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

合集下载

罗尔斯顿自然价值思想探究

罗尔斯顿自然价值思想探究
现代商 贸工业
NO.2 201 4, 1
Mo enB s es rd n ut d r ui s T aeId s y n r
2 1 年第 2 01 4期
罗尔斯顿 自然价值思想探究
王 利 华
( 东 建 筑 大 学 法 政 学 院 , 东 济 南 20 0 ) 山 山 5 1 1 摘 要 : 人 与 大 自然 的 关 系上 , 期 以 来 一 直认 为 , 自然 是 神 秘 的 、 凉 的 和 残 忍 的 , 人 类 的“ 源 ” 人 类 可 以任 在 长 大 荒 是 资 ,
关键词 : ; 人 自然 ; 与 自然 的 关 系 人 .
中 图分 类 号 : 4 G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3 9 ( 0 1 2 -3 10 1 7 —1 8 2 1 ) 40 1-2
1 自然价 值 思想提 出的必要 性
到了严重 的 污染 , 球 气 温 开始 变 暖, 氧层 开 始 出 现 空 全 臭
意 的从 大 自然那里得 到 自己想要得 东西 , 因为在人 类 的眼里 , 自然是没有价值 的 , 不 能得 到人类 的尊 重的 。然 而, 尔 大 是 罗
斯 顿 却 提 出 了不 同 的 观 点 即 自然 价 值 论 , 认 为 对 人 类 而 言 , 自然 已经 不再 是 “ 源”了 , 是 “ 源 ” 主 张 人 类 应 该 遵 循 他 大 资 而 根 , 大 自然 , 取 达 到 人 与Βιβλιοθήκη 自然 的 真 正 和 谐 。 争
寂静 的春天 》 里用 虚拟 的手法 向人们 坏 了我们 的生存环境 , 大量 的 自然资 源被 开采 一空 , 流受 的收获 。卡逊 在她的《 河
下, 翻译 只 是 词 汇 、 构 和 语 义 之 间 的 转 换 , 种 涉 及 翻 译 结 各 活 动 的 文 本 外 因 素 , 翻译 活 动 所 处 的 语 境 问 题 、 识 形 态 如 意 问题 、 文化诗学 问 题 , 者 主体 能动 性 问题 、 者接 受 性 问 译 读 题 等 , 被排除在 研究范 围之外 , 都 无法 解 释古今 中外各 种有 悖 文艺学派 翻译标 准的” 实“ 原则 和语 言 学派 翻译 标 准 忠 性 的“ 等” “ 对 或 等值” 原则 的 翻译作 品 , 国 内翻译 界 熟 悉 的 如 林 纾和严 复的翻译 , 庞德 的诗歌 翻译 , 林语 堂 的汉 语典 籍英 译 等等 。又如 , 国女作 家 玛格 丽 特 ・米 切 尔 的长 篇 小说 美 《 》 中译 本 由翻译 家傅东华先 生翻译 ,9 0年首 版 , 不 飘 的 14 后 断重印, 解放 后 虽有 其他 译 者的 全译 版 , 2 0 但 0 8年 浙 江 文 艺 出版社仍 重印 了该 译 作 , 见傅 先 生采 用 了变 译 方 法 翻 可 译 的作 品影 响之 大 傅 东华 先 生在 翻译 时 , 分考 虑 了 中 充 国 读 者 的 接 受 性 , 用 归 化 翻 译 策 略 , 原 文 作 了 大 量 的 删 采 对 节 与改 动 , 在译 序 中说 ; 因为 译 这样 的书 , 译 cas s 他 “ 与 lsi c 究 竟是 两样 。如 果一 定 要字 斟 句酌 的译 , 怕 读起 来 反 而 恐 要沉闷, 即如人 名 地名 , 我现 在 都把 它 们 中 国化 了 , 非 要 无 替 读者 省一点力 气 …… 一些 冗 长 的描 写 和心 理 的 分析 , 觉 得 它跟情 节 的发展 没有多大 关系 , 且要 使读 者厌 倦 的 , 并 那 我 就 老 实 不 客 气 地 将 他 整 段 的 删 节 了 … … 总 之 , 的 目 的 我 是 在 求 忠 实 于 全 书 的 趣 味 精 神 , 在 求 忠 实 于 一 枝 一 节 ” 不 。 可见翻译 大家们 在翻译实践 中, 并不 是都 完 全采用 “ 忠实 ” 、 “ 值 ” 翻译手段 , 他们 的 翻译作 品在 社会 上很 受 欢迎 , 等 的 但 都 产 生 了 广 泛 的 影 响 , 种 与 文 艺 学 和 语 言 学 翻 译 标 准 相 这 悖 的翻译 现象是 文艺学和语 言学 翻译研 究 范式 说不 清道 不 明的 。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评析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评析

