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一轮复习人教版选修1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 第7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3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 第7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3张PPT)
巩固统治。
8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 第7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3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 第7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3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 第7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3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 第7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3张PPT)
1855年,沙皇尼古拉 一世自杀而死,新沙 皇亚历山大二世继位。
一、政治上:俄国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
盾,威胁沙皇专制统治。
5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 第7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3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 第7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3张PPT)
问题探究二 为什么俄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会有较大 的差距?
资金
封建自然经济 投入工业的资金不足
农 自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力
年代 1801年~1810年 1811年~1820年 1821年~1830年 1831年~1840年 1841年~1850年 1850年~1861年
农民起义 83次 124次 156次 143次 351次 591次
“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 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
奴 制
国内市场
社会环境
无人身自由
生活贫困,购买 力低 农民骚动多
资工 本业 主落 义后
二、经济上: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 本主义的发展。
6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 第7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3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 第7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3张PPT)
三、出现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的新思潮
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经济、法律制度。 俄国农奴制特点:

人教版历史选修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

人教版历史选修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
克里米 亚半岛
探究:结合教材内容归纳:克里米亚战争爆 发的原因有哪些?交战双方有哪些?战争结果 怎样?
◆ 起因:1)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 攫取更多的土地; 2)转移国内矛盾; 3)俄国入侵土耳其侵犯了英法在土耳 其的利益。 ◆ 双方:俄国VS英国、法国、土耳其
次数
1801-1860年农民骚动
年份
材料:“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 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
认识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威 讨论:上述图表和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胁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从两幅图的比较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英国的轮船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国别 俄国
英国 法国 人均收入 (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 (千米)


71
323 150
26
385 108
1606
14603 9160
农奴制和封建专制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共和制
德国
175
40.2
10065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探究:请结合上表思考: 19世纪中叶俄国社 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 结果:俄国战败
1855年2月18日午夜,尼古拉一世命 令给莫斯科、基辅和华沙分别发去 如下文字的电报:“皇帝正在死去, 并向所有的人道永别。”
沙皇尼古拉一世承受不了沉重打击 服毒自杀了!
探究:结合材料思考: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原 因有哪些?结合原因分析其实质?
材料1:当时英法的大部分军队都已使用新式步枪—有线膛枪, 俄国95℅的士兵仍然使用射程只有300步的拿破仑时代的旧式火 枪—滑膛燧发枪(射程仅是英法的三分之一)。英法和土耳其共有 作战用的蒸汽舰281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蒸汽舰只有24 艘。英、法向前线运送物资,在海上使用的是蒸汽机驱动的轮船, 俄国使用的是木牛和木制帆船。俄国的铁路还未修到南部,俄国军 队在国内调动的时间比英、法军队从本国调往战场所需的时间还要 长。 ——《世界史》 材料2: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 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方式的民族 进行绝望的搏斗。”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

与1848年前东欧中部的情况相比,俄国的农奴身份更加具有法律义务。

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

部分农奴耕耘土地,无偿地为贵族们操劳,另一些可能会被他们的主人弄到工厂或矿上做工,或是为了诸如此类的目的租于他人。

再有就是比较独立、像手艺人或技工那样工作的人,他们流动于城市之间或是在城里居住,但是他们必须从进项中提交一定费用给地主,或者在地主要求时回去。

主人对他们的农奴负有某种家长式的责任,贵族们在村子里还成立一种个人的地方政府。

和美国南方一样,法律从不干预或者只是极少地干预贵族与农奴之间的事务,因而农奴的命运每时每刻都取决于主人的个人品格和经济状况。

材料二 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

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改革前农奴、地主、国家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理解。

(4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62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的所需要的……”材料二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材料三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

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人对“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

(4分)(2)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对农民的诈骗”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时民饥困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

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一)

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复习课件(人教版选修一)

二、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4. “二一九”法令: 材料15: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说: “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 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材料16: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 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 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地主领地上现 存的秩序应维持到应有的准备工作完成,新办法开 始实行时为止。——《解放农奴宣言》 (1)政治上: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 卖或干涉其生活,享有公民权利。
材料17:1861年改革后出现了两种土地所有制,即获得解放的 农民以赎买的方式获得的小块土地和贵族地主继续保留大量的 私有土地。农村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很大优势。1877~ 1878年欧俄部分的9 150万俄亩的私有土地中,有7 300万俄亩 属于封建地主,占了80%。部分劳动力仍被束缚在封建经济活动 中,依靠封建地租进行生产。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 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 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农民虽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得到的土 地比改革前少了,质量也更差了。改革前地主和农民公用的水 塘、牧场及森林也都归地主所有。由于土地的减少,农民在经 济上更加不能自立,他们不得不向地主租地。这样,获得“解 放”的农民又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封建工役制盛行,佃农除 了以一半收成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外,还要用自己的(或借来的) 马匹和农具无偿地为地主服劳役。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在俄国的迅速崛起,又使大批农民走向破产,沦为无产 者。农村中,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紧密结合,广大农民遭受 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一、俄国的农奴制的形成与发展 1.开始形成:15C末16C初,随着封建土地所有 1.开始形成:15C末16C初 开始形成 制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制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2.正式确立:17C中期( 法律大全》颁布) 2.正式确立: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 正式确立 中期 3.发展:18C以后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 3.发展:18C以后历代沙皇强化农奴制 发展 (1)彼得一世:购买 彼得一世: (2)18C中后期的沙皇:赏赐、扩展 18C中后期的沙皇:赏赐、 中后期的沙皇 (3)19世纪中叶:俄国农村一半以上的人口 19世纪中叶: 世纪中叶 是农奴

