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回浦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
【精品推荐】浙江省高中名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总 9份 Word版含答案

目录浙江省台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浙江省嘉兴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浙江省回浦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浙江省慈溪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等四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答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浙江省诸暨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Word版含答案.doc浙江省金华市艾青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慈溪市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测试语文试卷(测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卷上)一、语言文字基础(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冗.(rǒng)长豢.养(huàn)自出机杼.(zhù)踽.踽独行(yǔ)B.谥.号(shì)濒.临(bīng)折戟.成沙(jǐ)倾箱倒箧.(qiè)C.削.(xiāo)价电荷.(hè)一瞥.(piē) 酩.酊大醉(mǐng)D.商埠.(bù)诟.病(gòu)福祉.(zhǐ)刚愎.(bì)自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傅雷先生耻于蜗角虚名之争,奋而辞职,闭门译述,翻译艺术日臻完美,终以卷秩浩繁的译著享誉学界。
B.在亵渎一切、消费一切的氛围中,经典正在被调侃、嘲讽、戏说所消解,人们心中只残留下少得可怜的一点美好回忆。
C.利害攸关而实话实说,遭遇强手而毫不怯懦,检点省察而番然知耻,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这就是勇敢。
D.在雨中,尽情敞开自己的心扉,让雨淋湿是多么惬意啊!然而许多人在美丽的雨天却成了匆匆过客,忘了咂摩品味一下自然赋于的香茗。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及答案推荐文章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热度: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三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及答案热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初三月考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热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的练习是巩固语文知识的途径,语文期中考试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少丢分。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上册期中联考试题第Ⅰ卷一、语言基础(24分,每小题3分)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zhì) 漫溯(sù) 翌(yì)年颓圮(qǐ)B.愤懑(mèn) 青荇(xìng) 皮辊(kǔn) 创(chuàng)伤C.绯闻(fěi) 瞋(chēn)目河畔(pàn) 长歌当(dāng)哭D.横亘(gèn) 彳亍(chì chù) 菲(fěi)薄顷(qǐng)刻之间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涟漪踌躇气势磅薄诎诎B.萧瑟寂寥诲莫如深星辉斑澜C.尸骸作揖直截了当切齿拊心D.夜缒诽红陨身不恤秋毫无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打黑”风暴来势强劲,全市上下激浊扬清,社会正气得到了强有力的弘扬。
正应了古人的那句话:邪不压正。
B.中国乒乓球队从47届世乒赛载誉归来,国家体委在人民大会堂摆下鸿门宴为他们庆功。
C.基地组织的一系列挑衅活动已使美国政府怒发冲冠,决定把重点打击基地组织作为首要目标。
D. 厦门导游大赛中,参赛选手韩伟把多位当红明星的招牌动作和代表作品重新编排,他绘声绘色的模仿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
B.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浙江省回浦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回浦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语文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词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坍圮.(pǐ)寂寥.(liào)跫.(qióng)音涟漪.(yǐ)汗流浃.(jiā)背B.符箓.(lù)宁.(nìng)愿深邃.(suì)蓊.(wěng)郁惊鸿一瞥.(piē)C.骸.(hǎi)骨夯.(hāng)实黑魆魆..(qū)侘傺.(chì)方兴未艾.(ài)D.悲怆.(chuàng)愀.(qiǔ)然泥淖.(zhào)攒.(cuán)蹙恣.(zì)意妄为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B.在数千年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藉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C.离家也许是出自无奈。
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
他的心或身亦或是心和身一起受着家的压迫。
他必须走,远走高飞。
D.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洒满古典生态阳光的湖岸之后,伐木人竟然大砍大伐起来了。
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徜徉了,不可能在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⑴写下鲜花之后,仅剩一样挑选的余地了,刹那间,无数声音▲耳鼓,申述着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想在最后一分钟,挤进我的小筐。
⑵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⑶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
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
A.充盈遵守韵律 B.充盈恪守韵味C.充斥遵守韵律 D.充斥恪守韵味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翻看老一辈学者的书信,“均裁”“璧还”“雅教”“台鉴”等敬语随处可见,浸润其中的优雅和谦和,透露出长期文明熏陶下舞文弄墨....者所特有的从容和自信。
浙江省回浦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浙江省回浦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浙江省回浦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笑靥(y)挣揣(chui)露马脚(lu)攒三聚五(zn)B.果脯(f)稂莠(ling)揩干净(ki)苦心孤诣(y)C.稽首(q)伛偻(y)黄骠马(pio)残碑短碣(ji)D.咋舌(z)拙劣(zhu)扭不过(ni)纵横捭阖(b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松涛如吼,霜月当窗,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B.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
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轫而坚强起来。
C.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谈笑风声,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吞咽,毕毕剥剥,满嘴流油。
D.不少人沉缅于人间丰腴,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殊不知夏木阴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钓鱼岛事件持续升温,中日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中日关系再三动荡,不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同时也对整个亚太安全局势产生严重影响。
B.9月21日20时许,湄公河10.5惨案庭审现场,在铁证面前,糯康双手合十表示伏法,并称愿赔偿受害者家属600万元人民币以求活命。
