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中考复习)市级公开课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中考复习)-课件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中考复习)-课件
猜想四:NaCl、Ca(OH)2和HCl
其中,猜想__四____一定是错的,
请你解释原因__C_a_(_O_H_)_2_和___H_C_l_要__继__续__反__应__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加 _稀__盐__酸__(填名称)。
盐碱 水
盐 盐酸
OH-碱

非金属 盐 氧化物 水

盐 水
盐酸
CNa(aOOHH)2
HCl
NaCl Cu Fe2O3
入口 ④ Cu NaCl CuSO4 Fe2O3 出口
⑤ Cu NaCl NaOH Fe2O3
碱的化学性质:
1、碱 + 指示剂
碱能使石蕊溶液变( 蓝 )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2、碱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水 ) CO2+2NaOH= Na2CO3+H2O
2、
Na2CO3+H2O
变红
CO2+2NaOH= 密封

3.
酸 紫色石蕊溶液 Fe2O3 铁
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4、 B
5、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变__红_________,C试管中所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_e_2_O_3_+_6_H_C__l=_2_F__e_C_l_3+_3_H__2_O。
→(盐) + (水)
Fe2O3+6HCl=
2FeCl3+3H2O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公开课课件课件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公开课课件课件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公开课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初三化学教材第九章《酸碱盐》的复习。

详细内容包括:酸、碱、盐的定义及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盐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同时结合实践情景,加深学生对酸碱盐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和用途。

2. 学会运用酸碱中和反应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酸碱盐现象进行解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及其应用。

重点:酸、碱、盐的定义及性质;盐的制备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酸碱指示剂、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酸碱盐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的性质及用途。

2. 复习旧知:带领学生回顾酸、碱、盐的定义、性质及用途。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原理。

4. 例题讲解:针对酸碱中和反应的题型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与酸碱盐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7.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惑。

六、板书设计1. 酸、碱、盐的定义及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3. 盐的制备方法4. 酸碱盐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酸、碱、盐的定义及性质。

a.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b.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3)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见教材第九章相关内容。

(2)a. HCl + NaOH → NaCl + H₂Ob. H₂SO₄ + Ba(OH)₂ → BaSO₄↓ + 2H₂O(3)见教材第九章相关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学生对酸碱盐的性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疑惑。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酸和碱复习课

中考化学复习课件:酸和碱复习课

设计意图
复习、巩 固知识点
1
特别提 示,总结 中考易错 点
复习酸的 常见性质
2
强调浓硫 酸的稀 释,先后 顺序以及 玻璃棒的 作用
3
4
特别提 示,总结 中考易错 点
5
活动二:巩固练习
强调酸碱 中和反应 的实际应 用
6
活动三:布置作业 一轮复习题 P78-79
板书设计
7
授课教师
教学设计
单位
授课时间 2018.4.24
课题
《酸和碱》复习课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型
复习课
教学 1.巩固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目标 2.巩固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 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 运用酸碱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知识点回顾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公开课课件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公开课课件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酸、碱、盐的定义,能够正确区分它们。

2. 掌握酸碱盐的性质,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学会使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酸碱盐的区分,酸碱中和反应的书写,盐的水解反应原理。

教学重点: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盐的水解反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学具:练习本,酸碱盐实验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物质,让学生回顾酸碱盐的概念和性质。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些典型例题,如酸碱中和反应的书写,盐的水解反应原理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5.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酸、碱、盐的定义和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3. 盐的水解反应4. 生活中的酸碱盐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

(2)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酸碱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

(3)解释下列盐的水解反应:Na2CO3+H2O=2NaOH+CO2↑。

2. 答案:(1)H2SO4,NaOH,NaCl。

(2)是。

(3)碳酸钠与水反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酸碱盐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在酸碱中和反应的书写和盐的水解反应原理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找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交流。

同时,布置一道综合性的思考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公开课优质课件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公开课优质课件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公开课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复习是初三化学中酸碱盐部分,对应教材第六章。

