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补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冷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冷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从事公路工程科研与试验检测工作。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194
中 国水 运
第 11 卷
表 1 稀释剂对沥青指标的影响
冷 补液 配方
柴 油含 量( %)
5
9
13
17
21
25
针入 度

97 107 137 195 240 275
( 25℃ ,5s, 100g)

软化点(R &B)
45.4 44.7 42.6 40.8 38.1 36.4

延度(1 5℃)
115 104 96
80
72
68
(3 )添加剂
基质沥青掺加 隔离剂后,使得原有沥青 的性能受到了很
大程度的破坏 ,所以需要掺加一些特殊的 添加剂以改善它的
性能。一般而 言,添加剂应能改进稀释后 的沥青与骨料之间
的粘附性能,提高水稳定性[2]。
此外,为了提 高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还可以加入一
些特殊的 添加剂,可以起到以 下作用:a .吸附 和吸收沥青的
作用,以增 加沥青用量,从而提高 冷补料耐久性;b .加筋作
用,以三 维状态在混合料 中起到加筋作用 ;c.增粘 作用,提
高沥青膜厚 度,从而提高冷补料耐 久性;d.催 干作用,使沥
国家标准,柴油按凝固点分为 6 个标号:5# 、0# 、-1 0# 、- 2 0# 、 - 35 #和- 5 0# ,一般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0# ~- 20 #”车用柴 油,可根据使用的季节和温度选用相应的标号。
收稿日期:2 01 1- 0 1- 10 作者简介:武新成(19 7 8- ),男,汉族,新疆奎屯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路科学技术研究所工程师,毕业于新疆大学

抗凝冰填料沥青混合料抗凝冰效果评价分析

抗凝冰填料沥青混合料抗凝冰效果评价分析

抗凝冰填料沥青混合料抗凝冰效果评价分析0 引言路面凝冰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严重的路面灾害之一,凝冰具有面积大,硬度高,厚度薄,不易铲除的特点[1]。

当路面结冰时,其抗滑性能急剧下降,通行能力以及行车安全性也就受到严重影响;当冰层融化时会产生冻融应力加快路面结构内部裂缝的形成与发展,降低路面的承载能力和抗水损坏能力[2~4]。

同时,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广泛采用的机械除雪、撒盐除雪措施以及行车防滑措施也会对路面产生极大的危害[5]。

因此,解决路面凝冰难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从根本上阻止路面结冰。

目前,瑞士、日本等已研发出具有抗凝冰性能的路用材料,分别为Verglimit 和Mafilon,试验路的抗凝冰效果明显[6~7]。

国内重庆鹏方路面工程技术研究院也研制出了具有抗凝冰作用的填料,本文即采用该填料作为抗凝冰材料进行抗凝冰填料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并对其抗凝冰效果进行研究。

1 原材料本文采用的沥青为东海70#基质沥青,其针入度为6.34mm,软化点为50.2℃,延度大于100cm;采用的集料以及矿粉为产自重庆歌乐山的石灰岩质岩石,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为2.736,压碎值为19.8%、洛杉矶磨耗值为21.3%,针片状含量为2.7%;细集料以及矿粉密度分别为2.76 g/cm3、2.81 g/cm3,其它各项性能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相关要求。

抗凝冰填料是一种专用于抑制路面冻结的产品,由抗凝冰剂、添加剂、疏水剂及辅助剂等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经过特殊工艺制备而成,其最大粒径为0.2mm,可添加到沥青混合料中替代部分矿粉与细集料,起到降低路面冰点的作用,从而有效抑制路面凝冰的形成,本文采用的抗凝冰填料为白色细粉末,最大粒径为0.2mm,密度为2.06 g/cm3,耐高温(255℃下性能稳定),来自于重庆鹏方路面工程技术研究院。

2 配合比设计从集料级配理论可以得知,集料级配是以通过的重量百分率来表示的,如果粗细集料是同一种石料,或者级配所使用的集料密度差异不大,则可以认为集料级配的重量配合比就是体积配合比,但如果几种材料的密度差异较大,所合成的级配实际上就会与目标级配发生偏离。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初探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初探