罗 尔 斯 顿有 关价 值 的论 证 严重 依 赖现 代 生物 学 与生 态学 的 成 就和 发现 。他 的价 值理 论是 以 自然 中 心的 , 而 非以人类 为 中心 。他 在人 类 进化 与 地球 发 展 的大 背景 下 , 对 自然 进行 伦理 维 度的 探讨 。 科 学的 真理 , 尤 其 是进 化论 、 生态 学 、 生物 学 , 直接 引 导我 们理 解罗 尔斯 顿 的价 值 理论 [ 4 】 。生态 科 学所 描 绘的 自然 图 景 为罗 尔斯 顿坚 持 自然 具有 客观 内在价值 的思 想构筑 了最坚 实有力 的理论基 础 。 罗 尔 斯顿 认 为 , 价 值 独 立于 人类 与 偏好 而 存在 , 自然 界包 括 生 物 个体 、 物种、 生态系统、 及无 生命 生 物都 因 自身 的 存在 而 拥 有价 值, 并从 多个 角 度对 自然 内在 价值 论展 开 论证 , 既有对 生 物与 生态 过程 的详 尽科 学的 描述 , 也有 对在 进化 中出现 的生 物多样 性与 复杂 性的 探讨 。据 P r e s t o n的估 算 , 罗尔斯 顿 理论 9 5 % 的 论据 来 自自然 科学 】 。基因细 胞有 取向性 , 因而本 身具有 规范 的职能 。 罗 尔 斯顿 的 推理 似 乎遵 循这 样 的逻 辑 : 个体 生 物 的 D NA包含 有一 定 的指令 , 这 些这 令指引 个体 生物 保持 某种状 态而 避免其 它状 态。 换言之 , 根据 个体 生物 D N A中编码 的指令 , 部分 特征需 要维持 , 其它 则无 需如 此 。这 些经 过编 码 的指令 可 以被看 做偏好 的原 型 , 它 们 本 身倾 向 于那 些需 要维 持 的特 征 , 而对 那些 需要 摆脱 的特 征 _ 6 ] . 。 偏好 的 满足 就 是个 体 生物 无意 识 的 目标 , 用亚 里 士多 德的 话讲 , 就 是“ t e l o s ”( 目的) 。就个 体 生 物 D N A 中编 码 的指 令 而言 , 这 里的 目的 就是 一种 有价值 的 特征 或状态 。目的的 实现产 生价 值 , 更 确切 地讲, 就是 罗尔 斯顿 所指 的 “ 自然价 值 ” 。同理 , 只 要个体 生物 任何 方 面 的 目的 得 以实现 , 就 会产 生 自然 价 值 。但 是 , 其 中 暗含 的前 提是 , 这 一 目的必须 是个体 生物 的基 因指令认 定为有价 值的 。 罗 尔斯 顿 正是 基 于这 个 逻辑 来 展开 他 具有 独 创性 的 分析 。物 种 同样有 其 自身 的 目的 , 因为基 因组不 仅是 个 体 生物 的特 征 , 它同 样 也 是 物种 的 特征 。某 一物 种 基 因 目标 的完成 也 会产 生 价值 。 以 此 类推 , 除 了物种 , 生态 系统 , 甚至地 质作 用的 过程 和天文 过程 也具 有“ 系统 价值 ” , 因 为它们都 是创 生万物 的大 自然 的组成 部分 。总之 , 个 体生 物 的客观 价值 要么 源于 实现 某一方 面 目的实体 , 要 么源 于可 以产生 具有 目 的的实 体 。在罗尔 斯顿 看来 , 道 德源于 生态 系统 的整 体 性特 征 , 因为 生态观 点不 论是 在基 本意 义还 是引 申意义 的层 面都 具 有伦 理规 范性 。尽 管人 类可 以构建 价值 , 但这 仅 限于在 环境 的范 畴, 因 为人 类构 建的 价值 必须 遵循 生态规 律 。任何 人类 的价值 的存 在 都 以人类 与环 境 的关联 性为 前提 , 并从 环境 中得 到支 持 。自然的 价 值并 非 由外界 引入 并强 加于 生态 系统 , 而是 在生 态系统 中得 以发