详细内容涵盖酸碱盐定义、性质、分类以及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应用。

重点讲解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盐制备方法和酸碱盐之间转化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能够:1. 熟练掌握酸碱盐定义、性质、分类和应用;2. 理解酸碱中和反应原理,能够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3. 学会分析酸碱盐之间转化关系,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酸碱盐之间转化关系,酸碱中和反应应用。

教学重点:酸碱盐性质、分类及酸碱中和反应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酸碱盐实物;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酸碱盐实物,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复习回顾:(1)引导学生回顾酸碱盐定义、性质和分类;(2)举例说明酸碱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应用。

3. 讲解重点:(1)详细讲解酸碱中和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演示,加深学生理解;(2)分析酸碱盐之间转化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例题讲解:(1)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2)引导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实际生活中涉及酸碱盐情景,如酸雨、土壤改良等;(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酸碱盐定义、性质、分类;2. 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及化学方程式;3. 酸碱盐之间转化关系;4. 典型例题及解题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酸碱盐定义、性质和分类;(2)解释酸碱中和反应原理,并举例说明;答案:(1)酸:电离时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化合物;碱:电离时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化合物;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化合物。

(2)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盐和水化学反应。

例如:NaOH + HCl = NaCl + H2O。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公开课课件课件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公开课课件课件

初三化学《酸碱盐复习》公开课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酸、碱、盐的基本性质,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能够运用酸碱中和反应解释实际问题,并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 掌握盐的溶解性规律,并能运用这一规律预测盐的溶解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酸碱盐的基本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盐的溶解性规律。

难点:运用酸碱盐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盐的溶解性规律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酸碱盐实物、实验器材。

学具:练习册、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实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复习酸碱盐的基本性质(10分钟)利用PPT课件,带领学生复习酸、碱、盐的基本性质,强调重点,解答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酸碱盐知识解释实际问题,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演示(10分钟)演示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6. 盐的溶解性规律讲解(10分钟)讲解盐的溶解性规律,结合实验现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规律。

六、板书设计1. 酸、碱、盐的基本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3. 盐的溶解性规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三个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的例子。

(2)解释为什么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后,溶液的pH值会发生改变。

2. 答案:(1)略。

(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氯化钠和水,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降低,导致pH值接近7。

(3)NaCl溶解,CaCO3不溶解,MgSO4溶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复习酸碱盐知识。

新课标初三化学公开课酸碱盐复习课件

新课标初三化学公开课酸碱盐复习课件

新课标初三化学公开课酸碱盐复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新课标初三化学公开课,主题为酸碱盐复习。

教材章节为《初中化学》第九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具体内容包括:1. 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2.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3. 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4. 酸碱盐的溶液反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掌握酸碱盐的分类及化学性质;2. 能够运用酸碱盐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酸碱盐的概念、分类及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的判断。

难点:酸碱盐溶液反应的原理及实际应用;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pH值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试管、烧杯、滴定管等。

学具:实验报告册、试管、烧杯、滴定管、pH试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酸碱盐为例,如洗涤剂、盐酸、氢氧化钠等,引导学生思考酸碱盐的用途及作用原理。

2. 知识讲解:介绍酸碱盐的概念、分类及化学性质,通过PPT展示相关知识点,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酸碱盐的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酸碱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如酸碱中和反应、盐类的水解反应等,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一些酸碱盐性质的判断题和计算题,如pH值的计算等,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酸碱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化肥、药品等,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酸碱盐的概念、分类、化学性质及溶液反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题: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2)计算题:已知某溶液的pH值为5,求该溶液的氢离子浓度;(3)应用题: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某盐溶液的酸碱性。

