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气测录井全烃检测值的进一步认识

合集下载

浅谈组分大于全烃的现象的研究和探讨

浅谈组分大于全烃的现象的研究和探讨

我们公司在长庆苏里格气田的气测录井过程中曾多次出现烃组分分析的甲烷含量大于全烃含量的现象,此现象引起甲方管理人员的质疑和困惑。

甚至有些甲方管理人员认为我们的仪器标定不准确。

造成了一些误解,为了正确解释这一现象,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从理论和实验中进行了研究探讨。

一、仪器原理分析气测井分析的对象是组成油田气和气田气的C1、C2、C3、IC4、NC4、IC5、NC5、H2和CO2。

等气体和全烃总量。

我们采用氢火焰离子化鉴定器对全烃、烃组分进行检测,用色谱分离方法区分C1-NC5。

氢火焰离子化鉴定器检测烃类气体的工作原理为:将样品气在氢火焰离子室与空气相遇,引燃后燃烧,在氢火焰高温能源作用下,样品气的分子被电离,形成正离子和电子,经直流电场的作用,电子形成电信号,输送至记录仪记录。

厂家在设计和生产这类仪器时,对全烃和烃组分分别使用了鉴定器,其中,全烃鉴定器是半定量的。

它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电压、电磁泵泵排量、样品气流速等。

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全烃的检测含量,它本身也只是一个参考数据。

在录井中用于连续监测发现油气异常才层;而烃组分鉴定器的鉴定分析只能周期进行,每次以0.3ML的样品气进入鉴定器,基本不受外界条件影响。

二、室内气样分析实验与结果随着C1-NC5的烷烃分子中碳原子的增加,在检测仪器中产生的电信号会不会也增加。

为此,我们做了如下二次分析实验:从数据显示的结果来看,烷烃分子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产生的电信号并未相应增大。

经分析,此次实验是在烃组分分析流程中做的,气体在进入鉴定器前,必须先经色谱柱分离,分离后进入鉴定器的C1-NC5,其相对浓度以发生变化。

形成色谱峰的宽度也不一样,故此次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问题。

第二次实验的气体浓度仍为1%。

改为全烃鉴定器再做实验,由注射改为球胆注样,从这组分析实验的结果看,与预测情况一致,随着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检测的电信号也增大,即相同浓度的重烃气体产生的电信号比甲烷气高。

探讨气测录井中全烃检测值与烃组分含量之关联

探讨气测录井中全烃检测值与烃组分含量之关联

气测录井技术(2012-03-0609:59:10)气测录井是直接测定钻井液中可燃气体含量的一种录井方法。

气测录井是在钻进过程中进行的,利用气测资料能及时发现油、气显示,并能预报井喷,在探井中广泛采用。

(一)气测录井的常见类型根据所用仪器不同,气测录井可分为两种,即半自动气测和色谱气测。

半自动气测是利用各种烃类气体的燃烧温度不同,将甲烷与重烃分开。

这种方法只能得到甲烷及重烃或全烃的含量。

色谱气测是利用色谱原理制成的分析仪器,它是一个连续进行、自动记录体系。

样品由进样口进入后被载气带进色谱柱进行分离,分离后各组分分别进入鉴定器,产生的信号在记录器上自动记录下来。

它可将天然气中各种组分(主要是甲烷至戊烷)分开,分析速度快,数据多而准确。

目前后者已基本取代半自动气测。

按气测录井方式可将气测录井分为两类,即随钻气测和循环气测。

随钻气测是在钻井过程中测定由于岩屑破碎进入钻井液中的气体含量和组分。

循环气测是在钻井液静止后再循环时,测定储集层在渗透和扩散的作用下进入钻井液中的气体含量和组分,故又称之为扩散气测。

(二)半自动气测资料解释由于半自动气测只提供了全烃和重烃的数据,因此只能定性的识别储层中流体性质。

主要根据油层气与气层气的不同特点,及烃类气体在石油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解释。

1.区分油层和气层油层气体的重烃含量比气层高,而且包含了丙烷以上成分的烃类气体。

气层的重烃含量不仅低,而且重烃成分中只有乙烷、丙烷等成分,没有大分子的烃类气体。

所以油层在气测曲线上的反映是全烃和重烃曲线同时升高,两条曲线幅度差较小。

而气层在气测曲线上的反映是全烃曲线幅度很高、重烃曲线幅度很低,两条曲线间的幅度差很大。

2.分轻质油层和重质油层由于烃类气体在石油中的溶解度随基本上是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的,所以在不同性质的油层中重烃的含量是不一样的。