冶金与材料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Vol.42No.3 Jun.2022第42卷第3期2022年6月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初探李廷增(山东矩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潍坊262200)摘要:沥青混合料是路桥施工中较为重要的材料,其性能表现对于施工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

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可以掌握具体的性能情况,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并选择更符合施工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文章根据沥青路面的现状,对常见的沥青混合料类型进行分析,再对多种试验检测方法进行探讨,着重对Superpave配合比设计和马歇尔试验之间的区别进行论述,期望能够加强对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的了解,并对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予以足够的重视,促进路桥施工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Superpave;马歇尔路桥施工建设的规模和数量都在持续增长,不仅积累了丰厚的施工经验,还推动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

尤其是在施工材料方面,沥青混合料有着突出的性能优势,既可以保证较高的路面施工质量,又可以达到较高的路面行车舒适性。

但沥青混合料性能会受到不同涵盖物质的影响,产生不同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表现出的材料性能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为了确保较高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水平,就需要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科学的试验检测。

主要在于沥青混合料包含多种混合物质,基于不同的物质比例能够形成不同的材料性能。

一旦物质比例存在问题,将导致沥青混合料存在明显的性能缺陷,比如导致路面发生裂缝或坑洼等现象,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性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可以通过科学的技术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可以选择质量更高的沥青混合料,保障路桥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1沥青路面现状公路建设是我国经济水平和社会建设飞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高效率的交通体系,使各城市之间的贸易更加顺畅,更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力量。

我国对公路建设的重视程度极高,对公路质量的要求也较高,但传统的沥青路面存在较多问题,包括路面不平和车辙印严重等情况,对路面造成的破坏较为严重,导致路面维护成本增加,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O 且我国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较为复杂,在不同地质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沥青路面容易产生裂缝的情况,持续扩大的裂缝会对整体结构造成严重破坏。

废旧沥青混合料生产冷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初探

废旧沥青混合料生产冷补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初探
YAN J i ’ a n
ABS TRACT: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c a u s e s o f t h e a b n o r ma l mo v e me n t o f r e v e r s i b l e c o a l c r u s h e r i n L i u l i n Ho n g g u a n g
市, 0 3 0 0 2 1 .
An a l y s i s o n t h e Ab n o r ma l Mo v e me n t o f Re v e r s i b l e Co a l
Cr u s h e r i n Li u l i n Ho n g g u a n g Po we r P l a n t
在较短 的时间内排查 地刀闭锁 的配线 , 并手绘 出其 原理 图, 避免
了分析过程陷入僵局 , 这也证明 了练就扎实基本功 的重要性 。
图 2 事故按钮跳 闸二次接线
希望这次分析过程为电气调试新人提供一些借鉴 。 ( 责任编辑 : 王永胜 ) 第一作者 简介 : 闫吉 安 , 男, 1 9 7 8年 2月生 , 2 0 1 3年 毕业 于
山西科技 文章编号 : 1 0 0 4 — 6 4 2 9 ( 2 0 1 3 ) 0 5 — 0 1 4 8 — 0 3
S HA N X I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0 L . 0 GY
2 0 1 3年
第2 8卷
第 5期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2 8
共用一个事故按钮时, 应保证该事故按钮能提供两对独立 的接点 。

000897冷真-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及性能研究

000897冷真-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及性能研究

分类号密级UDC硕士学位论文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及性能研究研究生姓名冷真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陈荣生教授倪富健副教授申请学位级别工学硕士专业名称道路与铁道工程论文提交日期2003年2月论文答辩日期2003年3月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答辩委员会主席评审人二○○三年三月硕士学位论文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及性能研究研究生:冷真导师:陈荣生教授倪富健副教授专业:道路与铁道工程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二ОО三年三月A THESIS Presented toThe Academic Committee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For the Master Degree of EngineeringThe Design on the Gradation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rous Asphalt MixturebyLeng ZhenUnder the supervision ofProf.Chen Rongsheng & Associate Prof. Ni FujianTransportation CollegeSoutheast UniversityMarch,200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对道路的使用功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如何使路面既有足够的耐久性(避免水损害和早期损害)又具有良好的表面功能(防滑、防水漂、抑制溅水起雾、减少眩光、降低噪音)是当前困惑我国公路界的一大难题。

