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配套电源详解
基站开关电源的组成及功能介绍

基站开关电源的组成及功能介绍交流电经过整流,可以得到直流电。
但是,由于交流电压及负载电流的变化,整流后得到的直流电压通常会造成20%到40%的电压变化。
为了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必须采用稳压电路来实现稳压。
按照实现方法的不同,稳压电源可分为三种:线性稳压电源、相控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
开关稳压电源与线性稳压电源和相控稳压电源相比,具有功率转换效率高,可达65%~90%,发热少,体积小、重量轻,对电网电压大范围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电压、负载稳定度高等特点。
目前基站机房的电源部分,应用开关稳压电源较多。
一、基站开关电源1、机房中的实物组成开关电源系统一般由交流配电、整流模块、监控模块和直流配电四部分组成,其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2、工作原理3、各部分的主要功能交流配电——输入市电或油机电,将交流电分配给各路交流负载。
当市电中断或市电异常时(过压、欠压、缺相等),配电屏能自动发出告警信号,有的电源系统还能自动切换到第二路市电或自动切断交流电源,保护系统。
整流模块——从交流配电取得交流电能,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输出到直流母排。
交流异常或直流输出异常时发出告警或自动保护。
整流模块发生严重故障时,自动关机,退出工作。
直流配电——将直流母排上的直流电能分配给不同容量的负载,并给电池充电。
当直流供电异常时要产生告警或保护。
如熔断器断告警、电池欠压告警、电池过放电保护等。
监控模块——实时监测和控制电源系统各部分工作。
即监测和控制交流配电、整流模块、直流配电的工作状态。
对电池进行自动管理,即自动控制充电过程,监测电池放电过程,电池电压过低时发出告警或控制直流配电断开电池,自动保护电池。
监控模块还配有标准的通信口,RS232、RS485或RS422通信口,作为后台监控的接口。
二、交流配电1、基本组成如下图所示2、重要器件说明1) 空气开关2) 防雷器件组成及说明:3、如何判断防雷器的好坏三、整流模块1、组成:整流模块、散热风扇、背板模块。
基站电源系统介绍

基站电源系统(详)一基站供电系统结构基站供电系统主要由交流供电系统和直流供电系统组成。
交流供电系统:由一路市电电源、一路移动油机电源、浪涌保护器、交流配电箱(具备市电油机转换功能)组成。
直流供电系统:由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含交流配电单元、监控模块、整流模块、直流配电单元)、两组(或一组)蓄电池组组成。
交流供电系统运行方式:(1)市电正常时,由市电供电;(2)市电停电后,移动油机未到站时,站内通信设备由蓄电池放电供电;(3)移动油机到站,待油机启动后,由油机供电;(4)市电恢复后,由市电供电。
直流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在线恒压充电的全浮充供电方式。
(1)当交流电源正常时,由整流器和蓄电池并联浮充供电(整流器一方面给通信设备,一方面又给蓄电池充电,以补充蓄电池因自放电而失去的电量);(2)当交流电源中断后,由蓄电池单独向通信设备供电;(3)当交流电源恢复供电时,开关电源的监控模块自动启动整流器向通信负荷供电,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蓄电池组既为备用电源,又可以吸收高频纹波电流。
二基站电源系统实物布局基站内电源相关设备主要有:交流配电箱、浪涌保护器、室内地线排、高频开关组合电源、蓄电池组。
三交流供电部分3.1 交流供电系统分为两种型式1. TN型:系统中,电源端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用保护线直接连接;又可分为:TN-C、TN-S、TN-C-S三种。
2.TT型:在此系统中,电源端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移动基站中常用TT型式供电3.2 对市电的要求新建基站要求引入一路三类以上(年停电次数≤54,每次停电时长≤8小时)的市电电源。
乡镇及农村基站交流电源引入容量建议为15kW(自建变压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20KVA选定);一般市区、城郊及县城基站交流市电引入容量建议为20kW;特大城市密集市区基站,交流市电引入容量建议为25 kW~30kW;基站内电源电缆应采用铜芯非延燃聚氯乙稀绝缘及护套软电缆。
基站电源系统及原理

一、通信基站电源系统的组成
• 通信基站供电系统图
二、通信基站交流供电系统
• 基站交流供电系统组成
• 基站要求引入一路三类以上(含三类)的市电电源。乡 镇及农村基站交流电源引入容量建议为15kW(自建变压 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20KVA选定),一般市区、 城郊及县城基站交流市电引入容量建议为20kW,特大城 市密集市区基站,交流市电引入容量建议为25 kW~ 30kW。 • 基站交流供电系统由一路380V交流市电引入、防雷箱、 交流配电箱和开关电源架中的交流配电单元组成。 • 基站内所有交流用电设备:开关电源、空调、照明、插 座、铁塔的航空警示灯等供电电源,均从交流配电箱的输 出分路引接。
•直 流 配 电 箱
三、通信基站直流供电系统
• 通信基站直流配电系统运行方式
• 市电正常时,站内引入的380V交流市电电源经交流配电屏、组合开 关电源的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整流后变换为直流电源。该直流电源 通过组合开关电源的直流配电单元,向通信设备供电,同时对蓄电池组 浮充充电。 • 在市电故障时,开关电源整流模块自动停止工作,监控模块远程告警, 蓄电池组放电,保证通信设备的直流用电;同时,开关电源系统要监测 电池放电情况。当市电恢复时,开关电源整流模块自启动恢复工作,对 通信设备供电,并根据开关电源系统的预先设定,自动选择浮充或均充 工作方式。 •
