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地区苹果栽培关键技术

合集下载

陕西渭北乔化红富士苹果间伐果园配套管理技术

陕西渭北乔化红富士苹果间伐果园配套管理技术
2 7 病 虫 害 防 治 .
该 品种 幼树 期 因生 长 势 强 旺 , 年 可抽 生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 次和 三次 枝条 , 条生 长不 充实 , 春有 抽条 枝 早 现 象发 生 , 因而 在生 长 中后期 应 注意适 当控水 ,
该 品种 的主 要 害 虫 是桑 白蚧 , 在 萌 芽 前 可
喷 布 5。 e B 的石 硫合 剂 防治 。在 若 虫分 散 转 移 期 间 , 选 用 菊 酯 类 如 1 氯 氰 菊 酯 乳 油 可 0
盛 果 期 后 每 年 秋 季 结 合 灌 水 株 施 优 质 农 家 肥
2 ~4 g 翌 年 在 开 花 前 、 核 期 要 适 量 追 施 0 0k , 硬
2O
山西果树
S HAN F XI RUI S T
21() 0 15
用 清耕 法 管理 果 园土壤 , 占用大 量 劳动力 , 要 尤 其 在 7 8 9月 的雨 季 , 1 、、 每 0d左 右 就 要 锄 草 1
10 0 20 0倍 液 防治 。此外 在果 实 成 熟前 应 0 0 预 防鸟类 对果 实 的危害 。多 雨年 份应 注意 喷布 杀 菌剂 , 防治 细 菌性 穿孑 病 。树 体 受 冻 或 日灼 L 后易 引起 流胶病 的发生 , 加强 肥水 管理 , 应 复壮 树体 。
( 稿 日期 : 0 卜O — 0 收 2 1 52 )
冠 的透光 率 不足 1 ; 少果 园虽 然 实施 了大 5 不
镢头 刨挖 , 一 步 清 理 树 根 , 理 的越 仔 细 越 进 清
好 。并把 机械 拔 出 的树 桩 和人工 清理 的树 根 全
部带 出远 离果 园 的地方 集 中处理 。

渭北旱塬苹果幼树管理核心技术

渭北旱塬苹果幼树管理核心技术

烟 台果树 2 0 1 3 - 3( 总1 2 3 )
渭北旱塬苹果 幼树 管理核 心技 术
李 云 陕西省铜 川 市 印 台区 园艺工作 站 ・ 7 2 7 0 0 7
大 陆性 季 风气 候 , 年平 均 气 温 9 ~ l 3℃ , 昼 夜 温
渭 北旱 塬 果 区 , 海拔 8 0 0 ~ 1 3 0 0 m I } 属温带 ・ ‘当年生 长量 小 , 通 过 补植后 树 龄不 一致 , 后 期管 理 不方便 。
4 . 6 加强土肥水管理 通 过 有 效 的 土 肥 水 管
风, 上面再覆盖 3 c m左 右 的 干 细土 . 以 防水 分
蒸发。

理措施 . 可增 加果 树 养 分 的积 累 . 有 效 的 提 高
果 树 的抗 寒性 。进 行 树 盘 覆草 . 冬季 可 提 高 土 壤 温度 2℃以 上 .减 少果 园 土壤 冻 层 厚度 。 能
够 。表土和底土不分 ;有机肥使用量低或者不 用; 栽 后 灌 水 不足 , 尤其 生 长 中后期 不 灌 水 , 成 活率较 低
1 . 1 . 3 授 粉树 配置 不 合 理 授 粉 树 比例 不 足 .
树 面 积几 乎 占到 果 园 面积 的 4 O %. 由于幼 树 期 没 有形 成经 济产 量 。 果 农 往往不 重 视幼 树管 理 . 延 迟 了幼树 早 果丰 产 。 降 低 了经济 收入 . 挫 伤 了 果 农 积极性 。 为使幼 树早 结果 早见 效 , 掌握 幼树
有 效 地 防止 根 系冻 害 和 抽 条 现 象 :多施 有 机
肥, 少 施氮 肥 , 氮、 磷、 钾 比例要 适 当 ; 结 合 根 外 追肥 。 进行 灌 溉 , 冬 前 灌 1次封 冻 水 , 使 果 树 生 长 健壮 . 提高 抗 寒 能 力 。早 春 在 果树 萌 芽 后 到

