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2.4《风和降水》word学案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案:第二章 2.4 2.5 风和降水、天气预报(教师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学案:第二章 2.4 2.5 风和降水、天气预报(教师版)

第八讲——风和降水、天气预报知识梳理:一、风的形成1、风是空气的_水平运动_,风总是从_高气压区__流向__低气压区_。

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两个地方的气压不一样,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就会形成风。

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_风速__和_风向_。

2、风向(1)风向是指_风吹来的方向_。

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8种风向,即_东风_、_西风_、北风__、_南风_、东南风_ 、 __西北风__、__东北风__、__西南风___。

(2)风向的表示:用一短线段表示。

例如:(3)风向的测量:测量风向的仪器是__风向标__,风向是指它们尖端指向。

(4)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判定风向的有:__旗帜的飘向__,_烟的飘向___,__树叶的飘向__。

3、风速(1)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

常用的度量单位有_米/秒__、__千米/时__等。

(2)风速常用__风级__表示。

风级一般分为0~12级,每级风的名称、风速及在陆地上产生的风效都会有所不同。

(3)气象观测中,测风速的仪器是_风速仪__。

二、空气的湿度1、空气的湿度(1)不论是阴雨还是晴天,冬天还是夏天,室内还是室外,海洋还是沙漠,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_水汽_。

(2)湿度的定义:空气中水汽的多少__叫湿度。

(3)空气的湿度一般用_相对湿度___表示。

(4)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常用百分比表示。

(5)空气的温度越高,空气的_水汽___越大。

2、相对湿度的测量(1)测量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常用的有__干湿球湿度计____、毛发湿度计、自动感应湿度计。

(2)干湿球湿度计的结构与使用结构:由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组成。

使用方法:先读出_干球温度计__的读数,再读出_湿球温度计__的读数,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得出相对湿度。

3、湿度与天气的关系: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多,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三、降水1、水汽凝结(1)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会凝结出细小的_水珠__或__冰晶_,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云或雾。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2.4 风和降水教案 浙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2.4 风和降水教案 浙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2.4 风和降水教案浙教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3.学会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了解目测风向、风速的方法。

4.了解风对人类活动和动物行为的影响。

技能目标学会观测风向和风速。

情感目标最大限度的突出对测量方法的探究。

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风的形成,风向的表示方法。

难点:风的方向的认知。

[教材分析和教学思路]风是一个重要的天气要素。

可反映出天气形势的分布与变化。

本节内容着重于让学生理解风的形成,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学会观测风向、风速,利用目测的方法估计风向、风速。

通过感受风到思考:“风是怎样形成的?”近而介绍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在学习过程中紧紧联系生活如何判断风向及风速,使这节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教学准备]气球、小风车、纸飞机、电风扇、风向标、风速仪[教学过程]一.风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风,先来感受一下风实验:一个充气气球产生风的现象问:为什么有风?(充气气球内的气压〉外界的气压)通过实验能否得出风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分析: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气压一定相同吗?高压区?低压区?提问:第68页图2-31,高压区和低压区之间的空气会如何运动? (气压高处指向气压低处的——股力量,推动空气形成风)类比:水流动的方向?直接原因是什么?空气流动的方向?直接原因是什么? (气压差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气压差异越大,风就越大,如果两地的气压相等,风就平息了)小结:风是怎样形成的?——空气的水平运动。

