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省中考真题化学试卷(扫描版)
2010年安徽省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1.默写古诗文申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子日:“,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②,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③,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④,浅草才能没马蹄。
(自居易《钱塘湖春行》)⑤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范仲淹《渔家傲》)⑧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2)默写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9分)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
4月30日晚,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
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的美好心声。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荟萃.( ) 联mèi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举世瞩目”的意思是。
“世界共襄”中“襄”的意思是。
(4)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方法:。
2010安徽学业水平测试化学附有答案

2010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学基础》(化学17.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选用的仪器是部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第16~30题为化学试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注意事项: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不给分16.2009年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之一属于化学科学研究领域的是A. 成功研制超级计算机系统B.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带羽毛恐龙C. 研制出大容量钠硫蓄能电池D. 量子计算研究取得重大突破8. 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为原料(如CH4、CO2等)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Array学。
下列关于CH4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有机物B. 都含有共价键C.都可以燃烧D. 都易溶于水19. 下列化学反应中,SO 2做氧化剂的是 A.SO 2+2H 2S==3S+2H 2O B.SO 2+2NaOH==Na 2SO 4+H 2OC. 2SO 2+O 2 2SO 3D. SO 2+H 2O H 2SO 320.A.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HCl 的电子式:H ClC.含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810OD.苯的结构简式:21.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molCl 2含有氧原子数为0.1N AB.标准状况下,22.4LH 2O 含有的分子数为N AC. N A 个SO 3分子的质量为80g ·mol —D.3.4gNH 3含有的分子数为0.2N A22. 下列有关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 属于放热反应B.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属于复分解反应 D. 属于离子反应2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Na 2CO 3NaHCO 3A.钠和水反应:Na+H 2O==Na ++OH —+H2↑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CO 32—+2H +==CO 2↑+H 2OC. 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Fe+Fe 3+==2Fe 2+D. 铝与稀盐酸反应: 2Al+6H +=2Al 3++3H 2↑24. 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25. 向等物质的量的Na 2CO 3和NaHCO 3粉末中分别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示正确的是A. B.C. D.注意:26~30小题有两组,你可以选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活》模块26.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安徽省中考真题化学试卷(word有答案)doc

201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一1 C一12 O一16 Na一23 S一32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挑选原料 B.加碱燕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2.科学家发现,在液晶电视等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NF3)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万倍。
NF3中氟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0 C.+1 D.+33.某方便食品的主要配料如下,其中糖类物质含量最丰富的是【】A.小麦粉 B.植物油 C.牛肉 D.食盐4.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
下列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C、H、S元素质量比为6:10:3 B.属于无机化合物C.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硫原子 D.相对分子质量为178 g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取用药品 B.称取药品 C.量取液体 D.搅拌溶解6.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经常开车上班 C.使用节能灯泡 D.节约每一滴水8.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D.C、N、0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9.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示意图如下。
2010年安徽卷理综化学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综化学本试卷共11题,共10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0分)1.亚氨基锂(Li 2NH )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 2NH+H 2⎯⎯→←⎯⎯Li 2NH+Li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Li 2NH 中N 的化合价是1−B.该反应中H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Li 和H −的离子半径相等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 2.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 .量取15.00mL NaOH 溶液 B.定容 C.电解制Cl 2和H 2 D.高温煅烧石灰石 3.在pH =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Mg 2+、Na +、ClO -、NO 3-B.Al 3+、4NH +、B r −、C1-C.K +、Cr 2O 72-、CH 3CHO 、24SO −D.Na +、K +、23S O i −、C1- 4.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 3(g)+NO(g)+NO 2(g)180?C⎯⎯⎯→←⎯⎯⎯催化剂2N 2(g)+3H 2O H 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 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C. 单位时间内消耗NO 和N 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D. 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5.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 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 +,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 2+O 2=2H 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 极流向a 极B .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4e --=4OH --C .每转移0.1mol 电子,消耗1.12L 的H 2D .H +由a 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 极6.右图是三种稀酸对Fe-Cr 合金随Cr 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稀硝酸对Fe-Cr 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HNO 3(稀)=Fe (NO 3)3+3NO 2 ↑+3H 2OC. Cr 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 合金的腐蚀性最强D.随着Cr 含量增加,稀硝酸对Fe-Cr 合金的腐蚀性减弱7.将0.01mol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 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 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 2O 2 ②Na 2O ③Na 2CO 3 ④NaCl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14分)(1) Y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 周期第) 族,Y 和Z 的最高价氧合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较强的是_ (化学式) (2)XY 2是一种常用的溶剂,XY 2的分子中存在_ 个键。
2010年安徽中考真题

