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船舶运动时远洋集装箱的强度设计【开题报告】
3100DWT近海货船总体与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3100DWT近海货船总体与结构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货船是以载运货物为主的,载客12人以下的船舶。
其大部分舱位用于堆贮货物的货舱。
货船的船型很多,大小悬殊,排水量可从数百吨至数十万吨。
作为运输工具,船舶同其他运输方式所用工具相比,优点是运载量大,营运成本低。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现代运输船舶已形成种类繁多、技术复杂和高度专业化的庞大船队。
按航行区域不同船舶分为极地船舶、远洋船舶、近海船舶、江海直达船舶、内河船舶和港湾船舶。
而近海货船通常用于在近海的贸易。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沿海、沿江地区,原材料和工农业产品的流通量急剧增加,交通运输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交通运输紧张矛盾,各地大力发展高等级公路,这一措施对缓解交通紧张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从长远看,由于公路运输量小,耗能大,运距短,运费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运输紧张的矛盾,尤其是沿海沿江经济发达的地区,从而引出沿海货船运输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船舶,为加速提升产业规模而继续不断发展,我们不得不重视船舶行业。
但是,我们必须直面激烈的竞争,也必须面对我国的现在造船行业,中国船舶行业自主度刚刚起步,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船舶设备的工具建造水平不高,船舶建造的模式也不如别人,船用设备还有大部分依赖于进口。
当然相比于那些国家,我国也有着自己的优势,我国拥有丰富的狼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劳动成本。
随着全球的的经济增长,世界造船业目前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市场高峰期,相信我国的船舶工业能够走的更远。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确定设计船的排水量、重量重心计算与主尺度;2、型线设计;3、总布置设计;4、基本结构设计与强度规范校核。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确定设计船的排水量与主尺度方法:根据仿氏变换确定主尺度、排水量。
2.重量重心计算方法:参照布置草图根据各部分重量及其重心列表计算各装载状态重量重心。
集装箱阻尼防摇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集装箱阻尼防摇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全球贸易繁荣,海上集装箱运输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之一。
然而,实际的海上运输条件十分恶劣,波浪、风力等外界因素会对船舶以及装载的集装箱造成极大的影响,使其产生较大的倾摇振动。
这种情况下,若海上交通事故发生,就会造成集装箱的倾倒、损坏甚至失踪,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严重影响船运业的发展。
为了解决海上运输过程中集装箱的安全问题,许多研究者提出了各种防摇系统的方案,但当前的集装箱阻尼防摇系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系统结构过于复杂,安装调试困难等。
因此,如何研究并设计一种简单有效的集装箱阻尼防摇系统的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
本项目旨在研究和设计一种可靠的防摇系统,使得在海上运输集装箱时,能够有效防止集装箱产生较大的倾摇振动,从而保障集装箱的安全。
三、研究方法
本项目将使用计算机模拟和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分析防摇系统中集装箱的振动特性,确定系统的设计方案。
然后,进行实验验证,确定系统的稳定性和防震效果,不断改进和完善系统设计方案,最终得出效果最优的防摇系统。
四、预期成果
本项目预期可得出一种简单有效的集装箱阻尼防摇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能够有效防止集装箱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的倾摇振动,并能提升集装箱的安全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有望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研究意义
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对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安全问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有助于推动防摇系统的更新优化,提高海上运输集装箱的安全水平,为
海事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80000DWT散货船冰区航行有限元强度分析的开题报告

80000DWT散货船冰区航行有限元强度分析的开题
报告
首先,对于80000DWT散货船在冰区航行时的强度分析,需要确定以下几个问题:
1. 冰区航行环境的特征和影响参数,如冰的类型、密度和厚度、水
深和水温等。
要通过海洋调查、历史统计数据和模型模拟等方法获得。
2. 船体结构设计参数的选择,如船型、尺寸、船板厚度、材料性能等。
要考虑船型的流线型、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结构的防冻性等因素。
3. 确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方法和分析步骤,包括几何模型构建、边
界条件的设定、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的描述、荷载分析等。
要合理选择计
算方法和软件工具。
4. 分析结果的验证和评估,包括分析结果的精度、可靠性和适用性
的评价,以及方案优化和改进的建议等。
