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考点:化学实验操作
中考化学实验步骤

试题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检查装置气密性1、拿起试管(1分),将单孔塞旋转着(1分)塞进试管口。
2、将导气管放入水槽里,双手握试管,直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2分)将塞子旋转着拿下。
二、制取一集气瓶二氧化碳1、调整铁架台上铁夹的高度,约等于试管高度的2/3(1分)。
2、将试管横放(1分)用镊子(1分)夹取石灰石分别放在试管口(1分)每次均缓慢竖直试管(1分),镊子放回试管架。
3、取用稀盐酸,将瓶塞倒放(1分),标签正对手掌心(1分),试管口与盛放稀盐酸的细口瓶瓶口接触(1分),使稀盐酸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1分)旋转(1分)着塞好塞子。
4、将试管从上至下伸入到铁夹中,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约1/3处(1分),试管必须竖直(1分),且试管底部接触到铁架台底座(1分)5、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1分)导气管必须伸入到底部(1分)。
6、点燃酒精灯后,再把玻璃片盖在集气瓶上,用手按住,估计气体集满时,在酒精灯上点燃细木条紧贴集气瓶口平放(1分)木条熄灭,气体集满(1分)。
熄灭酒精灯,将导气管拿出集气瓶,盖严玻璃片。
三、检验收集到的气体将玻璃片挪开一些,把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约半厘米高,盖好玻璃片,左右振荡(不要上下晃),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四、整理复位1、将试管从铁夹上取下来(从下往上),塞子旋转着拿下,将试管中的废液废渣倒入罩有纱网的“回收石灰石和盐酸”的烧杯中;试管中倒入自来水,用试管刷刷洗试管,倒入污物瓶,试管刷放回试管架;再向试管中倒入自来水,振荡;将洗净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
(1分)2、将集气瓶中的石灰水倒入污物瓶,用自来水刷洗集气瓶,再用自来水冲洗集气瓶,振荡(1分)。
捏住玻璃片一角用自来水冲洗。
所有废水均倒入污物瓶。
3、铁夹落回底座,复位用品,标签朝着自己(1分),擦拭桌面(1分)(注意观察桌面仪器的标签是否朝外,思考可能漏掉未洗的玻璃仪器)。
五、填写实验报告单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Ca(OH)2+CO2=CaCO3↓+H2O试题二、常见金属的性质一、用砂纸打磨金属样品,观察金属的颜色1、用镊子夹取1根镁条,2根铜片,2根铁钉放在桌面上。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1.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实验要求:1.正确地取用固体药品2.正确地倾倒和滴加液体药品3.能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4.能正确地观察和记录现象5.在实验记录表中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各步骤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6.实验后整理器材实验时间:10分钟实验器材: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镊子、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水槽、试管刷、试管架、废液缸、抹布实验药品:铜片、镁带、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2.实验名称: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条件实验要求:1.正确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的条件,观察相关反应的现象2.正确取用固体药品以及液体药品3.正确使用酒精灯4.在评分表中写出相关结论5.整理器材实验时间:10分钟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药匙、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火柴实验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3.实验名称: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实验要求:1.正确组装实验装置并检查气密性2.用正确方法取用固体、液体药品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验满4.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实验后整理器材实验时间:10分钟实验器材: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集气瓶、毛玻璃片、药匙、纸槽、火柴、烧杯、抹布、试管刷、酒精灯、小木条实验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4.实验名称:水的净化实验要求:1.用正确方法取用固体药品2.正确地进行搅拌操作3.正确组装过滤操作的实验装置4.正确的进行过滤操作5.在评分表中写出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6.实验后整理器材实验时间:10分钟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100mL小烧杯、漏斗、玻璃棒、药匙、水槽、试管刷、滤纸、剪刀实验药品:明矾晶体5.实验名称:粗盐提纯实验要求:1.正确取用液体药品2.正确使用酒精灯加热3.正确地进行过滤操作4.正确进行蒸发操作5.整理器材实验时间:10分钟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漏斗、滤纸、酒精灯、坩埚、坩埚钳、胶头滴管、小烧杯、玻璃棒、石棉网、试管刷、抹布实验药品:粗盐水(实验时尽量少取些盐水,能满足实验演示即可。
化学专业实验操作

