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条例考题
防汛抗旱知识试题库

防汛知识题本一、单选题:1.()是世界上最早防御洪水的工程手段。
A.堤防工程B.水库工程C.蓄滞洪工程D.河道治理工程正确答案:A.堤防工程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世界上()的河流。
A.水量最大B.含沙量最高C.流域面积最广D.流经里程最长正确答案:B.含沙量最高5.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的水旱灾害会()。
A.逐渐减少B.逐步消亡C.长期存在D.不能肯定正确答案:C.长期存在6.人多水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
A.洪涝干旱灾害频繁B.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C.水污染形势严峻D.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正确答案:B.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7.我国旱、涝灾害多的主要原因是()。
A.受季风气候影响B.受河流影响C.受地势影响D.受地表植被影响正确答案:A.受季风气候影响8.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其中危害最大的灾害是()。
A.水旱灾害B.寒潮C.地震D.台风正确答案:A.水旱灾害9.长江流域的洪水主要是由()形成的。
A.暴雨B.山洪C.融雪D.风暴潮正确答案:A.暴雨10.旱涝急转现象指在同一季节内一段时间特别旱,而随后突遇集中强降雨又特别涝,引发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外水入侵等灾害。
在我国,旱涝急转主要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正确答案:B.夏季11.水灾害主要类型有洪水、山洪泥石流、涝渍、干旱、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水生态环境恶化等。
()是产生水灾害的主要原因。
A.人类活动B.大自然力量C.环境变化D.预报不准正确答案:B.大自然力量12.山洪灾害是指由于()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以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A.降雪B.地震C.降雨正确答案:C.降雨13.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划分,山体滑塌属于()。
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海洋灾害D.生物灾害正确答案:B.地质灾害14.下列关于汛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防汛抗旱知识题库

防汛抗旱知识题库第一篇:防汛抗旱知识题库防汛知识题本一、单选题:1.()是世界上最早防御洪水的工程手段。
A.堤防工程B.水库工程C.蓄滞洪工程D.河道治理工程正确答案:A.堤防工程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世界上()的河流。
A.水量最大B.含沙量最高C.流域面积最广D.流经里程最长正确答案:B.含沙量最高5.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我国的水旱灾害会()。
A.逐渐减少B.逐步消亡C.长期存在D.不能肯定正确答案:C.长期存在6.人多水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
A.洪涝干旱灾害频繁B.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C.水污染形势严峻D.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正确答案:B.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7.我国旱、涝灾害多的主要原因是()。
A.受季风气候影响B.受河流影响C.受地势影响D.受地表植被影响正确答案:A.受季风气候影响8.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其中危害最大的灾害是()。
A.水旱灾害B.寒潮C.地震D.台风正确答案:A.水旱灾害9.长江流域的洪水主要是由()形成的。
A.暴雨B.山洪C.融雪D.风暴潮正确答案:A.暴雨10.旱涝急转现象指在同一季节内一段时间特别旱,而随后突遇集中强降雨又特别涝,引发山洪暴发、河水陡涨、外水入侵等灾害。
在我国,旱涝急转主要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正确答案:B.夏季11.水灾害主要类型有洪水、山洪泥石流、涝渍、干旱、风暴潮、灾害性海浪、水生态环境恶化等。
()是产生水灾害的主要原因。
A.人类活动B.大自然力量C.环境变化D.预报不准正确答案:B.大自然力量12.山洪灾害是指由于()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以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
A.降雪B.地震C.降雨正确答案:C.降雨13.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划分,山体滑塌属于()。
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海洋灾害D.生物灾害正确答案:B.地质灾害14.下列关于汛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关于全国防汛抗旱知识竞赛题目4套卷(附带答案)

关于全国防汛抗旱知识竞赛题目4套卷(附带答案)关于全国防汛抗旱知识竞赛题目4套卷(附带答案)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一)1.由祁连山雨雪冰川融汇而成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纵横(C),被誉为中国西北的“绿飘带”,是中国三大内流河。
A、甘肃省西部B、青海省东北部C、河西走廊D、河套灌区2.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为鄂毕河最大的支流,流经中国、(A),也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A、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B、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C、蒙古国和俄罗斯D、蒙古国和乌兹别克斯坦3.如果在山洪易发区活动,错误的做法是:(D)A、要时刻绷紧防御山洪这根弦,绝不能麻痹大意、放松警惕。
B、随时注意场地周围的异常变化和可选择的退路,掌握自救办法。
C、当突然遭山洪袭击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并以最快的速度安全脱险。
D、当突然遭山洪袭击时,要顺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4.干旱有季节之分,有春旱、夏旱、秋旱、冬旱和(D)。
A、城市旱情B、牧业旱情C、农业旱情D、连旱5.对于堤身崩塌险情,抢护方法主要有(C)护坡防浪,采用树木排、竹排、梢料枕或者枝叶繁茂的柳树等材料消减风浪。
A、砂石料B、浪坎C、土工织物D、麻袋草袋6.“水利”一词出自汉代司马迁所著的《河渠书》,其当时的特定含义是(B)。
A、治理黄河、排水、开运河B、治理黄河、兴建灌溉工程、开运河C、治理黄河、兴建灌溉工程、漕运D、治理长江7.古代高塔如今有“十塔九斜”之说,这一现象主要是由(B)引起的。
A、海水入侵。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试题及答案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试题及答案全国防汛抗旱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所称水工程,是指在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水源上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的.(D )工程。
A、相关B、所有C、不同D、各类2. 习主席就保障国家水安全问题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B )、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
A、科学治水B、节水优先C、持续利用D、治污先行3. 黄河发生凌汛的时间是(B )。
A、7D8月B、初冬和初春C、秋季到冬季D、春季到秋季4. 警戒水位是指江河漫滩行洪、堤防可能发生(A ),需要开始巡堤查险、加强防守时的水位。
A、险情B、重大险情C、损毁D、决口5. 国家防总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共分为四级,最高级别为(A )级。
