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小议
高中作文教学方法浅析

高中作文教学方法浅析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实际教学情况看,作文教学的处境是尴尬的。
一方面,老师们都非常重视被称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另一方面,在作文的教学安排上,却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作文教学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
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施中,缺乏具体、科学的指导方法,致使作文教学陷人效率低下的困境。
在贯彻执行新课标,使用新教材的今天,我仅就高中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谈一点个人的浅见,以期引起各位同仁的思考。
1.作文教学“无序”和语文其他模块的教学一样,作文教学也应该有一个序列,这是大多数老师的一个共识,但事实上,不少教师的作文教学一般都缺少计划性,并且还带有很强的无序性和随意性。
说具体一点,就是对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缺少一个系统的安排,没有短期计划更无长期规划,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明确的难点、重点。
作文教学不是循序渐进,而是随心所欲。
高一伊始,老师们虽然要求学生一周写周记(自由练笔),一周写大作文,但很多时候,由于批改低效,考试、年级活动冲突或学校放假等等这样那样的原因,一周一次的练笔都难以保证。
也还有的老师,把作文教学和批改作文当作一件苦差事,实在是到了”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时候,才临时布置一篇了事,然后用作文讲评置换作文教学。
即便是重视作文及练笔,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也是由着学生的马儿跑,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训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许多教师心里并不是十分明确。
到了高三,因为考试密集,有的老师甚至以月考周考中刚刚写了作文为由,堂而皇之地用考试取代平时作文训练,之后再以试卷讲评代替作文教学。
2.作文教学“无法”作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知识、写作策略和应试技巧等,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想象等方面的能力,而作文教学的尴尬和遗憾恰恰是忽略了写作主体的能动性,只是教师单方面地操纵了作文教学。
具体表现为:首先,作文教学的形式过于公式化。
小议开放性的作文教学

小议开放性的作文教学摘要:“开放性作文教学”,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在开放、灵活、发展、创新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动性,激励他们想说就说,爱写就写。
从而帮助学生会说会写,说好写好。
那如何进行开放性作文的教学呢?我尝试了一些做法。
通过实践,有了些许体会。
一、题目要求开放新教材的作文突破了作文框架格式的局限,以大量开放的、新颖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作文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以而达到让学生尽情地畅所欲言的目的。
这些作文没有“例文”,只有较为详细的提示。
学生通过这些提示,明白自己所要写作的内容,这样既不易偏题,又提醒学生回忆日常生活的细节,让他们有内容可写。
同样,我们教师在选择作文题时,也必须要开放。
要选择一些学生乐意写,有生活经验,曾经看过、想过、做过、说过的内容为题。
如:“我的自述”、“树伯伯的孩子们”、“外婆真疼我”……这样的题目,不仅新颖,而且内容开阔。
能引起学生关注自我、他人及人类的情感。
孩子们有东西可写,且乐于去写。
这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作文命题应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包容性好的作文命题,要能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感受时代气息和时代脉搏,写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
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特征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显现和最强有力的发展。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个作文命题:一个10岁女孩,在公用电话没打通的情况下被强行收取三角钱的通话费,为此她到消协投诉,获一元钱的赔偿费。
有人说:“一元钱,还不够跑腿费呢!”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像她那样做吗?请说出你可能的做法和理由。
这个作文题一出,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表示会,但也有不少同学表示:现在这样的事见多不怪,不能太较真。
