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手册人工.doc01

合集下载

避雷防雷最全手册[整理版]

避雷防雷最全手册[整理版]

避雷防雷最全手册怎样防御雷击灾害有雷击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自我保护:1、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伤人。

2、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船只,但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3、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塘边,尽量离开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建筑物,铁围栏、铁丝网、金属晒衣绳边也很危险。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行走,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5、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自身位势、缩小暴露面。

6、如果雷雨天气你呆在室内,并不表示万事大吉,你必须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把电视机室外天线在雷雨天与电视机脱离,而与接地线连接;尽量停止使用电器,拔掉电源插头;不要打电话和手机;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有人遭雷击怎么办1.人体在遭受雷击后,往往会出现"假死"状态,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

首先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

2.其次应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3.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城市当心雷电灾害城市在长高,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的电子器件也在不断增多,电脑网络、程控交换机系统及家用电器一天天普及,而在这现代化的同时,雷电灾害也在悄然走近城市。

企业应急防雷行动手册

企业应急防雷行动手册

企业应急防雷行动手册1. 引言为了加强企业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保障企业财产和员工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手册。

本手册适用于各类企业进行应急防雷行动的策划和实施,旨在提高企业应对雷电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应急组织架构2.1 成立应急指挥部,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对应急防雷行动的整体策划和指挥。

2.2 设立应急防雷小组,由安全、生产、技术、财务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应急防雷行动。

3. 预警机制3.1 建立雷电预警信息接收和发布机制,确保及时准确地获取和传递雷电预警信息。

3.2 制定预警响应措施,包括人员疏散、设备停电、防雷设施检查等。

4. 应急响应流程4.1 接收到雷电预警信息后,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防雷小组成员。

4.2 应急防雷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采取预警响应措施,向全体员工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疏散、停电等程序。

4.3 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响应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防雷行动。

如决定启动,应急防雷小组立即执行以下任务:(1)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2)对易受雷击的设备进行停电处理;(3)组织人员疏散,确保员工生命安全;(4)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置,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4.4 应急防雷行动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行动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5. 培训和演练5.1 定期组织应急防雷行动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防雷意识和能力。

5.2 定期开展应急防雷演练,检验应急响应流程和防雷设施的运行效果。

6. 资料和档案管理6.1 建立应急防雷资料档案,包括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应急行动记录等。

6.2 定期对应急防雷资料进行更新和归档,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7. 附则7.1 本手册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7.2 本手册的解释权归企业应急指挥部。

工人防雷应急处置预案模板

工人防雷应急处置预案模板

一、预案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在雷雨天气下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在雷雨天气期间进行户外作业的工人。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雷击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成人员:- 纪检监察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预案的执行。

-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预案的实施。

-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雷击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雷击事故的具体处置工作。

组成人员:- 安全员: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

- 医疗救护人员: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

- 消防人员:负责现场火灾的扑救。

- 通讯保障人员:负责现场通讯联络。

四、应急处置程序1. 预警阶段- 收集气象预报信息,密切关注雷雨天气变化。

- 通过广播、网络等渠道向全体工人发布雷雨天气预警信息。

- 工人应立即停止户外作业,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2. 事故发生阶段-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分析事故情况,制定处置方案。

- 应急处置小组迅速到达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 医疗救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 消防人员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防止火灾发生。

- 通讯保障人员保持与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

3. 事故处置阶段- 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扩大。

- 及时清理现场,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4. 善后处理阶段- 对受伤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 对事故教训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注意事项1. 工人在雷雨天气期间应穿戴防雷装备,避免在户外停留。

2. 禁止在高压线附近、高大树木下、孤立建筑物旁等危险区域活动。

3. 雷雨天气期间,禁止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

4. 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高防雷意识。

防雷接地安全操作手册

防雷接地安全操作手册

防雷接地安全操作手册雷电是一种强大而危险的自然现象,可能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了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雷接地工作至关重要。

本操作手册将为您详细介绍防雷接地的安全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防雷接地的基本原理防雷接地的主要目的是将雷电产生的巨大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免受雷击损害。

其原理是通过接地装置,将建筑物、设备等与大地形成良好的电气连接,使雷电电流能够迅速、安全地分散到地下。

二、防雷接地系统的组成1、接闪器接闪器是防雷系统中直接接受雷电的部分,常见的有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等。