201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一1 C一12 O一16 Na一23 S一32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挑选原料 B.加碱燕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2.科学家发现,在液晶电视等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NF3)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万倍。
NF3中氟元素为-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0 C.+1 D.+33.某方便食品的主要配料如下,其中糖类物质含量最丰富的是【】A.小麦粉 B.植物油 C.牛肉 D.食盐4.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
下列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C、H、S元素质量比为6:10:3 B.属于无机化合物C.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硫原子 D.相对分子质量为178 g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取用药品 B.称取药品 C.量取液体 D.搅拌溶解6.在一定环境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A.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经常开车上班 C.使用节能灯泡 D.节约每一滴水8.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 B.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D.C、N、0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9.我国科学家在CO低温氧化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氧化为CO2,示意图如下。
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答案)

2010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本卷试题中g值均取10 N/kg)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的振动而产生的.2.大到核电站、火力发电厂,小到小汽车,都是使用水作为散热的物质.用物理知识来说明:这是因为水的比其他液体物质大得多.3.用两节串接后的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电压是3V,小灯泡发光时通过的电流为0.3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Ω,工作0.5min消耗的电功为J.4.啄木鸟有“森林医生”的美誉,这是因为它有坚而硬的喙.我们有时就能看到它用喙将树木啄破,吃掉害虫的情景.粗略估计啄木鸟啄树木时施加力的大小约为0.5N,喙与树木的接触面积约为10-6m2,则喙啄树木时产生的压强约为Pa.第5题图第6题图5.现在地震时有发生,于是人们开始重视加固维修房屋,常常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假如该工人通过滑轮把50kg的水泥缓缓提升4m到房顶,所用拉力约300N.该机械的效率约为.6.如图是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使滑片P向左不断移动,则电流表的示数(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7.如图所示,把漆包线密绕在一圆柱形纸筒上,就成为一个螺线管.把线两端的漆刮掉,通过滑动变阻器与电源相连.闭合开关,就有电流通过密绕的线圈,请在图上标出此时螺线管的N、S极.第7题图第8题图8.如图所示,AOB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固定O点,使OB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端挂一重为40N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端施加F=N的力,在图上画出此时力F的方向.9.右图为我们实验室所用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接入电路,有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带动指针偏转.该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第9题图10.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第10题图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12.下面各组材料,均为导体的是()A.塑料和铁B.盐水和铜C.铝和煤油D.空气和石墨13.图中的四幅图片是生活和生产中的场景,对其能量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13题图A.甲图中,货物被举高后内能增加了B.乙图中,列车速度增大后动能增加了C.丙图中,握力计发生形变后弹性势能增加了D.丁图中,飞机升空后重力势能增加了14.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A.风的形成B.烟从烟囱中冒出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但过了一段时间,小灯泡发生断路,这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第15题图16.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17.下列现象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风吹过,人便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蒸发B.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升华要吸热C.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D.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三、实验题(第18、19小题各6分,第20小题8分,共20分)18.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第18题图(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是g.(2)把金属块放入装有60cm3水的量筒中,液面上升后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cm3.该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19.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第19题图(1)请你结合右图,以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他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20.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未知电阻R x的阻值,R0阻值已知.第20题图(1)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a.对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b.闭合开关,.c.断开开关,整理器材.(2)用测量所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符号表示出待测电阻R x=.(3)写出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7分,第23小题8分,共2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解答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1.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104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800N.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1)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2)行驶速度的大小;(3)行驶5min牵引力所做的功.22.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示意图.当水平拉动物体A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弹簧所受A的拉力)就表示物体A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即F'=f.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对此加以证明.第22题图23.实际的电源都有一定的电阻,如干电池,我们需要用它的电压U和电阻r两个物理量来描述它.实际计算过程中,可以把它看成是由一个电压为U、电阻为0的理想电源与一个电阻值为r的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第23题图在图乙中R1=14Ω,R2=9Ω.当只闭合S1时,电流表读数I1=0.2A;当只闭合S2时,电流表读数I2=0.3A,把电源按图甲中的等效方法处理.求电源的电压U和电阻r.参考答案:1.空气柱2.比热容3.10274.5×1055.83.3%6.增大增大7.左端S极、右端N极8.20力F的方向如答图1所示.9.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或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10.如答图2所示.11.C【解析】脚踏凹凸不平、轮胎上制有花纹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A、B错;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的,D错.12.B【解析】塑料、煤油和空气都是良好的绝缘体;金属、石墨和酸、碱、盐的水溶液是导体,故选B.13.A【解析】机械能和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两种不同形式的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货物被举高后重力势能增加了,而内能不一定增加.14.D【解析】风的形成是空气机械运动的结果,A错;烟从烟囱中冒出,是烟尘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B错;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是摩擦起电现象,不是分子运动,C错;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是花香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D正确.15.A【解析】由题图可知,灯泡和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当灯泡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零,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减小,而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通过电阻与电源的两极相连,近似于测电源电压,因此电压表的示数变大.16.B【解析】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减小它对手指的压强,A错;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嘴中的,C错;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D错;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水坝要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B正确.17.A【解析】蒸发吸收热量,具有致冷作用,A正确;吃冰棒感觉凉爽,是因为冰棒熔化要吸热,B错;热量不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它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C错;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热值大,相同质量的液氢完全燃烧时比其他燃料放出的热量多,D错.18.(1)54.4(2分) (2)20(2分) 2.72×103(2分)19.(1)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2分);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2分) (2)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与折射角γ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2分,答出成正比即得1分)20.(1)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电压表V1、V2的示数分别为U1、U2(3分) (2)U2R0/U1(3分)(3)保护电路;可以进行多次测量(答“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路两端的电压”可适当给分)(2分)21.【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由于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牵引力F=f=1800N(2分)(2)由P=Fv得:汽车匀速行驶速度v=P/F=6×104W/1800N=33.3m/s(3分)(3)牵引力所做的功W=Pt=6×104W×5×60s=1.8×107J(3分)22.【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证明:因为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2分)所以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即F=f(2分)而测力计对物体A的拉力F与物体A对测力计的拉力F'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F'(2分),所以F'=f(1分)2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由题意可得:U=I1(R1+r)(2分)=I2(R2+r)(2分)代入数据得:0.2A×(14Ω+r)=0.3A×(9Ω+r)解得:r=1Ω(2分)将r=1Ω代入U=I1(R1+r)可得:U=3V(2分)。
2008、2009、2010年安徽中考化学试题