• 交流配电箱标准配置: • 输入:100A/3P 1路(市电) • 100A/3P 1路(油机) • 输出:63A/3P 2路(开关电 源1路,预留1路) • 25A/3P 2路(空调1路, 预留1路) • 16A/1P 2路(插座) • 10A/1P 2路(照明)
二、通信基站交流供电系统
• 通信基站交流配电系统运行方式 • 交流配电箱内需配置市电/油机切换开关、 移动油机应急接口。 • 市电正常时,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为 基站提供交流电源;市电故障时,将移动 油机运至市电故障基站,为站内设备供电。 在油机尚未启动前,通信设备由蓄电池组 供电。 •
基站配套电源详解修订稿

基站配套电源详解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基站配套电源详解1 基站电源组成2 市电3 交流配电箱4 开关电源5 蓄电池6 基站电源接地系统7 基站电源防雷保护8 电源线计算和选择1 基站电源组成1.1基站系统结构图通信电源组成2 市电市电分类根据通信局(站)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方式及运行状态,将市电分为四类,其划分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类市电供电为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各自引入一路供电。
该两路电源不应同时出现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1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 h。
两路供电线宜配置备用市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2、二类市电供电线路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6 h。
3、三类市电供电为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供电线路长、用户多、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8 h。
4、四类市电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要求:1)由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三类供电要求。
2)有季节性常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
市电引入外市电引入方式有如下四种:1) 新建机房设有专用变压器,通过1 路10KV 高压引至基站专用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降压后负责基站设备供电。
2) 新建机房无专用变压器,从远端的公用变压器引1 路380V(或220V)至基站,负责基站设备的供电。
3) 租用民房设有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分路引至基站。
4) 租用民房无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总交流配电箱处引至基站。
●基站新建引入外市电的电压等级可根据当地供电条件、用电容量、供电部门要求综合确定。
●基站新建宜引入一路优于三类或三类(平均月市电故障≤次,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8h)的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
外市电引入容量应按远期负荷考虑3 交流配电箱作用:基站引电的入口,为整个基站提供电源。
通信基站电源知识点总结

通信基站电源知识点总结一、通信基站电源概述通信基站电源系统是通信基站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来为基站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
通信基站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通信质量,因此通信基站电源的设计和管理至关重要。
通信基站电源系统一般包括直流电源系统和交流电源系统两种。
直流电源系统一般由直流电源设备、蓄电池和直流配电系统组成,用于为无线通信设备提供直流电源。
交流电源系统则是用于为基站设备和辅助设备提供交流电源,一般由交流供电设备、配电柜和配电线路组成。
二、通信基站电源的特点1.稳定性要求高通信基站设备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因为任何电源波动都可能导致通信中断或通信质量下降。
因此,通信基站电源系统需要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备用电源要求严格通信基站设备具有很高的可用性要求,因此通信基站电源系统通常需要配备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的停电或其他电源故障。
3.远程监控和管理通信基站电源系统需要支持远程监控和管理,以便运维人员可以及时了解电源工作状态和故障信息,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4.适应复杂环境通信基站设备一般被设置在户外,需要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通信基站电源系统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
三、通信基站电源系统的组成1.直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是通信基站电源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由直流电源设备、蓄电池和直流配电系统组成。