罗尔斯顿关于生态伦理的辨析和批判

罗尔斯顿关于生态伦理的辨析和批判

文_学术探讨349罗尔斯顿是当代著名环境伦理学家,在环境伦理学、科学与宗教的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罗尔斯顿继承了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坚持生态整体论的观点,将大自然中的一切看做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整体。

同时他将早期的伦理观分为派生意义上的生态伦理观和根本意义上的生态伦理观,并对其进行了批判。

罗尔斯顿是当代著名环境伦理学家,在环境伦理学、科学与宗教的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他的著作中1,将主张生态道德的人分为了两派:第一种是将人的思想视为最主要的,将生物体内的平衡与人类社会的道德联系起来,这样的伦理,罗尔斯顿称之为只是派生意义上的生态伦理;第二种是进一步,超越了派生意义上的生态伦理,而认为在生态系统的机能整体特征中存在着固有道德要求,罗尔斯顿称之为根本意义上的生态伦理。

2一、罗尔斯顿对于派生意义上的生态伦理的批判罗尔斯顿认为派生意义上的生态伦理,都是从人类的角度出发,以人类价值根深蒂固的一些参数为考量,而自然仅仅只是附属品。

保罗・西尔斯提出的稳态,以人类的持续存在是我们的希望为前提,提出学会妥善利用我们做主支配的大量资源。

但是罗尔斯顿指出他们道德义务前提是“而你们应该保护人类的生命3”,还只是根据环境理论对既有的伦理进行修正,使之符合环境科学,以促进人类生存。

1968年加特勒・哈丁发表的关于公有地悲剧的讲话引起了广泛关注,哈丁提出的是基于生态学的“道德的基本外延”。

从村庄公有地的悲剧论述出发,哈丁提出以对增长的自由加以限制,以稳定生态系统,从而使人类共同受益。

罗尔斯顿在此反对的是哈丁基于霍布斯式自然状态假定的理论,自然资源是稀缺的,每个人都是自我的,自利的,妥协还是为了自我利益。

而以保罗・埃里希为代表的人口爆炸论4观点,被罗尔斯顿视为基于资源稀缺的伦理。

而考韦尔由动态平衡规律推出道德规范的理论,在罗尔斯顿看来考韦尔仅仅将自然的动态平衡视为一个价值的前提,并不是一个终极价值,终极价值还是为了实现人类价值。

科技与伦理思考题

科技与伦理思考题

1、科学技术是价值中立的吗?为什么?一方面,一些人认为,科学追求的是纯粹真理,客观性是科学的生命。

在进行科学观察、试验、概括、推理、评价与验证的过程中,必须撇开主体的目的、利益、需要、兴趣、情感、欲望等主观偏好,以如实反映对象的客观本质和规律为唯一目的。

因此,科学活动本身,它所取得的任何一项具体成果,本身不是价值,而且也不涉及到或意味着“好”、“坏”之类价值,而是价值上“中立”或“无涉”的。

另一方面,科学绝不只是一种客观的知识体系,尤其不是一种脱离社会和人文价值环境的知识体系,因为它同时还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社会建制、一种文化,它是由作为价值载体的人来实现的实践活动,因而又具有“价值非中立性”。

