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开设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的探索
公选课《汽车文化》教学探索

公选课《汽车文化》教学探索
杨岳华
【期刊名称】《黑河学刊》
【年(卷),期】2012(000)012
【摘要】公选课《汽车文化》教学中存在教材内容较多而零散,教学方法比较传统,考核比较单一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中,可采取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形成一个体系;改革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化教学;改革单一考核方法,采用综合考核,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等教学对策以提升教学有效性。
【总页数】2页(P148-149)
【作者】杨岳华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3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关于《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通选课的教学探讨
2.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农业高校公选课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公选课"庭院蔬菜栽培"为例
3.《汽车文化》公选课教
学改革的探讨4.高校人文素质类公选课的教学探索--以《中国文化常识》课程为例5.基于通用就业能力的《跨文化管理》文化素质公选课教学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汽车文化》公选课教学探讨

【 A b s t r a c t ] 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o f a u t o m o b i l e c u l t u r e p u b l i c e l e c t i v e C O U r S e a n d t h e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d i v e S r i t y o f s t u d e n t s , t h e t e a c h i n g
【 K e y w o r d s ] P u b l i c e l e c t i v e c o u r s e ; A u t o m o b i l e c u l t u r e ; T e a c h i n g c o n t e n t ; T e a c h i n g 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h o d 0 引 言
公共选修《汽车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1] 刘秀清,曲金玉,郇荣•《汽车文化》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9(2):195-197.
[2] 吴佳星•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运行现状与优化途径研究[J] •新课改 教育理论探 究,2020(10):132-133.
[3] 王富强•职业院校《汽车文化》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 改革,2016(12):168-169.
综合以上分析,迫切需要对《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进 行课程改革,以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现在学生 的学习方法。
2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2.1教学内容的选择 文化是本课程的核心与精髓,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一条主
线。汽车文化的主要内容涵盖面比较广,包括了汽车产业的 发展历程、汽车的基本结构与性能、汽车的品牌故事等汽车 方方面面,比较零碎又错综交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果按 照章节分门别类教学,会导致课程内容的支离破碎。比如在 讲解汽车品牌成长过程时,往往会涉及品牌背后的产业名人, 品牌参加过的各种汽车赛事等,而汽车名人和汽车运动又属 于其他章节的内容,那么在讲解过程中就会出现章节跳跃讲 解的现象。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合结果如表 1 所示。
上课过程中,注意留心观察学生的反映,及时与学生互 动。通过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 进行小组分组时,鼓励跨学院、跨专业进行分组,培养学生 多角度看问题和小组互助合作的能力。另外,对涉及汽车的 时事新闻、产业政策、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安排学生进行小 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时代性 和前瞻性。
5结语
《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课程改革,近两年 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数有了明显提升,学生的满意度和对老师 的评教成绩也持续提高。希望通过对本门课程教学的持续改 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更好地培养掌握跨学科知识的应 用型人才。
浅谈高校开设汽车文化选修课论文:汽车文化选修课的必要性

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520*作者简介:刘文广(1977-),男,河北尚义人,内蒙古科技大学机械学院,讲师。
1994年我国政府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提出中国要在2010年把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在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中国的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相比过去都大大提高。