华红苹果在渭北的试栽表现

华红苹果在渭北的试栽表现
巧 , 看 天 , 透 浇 ” 秋 冬 。
44 花 果管理 .
该 品种果 个 大 . 注意疏 花疏 应 果 ( 留双果 ) 可 以集 中营养 。最好果 实全套 袋栽
3 物候 期
在 陕西 省 白水 县城 区 4月初 萌芽 . 4月 1 0
管 .在栽 管 时还应注 意 因果 个大 因大风 引起 的 落 果现象
世界一 杂交 而成 多年 引种试栽 观察 . 品种 经 该 在 陕西 省渭北 白水及 周边 地区表 现个大 . 色红 . 丰产 , 质优 , 品 耐贮 运 , 逆性 强 , 抗 可采 收 期长 , 经济效益 高等特 点 .是 一个 前景好且 有短枝 性 状 的优 良晚熟苹 果新 秀
爱 。l 1月底 至 l 2月初 树 叶片开始脱 落 。
关 中土壤立地 条件较 好 的地 区及其 他环境 条件 类似地 区 。

2 ・ 4
烟 果 o-( l) 台 树2o 总 l 12 O

华 红苹 果在 渭北 的试栽 表 现
王军芳 ’王录才 2
( 1陕西省 白水县 苹果 管理 局 ・1 6 0 2陕西省 白水职业 中专 ) 7 5 0 华红苹果 由韩 国国家 园艺研 究所用 富士和
已 占大 多数 , 面 条红 艳丽 , 果 味甜 , 受人 们 喜 深
43 肥 水 管 理 .
重 视 有 机 肥 施 人 . 盛 果 期
6 7m 秋 施 基 肥 按 1 g果 2k 肥 施 用 , 即 施 6 。 k g
腐熟 纯 鸡粪 20 0k 或 优 质 农 家肥 40 0k , 0 g 0 g 并 混施 复合肥 10k 。 0 g 开花 前 6 7mz 6 追施 氮磷 复 合 肥 10 10k . 0 ~ 5 g 6月追 含 氨 基 酸 的三 元 素 肥. 促进花 芽分 化和果 实膨大 施肥后 观天测 地 科 学浇水 周年 浇水 总体 原则 是“ 浇早 . 浇 春 夏

苹果新品种金世纪矮化密植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苹果新品种金世纪矮化密植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苹果新品种金世纪矮化密植丰产高效栽培技术苹果新品种金世纪矮化密植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摘要金世纪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苹果早熟新品种,2009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在陕西省富平县栽培试验表明,矮化中间砧栽培金世纪苹果,采用细长纺锤形整形,第3年开始结果,第5年进入丰产期,第9年累计净收入为62.84万元/hm2。

关键词苹果金世纪矮化密植丰产高效栽培陕西省渭北旱塬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优质苹果集中产区。

富平县位于渭北旱塬南部,全县苹果面积1.3万hm2,年产量25万t,是陕西省著名的中早熟品种苹果生产基地。

金世纪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苹果新品种,2009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2年我们在富平县建立了金世纪苹果试验园,连续多年系统观察表明,金世纪苹果树体健壮,果实着色早、色泽艳丽、果个大,市场售价和栽培效益明显高于当地栽培的美国八号和皇家嘎拉等品种。

1 试验园概况试验地点在陕西省富平县梅家坪镇周家坡村。

当地地处黄土高原南部丘陵沟壑区,属渭北旱塬南部塬面平地,海拔850m,年平均气温10.1℃,平均年降水量533.3mm,降水集中在7-9月,平均年日照时数2498小时,年平均活动积温4153.4℃,无霜期225天,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试验园黄绵土,土壤pH值7.8,土质疏松,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1.14%,有灌溉条件。