大孔隙排水性沥青路面,因其良好的表面排水、抗滑及降噪功能,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以排水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级配组成、混合料设计及路用性能,以期能对我国排水性路面的研究工作及推广使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文首先分析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均匀设计方法设计试验,对混合料的空隙率与各主要筛孔孔径的通过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找出影响混合料空隙率的关键因素。

冷补 沥青 相关标准

冷补 沥青 相关标准

冷补沥青相关标准
冷补沥青是一种用于道路修补的沥青材料,其相关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原材料标准:冷补沥青的原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如沥青、添加剂等。

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以保证冷补沥青的质量和稳定性。

2. 生产工艺标准:冷补沥青的生产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如生产设备的精度、生产工艺的控制等。

这些标准可以保证冷补沥青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3. 产品质量标准:冷补沥青的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如粘度、强度、耐磨性、耐温性等。

这些标准可以保证冷补沥青在应用过程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4. 应用技术标准:冷补沥青的应用技术应符合相关标准,如施工方法、施工温度、施工厚度等。

这些标准可以保证冷补沥青在应用过程中的质量和效果。

总之,冷补沥青的相关标准涉及到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应用技术等方面,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保证冷补沥青的质量和性能,提高道路修补的效果和使用寿命。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标准实验方法,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某品牌沥青,集料为碎石、砂、矿粉等。

2. 实验仪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马歇尔试验仪、车辙试验仪、冻融劈裂试验仪、孔隙率测试仪等。

3. 其他材料:标准砂、矿粉、水、油石比等。

三、实验方法1. 马歇尔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马歇尔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2. 车辙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车辙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3. 冻融劈裂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4. 孔隙率测试: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孔隙率测试,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四、实验步骤1. 拌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沥青、集料、矿粉等材料进行拌和,确保混合料均匀。

2. 马歇尔试验: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

b. 测试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3. 车辙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在规定温度下,用车辙试验仪进行车辙试验。

c.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4. 冻融劈裂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将铺设好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冻融处理。

c. 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5. 孔隙率测试: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孔隙率测试。

b.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歇尔试验结果:- 密度:2.41g/cm³- 稳定度:6.5kN- 流值:28mm结果分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均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路面抗冻性研究报告

沥青路面抗冻性研究报告

沥青路面抗冻性研究报告
沥青路面抗冻性研究报告
一、引言
沥青路面在寒冷地区常常面临冻胀问题,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研究沥青路面的抗冻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沥青路面的抗冻性能。

二、实验方法
1.材料准备:选用常用沥青混合料作为材料样本。

2.试样制备:根据相应标准,制备不同配比、不同孔隙率的试样。

3.冻胀试验:将试样置于冷冻箱中,控制温度降低至冰点以下,并进行多次冻融循环测试。

4.性能评价: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评估试样的抗冻性能。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1.试样的抗冻性能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下降。

2.试样的抗冻性能随着保水性能的提高而增强。

3.添加适量抗冻剂可明显提高试样的抗冻性能。

4.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四、结论
1.孔隙率是影响沥青路面抗冻性能的重要因素,应控制在适当
范围内。

2.保水性能对提高沥青路面抗冻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可通过改
善配合比等方式实现。

3.添加适量抗冻剂可显著提高沥青路面的抗冻性能。

4.本研究对沥青路面的抗冻性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五、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王五. 沥青路面抗冻性研究[J]. 公路工程,2020,10(3):45-52.
[2] 李六,刘七. 沥青路面抗冻性实验方法研究[J]. 铁道科学与工程,2019,20(2):78-85.
六、致谢
本研究得到了XX基金的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 第18期 2009年9月167121819(2009)1825593204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ScienceTechnologyandEngineering Vol19 No118 Sep.2009

Ζ 2009 Sci1Tech1Engng1

冷补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方法研究刘晓文(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州510640)

摘 要 我国尚无冷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系统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参考国内外对冷补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评价方法,并推荐一些较科学的试验评价方法。关键词 坑槽修补 冷补沥青混合料 试验评价方法中图法分类号 U416.217 U414; 文献标志码 A