轻质油的重烃含量要比重质油的重烃含量高。

因此,轻质油的油层气测异常明显的,而重质油的油层气测异常显示远不如轻质油的油层显示明显。

孤店断陷致密气储集层录井快速解释评价方法

孤店断陷致密气储集层录井快速解释评价方法

・62・录井工程2020年12月孤店断陷致密气储集层录井快速解释评价方法王研杨光照滕工生王洪伟(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录井二公司)摘要松辽盆地南部孤店断陷致密气储集层横纵向含气性、物性变化大,且气测异常与产气量相关性差,造成该区储集层录井解释评价难度增大。

通过系统分析该区含气性、物性参数响应特征,优选全烃校正值与钻时比值及孔隙度交会图板、气测显示有效厚度、烃源岩厚度、烃源岩地化评价、气测后效及全烃曲线形态综合解释评价方法,形成了该区致密气气水层录井配套解释系列,并开发了自动解释程序,解决了该区含气性认识不清和录井评价的难题。

该方法在孤店断陷、德惠断陷等松辽盆地南部的致密气藏应用中效果明显,提高了致密气录井解释符合率,可为致密气储集层评价和压裂提供充分依据,不仅适用于致密气储集层,也适用于其他气层区。

关键词全烃校正值钻时比值孔隙度气测异常有效厚度烃源岩地化中图分类号:TE132.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9803.2020.04.010Quick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mud logging for tight gas reservoirsin Gudian fault depressionWANG Yan,YANG Guangzhao,TENG Gongsheng,WANG HongwiiNo.2Geo-logging Company of CNFC Da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mpany,Songyuan,Jilin138000,ChinaAbstract:The large changes in the horizontaland verticalgas bearing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long with the poor correlationbetweenabnormalgasloggingandgasyieldoftightgasreservoirsin Gudianfaultdepressioninsouthern SongliaoBasinbroughtdi f icultiesto mudlogginginterpretationandevaluationofreservoirsinthisarea Throughthe systematicalanalysisofresponsecharacteristicsofgasbearingandphysicalproperties,andtheoptimizationofcrossplot chartoftotalhydrocarboncorrectionvalue,dri l ingtimeratioandporosity,e f ectivethicknessofgasbearingshows,source rockthickness,geochemicalevaluation ofsourcerocks,and the comprehensive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gas bearing aftere f ectandtotalhydrocarboncurveshape,asupportinginterpretationseriesforthe mudloggingofgasand water layersinthetightgasreservoirsinthisarea wasformed,andanautomaticinterpretationprogram wasdeveloped,which solvedthevagueunderstandingofgasbearingand mudloggingevaluationoftheregion Thismethodwase f ectiveinthe applicationtotightgasreservoirsinsouthernSongliaoBasin,suchasGudianfaultdepressionandDehuifaultdepression,andimprovedtheinterpretationcoincidencerateoftightgaslogging Withtheapplicabilityintightgasreservoirsand othergasreservoirs,itprovidedsu f icientbasisfortightgasreservoirevaluationandfracturingKeywords:totalhydrocarboncorrectionvalue,dri l ingtimeratio,porosity,e f ectivethicknessofgasbearingshows,source rock,geochemical引用:王研,杨光照,滕工生,等.孤店断陷致密气储集层录井快速解释评价方法[].录井工程,2020,31(4)6270.WANG Yan,YANG Guangzhao,TENG Gongsheng,et al.Quick interpret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mud logging for tight gas reservoirs in Gudian fault depression[J].Mud Logging Engineering,2020,31(4):62-70.0引言非常规油气已经成为油气田开采的接替资源,致密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致密气主要指常规开采手段无法获得经济产量的天然气资源,其形成机理、赋存状态、分布规律和勘探开发方式等均有别于常规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科研项目"松辽盆地南部致密气储集层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编号:201802)王研高级工程师,1970年生,1993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地质勘查专业,现从事录井技术研发及油气水层解释评价工作。

录井作业中烃类气体检测技术的分析研究

录井作业中烃类气体检测技术的分析研究

录井作业中烃类气体检测技术的分析研究【摘要】在钻井液检测的过程中,烃类气体的检测可以为钻井作业起到指导的作用,有助于对挥发性烃类污染进行控制。

本文主要分析烃类气体检测的技术以及应用的情况,以便作为操作指导。

【关键词】录井;烃类气体;检测技术介质不同,烃类的赋存状态也不同,提取的过程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烃类气体的检测技术也有所区别。