直流电源设备一般采用整流器、逆变器等设备,用来将市电或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
蓄电池一般用于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停电或其他电源故障。
直流配电系统用来将直流电平衡地分配到各个通信设备中。
2.交流电源系统交流电源系统是通信基站电源系统的辅助部分,用来为基站设备和辅助设备提供交流电源。
交流电源系统一般包括交流供电设备、配电柜和配电线路。
交流供电设备用来将市电或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交流电。
配电柜用来对交流电进行配电,保证各个设备能够获取到稳定的电源。
基站电源系统介绍

基站电源系统(详)一基站供电系统结构基站供电系统主要由交流供电系统和直流供电系统组成。
交流供电系统:由一路市电电源、一路移动油机电源、浪涌保护器、交流配电箱(具备市电油机转换功能)组成。
直流供电系统:由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含交流配电单元、监控模块、整流模块、直流配电单元)、两组(或一组)蓄电池组组成。
交流供电系统运行方式:(1)市电正常时,由市电供电;(2)市电停电后,移动油机未到站时,站内通信设备由蓄电池放电供电;(3)移动油机到站,待油机启动后,由油机供电;(4)市电恢复后,由市电供电。
直流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在线恒压充电的全浮充供电方式。
(1)当交流电源正常时,由整流器和蓄电池并联浮充供电(整流器一方面给通信设备,一方面又给蓄电池充电,以补充蓄电池因自放电而失去的电量);(2)当交流电源中断后,由蓄电池单独向通信设备供电;(3)当交流电源恢复供电时,开关电源的监控模块自动启动整流器向通信负荷供电,并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蓄电池组既为备用电源,又可以吸收高频纹波电流。
二基站电源系统实物布局基站内电源相关设备主要有:交流配电箱、浪涌保护器、室内地线排、高频开关组合电源、蓄电池组。
三交流供电部分交流供电系统分为两种型式1. TN型:系统中,电源端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源端接地点用保护线直接连接;又可分为:TN-C、TN-S、TN-C-S三种。
型:在此系统中,电源端有一点与地直接连接,负荷侧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
移动基站中常用TT型式供电对市电的要求新建基站要求引入一路三类以上(年停电次数≤54,每次停电时长≤8小时)的市电电源。
乡镇及农村基站交流电源引入容量建议为15kW(自建变压器的基站,变压器容量建议按照20KVA选定);一般市区、城郊及县城基站交流市电引入容量建议为20kW;特大城市密集市区基站,交流市电引入容量建议为25 kW~30kW;基站内电源电缆应采用铜芯非延燃聚氯乙稀绝缘及护套软电缆。
基站配套电源详解

1 基站电源组成2 市电3 交流配电箱4 开关电源5 蓄电池6 基站电源接地系统7 基站电源防雷保护8 电源线计算和选择1 基站电源组成1.1 基站系统结构图1.2 通信电源组成2 市电2.1 市电分类根据通信局(站)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方式及运行状态,将市电分为四类,其划分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类市电供电为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各自引入一路供电。
该两路电源不应同时出现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1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0.5 h。
两路供电线宜配置备用市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2、二类市电供电线路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3.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6 h。
3、三类市电供电为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供电线路长、用户多、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4.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8 h。
4、四类市电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要求:1)由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三类供电要求。
2)有季节性常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
2.2 市电引入外市电引入方式有如下四种:1) 新建机房设有专用变压器,通过1 路10KV 高压引至基站专用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降压后负责基站设备供电。
2) 新建机房无专用变压器,从远端的公用变压器引1 路380V(或220V)至基站,负责基站设备的供电。
3) 租用民房设有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分路引至基站。
4) 租用民房无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总交流配电箱处引至基站。
●基站新建引入外市电的电压等级可根据当地供电条件、用电容量、供电部门要求综合确定。