2、引下线引下线用于将接闪器接收到的雷电电流传导至接地装置。

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防雷接地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接地极、接地母线等,负责将雷电电流安全地引入大地。

三、防雷接地的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熟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接地极、接地母线、电焊条、电焊机等。

3、确保施工现场具备施工条件,清理场地,设置警示标识。

四、接地极的安装1、接地极一般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等材料,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接地极应垂直打入地下,深度通常不小于 25 米,间距不小于 5 米。

3、接地极与土壤之间应接触紧密,可在接地极周围填充降阻剂,以降低接地电阻。

五、接地母线的敷设1、接地母线通常采用扁钢或圆钢,应沿建筑物外墙或基础敷设。

2、接地母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扁钢宽度的 2 倍或圆钢直径的 6 倍,焊接处应进行防腐处理。

3、接地母线应与引下线和接地极可靠连接。

六、引下线的安装1、引下线一般沿建筑物的外墙或柱子敷设,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2、引下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连接处应进行防腐处理。

3、引下线应在距地面 18 米处设置断接卡,以便测量接地电阻。

七、防雷接地系统的测试1、防雷接地系统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2、测试仪器应定期校验,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2019年防雷作业指导书(DOC).doc

2019年防雷作业指导书(DOC).doc

浙江科安检测有限公司作业指导书防雷检测操作规程(第3版)作业指导书防雷检测操作规程版号:第3版生效日期:2012年2月1日批准人:批准日期:控制状态:编号:持有人:修订页修订序号修订页号修订内容批准人批准日期作业指导书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编制人审核人1 HZKA-GC-01-2012 检测安全操作规程2 HZKA-GC-02-2012 检测流程3 HZKA-GC-03-2012 防雷检测操作指导书4 HZKA-GC-04-2012 施工跟踪检测5 HZKA-GC-05-2012 接地电阻测试仪操作维护规程6 HZKA-GC-06-2012 超声波测厚仪操作维护规程7 HZKA-GC-07-2012 接地电阻测试仪运行检查规程8 HZKA-GC-08-2012 等电位测试仪操作规程9 HZKA-GC-09-2012 电涌保护器安全巡检仪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检测安全操作规程检测安全操作规程一、检测室应对涉及到可能造成人身安全的测试设备、检测装臵采取有效的防护和隔离措施,新检测人员在进入检测现场前必须经过安全上岗培训。

二、现场检测工作至少应有两名以上持上岗证检测人员参加,其中一名负责检测仪器进行测试,另一名负责检查和检测点取样、标注。

三、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检测表面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

在检测过程中,如有天气状况、环境条件突变,可能影响安全或检测结果的正确性的情况时,应立即终止检测。

四、检测人员在作业时应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及其他相关规定。

应具备保障检测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防护措施,攀高危险作业必须遵守攀高作业安全守则;检测仪器设备、工具等不能放在搞出易坠落位臵,防止坠落伤人和损坏仪器设备。

五、检测时,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接地引线和其他导线应避开高、低压供电线路,要避开高低压架空线5米以上,并注意避开或不影响行人和车辆。

六、在检测易燃易爆危化场所(环境)的防雷装臵时,应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应在受检单位管理人员的引导下进行,必要时可要求受检单位暂时关闭危险品流通管道阀门。

工人防雷应急处置预案

工人防雷应急处置预案

工人防雷应急处置预案一、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明确工人在雷电天气下的应急措施和程序,减少雷电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确保生产安全和工人生命安全。

二、组织机构成立防雷应急小组,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成员包括安全生产负责人、现场管理人员、电工等专业人员。

三、预警机制1. 关注气象预报,提前获取雷电天气信息。

2. 建立内部预警系统,一旦接到雷电预警,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通过广播、短信等方式向全体工人发布雷电预警信息。

四、应急措施1. 室外作业人员在雷电来临前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2. 室内作业人员应关闭非必要的电源,避免使用易导电的工具和设备。

3. 高空作业人员应立即下降至地面,避免成为雷电的直接击中目标。

4. 电工应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接地系统完好,防止雷电感应。

5. 施工现场应设置避雷设施,如避雷针、接地线等。

6. 储备足够的防雷器材,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五、应急救援1. 一旦发生雷电伤人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2. 现场人员应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并向防雷应急小组报告。