2008年安徽中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卷共三大题。
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0—16 I一127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8安徽中考)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
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2.(08安徽中考)我省是农业大省,皖南主产大米,皖北主产小麦。
大米和小麦中所含的营养成分最多的是()A.蛋白质B.油脂C.糖类D.维生素3.(08安徽中考)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复方蒿甲醚(C16H26O5)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品。
下列关于复方蒿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由47个原子构成C.属于有机化合物D.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6:26:54.(08安徽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5.(08安徽中考)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C3H8)。
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气体B.着火点为450℃,易燃C.沸点为-42.1℃,易液化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6.(08安徽中考)下列有关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增强肥效,将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施用B.KNO3属于复合肥料C.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施用化肥越多越好D.为使养分还田,提倡秸秆就地焚烧7.(08安徽中考)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氢、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的原子序数为1 B.氧的核内质子数是8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D.氢元素与氧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8.(08安徽中考)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吃鱼后,鱼肉中的钙元素可能会留在人体骨骼内B.外星球上甲烷分子与地球上甲烷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冰中的水分子被冻住了,分子不再运动D.剪断铜导线时,铜原子可能被剪成两半9.(08安徽中考)学习化学时可用右下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B C DX 纯净物碱石油复分解反应Y 单质氧化物化石燃料化合反应10.(08安徽中考)已等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第一部 选择题(48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Mg:24 Al:27 Fe:56 Ca:40 C:12 O:16 Cl:35.5 1.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右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强度高 B .能导电 C .耐腐蚀 D .抗震性好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说法正确的是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C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化学知识在帮助人类抵御自然灾害时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切,全国人民纷纷投入这场救援中,请回答涉及到这场救援中的有关行动的3—5题。
3.“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
图为4月15日来自广东的消防官兵手提生命探测仪,在废墟中搜索生命的信号。
为搜索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还用了许多搜救犬。
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A .分子的质量很小B .分子的不断运动C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D .分子间有间隙4.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 C2H4O3 )、次氯酸钠(NaClO )进行消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B .次氯酸钠是氧化物C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D .过氧乙酸中C 、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5.搜救人员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等困难,全力展开搜救。
吸氧是克服高原反应的方法之一,吸氧可以帮助搜救人员的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 . 氧气可供呼吸B . 氧气可以燃烧C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过程中的操作,错误..的是 A .给试管加热必须先预热 B .将固体溶解的时候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C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D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7.下列在对海洋资源利用时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 .在休鱼期间禁止捕捞 B .船舶垃圾直接倒入海中C .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D .将海水引入盐田进行晒盐 8910.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 . 水变成水蒸气B .动植物的呼吸C .植物的光合作用D .化石的燃料的燃烧11.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力提倡“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