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雾霾与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

合集下载

雾霾的成因以及相关环境治理措施

雾霾的成因以及相关环境治理措施

雾霾的成因以及相关环境治理措施雾霾的成因以及相关环境治理措施一、引言雾霾是近年来困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环境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雾霾的成因以及相关环境治理措施,旨在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并为解决雾霾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雾霾的成因1. 大气污染物排放雾霾是由大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形成的。

这些颗粒物和气体主要来自工业燃烧、交通尾气、工业废气排放和燃煤等活动。

它们在大气中逐渐积累,形成了雾霾。

2. 大气逆温层的形成逆温层是指大气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呈递增趋势。

在这种逆温层形成的情况下,大气的热量不容易向上散发,导致了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在低空堆积,形成雾霾。

3. 气象条件的影响天气条件也是雾霾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低风速、高湿度以及静稳天气会增加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在大气中的停滞时间,导致雾霾的形成。

三、雾霾的危害1. 健康影响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这些污染物进入人体后,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其影响更为严重。

2. 生态破坏雾霾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颗粒物的沉积导致了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有害气体对森林和湿地等自然生态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雾霾治理措施1. 调整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煤炭和石油等高污染能源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手段。

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2.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对工业企业、机动车辆、燃煤电厂等污染源的监管与治理力度。

通过采用先进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如烟气脱硫、脱硝、脱氮等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推行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减少工业过程中的废气排放和促进企业、居民绿色环保的意识,可以有效改善大气质量。

大气雾霾的成因、危害与治理

大气雾霾的成因、危害与治理

大气雾霾的成因、危害与治理大气雾霾的成因、危害与治理一、引言大气雾霾是指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导致空气能见度下降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雾霾问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峻挑战。

本文将从雾霾的成因、危害以及治理方面展开探讨。

二、雾霾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等。

这些物质在大气中与水蒸气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雾、硝酸雾等雾霾物质。

2. 交通排放: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遇到太阳辐射和大气中的氧气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臭氧、二次气溶胶等雾霾物质。

3. 生物质燃烧:由于农村地区大量使用生物质能源,如木炭、秸秆等,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成为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4. 自然因素:自然灾害、沙尘暴等也会导致雾霾天气的形成,例如台风带来的降水后,会激发地表水蒸气的释放,与大气中的污染物发生反应,进一步加剧雾霾的形成。

三、雾霾带来的危害1. 健康风险: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可直接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引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

长期暴露在雾霾环境中还可能导致慢性肺部疾病甚至肺癌。

2. 生态环境灾害:雾霾的形成破坏了大气透明度,降低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雾霾还加剧了酸雨的形成,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3. 经济损失:雾霾天气降低了能见度,较高的空气污染指数使得交通运输、旅游业受到较大影响,导致经济损失加大。

四、雾霾治理的措施1. 环保政策: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法力度,对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等领域进行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 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能源结构由煤炭主导向清洁能源转型,减少燃煤发电厂的使用比例,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3. 汽车尾气治理:加强汽车尾气的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汽车,提高汽车尾气排放的标准。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一、成因雾霾是空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大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污染物浓度过高,形成了一种存在于大气中的混浊、模糊的状态。

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几点:1. 工业和交通尾气排放:汽车、机动车等交通工具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它们会与空气中的水分、氧气等反应,形成雾霾。

2. 工业排放:大量的工业排放物,如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烟尘等,会导致空气污染加剧。

3.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中的化肥、农药使用过多,使得大量的氨气和硝酸等有害物质释放到空气中,成为雾霾的成因之一。

4. 生物质燃烧:乡村地区常用的柴火和秸秆等尾气会加剧雾霾。

二、危害雾霾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对环境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1.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进入人体后,会引发呼吸道疾病,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还会刺激眼睛,导致结膜炎、眼睛疼痛等问题。

同时,长时间暴露在雾霾环境中,还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 对环境的危害:雾霾会导致环境中的植被受损,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雾霾会降低太阳光的透过率,影响光合作用,减少氧气的释放,加剧温室效应。

