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贵南县位于中国贵州省北部,地处东经106°11′~107°04′,北纬24°26′~25°24′之间,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平均海拔约1500米。
属于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区,具有明显的气候变化特征。
一、降水分布贵南县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200-1300毫米,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85%。
7月和8月是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40%以上。
而11月至翌年4月,则是干季,降水量较少。
年内降水分布较为均匀,无明显的旱、涝季节。
二、气温变化贵南县气温明显受地势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全县年平均气温在14-16℃之间,山区气温略低于盆地地区。
常年7月和8月是最热的时候,平均气温可达到20℃以上,而1月和2月则是最冷的时候,平均气温为4-5℃。
春季和秋季气温变化较为明显,而夏季和冬季相对较稳定。
三、季风影响贵南县位于亚洲季风气候区,受到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具有典型的季风性特征。
夏季,暖湿气流从南海、印度洋一带流向华南地区,给贵南县带来了高温多雨的天气。
冬季,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则使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天气较为干燥。
四、气候变化趋势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贵南县气候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近年来,贵南县降水量有所增加,年均降水量逐渐上升。
夏季降雨量较大,暴雨天气频发,容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等。
而冬季降温幅度减小,气温较之前稍有上升。
这些变化对农业、水资源等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贵南县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降水分布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夏季较热,冬季较冷;受季风影响,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近年来降水量增加,夏季暴雨频发。
这些特征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应对措施的研究。
贵南县气候条件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锻农牧业气象青海气象@贵南县气候条件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聂永喜1(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气象局,贵南813199)摘要:利用贵南县气象站2007—2019年青稞、春小麦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记录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期间温度、降水、日照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合麦类作物关键农事活动及贵南地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影响麦类作物产量的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构因素建立预报模型。
根据气候条件分析,贵南县属于种植青稞作物的优势产地;春小麦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较低,高白度不高。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规划的推进,贵南的青稞产业有发展壮大的趋势。
虽然近几年春小麦产量有增加趋势,但播种面积逐年减少。
关键词:贵南地区;麦类作物;产量结构;气象灾害0引言贵南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气温低,日照长,雨热同季。
年平均无霜期为105d,适宜种植生长周期短的农作物,青稞和春小麦是贵南地区主要麦类作物。
依据农业气候资源条件划分,青稞种植区主要在茫曲、塔秀、森多、过马营等乡镇,茫拉和沙沟乡适合春小麦种植。
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青稞种植面积稳定增长,和青稞相关的青稞酒产业、食品加工业兴起,贵南县不仅是互助青稞酒原料生产基地,贵南县当地也成立了穆桂滩青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家企业,另外快速发展的养殖业也需要用青稞加工的牲畜饲料,像贵南草业公司等大小企业也大面积种植青稞,因此,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已成为当地农牧业发展的需求。
春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加工面粉的主要原料,春小麦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
小麦的蛋白质和淀粉是品质评价的基本指标叫但贵南种植的春小麦生长周期短,蛋白质、淀粉含量不高,由此加工的面粉口感差,不能满足作为主食的需要叫因此,分析研究贵南地区热量、水分、光照气象因素对麦类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对贵南地区农业生产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产量提供科学依据,增加农牧民收入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贵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中部地带,属于高寒草原气候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该县的气候也出现了许多变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贵南县气候变化的特征,本文将对其气温、降水、风速等方面进行分析。
1. 温度变化
在贵南县,气温是其气候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多年的气象观测数据表明,该县的气温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
其中,在过去的50年里,贵南县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1.9℃,这一变化速度比全球平均水平快了一倍以上。
同时,该县的春季、夏季和秋季气温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而冬季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2. 降水变化
除了气温以外,贵南县的降水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
随着气候变暖,该县的年降水量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趋势。
具体来说,贵南县的年降水量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开始上升,进入21世纪后则开始缓慢下降。
此外,该县的降雪量也产生了变化,随着气候变暖,降雪量逐渐减少。
3. 风速变化
贵南县的平均风速呈现出显著的减小趋势。
具体来说,自20世纪50年代起,该县的平均风速开始逐渐下降,降幅约为20%。
而在这一过程中,贵南县的大风天气相对稳定,只是小风天气变得更加常见。
总之,贵南县的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相似,呈现出上升的温度、不稳定的降水以及减小的风速等特征。
