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部编_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鸦片战争 课堂达标训练题(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教部编版⼋年级历史上第⼀单元第⼀课《鸦⽚战争》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鸦⽚战争测试题时间:40分钟总分:50题号⼀⼆三总分得分⼀、选择题(本⼤题共16⼩题,共32.0分)1.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年后,中原⼏⽆可以御敌之兵,且⽆可以充饷之银。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A. 鸦⽚泛滥成灾B. 西⽅传教⼠活动猖獗C. ⾃然经济加速解体D.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2.我国⾸部禁毒法于2019年6⽉1⽇起开始实施。
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6⽉26⽇定为“国际禁毒⽇”。
它们的确⽴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的()A. 关天培B. 林则徐C. 左宗棠D. 邓世昌3.如图是英国对华输⼊鸦⽚图,图中从1839年到1840年英国对华输⼊鸦⽚数量急剧减少。
其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推⾏闭关锁国政策B. 五⼝通商便利了正当贸易C. 林则徐采取措施严厉禁烟D. 鸦⽚战争沉重打击了英国第1页/共19页4.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下列体现这⼀传统的史实中,不准确的⼀项是()A. 林则徐虎门销烟B. 左宗棠收复新疆C. 中国军队⾎战台⼉庄D. 太平军抗击⼋国联军5.1839年3⽉,某⼤⾂到⼴州对各国商⼈表⽰:“若鸦⽚⼀⽇未绝,本⼤⾂⼀⽇不回,暂与此事相始终,断⽆终⽌之理.”该“⼤⾂”是()A. 琦善B. 洪秀全C. 林则徐D. ⽡德西6.每年的6⽉26⽇是“世界禁毒⽇”.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鸦⽚为直接原因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影响是()A. 中国⼤量⽩银流⼊英国B. ⼀批中国⼈毁于鸦⽚C. 开放通商⼝岸D.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1840年鸦⽚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鸦片战争测试题时间:40分钟总分:50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A. 鸦片泛滥成灾B. 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D.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2.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19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
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它们的确立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A. 关天培B. 林则徐C. 左宗棠D. 邓世昌3.如图是英国对华输入鸦片图,图中从1839年到1840年英国对华输入鸦片数量急剧减少。
其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 五口通商便利了正当贸易C. 林则徐采取措施严厉禁烟D. 鸦片战争沉重打击了英国第1页/共19页4.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下列体现这一传统的史实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 林则徐虎门销烟B. 左宗棠收复新疆C. 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D. 太平军抗击八国联军5.1839年3月,某大臣到广州对各国商人表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暂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该“大臣”是()A. 琦善B. 洪秀全C. 林则徐D. 瓦德西6.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A. 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B. 一批中国人毁于鸦片C. 开放通商口岸D.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A.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B.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D. 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8.下列哪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A. 上海B. 深圳C. 南京D. 厦门9.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A. 深圳B. 珠海C. 厦门D. 汕头10.在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极大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该条约是()A. 《马关条约》B. 《北京条约》C. 《南京条约》 D. 《瑷珲条约》1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1.1 鸦片战争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课堂达标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1793年10月,英国特使马嘎尔尼在给和珅的照会中提出“英国商人在舟山或宁波港,以及在天津,像在广州一样经商;他们必须服从中国法律和习俗,并安分守规矩。
”从材料可知A.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英国当时和中国没有商业往来C.英国当时想和中国自由通商D.英国企图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2.英国人安德鲁•韩德森在给友人拉本特的信中写道:“1839年6月的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个事件最有可能是A.鸦片战争的爆发B.《南京条约》的签订C.虎门销烟的胜利D.北洋舰队的覆灭3.19世纪中期,《伦敦画报新闻》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是人类中的一个大家庭,已经与世隔绝很多世纪,现在要加入国际社会,与世界其他国家互相打交道了。
中国有众多的人口,现在冲破了长久以来包围着它的愚昧和迷信,将要走到光天化日之下,享受到更为宽广之文明的自由,进入到不可限量的辉煌前景。
这段评论针对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4.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
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
“这场战争”A.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D.使中国海防意识觉醒5.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与这奏书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义和团运动D.武昌起义6.下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7.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C.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8.19世纪,洋人苦于无法找到改变贸易困境的商品,在他们看来,“中国拥有一切东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花、丝绸”。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题附答案