2002年秋季挖宽、深各1.0m定植沟,沟底填秸秆20~30cm,每公顷施入优质有机肥30000kg,有机肥与表士拌匀后回填,充分灌水,沉实。

2003年春季,选高度1.0m 以上金世纪矮化中间砧苗(基砧是富平楸子,中间砧是M26)建园,授粉品种为信浓红,占15%,行株距4.0m×2.0m。

定植后整成0.8m的行带,充分灌水,覆宽1m地膜,共1.34hm2。

2 试验园历年产量及经济效益试验园建园后第3年开始结果,每公顷产量达4735.2kg;第5年进入丰产期,每公顷产量可达28878.8kg。

渭北苹果树周年管理_四_9_10月管理技术要点

渭北苹果树周年管理_四_9_10月管理技术要点

(N+P2O5+K2O) 要 达 到 80 kg, 高 产 园 (667 m2 产 量 3 000 kg) 应 达 到 120 kg, 低 产 园 (667 m2 产 量 1 000 kg)应 达 到 50 kg。 例 如 ,成 龄 挂 果 园 667 m2 施有机肥 3 000 kg, 再混入 30 kg 尿素、70~120 kg 过磷酸钙、15 kg 氯化钾。 1.3.7 刮老 翘 皮 对 主 干 、主 枝 、枝 杈 处 粗 老 翘 皮 彻底刮除, 并涂抹 50 倍液菌毒清或 100 倍液 21% 过氧乙酸。 这对防腐烂病特别有效。 2 10 月份管理要点 2.1 管理口诀 寒露霜降天渐凉, 晚熟苹果 采 收 忙。 施喷药肥栽新树,提升果质记心上。 2.2 物候期 秋梢生长渐弱, 根第 3 次生 长 高 峰 期,晚熟苹果采收期,同时又是来年苹果优质生产 高效管理的开始。 2.3 主要作务 2.3.1 提 高 着 色 指 数 通 过 摘 叶 (先 摘 距 果 6 cm 范 围 ,隔 天 摘 7~20 cm 范 围 遮 光 叶 )、转 果 、铺 反 光 膜、喷增红剂、暮喷清水等措施,提高着色指数,具 体见 9 月份“优果措施”。 2.3.2 科学采收 确定采收期要考虑到果相、品种 特点、气候条件、供需实际等诸多因素。 过早采收产 量低,质量差,不能体现本品种特色。 据测定,成熟 前果实一般日体积增加 1%~1.5%,若 提 前 10 天 采 等于减产了 10%~15%,果实小了 1 个等级。 过晚采 收会出现落果,加重病虫害,尤其遇到雨季会出现 黑、红点病,树体营养积累存量减少,抗病能力减 弱,来年产量减少,渭北北部有时还会遭雪霜冻害。 就果相而言,当果面稍红,出现彩色条纹时采收为 好。 考虑到市场需求可分批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 批。 采时戴手套,剪磨指甲,剪短果柄,集装框分层 铺保护物,轻采轻放。 果实采收后及时降低田间热, 在 24 小时内入贮藏库。 2.3.3 采后叶喷 采果后立即叶面喷肥,叶喷效果 快,不受分配中心影响。 喷 0.5%尿素+0.5%磷酸二 氢钾。每隔 10~15 天喷 1 次,直至落叶。尿素浓度可 逐渐加大到 5%。 叶喷能保护叶片,延长叶功能,增 加光合产物,多积累贮藏营养,增强树势,促进花芽 进一步发育,促进来年春梢健壮生长,提高坐果率。 据试验,采果后叶喷可增产 10%。 2.3.4 巧施基肥 晚熟果采后, 基肥设法早施,下 雨趁墒抢施。 肥是果树营养物质的原材料,是养根

富藤一号苹果在陕西渭北的栽培表现

富藤一号苹果在陕西渭北的栽培表现

在 陕 西 白水 地 区 4月 初 萌 芽 , 4月 中 旬 开 花 ,
王 军芳, 陕西省 白水县果业 管理局 , 邮编 7 1 5 6 0 0 ;
马治 贤, 陕 西 省 宝鸡 市 陈 仓 区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 心 ; 王 录
才, 白 水县 职 业 中专 。
收 稿 日期 : 2 0l 3 一l 0 — 0 8
生长 优 势 。从 第 2 ~ 3年 开始 留主枝 。幼 树及 高 接 树 前 2年 应 轻 剪 缓 放 , 用拉枝 、 捋 枝 等 办 法促 其 形 成
短枝 和 腋 花 芽 , 以利 于早 结 果 和 稳 定树 势 。盛 果 期
易成花结果 , 幼树以腋花芽结果为主 , 随着 树 龄 增 大, 长、 中、 短枝 均 可 结果 。大 树 高 接换 头第 2年 可 歼花 结 果 , 早果 性 和 丰 产 性 强 且 大 小 年 现 象 不 明
扩穴 。
固形 物 含 量 1 4 % 以 上 ,果 心 中 等 大 。 果 实 硬 度
9 . 8 k g / c m , 较 耐贮运 , 延 迟半月 采收不落 不绵 , 常 温 下可 在 室 内存 放 2 0余 天不 变 质 , 冷 藏 可贮 8 0天 c m , 与 枝条 夹 角 为 4 0 。 ~ 4 5 。 。枝 条 甩 放 后
3 ) 整形 修 剪 。宜 采 用 纺 锤 形 整 形 修 剪 , 第 1 ~ 2
年冬 剪 时对 较 大 主枝 疏 除 或 基 部 留 3 ~ 4个 弱 芽 短
截, 使 主枝 与 主 干 产 生 枝 龄 差 , 以保 持 主 干 的 绝 对
树 势较 强 健 , 树姿 较 开 张 , 萌 芽率 较 高 , 成 枝 力

