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参考课件)肝纤四项

2.III型前胶原N端肽:
反映肝内III型胶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 致,并与血清γ-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它们广泛存 在于上皮组织及结缔组织中,PCIII与肝纤维化形成 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
17
PIIIP N-P临床意义
血清PCⅢ水平与肝纤维化病变程度呈密切相关,早期即显 著升高. 持续PCIII升高的慢活肝,提示病情可能会恶化并向肝硬 变形成发展,而PCIII降至正常可预示病情缓解。 陈旧性肝硬化和部分晚期肝硬变、肝萎缩患者血清PCⅢ
感染8年,F3,则每年肝纤维化进展速率 =3F/8年=0.375 单位
预测肝硬化时间(F4)=4/0.375=10.67年 如不能知道感染时间,则可通过不同时间两次肝活检予以
检测(第二次肝纤维化METAVIR单位-第一次肝纤维化 METAVIR单位)/两次肝活检间隔时间
7
病因分类:
感染性肝炎:慢性乙肝、丙肝和丁肝,血吸虫病等 先天性代谢缺陷疾病: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α1-抗
14
(4)肝癌:HA亦可有明显增高。 (5)肺癌:特别是肺间皮细胞癌,血清HA水平可明显 升高。 (6)慢性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病时血清HA可反 映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15
正常参考值:< 100 ng/ml
有研究表明:血清透明质酸酶水平> 100时,诊断肝硬化的特异性 为78%,敏感性为83%;当血清透明质酸酶水平>300时,特异性 升高至96%。
不一定增高。
无特异性,其他器官纤维化时,PCIII也升高。
18
PIIIP N-P:
正常参考范围: <30 ng/ml
19
3. IV-C(IV型胶原)
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Ⅳ, CⅣ)是基底膜的主要胶原 成分,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和代谢,正常肝脏中Ⅳ型胶 原含量极少,血清Ⅳ型胶原检测水平随炎症及纤维化 的进展存在逐渐升高趋势。
化学发光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结果分析

梁新 宇 田鹏 飞
段 正 军
兰州市第二人 民医院肝病研究所 ( 甘肃 兰州 , 30 6 704 )
摘
要
目的 :探讨应 用化 学发 光法定量检 测肝 纤维化指标 透明质酸 ( A) H 、层粘连蛋 白 ( N) L 、Ⅲ型前胶原 氮
端肽 ( IN ) V型胶 原 ( 一 P I P 、I I c Ⅳ) 对肝 纤 维化 的诊 断价值 。方 法 :应 用化 学发 光法检 测 16例慢 性 乙型 肝 炎病毒 9
纤 维 化 程 度 的 非 损 伤 性 的 良好 检 测 方 法 。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炎 ,乙型 ,慢 性 ; 学发光法 化
Ana y i n r s l f l e bi ss m a k r t c i e y c m o u i s e e l ss o e u t o i r f o i v i r e s de e tv d b he l m ne c nc
c r nc h p t s B 4 a e,c r n c s v r e ai 6 c s , ero o i 2 c s . s l : T e ewe esg i c n i e e c mo g h o i e a i 8 c s c ho i e e p t 3 ae h c i h ss6 a e Re u t r s h r r inf a tdf r n e a n i f HB c ris c r n ch p t sB,c r n c s v rh p t , a d c r h s n e d g e me t f l i a v le w r :c r n c s v V a r , h i e ai e o c h i e e e ai o c n ir o i a d t e r e n i c l au e e h o i e . o s h ocn e e ai rh p t c> cro o i >c rn c h p t s B> HB are . n l so i h ss r h o i e ai c V c ri s Co c u i n: C e l mi e c n e i h mi u n s e c mmu o s a s i v u be me h d n a s y s a a l t e l
肝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作者:段宏凯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03期[摘要] 肝脏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内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为病理过程的慢性肝损害,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过程。
肝纤维化的进展常为慢性隐匿性的,早期尚有逆转为正常的可能,晚期则为非可逆性的。
因此,从实践诊断的角度找出肝纤维化的标志物,帮助临床早期发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并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关键词]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胶原;实验诊断[中图分类号] R5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3-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常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而失去治疗机会,进而转变成慢性肝炎,近年来慢性酒精性肝病及脂肪肝发病率不断增高,以及血吸虫性肝病,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都有发展为肝纤维化的可能[1]。
肝纤维化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2]。
临床上,病理检查采用肝脏穿刺具有局限性,而采用血清学指标来监测肝纤维化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判断抗纤维化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几项理想的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和动态测定联合使用能更有助于判断纤维增生和纤维降解的相对强度[3-4]。
本研究主要介绍几种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1 肝纤维化常用的血清学指标。
1.1 胶原或胶原末端多肽目前,已知人体肝脏中存在Ⅰ、Ⅲ、Ⅳ、Ⅵ、Ⅷ、Ⅹ、Ⅺ、ⅩⅢ等8种胶原蛋白,其中Ⅰ、Ⅲ、Ⅳ型是参与肝纤维化的主要胶原蛋白1.1.1 血清Ⅰ型胶原及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肝脏中Ⅰ型胶原含量较多,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晚期时其含量明显升高,其血清中含量与肝纤维化程度有较高的相关性,在各种慢性活动性肝病中其含量升高,急性肝炎时其含量不升高,但却与肝脏炎症指数无相关性。
RIA法测定,正常人1.1.2 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Ⅲ-peptide,PⅢP) PⅢP是Ⅲ型前胶原分泌到细胞外后被肽酶切下的N端后形成胶原分子,相互交联成微纤维,是研究的最多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
肝功能检查包括哪些项目?专科医生来介绍!