(二)风向和风速’ .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录音。

找出与风有关的信息。

风向和风极(风速)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1、风向A、定义:风吹来的方向。

B、方位:8种风向C、符号:短线段表示如东风表示为:练习:根据符号确定风向实验:图2—42。

机头方向即风向。

D、测量仪器:风向标-----箭头的方向即风向。

2.4 风和降水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2.4 风和降水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C
台风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气象观测中是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在大风暴来临前,沙漠中的骆驼会表现出惊恐、不肯行走;刮大风时,鸟类不轻易起飞。
沙漠中的骆驼
刮大风时的鸟类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风向标的矢杆表示风向。例如, 甲为东北风,乙为东南风。风 向标上的矢羽表示风速。一个 小三角旗表示20米/秒,一 长横线表示4米/秒,一短横 线表示2米/秒。图甲为26 米/秒,乙为14米/秒。如果 用风级表示,甲为10级风, 乙为7级风。
第4节 风和降水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风是怎样产生的呢?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的。 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8种风向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水汽凝结实验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 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会 附着在微小的灰尘颗粒上 形成细小的水珠,即发生 水汽凝结。
雨滴形成示意图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巩固练习
1.符号“ ”表示( ) A.东北风6级,风从东北方吹来B.东北风6级,风向 东北方吹去C.东北风3级,风从东北方吹来D.东北风 3级,风向东北方吹去
A

风和降水 第2课时(28页教案学案)

风和降水 第2课时(28页教案学案)

2.4 风和降水第2课时学案课题 2.4 风和降水第2课时章 2 学科科学年级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湿度、测量湿度的工具有哪些。

2.学会测量空气湿度。

3.举例说明空气湿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4.知道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原因,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

5.学会测量降水量。

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测量、视频、小组讨论、方法总结等方法,了解和掌握本节关于湿度与降水的相关知识。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体会空气湿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会测量空气的湿度。

2.降水的形成。

【教学难点】 1.动手测量空气的湿度。

2.降水形成的条件。

【导学方法】动手测量、观看视频、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举例说明、课后巩固【课前预习】 1.人们通常用______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2.在生活中,空气的湿度一般用______表示。

3.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______,成云、降水的可能性也越______。

4.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会凝结出细小的水珠或冰晶,这就是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_____或_____。

学习探究【新知导入】这些地方都有水汽这里有水汽吗?【合作探究】(二)空气的湿度1.什么是湿度?2.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是什么?(2)湿度计有哪些种类?3.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是什么?活动:请用上述方法测出教室内外的相对湿度。

4.湿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思考与讨论:(1)根据自身体验,说说相对湿度的大小与人体舒适感的关系。

(2)“燕子低飞要下雨“,你能解释这条天气谚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吗?你还知道哪些与湿度有关的天气谚语?(三)降水活动:如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在一个表面皿内盛满冰,盖在烧杯上。

烧杯中的空气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为什么会发生水汽凝结现象?2.降水的形成思考与讨论:根据凝华、凝结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说云和降雨是怎样形成的。

2.4风和降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2.4风和降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一、选择题1.下列人类活动不是利用风来进行的是( )。

A.帆板运动B.放风筝C.滑雪运动D.风力发电2.某学校七年级一班的师生准备第二天到郊外秋游,小亮担心下雨去不了,晚上看了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后,小亮很高兴,他在预报中听到,明天吹东南风六级,能表示这种风的符号是()A.B.C.D.3.气象部门划分降雨的等级是根据()A.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B.总降雨量的多少C.降雨的时间长短D.降雨形成的原因4.某同学以一定的速度向东跑,他感觉到无风,则此时()A.无风B.吹西风,风速与跑速相同C.吹东风,风速与跑速相同D.吹西风,风速比跑速小5.欲在我国东部某城市周围建一个有废气排放的工厂,如图所示,其最佳的建厂位置应选择图中的( )。

A.②B.③C.②③D.①④6.如图所示,甲地的风向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应是 ( )A.东北风B.西南风C.东风D.西风7.某同学测了当地12小时的降水量,如图所示,则该同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降水量为4毫米,小雨B.降水量为8.2厘米,中雨C.降水量为8.2毫米,中雨D.降水量为8.2毫升,中雨8.云飘在空中而不降水,这可能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汽不足B.气温不够高C.云中凝结的水珠还不够大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9.下表是相对湿度表,则依据表中数据回答正确的是( )A.当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0℃时,湿球温度计示数为7℃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B.在显示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5%时,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定相同C.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减去湿球温度计显示温度的差值越大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干球温度计显示温度就越高10.以下关于图中A.B、C三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A地降水最多,B地降水最少B.A地气温最高,C地降水最少C.B,C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无差别D.A地气温比B地要高,但降水量两地无差别二、填空题11.如图为姜堰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形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风向为风.(2)最低气温为℃,气温日较差为℃.(3)气温﹣7℃大致出现在该日的左右.12.如图甲所示为某地某时刻某特殊天气所在位置及未来移动趋势。