3. 对社会经济的危害:雾霾会使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甚至导致交通事故。

另外,雾霾还会影响旅游、户外活动等经济活动,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防治对策为了减少雾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防治对策:1. 提升能源结构:减少对煤炭等高污染燃料的依赖,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如风能、太阳能等。

同时,加大对高效燃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 严控工业排放: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加强对重点行业的监管。

同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减少工业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3. 促进清洁交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减少传统燃油车辆对环境的污染。

雾霾成因危害及可行措施

雾霾成因危害及可行措施

雾霾成因危害及可行措施雾霾是指由大量悬浮微粒和有毒有害气体在空气中聚集形成的一种气象现象。

它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也对环境、能源消耗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讨论雾霾的成因、危害,并提出可行的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

一、雾霾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废气排放到大气中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转化为颗粒物形成雾霾。

2. 汽车尾气:汽车尾气排放物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挥发性有机物等也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原因。

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空气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 燃煤污染:燃煤是许多地区主要的能源消耗形式,煤炭的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废气,以及颗粒物,都是雾霾的重要成因。

二、雾霾的危害1. 健康影响: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有毒有害气体可以危害人体呼吸系统,增加呼吸道感染、慢性肺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尤其对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来说,雾霾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更加严重的影响。

2. 环境破坏:雾霾中的酸性物质能够腐蚀建筑物,损害农作物,破坏植被。

同时,雾霾对水域也有着负面的影响,形成酸雨,导致水质污染,危害水生生物。

3. 经济损失:雾霾天气会阻碍能见度,导致交通拥堵,航班延误,给交通运输、旅游业等带来重大影响。

此外,雾霾也会减弱太阳辐射,影响光伏发电效率,增加清洁能源生产成本。

三、应对措施1.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对工业、交通、燃煤等领域的排放管控,严厉打击违反环保法规行为,并加大对雾霾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

同时,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减少对传统高污染能源的依赖。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对燃煤和燃油等传统能源的燃烧控制技术升级,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

3. 交通管理与优化:推广使用新能源车辆,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的监管和治理,提倡公共交通发展,减少城市私家车数量,优化交通流量,改善交通拥堵状况。

《2024年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范文

《2024年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范文

《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篇一一、引言近年来,北京等大城市的雾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以期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参考。

二、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1. 气象条件北京地区近年来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冷空气活动减弱,大气层结稳定,容易形成逆温层,导致污染物难以排放。

此外,湿度较大、风速较小等因素也加剧了雾霾的形成。

2. 工业排放北京地区的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

部分企业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尤其是重工业行业,如钢铁、化工等。

3. 交通排放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尾气排放成为雾霾污染的重要源头。

此外,道路扬尘、建筑施工等也增加了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4.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产生的氨排放以及生物质燃烧等也是雾霾污染的成因之一。

三、控制对策分析1. 强化政策法规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重工业比重,发展绿色产业。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3. 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机动车使用。

同时,推广新能源汽车,降低交通排放。

4. 控制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加强道路清扫和洒水工作,减少道路扬尘。

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扬尘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5. 农业活动管理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业活动中的氨排放和生物质燃烧。

同时,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减少生活垃圾和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6.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环境。

7. 加强区域协同治理雾霾污染具有跨区域性特点,因此需要加强区域协同治理。

各地区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共同应对雾霾污染问题。

《2024年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长春市为例》范文

《2024年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长春市为例》范文

《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长春市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多个城市频发雾霾天气。

长春市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和交通城市,其雾霾天气也愈发频繁且严重,严重威胁到居民的健康和城市发展。

因此,本文将对长春市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解决对策。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1. 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长春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易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2)地形地貌:长春市地处平原地区,周边缺乏高山阻挡,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长春市工业发达,部分企业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导致大量污染物进入大气。

(2)交通排放: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雾霾天气的重要来源。

(3)生活污染:燃煤、油烟等生活污染也是雾霾天气的重要成因。

三、解决对策针对长春市雾霾天气的成因,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1. 政策层面(1)加强法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企业达标排放。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减少高污染行业的比重。