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权威数字,截至2007年3月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3095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59.74%,比2006年底增加170万辆。
同时,截至2007年3月,全国汽车驾驶人接近1亿,汽车文化开始在中国培育、发展。
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一代大学生,了解国内外汽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动态对他们今后参加工作大有益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对实用型人才需求的转变,迫切需要高校增加对大学生关于汽车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
汽车文化作为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一门课程,从文化的层面引导大学生了解国内外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动态,可以使大学生了解汽车工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达到提高他们素质的目的。
一、开设“汽车文化”公选课的必要性汽车是指自身带有动力装置,能够自行驱动运行的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但车轮不得依靠轨道运行的单车或列车,其主要用途是载运人员或货物,或其他特殊用途。
汽车的诞生和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历经百年的汽车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现代文明的象征。
当然,汽车犹如双刃剑也给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安全、能源消耗等。
汽车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汽车文化是指人类在汽车发明、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行为的精神内涵。
人们在制造和使用汽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套由行为方式、习俗、法规、价值观念等构成的汽车文化。
汽车文化以汽车产品为载体并与之结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和行为。
在汽车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中,从汽车外表到内饰,从风格到品质,都深深打下了文化的烙印。
浅谈《汽车文化》选修课教学

教学·信息 课程教育研究 Course Education Ressearch 2015年4月 下旬刊156· ·的考核制度。
比如,对于有实践教学课时的课程,必须由任课教师制定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方式、学生的考核方式,教研室在每学期对有实践教学课时的课程进行检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督促教师积极开展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每学期寒暑假进行的社会实践,必须要学生提交实习日记、实习总结、实习单位给学生的评语,并按各项内容的比例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实验室实验项目,必须要对学生严格考勤,并上交实验报告,而且对实验室项目要设置学分。
(五)加强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决定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
学校要鼓励教师向“双师型”教师发展,鼓励并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活动或者参加国家注册专业人员执业资格考试;鼓励教师积极与建筑企业合作,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定期派出青年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锻炼,一方面加强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
参考资料:[1]曾德珩,曹小琳.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1(1).[2]王志英.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5).[3]吴丽,吴飞.工程管理综合实验研究及实验室设计与建设[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浅谈《汽车文化》选修课教学李纪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528000)【摘要】随着私家汽车拥有者越来越多,年轻大学生对汽车基本知识以及与之相关文化方面的了解欲望也不断高涨,为此,我们普通高等院校开设汽车文化校选课。
本文就该门校选课教学质量提升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汽车 文化 校选课 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56-011、引言近几年,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私人汽车的保有量也逐年急剧增加,截止到2014年,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1亿。
《汽车文化》公选课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蒙 古 科技 大 学 机 械 学 院 , 内 内蒙 古 包 头 0 4 1 ) 10 0
摘
要: 从提高《 汽车文化 》 选课 教学效 果和培养社 会所 需高素质 人才 出发 。 公 分析了“ 汽车文化” 课程教学各环节存
在的弊端。 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汽车文化教学改革的途径。
创新 性思 维 。因此 在课 堂教 学 中把 知 识传 授 与能
力培 养相结 合 , 师 指导 与 学 生独 创相 结 合 是 教学 教 方法 改革 的主要 出发点 。在 于激活学 生内在 的学 习 知识 的积极 性和 调动学 生 的学 习主观 能动性 。为 了 改 变原有状 况 , 们 采取 了变 满堂 灌 为 讨论 式 和启 我
发式 的教 学 。
