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合集下载

(全面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课程纲要

(全面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课程纲要

(全面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课程纲

第一单元:诗歌欣赏
- 了解不同类型的诗歌及其特点
- 学习欣赏优秀的古代和现代诗歌作品
- 掌握韵律、节奏和语感的表达方法
第二单元:信息阅读
- 学习使用语言工具获取信息
- 理解不同形式的文章及其结构
- 培养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
第三单元:记叙文阅读
- 学习阅读记叙文的技巧和方法
- 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 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第四单元:科普知识
- 探索科学知识,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
- 学习科普文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 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第五单元:古代文化
-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故事
- 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第六单元:小说阅读
- 学习阅读小说的技巧和方法
- 理解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 掌握分析小说结构和描写手法的能力
第七单元:写作与表达
- 学习不同类型的写作形式和写作技巧
- 培养创意思维和表达能力
- 提升语言运用和写作质量
第八单元:文化传承
-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 学习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第九单元:修辞与鉴赏
- 学习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 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和要点- 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第十单元:作文训练
- 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和表达水平- 学习写作技巧和结构安排
- 培养自信心和创新思维。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一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部分生字,词及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今后学习字、词、句及学习课文打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借助拼音和字的结构,识记生字、词,在识记字词的基础上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通过观察的结构和拼音认识生字、词。

借助拼音和教师的指导正确、流利地浪的课文。

三、教学目标
1.认识53个生字,会写23各字,2个笔画和4个偏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部分词组的意思,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会写生字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实施
第一课能正确使用量词,学会比较。

第二课指导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第三课认识本课14个生字,书写5个,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是重点。

识记生字是
难点
第四课重点是学会本课生字,难点是了解会意字的结构。

课文园地四在学认、学写生字的过程中,寻找认字、写字的规律,借助朗读寻找古诗《悯农》要表达的意思。

六、课时安排
1、《比一比》 2课时
2、《自选商场》 2课时
3、《菜园里》 2课时
4、《日月明》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3课时
第四单元检测 2课时
共计13课时。

5九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5九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第二课时Section A (P28)
第三课时Section B (P29)
第四课时Section B(P30) Self check(p31)
第五课时Reading(p32—p33)
课程实施
(一)教学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视听问答和情景交际法,并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
(二)学习方式:
Selfcheck1—2:通过阅读,查漏补缺,复习巩固,扩展新知。
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自评、互评、点评。
2.小组合作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合作交流。
3.学生展示学习结果。
(二)学生双基的评价
1.听说读写交叉结合,处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单元检测,不漏查缺。。
(三)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Unit4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新华路
初中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设计教师
冯朝霞
适用年级
九年级
总课时
5课时
设计日期
2012.8.27
课程目标
1.本单元主要谈论虚构间情景、引出虚构语气的句型
2.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出现不同的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已知道的知识曲解读问题。
3.使学生运用What should I do?Maybe you should+动尾和句型if从句(一般过去式)+主句(过去将来时)。并能与真实条件句:if从句(一般现在时)+主句(一般将来时)区别开来。
以学生实情入手,关注学困生,发现英语尖子生。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
4.句型(语言目标)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

小学语文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小学语文第四单元课程纲要(六年级上册)●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授课时间:课文6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回顾拓展2课时总计11课时一、学习目标识字、写字目标:1、会正确读写本单元的18个生字,要求正确美观,不涂抹,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阅读目标: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了解,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了解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口语交际.习作目标5、能根据生活实际和搜集到的资料和同学进行交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从而在思想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6、本次习作提供了两个,学生任选一个即可。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向别人提建议,会写建议书,格式正确。

第二个习作时看漫画写作,首先必须看动漫画,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二、内容安排课文:1、合理利用单元导读。

2、了解生活实际。

13.《只有一个地球》【学习目标】1、课前自学生字词,会写“晶、莹”等10个生字,能正确听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

(匹配课标1)(第一课时)2、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通句子。

在深入读文、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地球的可爱,保护地球的迫切性。

(匹配课标2、5)(第一课时)3、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能从“自然资源的有限、目前人类无法依据”两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匹配课标3、5、6)4、在深入学习课文之后,抓住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找出相应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懂得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匹配课标5)(第二课时)5、说出“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授课时间:课文 7课时语文园地 4课时机动时间 1课时总计 12课时授课教师:二年级语文教师授课对象:二年级全体学生课程目标: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本单元的5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

