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广州

合集下载

新发现的广州辛亥革命史迹探析

新发现的广州辛亥革命史迹探析
井 始 终 没 有被 拆 除或 掩 埋 ,非 常 有 型地 保 义 日期 更改 为 4月 2 日。 6 后来 , 黄兴 鉴 于形 兴 仅 带 人 从侧 门攻 入 ,喻 培 伦 一 部 还 把 围 r 而 存至今。结合 晚清同盟会员冯 自由先生的 势 的 变化 , 于 起 义 前 一 天 , 知 再 次 改 动 墙 炸 _个 大 洞 , 从 后 院攻 档案等资料 , 对 人 一 起来 参加 起 义 ,才 会有 更 大 的取 胜把 匿不 敢 L , l 以枪 弹 顽 抗 。 口 命 党 人 于 是 在 J ”革 新发现的相关事实做一综合考察 。

握 。关 于这 次 起 义 的 口期 , 是 定 于 4月 总督署前与敌人展开枪战 。由于当时没有 最早 1 3口的 。 闵 当 日温 生才 刺 杀 广 州 八旗 将 军 其 他的遮挡物 , 革命党 人便 藏在狮子边 , 与
起义革命 党故事 。追溯至 1 1 9 1年 4月 2 是 , 7 由于 香港 至 广州 的末 班船 已经 起航 。而 门 、二 堂 之 间射 击 革 命 党 人 。 黄 兴 双 手 用
日下 午 ,黄花 岗起 义 的 总指 挥 黄 兴 正 在此 革命党人也很难在 2 7日早上 ,一下子购买 枪 ,与 战 友 奋 勇 击 退 敌 人 ,才 冲 出 总督 署 从 经 处进行最后的战斗部署 ,大家都在等待 5 到所 需 30多 张 船票 。 时香 港发 往 广州 的 来 , 两 个 狮 子 中 间 的地 带 经 过 。 历 了 双 0 当 每 i 王 晚两 班 , 晚 班是 无 法 方 的激 战 后 , 狮 子 身 上 , 留 下 了 累 累 弹 而 石 就 点3 0分正式打 响起义 。当时 ,3 10余名革 轮船 , 日t 只有早 、
近代著名 的黄花岗起义指挥部 旧址保 奸 细 , 持 刀直 砍 去 , 下便 伤 了 但懋 辛 的 战友 的 深深 怀 念之 情 。 便 一 存于今广州市越华路小东 营,其 为一 座典 手 。 幸 亏 时 与但 懋 辛 同 来参 加 起 义 的 四 ‘ j 这 口井 为 麻 石 圈 井 , 至今 仍 然 存 在 . 型的晚清旧式青砖 大屋 , 坐北朝南 , 四进 三 J党 人立 即竭力制止 冲突 ,才没有造 成更 里边有清澈地 F 。其外径 5 I l 水 0厘米 , 内径

广州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

广州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

广州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

1840年,当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南大门时,三元里人民便发起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抗英斗争;清朝时期,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清末,思想家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的维新变法;国父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以及著名的黄花岗起义,都与广州这片沃土息息相关。

广州是我国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城市第三位,形成了以汽车、石化、电子产品制造等为工业支柱产业,金融、物流、会展、商贸、信息、旅游等第三产业占较大比重,软件、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打造经济中心、文化名城,努力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

广州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新白云国际机场是全国三大国际枢纽机场之一,跨入世界大型航空枢纽机场行列.广州港是华南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

广州历来是中国对外贸易活动的主要窗口。

l957年以来,每年春秋两季举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联系。

从2007年第101届起,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有169家在广州投资。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

国家级、国际级艺术盛会接连不断。

近年来相继建成了广州艺术博物馆、星海音乐厅、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新体育馆、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大学城等一大批大型城市文化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

广州歌剧院、广州新电视塔加紧建设。

成功举办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面开展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筹备工作。