与此同时,对于挥发性的烃类气体,检测的目的不同,其检测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但是,每一项方法的应用都会有前提条件,我们需要掌握技术方法的原理以及应用的条件。

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的目标特征,优选技术方案。

1 烃类气体检测技术的应用1.1 油气勘探对于地表油气地球化学勘查的相关研究表明,在聚集以及成藏的过程中,地下深部的油气会受到浓度差以及压力的影响,存在油气藏的烃类气体会发生运移,主要表现为扩散或者是渗透的方式,在各种介质中以多种状态存在。

在预测油气藏时,需要适当的应用烃类检测方法。

借助数字地震的资料,分析对石油和天然气储集的构造,地震勘探烃类检测技术需要进行烃类检测图的绘制,现阶段,在发现、证实油气储集构造以及探查油气藏方面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主要分为:A VO技术、亮点技术以及合成声测井技术。

1.2 钻井传统钻井液气体检测分析主要分为两种:第一,连续全烃总量分析;第二,周期性组分分析。

分析的内容是地下烃类气体,它是经由钻井液循环,携带到地面。

气体主要包括六种:(1)甲烷;(2)乙烷;(3)丙烷;(4)正丁烷;(5)异丁烷;(6)正戊烷、异戊烷。

钻井技术不断发展,油气开发更加精细化,传统的检测方法达不到钻井检测的需求,为增强在线气体组分分析的效率,增加检测的精度,传统的检测方法也有新的发展。

2 录井中烃类气体检测技术2.1 传统的检测技术传统的烃类气体检测技术主要是借助于气相色谱法,检测气体样品,气相色谱法是现阶段应用较为准确的方法之一。

氢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原理是在氢-氧火焰条件下,色谱流出物中的可燃性有机物会出现电离。

气测录井基础知识

气测录井基础知识

气测录井基础知识一、概念1)破碎岩石气在钻进的过程中,钻头机械的破碎岩石而释放到泥浆中的气体称为破碎气。

破碎岩石的含气量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含油气多的地层往往有较多的显示,这是现场录井人员及时发现油气层的基础,有时在欠压实泥岩盖层的钻进中可能有较好的气显示。

如果泥浆压力大于地层孔隙压力,也可能没有明显的气显示。

2)压差气当井下地层孔隙压力大于井筒泥浆压力时,地层流体将按达西定律向井筒泥浆运移,由此产生的天然气成为压差气。

压差气产生的原因又分下列四种情况。

(1)接单根气在接单根时的抽汲作用对井底压力降低,易形成压差气进入井筒,经过一个迟到时间就可以在录井仪器上检测到。

如果钻过不同岩性地层的大段井段,而没有接单根气显示,这属不正常现象。

(2)起下钻气——后效气起钻过程中,由于停泵、上提钻柱,必然会有泥浆静止或抽汲效应,这两个效应都会使井中泥浆压力下降,因而有利于压差气的产生。

在正常的起钻过程中,没有泥浆流出井口,因而也无从检测泥浆中的气体,停留在井筒内的气体要等到下钻后再次循环泥浆密度才能被检测到,这就是后效气。

(3)扩散气地层气可以以扩散方式进入井筒泥浆中,扩散气不受压力平衡状态影响,只与浓度有关,但扩散气的扩散过程较长,故在气显示上具有漫步性,这一特点使这种气显示与层位对应关系变得很模糊。

很少用来确定油气层层位,一般把它划入到背景气中。

4)背景气在压力平衡条件下,钻头并未进入新的油气层,而是由于上部地层中一些气体浸入钻井液,使全烃曲线出现微量变化,称这段曲线的平均值为地层背景气,又称基值。

全烃—由全烃检测分析仪检测分析出循环钻井液中的所有烃类气体含量的总和。

全量---循环钻井液中所有气体含量的总和。

色谱组分----循环钻井液中所有烃类气体的各组分含量。

非烃组分----主要指二氧化碳,氢气及惰性气体。

二、气测录井基础知识1、气测录井的作用。

(1)气测录井---气测录井就是利用气体检测系统或按一定周期检测分析通过钻井液脱气器从钻井液中脱离出的烃类气体含量的一种录井方法,它能及时发现油气显示、预报井涌、井喷、气侵,综合评价储集层。