(3)鼓励绿色出行:实施限行、限购等政策,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2. 技术层面(1)推广清洁能源:鼓励企业和家庭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燃煤、燃油等污染物的排放。

(2)改进燃烧技术:对工业燃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市民采取防护措施。

3. 社会层面(1)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市民养成绿色生活方式。

(2)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雾霾天气,实现区域协同治理。

四、结论长春市雾霾天气的成因复杂多样,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要有效解决雾霾天气问题,需要从政策、技术和社会等多个层面采取综合措施。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目录一、引言二、雾霾的成因1. 大气污染物排放2. 气象条件不利3. 化学反应4. 扬尘污染三、雾霾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 经济影响3. 生态环境影响四、雾霾的防治措施1. 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2. 加强环境监测与预警3. 推行清洁能源4. 提倡绿色出行和节能减排5.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五、结论一、引言雾霾是近年来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其对人体健康、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应对雾霾问题,本文将探讨雾霾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二、雾霾的成因1. 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燃煤和燃油的使用等。

其中,燃煤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其释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会在大气中形成细颗粒物,导致雾霾的形成。

2. 气象条件不利气象条件对雾霾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大气稳定不动、湿度高、风速低时,细颗粒物更容易停留在空气中,形成雾霾。

3. 化学反应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有毒有害物质,如臭氧、硝酸、硫酸等。

这些物质进一步加剧了雾霾的程度。

4. 扬尘污染扬尘污染是雾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城市建设、工地开发、道路扬尘等过程中,大量的粉尘物质进入空气中,加重了雾霾的形成。

三、雾霾的危害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雾霾中的细颗粒物可以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刺激或损伤。

长期暴露于雾霾中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甚至导致肺癌等严重健康问题。

2. 经济影响雾霾天气会对交通、航空、能源等产生巨大影响。

能见度降低将影响交通运输的效率,航班取消或延误会导致巨额经济损失。

同时,由于雾霾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业产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使得食品价格上涨。

3. 生态环境影响雾霾中的化学物质不仅对人类健康有害,也对植物和水体等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危害。

植物叶片上的细颗粒物阻碍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问题分析

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问题分析

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问题分析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问题分析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雾霾天气问题日益严重,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雾霾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还给环境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本文将对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当前雾霾治理面临的问题。

二、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分析1.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尤其是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和燃烧排放等,会释放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进入大气中。

这些污染物在气象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容易形成雾霾。

2.气象条件不利气象条件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大气稳定、温度适宜、湿度较高的天气更容易形成雾霾。

此外,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也会影响雾霾的形成。

像山地、盆地等地形条件容易造成对流层下垂,导致污染物滞留在地表,增加雾霾天气的频率和程度。

三、雾霾治理问题分析1.技术手段的不足雾霾的治理一直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问题。

虽然我们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如限制工业排放、提高燃汽车排放标准等,但由于城市扩张、交通量增加等原因,治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此外,我们目前的治理手段主要依赖于净化器、脱硫装置等技术设备,但这些设备的效率和功效有限。

2.缺乏全面的政策雾霾治理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管理。

然而,目前的政策主要侧重于限制工业和交通排放,而忽视了其他领域的污染问题。

此外,地方政府的监督和执法方面也存在不足,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逃避责任,形成了治理的漏洞。

3.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是雾霾治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目前,在一些地区,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和关注的欠缺,公众参与度不高。

因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公众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四、雾霾治理建议1.提高技术手段的研发和使用效率对于雾霾治理,我们应该加大对净化器、脱硫装置等技术设备的研发力度,并提高其使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雾霾与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张筱晗(河南大学迈阿密学院环境科学系,河南省开封市475000)【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建设的进程,城市雾霾发生的频率以及严重程度也逐年上升,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为正常出行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及时了解雾霾天气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治理雾霾并防治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当前城市化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问题。

鉴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雾霾和大气污染的成因,提出了治理雾霾并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的目标实现献力。

【关键词】雾霾;大气污染;成因;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X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9)04-0027-02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地笼罩着我国大中型城市,加剧了大气污染,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出行的同时,加剧了城市的环境污染。