断充 实更新 教 学 内容 , 时把 汽 车 文化 学 科 最 新 的 随
知识 和信 息补充 到 教 学 内容 中去 , 教学 内容 紧跟 使 时 代发展 , 足社 会 对 具 有 一定 汽 车 文化 知 识 人 才 满 的需要 。此外 , 加 我 国最新 汽 车文化 的 内容 , 部 增 这 分 内容作介 绍性和 引导性 的讲解 , 如汽 车牌 照文 化 、
后学 习 。
来 , 到提 高他 们 素质 的 目的 。汽 车工 业 的发 展 和 达
汽 车的普及 给《 汽车 文化 》 程 的教学 提 出了更 高 的 课
要求 , 因此 , 必须 进行 教学 改革 。
2 教学 方 法 的改革
教学方 法 的好坏 , 仅影 响学生对知 识 的理 解 , 不 还影 响学 生思维 能 力 的发 展 。所 以 , 车文化 教学 汽 既要强 化知 识教 育 , 也要 在 能 力 培养 上 下功 夫 。只 有具 有坚 实的知识 积累 , 能形 成 丰 富 的想 象力 和 才
林业院校《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改革

林业院校《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的建设与改革马振江;都雪静【摘要】通过对林业院校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其开设《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的意义。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介绍了《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安排,以推动该课程在林业院校的教学建设与改革。
%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ignificance of setting up the optional course of Auto Culture by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tated.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arrangement of the optional course of Auto Culture are introduced with the aim to push the teaching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by means of this course.【期刊名称】《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2页(P61-62)【关键词】汽车文化;林业院校;教学;公共选修课【作者】马振江;都雪静【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近年来我国的汽车年产量和保有量迅速增长,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超过1800万辆,目前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亿辆,预计到2015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增至11.2亿辆左右。
可见,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离不开汽车,而汽车的相关知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公共选修课《汽车文化》教学探讨

产 业 之一 .汽 车 已不再 是过 去 交通 运 输 部 门 的专
业 工具 .而逐 渐成 为人 们 日常工 作 和生 活 中不 可
缺少 的交 通工具 之 一 .越来 越 多 的人 开始 涉 足 汽
对 汽 车 的发展 概况 、 基本 结构 、 能与 使用 有 一定 性
近 年来 .我 国的汽 车 产销 量 和保 有量 迅 速 增
加。 中国 已成 为世 界上 最大 的汽 车市场 。 汽车 市 在
文化 等 内容外 , 介 绍 汽车 的技 术 文化 。但 《 还 汽车
文化 》 程作 为一 个 新生 事 物 , 课 目前 还 没 有统 一 的 教学 大纲 和教材 。 校地 处珠 江 三角洲 腹 地 , 我 本地 区经 济较 为发 达 , 车普 及率 也 较 高 , 学生 有潜 汽 大 在 的学 习 汽车文 化 知识 的欲望 。 笔 者 在分 析 以上 情 况后 ,提 出在 我 校开设 校
认识 和 了解 。
车 的设 计 、 造 、 制 销售 、 用 和维修 。为适 应 时代 的 使
需 要 ,我校 首 次开设 了全校 公 共选 修 课 《 车 文 汽
进 入2 世 纪 以来 ,国 内部 分 高校 首先 在 车辆 l
化 》 本 文 阐述 开设 公共 选修课 《 。 汽车 文化 》 目的 的
汪建 晓
( 山 科 学技 术 学 院 机 电工 程 系 , 广 . 佛 山 5 8 0 ) 佛 东 20 0
摘
要 :汽 车文化》 近 年来 为适 应汽 车普及 化 而 出现 的一 门公共选修 课 , 《 是 主要 目的是 在 大 学生 中普
及 汽 车文化 知识 , 该课 程 目前还 没有 统一 的教 学 大纲。 文 阐述 开设公 共选 修课 《 但 该 汽车 文化 》 目的和任 的 务, 讨论课 程 的教 学 内容 和安 排 , 绍课 程 的教 学方 法 , 以推 动该课 程 的教 学改革 。 介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公安部网站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 69626031辆,其中私人汽车46243331辆,占汽车保有量的66.42%,比 2008年底上升1.8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96个百分点;汽车驾 驶人为129147722人,占驾驶人总数的68.39%,是汽车保有量的1.85 倍;与2008年底相比,增加7055590人,增长为5.78%;与去年同期相 比,增加14508856人,增长12.66%。数据表明,我国正进入汽车普及化 时代。汽车已不再是过去交通运输部门的专业工具,开始进入平常百姓 家庭,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之一,越 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汽车的设计、制造、流通、使用和维修。 