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6. 战国时期,黄河下游的赵、魏、齐等国都修筑了防洪堤防,使河流“宽缓而不迫”。
按史料记载,当时堤防离河的距离是(D )。
A、五里B、十里C、二十里D、二十五里7. 塔里木河由阿克苏河、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汇流而成,最后流入台特马湖,全长2137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内流河,也是世界第(C )大内流河。
A、三B、四C、五D、六8. 按照自然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划分,山体滑塌属于(B )。
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海洋灾害D、生物灾害9. 发生山洪灾害,下列哪一项不是人口转移的安全区位置?(B )A、位置较高阶地B、凹坡C、沟岸两侧D、政府指导安全区二、多选题10. 以下哪些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CD )A、重庆涪陵区白鹤梁题刻B、天津海河三岔口C、江西吉安市槎滩陂D、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
防汛抗旱知识大赛练习题(3)

防汛抗旱知识大赛练习题(3)防汛抗旱知识大赛练习题A、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B、本级人民政府C、本级水行政主管部门149、流域范围内的区域规划应当服从,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
A、整体规划B、流域规划C、地方规划150、根据《水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禁止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从事影响、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
A、河势稳定B、河流走向C、河流稳定15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禁止围垦河道。
确需围垦的,应当进行,经水行政主管部门确认不妨碍行洪、输水后,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A、实地考察B、综合论证C、科学论证152、是指尚无工程设施保护的洪水泛滥所及的地区。
A、洪泛区B、蓄滞洪区C、防洪保护区153、是指包括分洪口在内的河堤背水面以外临时贮存洪水的低洼地区及湖泊等。
A、洪泛区B、蓄滞洪区C、防洪保护区154、是指在防洪标准内受防洪工程设施保护的地区。
A、洪泛区B、蓄滞洪区C、防洪保护区15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的原则,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
A、谁设障、谁清除B、由防汛指挥机构直接清除C、由水政执法机构统一156、在汛期,水库不得擅自在以上蓄水。
A、设计水位B、正常水位C、汛期限制水位157、在紧急防汛期所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在汛期结束后。
A、可继续留用B、应当及时归还C、直接给予适当补偿15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由颁布。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C、水利部15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中,下列哪支队伍属于防汛抗洪的重要力量。
A、民兵B、防汛专家队C、人民解放军16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十条规定,有防汛任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以群众性防汛队伍,并责成有关部门将防汛队伍组成人员登记造册,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A、民兵为骨干的B、防汛专家为骨干的C、民间组织的抢险队伍为主要力量的16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当洪水威胁群众安全时,应当及时组织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并做好生活安排。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事业单位)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事业单位)文秘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事业单位)
单选题(1/ 10)1. 在影响农业干旱的因素中,自然因素起主要作用。
我国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干旱有着不同特点,其中秦岭、淮河以北(A )最突出,俗称“十年九旱”。
A、春旱
B、夏旱
C、秋旱
D、冬旱
单选题(2/ 10)2. 下列对干旱和旱灾的描述错误的是:(C )。
A、干旱偏向自然情况
B、旱灾与社会经济有关联
C、有干旱一定会出现旱灾
D、有旱灾一定出现干旱
单选题(3/ 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有防洪任务的(C )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要成立防汛指挥机构,其受上级防汛指挥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乡级
单选题(4/ 10)4. 对于堤身崩塌险情,抢护方法主要有(C )护坡防浪,采用树木排、竹排、梢料枕或者枝叶繁茂的柳树等材料消减风浪。
有关全国防汛抗旱知识竞赛题目4套卷(附带答案)

有关全国防汛抗旱知识竞赛题目4套卷(附带答案).doc关于全国防汛抗旱知识竞赛题目4套卷(附带答案)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1.由祁连山雨雪冰川融汇而成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纵横(C), 被誉为中国西北的〃绿飘带“,是中国三大内流河。
A、甘肃省西部B、青海省东北部C、河西走廊D、河套灌区2.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为鄂毕河最大的支流,流经中国、(A ), 也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A、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B、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C、蒙古国和俄罗斯D、蒙古国和乌兹别克斯坦1/ 133.如果在山洪易发区活动,错误的做法是:(D)A、要时刻绷紧防御山洪这根弦,绝不能麻痹大意、放松警惕。
B、随时注意场地周围的异常变化^可选择的退路,掌握自救办法。
C、当突然遭山洪袭击时,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并以最快的速度安全脱险。
D、当突然遭山洪袭击时,要顺山谷出口往下游跑。
4.干旱有季节之分,有春旱、夏旱、秋旱、冬旱和(D )。
A、城市旱情B、牧业旱情C、农业旱情D、连旱5.对于堤身崩塌险情,抢护方法主要有(C )护坡防浪,采用树木排、竹排、梢料枕或者枝叶繁茂的柳树等材料消减风浪。
A、砂石料B、浪坎C、土工织物D、麻袋草袋2/ 136・〃水利〃一词出自汉代司马迁所著的《河渠书》,其当时的特定含义是(B ) oA、治理黄河、排水、开运河B、治理黄河、兴建灌溉工程、开运河C、治理黄河、兴建灌溉工程、漕运D、治理长江7.古代高塔如今有〃十塔九斜"之说,这一现象主要是由(B )引起的。
A、海水入侵B、地面沉降C、水污染D、荒漠化8.全国常年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共2865个,水面总面积(C)万平方公里(不含跨国界湖泊境外面积)。
A、5.8B、6.8C、7.8D、8.83/ 139 -随着可利用淡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有效利用海水资源开辟新水源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海水淡化,是指将含盐量为3500 mg/L的海水淡化至(C ) mg/L以下的饮用水。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答题题目及答案

全国防汛抗旱知识答题题目及答案近日,小伙伴们有没有感觉降雨变得很频繁?尤其是沿海一带的城市。
那么如何进行防汛抗旱呢?其中的必要的知识一定要掌握。
下面是全国防汛抗旱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多多了解防汛抗旱知识。
第一部分1. (B )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A、森林B、湿地C、草原D、湖泊2. 国家防总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共分为四级,最高级别为(A )级。