肝功能检查包括哪些项目?专科医生来介绍!所谓的肝功能检查,就是到医院做各种生化实验检测,从而了解人的肝功能的各项指标,最终评价人的肝的健康状况。
为了保证肝的健康,大家一定要定期到正规医院做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的项目有很多,具体需要检查哪些项目,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1)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主要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其中ALT是最常用的敏感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即可升高1倍。
AST持续升高,数值超过ALT 往往提示肝实质损害严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标志。
★(2)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主要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胆原、血胆汁酸(TB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碱性磷酸酶(ALP)等。
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代谢障碍或者肝内胆汁淤积时,可以出现上述指标升高。
溶血性黄疸时,可以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
★(3)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主要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胆碱脂酶及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动度等,长期白蛋白、胆碱脂酶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补充维生素K不能纠正时,说明正常肝细胞逐渐减少,肝细胞合成蛋白、凝血因子功能差,肝脏储备功能减退,预后不良。
★(4)反映肝纤维化的指标主要包括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等,这些指标可以协助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
★(5)肝脏凝血功能的检测指标肝脏能合成Ⅲ及因子a链以外的全部凝血因子,在维持正常凝血机能中起重要作用。
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合成均减少,临床可出现牙龈、鼻黏膜出血,皮肤淤斑,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一般,最早出现、减少最多的因子Ⅶ,其次是因子Ⅱ和Ⅹ,最后出现,减少最少的是因子Ⅴ。
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粘蛋白在乙型肝炎检测中的意义

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粘蛋白在乙型肝炎
检测中的意义
张卫国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
【年(卷),期】2005(023)006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Ⅲ型前胶原(PⅢNP)、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及层粘蛋白(LN)在慢性乙型肝炎与急性乙型肝炎检测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1例慢性乙型肝炎、49例急性乙型肝炎及20例健康人血清PⅢNP、CⅣ、HA 及LN,对其进行t检验,观察三者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血清中PⅢ NP、HA 的水平在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中有显著区别,慢性肝炎明显高于急性肝炎与对照组(P<0.05),而CⅣ、LN,急慢性肝炎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ⅢNP、CⅣ、HA及LN水平对慢性肝炎有较大诊断意义.
【总页数】2页(P549,507)
【作者】张卫国
【作者单位】210009,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检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62;R512.6+2
【相关文献】
1.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尾肽、层粘蛋白与Ⅳ型胶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朱明风;王路明;陶静芬
2.乙型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 [J], 朱飞燕;钟庆平;吴彩珍
3.测定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对慢性肝病的诊断意义[J], 李雪梅;温小凤;江仁燕
4.肝纤维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粘蛋白检测 [J], 李新月;孙燕;向德栋
5.乙型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 [J], 朱飞燕;钟庆平;吴彩珍;吕永宝;赵治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看懂肝功能化验单,你知道吗

质的浓度值可推断出肝脏功能状况。
肝功能化验单中的几项重要内容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
血清酶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LT是对肝细胞是否发生实质损害的主要诊断项目,ALT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肝细胞内,也是肝细胞遭受损伤时最敏感的一个指标。
当肝脏受到损伤导致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时,ALT会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继而会导致检查结果较高。
如果1%的肝细胞出现坏死,就会导致血清ALT 水平升高1倍。
血清ALT水平轻中度增高时较为常见的疾病有: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心脏疾病、胆囊疾病等,在服用某些药物后或因化学药品中毒时也会导致其出现轻中度增高。
而在患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中毒性肝炎等疾病时,ALT会出现显著增高。
然而ALT没有特异性,很多原因都可能会导致肝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如饮酒、疲劳、感冒或情绪因素等。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主要存在于人体肝细胞中与心肌细胞中,且心肌细胞中的AST含量比肝细胞内的含量高。
使AST增高的常见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肝炎、外伤、肝癌。
此外,人们在激烈运动或使用某些药物后也会导致其升高。
如果AST持续升高,且数值大于ALT,往往意味着肝实质损害较为严重,这也是的一个重要标志。
)管阻塞性疾病中会发现ALP是病毒性肝炎的话,ALP只4.r-谷氨酰转肽酶(r-GT)r-GT升高主要见于肝癌、淤胆型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药物性肝病、硬化性胆管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疾病中。
5.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是显示肝脏储备功能的指标之一,如果胆碱酯酶持续性下降,意味着人体正常的肝细胞较少,病情在逐渐加重。
总而言之,这些酶的指标可看出人体的肝脏损伤情况和肝细胞破裂情况,且能对肝细胞膜、肝脏内的胆管状况进行反应。
一般来说,当肝细胞被破坏后,转氨酶就会释放入血,继而会导致血液中转氨酶的升高。
而其升高的幅度越大,也就表示肝细胞破坏得越严重,因此患者要予以警惕。
软肝煎对高脂饮食肝纤维化大鼠HA、LN、PCⅢ、CⅣ及病理的影响