在争论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显现出来,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大家畅所欲言,不求一致,只求“立诚”(叶圣陶)。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发挥导向作用,不但引导大家写出各具个性特征的文章,而且有力促进了个性的健康发展。
反复作文教学法小议

反复作文教学法小议反复作文教学法,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过程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以至无穷的过程。
就某一个具体对象或某一个具体认识而言,首先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所要认识前客体(所要认识的事物)的多种信息进行充分的占有,并进行反映、选择和建构,进而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达到对客体的理性认识,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接着,还要将理性认识引向实践,以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所要认识的客体,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认识的客体往往是多层面的,同时认识能力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因而仅有一次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而要经过多次,甚至无穷。
按照毛泽东同志的理解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毛泽东选集》第l卷,296页)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还认为,在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占主导地位,非理性因素如情感意志兴趣等也起着重要作用,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于我们认识事物很有指导意义,当然对于我们指导学生写作也具有指导意义。
反复作文教学法就是基于这种观点的结果。
作文教学法主张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也应该经历实践――认识一实践的多次循环过程,即写作――评价――写作的多次循环过程。
下面以作文《钢笔》为例,介绍这种作文教学法操作过程,本次作文目标是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写作阶段。
板书作文题目《钢笔》及写作要求:1、要写成说明文;2、字数500字左右,随即,要求学生按时交上作文本。
评价阶段,作文本交上来之后,我发现问题不少,但我抓住说明文文体特点不放,进行指导,这个题目,很容易写成记叙文,即围绕钢笔写一些事情,抒发作者的感受。
这里,就要明确说明文的三个特点:l、说明客观事物本身,不要涉及与此相关的人和事情;2、以说明文字表达方式为主,不要记人叙事;3、通过钢笔的说明,读者对钢笔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如外形、功能等。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6篇)

高三语文作文教学教案(6篇)高中作文精选教案篇一一提起作文,同学们总是眉头紧皱,一说上作文课,大家总是怨声载道。
作文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但作文60分的分值让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我也鼓励同学们不要惧怕作文,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作文分数指日可待。
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作文课上注重教学方法,有目的地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对作文有兴趣。
作文教学一直为人诟病的就是教学效果达不到,学生的作文写得呆板无趣,要么就是照范文仿写没有自己创新的观点,在训练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同时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了解社会时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写作表述能力。
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能达到一些的效果。
一是素材的积累。
许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苦于没有素材,或者说来说去只是千篇一律的素材,毫无新意。
我们语文组就搜集印发一些新颖素材发下去,让学生利用早读时间背诵记忆,或者通过阅读课来丰富他们的素材积累。
坚持下来的效果是令人欣喜的,记得有次我让他们观看了关于“瓷娃娃”刘大铭的事迹,大家都颇有感触,在笔记中八班的姜亚楠同学这样写道:“我们是奔跑者,奔跑在青春的路上,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好的身体。