●基站新建宜引入一路优于三类或三类(平均月市电故障≤4.5次,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8h)的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
外市电引入容量应按远期负荷考虑3 交流配电箱作用:基站引电的入口,为整个基站提供电源。
输出:整个机房的交流设备供电和开关电源的直流输入3.1 交流配电箱技术要求1. 基站应配置市电/油机切换开关、移动油机应急接口。
基站配套电源详解

基站配套电源详解1 基站电源组成2 市电3 交流配电箱4 开关电源5 蓄电池6 基站电源接地系统7 基站电源防雷保护8 电源线计算和选择1 基站电源组成1.1基站系统结构图通信电源组成2 市电市电分类根据通信局(站)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方式及运行状态,将市电分为四类,其划分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类市电供电为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各自引入一路供电。
该两路电源不应同时出现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1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 h。
两路供电线宜配置备用市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2、二类市电供电线路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6 h。
3、三类市电供电为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供电线路长、用户多、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8 h。
4、四类市电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要求:1)由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三类供电要求。
2)有季节性常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
市电引入外市电引入方式有如下四种:1) 新建机房设有专用变压器,通过1 路10KV 高压引至基站专用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降压后负责基站设备供电。
2) 新建机房无专用变压器,从远端的公用变压器引 1 路380V(或220V)至基站,负责基站设备的供电。
3) 租用民房设有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分路引至基站。
4) 租用民房无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总交流配电箱处引至基站。
●基站新建引入外市电的电压等级可根据当地供电条件、用电容量、供电部门要求综合确定。
●基站新建宜引入一路优于三类或三类(平均月市电故障≤次,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8h)的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
外市电引入容量应按远期负荷考虑3 交流配电箱作用:基站引电的入口,为整个基站提供电源。
输出:整个机房的交流设备供电和开关电源的直流输入交流配电箱技术要求1. 基站应配置市电/油机切换开关、移动油机应急接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站配套电源详解
1 基站电源组成
2 市电
3 交流配电箱
4 开关电源
5 蓄电池
6 基站电源接地系统
7 基站电源防雷保护
8 电源线计算和选择
1 基站电源组成
1.1基站系统结构图
通信电源组成
2 市电
市电分类
根据通信局(站)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方式及运行状态,将市电分为四类,其划分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类市电供电为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各自引入一路供电。
该两路电源不应同时出现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1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h。
两路供电线宜配置备用市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2、二类市电供电线路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6 h。
3、三类市电供电为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供电线路长、用户多、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8 h。
4、四类市电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要求:
1)由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三类供电要求。
2)有季节性常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
市电引入
外市电引入方式有如下四种:
1) 新建机房设有专用变压器,通过1 路10KV 高压引至基站专用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降压后负责基站设备供电。
2) 新建机房无专用变压器,从远端的公用变压器引1 路380V(或220V)至基站,负责基站设备的供电。