气测全烃值小于烃组分值之和的剖析

气测全烃值小于烃组分值之和的剖析
2 0 1 3 年2 4 期
科技 一向导
◇ 科技论坛◇
气测全烃值小于烃组分值之和的剖析
何 国 军 李 全 f 克拉玛依广陆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克拉玛依ຫໍສະໝຸດ 8 3 4 0 0 0 )
全烃的测量方 式不 同 .选用 的标定 方式不符也 有可能产 生气 测 气测 录井过程 中经常 出现气测 全烃 值小 于烃 组分值 之 和 的现 F I D ) , 不采用 象. 常常 引起 业主 的疑问和录井人 员的不解 。分析产 生这种现 象 的 全烃值 大于烃组分之和 的现象 。如果用氢火焰 鉴定器 ( 而采用 体积 浓度标 定也 会 出现误 差 : 采用 热导 鉴定 原因. 对 消除业主 的疑惑和提高 录井人员 的资料应用 水平具有 指导 质 量浓度标 定 . 意义。 器( T D C ) , 不采 用体 积浓度 标定 , 而采用 质 量浓 度标 定也会 出现误 标定 时必须采用与鉴定器 相适应 的标准气样 种类 , 尽可能 气测 录井过程 中. 气测全烃值与烃组分值之和 的关系 主要呈现下 差 。因此 。 列 三种情 况 : 一是气测全烃值 大于烃组分值之和 ; 二是气测全烃值 与 地减 少出现全烃 和烃组 分误差的机会 。在这里需要 提醒的是一般标 体 积浓度是运 用纯单一标 准气样 配制 的。配制 烃组分值之 和相 当: 三是气测全烃值小 于烃组分值之 和。通 常人们认 准气样是质 量浓度 . 应 严格 按照 配制方 法和配 制标 准 . 配制不 同浓 度 的体 为第一种 和第二种现象是正常的 . 第 三种情况是不正 常的。气测 录井 体积浓度 时 . 通常认为 . 全烃值小 于烃组 分值之和是仪器性 能引起 的 . 怀疑全烃值 积浓度即可 。 和烃组分值 或者某气测参数的准确性 通过 多年 的气测录井的实践经 全烃氢火焰鉴定器( F I D ) 特有的局限性也有可能造成高浓度 时全 F I D ) 低浓度 时比较 敏 验和对气 测录井理论的深入研究 . 认 为出现气测全烃值小 于烃组分值 烃值小于烃组份值之和的现象 氢火焰鉴定器 ( 高浓度 时敏感程度降低 . 浓度 达到 5 0 %以上 . 甚至可能饱 和。而此 之和的现象 , 绝 大多数 的情况下是由仪器的标定方式 、 分 析方式 、 地 下 感 。 油气性质和某种气测操作参数选择不当引起 的 . 对 油气的解 释评 价基 时样 口气经 色谱柱分离成单一的烃组分并没有发 生饱 和 . 就在可能发 本上不产生影响。气测值 的高低与多种因素有关 . 而且气 测值的大小 生全烃值小 于烃组分值 是相对的 . 而不是绝对 的. 气测解释时主要采用 的方法是“ 全烃确定异 特殊的油气层也有可能 出现全烃值小 于烃组分值 之和 . 如组分残 常, 烃组分值确定异 常性质” , 只要一 口井 采用一种气测操作模 式 , 即 缺型 , 克拉玛依油 田某些裂缝油气层 。 仅有 乙烷 以后的成分 ; 甲烷的相 对含量低于 2 0 %时 . 这两种类 型的油气层气测异常不管低浓度和高浓 使 出现上述现象 也不会对气测解释评价结果产 生影响 。 气测的全烃标定 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 一种是利用单一烃组分 甲烷 度都有可能发生全烃值小于烃组分值之和。 的不 同浓度标定全烃 . 一种是利用多种烃组分的不同浓度之和标定全 另外 . 某些人为的因素改变 了标定时的气测测量参数也有可能发 烃 。这两种标定 方式第一种不易 出现全烃值大于烃组分值 之和的现 生全烃值小于烃组分值之 和的现象 。 因此 。 我们 在气测 录井过程 中。 应 象. 而第二种方式在油气高浓度时容易出现全烃值大于烃组分值的现 严格按标定时确定 的气测参数进行气测录井 . 绝对不允许任意改变测 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由油气 的性质和烃组分的气测 响应值不同 量参数 . 避免气测全烃值 和烃组分值失真。 共 同作用 引起 的 , 通 常情况下 , 烃组分 主要 以 甲烷为 主( 一般 情况下 , 通过对产生全烃值小 于烃组分值之 和发生原 因的剖析 . 9 5 %以上 甲烷 的相对含量在 7 0 % 左右 ) 。而且 甲烷的气测 响应值 大于乙烷 、 丙 的原 因是 由标定方 式 、 分析方式 以及 地下 油气性质引起 的 , 很小一部 烷、 丁烷 的响应值大 , 标 定时全烃是五种烃组分相同浓度之和 。 这样气 分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从气测 的测量原理和解释评价理论分析 , 即使 测测量 出的全烃值 比实际值要大 . 就不会 出现全烃值小于烃组分值 的 出现此种 现象 . 排除 了人为 因素影 响原因 . 并不会对 气测资料的评价 现象 。气层 显示 主要 以甲烷为 主( 一般情况下 . 甲烷 的相对含量大于 和应用带来任何影响 . 可以用烃组分值之和代替全烃值。 8 5 %) . 同样的道理 。 气层显示不管在高浓度和低浓度时都不会产生全 不管什么原因产生全烃值小 于烃组分值之和 的现象 . 都会给人们 烃值小于烃组分之和的现象。 油显示 时, 甲烷 的浓度变低 , 乙烷 、 丙烷 、 的认识带来一定的困惑 , 所以我们在 录井前 , 应根据地下油气性质 , 选 丁烷 的相对浓度增加 , 乙烷 、 丙 烷、 丁浣的之和大 于甲烷 . 甲烷对全烃 用合 适的仪器的类型和测量方式 . 尽可能选用合适 的标定方式 . 减 少 测 量值贡献变小 . 其它烃组 分贡献增大而气测 响应值 降低 . 这样气测 或避免 发生全烃值小于烃组分 之和的 现象。 ● 测量出的全烃值 比实际值变小 . 就有 可能 出现全烃值小 于烃组分值 的 现象。要避免 出现这种现象 , 标定全烃 时要尽可能选用 与地下油气挥 【 参考文献 】 发组分相 近的标准气样标定全烃