3. 应急救援小组应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初步救治,并协助医疗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

4. 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以便事后调查和分析。

六、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工人进行防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 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防雷应急演练,提高工人的应急反应能力。

七、预案更新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新的防雷技术,定期对预案进行审查和更新。

八、总结与改进每次雷电天气过后,应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

九、附件1. 防雷设备清单2. 应急联系人名单3. 雷电天气作业指南。

工人防雷应急处置预案

工人防雷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雷雨季节,雷电灾害频繁,对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提高我单位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保障工人在雷雨天气下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工人在雷雨天气下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减少雷电灾害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 提高我单位应对雷电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所有工人在雷雨天气下的防雷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防雷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XXX2. 防雷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组:(1)信息收集组:负责收集雷电预警信息,及时报告给领导小组。

组长:XXX成员:XXX、XXX(2)应急抢险组:负责组织人员、物资进行应急处置。

组长:XXX成员:XXX、XXX、XXX(3)医疗救护组: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组长:XXX成员:XXX、XXX(4)宣传报道组:负责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组长:XXX成员:XXX、XXX五、应急处置措施1. 雷电预警信息接收与传递(1)信息收集组要及时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预警信息,及时报告给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接到预警信息后,要及时通知各工作组。

2. 人员疏散与安置(1)各工作组要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迅速组织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

(2)对因工作原因无法疏散的人员,要加强防护措施,确保其安全。

3. 应急抢险(1)应急抢险组要迅速组织人员、物资进行抢险,确保现场安全。

(2)对因雷电灾害造成的设施损坏,要及时进行抢修。

4. 医疗救护(1)医疗救护组要迅速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2)对重伤员,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5. 恢复生产与生活秩序(1)各工作组要协同配合,尽快恢复生产与生活秩序。

(2)对受影响的设施,要及时进行修复。

六、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对全体员工进行防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雷电防护手册

雷电防护手册

雷电防护手册一、引言雷电是一种高能量放电现象,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一套严密的雷电防护手册显得尤为重要。

本手册将从防护原理、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等方面,为您提供详尽的雷电防护指南。

二、防护原理1.1 雷电产生与特点雷电的产生与云层内部水珠、过冷水滴的积聚形成云层内电场有关。

当云底到达一定高度时,云底与地面之间的电压差将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地面与云之间发生放电现象,形成闪电。

1.2 雷电的危害雷电放电的高温和高能量特性,使其对人体和设备造成严重危害。

雷电的主要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身伤害:雷电放电造成的高温和高压会导致直接电击致死或重伤的风险。

2)设备损坏:雷电放电会产生巨大的电流和电压,对设备造成严重损坏,甚至烧毁。

1.3 防护原则基于对雷电危害的认识,雷电防护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预防为主: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和设备设置来减小雷击概率和危害程度。

2)综合施策:综合运用各种雷电防护技术手段,形成层层防护的体系。

3)灵活性: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防护措施2.1 雷电防护技术分类根据防护区域和设备特点,雷电防护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1)防区外围防护:对建筑物和设施的外围进行防护,如避雷针、避雷网等。

2)内部防护:采用内部防护措施,包括接地装置、过流保护装置等。

3)设备防护:对特定设备进行防护,如雷电保护器、金属屏蔽等。

2.2 具体防护措施2.2.1 建筑物外围防护1)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使用金属、导电材料等,增加建筑物对雷电的导电性能。

2)安装避雷针: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合理设置避雷针,引导雷电磁场流过建筑物。