人们搜集事实,是为了理解或认识这个世界;人们加工处理事实,是试图找到其所面临的问题的答案;人们尝试依据科学改造或改变世界,是希望能够生存和生活得更好。

因此,任何真正的、生机勃勃的科学,必然是符合人类主体需要的,必然是具有价值意义的。

科学研究对象本身,总是包含、渗透、负荷着人的价值因素。

正是由于科学活动、科学对象是服从于人的价值目的,特别是改造世界之需要的,因此科学体系之中就渗透着价值和价值判断因素,科学陈述内蕴着一定的价值意蕴,负荷着一定的价值要求。

2、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有何作用?积极作用:1.科学技术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造福人类,达到道德进步的有力武器。

2.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改变了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和道德舆论,有利于培养人的崇高道德精神。

3.科学技术对个人的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4.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促进伦理学的发展的作用。

消极作用:科学技术在推动道德进步的同时,对道德的负面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

它在冲刷了那些与时代发展已经不相适应的腐朽落后伦理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同时,也冲击着那些仍然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仍在发挥着重要社会协调和约束作用的伦理道德,削弱和挑战着它们对现有社会秩序的维系作用。

罗而斯顿生态伦理思想解析——自然内在价值的存在何以可能

罗而斯顿生态伦理思想解析——自然内在价值的存在何以可能

36科技创新导报S T y I 2007N O .35Sci e nc e a nd Tec hno l o gy I nn ov at i on H e r al d 科教平台科技创新导报当前环境伦理学论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就是价值了,这个字眼被许多环境伦理学家频繁使用,甚至成为某些环境伦理学家构建自己环境伦理学的核心。

“环境伦理学的许多理论都立基于自然中的价值这个概念上,一些伦理理论的论证途径是把内在价值赋予动物、生物圈,或者整个生态系统。

”[1]其中罗而斯顿就是主要代表之一,他可以说是现代环境伦理学界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1自然价值的逻辑论证罗而斯顿认为不仅要肯定自然价值的存在,还要肯定自然价值事实上就存在,为此罗而斯顿从实证主义的角度去界定自然价值的内涵、特征和客观性证明。

罗而斯顿关于自然价值的内涵的三个观点:第一,自然价值就是自然的性质,无论是无机物还是有机物都是有价值的,是由自然系统或自然物的结构决定的,因此自然中的价值是客观的。

第二,罗而斯顿主张价值属性最重要的特征是它的创造性,大自然不仅创造了万物,还创造了具有评价能力的人。

自然是朝着产生价值的方向进化的,并不是我们赋予自然以价值,而是自然把价值馈赠给我们的。

从系统的角度看,评价行为不仅属于自然,而且存在于自然之中。

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这整个源泉——而非只有诞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大自然是万物的真正创造者。

[2]大自然创造了万事万物。

第三,内在价值、工具价值和系统价值的同意构成了自然价值的另一属性。

“内在价值是指那些能在自身中发现价值而无须借助其他参照物的事物”[3]“工具价值指某些被用来当作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的事物。

从生态系统的整体看,他具有系统价值,系统价值不是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不是生态系统对有机体的工具价值,更不是生态系统中所有价值之和,而是系统的创造过程和趋势。