软肝煎对高脂饮食肝纤维化大鼠HA、LN、PCⅢ、CⅣ及病理的影响王静;王绪霖【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年(卷),期】2017(34)2【摘要】[目的]探讨软肝煎对高脂饮食肝纤维化大鼠透明质酸(HA)、层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及病理的影响。
[方法]高脂饮食确定肝纤维化模型成立后,分别对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以每日生药12.8 g/kg体质量和每日生药25.6 g/kg体质量行中药灌胃,模型组、正常组以生理盐水灌胃。
治疗12周后处死,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取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放射免疫法测血清HA、LN、PCⅢ、CⅣ水平。
[结果]两治疗组大鼠血清TC、ALT、AST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TG明显高于高剂量组。
模型组大鼠血清HA、LN、PCⅢ、CⅣ明显高于正常组及两治疗组。
肝脏脂肪变性、炎症活动度、肝组织纤维化计分(SSS)结果均显示模型组与中药低剂量组无统计学差异;中药高剂量组低于模型组。
[结论]软肝煎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TC、TG、HA、LN、PCⅢ、CⅣ含量,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炎症,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抑制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总页数】4页(P128-131)【关键词】软肝煎;肝纤维化;透明质酸;层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作者】王静;王绪霖【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软肝煎对高脂饮食大鼠肝纤维化TGF-β1的影响 [J], 王静;王绪霖;吕宗舜2.姜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及肝组织TGFβ1的影响[J], 孙守才;宋健;李长秦;郑旭锐;黄苗;刘莉君3.利肝宁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PCⅢ、Ⅳ-C、LN含量的影响 [J], 李学斌4.软肝灵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HA、PCⅢ、Ⅳ-C、LN含量的研究 [J], 李学斌5.排钱草总生物碱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Hyp和血清HA、LN、PCⅢ的影响 [J], 黄琳芸;钟鸣;余胜民;杨增艳;陈少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肝纤维化指标的临床应用评价