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了解字义。

在认读的基础上结合生活经验扩词或说简单的句子。

2、会写本单元要求书写的33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能在老师的示范引导下,按笔顺规则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感受汉字形体美。

并乐于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运用。

在书写中,通过老师的提醒,能纠正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3、继续用普通话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出语气,读出自己的体验。

能练习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优美词句。

4、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

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讲自己制作小制作的过程。

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5、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6、展示收集的邮票,阅读并交流收集的名言。

内容安排课题序号课题名称课时安排13 动手做做看 2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215 画风 216 充气雨衣 1语文园地四 4三、课程实施(一)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本单元时,要突破传统的课堂的概念,实现学科间的融合,课内外的结合。

如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发现风带来的变化,画一画,并写下来。

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关于发明家或科学家的书籍鼓励学生欣赏阅读。

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1)评价要关注三个维度,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的知识主要指道德规范要求、道理;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和行为能力;情感问题也很重要,因为若不信就不会内化道德、外显为行为。
从一定意义上说,评价重点应该放在态度和行为上。文明礼貌习惯是在社会生活中日积月累的结果,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对待文明礼貌的态度,践行道德要求。所以,要注意学生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良态度的转变,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1)加强实践环节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除课堂上注重学生探究外,还可以视时间等条件的可能,让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2)要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竞争与合作的问题是学生生活中很现实的问题。教学中要突出“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有关的道理,充分发动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相互学习、集思广益。每一个学生对待竞争与合作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方式,只有经过不断碰撞,方能达到最佳认识。要让学生在碰撞、争论、分享、体验的基础上,体会竞争与合作的内涵,从而增强竞争意识,增强合作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九年级义务教育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设计者
高治泳
日期
2011年8月
适用年级
八年级
总课时
9课时左右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学校
新郑市市直中学
学生、教材及其它资源背景分析
本单元作为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的最后一部分,与前三单元内容相衔接,又为八年级下册及九年级教学内容提供铺垫。通过本册前三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如何与父母交往,如何与同学、教师交往,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如何在网络中与他人交往。从一定意义上说,本单元是对以上交往道德的概括和升华,是由具体到抽象的上升,意在从道德层面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从本册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设计来看,本单元以学会交往为主题,总结交往的一般品德,具有概括、上升的性质。

小三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说课稿

小三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说课稿

说第四单元课程纲要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细心观察》的课程纲要。

一、单元内容第四组教材紧扣“细心观察”这个专题,共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花钟》讲对植物的有趣观察和发现;《蜜蜂》讲对动物的细心观察和试验;《玩出了名堂》讲在玩耍中对物品的观察与发现,一篇略读课文《找骆驼》和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宽带网),内容丰富多彩,并渗透了在观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三年级大部分学生有能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识字的能力.目前他们已掌握了汉字,并且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但遗忘较快,形近字、同音字错误较多,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能力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多种识记生字的基本方法方法,在书写生字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都积累了一些方法,同时也能够积累一些课文中的字词。

有一定的阅读、写话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换一种说法还需学习。

情感基础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情感基础,通过阅读课文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感想。

对科学发明与发现的故事也读过一些,通过一定的阅读之后学生会受到启发.依据内容及学情,我们制订了以下学习目标:三、单元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会认31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56个词语。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背诵、积累优美的语言。

4、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观察的习惯,启发学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单元实施为了完成单元目标,我们将单元内各部分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

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拓展、交流。

1、单元知识、能力结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

有观察鲜花,发现鲜花开花的不同时间;有观察蜜蜂,发现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有在玩耍中发明显微镜的;有在观察中发现骆驼特征,进而找到骆驼的。

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新密市市直二小课程类型:基础教育设计教师:六年级数学组适用年级:六年级总课时: 2课时左右设计日期: 2012年4月 18日一、课标、学材、学情及其它学习资源的分析课程标准相关陈述:在学生学习的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会提取相关的信息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会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简单判断或预测。

从学习内容看:主要包括:对统计图表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已得到结论的真实性和判断正确性。

从学生方面看:本学期是小学毕业的最后阶段,教材主要是结合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来体会的。