就像罗而斯顿说,我们已接触到了某种需要用第三个术语来描述的事物,那就是系统价值。

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的生态-整体论原则

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的生态-整体论原则

面对 当今 的生态 危机 , 作为 2 世 纪显 学 的环 境 1 伦 理学依 据 其 内在 蕴 含 的理 论 特 质 , 用 了两条 基 采

生 态 一整 体 论 原 则 :
生态 学范式与整体论 的有机 结合
具有境遇式或问题式特质 的环境伦理学面对的 是这样一些问题 , 即运用传统伦理原则 和话语框架 难以解决 的具体问题。这反映出环境伦理学作为应 用伦理学的本质特征 , 因为, 有多少个具体处境或 “ 领域 出现 了紧迫 的 、 待决 疑 的伦理 问题 , 有多 少 有 就 种‘ 应用伦理学 ’在具体 问题 的决疑、 , 诊断 中寻求 治疗 的方 法 或 决 断 , 为 应 用 伦 理 学 的 根本 特 成 征 。 … 由此使环境伦理学理论发展呈现 多元化 的 ” 发展趋 向, 其中整体 主义路 向是最具代表性的趋 向 之一。利奥波德 的大地伦理学是整体主义路向的发
然 价值论 伦理 学 中 , 一 问题 的解 决 完全 依 赖 于 对 这 理论 范式及 其 方法 论 原 则 的适 当 选 择 。 因此 , 建 在
立 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的过程 中, 罗尔斯顿就采用生 态 一整体论 原则来 实 现这 一理 论 目标 。 自然 价值 论 伦理学正是运用 了这一方法论原则 , 才体现 出 自身 理论的整体主义特征。 就其本质而言, 生态 一 整体论原则是整体 论思 想与生态学观念的有机结合 。其 中 , 生态学思 想对 于 自然价 值论 起着 理 论 范 式 的作 用 , 且关 涉 了新 并
的其他物种 、 乃至整个生态系统。在大地伦理学 中, 他提出应把共 同体的边界 由人类拓展到其他 自然存
在物 。为 此 , 明确 表示 “ 地 伦 理 只是 扩 大 了这 他 土 个共 同体 的界 限 , 它包 括 土壤 、 、 物 和动 物 , 者 水 植 或 把它 们概 括 起来 : 土地 。 尔斯 顿 的 自然 价 值 论 ”2罗 伦 理学 在 延续 利奥 波德 大地 伦 理学 思想 发展 路 向的

罗尔斯顿的理论对传统自然价值论的超越

罗尔斯顿的理论对传统自然价值论的超越

自然价 值作 为环境伦 理学 的核心 概念 ,是 环境伦 理学在 理论 上提 出的最 为重要和 最 富争议 的 思想 . 国内外研 究 自然价值 的 学者较 多 ,国外 学者 如科利 考特 提 出 了 “ 生态 学 ” 后 ,认 为 “ 生 后 态 学 ”包 括 “ ‘ 统一 、和 谐 、相 互联 系、创造 性 、生命支 持、辩证 的冲 突与互 补 、稳 定性 、丰 富 性 、共 同体 ’,地球 环境 中的一 切 ”I; 国内学者 如余谋 昌提 出 了扬 弃人类 中心主 义 的 自然价 值 1 ] 观 , 旨在 研 究 自然价 值 的 向度 }.但 是 ,研 究 自然 价 值 的理 论贡 献 的学 者 相对 较 少 .罗尔 斯 顿 2 】

目标提 供有 益 的道 德依据 .
1深化 了自然价值 的内涵
罗尔 斯 顿 的 自然 价值 论使 伦 理 学的 范 围从仅 仅 关注 人与 人 之 间的 关系 扩展 到关 注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对 外在 价值 的拓展和对 内在 价值 的论述 使伦 理学发 生 了革 命性 的变化 ,实现 了一 次全新
夕 的理论 对传 统 自然 价值 论 的超 越 \ 斯顿

陈希坡 ,段

( 青州市 委党校 政治理论 教研 室 , 山东 青州 2 2 0 ) 6 50
摘 要 : 罗 尔斯 顿 的 自然价 值 理 论 以 整体 性 的思 维 模 式 超越 了人 类 中 心主 义理 论 ,他 的 自然价 值 理 论
都是指对 于人 的意义 . 而 罗尔斯顿 的 自然 价值理 论 ,则超越 了这种 传统伦 理学观 点 的狭 隘性和 ”
局 限性 . 首先 ,罗尔斯顿 的 自然 价值 理论 ,对 “ 有用 性 ”的理 解更 为广泛 和深刻 .罗尔 斯顿把伦 理学

从哲学认识论的视角看环境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

从哲学认识论的视角看环境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观

从 哲 学 认 识 论 的 视 角 看 环 境 伦 理 学 的 自然 价 值 观
陈也奔
(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00 ) 50 1