C.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10月11日消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消息甫出,国人纷纷弹冠相庆,并希望他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D.尽管全球经济在2013年初呈现一定复苏迹象,但过程仍将相当漫长,特别是近期欧洲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更令不景气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血腥的猎杀暗藏着黑色的利益,在湖南多地,捕杀候鸟除却高额的地下收入,还意味着狩猎的乐趣。
【语文】浙江省回浦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回浦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渐变/渐染爪子/张牙舞爪宁可/宁缺毋滥B.症结/症状曾孙/曾几何时里弄/弄巧成拙C.塞车/活塞刨冰/刨根究底暴露/出乖露丑D.连累/劳累抹墙/转弯抹角强求/强压怒火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春节,历经数千年的绵延嬗变,已经成为融入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皈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道出了中国人对春节的特殊情感。
B.《欢笑歌》歌唱的就是天真的“欢笑”,自然之间是和谐融洽的,到处笼罩着“祥和之气”,就连人和自然也成了心心相映的挚友:粼粼水波和着人们的甜美的歌声。
C.从2012年年底开始的电影贺岁档硝烟未尽,春季档已经战云密布,数部好莱坞大片将飘洋过海接踵而至,冷暖杂糅,光彩夺目。
D.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开发商拆除了。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中国的古建筑已到了生死忧关的时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2012年第四届效果整合营销高峰论坛上,京东商城高级副总裁程俊怡表示,价格战的本质不是烧钱,而是模式之争,是由于规模和效率两个核心因素决定的。
B.在奥斯卡风向标——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的“评论选择奖”中,《云图》更是连获最佳化妆、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服装设计三项题名。
C.由于陆劲松认罪态度一直不好,曹指导员严肃地批评道:“一个罪犯不痛定思痛,不用汗水来洗涤自己灵魂上的污垢,那是不可能把自己改造成新人的!”D.他气功充盈,有穿云裂石之力,更不用说小小的砖块了,于是他微微一笑,双手抱拳,开始了他绝妙的舞台表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往往因人而异,但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却是每个想取得学业成功的学生必须具备的。
B.日前,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入驻“新家”——青岛某军港,标志着由中国海军组织设计施工、历时四年建成的这座军港已具备航母靠泊保障能力。
浙江省湖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湖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颓圮.(pǐ)百舸.(gě)流岚.(luán)中流击楫.(jí)B.狭隘.(ài)悲怆.(chuàng)墟.场(xū)挥斥方遒.(qiú)C.菜圃.(pǔ)跫.音(qióng)慰藉.(jiâ)锲.而不舍(qì)D.遏.制(â)灰烬.(jìng)脊.骨(jǐ)什刹.海(chà)2.找出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C.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慨莫能外。
D.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读书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__ 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越充实、,越越有意义。
②对于我们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______其中的杰作,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A.麻醉高尚沉沦领略 B.麻醉崇高沉浸领会C.麻痹高尚沉浸领略 D.麻痹崇高沉沦领会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学生们参与“金点子”活动的热情之高、想象之奇、创意之新真是不堪设想....,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
B.不少网民认为,尽管网络无疆,然而言行应有界,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势在必行....。
C.文艺创作切忌远离观众孤芳自赏....,音乐剧《妈妈咪呀》就因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而获得了成功。
浙江省回浦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回浦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温馨提示】所有选择题答案均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案答在答题卷上。
否则,不计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词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门框(kuāng)不啻(chì) 间(jiān)或涮(shuàn)羊肉按捺(nài) 不住B、甄(zhēn)别侘傺(chà) 诳(kuáng)语怯生生(qiâ)汗流浃(jiā)背C、沉湎(miǎn)磕绊(pàn) 黏(nián)合刹(shà)那间酒阑灯灺(xiâ)D、悲怆(chuàng)蠕(rǔ)动绮(qǐ)丽黑魆魆(qū)方兴未艾(ài)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蓬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暄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B、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苍促从事。
C、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洒满古典生态阳光的湖岸之后,伐木人竟然大砍大伐起来了。
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徜徉了,不可能在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
D、江河蔚蓝地在黑土地上流过,太阳和星星睡在我们的怀里,闪闪发光,颤动着金壁辉煌的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______着同一的习气,千丝万缕沾着边。
②那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行为,有悖于社会道义,为所有具备一定社会公德的人所______,理应受到应有的惩罚。
③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______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不久之后就要语文期中考试了,为了同学们减轻对考试的紧张感,可以提前做些语文试题从而熟悉考试规则。
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45分,每小题3分)1. 诗经《蒹葭》中有"①蒹葭凄凄","②蒹葭采采","③蒹葭苍苍"三句,其在文中的正确顺序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①②2. 《次北固山下》题目中"次"字正确的解释是( )A.次序B.次第C.停泊D.名次3. 《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A.李白B.杜甫C.高适D.刘禹锡4. 《卖炭翁》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____天寒"一句,横线处应填( )A.怨B.愿C.缘D.苑5. 陆游《沈园二首》(城上斜阳)一诗最后一句是( )A. 夜深还过女墙来B. 曾是惊鸿照影来C. 忽见千帆隐映来D. 犹吊遗踪一泫然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高处不胜寒"之"胜"的正确释义是( )A.胜利B.尽C.禁得住D.通"剩"7. 与"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中的"既"释义不同的是( )A. 既来之,则安之B. 既已,无可奈何C. 既祖,取道D. 既而得其尸于井8. 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C. 函封之D. 使工以药淬之9. 和"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中"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贾季戮臾骈B. 防淫除邪,戮之以五刑C. 与诸侯戮力同心D. 王使执而戮之10.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回浦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词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门框(kuāng)不啻(chì) 间(jiān)或涮(shuàn)羊肉按捺(nài) 不住
B、甄(zhēn)别侘傺(chà) 诳(kuáng)语怯生生(qiè)汗流浃(jiā)背
C、沉湎(miǎn)磕绊(pàn) 黏(nián)合刹(shà)那间酒阑灯灺(xiè)