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肝纤维化指标的临床应用评价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LIA)在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 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中的应用。
方法采用CLIA 法分别对慢性肝炎组(223例)、肝硬化组(86例)正常对照组(200例)血清检测上述四项。
结果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四项检测指标的均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检验,P<0.01)。
结论CLIA方法测定信号范围宽、敏感度高,对于观察慢性肝病患者的早期肝纤维化、炎症性改变及其进展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标签:肝纤维化;化学发光;临床应用评价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肝纤维化发生时的大量细胞外基质在肝脏内的堆积,最终导致肝硬化的发生[1]。
尽管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手段治疗肝硬化,但是近来,人们发现肝纤维化的发生是可以阻止的,因此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受到高度的重视。
血清学指标因其无创、简便、便于监测病人病情而成为广泛利用的检测方法,尤其是利用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N端肽(P ⅢNP)、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联合检测的手段[2]。
我们采用化学发光技术的四项试剂盒检测血清标本,以探讨这些指标对肝病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
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对象:按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选择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排除可能因为治疗而导致标志物下降的标本,共计218例,其中男124例,女94例,年龄16 ~75岁.平均44.8岁。
分急性病毒性肝炎42例,慢性肝炎轻型45例,慢性肝炎中型46例,慢性肝炎重型48例.肝硬化37例。
对照组50例,为同期来我院体检者,经检查各项指标正常,且年龄与性别构成比与患者组相近。
1.2 检测方法:LN、CⅣ采用化学发光两步双抗体夹心法,PⅢNP、HA采用化学发光间接竞争法。
试剂盒均购自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采用郑州安图实验仪器公司LUMO发光仪检测,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2010-09-05 谢仕斌姚集鲁郑荣琴谢冬英高志良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
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A、ⅣC及PC Ⅲ水平,同时行肝组织活检,对肝组织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
分析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肝组织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
结果上述指标水平均与慢性肝炎发展的阶段一致,在慢性重度与肝硬化阶段均处于最高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程度亦一致,在炎症分级G4、纤维化分期S4水平最高。
血清HA、PCⅢ及ⅣC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程度均呈正相关,但与纤维化的相关性均高于与炎症坏死相关性。
结论血清HA、ⅣC 及PCⅢ可以做为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慢性肝炎肝硬化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levels of hyaluronic acid, type Ⅲprocollagen, type Ⅳ collagen and hepatic fibrosis
XIE Shibing, YAO Jilu, ZHENG Rongqin, et al.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ri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 Guangzhou 510630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s of hyaluronic acid (HA), type Ⅲprocollagen (PCⅢ), type Ⅳcollagen (ⅣC) and hepatic fibrosis.Methods These 3 serum components were measured in 114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CHB) by radioimmunoassay. Liver biopsy as well as serum HA, PCⅢ and ⅣC detection were performed at the same time in all patients, the results of which were compared with hepatic histological findings diagnosed by the standard of hepatic histological grade and stage.Results Serum concentration of HA, PCⅢ and ⅣC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disease,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s in liver cirrhosis. These components were also increas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hepatic histological grade and stage, and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s in grade 4 and stage 4. The serum levels of HA、PC Ⅲ and ⅣC all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flammation activity and fibrosis of the liver (P<0.05), but mo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hepatic fibrosis.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determination of serum HA、PCⅢ and ⅣC may be of value in diagnosing hepatic fibrosis.
【Key words】Hyaluronic acid Type Ⅲ procollagen Type Ⅳ collagen 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
由于肝穿刺难于重复开展,近年来人们较注重研究血清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为进一步了解肝纤维化血清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及Ⅳ型胶原(ⅣC)水平
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1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A、ⅣC、PCⅢ含量,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比较分析。
了解HA、PC Ⅲ及ⅣC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探讨它们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1997年1月~1997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CHB患者,共114例,其中男94例,女20例,年龄8~56岁,平均30.46岁。
按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诊断[1],慢性轻度26例,中度58例,重度21例,肝硬化9例。
正常对照组30例,均为健康献血员。
二、研究方法
所有病例均检测如下项目:HA,PCⅢ,ⅣC,肝功能检查(包括ALT、AST、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胆汁酸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标志;常规B超及X线吞钡检查。
所有病例均做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后即抽血测血清HA、PCⅢ及ⅣC。
分析比较不同阶段CHB及不同病理分级、分期之间血清HA、PCⅢ及ⅣC的差异。
三、检测方法
(一) HA、PCⅢ、ⅣC检测肝活检当日抽血5ml,分离血清后置-20°C备检,于5天内检测。
采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重庆肿瘤研究所生产的HA、PCⅢ、ⅣC放射免疫测定试剂盒,由专业人员按操作说明书进行。
(二) 病理在美国产Au4型彩超机引导下,由配套活检枪使用16G活检针进行。
保证所取肝组织长度为1.5~2cm,肝组织标本采用常规HE和网状纤维染色,由病理专科医师按慢性肝炎病理分级分期标准做出组织学诊断[1],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及一致性。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及q检验、相关和Spearman分析。
检验前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时对变量进行对数转换,方差齐后再进行方差分析及q检验。
结果
一、不同阶段CHB患者及健康人血清HA、PCⅢ、ⅣC测定
结果见表1。
表1 114例CHB及健康人血清HA、PCⅢ、ⅣC测定结果()
分组例数年龄(岁) 男女 lgHA(ng/L) lgPCⅢ(μg/L) lgⅣC(μg/L)
正常对照 30 28.3±5.6 21 9 1.4767±0.2095* 1.6017±0.1745 1.5624±0.1053*
慢性轻度 26 29.5±8.4 18 8 1.5729±0.3140* 1.9494±0.2161* 1.5944±0.3164*
中度 58 29.4±7.4 50 8 1.8683±0.3129 2.0033±0.3208* 1.7259±0.3171**
重度 21 33.5±7.6 18 3 2.5716±0.3230** 2.3524±0.3190** 2.0294±0.3198**
肝硬化 9 33.0±11.6 8 1 2.6016±0.3350** 2.3386±0.3187** 2.3358±0.3647**
注:各组年龄、性别分别经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没有差异,具有可比性;经F检验,各组HA、PCⅢ、ⅣC均为P=0.0001, *分别与其它各组比较均P<0.05,*相互之间比较P>0.05
,**分别与其它各组比较均P<0.05,**相互之间比较P>0.05
二、CHB患者肝活检病理炎症坏死分级、纤维化分期与血清HA、PCⅢ、ⅣC水平关系
结果见表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