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1、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D)A .为了继续推行闭关政策B.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C .林则徐请求严禁鸦片D.维护清朝的统治2、鸦片战争开始的标志是(C)A .1839年,清政府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B.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C.1840年,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D.1840年,英军直达天津3、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B)A.南京B.上海C.广州D.福州4、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中国屈辱历给我们的警示。
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 )A、中英《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中国革命性质变化D、中国人民革命任务发生变化7、19世纪前期,西方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是(A)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8、19世纪前期,鸦片泛滥给清朝统治带来的严重危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1)政治更加腐败(2)军队战斗力进一步削弱(3)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4)严重影响政府财政A、(1)(2)(3)B、(1)(2)(4)C、(1)(3)(4)D、(2)(3)(4)9、鸦片战争期间,奋勇抗敌,战死在虎门炮台的清军广东水师提督是(D)A、林则徐B、琦善C、陈化成D、关天培10、道光帝的陵墓修得较为矮小,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在道光帝手上丢了的“土地的是(C)A、台湾岛B、虎门C、香港岛D、澳门11、鸦片战争后,在中英两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今后大清国皇帝如有新恩施及他国,亦应准许英人“一体均沾”。
英国攻取的这项权利是(D)A、五中通商B、协定关税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二、判断题。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课堂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鸦片战争》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有人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把中国拖入世界。
从此,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一部以打击跨国贩毒集团为主题的电视剧《破冰行动》正在热播,它体现了当今缉毒警察不畏艰难险阻,坚决打击毒贩的牺牲精神。
早在180年前,虎门也上演了一场“破冰行动”,这一行动的主角是A.林则徐B.关天培C.邓世昌D.陈化成3.“英国人开向大清帝国的那一炮,只不过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从事实上证明我们已全方位地落后于西方。
”材料中那炮代表的战争对中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是A.中国近代化开始B.洋务运动兴起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观察表格,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5.1839年,一位在广东的外国人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
他所说的事件是()A.戚继光抗倭B.虎门销烟C.太平天国运动D.义和团运动6.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结束。
该条约主要内容不包括()A.割地赔款B.五口通商C.协定关税D.严禁鸦片7.1836年《中国从报》登载:“(中国)是一个不大理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
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一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
”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A.英国B.日本C.美国D.法国8.《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说明A.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9.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题(含答案)

第1课鸦片战争练习题1.19世纪前期,一举改变了英国对华贸易长期逆差局面的是英国向中国走私()A.呢绒、布匹等工业制品B.棉花等农产品C.瓷器、茶叶和丝织品等D.鸦片2.“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
……自十四年至今,漏至三千余万两之多。
”材料反映出鸦片输入的危害是()A.严重摧残中国人民的体质B.使白银外流,严重威胁清政府财政安全C.致使清王朝统治更加腐败D.严重削弱了清王朝军队的战斗力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是()A.郑成功B.林则徐C.康熙帝D.戚继光4.右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
该城市是()A.厦门B.虎门C.上海D.江门5.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侵略与对抗、中西社会冲突的帷幕。
鸦片战争爆发于()A.1839年B.1840年C.1842年D.1856年6.在鸦片战争中,英军进犯吴淞,身为江南提督的他,率众抵抗,力竭牺牲。
“他”是()A.林则徐B.戚继光C.关天培D.陈化成7.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含“割香港岛给英国”内容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黄埔条约》C.《虎门条约》D.《望厦条约》8.《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A.领土主权B.司法主权C.关税自主权D.内河航运权9.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败下阵来B.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南京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所遭受的屈辱D.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中国历史的发展自此发生了重大转折1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这是因为,鸦片战争()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1.下图是虎门的标志性雕塑建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
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领导这场禁烟运动的是()A.林则徐B.郑成功C.左宗棠D.邓世昌2.1839年6月3日,实行销毁,先于虎门海滩,掘池引水,撒盐成卤,将鸦片剖切抛入泡浸……然后放入大洋,历时二十二日。
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A.沉重地打击了俄国走私鸦片的奸商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C.使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D.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索3.下块浮雕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大型浮雕的第一块,展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这块浮雕应该是A.金田起义B.虎门销烟C.洋务运动D.辛亥革命4.第一手史料是指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是事件(或活动)的当时记录,是事件的实际目击者或参与者所经历的。
