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1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新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教案一 一、教学标题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标志事件等基本史实,如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
能够阐述新中国成立的主要背景,包括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等内容。
学会分析新中国成立对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的重大变革。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提高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刻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是无数革命先烈奋斗的结果,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和标志性事件。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而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关键节点,其成立过程如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开国大典等都是必须掌握的史实。
新中国成立对中国社会的重大意义。这是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脉络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2. 难点 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内涵。对于学生来说,从理论上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有一定难度,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讲解。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社会的对比分析。需要学生综合多方面知识,对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对比,对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要求较高。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理由: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基本史实,如时间、事件等,需要教师清晰、准确地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基础。 2. 讨论法 理由:在分析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等问题时,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在讨论中互相学习,提高表达能力。
3. 情境教学法 理由:通过创设新中国成立时的情境,如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等,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氛围,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2、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具体过程,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归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的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理想。
2. 加深对国旗、国歌的认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西藏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是我们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开国大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分析“没有共产党就没新中国”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新学期好!我们上学期结束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在你们的记忆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学生可能回答:屈辱史,血泪史,挨打史,抗争史,探索史,老师加以肯定)是的,坚强的中国人民正是在屈辱中抗争,在血泪中摸索,在奋斗中前行,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情况。
讲授新课(课件显示标题: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学生自学P2左侧的导读部分师生交流提问:“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话是什么意思?李自成是谁?毛泽东当时说这句的含义是什么?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号“闯王”,起义期间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人民支持,后攻占北京,逼明朝末代皇帝祟祯于煤山自杀,明朝灭亡,李自成进北京称帝,但后来领略享乐,脱离群众,由于滥杀无辜,逼反原明朝山海关总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大败后退出北京。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说课稿,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说课稿,教
案
庄严的时刻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说课稿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品德课堂,力求儿童的学习过程成为其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其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
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更要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上获得精神的体验,在回归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受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生活。
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而忽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堂就是要让儿童过好他们的教育生活、课程生活。
今天的我执教的这堂课正是把自己作为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课前引导学生进行的网络搜索、图片搜集、资料查找和整理、采访等,让孩子逐步深化对革命历史的认识,课堂上通过交流、共享、看录象、谈感受、唱国歌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共鸣,致力于让学生充实地过好这一次的教育生活。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校、课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和主要阵地。
本课的....
第13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庄严时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五下道法教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五下道法教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标题:五下道法教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五下道法教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他们思考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准备:1. 课文《五下道法教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复印件。
2. 大黑板和彩色粉笔。
3. 学生练习册。
4.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便展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伟大胜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图片内容。
2.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回答问题:“你们了解什么是抗日战争吗?”二、呈现与讲解(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与抗日战争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抗敌的精神。
2.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五下道法教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并解释生词和难点。
3. 教师讲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问题:“中国人民为什么要站起来?他们站起来后有哪些变化?”2.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和辩论。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的结果,并在黑板上进行归纳整理。
2. 教师讲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海报或演讲,表达对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理解和感受。
六、课堂反思(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收获和不足。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杨洋一、教材分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部编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的一课时的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华儿女经过艰难曲折的救亡之路,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在本课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宏大历史场面,体会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以及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感受新中国成立时举国上下欢庆的气氛,体会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激动心情。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有关国旗、国歌和国徽的知识。