3)设置避雷网: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避雷网,形成外部导电体,分散雷电电荷。

2.2.2 内部防护1)接地装置:合理布置接地系统,将雷电产生的电荷迅速导入地下,减小雷击对设备的影响。

2)过流保护装置:在电路中设置过流保护装置,及时切断电路,避免设备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桩: a 、验收结果:b 、检测及记录: 项目内 容检 测 质量情况 图例:i1 2 3 4 01 利用系数 0.5 √ √ √ √ 02 桩深 深25m 浅3.5m √ √ √ √ 03 桩直径 D=1.2m /1.0m√ √ √ √ 04 桩主筋直径 Φ16 √ √ √ √ 整改意见:无整改施工单位检测员:05利用主筋数4根/桩√√√√06单桩接地电阻平衡度1√√√√07 土壤电阻率 P=350Ω/m整改结果:无整改监理:08 地下水位 2m09 四置距离E20m,S30m,W>50m,N>50m√√√√内容时间、 天气、温度分段、分项 工程内容验收意见施工员建设单位 代表防雷中心 检测员备 注2011年12月4日 桩类型:人工挖孔桩合格M 晴T ( ) 11℃c、附图及说明:施工单位检测员:2、其他接地体: a 、验收结果:b 、检测及记录:项目内 容检 测 质量情况 图例:1 2 3 4 10 材料、规格 热镀锌扁钢-40*411 埋设深度6.0米 12 接地体与桩主筋连接单面搭接焊>12d整改意见:无整改施工单位检测员:13接地体与引下线主筋连接单面搭接焊>12d14 接地体埋设方式环形接地体整改结果:无整改监理:内容时间、 天气、温度分段、分项 工程内容验收意见施工员建设单位 代表防雷中心 检测员备 注2011年12月4日 接地体类型:环形接地网合格M 晴T ( ) 11℃c、附图及说明:施工单位检测员:3、承台: a 、验收结果:b 、检测及记录:项目内 容检 测质量情况 图例:1 2 3 4 15 引下线间距≤18米 16 引下线利用柱主筋数4根17 承台与桩主筋连接 Φ12圆钢单面搭接焊≥12D 整改意见:无整改施工单位检测员:18承台与引下线柱主筋连接Φ12圆钢单面搭接焊≥12D19每根引下线在-50cm 处钢筋总面积S ≥0.82m ²整改结果:无整改监理:内容时间、 天气、温度分段、分项 工程内容验收意见施工员建设单位 代表防雷中心 检测员备 注2011年12 月 4日 承台类型:地梁承台合格M 晴T ( )11c、附图及说明:施工单位检测员:4、地梁: a 、验收结果:b 、检测及记录:项目 内 容 检 测质量情况 图例:1 2 3 4 20地梁主筋与引下 线柱主筋连接单面焊≥12D 21 地梁间主筋连接 单面焊≥12D 22 短 路 环6m 一个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检测员:23 预留电气接地﹣50×5镀锌扁钢,l =0.25m24 接地体电阻值<1Ω整改结果:监理:内容时间、 天气、温度分段、分项 工程内容验收意见施工员建设单位 代表防雷中心 检测员备 注2012年12月4日 地梁类型:框架地梁合格M 晴T ( ) 10℃c、附图及说明:施工单位检测员:5、主筋引下线: a 、验收结果:b 、检测及记录:内容 楼层 项目25 引下线连接项目26 短路环项目27 电气预留接地 项目28间 距项目29利 用主筋数 质量情况 图例:12 3 4 01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镀锌圆钢250 >12d 2 02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镀锌圆钢250>12d 2 03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04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05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检测员:06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07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08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09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整改结果:监理:10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11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12d2内容时间、 天气、温度分段、分项 工程内容验收意见施工员建设单位 代表防雷中心 检测员备 注2011年12月4日 主筋引下线类型:剪力肢主筋合格M 晴T ( ) 11℃内容 楼层 项目25 引下线连接 项目26 短路环 项目27 电气预留接地项目28间 距项目29利 用主筋数 质量情况 图例:12 3 4 12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13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14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15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16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17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18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19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20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21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22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23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检测员:24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 25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 >12d 226 对角设置,焊接平滑 一个箍筋>12d 227 28整改结果:监理:29 30 31内容 楼层 项目25 引下线连接 项目26 短路环项目27 电气预留接地项目28间 距项目29利 用主筋数质量情况 图例:12 3 4 32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检测员:44 