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3. 当建在砂土地基上的涵闸发生闸基渗漏时,汛期常在下游采用( A)、降低渗压等方法抢护。
A、蓄水反压B、临河围堰C、堵漏D、灌浆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A )。
A、地表水和地下水B、淡水和海水C、地表水和土壤水D、江河水和地下水5. 旱作物在孕穗期等生长关键期遭受的干旱灾害称为(B )。
A、夏旱B、卡脖子旱C、黑灾D、干热风6. 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进而引发地面沉降现象。
我国最早发现地面沉降的地区是(D )。
A、北京B、天津C、保定D、上海7. 开都河是xq的第四大河,也是一条内陆河。
这条河就是《西游记》中传说的“(C )河”。
A、玉龙B、女儿C、通天D、流沙8. 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湖泊,后来干涸的是哪个?( B)A、艾比湖B、罗布泊C、艾丁湖D、乌伦古湖9. 在户外遭遇雷雨时,正确做法是:(D )A、要躲在树下、电杆下或亭子里,不要打伞;在空旷地方要蹲下,不要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B、要躲在树下、电杆下或亭子里,不要打伞;在空旷地方要蹲下,可以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C、不要躲在树下、电杆下或亭子里,不要打伞;在空旷地方要蹲下,可以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D、不要躲在树下、电杆下或亭子里,不要打伞;在空旷地方要蹲下,不要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10. 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AB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100题,单选75题,多选25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已经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年2月26日起施行。
A.2008 B.2009C.2010 D.2011答案:B.2009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国务院令2. 为了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
A.《民法通则》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1条3.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所称干旱灾害,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
A.短缺B.增加C.缺少D.减少答案:A.短缺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条4. 抗旱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和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
A.局部利益至上B.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C.全局利益唯一 D.全局利益服从局部利益答案:B.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3条5. ()人民政府应当将抗旱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抗旱工作的正常开展。
A.市级以上B.县级C.县级以上D.省级答案:C.县级以上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4条6. 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统一指挥、部门协作、分级负责。
A.集体B.行政首长C.委员会D.水利行政部门首长答案:B.行政首长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5条7. 国务院()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抗旱的指导、监督、管理工作,承担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具体工作A.农业行政B.计划发展行政C.水行政 D.建设行政答案:C.水行政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6条8. 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该江河、湖泊的()组成,负责协调所辖范围内的抗旱工作。
A.主管部门B.流域管理机构C.管理部门D.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答案:B.流域管理机构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7条9.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抗旱工作。
A.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B.上级人民政府C.本级水行政主管部门D.本级人民政府答案:A.D.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8条10. ()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抗旱工作。
A.国务院B.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C.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D.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答案:B.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6条1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抗旱工程体系,提高()能力。
A.防汛 B.抗旱防汛C.抗旱减灾D.抗旱答案:C.抗旱减灾关键词:防洪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9条12.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
A.开展抗旱宣传教育活动B.增强全社会抗旱减灾意识C.鼓励和支持各种抗旱科学技术研究D.鼓励和支持各种抗旱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答案:A.B.C.D.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10条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所称干旱灾害,是指由于()引起的用水短缺,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
A.降水减少 B.地表水不足C.水工程供水不足 D.地下水不足答案:A.C.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11条14. 对在抗旱工作中做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A.突出贡献B.贡献C.成绩 D.作用答案:A.突出贡献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12条15.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抗旱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A.水行政主管部门B.各职能部门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D.经济综合部门答案:A.水行政主管部门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13条16. 抗旱规划应当与()相衔接。