《风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风和降水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浙教版2013》

《风和降水》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风和降水的观点及其在地球上的作用;2. 掌握风和降水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3. 理解风和降水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风的观点及作用;2. 风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3. 降水的观点及作用;4. 降水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

三、导学过程1. 风的观点及作用风是大气中气体的水平挪动,是地球上空气流动的表现形式。

风主要由气压差引起,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地方流动,形成风。

风对地球上的气候、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都有重要影响,比如可以吹走空气中的污染物,也可以带来温暖或寒冷的气流。

2. 风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风的形成原理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太阳的辐射引起的。

地球自转导致地球表面的气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形成气旋,从而产生风。

而太阳的辐射则会使地球表面不均匀受热,形成气压差,引起风的产生。

影响风的因素包括地形、气温、气压等。

3. 降水的观点及作用降水是大气中水汽凝结成液态或固态水滴、结晶体并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是地球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植物发展和人类生活提供了必需的水资源。

4. 降水的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降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水汽在空气中凝结成水滴或冰晶体,形成云层,最终降落到地面。

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空气温度、湿度、气压等。

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形成云层,从而产生降水。

四、导学总结风和降水是地球上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上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本次导学,我们对风和降水的观点、形成原理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了它们在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性。

希望同砚们能够进一步进修和探索,加深对地球气候系统的认识。

2.4 风和降水 教案4(浙教版八上)

2.4 风和降水 教案4(浙教版八上)

授课内容风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

2.知道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3.学会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

4.了解风对人类活动和动物的影响。

技能目标:学会通过实验来解决理论问题,进一步去解释现实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风是一种重要的天气要素。

可反映出天气形势的分布与变化。

学习本节内容对下面教材天气及气候的学习起着基础的作用。

本节课紧密联系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掌握好本节内容,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内容,对科学的学习有较强的兴趣,而学生对风也有较多的认识,但还不能形成概念。

本节课主要与学生互动为主,让学生联系实际,充分根据已有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风的形成,风向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风的方向的认知。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探索+问题解决的方式。

教学用具气球一个、纸飞机一个、铅笔一根、ppt课件、视频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及时间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意图导入风的形成(12’)1、猜谜语:生来本无影,来去却有声。

夏天无它热,冬天有它冷。

2、展示“气球”并提问:当松开气球的充气口时,会有什么现象?后演示实验。

3、进一步提问:把充满气体的气球充气口松开,会感到气球内的空气一涌而出,这是为什么?并给予适当提示。

4、追加提问:为什么气体会从压强高的向压强低的流动呢?1、一步步引导学生提出风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图示展示,让学生自行提出风的概念。

5、ppt动画展示风的形成过程。

学生饶有兴趣,猜谜:风变小,有气出来,放气时有声音。

气球内外压强不同,内高外低风是空气从高压到低压的水平运动。

看,巩固让学生集中精神,把心思转移至课堂。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一连串的提问,激趣,引起学生思考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我归纳能力,增强自主推理能力。

以生动的形式加深学生记忆。

2.4.2 风和降水 教案1(浙教版八上)

2.4.2 风和降水 教案1(浙教版八上)

2.4(2) 风和降水【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理解空气湿度及其与气温之间的关系。

2、知道观测湿度的常用仪器,学会测量空气湿度。

3、了解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

4、理解空气中水汽凝结的原因。

5、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

技能目标:学会测量降水量。

情感目标:1、知道湿度大小与人体舒适感的关系。

2、了解一些天气谚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空气湿度的含义、干湿球湿度计的工作原理、降水的过程。

【教学准备】:干湿球湿度计、烧杯、表面皿、冰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我们常听到“风雨交加”、“暴风骤雨”、“和风细雨”等成语吧,风和雨、雪总是联系到一起。

