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防雷知识科普讲座-雷电学原理

防雷知识科普讲座-雷电学原理
▪ 郑国光局长批示: 请守荣同志速带队去重庆市现场检查指导雷击灾害成因分析及防雷减
灾工作。减灾司要做好灾害及服务情况的上报工作,并与教育部沟通, 强化中小学的防雷等防灾知识教育,争取进入中小学教材内容。
▪ 随后,中国气象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防雷工作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于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共投入4000万元开展中小学校 防雷示范工程建设。
室内家电雷电灾害事故现场
上海证券交易所雷击事故
▪ 2000年8月18日12点56分,一次闪电造成 上海证券交易所卫星接收站机房遭雷击, 全国上海股票交易(上海地区除外)行情 传输中断58分钟。在国际上造成重大影响。
2007年5月23日下午4:34分,重庆市开县义和镇兴 业村小学突然遭受雷击,造成7人死亡,44人受伤。
▪ 城市建筑物高度和密度不断增加,增加了落雷概率。 ▪ 部分防雷设施年久失修,防雷设施达不到规范要求。 ▪ 人们的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匮乏(尤其在农村)。 ▪ 另外,气候变暖会使暖性灾害性天气增多,如暴雨、
台风、雷暴、龙卷等强对流天气。城市的热岛效应 和污染加重也会导致雷电活动的增加。
二、雷电基础知识
2000年武汉航空公司一架客机遭遇雷雨天气坠毁, 机上38名乘客以及4名机组成员无一生还。
2007年10月28日凌晨。从首都机场飞往昆明的国航CA4174次航 班起飞后不久遭到雷击,雷达受损,致使飞机返航。
2002年7月27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发生雷击火 灾,过火面积4万公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森林雷击火灾。
▪ 雷击对象增多。如今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视塔越来越高、 高压线、储油罐、计算机网络、社会公共服务电子系统、家 用电器、特别是微电子器件等一些低压器件,雷击的目标大 大地增多了。

防雷基础知识

防雷基础知识

三、雷暴日等级划分
凡在一天之内能听到雷声的就算一个雷暴日。 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多雷区、高雷 区、强雷区,并符合下列规定: 1、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0天及以下的地区: 2、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0天,不超过40 天的地区; 3、 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天,不超过60 天的地区; 4、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天以上的地区。
三、防雷的知识
(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
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 类。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1、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 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 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2、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3、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 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 共用接地系统: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 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
电位连接带、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 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第四章 防雷产品及选择
现在的防雷产品琳琅满目,但概况起 来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 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和。 其中接闪器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 引下线一般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 圆钢;接地装置一般采用角钢、钢管或圆 钢;电涌保护器主要包括电源电涌保护器 和信号保护器。
(3)雷灾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了,它 袭击的对象本身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并不太大, 而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就难以估计。 (4)产生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关键性 的特点是雷灾的主要对象已集中在微电子器件设 备上。雷电的本身并没有变,而是科学技术的发 展,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变了。微电子 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各种生产和生活领域,微电子 器件极端灵敏这一特点很容易受到无孔不入的 LEMP的作用,造成微电子设备的失控或者损坏。

防雷接地基础知识及注意要点

防雷接地基础知识及注意要点

均压:建筑物和设备使用的等 电位连接较多。 均压的目的是让各个参 考连接点的电位保持一 致,避免电动势移动造 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防雷的方法和原理
屏蔽:多用于电线电缆、管道保护 尤其进出建筑物和重要设备 的线缆(如铠装光缆)更需 做好屏蔽保护,就如同给线 缆和管道增加了一层金属防 护,抵御浪涌效果明显。
防雷器分类
分流型或扼流型元件 分流型:与被保护的设备并联,对雷电脉冲呈现为低阻抗, 而对正常工作频率呈现为高阻抗。 扼流型:与被保护的设备串联,对雷电脉冲呈现为高阻抗, 而对正常的工作频率呈现为低阻抗。用作此类装置的器件有: 扼流线圈、高通滤波器、低通滤 波器、1/4波长短路器等。
防雷器按级别分为A、B、C、D四类,若按照用途分: 电源保护器:交流保护器、直流保护器、开关电源保护器等。
接地:所有的被保护的建筑物和设 备都需接地。以便将浪涌电 流泄放入地。
防雷的方法和原理
分流:使用电涌保护器和导流装置 分流雷电流的方法。 强大的雷电流在线缆和设备 无法抵御的情况下,通过防 雷器进行分流浪涌电流。
躲避:重要设备移动到有保护装置 的物体内部。多用于野外工 作人员和重要设备的防护。
综合防雷系统
3、对后端设备危害
监控系统的电源线、信号线或进入监控室的其 它金属线缆遭到雷击或被雷电感应时,雷电波 沿这些金属导线/导体侵入设备,导致高电位差 使设备损坏,最易对后端设备造成危害。
防雷的方法和原理
雷电造成的危害非常巨大,人类在长期与 雷电较量中,总结了以下一些防雷方法:
接闪:多用于建筑物和室外文 物,需安装专业接闪器 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信号保护器:视频防浪涌器、音频保护器、天馈保护器等。
如何选择合适的防雷器
工作电压(根据设备工作电压,选择合适保护电压的 避雷器)