2. 答案:(1)判断题:对;(2)计算题:10^5 mol/L;(3)应用题:实验方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酸碱盐的用途及作用原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 论 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水分子 。
Cl-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第3孔、第4孔 孔中溶液变为红色
H+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检 测 反 馈
2、下列是分析已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 中合理的是( )
序 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目的 证明变质 确定成分 测定纯度 实验过程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石 灰水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 加酚酞溶液
如图所示是稀硫酸与4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 钠溶液反应时,溶液的PH随加入溶液的质量m的 变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物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 克 (2)据图分析在试验操作过程中应是往 氢氧化钠 溶 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 (3)某同学借助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反应进程,则 当观察到得实验现象为 溶液红色刚刚褪去 时,反应获得 的溶液PH恰好为7
问题4:某同学欲证明变质的固体中是否尚存NaOH, 设计如下方案。请你把其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把碳酸钠完全 反应完 探究步骤 预计现象
(1)取少量固体溶于 ________ 水,向其中滴加 ______________溶液 足量的氯化钙
证明固体 中存在 NaOH
产生白色沉淀
(2)向(1)所得溶液中 变红色 无色酚酞 滴加______试液 ____________
3、利用物质间的相互反应来鉴别与推断物质
H+的鉴别 1、加入紫色石蕊 2、用PH试纸 3、加入Zn等较活泼的金属 4、加入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5、加入某些金属氧化物 OH-的鉴别 1、加入紫色石蕊 2、加入无色酚酞 3、用PH试纸 4、加入Fe3+(如硫酸铁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加入Cu2+(如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加入Mg2+(如氯化镁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CO32- 的鉴别 滴加HCl溶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滴加C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Cl- 的鉴别 先加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 SO42-的鉴别 先加入Ba(NO3)2,出现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
反思与对比
红墨水
如图导管内的一段红墨水, 试管中盛有适量冷水,装置 气密性良好。现向试管中加 入下列物质后,红墨水不会 移动的是( D ) A、浓硫酸 B、硝酸铵固体 C、氧化钙固体 D、氯化钠固体 E、氢氧化钠固体
例1
拓展延伸
Y Y
X
a
X
H202 若X为MnO2,那么Y为______ H O 2 若X为固体NaOH,那么Y为______
氢氧化钠 易腐蚀 潮解味道涩
火碱烧碱 苛性钠 俗名遍地找 化 你用途十分广泛 学 精炼石油制作干燥剂 版 盐酸似水透明 刺激有酸味 白雾袅袅升起 挥发小液滴 活泼金属及盐和金属氧化物 就当我为验证你伏笔 硫酸不愿挥发 粘稠把水吸 木棒被打捞起 脱水使碳化 如传世的化尸水腐蚀千万物 你眼带笑意 熟石灰入土地 酸碱度适宜 看酸红碱紫的试纸多么美丽 你眼带笑意
考点四:中和反应
1、定义: 中和反应是指 酸 和 碱 作用生成 盐 和 水 的反应。 2、反应实质: H+ 和OH- 结合生成H2O 。 3、应用: ①农业上用 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②工业精制石油时,用 NaOH 来中和过量的酸。 ③医疗上可以服用碱性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如 含Al(OH)3的药物,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 ④松花蛋中因含有碱性物质而发涩,食用时常加一 些 食醋 。
1、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 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 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是NaOH和Na2CO3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拓 展 提 升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盐酸 ,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Na2CO3+2HCl=2NaCl+H2O+CO 。2↑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 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CaCO3(填化学式),该实 验不能 (填“能千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有白色沉淀产生 , 无色酚酞不变红色 现象b为 ,则猜想Ⅱ成立。 【反 思】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 CO2+2NaOH=Na2CO3+H2O 。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 收气体,称量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 D.①④
检 测 反 馈
3、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 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 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Ca(OH)2+2HCl=CaCl2+2H2O ; 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 HCl 液中的溶质为 CaCl2和 。 若改用n g氢氧化钠与相 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 液的pH < 7(填“>”、 “<”或“=”)。
(09黄冈)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 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像分别描述了实验 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 一定发生的是