汽车文化教育是国民的公共课程,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之一的农业 院校,在普及汽车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一、农业院校开设<汽车文化>公选课的意义 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长期以来,落后的生产力制约着农 村的经济发展,再加之文化、交通比较滞后,农村学生从小就处于一种 较为封闭的生活状态,几乎不可能有机会参加或接触各种文艺兴趣班、 特长班等,从而导致他们缺乏应有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农业院校整 体学科结构偏向农科,课程专业性强,基础课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比 较单一,人文社科类、艺术、历史等课程相对较为短缺,公选课整体数量 特别是人文素质类课程数量相对不足flI。因此,作为农业院校,在强化学 生基础教育的同对,应该多给学生开设一些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以满 足学生对人文素养知识的迫切需要。 《汽车文化》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一门公共选修课,从 文化的层面引导大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农业院校开设《汽车文化》公选课,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 趣和爱好,提高他们鉴赏汽车的能力,使他们学会享受汽车带给人类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为他们将来买车、养车、驾车以及从事与汽车 相关的工作提供必要帮助;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学生涉猎不同的学科领 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方法、优化知识架构,培养人文精 神和科学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最终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
和完善教学内容。
l所占比例
10
10
20
60
教学顺序上宜穿插讲授有关内容,并适当重复,以帮助学生理解教 材内容嘲。例如,讲授汽车发展过程时,要涉及到许多汽车技术的概念, 如变速箱、差速器、四轮驱动、EMS、ABS、ASR等。此时应穿插讲授汽车 构造的有关内容,使学生对这些专业术语有基本的认识,以便了解汽车 发展过程中的技术进展。 授课过程中宜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浅出。例如,讲解汽车行驶的滚 动阻力时,可通过人骑自行车时轮胎充气程度对脚蹬力影响的例子来 帮助学生理解车轮和路面变形对汽车阻力的影响,以使学生深刻理解。 讲述汽车标志时,可让学生凭个人印象画出自己熟悉的车标,画完以后 同原车标进行比较,以使学生加深印象。讲授汽车性能指标时,应明确 告诉学生购车时应注意哪些性能指标,并给出一些常见家庭轿车主要 性能指标的具体数据,加深学生对汽车性能的感性认识,掌握买车窍 门,以使学生学以致用。 (--)考核方式 成绩考核是检验学生《汽车文化》课程学习状况的手段。完善、科学 的考核方式能引导学生纠正学习方向上的偏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 性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传统的考试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重识 记、轻应用。评分标准过于细节化,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容 易导致“平庸”和“高分低能”现象110l。为避免这些弊端,沈阳农业大学 《汽车文化》公选课的考核将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将理论考核 (上接第26页) 因此,学生只有通过上机实验才能更好的理解理论知 识,提高动手能力。但是,目前很多学生反映实验课效率太低,这就要求 老师要设置合理的实验项目。首先,实验内容要和例题比较相似,以便 于学生模仿,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其次,对问的较多的同类问题,要 统一讲解;最后,要求学生每节课都提交实验结果,增加他们上机的紧 迫感,避免有的同学打游戏。另外,每次的实验内容要具有连贯性,最好 能把各个小的实验项目组合为一个综合性实验,比如综合性实验项目 如果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学完数组后,可以让学生设计求综合测评 成绩,并把成绩排序的函数,在学完函数后,设计在主函数中根据选择 调用求综合测评成绩的函数,在学完文件后,设计将学生成绩保存到磁 盘中。这样,在做综合实验的时候,学生可以一边复习以前的知识,一边 了解小型应用系统开发的过程。
科技信息
博士・专家论坛
农业院校开设《汔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硇掾索
高等农业教育形势,分析农业院校开设《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的意义,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材 选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和考核方式等六个方面探索农业院校《汽车文化》公选课教学实践,以推动《汽车文化》课程建设 与教学改革。 [关键词]农业院校 汽车文化公共选修课 点、车辆登记与审验、车辆税费与保险、汽车运行材料、交通法规和基本 礼仪等;第四部分介绍现代汽车科技,包括汽车新材料、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网络技术、智能化汽车、新能源汽车等;第五部分介绍汽车边缘文 化,主要是汽车广告、汽车会展、汽车运动、汽车俱乐部、汽车网络文化 等。其中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及第五部分的汽车运动、汽车俱乐部为重 点,绪论、第一部分、第四部分及第五部分的其他内容为一般内容。这 样,不仅使学生能较为深入地掌握汽车文化所涉及的一般知识,又能使 学生结合中国实际,有利于今后更好的参与交通。 根据教学内容,将《汽车文化》课程确定为30学时,折合1.5学分。 具体学时安排见表1。