防雷安全培训讲义

防雷安全培训讲义

防雷安全培训讲义一、雷电基本知识雷电是天空中的云团在静电感应作用下,产生电荷并聚集形成雷云,当云层对地面产生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空气电离而导电,形成放电通道,出现闪电和雷鸣现象。

雷电具有极高的能量和电压,对人类生产和生活设施、设备和人身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二、雷电危害识别雷电危害主要包括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三种形式。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设备和人体等,造成直接损害;感应雷是指雷电放电时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导致设备过热、损坏;雷电波侵入则是指雷电沿输电线路侵入,导致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三、防雷设施与设备防雷设施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用于接引雷电并将其引入地下;防雷设备主要包括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等,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四、防雷安全措施1. 安装防雷设施:建筑物应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设施,并与地下连接线良好连接。

2. 设备接地:电气设备应进行接地处理,以避免雷电击中设备时产生过电压和过电流。

3. 安装电涌保护器:电子设备应安装浪涌保护器,以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

4. 防雷宣传教育:加强防雷宣传教育,提高员工防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建立防雷安全制度: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设施及设备。

五、应急处置与救援在遭遇雷电天气时,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 及时关闭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切断电源和信号线路。

2. 避免在空旷地区停留,尽量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躲避。

3. 不要在树下、金属物体附近停留,避免使用金属雨伞等物品。

4. 如果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雷电天气,应关闭车窗、收音机天线,避免接打手机。

5. 在雷电天气结束后,应尽快离开躲雨的建筑物,以防积水带电伤人。

同时,需要了解基本的救援常识,如心肺复苏术(CPR)等,以便在遭遇意外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

六、防雷安全法规与标准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防雷安全法规和标准。

建筑物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建筑物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解成小水珠
分解时相
互碰撞、摩擦
形成带
正或负电荷的云层。
-- - - ------ -
+ + + + ++ + + + + ++
2.雷电的危害 ▪ 雷云直接对建筑物放电;
此时,若没有良好的接地通路,大电流 会引起火灾、损坏建筑物、损坏电气设备等。 ▪ 建筑物上产生的感应电荷,在雷云放电 后,不会立即消失,电荷会互相排斥,形成 巨大的能量,损坏建筑物;形成的高电位, 会造成电气设备、线路的破坏。
建筑物防雷基础知识培训
建筑物的防雷是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近几 年来,随着现代化建筑中电子类、通信类设备的增加, 防雷设计显得更加重要。
本章重点: ▪ 建筑物防雷等级的确定; ▪ 防直击雷的具体措施。
§1.防雷等级
一.雷电的产生及危害 1.雷电的产生
地面水蒸气受热上升
高空遇冷空气形成水

受高空气流影响分
消雷装置
侧击雷
二.防侧击雷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30m 时,需要设计防侧击雷。
做法:30m以上每隔三 层设水平均压环,可利用建 筑物圈梁内两根主钢筋构成 环网。30m以上的所有外 墙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
三.防雷电波侵入 雷电波会沿着架空线路、埋地线路进
入建筑物,损坏设备,尤其是计算机类、 电子类设备。采取措施:
1.室外进户线采用埋地电缆,入户后电缆金属外壳接 地。
2.装设电涌保护器
雷电波
进户电缆
电涌保护器
如何防雷?关键是在建筑物内部提供一 个良好的接地通路。
二雷等级
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建筑