3.通过相关资料的认识交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好好学习,振兴中华。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知识,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准备1.新中国成立时的录像资料。
2.国旗、国歌、国徽的相关资料3.学习单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历史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课。
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观看《开国大典》的片段)视频看完了,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从这个视频中你们知道了些什么?老师要提问了(学生回答):1.这是哪一天?他们在干什么?这是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2.举国上下的老百姓为何如此激动?近代的中国,由于战争的不断爆发,使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饱尝了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胜利。
大家怎能不激动。
过渡:1949年10月1日15时,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二、活动探究,学习新知师:新中国成立了,这个国家由谁来领导呢?当时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党派,这些党派非常支持革命,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中国共产党提议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 1 课时(累计第7 课时)教学目标: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热爱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勇事例;了解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勇事例。
教学难点: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学流程(一)、歌曲导入1.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2.指名交流:你还联想到了什么?3.教师小结导入: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似乎把我们带到了苦难的旧中国。
那你们知道这苦难的岁月在哪一天划上了句号?(1949年10月1日)就是在那一天,中国人民站(二)、重温“那一天”1.播放电影《开国大典》的一个片段。
2.指名交流,你觉得最让你激动的是哪一个场面?3.学生讨论广场上的人们为什么如此欢乐?4.教师小结:是的,人们如此欢乐,那是因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就让我们代表欢乐的人群一起来喊一喊吧——(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板书圈点站起来)过渡:但是谁又能忘记过去的一幕幕呢,中国人民为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进行了100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啊!(三)、追溯“那一年”1、民族的屈辱史(1)播放电影《鸦片战争》和《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感受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屏幕显示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所签定的不平等条约(3)学生讨论是谁迫使清政府所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是谁毁了万圆之圆的圆明园。
4)教师小结:不平等条约签下的不仅仅是数字,而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圆明园的毁灭更是屈辱历史的见证!它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2、人民的苦难(1)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片段。
(2)学生说说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
(3)教师补充抗战时期人民苦难的事例。
3、同龄人的疾苦(1)显示:三毛、小萝卜头、报童等人的图像(2)学生小组交流关于他们的故事,代表发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一、教材说明统编版选择性必修教材就是新课标新课程类型的具体样态,对发展学生个性和终端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教学最重要、最直接的凭借。
毛泽东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文被编人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同时选编了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聂荣臻《大战中的插曲》,周婷、杨兴《别了,“不列颠尼亚”》,穆青、冯健、周原《县委书记的榜样》等重要文章。
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伟大的复兴”,所属学习任务群是“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中国“伟大的复兴”之路光辉历程中的重要文献,也是该单元中的精读课文,目标指向十分清晰,既要培养学生“阅读与表达”的关键能力,也要通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研习培元固魂。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建议,有针对性地设置了特定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主要强调能在任务驱动下体会崇高的革命情怀、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学习写作手法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和传承革命精神,学习高尚品质,发展语言、思维、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所在单元的整体说明、课文“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来看,教师不仅要紧扣“伟大的复兴”的内容进行“研习”,而且要突出“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深度体验。
一方面,激发学生结合历史背景研读作品,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体会毛泽东这一宣告的深刻含义,感受其中蕴涵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2021.9的“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把握演讲词的写作特点,学习其写作技巧,欣赏富有时代特征的表达艺术。
二、教学设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属于三种基本语篇类型中的“实用类”语篇。
实施实用类语篇教学离不开语篇解码,在解码时要注意从语义、语形、交际三个层面人手,即语篇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为何这样说,对具体语篇进行实质性研习。
从语篇分析的视角对这篇文章进行解码,更易于准确把握该文的信息结构、艺术架构和传播效果。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1、读文本,理清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感悟文中重点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毛主席讲话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3、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感悟文中重点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毛主席讲话的感染力与号召力。
教学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初步感知1.导入新课在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伟人毛泽东自信豪迈、铿锵有力地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鼓舞人心的话语响彻寰宇。
感受伟人气概,试读标题。
了解文体知识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的开幕词。
了解相关的文体知识——开幕词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
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
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
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开幕词的特点一是简明性。
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二是口语化。
开幕词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
三是宣告性。
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它有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
四是引导性。
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
五是鼓动性。
开幕词带着对会议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开幕词的写作方法通常由标题、称谓及正文三部分组成。
以会议开幕词为例。