全烃曲线在气测录井中的异常表现说明

全烃曲线在气测录井中的异常表现说明

全烃曲线在气测录井中的异常表现说明作者:王跃斌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年第05期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油气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加大对我国国内的油气资源的勘测与开发有助于确保我国的原油的供应,在进行原油的探井过程中使用气测录井的方式对钻井液中含有的可燃气体进行测量,能够有助于发现油、气显示,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测量得出的数据对于油井进行快的判断,其中气测录井全烃曲线是在录井过程中主要使用的工具。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造成全烃曲线会出现不同的类型,本文通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全烃曲线中出现的各种异常进行了分类归纳,为后续的录井测量带来方便。

关键词:气测录井;全烃曲线;分类归纳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在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测过程中,进行勘钻作业并对钻采出的岩心和随着钻井液而带出的油气等进行测量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气测录井的过程中,使用全烃曲线对于钻出的可燃性气体进行测量,从而判断出油气的异常。

在钻井过程中,如果钻井较为顺利且地下的钻层较为稳定,对于地层中的流体性质没有影响,这就使得气测录井时的全烃曲线显示较为平稳,曲线中的变化幅度较小,而如果井下发生异常,例如收到钻井情况的改变或者是地层流体压力的变化或者是井下气体中烃的组分总量变化等从而造成气测录井全烃曲线的变化,由于曲线变化的复杂性,这就需要对异常变化加以分类,去除造成影响的因素,区分出不同的影响因素所带来的不同的全烃曲线的变化。

1 气测录井简介。

气测录井是直接测定钻井液中可燃气体含量的一种录井方法。

气测录井是在钻进过程中进行的,利用气测资料能及时发现油、气显示,并能预报井喷,在探井中广泛采用。

2 全烃曲线出现异常的种类以及原因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气测录井全烃曲线会稳定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同时在这一区间的波动不大,对于在这一区间范围内的值通常被称为全烃基值,而当测量曲线测得的值出现波峰且波峰值为基值的3倍及以上时,则认为出现异常,这种异常代表着钻井液中所含的烃烷类气体的总量上升,需要现场录井人员加以重视。