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1张PPT)

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共21张PPT)
安徽省定远中学 沈玮
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1861年 俄国农 奴制改 革(共21 张PPT)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英国1832年 议会改革
俄国1861 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 1861-65年
德国统一 1871年
日本明治维 新1868年起
意大利统一 1870年
资本主义发展的六个条件
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3、表现:
组织措施:成立各层次的专门的委员会 (秘密委员会——农民事务委员会) ,讨 论、草拟改革方案 个人决心:亚历山大二世决心通过改革 解决农奴制的问题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 元第2 课1861 年俄国 农奴制 改革 (共21张PPT)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 元第2 课1861 年俄国 农奴制 改革 (共21张PPT)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 元第2 课1861 年俄国 农奴制 改革 (共21张PPT)
改革的主要内容——“二一九法令”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又称“解放 法令”。 阅读教材,归纳概括“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是什么?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 第七单 元第2 课1861 年俄国 农奴制 改革 (共21张PPT)
• 1815年俄国的工厂为4189个,到1858年增至12,256个。 工人人数由1804年的224882人增至1860年的859950人, 其中雇佣工人占61.4%。在纺织工业和丝织工业中,农奴 劳动已完全被雇佣劳动所代替。尽管这些雇佣工人主要 是向地主和国家缴纳代役租的农民,但是,在对于企业 主的关系上,他们毕竟还是"自由的"劳动力出卖者,是 在封建农奴制经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关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4课时 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新人教版选修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教师用书 第4课时 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新人教版选修1

第4课时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1.俄国农奴制改革:(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明治维新:(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3.戊戌变法:(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1.俄国农奴制改革:(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目的;(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评价。

2.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内容及历史影响。

3.戊戌变法:(1)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过程、内容及影响;(2)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4)戊戌变法的启示。

对应学生用书P232,俄国农奴制改革(一)改革的背景——危机笼罩下的俄国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资金、原料)。

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工人农民运动;十二月党人起义等)。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4.军事上: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加剧社会危机。

5.危机面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选择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二)改革具体内容及评价(三)评价1.进步性: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

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2.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3.局限性:自上而下的形式导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明治维新(一)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2.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天皇也想利用倒幕力量恢复统治地位,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人民选修1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人民选修1
答案:(1)反映了19世纪中叶农奴的悲惨生活和俄国工业 发展的落后。
(2)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3)俄军战败,撤回在黑海的舰队,拆毁在黑海沿岸的防 御工事,交出多瑙河沿岸的战略要地。
(4)政治上:农民的反抗使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 威胁;经济上:农奴制的落后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与西 欧国家有很大的差距;社会上:革命民主主义者积极发动武装 起义,准备推翻俄国农奴制;思想文化上:俄国知识分子宣传 了资产阶级新思想,对沙皇专制统治造成很大冲击;军事上: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 步激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被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2)基本内容
①从法令宣布之日起,农民获得自由处理个人和家庭事务 的__自__由__权__,享有动产和不动产的财产权,可以自由结婚、独 立签订各种契约、自由经营买卖和开办各种___工__商___企业、从 事民事和刑事诉讼、享有_____村__社_中的一般权利,以及财产的 继承权等。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02022/1/102022/1/101/1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02022/1/10January 1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02022/1/102022/1/102022/1/10