化学专业实验操作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培养实验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烧杯、容量瓶、试管、滴定管等。
2. 试剂:NaOH溶液、HCl溶液、CuSO4溶液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一:制备NaOH溶液(1)将一定量NaOH固体称取到烧杯中。
(2)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杯棒搅拌均匀,直至固体溶解。
(3)倒入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
2. 实验二:酸碱滴定(1)取一定量的HCl溶液,倒入滴定瓶中。
(2)将NaOH溶液加入滴定瓶的滴定管中。
(3)滴定时,滴加NaOH溶液,同时轻轻摇动滴定瓶,直至颜色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3. 实验三: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1)取一定量CuSO4溶液,倒入试管中。
(2)滴加NaOH溶液,观察反应产物的变化情况。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应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和相关安全说明,并正确佩戴实验室个人防护用具。
2. 操作时要轻拿轻放,避免试剂的溅出和损坏仪器。
3. 涉及酸、碱等强腐蚀性试剂时,应穿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4. 各实验步骤要仔细按指导书要求进行,不要随意更改操作顺序或量取试剂的用量。
5. 实验结束后,需要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实验用具,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1. 实验一制备的NaOH溶液应无色透明。
2. 实验二滴定过程中,当颜色变化明显时,滴定结束,记录所滴加的NaOH溶液体积。
3. 实验三观察到的反应产物应为淡蓝色的Cu(OH)2沉淀。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化学专业实验操作,我掌握了NaOH溶液的制备、酸碱滴定和金属离子的沉淀反应等实验操作技能。
在操作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并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实验结果符合预期,表明我的实验操作是准确无误的。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工作中,我将继续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和安全,努力提高实验技能,不断完善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能力,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汇总(中考必备)

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汇总1、实验中取用药品时,如果要求取定量,必须严格要求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一般按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毫升。
2、固体药品的取用:取用粉末、颗粒状固体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其操作要点是:一斜二送三直立,斜:将试管倾斜;送: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直立:把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均匀落到试管底部。
目的: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用镊子夹取,操作要是:一横二放三慢立,横:将试管横放;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慢立:把试管慢慢竖立起来。
目的:以免打破容器液体药品的取用可用移液管、胶头滴管等取用,也可用倾注法,使用倾注法取试剂加入试管时,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试剂瓶标签应朝上对着手心,把试剂瓶口紧挨在另一手所持的略倾斜的试管口,让药品缓缓地注入试管内,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如果向烧杯内倾入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出,倾倒完液体后,试剂瓶立即盖好原瓶塞。
使用滴管取液体时,用手指捏紧橡胶胶头,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再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放开手指,试剂即被吸入,取出滴管,注意不能倒置,把它悬空放在容器口上方(不可触容器内壁,以免沾污滴管,造成试剂污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挤胶头,使试剂滴下。
3、某些药品的特殊保存方法(1)白磷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而自燃,必须保存在盛有冷水并密封的广口瓶中,切割时只能在水下进行,用镊子取用。
(2)易挥发物质的存放,要密封且存放于低温处,如浓盐酸、硝酸、氨水等(3)见光易分解的试剂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内,并置于阴凉处,如浓硝酸、硝酸银等(4)有强腐蚀性的物质,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及各种碱溶液,要密封于橡胶塞的玻璃瓶中,不用磨口玻璃塞4、过滤时A、防止倾倒液体击穿滤纸,在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B、防止液体未经过滤从滤纸和漏斗壁的缝隙间流下,漏斗中的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C、防止滤液溅出,漏斗颈下端管口处要紧靠在烧杯内壁D、过滤时,绝对禁止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搅拌,这样易划破滤纸,造成实验失败。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步骤