A.水资源开发利用等规划B.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等规划C.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等规划D.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等规划答案:A.水资源开发利用等规划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14条17.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做好抗旱应急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和节水改造,提高抗旱供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A.农民灌溉基础设施建设 B.农民用地规划C.农村用水工程建设D.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答案:D.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16条18.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干旱期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的()贮备保障工作。
A.应急水源B.饮用水源C.保障水源D.可用水源答案:A.应急水源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18条19.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的应急水源贮备保障工作。
A.日常期B.梅雨期C.干旱期D.洪涝期答案:C.干旱期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18条20. 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抗旱工作需要储备必要的抗旱物资,并加强日常管理。
A.乡(镇)B.县级以上C.市级以上D.省级答案:B.县级以上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19条2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能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合理配置水资源。
A.承载 B.适应C.承受D.过滤答案:A.承载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0条22.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建设()。
A.循环社会 B.节水型社会C.经济型社会D.保障性社会答案:B.节水型社会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1条23.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水资源的()工作,组织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和集雨设施。
A.分配B.调度C.保护D.发展答案:A.B.C.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2条24.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提供水情、雨情和墒情信息。
A.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大民代表大会C.人民政府经济综合部门 D.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答案:D.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2条25.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气象()和预报水平,及时向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提供气象干旱及其他与抗旱有关的气象信息A.监督B.检查C.监测D.检测答案:C.监测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3条2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抗旱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指导干旱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培育和推广应用耐旱品种,及时向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提供农业旱情信息。
A.农用B.军用C.工用D.民用答案:A.农用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4条27. ()应当组织有关单位,加强供水管网的建设和维护,提高供水能力,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及时向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提供供水、用水信息。
A.经济管理部门B.供电管理部门C.供水管理部门 D.各级人民政府答案:C.供水管理部门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5条28.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完善()网络,加强对干旱灾害的监测。
A.旱情监测 B.洪涝灾情监测C.土地干旱监测D.监测答案:A.旱情监测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6条29.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完善抗旱信息系统,实现成员单位之间的(),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A.信息调配 B.信息保守C.信息互换D.信息共享答案:D.信息共享关键词:抗旱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6条30.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组织其成员单位编制国家防汛抗旱预案,经()批准后实施。
A.国务院办公厅B.国务院C.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D.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答案:B.国务院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7条31. 经批准的抗旱预案,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执行。
修改抗旱预案,应当按照原批准程序报()批准。
A.原批准机关B.上一级批准机关C.下一级批准机关D.本级人民政府答案:A.原批准机关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7条32.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其成员单位编制抗旱预案,经()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审查同意,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A.同一级B.上一级C.下一级D.国务院答案:B.上一级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7条33. 抗旱预案应当包括预案的()以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干旱灾害预警、干旱等级划分和按不同等级采取的应急措施、旱情紧急情况下水量调度预案和保障措施等内容。
A.管理机构B.计划机构C.立法机构D.执行机构答案:D.执行机构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8条34. 县级人民政府和()根据抗旱工作的需要,加强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抗旱服务组织的扶持。
A.市级人民政府B.乡镇人民政府C.县级人武部门D.县级人民代表大会答案:B.乡镇人民政府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9条35. 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抗旱()。
A.后勤组织B.保障组织C.服务组织D.宣传组织答案:C.服务组织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29条36.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抗旱责任制落实、()、抗旱设施建设和维护、抗旱物资储备等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处理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限期处理。
A.抗旱预案编制B.抗旱定案编制C.抗旱决算编制D.抗旱预算编制答案:A.抗旱预案编制关键词:预防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第30条37.水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对管护范围内的抗旱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