渭北旱塬苹果园合理施肥技术研究

渭北旱塬苹果园合理施肥技术研究

苹果 园土壤 养分 与施 肥 的 实 际 , 我们 在 全 县安 排 “44 试 验 3 个 , 3 1” 3 统计 分析 , 出苹果 园土 壤养 得
分与产 量关 系( 见表 4 , ) 结果 表 明 : 园 土壤 速效 果 钾含 量与相 对产量 之间 相关性 达到显 著水 平 。果 园施 钾肥对苹 果产 量与 品质影 响较大 。
的基 本要 求 , 不 同地 域 , 同经 营管理方 式 下设 在 不
置苹 果“ 4 4 试 验 3 31” 3个 , 其试验 地 可代表 该 区苹 果生 态 环境 、 土壤 情况 、 生产 水平 和种 植 习惯 , 供
试 的肥料 为尿 素 , 过磷 酸钙 , 硫酸 钾 。
2 农 户施 肥调 查
别 不大 , 普遍 表现 出盲 目性 。②N、 K 配合 比例 P、
不 协 调 , 别 是 钾 肥 投 人 偏 少 , 响果 品 品 质 与 产 特 影
量 的 提 高 。③ 有 机 肥显 著 减 少 , 化 肥 轻农 家肥 重
从 表 2看 出 , 园土壤有 机质 6 3 4g k , 果 —1 . / g 平 均值 9 2 8 速 效 氮 2 一 l 2mg k , 均 值 .1; 6 O / g 平
表 1 1 1个 农户 果 园施 肥 情 况 调 查 现 状 2
由表 1可 以看 出 : 果 园施 肥仍 以氮 、 、 ① 磷 为 主 , 施或不 施 钾 肥 的农 户 比例 较 大 。果 园施 肥 少 在 一定 范 围内存 在趋 同性 , 户之 间相互 模仿 , 农 凭
经验和 习惯施 肥 , 往 一个 村 的果 园施 肥 情 况差 往
的现象 普 遍 存 在 。④ 许 多 果 园仍 采 用 一 次性 施

渭北苹果树周年管理(二)5-6月管理技术要点

渭北苹果树周年管理(二)5-6月管理技术要点

上 月末 定 果 的 , 必 本 月 初在 原先 疏 务
蕾 留 果 的基 础 上将 果 树 的 树 龄 、 小 年 、 地 条 件 大 立 等 因素 考 虑 在 内 , 果 树 负载 作 最后 一 次调 整 。定 对
剪 留 6片叶 , 以提 高坐 果 率 。
4 捋 枝 。捋 枝 又 叫拿 枝 , 背 上 新 梢 长 到 3 ) 当 O
天 ,可喷 果 蔬 钙肥 美 林 钙 、硝 酸钙 或 C 钙堡 6 0 A 0 年 旺 树 , 在 主干 下 部 或 主 枝 基 部距 主 干 2 m光 可 0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倍 液 , 可 用 黄腐 酸 钙 或 6 0 液 氨 基 酸 钙 , 防 也 0倍 以
生 理病 害 如 水 心病 、 痘 病 等 , 高 果 品 质 量 , 少 苦 提 减 贮 期病 害 。 1 . 夏 季修 剪 .3 3 1 拉 枝 。对 2 4年新 建 果 园来 说 , 剪 就 是 以 ) - 夏 拉 枝 为 主 , 参 照 改 良纺 锤 形 、 长 纺 锤 形 要 求 进 可 细 行。 对成 龄 大 树 , 强 拉 枝未 进 行 完 的 , 必 继 续 强 凡 务 拉 枝 。 些 虽 已拉 枝 但 未 拉 到位 的 , 因故 返 弹 的 , 一 或 应 重 新拉 到位 。
果 时按 目标 产 量 将 过 多 的 朝 天 果 、 花 芽 果 、 生 e 左 右 时 , 部 已 木 质 化 , 腋 侧 m 下 当上 部 半 木 质 化 时 , 用 果 、 副梢果 、 无 5叶 以下 莲 花 座 果 、 密 幼 果 疏 去 。 过 所 留 果 应 是 “ 桩 发 白色 , 短 梗 洼 深 , 闭 顶 肩 高 柄 萼
13 主要 作 务 .
5 7片 叶 摘 心 ( 去或 剪 去 幼 嫩 顶 端 )促 使 形 成 结 ~ 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种 植 技 术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第6期1 前言
苹果系蔷薇科的水果,因味道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喜爱,更是与葡萄、柑橘和香蕉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