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拟采取以下工作方法:
1. 在调研中了解和分析冰区航行环境的特征和影响参数,通过实验、数值模拟和文献研究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2. 根据80000DWT散货船的船型和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通过灵敏度分析和试验数据验证优化。
3.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强度分析,包括结构应力、变形、裂缝
扩展等方面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不同载荷条件下船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 针对分析结果,评估其合理性和可靠性,并提出优化方案和改进
建议,以便进一步优化船体结构,提高冰区航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该船型在冰区的航行强度特征,为船舶设计和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三、研究重点
1.船体首部结构强度计算及优化
2.船舶的总布置设计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肖熙.船舶结构优化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 戎喜隆,丰安山轮船体钢板不锈原因分析和对瑰有船 舶结构的建议.造船技术资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干散货船的营运范围扩大,远洋航行对船的
稳性及推进系统的要求也越发的苛刻,各种新的船型也应运而生。灵便型无压载水
舱散货船船型以其载重吨位适中,对航道、运河及港口码头具有 较强的适应性,且多配有起卸货设备,营运方便灵 活,吃水较浅,世界上各港口基本都可以停靠而备受船东青睐。正是由于灵便型散货船航线覆盖的 水域最为广阔,其压载水的不当处理和随意排放 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是灾难性的。在对灵便型无压载水舱散货船船型的开发和研究中,有3个关键点:①如何保证船舶在空载航行时的艏艉吃水;②在满足空载吃水的同时,保证船舶满载时的载货量;③新船型在空载航行和满载航行时具有较好的适航性。在动力方面,日本环球造船公司下属的津造船厂建造的“Skin Koho”号散货船,是目前世界上第一艘安装了一台混合动力涡轮增压器系统的船舶。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六、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意见
负责人:
料 汇编.1999,11
3 罗展贤.册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应用与探索.广东 造船.1993,(3)
戌嘉隆-船舶结构的定性分析
4 盛振邦 刘应中,船舶原理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5.Owin F. Hughes. Ship Structural Design. 1983年
大型集装箱船舶急顺流离泊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型集装箱船舶急顺流离泊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目前,随着我国海运业的不断发展,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运输量也越来越大。
而对于这类船舶来说,急流环境下的离泊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急流离泊指的是在船舶运行至江口、海峡等急流水域时,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和效率,采取特殊的离泊方式。
而大型集装箱船舶在急流环境下的离泊技术,与其它船舶的离泊技术相比,具有更高的技术难度和更为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对大型集装箱船舶在急流环境下的离泊技术进行系统的探究和研究,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改进船舶运输效率和保证船舶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采用文献研究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 急流离泊技术原理及机理:分析急流环境下集装箱船舶的运动特点和物理规律,探究急流离泊技术的原理和机理。
2. 现有离泊技术的评估和问题分析:对现有的离泊技术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新型离泊技术的研究和优化设计:围绕大型集装箱船舶的运行特点,在现有离泊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新型离泊技术的优化设计。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对大型集装箱船舶在急流环境下的离泊技术的研究,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结果:2. 发现现有离泊技术的存在问题和不足,为改进技术提供合理的依据。
3. 提出了新型离泊技术的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和运输效率。
四、研究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从 2022 年 9 月开始,至 2023 年 7 月结束,具体任务和进度如下:1. 第一阶段:2022 年 9 月-2022 年 11 月文献搜集和研究,撰写研究背景和意义,制定具体研究方案。
2. 第二阶段:2022 年 12 月-2023 年 2 月开展实验分析,深入探究急流离泊技术的原理和机理,评估现有离泊技术的问题。
3. 第三阶段:2023 年 3 月-2023 年 5 月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和实验数据,提出新型离泊技术的优化设计和方案,进行理论探讨和验证。
集装箱远洋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探讨的开题报告