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学生活动三
有关NaOH与 CO2一系列的问题探究
查阅资料: NaOH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 成Na2CO3 , Na2CO3的PH>7,某兴趣小组围绕 以一瓶NaOH固体是否变质展开了探究活动,请 你也一起参与。 问题1:请写出 NaOH变质生成Na2CO3 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2: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是否变质,你认为她能 否成功? 问题3: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某种试剂,发现有 大量气泡产生,由此证明NaOH已经变质了。你认为她 所加的试剂可能是什么? 你还能设计出其她方案?请 说出你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
考点二:酸碱性和酸碱度
1、常用酸碱指示剂测定物质的酸碱性
指示剂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变红色 不变色
变蓝色 变红色
2、溶液酸碱度测定方法:用 玻璃棒 蘸 取待测溶液,滴在 PH试纸 上,然后 再与 标准比色卡 对照,便可测出溶液 的PH值。
(10株洲)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 常温下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 判断正确的是
检 测 反 馈
4、下列四个图像的变化趋势,能正确描述对 应操作的是
H2质量/g 溶质质量分数/% 沉淀质量/g pH
√A.足量的铁片和铝片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B.将浓盐酸敝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拓 展 提 升
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 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 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 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氨基 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 应
考 试 内 容
见《中考说明》P139页
▲3.酸和碱 ①列举常见的酸、碱的主要性质 ②概述酸、碱的共性,并说明原因 ③举例说出常见的酸、碱的用途和对人类 的影响 ④测定溶液的酸碱性,理解pH的含义 ⑤知道强酸、强碱的使用注意事项 ▲4.中和反应 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实质
a b a b a a
考点一:认识酸和碱
检 测 反 馈
1、盐酸溶液中含有H2O分子、H+ 和Cl- 离子,要探究是 哪一种粒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请观察在白色 点滴板上进行的下列实验,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紫色石蕊 溶液
蒸馏水
1 2
稀盐酸
4 3
氯化钠溶液 稀硫酸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的 现象 第 1孔 第 2孔 孔中溶液仍为紫色 孔中溶液仍为紫色
一、酸和碱的概念 + H 阳 1.酸:酸是电离时生成的 离子全部是 的 化合物。 OH 阴 2.碱:碱是电离时生成的 离子全部是 的 化合物。
毛 龙 飞 同 学
稀释那浓硫酸 注酸入水里 沿器壁慢慢倒 搅拌手不离
化 学 版
浓酸沾皮肤 立即大量水冲洗 涂抹上碳酸氢钠救急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2.浓硫酸的特性和稀释 脱水性 , 使 蔗 糖 、 纸 张 等 脱 水 , 变 成 (1) 浓 硫 酸 有 ________ 炭 。浓硫酸有很强的 ________ 腐蚀性 ,如果衣服、皮肤沾上浓硫 ____ 用布拭去 , 再 _______________ 用大量的水冲洗 。 浓 硫 酸 还 具 有 酸 应 立 即 ________ 吸水 性,可作_____ 干燥 剂。 _____ (2) 稀 释 : 浓 硫 酸 易 溶 于 水 , 溶 解 时 放出大量热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 ____________ 在浓硫酸上,溶解产生的热会形成局部高温, 使水沸腾,造成酸液飞溅。稀释浓硫酸时, 水 浓硫酸 一定要把_______ 沿容器壁慢慢注入___中, 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______________。 水倒入浓硫酸中

(10长沙)某市发生了一起盐酸泄漏事件。某校 化学兴趣小组应邀参与这一事故的处理,同学们 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1)小明提出用可溶性碱来处理,例如 NaOH(或Ca(OH)2、KOH) (填写一种具体物质)。 (2)小丽提出不同意见,她认为在污染面积较大 且不能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情况下,无法确定酸碱 是否完全反应,因为 反应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通过以上讨论,大家决定用盐类物质处理酸 CaCO3等 液,例如 (填写一种具体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