要: 罗尔斯顿 的环境价值理论 强调 了自然的创造性 , 自然本 身看成是价 值 的产 生者和创 造者。这样 , 把 他
的 价 值 就偏 离 了主 体 设 定 的 维 度 , 而把 价 值 的 所 予 性 基 础 抽 离掉 了 。
收稿 日期 :0 8— 5— 6 20 0 0
学的方法 , 并把对 于获得价值 的中介过程 归结 为感 性 直观 , 舍勒 的价 值 关 系仍 然 是 一 种 主 体化 的 中 但 介关 系 。在 舍 勒看来 , 值 既不 是 一物之 属性 , 价 同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也不 是 一物 之本 身 。它 甚 至也不 是认 知上 的 逻辑 抽
关键 词 : 环境伦理 学; 价值 ; 创造 者; 工具价值
中 图 分 类 号 :2 X 文 献 标 识 码 : A
Dic s in o h t r lVau so vr n n a h c s u so n t e Nau a l e fEn io me tlEt is fo t e Pon fViw fPhl s p ia itmoo y rm h ito e o i o h c lEp se lg o
的中介作用而发生 的。哈特曼就 曾认为 , 价值关系 既 不是 纯粹 主观 的 , 也不 是 某 种 客 观 存 在 物 。它 只
是一 种人 的行 为 上 的应 该 的存 在 , 该 这 个 词 恰恰 应
反 映 了一种 意 识 的 中介 关 系 。对 于 人 来说 , 该 乃 应 是 一种 意识 上 的 判 断 。说 一 个 人 应 该 如何 行 为 , 实 际上 也 就是 说 一 个 人 对行 为做 出 了什 么 样 的 规定 。 因而 , 该这 个词 , 映 的就 不是 一种 纯粹 的 自然关 应 反 系 。它不 是一 种 纯 粹 的 自然 事 件 , 是 一 种 意识 作 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世界人得目光被迫逐渐地聚焦在生态问题上。

生态危机的出现引起了全球范围内人们的广泛关注,生态问题的恶化成为了世界性的重大话题。

人类在与自然的不和谐相处中不仅仅是尝到了苦果,更是接受了严重的教训。

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归根结底是一个哲学问题,表现上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斗争,而深入研究这两种主义背后的关节,不难发现环境问题本质上只是一个自然价值的问题。

自然的价值是什么?是否有内在价值?如果有内在价值,如何实现自然从传统价值论到内在价值论的一种转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人类后续的生存,更关系到人类和世界的发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价值论进行研究和分类,在传统意义上的自然价值论中,我们很容易能够找到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根据,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论体系严重误导了人类的行为方式,并且毫无疑问地遮蔽了人类的双眼,使人类与自然处在一种单纯地无限制攫取的关系之中,将人类与自然敌对起来,人类以主宰的姿态恣意地攫取,破坏性地开发自然。

我们在传统自然价值论中看到了这一点,但是却无法从中找到一种合理的解决途径,甚至是无法找到一种折衷的调解方式。

而这种解决途径的寻找不仅仅是一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追究,更是在实际意义上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合理的途径找到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关键,是改善人与自然关系中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作为一位在环境伦理学中颇具影响力的学者,通过他的自然价值理论,确定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且实现了一个从自然的工具价值到内
在价值的转换,这种转变机制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家利奥波德的研究的继承。

利奥波德就是致力于由自然的外在价值向内在价值的一种转变,认识到了自然有自为目的,有其内在价值。

在这种自然观的基础之上,罗尔斯顿提出了以自然内在价值作为核心的自然价值观,通过其自然价值理论,真正实现了从自然的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转换。

当然,罗尔斯顿的这种转换机制也存在一些缺陷,存在继续完善的空间。

罗尔斯顿的这种转换机制在其领域内也饱受质疑与攻击,但是无法掩盖这种转换机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罗尔斯顿的这种转换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人与自然在观念上的不和谐,为自然的内在价值进行了证明,通过对价值概念的重新定义以及对于环境伦理学研究起点的转换,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自然价值理论,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更是给处于环境困境中的人类一条合理的出路,在当今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境况下有着鲜明的实际意义。

本文会重点恢复出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理论体系,并且着重解释这种从自然的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转换机制,与传统的自然价值论进行比较,明确这种转换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人类与自然的相处方式进行一个前瞻性的引导,力求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健康和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