如今的一些年轻人不珍惜自己的身体,随便一点小困难就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如果此时的你正因一些不顺心的事打算放弃生的权利,那么瓷娃娃刘大铭或许会唤起你秋声的欲望。
患有先天性成骨发育不全的他,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接受过十多次手术,在被医生宣判死刑时,他凭借强烈的求生欲望,自学英文给国际医疗结构发送自己的病例,最终获得了远赴意大利米兰接受脊椎重建手术的机会。
他的身体里被安上了13颗螺丝钉,植入了三块钛合金板,体内的血液被换掉了三分之二,他活下来了,他感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锥心般的疼痛。
强烈的求生欲望,使他勇敢地选择了这次冒险。
”这个素材就可以运用到“选择”“勇气”“永不言弃”之类的作文中去。
适·情·博·真·新——小议中学作文教学

… … ………… … ……
适 ・情 ・博 ・真 ・新
— —
小 议 中学 作 文教 学
广 东清远 市连 南县 寨 南中学( 140 尹振 懿 530 )
【 摘 要 】 中学作文教 学一直是语 文教 学的重难
句、 段及标点 , 又要点到为止 。须恰 如其分 , 恰到好处。 写评语亦如此 。 有的教师总喜欢写些 “ 材料丰富 、 中 心明确 、 立意新颖 ” 之类的术 语 , 让学生半懂不懂 。至于 “ 材料 ” 什么 , 中心” 哪点 , 为“ 意 ” 更不 明 白 是 “ 指 何 立 就 了。反 之 , 教师 如果 能善于发现学生作文 中一两个形象 的词语 , 一两句鲜活的句子 , 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 则会 大大激发学生写作 的 自信心。 另外, 我们不 能抱着 “ 忠言逆 耳利 于行 ” 的信条 , 对 于不可取 的作 文大肆批 驳 , 一棍 将之 打死 , 样会挫 伤 这 学生写作 的 自信心。从心理 学的角度看 , 应该让学 生看 到有进 步的趋势 , 从而产生更强的学习内驱力 。 所以 , 教 师能不改 的地 方尽量不 改 , 必须 修改 之处也要 “ ”要 精 、 得当 , 到“ 起 点铁化金 ” 之作用 ; 同时要顺 着学 生的原 意 去改 , 不要把学 生抛到一边而另起炉灶 。用语文教育 家 唐彪 的话来说 就是 :盖不可改 而强改 , “ 徒费精神 , 终不 能亲切 条畅 , 学生阅之 , 反增隔膜之见 。惟可改之处 , 宜 细心笔 削 , 令有点铁化金之妙 , 斯善矣 。” 再次, 评语还应通 俗 , 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在说理 ,
,
: 台 ~ ~一 ~ 一 ~
;
高三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与思考

高三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与思考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
在高三阶段,对于学生来说,写作不仅是一种学科要求,更是为将来升学、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必备技能。
因此,高三语文写作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两个方面探讨高三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一、实践篇:提升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对于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写作主题、启发性的写作活动和有趣的范文欣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通过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热爱,可以激发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写作实践,进而提高其写作水平。
2. 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高中学生是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好的阶段,但仍需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并巩固语言表达、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写作基础。
只有打好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构建自己的文章框架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强化写作技巧的培养写作技巧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写作技巧的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要点,并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方法。
4. 鼓励多样化写作实践写作实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组织各类写作活动,如写作比赛、主题写作讨论等,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多样化的写作实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线上写作交流和展示,扩大他们的写作影响力,激发其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思考篇:探讨解决高三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高三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应给予关注和解决。