2009年5月22日收到 冷补沥青混合料(以下简称冷补料)是事先将沥青混合料在常温或中温下预拌好,用袋装或堆放储存,当发现路面上出现坑洞时,随时取料运到现场,在常温下进行路面修补的高科技材料。不仅可以修补沥青路面,亦可以用于修补水泥混凝土路面坑洞[1]。适用于任何天气和环境,旨在提供一种施工方便、快捷、不需加热不封闭交通、节能环保、适宜于高低温环境施工的路面修补方法,备受养护部门的青睐。20世纪90年代,国外冷补材料开始进入中国,从而带动了我国对冷补料的研发。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相继出现了许多国内自主品牌的冷补料。但国内生产的冷补料质量良莠不齐,国内又尚无评价冷补料路用性能成熟的、系统的试验方法和指标体系。新颁布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2004)(以下简称《规范》),虽针对冷补料的性能提出了一些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2],但不够系统且存在许多明显不足,给道路养护部门评价和选择冷补料带来很多困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冷补技术的推广。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对于评价冷补料性能指标及相应的试验方法,参考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对冷补料技术研究的相关资料,推荐一些较科学的试验评价方法。1 冷补料概述冷补料实质上是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一定量的隔离剂和添加剂,使混合料在摊铺碾压前具有较好的和易性,同时改善粘附、粘结和水稳性能,并随着隔离剂的挥发和行车压实作用使其强度和密实度不断增加[3],最后达到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同甚至

更高的路用性能。冷补料由“冷补液”和集料组成。冷补液是由基质沥青(70#~110#)、隔离剂(一般为-20#~0#车用柴油)和专用添加剂组成(参考配方见表1)。其中,冷补液是将预热后的基质沥青(一般为120℃~140℃)与柴油、添加剂按比例借助于机械搅拌或泵循环装置搅拌均匀后储存在沥青罐中。冷补料生产时先将冷补液预热至80℃~100℃,集料预热至70℃~80℃,投入拌和楼中或人工搅拌均匀,即制成成品冷补料,最后将冷补料装袋或堆积储存。生产工艺流程见图1。

表1 季节冷补液参考配方材料冬季春秋季夏季施工温度>10℃10~22℃>22℃柴油标号-20#,-10#,0#0#0#

柴油用量(占冷补液质量)20%~26%18%~22%16%~20%

添加剂用量(占冷补液质量)210%~315%图1 生产工艺流程图2 冷补料的性能评价体系211 黏附性《规范》规定:冷补料要有良好的耐水性,混合料按水煮法或水浸法检验的抗水剥落性能(裹复面积)不得小于95%。推荐试验方法:①在1000mL的干净烧杯中注入800mL左右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②取250g

的冷补料放入沸水中,以1周/秒的速率用玻璃棒搅拌,持续3min;③停止加热并将水面上漂浮的沥青撇去以免二次裹附;④将水冷却至室温,倒掉水分并将湿混合料放到白纸上;⑤观察、评定粘附性等级。冷补液黏附性等级评价标准与普通沥青黏附性试验(T0616—1993)标准相同。要求黏附性等级达到5级。212 施工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合料铺筑前被操作以及现场铺筑过程中摊铺、压实的难易程度,可分为疏松性和可压实性两个方面。目前国际上评价冷补料和易性的方法有:经验判断法、击实与强度试验、磨耗损失试验、坍落试验[4]等。这些方法对和易性的反映均存在片面性,且对和易性的影响因素考虑较少。推荐贯入试验方法:①将冷补料放入贯入测试盒(见图2)中装满,注意松散放入,勿需压实;②置于4℃的冰箱中保温3h以上;③将贯入头匀速完全

插入测试盒侧壁的小孔中,贯入过程持续时间为4s

左右,记录贯入仪上的读数;④取三个试件贯入仪读数的平均值记为该冷补料的贯入强度W。要求贯入强度W在015~4之间,3~4之间为最佳。

图2 贯入试验的测试盒、贯入头213 粘聚性黏聚性试验用于评价成品冷补料的颗粒之间互相粘结,在低温环境下不松散的特性。《规范》规定的黏聚性试验方法:将冷补材料800g装入马歇尔试模中,放入4℃恒温室中(2~3)h,取出后双面各击实5次,制作试件,脱模后放在标准筛上,将其直立并使试件沿筛框来回滚动20次,破损率不得大于40%。该试验方法存在两点不足:(1)未对标准筛筛孔的尺寸进行说明。(2)规定试验冷补材料质量而不是击实后试件的高度。