防雷技术基础知识培训

防雷技术基础知识培训

防雷技术
1.2 防雷装置
❖ 闪接器: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金属屋面 可作为闪接器。
❖ 避雷器:有阀型、管形和保护间隙三种类型。
❖ 下引线:常用园钢或扁钢制成,要求路线尽可能短。建 筑物和构筑物的金属结构可用作下引线,但须连接可靠。
❖ 接地装置:与一般接地装置相同。
要求:用园钢直径≥10mm,用扁钢厚度≥4mm、截面积 ≥100mm2,用角钢厚度≥4mm,用钢管壁厚≥3.5mm。
由此可见雷电的放电 通道是弯曲的。
雷电形成的原因
雷雨云
一般专业书中讲的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云的形成过程 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 凝结的过程。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 件,其主要方式有: ① 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 ② 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 ③ 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
➢ 离开墙壁或树木8米以上、离开小山、或隆起的小道; ➢ 尽量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旁、铁丝网、旗杆、 烟囱、宝塔、金属晒衣绳、以及无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
➢ 在户内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电视机天线、以 及与其相连的设备1.5米以上;
➢ 关闭门窗,以防雷球进入。
1.4雷电的简介
这就是壮 观的雷电
防雷技术基础知识培训
1.1 雷电事故
❖ 雷电:是大自然分离和积累的电荷放电现象。 ❖ 特点: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的特点,有极大的破坏力。 ❖ 建议:建筑物和构筑物,特别是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发电厂、电力线路和变电站,油库,以及个人都必须考虑防雷措施。
雷击案例
事事故故原经因过:: 1989年(81月)2由1日于,设东计营和-施黄工岛时输没油有管考线虑末防站雷油问库题,罐 一座内2钢.3和万金立属方构米件非互金不属连油接罐,(因5号此罐不)能爆及炸时起排火除,雷随电 后又强将电旁场边的的感一应座电非,金导属致油了罐雷(电4产号生罐火)花引引爆燃,油并气使的 另外可三能座性容。量1万立方米的金属罐引燃,造成19人死 亡,7(8人2)受防伤雷,设烧施掉不原合油要3.6求万,吨长,年烧锈毁蚀大失型去油了罐应五有

防雷技术基础知识-精

防雷技术基础知识-精
击;雷电的活动遵守欧姆定律。 技术发展主攻方向 以大型变电站高压防雷、接地为主
2020/9/24
4
雷电危害方式
直接雷击
雷电直接击在建(构)筑物或其它物体 上,产生的电动力、机械效应。
雷电感应
雷电闪击过程中,在金属物体上产生产 生的电磁效应。
雷电波侵入
雷电过电压脉冲沿线路进入建筑物内造 成设备、系统损坏的现象。
2 1753年罗蒙罗索夫重复了富南克林风筝实验,并 编写论文《关于因电力而产生的大气现象的发言》。
3 目前防雷技术需要突破的难题是:雷电闪击路径 无法事先预测-----雷电预警
2020/9/24
3
防雷技术发展趋势
理论
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法拉第、麦克思韦方程 确定雷电由场和路组成 雷电活动规律:总是在阻抗较低的路径上发生闪
18
注意事项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1.0.1 条
有人认为,建筑物安装了防雷装置后就万无 一失了,从经济观点出发,要达到这点是太
浪费了,因此,特指出“或减少”,以示不
是万无一失,因为按照本规范设计的防雷装
20置20/9的/24 安全度不是100%
19
避雷针使用注意事项
(1)油库、加油站尽量不要使用避雷针
2020/9/24
11
粮食储备库21号中转仓东南方顶部 遭雷击燃烧,起火点现场测量被烧成 空洞面积为2.46平方米,烧焦碳化面 积为0.33平方米。
2020/9/24
12
直接雷击防护
1 避雷针原名“Lightning Rod”或“Lightning Conductor”并没有避雷这一概念。后来成为消雷器商业
2020/9/24
1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

防雷安全管理规定雷电是一种危险的自然现象,它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雷击事故的发生,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防雷安全管理规定。

本文将介绍这些规定的主要内容。

一、防雷安全基础知识了解防雷安全基础知识是保障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防雷安全基础知识:1.雷电的形成和危害雷电是云层间电荷分离产生闪电放电的过程。