以下为一些思考和建议:1. 综合性评价的引入传统的语文写作评价更注重作文的篇章结构和语言表达能力,而综合性评价将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学之我见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关乎学生的语文能力,更关系到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
在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要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见解。
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现代文是一种多元化、立体化的文本,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观察、分析和解读文章。
学生要能够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理解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欣赏作品的内在价值和美感。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猜测、推断、归纳和逻辑推理等方法来阅读文本,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
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文化底蕴积累。
文化背景是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基础,学生要能够了解作品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作动机等方面的信息。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籍、多接触文化,积累文学知识和文化素养,扩展视野,丰富内涵,为阅读理解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
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情感内涵,感受其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情感价值,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和情感体验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通过讲解、示范和引导,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品产生共鸣,体验到文学作品的美感和审美趣味。
高考现代文阅读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让他们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到写作、表达和思维独立的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自己的思想,形成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发挥综合能力,使阅读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小议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思考

有 一 定学养 , 训练扎 实 的高 中学生来 说 , 文 章 已成功 了大半 。 手法的训练 。 首先 让学生 自己根据 各种 范文标 题归 纳 出拟 标题 的方 法 , 有 四、 培养创 新性发散 思维 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 维 , 教 师可 以改 变角色 , 让 学生有一 个 了一定 的认知潜移 默化地运用 到 自己的写作 中 ,成为 自己的
小议对高 中语文作 文教学思考
马雪静 ( 河北省鹿泉市第一中学, 鹿泉 0 5 0 0 0 0 )
【 摘 要 】 作 文历来是 高 中语 文教 学 中的重点 , 许 多学生在 面 临写作 时感 觉 困难重重 , 作 文训 练也达不 到所期望 的效果 。 提
高作 文的教 学水平 十分重要 , 这 里将 介绍在作 文教 学 中如何 提高 学生 的写 作技 巧、 写作 效率 的方 法, 培养创 新发 散性 思维 , 跳 出以往作 文模 式的框架 , 解决缺 乏真情实感 、 主体 缺失等 问题 , 从而提 高作文教 学质量。
整地 消化 老师 教的知识 , 问题 出在课 下 , 在作文课后 往往 没有 但 面对几乎没 有规律 的命题形式 和 内容 ,平 时的积 累就变得 监督 , 学生也没 有反馈 。 提 高效率 的重要一环就 是讲授过 的要 格 外疲软 。此 时 , 转未 知入 已领域 , 娴熟运 笔 , 由“ 必 然王 国” 自由王 国” 是作文 成功 的关键 所在 。 确 保学生 吸收到 。 要 布置练 习查 看学生吸 收效果 , 根据结 果进 到“ 这样 写 , 固然 可以 , 但难 出佳 作 。 试想 , 一些 中、 小城 市 、 农 行 课程安排 , 还 要安排 每周练习保持 住这个效 果 。 而且作 文教 授 不能只 是泛泛而谈 , 要 变成专题 讲演来分析 。 如今 的教 学模 村的学生 ,有多少人 能对这一涉 及科技发 明的文 章作淋 漓尽 式 大 多是学 生写 , 老师 改 , 这个模 式 的弊端 非常 大 , 首先 这个 致的发挥 , 但 倾向于这一 主 旨的学 生不在少数 。于是 , 他们 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陈 芳