这些变化不仅会对贵南县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影响,也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气候变化问题,采取切实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青海共和盆地贵南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青海共和盆地贵南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分析作者:赵久渊聂永喜买永瑞王嘉玺赵恒和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7年第23期摘要利用贵南气象站1961—2015年逐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计算气温的年、季、月平均值以及气候倾向率,分析了近55年来贵南地区气温的变化趋势、突变特点及变化周期。
结果表明,近55年贵南地区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均呈极显著的增温,且上升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各月气温也均呈增温趋势。
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低云量对气温影响最大,其次为空气水汽压和相对湿度。
Mann-Kendall检验表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年平均最低气温分别在1990、1993、1970年发生了由低到高的突变。
关键词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共和盆地中图分类号S1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23-0161-04Analysis on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Air Temperature in Guinan Area of Gonghe Basin of Qinghai ProvinceZHAO Jiuyuan1,NIE Yongxi1,MAI Yongrui1,ZHAO Henghe2*(1.Guinan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Guinan,Qinghai 813199;2.Hainan Prefecture Meteorological Bureau,Gonghe,Qinghai 813099)AbstractUsing the monthly average temperature, averag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average minimum temperature data of Guinan meteorological station from 1961 to 2015, the annual,quarterly and monthly average values of temperature and climate tendency rate were calculated by climate statistical diagnostic analysis method,the change trend, mu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nge period of temperature in Guinan area were analyzed in the past 55 yea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in Guinan area had a significant warming in recent 55 years, and the rising trend had strong consistency,the temperature of each month was also warming.Amo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low cloud cover had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temperature, followed by the air vapor pressure and the relative humidity.MannKendall test showed that the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the annual average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the annual average minimum temperature in 1990, 1993, 1970 occurred from low to high mutation.Key wordsAverage temperature;Maximum temperature;Minimum temperature;Change characteristics;Gonghe basin作者简介赵久渊(1992—),男,青海乐都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综合气象观测工作。
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贵南县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是青海省的重要生态屏障。
在过去的几年中,贵南县的气候变化已经显著,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本文将对贵南县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的气候状况。
一、气候变化趋势近年来,贵南县的气候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趋势。
首先是气温的上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贵南县的年均气温逐渐上升,以往的严寒冬季逐渐减少,而夏季的高温天数则明显增加。
其次是降水量的变化。
近年来,贵南县的降水量总体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使得当地土地的干旱情况日益加剧。
风力的增大也成为当地的一大气候特征。
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感受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比如种植业、畜牧业等行业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贵南县的气候变化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生态环境的变化。
气候变暖导致雪水融化加快,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及当地的生态环境。
其次是水资源的减少。
由于降水量的减少和蒸发的增加,当地的水资源日益紧缺,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气候变化也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畜牧业造成了影响。
一方面,温度的上升和降水量的减少使得农作物的生长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干旱条件的增加也使得牧草的生长受到了影响,导致畜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应对措施为了更好地应对贵南县的气候变化,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是加强监测和预警。
当地政府加强了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帮助当地居民更好地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其次是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当地政府加大了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也进行了节约用水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宣传工作,帮助当地居民更好地利用水资源。
再者是促进可持续发展。