4546 47 48整改结果:监理:49 50 516、均亚环: a 、验收结果:b 、检测及记录:内容 楼层 项目30均亚环与柱主筋连接项目31 预留钢筋接地项目32 窗-环过渡电阻监测员质量情况 图例:12 3 4 01 02 03 04 05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检测员:06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Φ10圆钢 过渡R=0.01Ω07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Φ10圆钢 过渡R=0.01Ω 08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Φ10圆钢 过渡R=0.01Ω 09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Φ10圆钢 过渡R=0.01Ω整改结果:监理:10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Φ10圆钢 过渡R=0.01Ω11连接正确,符合要求ф10圆钢过渡R=0.01Ω内容时间、 天气、温度分段、分项 工程内容验收意见施工员建设单位 代表防雷中心 检测员备 注2005年6月 20日 均亚环类型:(侧击雷防护)梁主筋合格MT ( )内容 楼层 项目30 均亚环与柱主筋连接 项目31 预留钢筋接地 项目32 窗-环过渡电阻 监测员质量情况 图例:12 3 4 12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13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14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15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16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17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18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19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20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检测员:21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22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23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24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25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 ф10圆钢 过渡R=0.01Ω 26 连接正确,符合要求ф10圆钢过渡R=0.01Ω整改结果:监理:27 以下空白28 29 30内容项目30项目31项目32监测员质量情况图例:楼层 均亚环与柱主筋连接预留钢筋接地窗-环过渡电阻1 2 3 4 3132 33 34 35 36 37 38 39 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检测员:40 41 4243 44 45整改结果:监理:46 47 48 497、避雷网格: a 、验收结果:b 、检测及记录:项目 内 容 检 测 质量情况 图例:1 2 3 4 33 材料、规格 ф12圆钢<10m ×10m34 敷设方式 暗敷设 35网格焊接单面焊>12d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检测员:36 与引下线连接 焊接连通37预留接地符合设计要求整改结果:监理:内容时间、 天气、温度分段、分项 工程内容验收意见施工员建设单位 代表防雷中心 检测员备 注2005年10月10日 避雷网格类型:暗敷网格M 晴T ( ) 28℃c、附图及说明:施工单位检测员:8、避雷带: a 、验收结果:b 、检测及记录:项目 内 容 检 测 质量情况图例: 1 2 3 4 38 带与柱筋引下线相连接 单面焊>12d 39 敷设方式及敷设厚度 明敷设 40支架间距≤1米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检测员:41 材料、规格 Φ12镀锌圆钢42 闭合环路测试 连通 整改结果:监理:43接地电阻<1Ω内容时间、 天气、温度分段、分项 工程内容验收意见施工员建设单位 代表防雷中心 检测员备 注2005年8月26日 避雷带类型:镀锌圆钢明敷设M 晴T ( ) 35℃c、附图及说明:施工单位检测员:9、避雷针: a 、验收结果:b 、检测及记录:项目内 容检 测 质量情况 图例:12 3 4 44 材料、规格及相关证明书 Φ12镀锌圆钢45 安装高度 0.5米 46 安装位置 屋角 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检测员:47连接形式弧形搭接焊48接地电阻<1Ω整改结果:监理:内容时间、 天气、温度分段、分项 工程内容验收意见施工员建设单位 代表防雷中心 检测员备 注年 月 日 避雷针类型:镀锌圆钢短针合格MT ( )c、附图及说明:施工单位检测员:10、等电位: a 、验收结果:b 、检测及记录:项目 内 容 检 测 质量情况 图例:12 3 4 49 天面冷却塔、广告牌与避雷带相连2处 50 天面其他金属体与避雷带相连2处 51 竖直金属管道接地 预留Φ12圆钢 52 电梯接地﹣40×4扁钢 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检测员:53 高低压联合变压器接地 ﹣50×5扁钢54 低压配电重复接地 <1Ω 55 低压配电保护接地 <1Ω 整改结果:监理:56 地下给水管接地<1Ω57地下燃气管道与其它金属管道的距离水平距离>1米,垂直高度>0.2米内容时间、 天气、温度分段、分项 工程内容验收意见施工员建设单位 代表防雷中心 检测员备 注年 月 日 等电位类型:接地合格MT ( )c、附图及说明:施工单位检测员:11、避雷器:a、验收结果:b、检测及记录:项目内容检测质量情况图例:1 2 3 458 高压电缆敷设方式及电压值59 高压避雷器型号60 低压线路敷设方式61 低压避雷器型号、通流量、阻燃防爆整改意见:施工单位检测员:62 低压线路保护级数63 避雷器接地整改结果:监理:内容时间、天气、温度分段、分项工程内容验收意见施工员建设单位代表防雷中心检测员备注年月日避雷器类型:(感应雷防护)M T()c、附图及说明:施工单位检测员: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