广州5年前就和现在一样了早在清朝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广州就开始海外贸易了主要是海外贸易促进这些沿海城市发展的2000年以后,广州市政府力图改变产业构成,加大了对重工业扶植。

现时汽车、石化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已成为广州三大支柱产业。

广州辛亥革命馆观后感

广州辛亥革命馆观后感

广州辛亥革命馆观后感引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为中国开启了民主革命的序幕,而广州辛亥革命馆作为辛亥革命的见证者和记忆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次观展之后,我对中国历史和革命英雄们的奋斗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篇观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在广州辛亥革命馆中收获的心得和感悟。

革命的背景和历史广州辛亥革命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是一座重要的历史纪念馆。

它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而建立的,辛亥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的终结。

馆内展示了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这些展示,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历史,增强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景点介绍广州辛亥革命馆的展览分为多个主题区域,通过时间的线索串联起来,生动地讲述了辛亥革命的发生、过程和影响。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反映革命领袖孙中山的历史展示区和反映辛亥革命英烈的纪念碑。

在孙中山的历史展示区,通过一系列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生动地展现了孙中山先生作为革命领袖的光辉历程。

在这里,我了解到孙中山不仅是中国现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也是一个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的辛勤努力和智慧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展示区的中心是一尊栩栩如生的孙中山像,让人不禁沉思和艳羡这位伟大的革命家。

另一个让我深感敬佩的地方是辛亥革命英烈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辛亥革命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而建立的。

在纪念碑前,我看到了许多烈士的名字和事迹,他们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瑰宝,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为我们后代带来了和平和繁荣,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铭记。

站在纪念碑前,我深感崇敬和感激。

对历史的思考在广州辛亥革命馆观展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还对中国历史和革命运动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辛亥革命是一次革命性的斗争,它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为中国创造了迈向现代化的机会。

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

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

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这场革命的推动者孙中山先生更是被誉为国父。

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我来介绍一下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

位于广州市的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它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展示革命发展历程,推广革命精神,教育人民群众,是广州市著名的历史文化类博物馆。

博物馆的总建筑面积高达20000平方米,分为革命纪念馆、孙中山铜像广场、图书馆等部分。

其中,革命纪念馆是博物馆的主要展示区域,展览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描述孙中山及其周围人物、辛亥革命的背景、革命理论、革命的爆发、各地革命的发展、辛亥革命的成果、以及为民族独立走向民主革命的新起点。

博物馆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件资料、展品、场景以及模拟人物复原等形式,向观众全面地呈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脉络,让人们深入了解中国历史。

除了革命纪念馆,博物馆还有众多的展馆供参观者参观。

其中,《一本通史》展馆展示了中国历史从原始社会到新中国成立的发展历程,是一座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历史展览馆;《近代中国史料陈列室》展示了大量珍贵的近代史料和有关人物的器物、名著、证件、珍品等等,景象瑰丽、实用性很高;《孙中山先生纪念馆》则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家庭历史以及珍贵的文物遗址和实物,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国父这位伟大的先驱。

此外,博物馆还有一本名为《辛亥革命》的展览画册,该画册以图文方式展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革命英雄、救亡图存的志士们以及海内外传播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等,非常精美,让人流连忘返。