气测录井全烃值大于100%原因论文

气测录井全烃值大于100%原因论文

气测录井全烃值大于100%原因论文摘要:不管什么原因产生的异常现象,都会给人们的认识带来一定的困惑,所以我们在录井前,应根据地下油气性质,选用适合的仪器的类型和测量方式,不同区块选用相应的混合气样进行标定,尽可能选用适合的混合气体和标定方式。

1 气测录井仪介绍气测录井属碎钻天然气地面测试技术,主要是通过对钻井液中天然气的含量和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依此来判断地层流体性质,间接地对储层进行评价。

气测录井能够及时地发现油气层,并对井涌、井喷等工程事故进行预警。

根据所用仪器不同,气测录井可分为两种,即半自动气测和色谱气测。

在探井中根据半自动气测成果可以发现油气显示,但是不能有效地判断油气性质,划分油气水层。

色谱气测则可以判断油、气层性质,划分油、气、水层,提高解释精度。

2 钻井液携带的烃类气体烃类气体具有溶解性。

它不仅能溶于石油,而且还能溶解于水中,这样就形成了溶解气的储集。

以甲烷为例,在石油中的溶解度为水中溶解度的10倍。

假如甲烷在石油中的溶解度为1,则乙烷为5.5,丙烷为18.5,丁烷以上的烃气,可按任意比例与石油混合。

二氧化碳和硫化氢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要稍大一些,氮气则不易溶解于石油中。

烃类气体的储集状态一般有:游离状态、溶解状态和吸附状态三种。

在钻井过程中,天然气以两种方式进入钻井液。

其一是来自钻碎的岩石中的油气进入钻井液。

油气层被钻开后,岩屑中的油气由于受到钻头的机械破碎作用,有一部分逐渐释放到钻井液中。

单位时间钻开的油气层体积越大,进入钻井液的油气越多。

其二是由钻穿的油气层中的油气,经渗滤和扩散的作用而进入钻井液。

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油气层中的油气经扩散作用进入钻井液,即油气分子通过某种介质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移动而进入钻井液。