集装箱远洋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探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国际贸易的加快,集装箱远洋运输越来越成为海运业的主要形式。
如何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增加企业竞争力,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已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重要问题。
集装箱远洋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探讨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的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文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出发,探讨集装箱运输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有效成本控制手段和模式,提高企业在激烈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一)集装箱运输企业的基本情况分析。
重点对全球性的集装箱运输市场进行分析,结合国际海运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我国集装箱运输市场的现状。
(二)成本管理的相关理论探讨。
论述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阐述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审计等内容。
(三)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
通过分析集装箱运输企业成本构成,提出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系统,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优化船舶运营和装箱作业等方面,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案例分析。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结合典型企业的具体案例,对成本控制的效应进行系统评估。
四、研究意义本文探讨的集装箱远洋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对于海运企业实施成本控制,优化管理方式,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三种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船运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集装箱运输企业成本管理模式。
六、预期成果预期本文研究成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深入剖析集装箱运输企业的经营现状与市场竞争情况。
(二)从理论上系统解析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通过案例分析,深入阐述成本控制在海运企业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四)提出符合海运行业特点的成本管理模式,为集装箱远洋运输企业的管理及经济效益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31000DWT散货船结构强度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31000DWT散货船结构强度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如今的散货船的结构型式在全世界独领风骚了30余年,充分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也比较彻底地暴露了它的弱点。
海上散货运输业正企盼着散货船的结构型式能及早得到改进,或者开发出具有更多优点并能保证规定寿命期内安全营运的全新结构型式。
目前世界散货船队中在航船舶的货舱结构大多为单壳体,然而近年来单壳体散货船频繁发生的海难事故越来越引起国际海事组织(IMO)和各船级社的关注。
据统计,1978年——2003年全世界散货船海难事故共丧生船员1232人,90%以上是因船体结构破损所致。
因此,国际海事界要求提高散货船建造标准,采用双壳体的呼声日益高涨。
IMO和IACS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当前我国正在使用的散货船按建造年代基本上可分为80年代和90年代及以后的建造的船舶。
80年代建造船舶目前已属老龄船,并逐渐步入超老龄船行列。
这部分船舶结构上的缺陷体现在船体和某些主要受力构件的变形、疲劳、腐蚀渐达极限以及以往损伤事故的后遗症等。
据统计,船龄为11-30年的船舶,占因结构损坏引发的海难事故总数的88.9%。
这说明随着船龄的增长,结构老化、结构强度不足是造成海难事故的主因。
而且,吨位在3万吨及以下船舶,占因结构损坏引起的难事故总数的72.2%,这说明船舶的吨位越小,船舶的结构强度就越弱。
这些船舶在船体结构上同样存在着令人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大比例高强度钢的应用。
通观散货船的发展历史及对现状的分析,散货船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双壳化、大型化、快速性、多用途化、使同年限增长、环保和自动化程度提高等几个方面。
这些法则这些发展趋势中都包含有结构设计的内容,例如在大型化方面,对船体进行优良的结构,不仅能保证结构强度,延长使用年限,而且能适当减轻船体重量,从而降低建造成本。