当地政府提倡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推广耐旱作物和抗旱牲畜,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贵南县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现实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贵南县近52a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与春小麦物候期的响应

贵南县近52a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与春小麦物候期的响应发布时间:2022-07-18T01:12:16.42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5期第3月作者:李云霞张海娥孔德梅高万胥侯永沛[导读] 本文选用贵南县气象站1969-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与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与2011-2020年贵南县春小麦物候期资料李云霞张海娥孔德梅高万胥侯永沛(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气象局,青海贵南 813199)摘要:本文选用贵南县气象站1969-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与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与2011-2020年贵南县春小麦物候期资料,统计分析贵南县分析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及春小麦物候期的响应。
结果表明,随着气温的不断上升,降水量略微增加,春小麦全生育期呈现缩短趋势,贵南县春小麦成熟期有所提前。
关键词:贵南,二十四节气;春小麦;物候期引言贵南县地处青藏高原西南部,具有特殊的高原生态环境,为半农半牧的经济格局。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贵南县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无霜期延长,植物的生长周期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将气候条件与农业生产有机的联系起来,因此研究反应物候现象的物候性节气内的气候变化,对深入了解贵南县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规律对气候变化合理农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资料)与分析方法本研究主要收集、整理了贵南县气象站1969-2020年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与日照时数等气象数据以及2011-2020年贵南县春小麦物候期资料,采用线性变化趋势分析、Mann-Kendsll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相关分析法等数理统计方法来分析贵南县分析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及春小麦物候期的响应。
春小麦生长的关键发育期分别是三叶、拔节、抽穗及乳熟期,贵南县其历年平均日期对应的节气为小满、芒种、小暑及处暑。
2 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贵南县近52a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知,平均气温从春分开始高于0℃,随后气温逐渐升高,大暑最高,平均气温是21.9℃,随后气温下降,平均气温至大雪降至0℃以下,小寒降至一年中的最低温。
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贵南县位于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气候条件多变,受到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气候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对环境、农业、生态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贵南县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贵南县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和高原气候的双重影响,气候干燥、温差大、日照充足。
贵南县地形复杂,地势多为山地、高原,坡度大,海拔高。
这些地形地貌特点导致了贵南县的气候变化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昼夜温差大,季节性气候变化显著,降水不均匀。
2. 气温变化气温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贵南县的气温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1)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过去几十年来,贵南县的年平均气温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气象数据显示,贵南县年平均气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上升了约2摄氏度。
(2)冬季气温上升幅度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贵南县冬季气温上升的幅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冬季气温上升会导致雪深减少、融雪期提前,对冰雪资源、生态环境等产生一系列影响。
(3)日最高气温呈现出增加趋势:贵南县日最高气温的增加对农作物生长、水资源蒸发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
高温天气也容易引发林火等自然灾害。
3. 降水变化(1)年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变化:近年来,贵南县的年降水量呈现出波动变化的特点,整体呈现出略有增加的趋势。
但降水分布不均匀,雨季和旱季交替明显,极端降水事件频发。
(2)降水日数减少:由于高温天气增多,贵南县降水日数逐渐减少,但降水量增加。
这种模式导致了一些问题,如干旱、水资源短缺等。
4. 极端天气事件近年来,贵南县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暴雨、干旱、雪灾、冻灾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给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方面都带来了严重影响。
暴雨会引发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干旱则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水资源的供给,雪灾和冻灾则会对畜牧业产生影响。
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贵南县位于中国青海省南部,是青海省的一个县。
由于贵南县位于高海拔地区,气候相对寒冷,且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贵南县的气候也发生了改变。
本文将分析贵南县气候变化的特征。
一、气温变化特征贵南县的气温变化主要表现在年平均气温、季节气温和日最高气温等方面。
根据贵南县气象站的数据,近十年来,贵南县的年平均气温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
其中,2019年和2020年的年平均气温分别为2.1℃和2.5℃,比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高出0.7℃和1.1℃。
季节降水方面,贵南县的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而夏季降水量则呈稳定甚至略微上升的趋势。
其中,秋季降水量下降速度最快,近十年来,秋季降水量的年平均减少率为-8.4毫米/10年;春季、夏季和冬季分别为-4.1毫米/10年、0.7毫米/10年和-5.2毫米/10年。
贵南县的风力主要以年平均风速和不同季节的风速变化来描述。
近十年来的数据显示,贵南县的年平均风速逐渐减小,其中,2020年的年平均风速为2.5米/秒,比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低0.5米/秒。