雷击事故会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雷击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直接打击伤害:雷电直接击中某个物体或人体,造成烧伤、电击等严重后果。

•静电感应危害:雷电云在接近地表时,会在地表和物体上电感应,产生电压、电弧、火花等危害。

•涌入危害:雷击过程中,雷电产生的电流会沿着物体的表面或内部流动,对物体造成损伤。

•爆炸危害:雷电在接触爆炸品时,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2.防雷安全措施为了降低雷击事故的发生率,采取以下措施是必要的:•地线接地:在建筑物、电子设备等高风险区域,应设置合理连接地线。

•立杆接地:在高地象、高架桥等场所,应设置合理连接立杆接地。

•避雷针接地:在建筑物、高大树木等区域,应设置合理连接避雷针接地。

•防雷器的使用:对高值设备、易感目标应安装合适的防雷器。

•防雷检测和预警:在高风险场所,应设置电气监测设备并实施预警。

二、建筑物的防雷安全规定建筑物的防雷安全规定主要包括何时使用避雷针、如何布置避雷针、避雷地线的连接、电缆穿空防雷安全措施等。

1.建筑安全用电雷电防范规定建筑物的安全用电雷电防范规定包括以下几项:•电缆和线管的敷设应符合防雷规定,保持符合规定的距离。

•发粘操作行为应符合防雷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在电缆穿越建筑物屋面、墙壁和墙角处应设置防雷溢流器。

•建筑物内的壳体结构、吊顶板、地板、隔墙、隔音板、外墙应采用金属构造以达到防雷目的。

•在建筑物内设置高值设备时,应设置防雷避雷装置或者防雷附加装置。

•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电缆、线管等以符合防雷规定的方式安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电前,地面金属物感应出大量异号电荷,放电后,感 生的电荷来不及立即消失,产生几万伏的高电压,会对 周围放电而出现感应雷的雷击现象
放电时,闪电通道周围的导体上有强大的感应电动势产 生,在导体间隙处,强电场可导致空气击穿放电
直击雷、感应过电压沿导电线路窜入室内,危及人身安 全,毁坏电器设备
a
11
1区:由建筑物界面内所包围的空间。区内物体不处于 直接雷击之下。
2区:1区内更高屏蔽要求的空间,如电气或电子设备 机壳内部的空间
a
21
五、建筑物防雷
感应雷的防护
采取综合的防护措施
屏蔽 均压 分流 接地
a
22
五、建筑物防雷
感应雷的防护
屏蔽:用金属材料构造一个闭合空间,并且接地, 如计算机外壳
1997年一次闪电,雷电过电压波通过电话线 引入广西大学网络中心机房,致使Modem池 和拨号服务器损坏
a
5
二、雷电的成因
大气电场 晴天大气电场 天空大气中分布有正电荷,大地表面分布着
等量的负电荷 电场强度方向垂直指向地面 电场强度值约为120V/m,站在地面的人在头
与脚之间约有200V的电势差
不在雷电放电通道上,而是在雷电放电过程中产 生的瞬时地电位高压、或电磁感应过电压而造成 的其他危害
雷电反击危害
雷电落地点由于巨大的电流使得地电位升高,从 而使接地的设备外壳与附近的导电部分之间产生 高电压,达到一定的值就会产生反击放电,给设 备或人身造成危害
a
10
三、雷电危害的类型
雷电感应危害
a
6
二、雷电的成因
a
7
三、雷电危害的类型
直击雷危害 间接雷危害
雷电反击危害 雷电感应危害
a
8
三、雷电危害的类型
直击雷危害
雷电放电的通道 瞬时电流高达几万安培,除电效应外,还有热效
应,导致火灾,熔化物体,使闪电通道膨胀,水 分汽化,又造成机械作用
a
9
三、雷电危害的类型
间接雷危害
四、人身的雷电防护
呆在建筑物、汽车、火车和棚屋内,或者呆 在高大物体防雷保护区或架空电力线保护区 域内
在高大物体保护区内,离高大物体的距离保 持在2米以上
当在开阔平坦的地面上时,丢掉一切长的物 体,尽量使身体放低
a
12
五、建筑物防雷
防雷参数的选择 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把
静电屏蔽 磁场屏蔽 电磁场屏蔽 信号传输线的屏蔽
,两端接地
a
23
五、建筑物防雷
感应雷的防护
均压:保护区内的金属装置作等电位连接
建筑物的电位均衡连接 建筑物顶上的各种金属设备的等电位连接 电气装置的均压连接
a
24
五、建筑物防雷
感应雷的防护
分流:采用避雷器来限制雷电过电压波,将雷电 流分流入地。
引下线:连接接闪器和接地体的金属导线,用以 将雷电导入大地
接地体:保持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a
16
五、建筑物防雷
直击雷的防护
笼式避雷网:利用建筑物墙体内的钢筋连接在一 起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
a
17
五、建筑物防雷
直击雷的防护
接闪器的高度与保护区域
a
18
五、建筑物防雷
直击雷的防护
避雷器
接地体 a
被保护 设备
25
六、实例
雷电是自然界中强大的脉冲放电过程,雷电 的危害形式通常有直接雷击、感应雷击、反 击和电磁脉冲辐射等几种。教育卫星接收站 的防雷,主要是防止卫星天线遭受直接雷击 和防止设备遭受感应雷击。