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高考历史复习人教版选修一俄国农奴制改革

确立:
17世纪中期俄国《法律大全》 的颁布,农奴制正式确立。
发展:
18世纪中后期,农奴制扩展 到新吞并的乌克兰、波兰等 地。
19世纪中叶,俄国90% 以上 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人 口一半以上是农奴。
问题探究: 农奴制下的农奴生活状况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 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 匹同列。 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 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 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当时俄国农奴制下农奴处境如何?
材料: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 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 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 ——《法 律大全》 材料: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 或小米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 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 请回答:
• ⑴材料中“十二月党人领袖”为什么会被处死?
• 发动武装起义,试图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
202 0年高 考历史 复习: 人教版 选修一 第七单 元第1课 1861年 俄国农 奴制改 革 (共 25张PP T)
• ⑵赫尔岑是俄国历史上一位怎样的人物?他的基本主张与十二 月党人有何相同之处?
唉,无论我向哪里望去—— 到处是皮鞭,到处是铁掌, 对于法理的致命的侮辱, 奴隶软弱的泪水汪洋; … …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 专制的暴君和魔王! 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 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人人会在你的额上 读到人民的诅咒的印记, 你是世上对神的责备, 自然的耻辱,人间的瘟疫… …
——普希金 《自由颂》
202 0年高 考历史 复习: 人教版 选修一 第七单 元第1课 1861年 俄国农 奴制改 革 (共 25张PP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国际: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巾遭到惨败使统治者惊醒,希望通过改革使落后的俄国强大,以便与西欧国家竞争。
⑵借助舆论化解来自封建主的阻力;
⑶农奴制改革机构经历了由秘密到公开的过程;
⑷由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⑸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立足于贵族、地主利益选择了改革方式变革社会。
二、措施:“二一九法令”
⒈概念:1861年俄历2月1 9日(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宣言和法令,包括《1861年2月19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文件,历史上把这些法令统称为“二一九法令”,又称解放法令。
【知识梳理】
一、背景
⒈农奴不断反抗斗争严重威胁沙皇和贵族专制统治
⑴农奴制的确立:
①15世纪末16世纪初农奴制开始形成;
②17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正式确立;
③18世纪后,俄国强化农奴制,如彼得一世改革;
④18世纪中后期,进一步推广。
⑵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
①封建地主拥有土地和农奴;
②农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地主可以公开出售农奴,可以用用银行贷款的抵押;
三、改革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近代化在近代化是指以工业化为核心和由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它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叫工业化、全球化;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
⒈经济近代化:促进俄国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⑴主要原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改革派: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买份地;
③激进派(平民知识分子):要求无条件给予农民土地和自由。代表人物是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⒋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惨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⑴原因
①俄国为扩大势力,攫取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
②俄行动侵犯了英法在奥斯曼帝国的利益
⑵结果:俄军战败,1856年签订《巴黎和约》
⑶性质: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于土耳其来说则是反侵略战争
③时间:1825年
④结果: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使起义处于孤立无援地位而被残酷镇压。
⑤影响: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武装发动,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的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⑵俄国知识分子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讨论
①保守派:主张自上而下对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改革;
③每周被迫在领主庄园劳动三、四天然后才可以耕种自己的份地并承担沉重赋税,生活悲惨。
⑶地主对于农奴的压榨和奴役,引起农奴不断地反抗。国内各阶级、阶层都行动起来参加或支持农民的骚动,严重威胁着农奴制度的政治、经济基础。
⒉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⑴俄国工业发展:
①特点:发展缓慢、落后
②表现: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蒸汽动力少;工业生产各部门远远落后英法等国。
⑷实质: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战争
⑸影响:
①俄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②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
③推动沙皇进行改革;
④充分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和沙皇封建制度的腐朽性。
⒌亚历山大二世的个人作用
⑴根本目的: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①国内:农奴制危机深重,农民运动和民主革命思潮席卷全国,动摇沙皇政府的统治,引起统治者震动;在部分地主看来,农奴制剥削比不上资本主义剥削有利可图。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法指导
【问题预习】
⒈俄国农奴制阻碍社会发展有哪些表现?
⒉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有哪些影响?
⒊1855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面临哪些问题?其中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⒋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进步性和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⒌民粹派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⒍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②通过赎买份地结束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体系和资本主义关系,一部分农民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者;
③改革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方式演变。
⑵局限性:
①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体现改革的不彻底性;
②“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呈现出掠夺性;
③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有很大的欺骗性。
①作用上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③性质上为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④地位上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
如何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是资产阶级性质?
①通过改革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⒉主要内容:
⑴政治上:废除农奴制,农奴在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公民权利。
⑵经济上: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付清赎金本息后才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
⑶组织上:建立新的管理组织“村社”,将农民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
⒊进步性和局限性:
⑴进步性:
⑵农奴制严重阻碍的表现:
①农奴制下俄国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劳动力,缺乏工业投资,不能提供必要国内市场;②保守派的反对。
⑶农奴制已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⒊反对沙皇专制,要求废除农奴制的新思潮涌现
⑴十二月党人起义
①原因:受了西欧先进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②基本主张: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和废除农奴制
⒊概述“二一九法令”关于农奴身份、土地、农民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⒋认识“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⒌体会制度改革对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⒍了解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俄国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和军事等方面的变革情况。
⒎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探讨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⒏体会亚历山大二世在农奴制改革中的政治智慧,养育与时俱进的品质和敢于变革的精神。
课题
第7单元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授课时间
课时
主备人
内容标准
⒈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⒉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⒊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学习要求
⒈了解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发展和农奴制面临危机的表现。
⒉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