综上所述,近十年来,贵南县的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气温方面,年平均气温和夏季气温呈上升趋势,而秋季和冬季气温呈下降趋势;日最高气温方面,夏季日最高气温呈现上升趋势,而其他季节日最高气温呈现下降趋势。
降水方面,年降水量和春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夏季降水量呈现稳定或略微上升趋势。
风速方面,年平均风速和春季、秋季风速呈下降趋势,而夏季和冬季风速呈稳定或上升趋势。
以上这些变化特征,都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相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侯永沛李云霞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9年第10期
摘要:利用1957—2016年贵南县气象站逐日数据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法分析贵南县气候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贵南县近60a平均气温2.4℃,气候倾向率0.19℃/10a,以冬季气候变暖最明显;年平均降水量415.8mm,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夏季增多最明显,贡献最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712.7h,气候倾向率为3.77/10a,夏季平均日照时数减少最显著,春、秋季增加较明显。
关键词: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贵南县
中图分类号:S1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530061
引言
近100a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自1860年以来全球地表温度升高了0.74℃。
与全球变化相应,中国的气候也发生着显著变化,近百年气温上升了0.5~
0.8℃,而同时全国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西部尤其是西北地区降水量有明显增长趋势,但西南一些地区趋于减少。
贵南县位于省境东北部、州境南部,地处西倾山与黄河之间,平均海拔3100m2年均气温低、日照长、辐射强,降水集中,雨热同季,但降水不足,蒸发量大。
本文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对贵南县近60a(1957—2016年)逐月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气候因子特征变化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采用1957—2016年贵南县气象站观测资料,对贵南县气温变化特征分析,研究月、季、年平均气温及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变化,计算气候变化倾向率及各年代平均值,比较变化特征,分析气候历史演变和年代际变化特点。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 Yt=aX + b,式中 b为常数项,a为变化倾向率(单位:气象要素单位/ 年),a>0表示在计算时段内呈上升趋势,a
2 气温变化特征
2.1 年代际变化
1957—2016年贵南县年平均气温为2.4℃,变化范围为1.3~4.1℃,1974年平均气温最高,1959年平均气温最低。
近60a贵南县年平均气温为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0.19℃/10a(图
1),从累积距平变化看,贵南县存在偏冷、相对稳定和偏暖时段。
1997年前大多年份年平均气温低于平均值,1957—1965年平均气温持续低于平均值;1997年后除2012年外,其余年份平均气温均高于平均值。
2.2 季平均气温
1957—2016年贵南县春、夏、秋、冬季平均气温分别为4.0℃、12.8℃、2.1℃、-9.2℃,近60a贵南县春、夏、秋季与年平均气温变化保持一致,均呈上升趋势,四季气候倾向率依次为0.1、0.22、0.19、0.26℃/10a。
其中冬季升温最明显,对年平均气温上升贡献最大。
2.3 月平均气温
分析1957—2016年贵南县各月平均气温可知,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10.9℃,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13.6℃。
贵南县各月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均呈增温趋势,2月上升趋势最大,12月最小。
3 降水变化特征
3.1 年代际变化
1957—2016年贵南县年均降水量415.8mm,近60a平均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13.75mm/10a,2000年平均降水量最少,为248.3mm,2016年最多,为641.4mm,极差为393.1mm。
其中1977—1982年平均降水量较少,持续6a均为负距平,为近60a贵南县年降水量最少时期。
近60a有7a平均降水量偏少于多年平均值100mm以上,2000年距平值达-167.5;有8a均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值多100mm以上,1967年距平值达203.8。
3.2 季平均降水量
1957—2016年贵南县春、夏、秋、冬季平均降水量分别为83.4、249.3、77.5、5.6mm。
分析知四季中夏季降水最多,其次为春季和秋季,冬季降水最少,四季气候倾向率依次为4.28、7.09、1.93、0.45mm/10a。
夏季降水量增多趋势最明显,其次是春季,冬季增加趋势不明显。
3.3 月平均降水量
1957—2016年贵南县降水量分布季节性强,集中在4—10月,以7月最多,为91.9mm;其次是8月,为82.8mm;1月、2月、11月、12月平均降水量
4 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1957—2016年贵南县年均日照时数2712.7h,整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77h/10a。
近60a中有32a为负距平(图3),其中1989年日照时数最短,为2480.4h,2002年日照时数最长,为2952.3h,极差471.9h。
贵南县各季倾向率分别为1.63、-0.9、1.05、-0.52h/10a,春、秋季日照时数呈显著上升趋势,夏、冬季呈趋于下降,夏季平均日照时数减少最显著。
近60a 贵南县日照时数各月分布不均,每月平均日照时数均在190h以上,以4月最多,达246.3h,其次是5月,为236.5h,9月最少,为194.6h。
可见贵南县春季日照时数最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
5 结论
1957—2016年贵南县年均气温2.4℃,倾向率0.19℃/10a。
春、夏、秋季与年平均气温变化保持一致,均呈上升趋势,冬季升温最明显,对年平均气温上升贡献最大。
1957—2016年贵南县年均降水量415.8mm,呈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13.75mm/10a,夏季降水量增多趋势最明显,其次是春季,冬季则不明显。
1957—2016年贵南县年均日照时数为2712.7h,整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
3.77h/10a。
其中4月最多,5月次之,2月最少。
参考文献
[1] 廉丽姝,李为华,朱平盛.山东省近40a气候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06(1):57-61.
[2] 牛建龙,彭杰,王家强. 新疆阿拉尔地区近 53 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30(1):72-77.
[3] 张丽,胡娟萍,李宝玉.郑州市 1951—2011 年降水及气温的变化特征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4,35(3):19-23.
[4] 魏永亮,韩方昕.1961—2013 年囊谦县气候变化特征[J].青海农林科技,2015(1):39-44.
[5] 杜军.西藏高原近40a的气温变化[J].地理学报,2001,56(6):682-690.
[6] 郑劲光,杨晓明,周媛.抚州市近50a降水气候特征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4,26(9):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