因此,结构强度设计在船舶建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人此次即选择了《31000DWT散货船结构强度设计》课题,通过本次31000DWT 散货船结构强度设计,提高自己对散货船结构强度设计、收集资料等能力,从中了[3]詹明珠,王新宇.30000DWT散货船货舱段结构强度有限元计算[J].船舶设计通讯,2008,(2):37-41[4]刘文华.30000t级散货船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J].船舶设计通讯,2008,(2):30-36[5]林平根,谢永和.单双壳散货船横向强度的有限元对比分析[J].中国造船,2009, (1)[6]张志刚.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应用探讨[J].上海造船, 2009,(1)[7]谢东维,张波.82000DWT散货船货舱区结构有限元分析[J].广船科技,2010,(1):14-19[8]刘文华,张弛.基于CSR中热点应力的散货船疲劳强度分析[J].上海造船 2009, (3)[9]李国卫.外运27000t运木散货船船体结构设计[J].广船科技,1999,(1)[10]任淑霞,朱传华,吴小康.满足CSR的57000DWT单壳散货船的结构设计船舶[J].设计通讯,2010,(增刊)[11]肖锋,吴剑国,孙燕.基于CSR的散货船极限强度分析[J].船舶,2010,(2)[12]林晔,陶晖.散货船CSR屈曲应力计算方法对结构设计的影响[J]. 船舶,2009,(4)[13]杨永祥,戴雪良.散货船船体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江苏船舶,2008,(5)[14]赵党,夏利娟,张星君,何炎平.大型浮吊船体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评估船舶[J]. 舰船科学技术,2009,(11)[15]李荣辉,杜嘉立.基于IACS URS25 散货船局部强度校核[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2)[16]任淑霞,徐旭敏.浅谈满足共同规范的散货船结构设计特点[J].船舶设计通讯, 2010,(增刊)[17]孙久龙,陈伯真,胡毓仁.采用谱分析法的大型散货船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11)[18]黄迎春,杨平.破损散货船剩余极限强度的评估与分析[J].中国舰船研究,2008,(6)[19]Janet E. Heffernan & Jonathan A. Tawn.Extreme Value Analysis of a Large Designed Experiment: A Case Study in Bulk Carrier Safety [J]. Extremes. 2002,(4):359-378.[20]Toshiyuki Shigemi & Tingyao Zhu.Extensive study on the design loads used for strength assessment of tanker and bulk carrier structures[J].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9):95-108。
【开题报告】多用途集装箱船稳性校核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多用途集装箱船稳性校核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集装箱船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以集装箱为装运单位的货船。
集装箱船由于在设计上与其他船舶不同,加上实际装载情况的多变性,往往使稳性问题比其它船舶更为突出。
近年来,集装箱船沉没,特别是航行中集装箱坠海事故增多,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世界航运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集装箱船队的发展很快。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集装箱船舶的老龄化。
从我国目前集装箱船的实际操作状况看,船舶稳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百余年来,很多学者对结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由于稳定性问题的复杂性,当构件存在初始缺陷、残余应力以及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就更增加了解决稳定问题的难度,关于稳定性方面的试验数据和资料很少,稳定性新理论新方法还难以直接指导工程实践。
因此,对船舶结构稳定性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特别是大跨度、大开口、双层板架的稳定性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国内船舶结构稳定性研究现状,根据结构形式的不同,对板格和加筋板以及板架稳定性研究;根据中垂时甲板板架所受压应力最大,对甲板板架的稳定性研究;根据结构形式的特殊性,对双层板架和大开口板架的稳定性研究;并对稳定性的可靠性分析和方法论方面进行了研究。
而对大跨度、大开口、双层板架的稳定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
因为由于稳性问题所引起的事故在大风浪中航行时出现较多,使许多人认为这类事故是异常原因造成的,而对船舶自身存在的问题却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多用途集装箱船运输装卸效率高,工人劳动强度低,保证货物运输安全与质量,节省包装费用,减少货物运输费用,有利于组织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联运等优势,在未来航运业具有主导地位。
而对其强度、稳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船舶进行稳性校核也是必须的。
稳性是指船舶在外力作用消失后保持其原有平衡位置的能力。
其分类按倾斜方向分有纵稳性和横稳性;按外力矩的作用性质分为静稳性和动稳性;按倾斜角的大小分,静稳性又可分为初稳性和大倾角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船舶与海洋工程
考虑船舶运动时远洋集装箱的强度设计
1.远洋集装箱的发展前景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贸易全球化和国际航运业的迅速发展,集装箱作为现代化的
物流载体及一种先进的运输设备,在全球海上、陆路和航空运输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力
地促进了集装箱制造业和运输业迅猛发展。而据有关机构估计,全球贸易超过90%是通
过海运集装箱运输进行的,大多数货物是由集装箱船运输的,目前发达国家集装箱化率
约在70%—80%。我国外贸进出口货物的90%都是通过海运集装箱运输实现的,外贸货
物集装箱化率已经提高到80%以上。2009年,世界集装箱保有量已达到3000万TEU。
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推动下,国际集装箱行业显示出良好、强劲的发展势头。集装箱