出示:暴雨和大雪的图片设问:为什么会降水呢?空气的湿度问:在水循环中,陆地上的水就是通过降水的形式得到补充的,降水过程说明空气中存在什么呢?学生回答:水分。

问:水分是以什么状态存在于空气中的呢?学生回答:气态。

讲述:水蒸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所以我们平时是看不到空气中的水汽的。

其实不论是阴雨天还是晴天,冬天还是夏天,室内还是室外,湿润的海洋上还是干燥的沙漠地,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

如冰的饮料瓶外会凝结水珠、打开冰箱会看到白雾等现象都说明了空气中存在水分。

讲述:我们用湿度来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而空气的湿度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问:是不是任何时候空气中的水汽的多少都是一样的呢?学生猜测演示实验:在3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水温分别是25℃、45℃、65℃。

拿玻璃片靠近烧杯口,学生观察玻璃片上出现了什么?三个烧杯口有什么不同?现象:温度越高的水上方的玻璃片上凝结的水珠越多。

问:为什么玻璃上会出现水珠?水珠的多少说明了什么?解释:水温越高,烧杯口空气温度越高,水面蒸发的水也越多,空气含有的水汽就越多,在玻璃上凝结的水珠也就越多。

结论:气温的高低不同,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数量也不同。

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和降水
【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
1、了解风的形成,知道风向和风速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知道
可以用风向标、风速仪测定风向和风速,掌握目测风向和风速的方法;(重点)
2、了解空气的湿度含义、空气的湿度的测量方法;(难点)
3、了解降水的概念;知道降水形成的条件、降雨量的测量(重点)
【重点】风的观测
【器材】
一、【自主学习】
观察学校里悬挂的国旗吗?它有时静止不动、有时却微风飘扬,而有时却在大风中剧烈摆动。
有时改变方向在飘扬。你觉得为什么吗?描述风有两个基本要素是 和
汽化是指 ;液化是指 ;
说说平时生活中我们看到的云或雾是如何形成的
二、【合作、探究、展示】
一、风
阅读课本66-68页风的知识内容,概述、思考以下问题:
1、我们学过大气压强,不同地域不同高度大气强可能不同,请分析风是如何形成的?

2、在地理学中地理方向有8个方向,你能以图形式表达8个方向吗?

3、在图2-40中观察纸风机的指向,你觉得风向是纸飞机机头的指向还是尾翼的指向?
风向是指 ,天气观测和预报中有 风向,表示符号
通常用 测量
从东方吹来的风叫_________,东风往______吹。 往北吹的风叫
__________ , 往东南方向吹的风叫____________。 按例完成:
北风:从 吹来,吹向 西南风:
西风: 东北风:

4、风速是指 ,常用单位
是: ,通常用 测量
读表2--4,写出你认为的最常见的几种风的名称、对应的风级和风速。

思考:风可为我们做哪些有益的事?也会造成哪些危害?
5、阅读68页天气图上风的表达方法。请简要分析表示方法
二、空气的湿度
阅读课本68--70页空气湿度的知识内容,概述、思考如下问题:
6、 你能用事实说明空气中有水汽吗?

结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空气中都含有 。
7、湿度的含义:表示空气中 。一般用 表示----即空气中水汽
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8、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工具___________,最常见的是 ,它由一支 和一支
组成,湿球温度计的球部有 包着。 如何使用?

思考:你能想到干湿球湿度计的工作原理吗?
三、降水
阅读课本70--71页空气湿度的知识内容,概述、思考如下问题:
10、活动------图2--45实验
实验现象:
解释这些白雾和小水珠是如何形成的?

11、归纳:水汽凝结的三个条件是1.气温 到一定程度 2.
3.空气中微小的
12、理解形成降水的过程图,回答问题:
气温下降 →→ 水汽凝结 →→ 云滴 →→ 云滴增大 →→ 降水
⑴降水的形式有:
⑵为什么降水有时候是雨,有时会是雪和冰雹?

13、降雨量的计量单位是?观测方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