总的来说,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是一座非常值得去参观的博物馆,它不仅仅是一座记录历史的场所,更是一座有着深刻历史教育意义的文化教育场所,有机会去广州的朋友们不妨去看一看。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然后是朱执信的壁画。这里用射灯 作了重点照明。展示品在适度的灯 光照耀下更显清晰明了,而且比较 引人注目。
馆内还设置了投影机和电脑,通过点击触屏电脑,可以了解更多你所感兴 趣的关于辛亥革命的信息。非常人性化。
馆内的仿真展示区有很多。而展品和 展示区的前方都附有详细的说明,用 生动的展示方法和既定的介绍形式, 更能让我们清楚深入地了解历史。
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名人馆
“辛亥革命时期广东名人”专题展览,选择了56位历史人物,集中展示他们最 具代表性的历史瞬间。我们主要说的也是 这个展馆。
进入馆内首先看到的是“孙中山和他的 助手”这个展品。这里采用了仿真的陈 列形式。恢复了旧时的居室设计,人物 也是生动形象,让人一目了然,不自觉 置身其中。具有很强的渲染效果。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简介
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位于广州长洲岛,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附近。主体 建筑面积18228平方米、总投资3.19亿元人民币。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是为 纪念辛亥革命而建的一座具全国性题材的专题纪念馆,主要功能布局包括陈 列区、藏品库区、技术及业务用房、观众服务及配套设施。
建筑外观
来到辛亥革命纪念馆的正门,可以看到纪念馆的外观设计非常简约,但同时也具有 它的特别之处,比如利用了一条斜坡大道把人领进纪念馆内,而不是直接设计一个 大门进入。斜坡一路设置着富有历史意义的铜像,带领人民一步一步走进历史。而 上方顶棚的设计也别具一格,平行的美感以及天窗的风格简单而不失独特。
展板配合拟真人像,作了重点 照明。
除了展品外,还设置了电视,循 环播放一些历史记录影片,供参 观者观赏。
展馆中间设置了一个供参观者操作 的电脑系统,可从娱乐中学习。
而顶棚的设 计是暴露结 构的,可清 楚看到钢管 吊棚。电灯 的线路也一 览无遗。这 也是馆内的 特色设计之 一。

广州红色史迹故事

广州红色史迹故事

广州红色史迹故事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广州的红色史迹故事。

1. 中共早期活动地——洪门红楼洪门红楼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大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地之一。

1924年,中共广东省委在红楼内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制定了广东的革命斗争计划。

此后,红楼成为了广州市委的驻地,许多著名革命家曾在这里活动。

2. 广州起义——华南第一次工人农民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是1927年12月11日至13日发生在广州市的一次工人农民武装起义。

当时,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邓中夏等人指挥工人、农民、士兵等起义。

起义的胜利标志着广州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 黄花岗起义——全国第一次农民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是1911年6月發生於廣州黃花崗的一次农民武装起义,是全国第一次农民武装起义。

起义军主要由广东各地的农民组成,号召推翻清朝政府。

影响力广泛,成为辛亥革命前一次重大的群众运动,也开启了农民群众参与革命的先河。

4. 廖仲恺故居——广东省政府旧址廖仲恺故居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花地大道16号,是广东省政府旧址。

1925年,广州市工人运动爆发,廖仲恺因此被捕入狱。

1926年获释后,他继续从事共产主义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被誉为“南方革命先驱”。

5. 第二次国共合作——双十协定签订地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于1945年10月10日在广州市签订的协定,宣布两党重归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签订地点是广州市的西关会馆,会馆内保存着当时的历史文物和照片,成为了广州重要的红色景点之一。

广州的红色史迹故事,见证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也是广州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大家在广州游览的时候能够了解和感受这些红色历史。

广州起义感想

广州起义感想

广州起义感想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广州起义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广州起义的过程和影响
3.对广州起义的感悟和反思
正文
广州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1895 年,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

在此背景下,孙中山等革命家发起了广州起义,旨在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

广州起义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首先,孙中山等人在海外积极筹款、组织力量,为起义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接着,1895 年 11 月,起义军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但由于力量不足,起义军未能攻克广州城。

最后,在敌人的围剿下,起义军不得不撤离广州,广州起义宣告失败。

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但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广州起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清朝的腐朽和民族危机的严重性,激发了民众的爱国情感。

其次,广州起义为后来的辛亥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广州起义也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精神,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广州起义,我们应当深入了解和感悟。

首先,我们要学习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牢记民族大义。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民主和自由的重要性,珍惜现代社会的成果,继续推进民主改革。