第二种:油气层中的油气经渗滤作用进入钻井液,即油气层的压力大于液柱压力时,油气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沿岩石的裂缝、孔隙以及构造破碎带,向压力较低的钻井液中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是何 种关系 , 一直 没有 达成有 效 的共识 , 也就造 成
测 录井 色谱仪 工 作原 理 展 开 分 析 , 并进 行 了大 量 对
比实验 。从 实验 结 果来 看 , 全烃 近 似 等 于钻 井 液 组
分分析 的 C 、 C 、C 、 C 。C 、 。 i n 4等含 量 之 和 或者 说 全
烃 是 体 积 分 数 的概 念 是 不 准 确 的 。全 烃 用 于 发 现 油 气 显 示 , 分 则 用 于 已发 现 油 气 显 示 的 组 成 成 分 的 半 定 量 分 组 析, 因此 对 全 烃 的 进 一 步 探 讨 有 助 于 消 除 气 测 录 井 全 烃 含 义 的 某 些 混 淆 。 关 键 词 全 烃 气 测 录 井 气 相 色谱 仪 等碳 效 应 体 积分 数
据吴 烈均 编 著 的《 相 色 谱 检 测 方 法 》 书 介 气 一 绍: 在火 焰下 部 , 从燃 烧 区 向内扩散 的氢原 子流 量较 大 , 类首先 产生 热 氢解 作 用 , 成 甲烷 、 烃 形 乙烯 和 乙 炔 的混 合物 ,然后混 合物 中 的非 甲烷 烃类 与氢原 子
杨 占 山 助 理 工 程 师 ,92年 生 ,9 0年 毕 业 于 大 庆钻 探 技校 地 球 物 理 专 业 , 任 大 庆 油 田地 质 录 井 分公 司 资 料 采 集 第 一 大 队 副 大 队 长 16 18 现
析 来判 断油气 层 。
进入 9 0年 代后 由上 海 神 开 科技 工 程 有 限 公 司生 产 的 S 一Q0 气 相 色谱 仪 已将 全 烃 的 检 测 范 围扩 展 K3 2 到 1 0 且 呈 线 性 。近 年 来 在 现 场 使 用 S 一Q0 0 K3 2 气相 色谱 仪过 程 中发 现 , 当钻 遇 好 的油 气 层 时 全烃 检 测值 超过 1 0 。针 对 这 一 实 际 情 况 , 文从 气 0 本
0 引 言
2 0世 纪 7 0年代 至 8 0年 代初 , 国录 井界 使 用 中 的气测 录井 仪 器 主要 是 S C 7 1 Q -0 F型 气 相 色谱 仪 ,
它 的全烃检 测值 达到 3 ~5 就趋 于 饱 和状 态 。 0 0
索、 实践 , 内人 士对 用单一 甲烷气体 对全烃 曲线 进 业 行标 定 已达成 共识 。另一 路样 品气经 色谱 柱分 离后 进 人氢火 焰 离 子 化 鉴 定 器 ( I 分 别 分 析 C ~C F D) 。 等 各单一 组分 的体 积 分 数值 , 过对 检 测 结果 的分 通
+3 2 3 C + 3 9 7 .5n 4 . 6 C5
() 1
气 体经 过气 管线 被输入 到气 相 色谱仪 。被输 入到 气
相色谱 仪 的样 品气 , 路 直 接进 入 F D氢 火 焰离 子 一 I 化鉴 定器 分析并 输 出结 果 , 种气 体 人 们 称 之 为全 这
烃 ( 品气 中 烃类 气 体 的 总 含 量 ) 样 。经 过 多 年 的摸
烃是体 积分 数 的概念 是不 准确 的 , 予 以重 新认识 。 应
了全烃 是否 为体积 分数 概念 的争议 。笔 者查 阅了 国 内外 一 些相 关 资 料 , S L.0 0型综 合 录井 仪 资 据 D- 0 9 料介绍, 全烃 ( g 值 不 是简 单 的各 组 分 体积 分数 值 T) 的代数 和 , 带有一 定 的系数 , 如式 ( ) 1 所示 :
Tg 1 0 + l 7 2 + 2 4 3 + 3 2 5 C4 — . C。 _ 5 C2 . 9 C3 .2i
1 气相色谱仪工作原理
石 油勘探 钻井 过程 中 , 当打开 油气层 时 , 油气通
过 渗透 和扩散 的作用 进 入 到 钻 井液 中 , 后 由钻井 然
液 携带 到地 面经 过脱 气 装 置 将气 体 脱 出 , 脱 出的 被
2 实验与分析
根据 气相 色谱 仪工 作 原 理可 知 , 烃是 对 进入 全
氢火 焰离 子化鉴 定器 所有 可燃有 机物 质 ( 包括 烷烃 、
芳香 烃及其 他 可燃 的含碳 氢原 子 团的物质等 ) 燃烧 、 分析 结果 的综 合反 映 , 品气成 分不 同 , 接影 响到 样 直 全烃 检测 结果 。但对 全烃 检测 值与所 分析 样 品气 成
代 表 了钻 井 液 中烃 类 气 体 的 总含 量 , 就 是 认 为 , 也 组分 分 析 的 C 、 C 、 n 等 含 量 之 和 应 近 似 等 于 全 烃 的检 C 、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 C
测 值. 但 在 现 场 录 井 过 程 中发 现 , 。 当钻 遇 好 的 油 气层 时全 烃 检 测 值 有 时会 超 过 1 0 , 与 人们 习惯 理 解 的全 烃 不 0 这 能 超 过 1 0 的体 积分 数 概念 有 着 本 质 上 的 背 离 。 针 对 全 烃 检 测 值 存 在 超 过 1 0 的客 观 情 况 , 气 测 录 井 工 作 0 0 从 的理 论 基 础 展 开 分 析 和 实验 。结 果 表 明全 烃 近 似 等 于 钻 井 液 组 分 分 析 的 c 、 c 、 n 等含 量 之 和 或 者说 全 c 、 。 i 、C C
维普资讯

2 ・ 6
录 井 工 程
20 0 6年 1 2月

解 释评 价 ・
对 气 测 录井 全 烃 检测 值 的进 一 步认 识
杨 占山 李 富强 孙文 库
( 大庆 油 田 地 质 录 井公 司 )
杨 占 山 。 富 强 。 文 库 .对气 测 录 井 全 烃 检 测 值 的 进 一 步 认 识 .录 井 工 程 。0 6 1 【 ) 2  ̄2 李 孙 20 。7 4 :6 8 摘 要 在 石 油勘 探 录 井 行 业 中还 有 相 当一 部 分 人 认 为 , 气 测 录 井过 程 中钻 遇 油 气层 时 , 烃 体 积 分 数 的 变 化 在 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