①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面再加上领导人的姓名;三是用来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堂 二次备课第13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 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尝试多渠道地搜集有关开国大典及国旗、国徽常识的资料,对已有资 料进行筛选、整理、归类,从中了解有关知识。 3.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以及文字资料的投影片。 2.有关开国大典的音像资料(配套光盘)。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去首都北京参观游览的人肯定都会去天安门广场,它是北京的象征,更是我们中国人心中神圣的地方。你去过吗?当你走进天安门广场,有什么感受呢? 2.看图:天安门广场坐落在首都北京的市中心,它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就在这里宣告成立的。 3.小结:在那一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 (二)新授 1.了解开国大典盛况 (1)出示P111的文字资料,指名学生朗读 (2)文中讲到的“万众欢腾”的场面,同学们想看一看吗?让我们看一段音屏资料。A. 教师讲述引导体会: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随后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B.出示文字资料(《〈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片段资料)阅读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堂 二次备课C.人们为什么这样欢呼雀跃?中国人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过渡:是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人们怎能不欢呼雀跃呢?新的国家有新的标志。你知道有哪些标志吗? 2.认识祖国标志:国旗 国徽国歌(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象征祖国的国旗 国徽 国歌的意义) (1)学生讨论标志:老师相机板书 国旗国徽国歌 国旗国徽国歌都是祖国的标志,看到或者听到,就仿佛看到祖国。你知道这些标志的由来吗? (2)认识标志 了解来历 A.国旗、国歌 投影文字资料《五星红旗的来历》、《国歌的诞生》,阅读了解国旗、国歌 (1)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你知道它上面的一颗大星和四颗小星象征着什么吗?(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2)国歌的名称是什么?作词、作曲分别是谁?(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义勇军进行曲》) B.国徽 (1)相机 投影国徽的图片,阅读《国徽上的麦穗》,了解国徽的来历 (2)我国的国徽有些什么图案?分别象征着什么? 3.小结:鲜艳的国旗、庄严的国徽、嘹亮的国歌,无不向世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三)课内抢答 巩固拓展 1.我国国徽上有什么图案,象征什么? 2.国旗的图案是什么?它象征什么? 3.国歌的名称是什么?作词作曲分别是谁? (四)、总结课文 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开国大典的盛况,知道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就在这天宣告成立的,认识了祖国的一些标志作为中国人,应该爱护这些标志。 (五)、动手画标志。 板书:第13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堂 二次备课(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标志:国旗 国徽 国歌 附幻灯片:
第2课时 一、课前准备: 配套光盘、图片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知识点抢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哪年哪月哪天由谁宣布正式成立的? (2)我国的国旗、国徽分别是什么样的? (3)我国的国歌是什么?作词作曲分别是谁?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堂 二次备课2.过渡谈话:在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这令每个中国人都欢欣鼓舞。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了呢? (二)新授 1.读一读P113页的文字资料,说说体会 2.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红军战士小董和受日军迫害的李奶奶。假如他们也来参加开国大典,你愿意当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他们吗?你准备提哪些问题?谁来当小董、李奶奶和小记者? 1)小组内分配角色,练习。 2)推选一组同学上台表演采访。 3.采访后教师小结:新中国成立之前,老百姓受尽压迫,他们不但生活上艰苦,在政治上也没有权利。解放后,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学习“人民有了真正的选举权,当家作主了” 4.阅读课文P113页 5.观看影像资料:人民代表大会选举6.交流:人民当家作主主要表现在哪里?学生讨论。 阅读人民通过选举自己满意的国家领导人管理国家,真正体现自己当家作主。 7.小结:人民有了真正的选举权,人民通过选举自己满意的国家领导人管理国家,真正体现自己当家作主。 8.当时的选举有哪些方法,像今天一样无记名投票吗?不是。当时许多群众还不识字,无法填写选票,用其他的方法选举。******人和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发明了“豆选”等选举方法。介绍“豆选”等选举方法。 9.看配套投影光盘。结合班级的班干选举,我们班级以前选过班队委员,选过三好生等,你从选举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能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滋味吗 ? 10.阅读《选举日》P115 教师小结:人民有了真正的选举权,当家作主了。这是当家作主的一个方面,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人民当家作主呢? 学习“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1.你知道土地对于农民来说为什么那么重要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堂 二次备课2.在旧中国,广大穷苦百姓是很少或者很少拥有自己的土地,拥有自己的土地,这是农民千百年来美好的愿望。在新中国,广大农民的美好愿望实现了吗?谁给大家介绍一下? 3.出示插图:“《土地改革法》深得人心”、“分田分地真忙”、“焚烧地契”。想像一下,获得土地的广大农民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们会说些什么? (三)拓展讨论 你还能从哪些方面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四)总结课文 新中国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成了国家的主人,真正拥有了选举权,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让我们再喜悦的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 板书 第13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人民当家作主 有了自己的土地 附幻灯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堂 二次备课
第3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课文配套光盘 2.影片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3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说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了呢?今天还要进一步学习。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讲述导入:是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了。但是谁又能忘记过去的一幕幕呢,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大片土地,攫取了大量的特权,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中国人民为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进行了100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啊!请同学们看这组文字: 2.投影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让60多万平方公里归俄国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赔款400万两白银给英国 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赔款800万两白银给法国 1887年,《中葡通商条约》割让澳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堂 二次备课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二亿两白银 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内心的感受。 3.在黑暗的旧中国,民族受到屈辱让我们愤恨,人民经受苦难让我们感到难过,连我们的同龄人也过着悲惨的生活,让我们黯然泪下。但是中华儿女并没有因此屈服,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了,在风雨飘摇中站起来了,在血海深仇中站起来呢,他们支撑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4.教师小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收回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的全部特权,结束了旧中国屈辱的历史。可是新中国的成长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刚成立不久的1950年就遇到一个重大波折,你知道吗? 5.“抗美援朝”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了解一下。(结合课文中的材料,讨论抗美援朝战役中美国战将克拉克的沮丧,体会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真正有能力保家卫国。) (1)出示资料,教师介绍。 (2)讨论:克拉克为什么如此沮丧呢? (3)小结:“抗美援朝”战役的胜利,再次向全世界人民证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家园。 6.“抗美援朝”战役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的故事,课前请同学们搜集了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1)学生介绍交流。 (2)屏示:“抗美援朝”部分 鼠标点击英雄图片,介绍邱少云、罗盛教、黄继光、毛岸英的故事。 (3)教师相机补充介绍:《上甘岭战役》《勇堵枪眼的黄继光》 三)总结课文 1.无数不怕流血和牺牲的战士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祖国,每一个中国人在世界的历史舞台上扬眉吐气。 2.此时,生活在和平祥和的幸福生活中的你想说一些什么?选择一位,把想说的写下来。 板书 第13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保家卫国的胜利 ——“抗美援朝”战役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