第1页共1页。

辛亥革命与广州

辛亥革命与广州

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和重要战场 双门底王家祠的秘密机关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 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建立共和 制度为目标的革命团体。国民党前期党史最重要的作者冯自由对 兴中会会员的列表中,广东人占绝大多数,主要是广州府籍华侨。 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策划当年在广州起 义,接着,孙中山、陈少白、郑士良等马上回到广州设立秘密机 关,地点在双门底王家祠(今广州青年文化宫内)。 据日本外务省档案记载,当年春天,孙中山已表示要倾覆清 政府,“在两广独立成立共和国”。 当年孙中山主要在广州及附 近活动,为发动起义做准备。 这次起义虽然未及发动便失败,但开始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 王朝、建立共和制度的革命事业,成为辛亥革命运动的开端,也 是广州成为近代偶然。它既不是由于“西方思想的影响”激 起的“骚动和不安”,也不是在少数人“极端感情”或“革命狂热” 煽动下的“幼稚与疯狂”,而是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有着深刻的历 史根源和社会根源。 • 把辛亥革命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我们应 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具体分析它怎样为中国的进步 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辛亥革命还带来 了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为中华民 族共同体的构建作出了积极贡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 辛亥志士们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置生死安危于 不顾,置功名利禄于度外,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他们气壮山 河、感动天地的英雄事迹,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是今天 仍然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辛亥革命的精神遗产主要表现在为振兴中 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情怀,“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 外”的献身精神,关心民生疾苦、立志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品德,顺 应时代潮流、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end
谢谢观看
❖ 辛亥革命以及此后二十多年,是广 州人对中国政治影响最大的时代。 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三派,汪、胡 都是广州人。
❖ 1912年4月底,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的孙中山回到阔别17年的故乡广东, 在广州逗留了近一个月,频繁会见 各界代表,发表演说反复宣传平均 地权的主张,希望发展实业,改善 民生;他还在广州发表《通告粤中 父老昆弟书》,宣布自己对广东抱 有无穷的希望,要把广东首先建设 成为一个模范省。
❖ 从“聚人”、“接济”、“进取”几个条件看,都无法舍弃广东。武昌 起义以后,同盟会在广东发动乡村下层民众,组织了十几万“民军”, 一个月后广东便实现“和平光复”。
❖ 广东的光复不靠新军的起义(其时广东新军主力远离广州外出),也没 有立宪派掌握的咨议局的功劳(只有个别咨议局议员参与),更不赖清 朝高官的转向(清朝高官对局势完全失控,无奈交权后即逃走)。
双门底王家祠的秘密机关
❖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 合众政府”为誓词。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建立共和制度为目标的革命 团体。国民党前期党史最重要的作者冯自由对兴中会会员的列表中,广 东人占绝大多数,主要是广州府籍华侨。
❖ 1895年,孙中山到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策划当年在广州起义,接着, 孙中山、陈少白、郑士良等马上回到广州设立秘密机关,地点在双门底 王家祠(今广州青年文化宫内)。
❖ 这些起义都失败了,但对革命进程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1911年的黄 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前,广东是反清革命的主战场。