下列可以作为研究鸦片战争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史书《天朝的崩溃》B.小说《清史演义》C.电影《鸦片战争》D.虎门硝烟旧址5.下列关于《南京条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割香港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须经双方协议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6.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
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7.下图是《1866-1893年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示意图》,中国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下降的原因是()A.印度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英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C.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D.中国茶叶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小8.在电影《鸦片战争》中有以下片段:虎门海滩销烟,民众拍手称快;面对战争溃败,割地赔款,广东民众仍旧积极支持、配合清军与英军作战,奋勇抗争、誓死抵抗。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一、选择题:1.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
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2.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
他的主要功绩是()A. 领导虎门销烟B. 撰写《海国图志》C. 抗击沙俄入侵D. 指挥黄海海战3.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中说:“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
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递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
”该材料描述的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读图。
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中俄签订《瑷珲条约》B.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C.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D.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5.下列哪一项信息不能从右图中获取()A. 广州、虎门、厦门等地军民纷纷抗击英国侵略军B. 割香港岛给英国C.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D.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6.“1840-1842年,天朝大国被英国一支数千人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
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
”该材料描述的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
”材料叙述的事件是()A. 虎门销烟B. 鸦片战争C. 武昌起义D. 北伐战争1 / 28.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的侵略目标,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是由鸦片走私引起的,被称为“鸦片战争”。
该战争使()A.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B.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C.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6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鸦片战争课堂达标训练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座城市在近代史上曾两度开放?()
A.深圳
B.上海
C.珠海
D.厦门
2.虎门销烟的壮举却成为西方列强挑起战争的借口。
这场战争就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俄战争
3.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漩涡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对中国人而言,十九世纪是一个危机世纪、艰难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
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开国大典
C.甲午战争
D.红军长征
6.这个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一场战争后强加给中国,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条款中的“给予沿海一处”的危害指的是()
A.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
B.主权遭到破坏
C.清政府成为侵略工具
D.强迫开放口岸
8.“(虎门销烟)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英国在“教训”了这个“国家”后获得的特权是()
A.准许设厂
B.协定关税
C.驻兵使馆
D.割占香港
9.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
A.允许鸦片贸易合法化
B.割占中国香港岛
C.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D.消灭清政府,瓜分全中国
10.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反抗外来侵略,寻找民族解放的可歌可泣的历史,下列人物与其
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邓世昌--实业救国
C.左宗棠--黄海大战
D.张謇--收复新疆
二、读图说史题:
11. 据下图,将图中字母对应写在下列横线上。
(1)香港岛:
(2)广州:
(3)厦门:
(4)福州:
(5)宁波:
(6)上海:
(1)图片反映的是哪次侵华战争?
(2)发动这场战争的是哪个国家?
(3)请写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4)请写出战后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名称。
(5)写出中国被迫割让领土的名称。
(6)这场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三、材料解析题:
13.材料一“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
”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货”指什么?“人”指谁?
(2)材料二中的“本大臣”是谁?“此事”指何事?
(3)材料二中表现了“本大臣”的什么态度?对“本大臣”应如何评价?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许多运往中国的英国工业产品难以推销。
1786年东印度公司试销棉纺织品,结果“随便哪一种都卖不出去”。
1821年运往广州的剪绒、印花布亏本达60%以上。
------1845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增长到239万多磅。
其中主要工业产品棉布棉纱的输华总值,从1842年的70多万磅,增长到1845年的173万多磅。
---------《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在华贸易发生了什么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1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这是一位中学生编写的历史复习口诀:“条约有四项,割赔和开商;口岸有五处,广厦福宁上。
”
材料二:观察漫画
(1)材料一口诀中的“条约”指的是什么条约?是什么战争后签订的?
(2)请根据材料一,列举该条约的内容。
(3)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分析此条约对中国的影响。