雾霾天气的形成既有客观上的自然因素,也有人为的主观原因。

从客观原因来看,如果空气湿度较高,又适值气流变化不大,导致大气水平流动变弱的情况下,极易出现雾霾天气[1]。

随着公众对雾霾天气及其危害的认识,以及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当雾霾发生后,公众往往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行为例如佩戴口罩、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私家车使用、节约利用资源等[2]。

当前雾霾已经成为了治理大气污染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也成了环境保护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及时对雾霾天气进行治理,并对大气污染作出预防,成了城市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雾霾成因分析1.1工业生产工业生产会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工厂逐渐建设在城市周边,在生产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燃煤形成的有毒颗粒物以及NO2和SO2的废气,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燃煤量逐渐提升,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且电力、化工、钢铁、建材以及石化等行业的兴起和成熟,在生产中进一步增加了燃煤量,加剧空气污染。

除此之外,一些建筑工地以及交通道路的建设也产生了大量的扬尘,加剧了雾霾的严重程度。

1.2环境开发环境的开发也会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逐渐加快,几乎各个地区都在积极的推进城镇化建设,但很多城市在推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的容量,将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施工中产生了大量的道路扬尘,造成环境容量中的大气污染严重超标。

无论是汽油柴油还是煤炭等产生的污染物都严重的超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城市建设所要求的标准排放量。

甚至会有部分地区为了业绩不惜大量砍伐树木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区域,这种过度开发的情况无疑也加剧了雾霾对生活中造成的影响[3]。

1.3人为因素雾霾天气的形成离不开人类活动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大量的汽车尾气会造成雾霾天气的产生,目前使用柴油的大型车仍在我国很多城市交通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其中包括了公交车,班车或是大型运输卡车等等,这些使用柴油的大型车会造成很多有毒颗粒物,即便是一些使用汽油的小型车,也会造成大量的气态污染物,一旦在雾天中行驶,势必转化成二次颗粒污染物,从而加重雾霾的产生[4];②还有一些北方地区家庭在冬季会采用烧煤的方式供暖,烧煤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多的废气;③一些人为的家庭装修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粉尘雾霾,造成室内出现较多的粉尘,对住户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治理雾霾与防治大气污染概述2.1雾霾治理雾霾是漂浮在大气中粉尘以及气溶胶等粒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气候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天气现象,作为一种气象灾害,雾霾是长时间的大气污染造成的结果。

也是当前进行大气污染环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般来讲,雾霾天气的形成是产业结构或是能源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由于整个发展方式过于粗放,增加了大量的排放物,再加上大气空气气压较低,造成空气不流通,以及地面灰尘过大,与较湿的空气混合到一起造成的[6]。

而治理雾霾的根本问题就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以及植树造林,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并通过植树造林来涵养水源,通过减少水土流失从而抵挡风沙[7]。

2.2防治大气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指的是空气中的一些有害物质破坏生态系统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或是对人体造成危害的一种生态现象。

一般来说,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分为天然源以及人为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包括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情况。

而人为污染源主要指的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农业活动排放等等[8]。

大气中所存在的有害物质越高,造成的污染程度就会越深,并且还会受到气候条件以及地表性质等方面的影响。

当前国际上治理大气污染方式主要以改进燃煤技术,开发新能源等为主。

我国各地区的环保部门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周边城镇功能分区,通过结合城镇规划来考虑工业布局,将工业区安排到城市边缘,减少废气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

另外通过严格控制燃煤污染,采用原煤脱硫技术来除去无机硫,并对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减少燃煤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除此之外,大中型城市通过加强对交通运输工具废气方面的管理,减少汽车的废气排放和积极开发利用新燃料等来降低汽车尾气污染排放量,从而达到防治大气污染的目的。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大气污染情况日趋严重,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公民的广泛关注。

越来越严重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是影响中国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因子。

城市之间颗粒物浓度的差异,受多种因素影响。

燃煤、发电、汽车尾气排放、油和天然气的挥发、以及周边地区的颗粒物排放等,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治理雾霾并积极防治大气污染情况已经迫在眉睫。