广州城独特的“和平光复”
❖ 孙中山为何一再把广东选为武装起义的突破口和革命力量的集结地? 1897年—1898年间,孙中山和宫崎寅藏就革命方略进行多次笔谈,讨论 过好几处起义地点,孙中山认为“以广东为最善,因人地合宜也。在广 地,一月之内必可集山林剽悍之徒三四十万”。
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
❖ 1913年,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广东也是发动反袁起义的省份。 此后,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在广州地区进行过起义和各项秘 密革命活动。1917年以后,孙中山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
❖ 第一次在1917年,孙中山南下广州护法,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反对军 阀段祺瑞;但不到一年,他就受南方军阀和政客的排挤而被迫离开广东 赴上海。
❖ 近代中国科技的启航,广州是重要地点。 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就生于广州长于广州, 并从广州出发到美国留学;广东恩平人冯 如是第一个提出发展航空、自制飞机的中 国人。1912年8月,他在广州燕塘试验飞 机失事牺牲。
近代工商业与广州密不可分
❖ 19世纪末,广东的外贸进出口值就达到1亿到2亿海关两,约占全国的外 贸额的1/4。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企业,是1869年在上海成立 的发昌机器厂,厂主是香山人方赞举。
❖ 有些文物本身虽与孙中山、辛亥革命没有直接关系,但也留下了孙中山 的足迹。著名的哥特式天主教建筑广州圣心大教堂,孙中山1912年曾在 此发表过“宗教与政治关系”的演说;广州标志性建筑镇海楼,孙中山 于1923年4月曾登楼指挥反击沈鸿英叛军;岭南大学的怀士堂,1923年 12月21日孙中山在此发表演说勉励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 1911年,广东有广州、汕头两个总商会,各地还有60个商会。以“七十 二行”为基础,广州商人建立了一个政治性的组织粤商自治会,领导了 多次爱国运动。广州具有反抗清朝专制的传统,孙中山受了这种传统的 影响,青年时代即决志继承洪秀全的反清事业。
辛亥革命的策源地和重要战场
❖ 广州南园抗风轩的集会 ❖ 双门底王家祠的秘密机关 ❖ 在广州发生的四次武装起义 ❖ 广州城独特的“和平光复” ❖ 孙中山最亲密的战友和助手
❖ 在19世纪后期,广州是华南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比香港多得 多,其重要地位是香港难以比拟的。 当然,孙中山在香港接受西方新事 物更直接更便利,一些秘密工作会 在香港进行,但结交志士、联络各 界主要在广州。
❖ 当时从广州到香港、澳门,不需要 办任何出入境手续,在广州花几角 钱买张船票,次日清早就到香港上 岸。我们无法统计孙中山在这十多 年在广州居留了多少时间,但可以 肯定地说,广州在孙中山革命思想 形成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辛亥革命 与广州
金融保险A班 第六组
“中国哪个城市同孙中山、辛亥革命关 系最密切”?
1907年5月,广东潮州黄岗起义
武昌起义的发生地武汉,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地 南京,近代革命宣传中心上海,孙中山逝世之 地北京,孙中山早年活动地香港、澳门,以及 孙中山的家乡中山市。但人们也一定不会忘记
广州……
辛亥革命为何在广州发端
❖ 第二次在1920年,孙中山的军队驱逐了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当年11月 孙中山重回广东,第二年4月被非常国会选举为中华民国大总统,5月正 式就任,后人称为非常大总统。陈炯明于1922年6月发动叛乱,孙中山 被迫再次离开广东。
❖ 第三次在1923年1月,陈炯明叛军被赶出广州,不久,孙中山从上海回 广州第三次建立政权。
❖ 1872年,南海侨商陈启沅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此后,中国第一家火柴 厂、第一家电灯公司、第一家橡胶厂等也相继设立在广州地区。民国农 工商部1912年统计,当时全国使用机器为动力的近代工厂363家,广东 有136家,多数在广州地区。
❖ 鸦片战争后,很多地方的洋货店都称为广货店,由广州府华侨创办的新 式的百货业先施、永安、大新等公司,首先在香港、上海、广州出现。 到19世纪晚期,国内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商人也以广州府籍的为多。
广州是创造新民国的好屋基
❖ 孙中山意识到国民党如果没有实力,自己在上海“不过为一租界之亡命 客耳”;要有实力,就必须有立足之地,就“非恢复广东不可”。近年, 俄罗斯解禁的有关档案显示,正是孙中山在1923年初收复了广州,才促 使苏联的高层决心全力支持孙中山。