中考化学实验操作步骤化学变化中的现象【实验步骤】(1)生成气体。
取一粒大理石(石灰石)于试管内(2分)。
再向上上述试管内倒入约2ml的稀盐酸,观察现象(2分)。
细节操作要点:1.用镊子取一块石灰石(或大理石)于试管内(一横、二放、三慢滑)(1分),瓶塞倒放,取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操作者(1分)。
2.向试管内倒入约2mL的稀盐酸(标签向手心,无滴洒,液体量误差不大)(1分),瓶塞倒放,取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着操作者(1分)。
观察并正确记录现象(1分)。
说明:正确用镊子取一粒大理石或石灰石于试管内(2分);向试管内倒入约2ml的稀盐酸”(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2分),观察现象。
评分要点:不用镊子或钥匙取大理石、不是先把试管横放再把大理石放在管口最后慢慢竖立起来、倒入液体超过1/3,瓶塞不及时盖回、瓶塞不到放、液体洒落。
以上任意一点错误扣1分。
(2) 生成沉淀。
向试管内倒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滴管向上述试管内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记录现象。
(6分)详细操作要点:1.向试管内倒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标签向手心,无滴洒,液体量误差不大)(1分),瓶塞倒放,取后盖上瓶塞,放回原处,标签向着操作者(1分)。
2.向上述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胶头滴管垂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或接触试管,无滴洒)(2分),观察并正确记录现象(2分)。
说明:向试管内倒入约2ml的氢氧化钠溶液,(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2分)。
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硫酸铜(7-8滴)溶液(滴管使用正确)(2分),观察并记录有蓝色沉淀生成(2分)。
(注意滴瓶中的滴管不用清洗)。
评分要点:瓶塞不倒放、瓶塞不及时盖回、倒入液体超过1/3、滴管伸入试管、滴管平拿或者倒置。
以上任意一点错误扣1分。
(3) 颜色变化。
将上述实验(2)中试管内物质在酒精灯上加热至试管内出现黑色物质。
(6分)详细操作要点:取下灯帽,正放于桌面上,点燃酒精灯(1分)。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步骤知识梳理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步骤知识梳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程序性,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初中化学实验的一般操作步骤:1.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首先要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包括准备实验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检查实验仪器的完好性,准备实验记录表和笔,熟悉实验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2.合理安排操作流程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操作流程,按照实验步骤依次进行,不要操之过急,避免出错。
3.仔细称量试剂在进行化学实验时,通常需要称量一定量的试剂。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仔细称量试剂,注意控制称量误差。
4.注意操作规范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不随意更改实验步骤,不擅自加大试剂用量。
5.注意实验安全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安全规范,戴好实验手套,佩戴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保持实验场所通风良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6.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时,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所用试剂的种类和用量,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等,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验证。
7.清洗实验仪器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后,要及时清洗实验仪器,并保持实验台面的清洁整洁,以便于下次实验的进行。
以上是初中化学实验的一般操作步骤知识梳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操作。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该认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实验安全,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实验的实践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九年级化学教案)中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九年级化学教案1.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密度大的金属不能竖直放入容器。
3.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
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4.试管:可用作反应器,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
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角;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
5.烧杯:溶解物质配制溶液用,可用作反应器,可加热,加热时要下垫石棉网。
6.平底烧瓶:用作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反应器,可加热,要下垫石棉网。
7.酒精灯:熄灭时要用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可用于加热但必须在下面垫石棉网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水槽、量筒、集气瓶8.量筒: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使用时应尽量选取一次量取全部液体的最小规格的量筒。
不能作反应器,不能溶解物质,不能加热读数时,量筒平放,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读数比实际值小,俯视读数比实际值大9.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可准确到0.1克。
称量时“左物右码”。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
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的药品(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烧杯、表面皿)里。
10.胶头滴管:滴液时应竖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里。
吸满液体的滴管不能倒置。
1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
12.过滤:分离没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
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化学实验基础操作

化学实验基础操作
1. 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是:内壁上附着的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 药品的取用: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 物质的加热:加热时,应把受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先预热,再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试管炸裂。
4. 过滤: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滤纸与漏斗之间不留空隙。
5. 蒸发: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基础操作,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实验考点:化学实验操作
中考化学实验中实验操作主要考点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过滤与蒸发操作、溶液的配制。
其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考查频率极高,过滤与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配制溶液过程中托盘天平与量筒的使用等。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主要考查形式:一是直接考查操作名称,如问制备气体时,首先要进行什么操作;二是考查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如一般装置、启普发生器、含有长颈漏斗或注射器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第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简单装置,如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操作为将导气管伸入水槽中,双手握紧导气管,导管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中有一小段水注,证明气密性良好。
(2)有长颈漏斗的实验装置,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止水夹将胶管夹住,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如果长颈漏斗中液面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检验,关闭导气管活塞,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得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内的液面,静置片刻后,液面不再改变,即证明了气密性良好。
(4)含有注射器的气密性检查,被拉出的针筒活塞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气密性良好。
2012年南通中考化学实验题中考查了有注射器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2.过滤操作
过滤操作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润湿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留气泡。
二低,①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倾倒时,盛过滤液的烧杯的杯口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下端靠在三层滤纸处;
③漏斗下端长的那侧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属于高频考点。
3.蒸发操作
蒸发操作,将需要蒸发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不停搅拌,防止飞溅。
注意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
4.配制溶液
配制溶液固体溶质和液体溶质两种。
广义上说,稀释溶液属于配制溶液。
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
所以经常与计算结合考查。
(1)配制固体溶质的溶液需要用到托盘天平,经常考查托盘天平的使用,高频考点为物品和砝码颠倒。
具体可以参看托盘天平的使用。
(2)配制液体溶质溶液需要用到量筒,经常考查量筒的读数,以及视线偏高或偏低对结果的影响。
量筒正确的读数方法为,将量筒置于水平实验台上,视线与页面凹处最低点相平。
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
详细参看量筒的用法。
5.其他操作
(1)常见气体的检验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说明,集气瓶中气体是氧气。
二氧化碳的检验:将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的验满: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已满。
氢气的验纯: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只有“扑”的一声才表明氢气已纯净。
(2)测定溶液的pH
要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然后点在试纸上,和试纸的比色条比对,判断溶液的pH。
注意,不能用蒸馏水湿润试纸,否则相当与稀释溶液。
本文来自马博士教育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hx/hxsy/czsy/zkhxsy/9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