(二)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相当大的影响。就农业院校《汽车 文化》公选课而言,涉及知识面广,很多内容需要图片来显示。板书讲授 加展示有限挂图的传统教学手段效率低,再加上公选课人多、教室大, 座位远的学生看不清挂图甚至听不清声音,授课效果不佳。而汽车的普 及及新技术在汽车上不断应用,使《汽车文化》教学内容不断增加。因而 单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要求,难以完成教学任 务。鉴于此,除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外,笔者还自制《汽车文化》多媒体课 件,用于辅助《汽车文化》课程教学。 《汽车文化》多媒体课件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融为一体, 并配以适当色彩,图文并茂、信息量大,不仅可以节约课时,为课堂讨 论、增加教学内容等创造条件,而且能有效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 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四、《汽车文化》公选课的教学策略与考核方式 (一)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既要覆盖面广,又要重点突出。由于课程性质、学时数和 学生专业基础所限,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内容,比如汽车会展、汽车模 特、汽车旅馆、汽车影院等不宜讲得过细,点到为止,学生有基本了解即 可;而对于另一些内容,比如汽车选购、汽车使用、汽车运动、汽车俱乐 部等应做重点讲解,以便学生牢固掌握。除此以外,还应在课堂上随机 穿插汽车行业发展动态方面的内容,保证学生能随时了解到最新汽车 资讯,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应有足够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更新
教材。
此外,考虑到互联网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高效的平 台,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自学能力,经过与教务处教学管理科协调,专 门开通了沈阳农业大学《汽车文化》公选课网络课程,并特别推荐“中国 汽车文化网”、新浪“汽车文化”专题网站、“中国汽车文化网”等知名网 站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三、《汽车文化》公选课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好坏,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影响学生思维能 力的发展1'81。所以,《汽车文化》课程教学既要强化知识教育,也要在能力 培养上下功夫。只有具有坚实的知识积累,才能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 新性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除传统的讲授法外,笔者按照知识传授 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独创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讨论、引 导的教学方法191,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学习 的主观能动性。 1、讨论式教学方法 每次课结束后,笔者根据社会上与汽车文化相关的现象提出一两 道思考题,在下一次上课前用3~5分钟的时间进行提问式讨论,每个 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样每次课结束都有问题需要学生思考。大 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专心程度提高,课堂气氛活跃,课后 学生普遍能查阅相关资料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 对学生既是一种鞭策,又是一种引导,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思考题的设计一定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本课 程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汽车文化基本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 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引导式教学方法 除了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外,笔者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 去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而有所创新。这种启发式方法能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索转变,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另外,考虑到《汽车文化》课程学时数较少的情况,笔者结合课程内 容定期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著名汽车网站、杂志、报纸、会展等媒体,通过 布置课后作业督促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实地调研和自主学习,引导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以加强学生对汽车的感性认识和对汽车文化知识 的理解,达到进一步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和实现创新的目的。
作者简介:陶学宗(1981--),男,沈阳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助教,工学硕士。研究方向:农业装备工程技术、汽车文化教育。高连兴(1958一),男,沈阳农业 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农业装备工程技术、高等农业教育。
一28— 万方数据
科技信息
博士・专家论坛
和实践考核相结合,采用多种考核形式并存的考核方式(表2)。 表2《汽车文化》公选课的考核方式及所占比例(%) 结合所学专业和兴趣 l考核方式 考勤 课堂讨论 课后作业 的个性化考核
力。
I教学内容 l教学时数
绪论
2
第二 部分
8
第三 部分
8
第四 部分
4
第五 部分
4
总计
30
(二)教材选用
由于目前尚没有一本包括上述五部分的教材,而类似的教材又多 有内容重复且条理性不强,所以在教材选用时,一本教材很难满足教学 的需要。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笔者依据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吻合率最 大的原则,选择最新出版的《汽车文化》四作为主要教材,将《汽车运用基 础》四作为主要参考教材,并推荐学生将《汽车文化》Ⅲ珂q_7】作为一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