图3 滚动试验仪推荐的试验方法:①将700g左右的冷补料装入马歇尔试模中,放在4℃恒温室中保温3h以上;

②取出后双面击实各5次,制作成马歇尔试件,试件高度应满足51mm±113mm;③将其脱模后称重(G)并迅速放在标准筛上(标准筛底部为直径

305

4955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9卷mm、筛孔为2615mm,见图3),盖上盖。将标准筛直立,使试件沿筛框来回滚动20次,大约每秒一次;

④打开筛盖,称取最大的一块的质量(G

1)

,

计算残

留率C。要求残留率:C=(G

1/G)×100%≥60%

214 强度21411 初始强度冷补料初始强度评价的目的是保证修补的坑槽不致被车轮碾压出较大的轮迹,为路面早期开放交通提供一个依据,而《规范》未给出该指标的评价方法。推荐试验方法:采用马歇尔试验法,取冷补料1000g左右(以试件高度符合6315±113mm为标准),常温下正反面各击75次,脱模后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初始稳定度要求大于315kN。21412 成型强度冷补料的成型强度试验与热拌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的主要区别是考虑了易挥发物质的挥发时间要求,同时缩短了恒温水浴时间。《规范》规定的试验方法:称混合料1180g,在常温下装入试模中,

双面各击实50次,连同试模一起以侧面竖立方式置110℃烘箱中养生24h,取出后再双面各击实25次,再连同试模在室温中竖立放置24h,脱模后在60℃恒温水槽中养生30min,进行马歇尔试验。该试验方法同样存在规定试件质量而不是击实后试件高度的问题。推荐的修正马歇尔试验:①称取1100g左右的冷补料在常温下装入马歇尔试模中,双面击实25

次;②连同试模一起以侧面竖立方式置110℃烘箱中养生24h,取出后再双面击实25次,制作成马歇尔试件,试件高度应满足6315mm±113mm;③脱模后在25℃恒温水槽中养生30min,进行马歇尔试验,测试其稳定度MS;④另一组试件脱模后在25℃恒温水槽中养生48h,进行马歇尔试验,测试其稳定度MS

1,计算残留稳定度MS0=(MS1/MS)×100%

要求稳定度MS≥5kN,残留稳定性MS0≥85%。冷补料技术标准和试验方法总览,见表2。

表2 冷补液及冷补料技术标准试验名称性能控制标准试验方法400~1000(冬季)赛波特黏度(50℃,3mm)冷补液黏度700~1800(春秋季)T0623—1993

1500~3000(夏季)黏附性试验黏附性5级本文211

贯入试验施工和易性015~4本文212

黏聚性试验黏聚性≥60%本文213

马歇尔试验初始强度≥315kN本文21411

成型强度≥5kN本文21412

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水稳性≥75%T0709—2000

≥70%T0729—2000

3 结语我国尚无系统科学的冷补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试验方法和评价体系,而国外冷补料性能评价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且适合我国国情的冷补料性能评价标准。在制定试验方法和技术标准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要充分考虑冷补料的自身特点,解决好高

温时强度衰减和有机溶剂挥发、疏松性和可压实性[5]这两对矛盾。(2)技术性能的评价应根据修补时机、气候条

件等有所侧重。比如在热带地区,混合料应侧重高温稳定性的要求;在寒冷地区,应侧重和易性的要求;而在潮湿多雨地区,应侧重耐水性的要求等。

参 考 文 献1 刘海苹,杨 扬,董希斌.冷补沥青混合料在路面坑槽修补中的运用.森林工程,2006;(2):36—38

2 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3 李 勇.沥青路面冷补技术的特点与应用.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5;(6):26—28

4 薛 明,刘 勇.冷补沥青混合料和易性分析与评价方法.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4):137—140

5 杨 枫,张 洋.冷补材料在道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华东公路,2003;(4):61—63(下转第5599页)

595518期刘晓文:冷补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