高 中语 文 教师 要转 变观 念 ,要充 分认 识到 高考 模式 的
的方 式决 定 了人类 文 明的幸福 ,幸 福 需要 思维 的解读 。优
改革 是为 了适 应素 质教 育 的需要 ,意 在促 进学 生 的综合 发 秀议论 文 的语 言应 该富 有思辨 性 。它 文采 斐然 ,但不 能华 展 。不是 说要 考倒 考生 ,也 不是 要放任 自流 。因此 ,高 中 而 不 实 ;它 由材料 充实 ,却 不是完 整情 节 的记录 。在 议论 语 文 教师 在课 堂教 学 中不要搬 用 原来 的一 套来 训练 学生 专 攻一 种文 体 。也不 要只 重分 析 ,轻 写作 。对学 生 限制过 多 就扼 杀 了他们 的想 象力 ,使 他们 感到 作文 枯燥 无味 。 文 中,我 们学 习运 用概括 性语 言与 具 象性 表达 相结合 的方 法 ,可 以使议 论语 言更 有 思辨 的力度 。如 : 真 正 的好 奇 心 需 要 思 考 。 如 帕斯 卡 尔 所 言 : “ 思维
一
篇 ,让 学生 利用 课外 的时 间去 完成 。 随便找 篇材 料来 ,
之 下 的思 考 ,那么 无论 多少个 苹 果掉 下来 ,恐 怕也砸 不 出 “ 万有 引力 ”的发现 ;无 论人 类是 多 么费尽 心 思地观 察与 学 习,也 难有 一丝 一毫 的创造 与进 步 。 名家 作名 文 ,离不 开想 象和 联想 两种 心理 活动过 程 。 指 导学生 巧妙 运用 联想 习作 ,是 高 中作文 教学 的一项 重要 内容 。高 中大 部分 学生 常写 出 因思路 堵塞 、视野 不广 而就 事论 事 、就事 写事 、写 完 了事 的文 章 。这些 联想 不丰 ,味
一
个句 号 ,连 一个 问号 或一个 感 叹号都 没 有 ,真是 静如 止 绝 症 的病人 心灵 天 空上 的厚实 阴云 ,使 他们在 朵 朵含 笑绽
水 ,淡 如蒸 馏 水 了。有 的议 论语 言概念 不清 ,缺 乏 必要 的 放 的腊 梅花 下重 新激 起 了对生 命 的强烈 渴求 。最 后全 都病 修 饰 限制 ,进 而导 致表 达不 严谨 ,影 响说 服力 。对 此 ,我 愈 出 院 。文 章 具 有较 强 的艺 术 感 染 力 的原 因之 一 ,就 是 们 提 出 以下建 议 :一般 地 ,议论 文 中有 长 句子 可使 文章 表 把 基 础材 料( 病人 在护 士 小姐 的精 心 护理 下病 愈 出 院) 与联 达 更 严 密 。但 是 ,句 子长 ,修 饰 成 分 多 ,往 往 会 顾 此 失 想 材 料 ( 梅花 不 屈 从 于恶 势 力 ,与 风 雪相 抗 争 的高 洁可 喜 彼 ,以致使 句 子或 成 了结构上 的病 句 ,或 因修 饰不 当而 发 之 性 情) ,通 过 联 想结 合 在 一起 ,紧扣 住 材料 之 间 的类 比
或 随便 弄个 话题 。也 学 高考 作文 的要求 ,只 要不 少于 8 0 0 字 ,除 了诗 歌 以外 ,随便 怎 么写都 行 。甚 至有 时连 材料 和 话题 都不 给 ,因为 学校 要求 一个 学期 必须 写6 到8 篇 作文 ,
为 了完 成这 个 任务 ,只 好 叫学生 按 时交几 篇作 文过 来 。因
展 ,学生 作文 后又 不去 认真 批 阅, 自然也 就谈 不上 对学 生 我们 从积 极修 辞 的角度 ,可 审视 到这种 类 比性及 对 比度给
作文 的指 导作 用 了。
文章 带来 浓厚 的和 强烈 的美感 效应 。如余秋 雨 《 腊梅 》这
多 年 高考 作 文 的数 据 表 明 , 高考 中 写议 论 文 的考 生 篇 散文 ,文 中体 现 了某 医 院护 士 小姐 们 凭 着 高 尚的敬 业 占绝对 多数 ,但议 论 的语言 大 多单调 呆板 。有 的文 章全 篇 精 神 , 以极富 生活情 趣 的具体 活动— — 雨 中护花 ,雪 夜护 都 是 一 种 陈 述 句 式 ,有 的甚 至 全 文 都 是逗 号 ,段 尾 才 有 花 ,雪 地 数花等 感人 至深 的情 节 ,拨 开了弥 漫在 众多 身患
为不够 重视 作 文教 学 ,所 以作文 是收起 来 了 ,但是 在脆借 用
某 位语 文特 级 教师 或某某 语文 教育 专家 的为 了防止 千人 一 道 不足 ,干 巴,瘦 弱的赢 弱体 文章 ,有 如先 天气 血不 足 , 面 的缺 点 ,干 脆把 收上 来 的作文 又发 给学 生 ,让学 生互 相 后 天有 失 调养 的少年 ,蔫 瘪而 列丝 毫 生气 。这是 指导 者 的
有 些 高 中语 文 老 师 根 本 不 把 作 文教 学 当一 回事 。表 成就 人 的伟大 ,我 们 的一切 尊严 都在 于思考 —— 即使 你只 现 在 不把 作文 教学 安排 在正 课 时间里进 行 ,而 是 随便布 置 不过 是强 大 自然下 的苇 草 ”如 果没 有这种 “ 灵 魂在 场 ”
生逻辑 错误 。考 生在 考场 紧 张 的氛 围中 ,尤其 容易 出现 此 性 , 围绕联 想材 料来 拟定 文题 。这 样拟题 ,从 内容 上讲 ,
类 错误 。我 们建 议 ,对 复杂 的句意 ,我 们 可 以用 几个 句 子 可 以加 重加 厚作 品 内涵 ,使主 题得 以较 大幅度 的 凸现 ;从 分 别表 达 。当然 ,如 果我 们训 练有 素 ,运用 长句 是 能增添 修 辞角 度上 说 ,这种 具有 类 比性材料 的反复叠 加 ,本质 上 议 论 的色彩 和 力度 的 。所 以,在考 场作 文 中 ,我们 应注 意 对 主题 就有 鲜 明的强 调作 用 。
批 改 。改完 了就写 下一 篇 ,也不利 用课 堂 时 间评讲 。这 种 心 头大 忌 。而联 想却 加 强 了众 多事 物 间的联 系 ,使众 多事
情 况 下 ,语 文 老 师 在 学生 作 文 前 不 对 学 生进 行 思 维 的 拓 物 抱 紧成 团 ,让 材 料 内部 体现 出较 强 的类 比性及 对 比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