其它: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提高教学的效率。

2、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3、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落实到位。

二、课程目标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课程内容:四、课程实施:㈠教学方式(1)统计图在表述统计结果时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故统计活动中常用统计图来描述统计信息,展示统计结果。

(2)不要被统计图表面的信息迷惑、误导,要保证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实际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谈谈直观感受和看法,再引导学生分析统计图表达和包含的数据信息,得出正确结论。

1、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4、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精炼主要内容,并认真批改,掌握学情,调整教学。

㈢实施对策(备注:分模块讲明实施策略)学生经过动手、质疑、归纳,探究新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课时:11课时
设计者:申会平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
背景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编了28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的文章,较全面地总结、归纳了文章的读写方法。

因此,语文学习要在文章内容理解和作者情感把握的基础上,更注重阅读及表达方法的习得,这也是本册的学习重点。

六年级学生在前五年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阅读过程中多数学生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但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在习作中学生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但在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面有所欠缺,学习过程中应给予充分关注和引导。

目标
(一)通过自学,同桌互助,交流展示、书写比赛等形式能准确识记、美观书写生字,体会汉字的优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识字写字能力。

(二)通过朗读、默读、浏览、诵读等多种阅读方法学习课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了解表达的顺序,领悟表达的方法,进一步发展阅读、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三)通过情境创设,角色体验,交流互动等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在听录音讲故事、学习汇报会、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丰富的活动中,养成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口语交际的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通过观察、阅读、调查、访谈积累习作素材;运用交流描述等方式具体明确地写记实和想象作文;初步尝试写演讲稿、建议书;能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修改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五)通过调查访问、欣赏朗诵、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提高搜集处理信息及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内容
分享本单元课程纲要1课时,采用学生默读,提问质疑,小组交流的方式。

教学主题教学内容课时
生活的启示13《钓鱼的启示》 2
14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
15 《落花生》 2 16*《珍珠鸟》 1 口语交际习作四 3 回顾拓展四 2
备注:
精读课文:第一课时学习学科知识,第二课时复习巩固;略读课文:运用精读课文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自学;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讲、写、评3课时;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1课时;趣味语文及课后补充教材等1课时。

单元复习2课时;单元书面评价:考与评2课时。

实施
(一)课程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课内资源:利用教材19课课文、课后习题、课后资料袋等进行学习,整合本课内容。

3.课外资源可利用“班班通”等现代科技手段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和空间。

(二)教/学活动
1、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2、学习方式
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实施对策
进行本组教学,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学习的结合,努力把读与悟、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通过本组学习,力争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把阅读作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使阅读成为成长的需要。

一个语文教师若能让自己的学生爱上阅读,则功莫大焉。

(1)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协调科学课教师的帮助下,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凭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生活,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这也是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语文能力和需要落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4)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

(5)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的启示。

(6)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帮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组课文的重点语句,又补充提供了富有警戒意义的名言佳句,为学生积累感悟进一步打开了思路,丰富了材料。

评价
(一)评价方式
单元总评成绩=过程评价成绩(30分)+结果评价成绩(70分)。

1.过程评价(30分)
过程评价(30分)=识字与写字(10分)+阅读理解(10分)+习作(5分)+口语交际(5分)
评价内容等第描述
识字与写字(10分)根据写字姿势和平时作业的书写情况分为五个等级:10分、9分、8分、7分、5分。

阅读理解(10分)①课内阅读(5分):根据上课听讲、思考问题、与同学交流讨论和积极表达阅读感受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

②课外阅读(5分):根据阅读量、交流课外读书收获以及完成“阅读记录卡”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

习作
(5分)
根据完成习作的质量和习作修改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

口语交际(5分)根据交际过程中倾听的态度和有针对性表达见解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5分、3分、1分。

2.结果评价(70分)
结果评价主要以综合纸笔测验评分为准。

结果评价=百字百词测试(20分)+单元考试成绩(50分)。

(注:两次考试满分均为100分,折合相应分数计入)
(二)评价结果处理
以上两项内容百分制计算,所有成绩最后将转化为对应等级:优(90及90以上)、良(80-89分)、合格(60-84分)、不合格(60分以下)。

成绩不合格者按学校有关规定提供一次补考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