想要解决大气污染以及雾霾等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引导和约束,也需要施工单位以及当地居民的支持和配合。

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大气污染防范和雾霾治理的初衷和出发点,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27知识普及,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才能提升治理雾霾和防治大气污染的水平,符合国家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1]吴兑.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J].环境化学,2008(5).[2]程鹏.雾霾情景下公众雾霾感知的演化过程及风险应对行为选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3]路娜,周静博,李治国,etal.中国雾霾成因及治理对策[J].河北工业科技,2015,32(4):371-376.[4]马淑玲.雾霾产生机理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以郑州地区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15(8).[5]郭方兴.我国治理雾霾的法律对策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6]王云龙.治理雾霾及防治大气污染措施研究[J].河南科技,2016(24):52-53.[7]Wei J.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dustrial Air Pollution [J].Environ ⁃mental Science &Management ,2017.[8]Xiquan W ,Ting Y .Impact of Dust-Haze Episode from One Air Pollution Control Region to the Other -One Case Study [J].Clima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1,16(6):690-696.[9]张兴坤,张吉光.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41(08):82-85.[10]Yang X U.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Pol ⁃lution of Fog and Haze[J].Energy &Energy Conservation ,2014.收稿日期:2019-3-15作者简介:张筱晗(1998-),女,汉族,河南漯河人,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科学。

浅谈某县污水泵站工程设计陈维坚(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10)【摘要】污水泵站的建设是保证城市污水处理厂能有效处理污水的重要保证。

污水泵站的建设有利于扩大污水收集范围,为污水能有效进入污水处理厂提供保障。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从泵站污水量、设计原则、格栅设计及总图设计等论述,为同类型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污水泵站;设计原则;生物除臭【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9)04-0028-02图1泵站主要工艺流程图1工程概况本污水泵站为某县县城生活污水截污管道配套工程。

泵站选址位于规划东江二桥东侧,东源大道道路桩号K3+040附近。

泵站近期流量为1.6万t/d ,远期流量为3.5万t/d 。

2设计污水量本污水提升泵站纳污范围为蝴蝶岭片区,纳污面积180.82ha ;蝴蝶岭公用绿地,远期扩园后为园区工业用地,纳污面积为299.8ha ;蝴蝶岭发展备用地纳污面积为185.5ha ;仙塘工业区I ,纳污面积为283.89ha ;仙塘工业园区II ,纳污面积为123.86ha ;马岭坳片区,纳污面积为170.07ha 。

服务范围内排水体制近期为截流式合流制,远期逐步改造成分流制排水体制。

截流倍数按马岭坳片区采用2,仙塘工业区采用1。

经计算确定本泵站近期旱季最高日流量为1.6万m 3/d ,近期雨季污水流量为3.75万m 3/d ;远期旱季最高日流量为3.5万m 3/d ,远期雨季流量为6.56万m 3/d 。

3泵站设计原则为确保污水泵站的合理性,后续运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及有效性。

污水泵站的设计需满足以下原则:(1)项目建设方案需充分考虑污水厂建设规模及处理能力。

(2)根据总规、控规等,进一步核实泵站远期纳污范围及收集污水量。

(3)根据远近期污水量大小,确定污水泵站规模。

分期建设泵站,土建按远期规模一次实施,设备泵组按近期规模安装[1]。

(4)站址选择满足污水管道接入,同时需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站内总体布置应根据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功能和流程要求,结合地形、气候和地质条件,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等。

4污水泵站设计污水泵站主要作用是接收上游污水,通过提升泵将污水顺利排入下游污水管道。

泵站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

4.1进水管设计泵站进水管径按远期规模考虑,近期规模复核。

按远期雨季流量6.56万m 3/d 计算。

设计进水管管径取d1000,流速为0.97m/s ,满足规范要求。

按近期旱季1.6万m 3/d 复核,管径为d1000,流速为0.9m/s ,充满度为0.43,满足规范要求。

本泵站进水管管径取d1000。

4.2进水交汇井污水进水管进水来自不同方向,为保证污水能顺利进入污水泵站,建设进水交汇井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