D、悲怆(chuàng)蠕(rǔ)动绮(qǐ)丽黑魆魆(qū)方兴未艾(ài)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蓬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暄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B、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分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苍促从事。
C、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洒满古典生态阳光的湖岸之后,伐木人竟然大砍大伐起来了。
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徜徉了,不可能在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
D、江河蔚蓝地在黑土地上流过,太阳和星星睡在我们的怀里,闪闪发光,颤动着金壁辉煌的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______着同一的习气,千丝万缕沾着边。
②那种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行为,有悖于社会道义,为所有具备一定社会公德的人所______,理应受到应有的惩罚。
③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______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A.浸染不耻妨害B.浸染不耻戕害
C.濡染不齿妨害 D.濡染不齿戕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B、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C、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安土重迁,把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纳入今年的政府计划之中。
D、入围本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两部中国影片,《三枪拍案惊奇》令人遗憾地铩羽而归,《团圆》则获得了最佳编剧银熊奖。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工具,而且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B、命题是一项复杂的智力劳动,要编出一个好的试题或一份好的试卷,命题者除了要掌握学科全部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命题技巧。
C、一位老人摔倒了,一个民族纠结了,一个历来以“助人为乐”为传统美德的民族遭到了严峻考验。
我们应该如何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呢?
D、对于追求高额利润为最终目的的煤矿来说,没有强有力的监管是万万不行的。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表明,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__________,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放弃的事物。
①一旦别人代替自己做出选择②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③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④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⑤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⑥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
A.⑤①⑥②③④ B.③⑤①⑥④② C.①⑥②③④⑤ D.④①②③⑤⑥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约开始于南朝,定形于晚唐,盛行于宋朝。
按创作风格,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课文《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为词牌名,“长沙”为标题。
B、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著有《昌黎先生集》。
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唐宋八大家之一。
C、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著有《苏东坡集》。
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二、文言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8—12题。
(8—11题每题3分,12题5分,共17分)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故为之文以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外与天际际:边界B.到则披草而坐披:披露
C.攒蹙累积攒:聚集D.引觞满酌引:引进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悠悠乎与颢气俱相与枕藉乎舟中
B.徘徊于斗牛之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凌万顷之茫然句读之不知
D.施施而行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10、下列与例句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顺流而东也
A、吾从而师之
B、东望武昌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D、小学而大遗
11、下列句子所属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今安在哉?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师不必贤于弟子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何为其然也?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2分)
②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13—17题。
(每题3分,共15分)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望恐为深祸也。
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
子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
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
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
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
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
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诸侯,自以为先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
愿王早图之。
”吴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
”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
”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嚭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
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
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
”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乃自刭死。
——《史记·伍子胥列传》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猜贼:猜忌狠毒
B.其怨望恐为深祸也怨望:怨恨情绪
C.子胥耻其计谋不用耻:羞耻、羞辱
D.吴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隙:隔阂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王卒伐之而有大功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B.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作《师说》以贻之
C.且嚭使人微伺之不知日之入
D.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司马迁着重记述了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弃小义而灭大恨的事迹。
司马迁饱蘸笔墨。
略貌取神,立体化地突出了伍子胥的精神风貌。
B.他被赐死前对门客说的一番话,是预言,是现实,是政治远见,是身遭诬害的愤慨,也是对吴王昏庸的憎恨。
这使伍子胥的形象达到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