对于渭北地区来说,经过近些年的探索,苹果的收成虽然较以前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还是面临着树龄普遍老化、产量不高以及效益有待提升等问题。

由此可见,关于“渭北地区苹果栽培关键技术”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 渭北地区苹果栽培关键技术要点分析
从近几年渭北地区苹果栽培的现状来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关键技术是值得推广的:2.1 旱地矮化苹果栽培技术
从国内外苹果生产的发展方向来看,矮砧集约化栽培可以说是一种趋势,而且日趋显著,这种栽培技术模式最为显著的特点就在于对土地和光能的高利用率,并最终带来预期的理想经济收益。

另外,这种技术与其他栽培技术有着显著的差异。

从整体来看,旱地矮化苹果的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优良品种(品系)的选择,品种应该是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有着良好的适应性;优质苗木的矮化;宽行、起垄式的种植方式以及高标准的建园;合理、科学的修剪技术(主要是细长纺锤形或者是高纺锤型的整形修剪技术);一体化的覆草、覆膜以及“肥水膜”高效利用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

2.2 苹果套袋栽培技术
苹果套袋栽培技术可以说是一种先进的、绿色的栽培技术措施,已经普遍受到重视并加以广泛推广。

这种技术最初源于日本,被引入我国之后,经过不断的消化、吸收以及创新,逐渐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苹果栽培技术。

这种栽培技术在实际的苹果栽培中,要把握好以下要点:
首先要立足当地实际,科学应用苹果套袋栽培技术。

一段时间内,渭北地区曾经出现了严重的伏旱天气,从而导致苹果果树的生长出现树液倒流、苹果套袋病以及叶子、果实脱落等现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有的人开始怀疑这项技术的可行性。

后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渭北地区有着相对独特的气候特征,具体说就是在干旱季节的季风气候,导
致降雨量严重不足,而夏季却又高温,土壤条件也不尽理想。

在这样的气候环境条件下,对苹果育果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有良好的通透性,同时也要遮光性要好,要不怕风吹日晒,在套袋的果实栽培方面,要尽量留单果,全套带,尽快实现肥水管理的科学化与标准化。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成熟期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育果袋的选择方面也要注意,选择适合品种的育果袋很重要。

其次就是套袋栽培技术在应用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适应性好,销售前景理想的品种,如红富士、红嘎啦等;而在生产的管理方面,更是要尽快实现标准化管理,不仅要努力做好栽培方式的选择与树形的选择,同时务必要做好果园的生草覆盖与肥水管理,良好的灌溉条件对于苹果的正常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在施肥方面,要不断提高果园的有机肥投入;此外,还要做好疏花定果工作以及病虫害防控等相关工作。

事实上,对于苹果的栽培来讲,要想真正获取预期的良好经济收益,还要注意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投入以及不断提升劳动力的综合素养,为全面实现苹果的高产栽培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2.3 苹果套种栽培技术
采用苹果套种栽培技术,主要是1~5年的苹果幼树实施豆菜轮茬,不仅可以有效解决苹果栽培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的突出矛盾,同时也能够更加充分利用苹果幼树间耕地的生产潜力,有效利用农作物间的互补作用,最终实现生产效益的双提升。