3) 租用民房设有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分路引至基站。
4) 租用民房无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总交流配电箱处引至基站。
●基站新建引入外市电的电压等级可根据当地供电条件、用电容量、供电部门要求综合确定。
●基站新建宜引入一路优于三类或三类(平均月市电故障≤次,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8h)的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
外市电引入容量应按远期负荷考虑
3 交流配电箱
作用:基站引电的入口,为整个基站提供电源。
输出:整个机房的交流设备供电和开关电源的直流输入
交流配电箱技术要求
1. 基站应配置市电/油机切换开关、移动油机应急接口。
移动油机应急接口配置为标准插头式(与交流引入电压制式相匹配)。
2. 交流配电箱应内置浪涌保护器(SPD),其通流容量的选择应符合《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 50689)的相关要求。
可插拔防雷模块严禁简单并联作为80kA、120kA等量级的SPD使用。
3. 交流配电箱应配置多回路交流计量智能电表装置,对交流配电箱内的交流输入及输出分路进行交流电度计量。
交流配电箱的配置
4 开关电源
每个模块50A,满配600A,能够满足基站总的直流负荷分类:150A,200A,250A,300A…只是模块数量的不同早期有24V开关电源、24V/48V一体化开关电源
中兴开关电源
华为开关电源TP48600B
动力源开关电源DUM-48/50H
艾默生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设备容量配置
开关电源=基站设备直流负荷+蓄电池充电电流
整流模块数量按n+1冗余方式配置,其中:n=(基站设备直流负荷+蓄电池充电电流)/本期配置单个整流模块容量,进位取整数。
一次下电分路,50A(或32A)×18(直流空开),16A×6(直流空开),主要接入无线设备;
二次下电分路,32A×6(直流空开),16A×6(直流空开),主要接入传输设备。
5 蓄电池
蓄电池一般和蓄电池铁架组合在一起:单层、双层、多层;立式、卧式
蓄电池要求
1. 蓄电池组容量的应考虑客户需求、市电可靠性、运维能力、机房面积和机房承重等因素,综合确定。
2. 基站原则上配置一组铅酸蓄电池组;或根据基站实际环境情况,按照需求容量,将电池分为两组进行配置。
3. 不同厂家、不同型号、不同容量、不同时期(出厂日期相差1年以上)的蓄电池组严禁直接并联使用。
4. 经过环境及经济评价测算,确实能够节省空调用电量的场景,可使用普通铅酸电池配合电池恒温箱方案或高温铅酸电池技术方案。
5. 集成式磷酸铁锂电池组的技术方案可用于空间狭小、缺少空气调节装置、对承重有一定限制的场景,建议电池组容量不超过200Ah。
蓄电池的配置
按基站近期负载进行配置。
结合该地区市电状况进行配置,需考虑市电停电、移动油机由维护中心至基站路途时间、维护人员不足或停电基站较多时的等待时间。
对于VIP基站及地理位置较偏远、应急发电不便的基站可适当增加蓄电池组后备时间。
其中:
K-安全系数
I-近期负荷电流
T-放电小时数(h)
t-最低环境温度(5℃)η-放电容量系数
α-电池温度系数
6 基站电源接地系统
7 基站电源防雷保护
8 电源线计算和选择基站配套的电源线
直流电力线截面选择
案例分析
例:某局市话-48V电源,远期忙时最大负荷电流为500A,从蓄电池到直流配电屏线路距离为6m,直流配电屏到市话机房配电屏距离为15m,每段应选择什么规格型号的馈电线?
解:①求蓄电池到直流配电屏导线截面
因为电池到直流配电屏一般用铜导线,所以r T=57,另外查表可得,这段导线允许压降ΔU=,故
选用RVVZ 1X300 (mm2)铜芯阻燃聚氯乙稀绝缘护套软电缆4条(两正两负)。
该型铜芯线安全载流量为744A,完全符合实际负载电流要求。
②求直流配电屏到市话机房配电屏导线截面
由表可知这段压降ΔU=,故:
选用RVVZ 1X240 (mm2)铜芯阻燃聚氯乙稀绝缘护套软电缆4条(两正两负),选用RVVZ 1X120 (mm2)铜芯阻燃聚氯乙稀绝缘护套软电缆1条(保护地)。
该型铜芯线安全载流量为628A,完全符合实际负载电流要求。
交流电力线截面选择
交流低压电力线选择,按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法(各种绝缘导线,根据其绝缘的种类和敷设方法,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电流,称为安全载流量)选择导线。
配电变压器到交流配电屏的每根导线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油机发电机至交流配电屏每根导线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交流配电屏至开关电源整流架导线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交流低压电力线选择
交流配电屏至UPS设备输入导线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UPS至交流配电屏输入导线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UPD配电屏至负载设备导线上的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负载为三相时
负载为单相时
案例分析
例:某局新装-48V开关电源整流模块架1架,该开关电源整流模块架远期配置1000A,从交流配电屏至开关电源整流模块架应选择什么规格型号的馈电线?
选用RVVZ 5X50 (mm2)铜芯阻燃聚氯乙稀绝缘护套软电缆1条(A、B、C三相各1芯,零线1芯,保护地线1芯)。
该型铜芯线安全载流量为155A,完全符合实际负载电流要求。
交流电力线截面选择-载流量
注:
1. 表中系铝芯电缆数值;铜芯电缆的允许持续载流量值可乘以。
2. 单芯只适用于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