)数据对组成。

MBR为包含其对应孩子的最小边界矩形,p是指向其对应孩子结点的指针。

叶子结点则是由若干个(OI,MBR)组成,OI是空间对象的标号R树的其它特点1.1除根结点外,每个结点包含m~M条索引记录(其中m﹤﹦M/2;1.2除根结点外,每个中间结点至多M个子结点,至少有m个子结点;1.3若根结点不是叶结点,则至少包含2个子结点;1.4所有叶结点出现在同一层;1.5所有MBR的边与一个全局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R+树:R+树索引的主要特征是在R+树中兄弟节点对应的空间区域没有重叠,这样划分空间可以使空间搜索的效率提高。

11、平面扫描(plane sweep)技术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其主要步骤?答: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在过滤阶段中尽可能多的淘汰不符合条件的对,从而减少几何计算的计算代价。

Step 1:从左至右移动一条扫描线(例如,垂直于x轴的线),停在R∪S的第一个元素处。

这就是具有最小T.xl值的矩形T,例子为是矩形R4 。

Step2:搜索S中已排序的矩形,直到抵达第一个矩形Sf,这里有Sf.xl> T.xu。

显然,对于所有1≤j<f,关系[T.xl,T.xu]∩[Sj.xl,Sj.xu]存在(非空),在本例中Sf就是S1。

注意f是以图1-9c的数组索引为序,即S1=S2、S2= S1、S3=S3。

这样S2就是一个可能与R4交叠的候选矩形。

Step 3:如果对任意l≤j≤f,关系[T.yl,T.yu] ∩[Sj.yl,Sj.yu]存在,则Sj与T相交。

因此,这一步就确定了R4与S2的确是交叠的,并且<R4,S2>是连接结果的一部分。

记录所有这样的信息,然后将矩形T(R4)从集合R∪S中去掉,它不再需要参与结果集中的其他相交对。

Step 4:继续移动扫描线来穿过集合R∪S,直至碰到下一个矩形,在本例中是S2。

这时进行步骤2和3。

Step 5:当R∪S=∅时,处理结束;4、磁盘存储相关概念:磁道track、扇区sector、柱面cylinder?页面的概念?答:磁道:圆心磁盘片上向边缘延伸的同心圆扇区:每个磁道中被分成若干等份的区域柱面:是磁盘上具有相同镭的磁道的集合页面:又称磁盘块。

是磁盘与主存之间的最小传输单位5、访问磁盘扇区数据的过程,哪个过程花费的时间最多?•Seek(寻道): Move head assembly to relevant track (ts)•磁头到达特定磁道所用的时间•Latency(延迟时间): Wait for spindle to rotate relevant sector under disk head (tl)块旋转到磁头下方所用的时间•Transfer传输时间: Read or write the sector (tt)置于正确位置后读写块中数据的实际时间•1>2>3聚类:聚类的目的就是降低响应常见的大查询的寻道时间(ts)和等待时间(t1)。

对于空间数据库来说,这意味着在二级存储中,空间上相邻的和查询上有关联性的对象在物理上应当存储在一起。

1、数据库:就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在计算机系统中以特定的结构组织、存储、管理和应用的相关联的数据集合,是数据管理的高级阶段。

空间数据库是存取、管理空间信息的数据库,指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空间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间的主要区别:3)和关系数据库相比,空间数据库没有固定的运算符集合4)空间数据库处理对象复杂,具有空间范围,不能自然按一维排序5)检测空间谓词需要用到大量复杂计算,所以CPU的代价不是主要由I/O决定空间数据模型: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联系的概念,它为描述空间数据的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式提供着基本方法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1)一个SDBMS是一个软件模块,它利用一个底层数据库管理系统2)SDBMS支持多种空间数据模型、相应的空间抽象数据类型(ADT)以及一种能够调用这些ADT的查询语言3)SDBMS支持空间索引、高效的空间操作算法以及用于查询优化的特定领域规则空间信息:也就是指在某个空间框架(如地球表面)中的位置信息。

空间信息是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理系统诸多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文、声、像等的总称地理信息系统:是用于采集、模拟、处理、检索、分析和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作为ADBMS的前端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一条或一组用于标识和表示空间参照对象的规则,数据模型是数据集的特定结构和模式,是对数据的文件描述,有利于某些性质的前期分析。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关于数据内容和数据之间联系的逻辑组织的形式表示。

每一个具体的数据库都是由一个相应的数据模型来定义。

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模型:对象模型很适合表示有固定形状的空间实体场模型:用于表示连续的或无固定形状的概念2、数据库的发展:(图)数据库系统的前身为文件系统,数据库技术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根据数据模型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代的网状、层次数据库系统;第二代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第三代的以面向对象模型为主要特征的关系数据库系统3、场操作可以分为三类:局部操作、聚焦操作、区域操作局部操作:空间框架内一点给定位置的新场的取值只依赖于同一位置场的输入值聚焦操作:在指定位置的结果场的值依赖于同一位置的一个假定小领域输入场的值区域操作:与聚集运算符或微积分中的积分运算有关,如森林的例子中计算每个树种的平均高度4、数据库设计的三个步骤:首先,采用高层次的概念数据模型来组织所有与应用相关的可用信息:重点关注应用的数据类型及其联系和约束,设计过程的这个阶段不考虑具体实现细节。

概念模型通常用浅显的文字,结合简单一致的图形符号来表示。

实体-联系模型是所有概念设计工具中最为流行的一种;然后,逻辑建模阶段,与概念数据模型在商用DBMS上的具体实现有关;最后,数据库设计的第三步骤是物理设计的建模,它解决了数据库应用在计算机中具体实现时方方面面的细节5、概念模型:是对真实世界中问题域内的事物的描述,不是对软件设计的描述。

E-R模型表示逻辑模型: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

关系模型表示物理模型:1)概念数据模型在计算机内部具体的存储形式和操作机制,用一个有效容错的方式2)执行逻辑数据模型的理论基础,使用现在的构件邻接表、邻接矩阵表示基于内存的物理模型:邻接表、邻接矩阵基于外存的物理模型:规范化表结构:用两个关系R和S来分别描述结点和边非规范化表结构:采用非规范化表结构可以加快边的查询速度6、象形图:象形图是一种将对象插在方框内的微缩图表示,这些微缩图用来扩展ER图,并插到实体矩形框中的适当位置7、空间索引:是指根据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状或空间对象之间的某种空间关系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种数据结构,其中包含空间对象的概要信息,如对象的标识、外接矩形及指向空间对象实体的指针空间索引文件:是用来提高空间数据查询效率的辅助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