航运将全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世界贸易繁荣的坚实基础。可以说“没有集装箱就没
有贸易”,而在世界的许多地区,甚至是“没有贸易就没有繁荣”。我国已经连续17年
蝉联世界第一集装箱产销大国地位,2009年全球集装箱销量约为46.5万TEU,我国集
装箱销量为45.2万TEU,金额18.64亿美元,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运输行业的新的经济
增长点。综上所述,集装箱对国际贸易和我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目前的自行
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集装箱生产的能力以及新产品、新技术的设计开发能力还有待提
高,因此只有对集装箱的结构和性能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生产出安全合格的集装箱,以
保证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进而确保货物的安全。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Safe Containers)是为确保在集装箱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为目的的国际公约。该公约在197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和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
公约要求新集装箱和现有集装箱获得批准。每个批准的集装箱上安装有安全合格牌照。
公约中还规定了集装箱的结构、实验和维修保养等的要求。目前,我国关于远洋集装箱
的设计、制造还不够成熟,有限元分析计算作为常规设计的重要补充,标准中关于这部
分的规定还较少。
2.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目的在于研究远洋集装箱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由于船舶的摇晃所造成的附加外力影响下
集装箱承受载荷的变化对集装箱强度的影响,为船舶运动时远洋集装箱的强度计算提供
技术储备。国际标准集装箱式用金属材料制造的箱型六面体。以通用集装箱为例,它包
括箱顶、箱底、两个侧壁、端壁和一对箱门组成。由于不同类型的集装箱,其结构有所
不同,本文以钢制杂货集装箱作为研究对象。目前集装箱化已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运
输系统,为该系统服务所使用的一切设备和装置,其结构和设计在国际上是统一的。据
统计,世界上在使用的集装箱中,杂货集装箱占85%,世界各国对廉价商品需求越来越
大。集装箱由于具有加快运输速度,降低运费,便于海陆联运特点,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因此必须确保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如果忽视运输的安全,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
损失。集装箱的强度要求在满载货物状态下,能承受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船舶摇摆或路上
车辆震动和冲击以及在装卸、栓固和堆装是对集装箱产生的载荷。远洋集装箱在运输中
可能发生的情况比较复杂,不仅要承受内部载荷和外压载荷,还会受到船舶摇摆产生的
惯性力的作用。因此,出厂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其中,较难以试验的是模拟运
输过程中的惯性力,通常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因此,真实、合理地模拟惯性力对远
洋集装箱的作用,对集装箱船的安全设计是十分必要的。由于运输的地域较广,远洋集
装箱的工作在不同的海域,用有限元的万法计算并校核内、外压作用下远洋集装箱的强
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其在工作强度范围内正常运行,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内容
远洋集装箱的基本类型、构造、材料、强度
2.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远洋集装箱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由于船舶的摇晃所造成的附加外力影响下集装箱承
受载荷的变化对远洋集装箱强度的影响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 了解集装箱的基本结构、安全规范、强度要求
2. 研究集装箱在运动时的附加外力
3. 运用patran建立有限元模型,得到在外力作用下的集装箱的变形和应力分布
4. 得出分析结论,为今后远洋集装箱的设计和制造提出建议
四、参考文献
交通部,集装箱安全[M],第一版,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4
史逸明,集装箱坠海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集装箱化,2001,11
刘鼎铭,国际集装箱及其标准化[M],第1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中国集装箱总公司,集装箱运输法规大全[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马克·莱文森,集装箱改变世界[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集装箱检验规范(2008),中国船级社,2008
五、研究工作进度
:
1.2010.11.25-2010.12.3完成开题报告;
2. 2010.12.4-2010.12.10完成文献综述;
3. 2010.12.11-2010.12.17学习PATRAN;
4.2010.12.18-2010.12.24学习PATRAN;
5.2010.12.25-2010.12.31学习读识平台图纸;
6. 2011.01.01-2011.01.17完成集装箱载荷计算以及相关数据整理;
7. 2011.03.06-2011.03.20完成Patran中建立正确的集装箱模型;
8. 2011.03.21-2011.03.30利用Nastran计算集装箱应力及位移,调整相关构件尺寸,
得出符合强度的尺寸。
9.2011.04.01-2011.04.20完成论文的撰写,以及相关资料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