❖ 国民党一大为何在广州召开?孙中山说:“因为十三年以前,我们都是 用广州做革命的起点,广州是革命的发源地,是很光荣的,我们想从新 再造民国,还要拿这个有光荣的地方做起点……广州市就是我们创造新 民国的好屋基。”
❖ 当时胡汉民等人执掌权力的广东军 政府,政府、军队、议会由其他省份立宪派、旧官僚分 享权力的情况,在广州没有出现。
中排左起:廖仲恺、汪精 卫、胡汉民、孙中山
捍卫辛亥革命成果的基地
❖ 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 ❖ 广州是创造新民国的好屋基 ❖ 辛亥革命的遗址与文物
广州南园抗风轩的集会
孙中山
❖ 在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形成的过程中, 广州是不可忽视的城市。他1883年
起在香港求学,1886年—1887年在
广州博济医院学医,从十八九岁到
二十八九岁,有十多年在广州、香
山、香港、澳门生活、求学、活动
的经历。1893年-1894年,他在广
州还设立了诊所。
❖ 1893年冬天,孙中山和郑士良等一 批志士在广州南园抗风轩(在今文 德南路)集会,讨论建立革命团体 的问题,虽然革命团体未能建成, 但为日后兴中会的成立作了准备。
辛亥革命的遗址与文物
❖ 广州的24个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与孙中山、辛亥革命直接有关的, 就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国民党一大旧址、黄埔军校旧址、广州大元 帅府旧址、中山纪念堂(含中山纪念碑)、广东咨议局旧址六处。附近 还有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故居。
❖ 广州还有小东营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旧址、庚戌新军起义烈士墓、胡汉民 墓、朱执信墓等省、市级辛亥革命遗址、文物30多处。
在广州发生的四次武装起义
❖ 孙中山的《孙文学说》曾回顾了兴中会建立到黄花岗起义的10次主要的 起义,其中有8次是在广东境内举行的:1895年的广州起义密谋,1900 年的惠州起义,1907年的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州防城起 义,1908年的钦廉上思起义,1910年的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的广州 起义(黄花岗起义)。
❖ 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窗口 ❖ 近代工商业与广州密不可分
黄埔军校旧址
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窗口
❖ 广州建城于公元前214年,从秦汉到明清, 广州都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 心。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大门,广州
首受其害;而反抗侵略的斗争,广州首当 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其冲。1841年5月,三元里的乡民狠狠打 击了英国侵略者。
❖ 广州城外是革命党人发动的、以农民组成的民军的军事压力,广州城内 则是市民要求实现共和的请愿示威,最终形成合力,迫使清朝高官在大 势已去的情况下,让位于革命党人。
孙中山最亲密的战友和助手
❖ 孙中山的四个重要助手胡汉民、汪 精卫、朱执信、廖仲恺,三个是广 州市区人。廖仲恺是惠阳人,但也 在广州居住,夫人何香凝是广州人。 1911年成立的广东军政府,主要人 物是胡汉民、陈炯明、朱执信、廖 仲恺、陈景华等,他们当时在政治 上最接近孙中山。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使广州成为当日中国最民主、最 革命的地方,工人、学生团体可以公开活动,各种爱国、革命、进步的 报刊得以公开出版。孙中山还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组建革命军队。
❖ 到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时,广州已经成为革命力量汇聚的中心,大革 命运动的策源地。广州发生的重大事件,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发展。
❖ 这些起义除了发生在广州的,其余各次,广州也是计划攻占的目标或策 应之地。例如,1900年的惠州起义,发动地点在惠州三洲田(今属深圳 市龙岗区),但起义目标原先是夺取广州,孙中山也派邓荫南、史坚如 在广州策应,史坚如为配合起义还挖地道埋炸药打算炸毙署理两广总督 德寿,只是没有把德寿炸死,事后被捕壮烈牺牲。
❖ 据日本外务省档案记载,当年春天,孙中山已表示要倾覆清政府,“在 两广独立成立共和国”。 当年孙中山主要在广州及附近活动,为发动起 义做准备。
❖ 这次起义虽然未及发动便失败,但开始了以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建立 共和制度的革命事业,成为辛亥革命运动的开端,也是广州成为近代民 主革命策源地和重要舞台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