首先在地块的选择上,1~5年的苹果幼园地最为适宜,在整地前,要做好底肥施肥工作,建议以农家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秉承“钾肥增施、磷肥重施”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豆菜的增产能力和抗旱潜力。

其次,在品种的选择方面,要尽量选择适合当地的、抗病能力优良的、优质高产的品种。

再次,在栽植技术方式上,要选择锻炼充分的、无病虫侵害的豆菜种苗,注意栽培时间的确定,合理控制栽培的密度。

渭北地区苹果栽培关键技术
成明东
(陕西洛川县苹果生产技术开发办公室,陕西洛川 727400)
摘要:苹果作为当地的主要栽培作物,可以说是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然而,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势必影响到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渭北地区苹果栽培关键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探讨与分析,希望能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苹果栽培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渭北地区;苹果;栽培;关键技术(下转第78页)
·78·种 植 技 术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6年第6期
表3 经济效益分析表
处理追肥品种追肥
(kg/667m2)
产量
(kg/667m2)
产值(元)
成本(元)
效益(亩/元)位次
追肥其他
1尿素25434.81956.5850190716.585 2控释氮肥25438.39964.4650190724.464 3尿素35455.861002.8970190742.892 4控释氮肥35459.061009.9370190749.931 5尿素40459.631011.1980190741.193
节约了农民的成本,但是却降低了农民的收入,5虽产量高,但经济效益不一定高,通过上面的经济效益分析表3可以看出来。

6 经济效益分析
从表3得出,处理4即追施35kg/667m2控释氮肥的高粱效益较高,农民适宜采用这种追肥方式,其次分别为追施35kg/667m2尿素、40kg/667m2尿素、25kg/667m2控释氮肥和25kg/667m2尿素。

参考文献
[1] 刘柏,刘红坤,孙瑞芳,等.不同追肥品种和用量对锦杂
93号高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2(5):76.
最后就是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主要是前期管理工作、中期管理工作、后期管理工作以及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尤其是在病虫害的防治方面,更要不断探索,一定要坚决秉承“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原则,在化学药剂的应用方面,对禁限用的药剂坚决按国家规定执行,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并交替使用药物,以免因为抗药性的产生而影响到实际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积极使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任何药剂一年内只用一次。

3 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苹果在当地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理想的经济收益。

但是,传统的栽培技术恐怕远远不能适应苹果的实际市场需求,因此,如何在立足当地实际条件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苹果栽培技术,开创苹果栽培的崭新局面尤为重要。

旱地矮化栽培技术、套袋技术以及豆菜轮茬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摸索后,的确值得加以大范围推广。

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想真正实现苹果的高产栽培,还需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科技创新,实现更加理想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 薛永发.矮砧苹果集约化栽培新技术[J] .果农之友,
2014(1):11-12.
[2] 陈晓林.苹果树栽培管理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
2011(16):113.
[3] 曹振岭,栗丽,王昆,等.矮化苹果树的栽培管理与冬夏
季修剪技术[J].北方园艺,2004(6):40-41.
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压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缓解当前籽粒玉米供大于求的压力。

以生产技术集成化、轻简化为导向,搞好夏玉米生产技术指导。

以订单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产业化良性循环为导向,优化发展青贮玉米、甜糯玉米等专用玉米。

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收益。

2.2.3 机械化趋势显著
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可以说是最为显著的趋势之一,玉米的栽培与管理也正朝向机械化趋势发展。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开始应用到玉米的栽培与管理中去,不仅仅提升了栽培管理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提升。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农业机械的应用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因此切忌盲目引进农业机械,一定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条件,选择最为合理的农业机械,否则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甚至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3 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玉米的种植方式不断在发生着变化,而且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玉米种植方式科学化与规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越来越多农业机械开始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实际进程中,如何尽快实现农民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尤为重要。

为此,笔者建议,相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做好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定期开展培训,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引导农民树立先进的理念,进而为全面做好玉米的科学化种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杰.我国小型玉米种植机械发展现状及趋势[J].福
建农机,2015(2):8-11.
[2] 李艳华,张鹏,吴国良,等.“双行交错”种植方式玉米
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1(6):35-38.
[3] 张研,钱春荣.黑龙江省玉米单产水平现状与发展策略
[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7):155-160.
(上接第71页)(上接第7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