a
26
为了防止卫星天线遭受直接雷击,可在天线 近旁安装避雷针。为防止计算机、卫星接收
坠毁,操作人员也受雷击倒毙
a
3
一、雷电的危害
我国每年因雷害伤亡人数大约在10500人左 右
70年代广东从化知青农场一次雷击当场击死 15人
1991年8月11日广州白云山神山镇4名农妇在 屋檐下避雨遭雷击,二死二伤
a
4
一、雷电的危害
1977年一次雷电直击广西某电视塔顶,塔顶 上的微波机损坏,雷电过电压波通过塔上引 线把高电位引入发射机房,致使发射机、载 波机、电源设备等都受到严重损坏,停播数 日之久
广西一般按二类考虑
a
14
五、建筑物防雷
直击雷的防护
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有效措施是避雷装置,俗称避 雷针
三个组成部分: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体 原理:将雷电能量沿设计的路线导入大地
a
15
五、建筑物防雷
直击雷的防护
接闪器:设置在建筑物最高处的金属物,用以吸 引雷电;常见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带、避雷网 等
需要设置防雷措施的建筑分成三类:
一类: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的易 燃、易爆场所
二类:国家级建筑、省部级办公楼、一般易燃易 爆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高建筑物、特大型厂房、 南方潮湿多雷地区
三类:年预计雷击次数比较少的地方
a
13
五、建筑物防雷
防雷参数的选择
一类:滚球半径=30米 二类:滚球半径=45米 三类:滚球半径=60米
防雷基础知识
a
1
目录
一、雷电的危害 二、雷电的成因 三、雷电危害的类型 四、人身的雷电防护 五、建筑物防雷 六、接地工程
a
2
一、雷电的危害
1992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一家化工厂因雷击而爆 炸,导致毒气泄漏
1989年我国黄岛油库遭雷击引发特大火灾,死亡19 人,伤78人,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我国鄂伦春林区火灾有半数以上是由雷击引起 1981年日本“马特”导弹发射后遇到落地雷,导弹
机等设备遭受感应雷击,在设备与馈线间、 电源进线处应安装避雷器。
a
27
设置避雷针应符合有关技术规范。以下 几点应注意 :
(1)教育卫星接收站 Ku天线的高度约为 1.3 米, 当避雷针高度为 3.5 米至 4 米时, 可将天线置于 以避雷针为圆心、半径约 3 米的有效保护范围内。 (2)防雷系统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4Ω。若天 线安装在建筑物楼顶上,可将避雷针的引下线与 建筑物的防雷网搭焊接起来即可。若建筑物原告 没有防雷网或天线安装在空旷地面或山头上,应 另做接地极,埋于潮湿的地方,用不小于Φ10 的 圆钢交避雷针和接地极焊接起来。
接闪器的高度与保护区域
a
19
五、建筑物防雷
感应雷的防护
LEZ0
天线
电力电缆 通信电缆 金属管道
LEZ2
LEZ1 a
LEZ1和LEZ2 的分区线
LEZ0和LEZ1 的分区线
20
五、建筑物防雷
感应雷的防护
将保护空间划分为几个雷击环境区
0区:建筑物界面之外的空间。区内物体都处在直接雷 击之下,各类导体可能由于直接雷击和感应作用而传 导全部的雷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